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05:13: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村干部教育管理探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进一步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调查分析
**县现有农民党员25948名,其中从村干部位置上退下来的(以下简称卸职村干部党员)就有6176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3.8%,这批党员人数较多,身份特殊,在农村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对基层党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他们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批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县40个乡镇837个村的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分析
1、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构成分析
(1)年龄构成。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65岁以上的有847名,占13.7%,55—65岁的有2403人,占38.9%,45—55岁的有2070人,占33.6%,35—45岁的有713人,占11.6%,35岁以下的仅143人,占2.3%,由此看来,卸职村干部党员一般年龄较大,特别是有15.2%的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主要靠儿女赡养。
(2)任职年限。卸职村干部党员大部分任职时间较长,且交替任职的多,卸职后又再次上任的多。卸职村干部党员中,累计任职30年以上的有609名,占9.9%,任职20—30年的有1031人,占16.7%,任职10—20年的1824人,占29.5%。
(3)卸职类型。据调查,村干部的卸职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换届选举落选。一部分村干部党员因为年龄过大、工作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等诸多因素而落选。二是主动辞职。取消农业税前,村级工作面临的矛盾多、困难大,部分村干部党员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悲观失望,主动辞职。三是撤职离任。有的是因为工作能力弱,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而被撤职,有的是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较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经组织查实而撤职,有的是因为违反了党纪党规而被撤职。
2、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特点及心态分析
据调查,卸职村干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比普通农民党员掌握得多一些、准确一些;二是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比较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三是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全面,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大部分卸职村干部党员离职后心态较好,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自己也能发挥带头作用。但也有一部分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1)自卑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组织上看不起自己,群众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甩”了,最后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不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有的甚至当起了“大社员”。
(2)埋怨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是组织上故意和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给贬了,自己“下”得冤、憋气;有的认为自己落选是别人操纵搞的鬼,组织上又没有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说法,离职后,怨这怨那,讲消极话;有的由埋怨发展到报复,如太平铺乡某支部书记因经济问题被免职,他不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把怨气迁怒于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身上,编造假的群众联名告状信,结果一查就露了“马脚”。
(3)攀比心态:有的离职后不比贡献比待遇,心里很不平衡。由于现在卸职村干部待遇主要由乡村两级负责。因此,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条件好的乡村卸职村干部待遇好些。反之,则差一些。还有一批任职时间较长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当年有很多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都是自己选上来的,结果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政策因素转成了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现在退休了,国家和单位给他们的待遇比自己高得多,自己心里很不平衡。
(4)无所谓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任职不任职无所谓,卸职后还好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既不关心、也不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
3、卸职村干部党员的作用发挥分析
(1)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开展工作的情况分析
据调查,5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够积极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工作;但还有占5.8%的卸职村干部党员不仅不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还经常设障碍,出难题,如有的拉帮结派,直接或间接组织、策划、参与、操作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有的不参加党组织的会议,不完成组织上分配的任务,有的带头搞封建迷信,有的甚至参与非法买卖地下“六合彩”等,上述问题使现任村级班子开展工作非常困难,处理问题往往力不从心,从而降低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2)带头致富能力分析
据调查,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带头致富,家庭富裕程度超过全村平均水平;但还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家庭比较贫穷,有的是文化水平低,缺乏致富技术,有的是遭受天灾人祸,有的则是本身懒惰等原因,这部分党员在村里抬不起头,在群众中说不起话,无形中就成为了群众的“尾巴”。
(3)履行义务情况分析
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有5641名能按时按标准交纳党费,占91.3%;在取消农业税前,有5145名能按时完成税费任务,占83.3%;有5325名能带头参加抗洪抢险,积极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等,占86.2%。但是,还有8.7%的党员不按时交纳党费,16.7%的目前尚欠税费,其中有32名欠2000元以上。
二、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对策
从卸职村干部党员现状分析来看,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乡村两级工作极为有利。为此,应着力建立四大机制,落实相应措施,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
1、建立学习培训教育机制
