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04:49: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植物造景的理论以植物学、生态学、美学、工程学以及空间学等多学科为理论基础,因此必然要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相互融合的基础上,空间性,时间性,经济性,技术性和文化性的有机结合,以促进植物造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一、园林植物造景空间性的内容
植物的外貌结构空间:植物的外貌千变万化,有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乔木,灌木与地被的区别,可以从高度,形态,质地区分。
1、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基本形态各有不同,可形成的景观也不同。按照生活型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乔灌木,藤本植物,水生植物,草本植物等。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基本形态不同,利用植物本身的尺度、大小、形态特征等视觉要素可构筑成不同的空间类型。
2、植物之间存在的质感,色彩,声音和气味的差异。利用质感,色彩的互补给人带来的冷暖、远近给人带来情绪上的影响。例如绿地中利用常绿针叶乔木做为远景,搭配花灌木和彩色模纹,近景以大面积的草坪满铺形成开敞空间,达到扩大景深,增大空间的效果。
声音和气味是植物给人带来的感受,声音引起人们思维空间的思考,芳香的气味给人以美的感受。
3、功能在空间形成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经常处于支配的地位。设计中不同的植物各类的个体因地制宜的组合在一起,空间满足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比如入口花形拱门,在美化入口的同时,既有提示的作用,又让游人产生了心理上的过渡,满足了功能上的需要。
二、植物色彩的景观设计
(1)在园林植物诸造景因素中,色彩最引人注目,给人的感觉也最深刻。色彩予环境以性格,冷色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暖色则给人一个喧闹的环境。
1、红色给人充满刺激性,令人振奋,意味着热情、奔放、喜悦、活力。
2、黄色给人以光明、辉煌、柔和、纯净,意味着崇高,光辉。
3、蓝色是天空与海洋的颜色,给人以深远、清凉、宁静的感觉。在园林中蓝色宜用于安静区。
4、白色象征纯洁和纯粹,表示和平与神圣,如在暗色调的花卉中加入白花,使色调明快起来。
5、绿色兼备了蓝色的深远和黄色的明快感,象征着生命的颜色。
(2)植物景观设计中,不同颜色的相互搭配有着不同的应用。
1、暖色系在园林中的应用,色彩感觉比较跳跃,是一般园林中主要使用的颜色,主要指红、黄、橙三种颜色以及这三种颜色的邻近色。这三种颜色象征着热烈,欢快等。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欢快感,暖色既有平衡心理温度的作用,又宜于在寒冷的地区使用。但是暖色系不宜在高速公路两边及街道分车处使用,容易分散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发生事故。
2、冷色系的应用,主要是指青、蓝及相邻的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特别在花卉组合方面,冷色与白色搭配,产生明朗,欢快的感觉。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以产生凉爽的感觉。
3、对比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互补色的对比,因为补色对比从色相等方面差别很大,对比比较强烈、醒目,适宜于广场、游园的出入口,利用对比的颜色组成各种图案的花柱,花坛,主体造型等。在补色对比的运用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表现尤为突出,人们通常描绘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园林景观即是该方式的体现。
4、同类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同类色指的是色相差距不大的色彩,及邻近色。在植物组合中,能体现其层次感和空间感,在心理上能产生柔和,宁静的高雅感觉。
5、金银色以及黑白色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建筑环境,园林小品,城市雕塑,护栏,围墙等方面,给人以洁白高贵的神圣感,黑白两色更是给人以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植物气味景观设计
1、植物气味的作用,气味与人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挥发物质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和实用价值。优雅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清爽,给人愉快的感受。还可以防病治病。例如多闻桂花香,可以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2、植物气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例如各种以芳香为主题的各类花园,还有居住区中的保健绿地等
四、植物的季相景观设计
