主管单位:四川大学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国际刊号:--
复合影响因子:--
全年订价:¥ 276.00
国内刊号:--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创刊年份:2023年
综合影响因子:--
《比较美学》创刊于2023年,公开发行的半年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致力于推动东西方美学理论的交流与融合,促进美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带领一支专业的编辑团队,秉持“开放、包容、创新”的办刊理念,致力于搭建一个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在这里,学者们可以自由地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学现象,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关注传统美学领域,还积极探索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杂志开设了“当代美学前沿”、“数字美学探索”、“生态美学研究”等专栏,紧跟时代步伐,敏锐捕捉当代美学的新发展和新问题。在全球化、数字化、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专栏不仅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视野,也推动了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美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杂志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重要栏目。其中,“中国美学史重要著作研究”深入剖析了中国古典美学著作的精髓,探讨其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中国美学史总论与名家访谈”则通过与知名学者的对话,全面梳理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书画史的美学史特色”聚焦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特质,揭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日本文化中的美学史写作”和“韩国文化中的美学史写作”则从邻国的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东亚美学思想的共性与差异。
(1)来稿应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术规范,确保文章原创性、科学性;内容无涉违法违纪现象;作者署名须无争议。本刊禁止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用行为。
(2)本论丛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请另纸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等)。正文中不再出现作者名及相关信息。
(3)凡在正文中出现的所有引文、引语、数据等引用资料,请务必注明精确出处,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内注明,并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列出相应信息。
(4)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公开文献为限,按引用先后顺序排于文末,用小方括号将序号标在引用处右上角处。
(5)内容涉及基金资助项目、专利项目或获奖项目等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并附单位证明和项目证书的复印件。
(6)每篇论文应有200字左右的“摘要”,3-8个“关键词”。摘要要求表达简练,语义确切,结构严谨;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用第三人称编写;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7)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等),并在文末附上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8)重要的或后文将提及的公式,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序号加括号;推导过程的中间步骤应尽可能忽略,各种符号应遵循有关规则;特别注意参数和变量的符号(包括下标),参数和变量字体均为斜体。
(9)注释是对论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出现次序集中列于相应页面的脚注位置,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1、2)。引用文献一般不采用注释,而采用参考文献方式列于文后。
(10)来稿请在正文最后按顺序标明以下信息: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以及身份证号码。
比较美学是一本由四川大学主办的半年刊,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邮编: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