(1)实行定期学习培训。把卸职村干部党员作为学习培训的重点对象,定期组织,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主要是学理论,学政策,学典型,学技术,让他们接受先进理论的熏陶,接受时事政治的教育,接受先进典型的启发,接受先进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在思想政治上、致富技能上始终站在前面。
(2)落实经常谈话制度。乡(镇)联村干部及现任党员村干部分层次对卸职村干部党员走访慰问,特别是对刚离职的党员要进行走访,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摆正心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离任,识大体,顾大局,讲理解,重配合,处理好本人与组织的关系。对任职时间长且年老体弱的卸职村干部党员,在逢年过节时要组织走访慰问,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适度组织外出观摩。大多数村干部党员在职时外出相对比较多,眼界比较开阔,卸职后,一下子把自己封闭起来,容易产生自卑、怨恨、嫉妒等心理。因此,现任村级班子要适度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他们会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也会自觉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
2、建立充分发挥卸职村干部党员作用的工作机制
(1)定期向卸职村干部党员通报工作情况。通过召开会议、个别座谈等方式,向卸职村干部党员通报村级工作开展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他们的理解,获取他们的支持。
(2)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村民议事会、计生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议时,可以通知他们列席;让他们多参与一些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以利监督现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利党务工作和村务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
(3)组织有效的活动载体发挥作用。卸职村干部党员虽然离任了,但党员身份没有变,应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党员“定岗定责、联户帮带”、“学技致富大联赛”等党建主题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余热,为村支两委分忧解难,特别是村里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请他们出面帮助化解。
3、建立卸职村干部党员待遇保障机制。在他们退职后,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取消农业税后,大部分村经济来源主要靠转移支付资金,但这笔资金解决五保户的生活费就差不多用上了三分之一,解决组长的工资又占了三分之一多,剩下的三分之一解决村干部工资都很困难,落实卸职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就所剩无几了。因此,建议上级组织统筹考虑卸职村干部待遇保障问题。
4、建立卸职村干部党员评议处置机制
从实践来看,民主评议党员应每年一次,一般应放在年底进行,一方面,可以结合全年工作进行评议,同时又是农闲时节。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党员也陆续回家过年,这样比较集中,评议的效果就好一些。在评议时,对卸职村干部党员的问题要一条一条列明,限期整改。对这些问题的整改实行“销号”制度,使每名卸职村干部党员都有压力感和紧迫感,确保评议取得实效。并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卸职村干部党员给予严肃处置。对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对失去信仰、要求退党的,对违法乱纪、民愤较大的,给予劝其退党或党内除名。
桃源县现有农民党员25948名,其中从村干部位置上退下来的(以下简称卸职村干部党员)就有6176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3.8%,这批党员人数较多,身份特殊,在农村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对基层党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他们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批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桃源县40个乡镇837个村的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分析
1、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构成分析
(1)年龄构成。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65岁以上的有847名,占13.7%,55—65岁的有2403人,占38.9%,45—55岁的有2070人,占33.6%,35—45岁的有713人,占11.6%,35岁以下的仅143人,占2.3%,由此看来,卸职村干部党员一般年龄较大,特别是有15.2%的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主要靠儿女赡养。
(2)任职年限。卸职村干部党员大部分任职时间较长,且交替任职的多,卸职后又再次上任的多。卸职村干部党员中,累计任职30年以上的有609名,占9.9%,任职20—30年的有1031人,占16.7%,任职10—20年的1824人,占29.5%。
(3)卸职类型。据调查,村干部的卸职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换届选举落选。一部分村干部党员因为年龄过大、工作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等诸多因素而落选。二是主动辞职。取消农业税前,村级工作面临的矛盾多、困难大,部分村干部党员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悲观失望,主动辞职。三是撤职离任。有的是因为工作能力弱,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而被撤职,有的是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较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经组织查实而撤职,有的是因为违反了党纪党规而被撤职。
2、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特点及心态分析
据调查,卸职村干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比普通农民党员掌握得多一些、准确一些;二是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比较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三是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全面,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大部分卸职村干部党员离职后心态较好,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自己也能发挥带头作用。但也有一部分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1)自卑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组织上看不起自己,群众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甩”了,最后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不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有的甚至当起了“大社员”。
(2)埋怨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是组织上故意和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给贬了,自己“下”得冤、憋气;有的认为自己落选是别人操纵搞的鬼,组织上又没有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说法,离职后,怨这怨那,讲消极话;有的由埋怨发展到报复,如太平铺乡某支部书记因经济问题被免职,他不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把怨气迁怒于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身上,编造假的群众联名告状信,结果一查就露了“马脚”。