植物的季相是指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荷花映月,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蜡梅飘香等
四季季相景观设计分为:1、春季季相设计,春季大多植物发芽,展叶,开花的季节,主要观花的季节,如玉兰,山桃等。2、夏季季相设计,夏季枝繁叶茂,叶色深浅不一,而且明度,纯度不一,给人愉悦。3、秋季季相设计 ,秋季主要观赏植物的叶色及果实,如金银忍冬,栾树等,增加观色树种的数量,以丰富秋季的色彩,如火炬,黄栌等。4、冬季季相设计,唯有松柏等树显绿色,构成冬季独特风景。
五、植物的文化景观设计
植物在民俗、宗教、医药、文学、园艺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功能,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植物的文化也在人类文化体系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分支---植物文化。
1、植物文化性内涵,植物文化指的是植物本身的文化属性,可以凭借植物的合理应用来体现文化。如传统的松、竹、梅代表不同的品格。松代表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格。竹代表文人气节等。
2、植物文化性的体现,在语言,民俗,等领域有着较为人的体现,多以诗词歌斌命题,借植物抒发情怀。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等诗句。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配置,还可以考虑公众的意见,鼓励公众参与,园林是为公众建设服务的休闲场所,设计不应太复杂,太艺术,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多以人为中心,从人的感受出发,考虑人的需要,追求舒适自然,简单方便 ,增加园林的亲和力。
【摘要】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风景园林的绿化效果。同时,它也是风景园林集观赏和实用功能得以最佳展现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确保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状态,以此创造出人们需要的、满意的风景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植物景观设计的概述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园林景观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所以园林景观的设计离不开植物的点缀和映衬,这些植物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的艺术效果,对环境也有很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空间塑造上的作用:植物可作为空间塑造材料使用,对空间进行分隔、连接与引导,并形成不同的空间比如私密性空间,开放性空间等;其次,遮掩不良的景观,形成主体屏障,同时,还可引起到框景的作用等。
2.2改善环境的作用:植物景观的适当利用可以改善户外的环境品质。如:水土保持,减弱噪音,净化空气,控制光线和眩光,影响局部微气候的变化等。
2.3生态上的作用:提供生物栖息、繁衍、觅食的空间,建立生态保育的基础。
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3.1自然性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符合区域自然因素,并且按照植物的特点进行配置,更多的体现植物群落的特色。
3.2地域性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形以及水系分布情况,充分体现出地域性特点,包括自然风土人情以及人文特性。例如,在我国的海南地区,在园林中种植大片的椰树,这就体现了浓厚的地域风情。
3.3多样性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能过于单一,否则就显得乏味,没有美感,设计的时候要能够体现出当地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使植物景观具有多样性,这就需要合理的配置,不同的物种相互搭配。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高度上等都要互补互衬。
3.4指示性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以具体的自然条件为前提,具体包括地形、土壤的土质、当地的气候条件、降水量大小、光照是否充足等,所选择的植物种类要适宜生存,否则就会出现枯死或者发育不良等现象,这样不仅不能美化环境,反而使园林景观看起来死气沉沉。
3.5时间性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开花或者结果期,也有固定的枯萎期。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时间性。避免所选植物的繁茂期在同一时间段,最好是不同时间段的植物交叉辉映,保证在一年四季任何时间都有枝繁叶茂的景观。
3.6经济性
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后期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不能为了追求艺术美而选择一些过于珍贵的品种,造成经济负担。还要主要尽量不要选择一年生植物,这样反复栽种也会增加成本。
4、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要点
