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
复合影响因子:--
--国内刊号:--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创刊年份:2006年
综合影响因子:--
《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创刊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年,公开发行的半年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关注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简帛等古文字资料的语言学研究。该杂志与汉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旨在通过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发现,推动相关学科的理论创新和交叉发展。在推动中国古代语言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杂志将继续秉承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力争成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顶尖刊物,为全球学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促进出土文献语言研究的深入发展。
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刊布出土文献语言研究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探索并构建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促进学术创新与学科交叉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杂志设置了多个栏目,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学术札记、综述与评论等,内容涵盖了从语言学角度对各类出土文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为保证杂志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实行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
(1)来稿符合本刊宗旨和方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无剽窃、抄袭行为;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2)标题。不超过3级。分别以“一、(一)1.”表示。前两级标题后面一般断行,尾部不带句号。第3级一般不断行,加句号。
(3)正文各层次内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同级标题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正文一级标题序号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
(4)参考文献在文中需用括号表示著者和出版年信息,例如(王玲,1983),著录根据《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5)属于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论文需注明:基金名称、项目编号。本刊优先录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成果论文。
(6)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自明性、独立性和完整性,一般不分段,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200字。
(7)作者信息应当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要求规范、统一、稳定,写出一、二级单位)、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以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城市名的英文翻译。另应提供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传真等。
(8)图、表和照片应尽量精简,附图须用计算机绘制,或扫描插入文稿中。试验点必须准确,线条应均匀、可辨、分清虚实,应尽量避免图内有图注。
(9)注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著作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期刊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数。
(10)文稿内容力求充实、论点鲜明,文字精练,资料和数据正确可靠。除非附有特别声明,凡向本编辑部投稿者,均视为接受上述要约。
出土文献语言研究是一本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半年刊,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中国广东省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邮编:5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