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杂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地质与资源、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
该杂志收稿方向广泛,涵盖了地质的多个重要领域和前沿话题,为地质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杂志投稿要求
(1)领域范围:杂志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传媒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影视学、艺术设计、网络传媒、文化创意等相关学科和领域。
(2)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主题,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3)正文格式和结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类分为:引言、材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各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4)“参考文献”请按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用代码标识,且在文章引用处右上角顺序标注。
(5)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标明“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
(6)来稿请附中英文对照的摘要(300~500字左右),客观真实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关键词用5~8个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7)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作者来自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单位分别标注,以分号隔开。并在作者单位名称前标注1.2--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8)图表应少而精,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表,能用表说明的不用图。图表的标题及文字说明均用中文。表用三横线表,表内同一项目(指标)数据要求小数点后位数一致。
(9)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说明,用数字加圆圈在右上角标注,如①②……,注释内容排在页脚。
(10)来稿应为原创作品。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如作者事先无特殊声明,稿件一经采用,一律视为本刊拥有该稿件的印刷版、电子版和网络版的使用权和分许可权。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和吉林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56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为1671-5888,国内刊号CN为22-1343/P,该杂志级别为北大期刊、CSCD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3个月。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多次获得国内外权威奖项,如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
在收录方面,《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杂志被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包括: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在地质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是地质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参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