4.1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园林绿化是基础设施与植物景观对立统一的有效柔和点,没有园林绿化配置的亭台楼阁都是生硬和呆板的。因此,决策者应做到“先规划,后施工”,组织专业人员对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论证,衡量其是否与整体景观自然和谐。如多功能的城市性综合公园,应有供健身活动的大草坪,还要有为满足安静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或密林;无论是浓荫蔽日的幽林小径,还是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花灌丛,都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
4.2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园林植物的景观种植设计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应该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而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其能生长健壮、优美;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来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是重视生物多样性。如果植物种群过于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注意乔、灌、草结合,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4.3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于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艺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绿地实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绿”的效果,而且应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和确定植物种植方式,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4.4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妨碍满足功能、艺术及生态等要求时,可考虑选择柿子、枇杷等对土壤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简单的果树植物,或选择核桃、樟树等油料植物,或选择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选择杜仲、银杏等具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荷花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植物等,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5、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逐渐开始摆脱原先的萧条和单调局面,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开始从少到多发展,在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设计师单纯追求大手笔和大尺度的设计,很少栽植乔木树种,采用的通常都是由低矮的植物以及草坪所组成的不同的图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植物绿化园林逐渐成为展览品,违背了其生态发展的原则,也不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是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应当将园林植物的适应性生态发展当做植物种植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特点,真正体现出现代景观的整体风貌,遵循当地植被生长的一般规律,充分应用已有的植物特性,构造出城市绿化发展的多层次格局。
6、结语
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园林建设的基础就是植物材料的选用,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的建设当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植物景观也能够形成丰富多彩的动态景观,园林植物设计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选择,从不同的园林植物所具有的景观性质进行植物的景观设计,才能创造出长效、优美的花卉风景。