(3)攀比心态:有的离职后不比贡献比待遇,心里很不平衡。由于现在卸职村干部待遇主要由乡村两级负责。因此,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条件好的乡村卸职村干部待遇好些。反之,则差一些。还有一批任职时间较长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当年有很多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都是自己选上来的,结果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政策因素转成了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现在退休了,国家和单位给他们的待遇比自己高得多,自己心里很不平衡。
(4)无所谓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任职不任职无所谓,卸职后还好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既不关心、也不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
近年来,**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村干部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搭建科技协会平台、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参照职业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村级组织建设水平。
一、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治疗村官“本领恐慌症”。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轨并趋的培训机制。采取“内培”和“外训”方式,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加强村级干部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特色产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在《**党建》电视栏目中定期播放村干部知识讲座,依托党员教育移动平台,定期向村干部发送学习内容短信。同时,每年选送一批优秀村干部到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参观学习,并安排优秀村干部到乡镇跟班作业,拓宽村干部视野,提升操作能力。鼓励村干部参加农函大、电大培训,乡镇报销部分学费。目前,全县村干部高中以上学历的占65%,31%的村干部获得农民技术员资格。
二、搭建科技协会平台,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在全县108个村成
立科技协会,会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村党员、干部分别担任科技特派员、流通营销员、资金助理员、信息咨询员、劳务服务员、党建指导员。建立协会“六员”考评办法,把在协会工作成效作为考评村党员、干部的重要指标,每年年底由乡镇党委及村民代表对“六员”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价,把其中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列为村主干后备人选、普通党员列入村干部后备人选。目前,全县共配备村级“六员”400多名,从“六员”中确定村主干后备38人,其中有26人已走上村支部书记岗位;确定村干部后备360多人,其中180人走上村干部岗位。
三、实行群众民主评议,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推行“村‘两委’履职承诺制”。村“两委”班子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从农村党建、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精神文明建设、村务财务管理等方面,对任期内的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向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并与上级党委签订“承诺书”。由村民代表和乡镇驻村干部组成的监督考评组进行监督。年终,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干部和乡镇驻村干部,对村“两委”成员履诺情况,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村干部年度考核相挂钩,对优秀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基本称职的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两次评为不称职的村干部进行调整或免职。经过评议,较好地解决了“一选就是三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四、参照“职业化”管理,稳定村干部队伍。借鉴国家公务员队伍教育管理的经验,在村干部管理中建立以岗位培训合格证、工作绩效卡、定额补贴卡、养老保险卡、医疗优惠卡为主要内容的“一证四卡”管理机制。规定凡依法选举产生的村干部,必须在县、乡党校参加岗位培训,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后方可正式上岗。在村干部管理上,按照定岗、定职、定责、定酬“四定”原则,将村干部的岗位、职责、任务细化,确定每个村干部的月工资及总奖金数。每季度由乡镇党委对照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进行考评打分,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工作绩效卡上,作为村干部评先评优和兑现经济待遇的依据。在离任保障方面,每年为村书记、村主任交纳500元的养老保险金,由乡镇党委统一投保、管理,投保人年满60岁凭卡每月领取养老金。县里还规定,凡是在职村干部本人在县、乡(镇)医院就医的,医疗费和辅助检查费用可给予适当减免。
进一步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调查分析
**县现有农民党员25948名,其中从村干部位置上退下来的(以下简称卸职村干部党员)就有6176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3.8%,这批党员人数较多,身份特殊,在农村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对基层党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他们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批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县40个乡镇837个村的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现状分析
1、卸职村干部党员的构成分析
(1)年龄构成。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65岁以上的有847名,占13.7%,55—65岁的有2403人,占38.9%,45—55岁的有2070人,占33.6%,35—45岁的有713人,占11.6%,35岁以下的仅143人,占2.3%,由此看来,卸职村干部党员一般年龄较大,特别是有15.2%的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主要靠儿女赡养。
(2)任职年限。卸职村干部党员大部分任职时间较长,且交替任职的多,卸职后又再次上任的多。卸职村干部党员中,累计任职30年以上的有609名,占9.9%,任职20—30年的有1031人,占16.7%,任职10—20年的1824人,占29.5%。
(3)卸职类型。据调查,村干部的卸职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换届选举落选。一部分村干部党员因为年龄过大、工作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等诸多因素而落选。二是主动辞职。取消农业税前,村级工作面临的矛盾多、困难大,部分村干部党员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悲观失望,主动辞职。三是撤职离任。有的是因为工作能力弱,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而被撤职,有的是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较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经组织查实而撤职,有的是因为违反了党纪党规而被撤职。
2、卸职村干部党员的特点及心态分析