1 引言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艺术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植物景观设计中所选取的材料是围绕绿色植物展开的,具有其独特的表达艺术的特性,其一是差异极大的生长期及季节变化,其二则是丰富多样的色彩、形体和质地等艺术表达符号。所以,植物景观设计具备了复杂但又容易控制和改造的双重特性。研究植物的色彩在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是为了突出色彩这种造型语言在园林植物景观中最主要的作用,其能产生视觉上的美感。通过在色彩上的合理布局与安排,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与协调的平衡效果,塑造出风格各异的植物景观空间气氛,组织出优美的植物景观构图。
2应用研究现状
植物景观的色彩运用一般在许多植物景观设计及相关的专类书上有论述。而以西方园林专述占多数。在西方,城市在经历过一系列变迁以后,逐渐寻找到了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植物景观形式,而我们的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尚在探究之中。
2.1西方现代园林的色彩理论
西方古典园林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和巴洛克园林、法国勒・诺特式园林的色彩应用几乎都是以绿色植物的色彩作为基调色,而其它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色穿插其间的。整体上来看色彩不是很丰富,但是亮丽、明快。而英国自然风景园、英国维多利亚式园林和英国爱德华式园林的色彩应用,却是由于花卉的普遍应用,使鲜艳的色彩成为园林的设计的主要要素。现代西方园林植物景观基本上沿袭了其亮丽、明快的风格,但由于园林植物景观范围从皇室、贵族的庭院拓展到城市的室外空间,种类的运用方面也大大的拓展了,现代色彩理论的不断发展等等原因,使色彩更加受到重视,有更大的空间发挥作用,园林植物景观色彩变得更加丰富了。其中古埃瑞克安的Noailles庭院景观中的植物色彩设计;巴拉甘作品中的色彩设计;布雷・马克斯的色彩设计以及佐佐木叶二作品中的色彩设计,都很好地运用了色彩,体现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现代艺术美。
2.2东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色彩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色彩搭配少有论述,但清・陈B子《花镜》有“其中色相配合之巧,又不可不论也……因其质之高下,随其花之时候,配其色之浅深,多方巧搭”之句,可见也并非不受重视。总体上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恶繁悦朴,在种植设计色彩搭配时相对含蓄,比较强调以少胜多,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般的点到为止,含蓄而不直白,要有所暗示又留下思维审美的空间,做到余韵无穷。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色彩搭配也和园林性质、景观主题等有关,遵循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基本理法。传统园林也有“量大则美”的色彩处理方法,但主要出现在依托自然植被或农业景观的风景游览地中,如苏州香雪海、北京香山红叶等,让人感慨自然的魅力。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色彩是以“淡雅”和“富丽”两种风格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是非常灿烂的,但非常遗憾的是到了近代的中国,由于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没来的及很好的继承就迅速的被西化了。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中已很难见到古典园林中那样优美的组合,大都是中西结合,有点不伦不类,原因就是没能对传统的色彩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继承并发展。
3色彩调和理论
色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运用一直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启蒙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的祖先就采用红、黄、褐色和黑色的颜料来装饰石洞。自文明曙光初临大地,艺术家的传人们就不断地磨练着对色彩的高度敏感性。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表现出对色彩理性研究的执著意愿,而真正建立科学的理性体系则始自300多年前的牛顿,从此色彩科学沿着各自的方向,分别创造着艺术和科学的文明。
自19世纪以来,色彩调和理论主要有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孟塞尔色彩调和理论、奥斯特瓦色彩调和理论与孟・斯宾瑟色彩调和理论等。色彩调和理论由最初的感性定性化描述逐渐向理性定量化描述发展。植物的色彩随生长不断变化,营造植物景观更多地根据植物色彩的色系,去测定一种植物的花的色相、明度、彩度,然后再加以利用,这样是难以达到目的的,不能保证设计与其初衷一致,因为植物一直在生长变化。因此,植物景观设计借鉴以定性化研究为主、在植物景观色彩设计上参考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以创造色彩更为和谐悦目的景观。
歇茹尔(1786-1889)是研究色彩调和理论第一人。他的调和理论――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是以歇茹尔色环为基础的。在他的色环上有物体色三原色,即一次色;在相邻的一次色的正中间分别是该两色等量混合所得的二次色;在相邻的一次色与二次色的正中又是该两色等量混合所得的三次色,故共有12个色相。色料的一次色,如品红、黄、青;色料的二次色,如橙、绿、紫;三次色,如深红橙、黄绿、青绿、紫与红紫。在歇茹尔环中,直径两端所指色彩互为对比色即补色,如绿和品红,青与橙,黄与紫。通常,园林中常用天竺葵、半边莲、蒲包花代表三原色品红、青、黄。
4 色彩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有人说植物色彩的美是天然的,是不需要运用设计原理的,而我们所运用的设计原则是前人通过对自然界色彩美的长期观察而得出的正确结论,现在将这种总结反作用于自然植物,只会使这种美更完善。而且园林植物的色彩是园林景观色彩构成的主干,植物四季多变的色彩,色彩丰富而艳丽的花卉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达到美妙的境界。
4.1基本色原则
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最基本的颜色就是绿色,它是植物的象征。所以在园林中不要随便干扰绿色这个基调,而且从绿色之中也能发现许多美的所在。如:季节显现出早春的嫩绿、盛夏的浓绿和初秋的黄绿,冬季留下松柏的墨绿;种类之间绿色的差异显示出单色调的谐调,柳树的淡绿,冬青、女贞的亮绿,沙枣的灰绿,大叶黄杨的油绿,竹林的青绿,桦木的黄绿,绿色世界的谐调之美描绘不尽;质地之间绿色的表现,有细密如毯的草坪,有皱皱漪涟的柳林,有粗犷斑驳的大叶广玉兰、泡桐之类,有暗绿团块堆叠的桧柏,各有不同的质地感。绿色尽染大地,也是植物景观中最稳定、最基本、最安祥平静、最富于变化、也最有隽永的诗意。所以无论色彩多么丰富,绿色应该是园林植物景观中的主角。
4.2其他色彩应用原则
绿色之外的各种色彩的植物只能点缀在必要的地方,点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成片涂抹。用一种花卉成片栽植,好处是花期一致、色彩统一、生态要求相同、便于管理、效果强烈、操作简单,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布置手法。不过有时会感到单调,如花期一过全部需要更换或只留下叶色时毫无装饰效果。
(2)利用对比。花坛内的植物色彩与色彩对比的选择。如红与绿、黄与蓝紫等。对色彩所谓“邻补色”也有一定的对比效果。对比的目的是用一种颜色烘托另一种颜色,使它更为突出。如芍药在花坛中正因为红色系列的花有绿叶相衬,对比之下才显出红花之美,红砖墙前面种宿根飞燕草,碧蓝的花即十分突出。
(3)主次谐调。一个植物景观设计者要先决定“主色调”,即它的主题,然后配上与主色近似的色调为配角,使整个景观色彩调和,符合人们的审美。例如,以黄色为主色调,再用乳黄、橙黄的深浅花色、叶色搭配,效果一定十分谐调。夏秋之间金光菊(正黄)盛开时,四周配上金鸡菊、黄花蓍草、多花向日葵等,显得深浅之间的黄色系列一派谐调之感。但是选定的主色调如果是比较暗的蓝色或紫色,那里的阳光一定要充足,否则会过于沉闷或忧郁。如果是设在林间小路边上的花坛,务必要选明色为主调,如白花、柠檬黄色花等。
(4)以少胜多。这是艺术上一再提到的手法。需清楚指明的是,这个“少”是指面积要相对的小,数量要适当的少,两者均要按实际的情况加以考虑,还要“在必要的地方”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存在比例的问题,如太小容易被忽略。例如一片树林中有一座艺术家的青铜塑像,体形加基座不过5m高,青铜的暗色不易被发觉,位置也不显要,如设计者在雕像的四周留出一圈空地,便于游人瞻仰,然后在像的正面前方5m远的地方设一个直径5m的圆花坛,当中种上红色的天竺葵、百日草、一串红之类,游人远看稀树林的亮点处一个引人注目的红点,前去一看果然有景可赏。
4.3背景色
植物景观中任何一个景点或景物都不是孤立的,与其附近的景物都存在相互的关系,其中前景与背景的关系最重要。一般是利用背景突出前景。背景色对植物色彩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充为背景的可以大到天空、大海、森林、大草坪、水面等,小到一堵墙、一段栏杆、绿篱、挡土墙、一块顽石、一株灌木或乔木,互相衬托可以将前景更为突出。同时,还要考虑色彩空气透视的效果;园林景观中的一些垂直景物,如墙面、绿篱、栏杆等也会充当植物的背景。这时,要根据背景的色彩特性,来配置植物色彩。如当背景是暖色调时,如在砖红色的墙根或屋角布置时,作为前景的植物色彩应是冷色调的。反之,当背景是冷色调时,前景应为暖色调;绿色背景主要是利用观叶植物,选择枝叶紧密,叶色浓暗,终年长绿的树木为背景效果最好。前面可以放置一些明亮色(白、粉红、黄色)的花坛,或开红色花的灌木,总之补色或是邻补色为好。
4.4影响因素
(1)质地。植物的质地也会影响色彩,当物体表面光滑时,色彩会变得明亮,反之,粗糙的质地能使色彩变浅,小物体表面对光的散射能力要强于大表面,并且小物体的质地会表现得更暗,更浓厚,质感更强。
(2)比例。比例也影响色彩,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大小或花和果实能产生不同的色彩。光滑的叶子由于闪闪发亮,有变小的感觉;质地好的叶子会呈现深色浓密的感觉。
(3)修剪。通过修剪可以使植物叶子表面特征及外表发生很大改变。比如两处矮树篱,经过修剪的看上去颜色会较深、庄严肃穆;而未经修剪的矮树篱的颜色则较柔和、偏浅,是明亮的绿色。
(4)阴影。阴影会把色彩变得朦胧,由于云、乔木、灌木和建筑物的存在,这种现象在户外会经常发生,强化对蓝、绿、紫色的影响比红、黄、橙色的影响小,因为冷色在阳光下产生一种变远的视觉效果,尤其在阴影下,将会变得更远、深色或者淡色在黑暗处会暗,浅色在太阳光下会更弱。
(5)光线。叶色受光线的影响也很大,透光的叶是黄绿的,经光线直射着的叶是灰绿的,生于庇荫下的绿是浓绿的,而林中荫庇下的叶,则呈浓青绿色。有光泽的叶片,其绿色感觉较后者深,如茶花等与桂花原为同一色度级,但感觉前者较后者深。同样,在阳光下颜色是变化的。明暖的颜色是灿烂的,冷色却几乎消失。柔和的颜色常常在灿烂的阳光中被淡化。