据调查,卸职村干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比普通农民党员掌握得多一些、准确一些;二是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比较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三是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全面,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大部分卸职村干部党员离职后心态较好,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自己也能发挥带头作用。但也有一部分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1)自卑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组织上看不起自己,群众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甩”了,最后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不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有的甚至当起了“大社员”。
(2)埋怨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是组织上故意和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给贬了,自己“下”得冤、憋气;有的认为自己落选是别人操纵搞的鬼,组织上又没有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说法,离职后,怨这怨那,讲消极话;有的由埋怨发展到报复,如太平铺乡某支部书记因经济问题被免职,他不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把怨气迁怒于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身上,编造假的群众联名告状信,结果一查就露了“马脚”。
(3)攀比心态:有的离职后不比贡献比待遇,心里很不平衡。由于现在卸职村干部待遇主要由乡村两级负责。因此,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条件好的乡村卸职村干部待遇好些。反之,则差一些。还有一批任职时间较长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当年有很多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都是自己选上来的,结果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政策因素转成了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现在退休了,国家和单位给他们的待遇比自己高得多,自己心里很不平衡。
(4)无所谓心态: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认为任职不任职无所谓,卸职后还好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既不关心、也不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
3、卸职村干部党员的作用发挥分析
(1)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开展工作的情况分析
据调查,5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够积极支持配合现任村支两委工作;但还有占5.8%的卸职村干部党员不仅不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还经常设障碍,出难题,如有的拉帮结派,直接或间接组织、策划、参与、操作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有的不参加党组织的会议,不完成组织上分配的任务,有的带头搞封建迷信,有的甚至参与非法买卖地下“六合彩”等,上述问题使现任村级班子开展工作非常困难,处理问题往往力不从心,从而降低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2)带头致富能力分析
据调查,72%的卸职村干部党员能带头致富,家庭富裕程度超过全村平均水平;但还有的卸职村干部党员家庭比较贫穷,有的是文化水平低,缺乏致富技术,有的是遭受天灾人祸,有的则是本身懒惰等原因,这部分党员在村里抬不起头,在群众中说不起话,无形中就成为了群众的“尾巴”。
(3)履行义务情况分析
6176名卸职村干部党员中,有5641名能按时按标准交纳党费,占91.3%;在取消农业税前,有5145名能按时完成税费任务,占83.3%;有5325名能带头参加抗洪抢险,积极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等,占86.2%。但是,还有8.7%的党员不按时交纳党费,16.7%的目前尚欠税费,其中有32名欠2000元以上。
二、加强卸职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对策
从卸职村干部党员现状分析来看,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乡村两级工作极为有利。为此,应着力建立四大机制,落实相应措施,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
1、建立学习培训教育机制
(1)实行定期学习培训。把卸职村干部党员作为学习培训的重点对象,定期组织,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主要是学理论,学政策,学典型,学技术,让他们接受先进理论的熏陶,接受时事政治的教育,接受先进典型的启发,接受先进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在思想政治上、致富技能上始终站在前面。
(2)落实经常谈话制度。乡(镇)联村干部及现任党员村干部分层次对卸职村干部党员走访慰问,特别是对刚离职的党员要进行走访,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摆正心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离任,识大体,顾大局,讲理解,重配合,处理好本人与组织的关系。对任职时间长且年老体弱的卸职村干部党员,在逢年过节时要组织走访慰问,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适度组织外出观摩。大多数村干部党员在职时外出相对比较多,眼界比较开阔,卸职后,一下子把自己封闭起来,容易产生自卑、怨恨、嫉妒等心理。因此,现任村级班子要适度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他们会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也会自觉支持现任村级班子的工作。
2、建立充分发挥卸职村干部党员作用的工作机制
(1)定期向卸职村干部党员通报工作情况。通过召开会议、个别座谈等方式,向卸职村干部党员通报村级工作开展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他们的理解,获取他们的支持。
(2)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村民议事会、计生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议时,可以通知他们列席;让他们多参与一些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以利监督现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利党务工作和村务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
(3)组织有效的活动载体发挥作用。卸职村干部党员虽然离任了,但党员身份没有变,应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党员“定岗定责、联户帮带”、“学技致富大联赛”等党建主题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余热,为村支两委分忧解难,特别是村里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请他们出面帮助化解。
3、建立卸职村干部党员待遇保障机制。在他们退职后,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取消农业税后,大部分村经济来源主要靠转移支付资金,但这笔资金解决五保户的生活费就差不多用上了三分之一,解决组长的工资又占了三分之一多,剩下的三分之一解决村干部工资都很困难,落实卸职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就所剩无几了。因此,建议上级组织统筹考虑卸职村干部待遇保障问题。
4、建立卸职村干部党员评议处置机制
从实践来看,民主评议党员应每年一次,一般应放在年底进行,一方面,可以结合全年工作进行评议,同时又是农闲时节。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党员也陆续回家过年,这样比较集中,评议的效果就好一些。在评议时,对卸职村干部党员的问题要一条一条列明,限期整改。对这些问题的整改实行“销号”制度,使每名卸职村干部党员都有压力感和紧迫感,确保评议取得实效。并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卸职村干部党员给予严肃处置。对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对失去信仰、要求退党的,对违法乱纪、民愤较大的,给予劝其退党或党内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