(6)季相。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的色彩也不断变化的。春天,植物抽出嫩绿的枝芽,整个大地都呈现一片嫩绿,使人感觉淡淡的、清清爽爽的。但色彩在夏天被加强了,嫩绿仍存在于一些植物中,但逐渐淡化向纯粹的绿色发展了,包括深绿色、暗绿色和亮绿色,总之比较浓重的绿是夏天的基调。到了秋天,暖色渐渐成为了支配色,因为很多植物的叶子开始变色,变成红绿色或黄绿色,在四季中彩度最大。相对来说冬季比较缺乏色彩,以灰绿色为主。陆地生长的宿根花卉和草本花卉一般于春、夏开花,色彩多艳丽缤纷,易于形成园林景观中大面积的色块,但由于季节性太强,运用时我们需要慎重考虑。
5 植物景观设计中常见色彩设计主题
本节依据常用的园林植物的主要色系,分为6种最常见的主题来介绍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运用。
5.1白色主题
所谓白色植物,此处主要是指其观赏特性由白色或近乎白色的植物器官来体现。许多植物的花、果、叶、干为白色或近乎白色,观赏价值很高。白色是色彩王国中的中立者,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中认为,当两组色不调和时,在其间插入白色、黑色或灰色一般均可获得调和,由于自然界真正的黑色和灰色的植物是没有的,因此一般利用白色系植物来协调植物景观色彩。白色亦属冷色调。在鲜花丛中点缀,只能点缀数朵白色,花境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气,平衡并不受影响。在设计宁静的环境时,要注意在完全光照下,白花由于自身的光亮而会令人迷离。在荫蔽处白色有着无可比拟的魅力,它使阴暗的花境变得明亮起来,其作用妙不可言。在庭园设计中,用白色布置晚间活动场所或作路边引导配置以预告路界。
5.2绿色主题
在色彩应用在植物景观设计时,我们首先想到的绿色。一切色相均有暖色和冷色之分,而色相中的绿色,在温度感觉上居于暖色和冷色之间,温度感适中,并且绿色是园林景观中的主要色相。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色相同绿色的组合,营造不同的冷暖效果。如在隐蔽地区使用柠檬绿和黄绿色,可为幽暗的空间增添更多光彩,削弱黑暗给人的压抑感。不管任何季节,植物都不会缺乏绿色,在植物色彩中它是绝对的主角。虽然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但这些绿色也只是存在着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差,当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时,是一种因为微差的存在而产生的调和效果。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积时,要以绿色为基调。当我们布置花坛时,绿色的叶由于明度较低而会作为“底”出现,彩度和明度较高的花朵作为“图”而跳了出来,这时,绿色的基调效果会有所减弱。
5.3黄橙色主题
既有冷色调又有暖色调的黄色,其范围从酸性黄色至金色。与其它颜色一样,在黄色色调范围两端的颜色难以搭配。黄色和橙色的柑桔属植物和地中海植物搭配种植,使花境显得热烈而欢快。用蓝色调的棚架作背景或在花丛中放置数盆浓亮蓝色的花,可达到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全黄花境的设计比较容易,因为一年中开黄花的植物很多,加之还有很多黄色叶的植物。但是与大多数的颜色一样,黄色也有不足之处,在完全光照下,全黄花境色彩太浓,给人以超重的感觉。可以用深蓝紫色花和鲜红色花及浓绿色叶和淡灰蓝色叶作补色,使色彩协调,给人清晰自然的感觉,或用红色、橙色和青铜色作补色,给人以热情和温暖。
5.4红色主题
红色是花园所有色彩中最具支配性的颜色,常以单色的形式出现。例如,应用于格架之上由红色藤本月季形成的花瀑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并成为一处控制性主景,同样生动的色彩用于宅园可以使整个植物景观变得更加生动。人们常把红色与强烈的感情、火热的激情、爱和愤怒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安闲恬静的休息区,不宜全用红色。亮净红色与浓绿色搭配仿佛使人置身于热带雨林之中,在北半球,冬季的红色浆果、白色的花和亮泽的绿叶组合带给人节日的喜庆。红色类与其他冷色调如深蓝、紫色、银色、白色或淡柠檬黄色的搭配表现出十分传统的色彩。相反,暖色调的橙红色与纯蓝色、金黄色、净橙色、白色和灰绿色搭配产生新鲜、充满活力的现代设计效果。在深紫色叶和深紫色花的陪衬下,配置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效果都是令人满意的。
5.5紫色主题
紫色的范围从几乎黑色过渡到深紫酱色然后渐渐至淡紫红色和淡紫色。有暖色调的紫红色和冷色调的蓝紫色。这些不同的颜色容易调和,与绿紫色或青铜色叶搭配更是恰到好处。深紫色花和深紫色叶与其它浓艳的颜色如鲜红色、深红色和深蓝色组合产生郁闷和激昂的动感情绪,极富戏剧性,在光斑下效果尤为显著。如果再增加银色和少量米黄色或白色,可以让色彩明亮起来,显得轻松、浪漫。用各种黑紫色花如郁金香、鸢尾和大丽花与白色、银色、亮灰绿色的花和叶配置,给观赏者以惊奇感。深亮紫色与净橙色花,柠檬黄和金黄色对比鲜明。淡紫色与银叶和灰叶植物配置产生安闲恬静感,如再点缀些色更浓的紫红色,则显得生机勃勃。
5.6蓝色主题
在世界庭园植物中,纯蓝色极为少见。而带紫色的比纯铁蓝色或天蓝色更为多见。蓝色和红色或白色一样是极为醒目的颜色。种植柔和的紫蓝色和烟灰色植物,使人想起那被蒙上薄雾的远山。如果在远离房屋处使用这些颜色,可以产生使空间增大、庭园扩展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在仲夏炎热之际,沐浴在清爽的蓝色花影之内的沿边花坛让人感觉宁静和从容,飘逸的蓝色使人联想起安宁的隐蔽所、宁静的水面和温和的光影。蓝色给人安静深邃的感觉。最好不要将蓝色的花卉单独的成片栽植,与其他色彩相比:蓝色更加需要与其他色调进行搭配。
6 结语
园林植物景观中色彩的设计应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受到来自客观的自然因素的限制,又有来自于主观的影响。想要总结其一般规律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但不管限制的因素有多大,色彩设计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整体色彩统一协调,实现视觉上的美感。本文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色彩应用来分析如何在现代植物景观中更有效地营造美的、符合大众心理的植物景观艺术,旨在能够为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园林植物景观之美。
摘要:低碳生活无处不在。小到一呼一吸,大到整个空气的健康指标。前人曾说:勿以小而不为。低碳理念的实施从微观角度说,控制并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一切碳能量耗能过多的材料的使用。每一个小的举动汇聚成无可限量的能量,这边是低碳生活的本质。它的应用在宏观上讲,便是森林的覆盖,景观的设计和植物的养护。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需要低碳理念的维持和渗透。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分析
1诠释低碳理念
低碳这个词,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近年来低碳生活,低碳管理,低碳生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可是大多数人对低碳这个词的真正含义都是懵懵懂懂。首先,低碳生活是人们尽量减少在能量消耗,并减少耗能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低碳与其说是一种生活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对自己,是身处的生活环境负责的态度。而低碳的概念并非如此狭隘,二氧化碳的释放最大量体现在大自然的决策上。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城市园林景观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提高而逐渐美观化的。它的设计以及园林景观的实际施工需要种植大量的绿色植被,以保障美观、合理、科学。利用低碳技术,熟悉植被种类,将低碳理念贯彻实施在城市的每个绿色项目中。形成大面积撒网,终极降低能耗,控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2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不会就地取材。园林是所有设计行业中最具有天然特性的,在设计前期,园林自身便具有很多可利用的天然景色,包括它的地形地貌,以及周围景色的衬托。就地取材,是园林最大的优势。但是许多设计师为了追求拥有独属自己风格的景观,而全然忽略掉这道最天然的优势,盲目的搞设计创新,特立独行,不会合理规划,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如此的景观设计稿,往往在通过审核后,对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导致资金白白浪费流失。
2.2盲目追求创新。设计是走在时尚前沿的领域。在设计师头脑中“创新”了两个字无处不在,它的自我傲视潜移默化中牵引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面对一个复杂繁琐的项目,“创新”便会潜意识的成为他们的领头羊。完成一整套具有独特风格的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使设计师的独大发挥到极致。这样的思想理念最终引导着设计人员走向偏坡,蒙蔽了双眼而忽视掉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设计师的前提考察所获得的信息也在盲目的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同时被淹没在无端的黑暗中。熟不知,不同地区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以及园林独有的地形优势,才是设计师们打“创新出奇”牌的前提。尤其是一些具有异国风貌的景观设计,大量的罗马柱,欧美屋檐,不仅没有创新,造成观光者的视疲劳,反而会使整个景观看上去四不像,还造成了大量碳的排放。2.3材料应用不合理。现在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材料在生产和应用到得到很好的利用。虽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段,这样的进步和成绩值得骄傲。但是在某些方面也为工作增加了负担。园林景观的施工时,不同结构不同区域需要不同的材料来实施。加之现阶段我国在景观园林方面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依旧缺乏相当的专业人员。导致在选择材料时,没有很好的利用到材料本身的优势。更没有考虑到低碳理念在园林中的应用。不仅造价高,使用寿命也无法保证。低碳材料往往可以做到可回收,寿命长。污染小,释放小的特点。2.4植物选择不合理。低碳在园林中的应用往往表现在对植被的选择。设计师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时,在根本上没有考虑到低碳对整个城市景观带来的长久影响。单一的选择美观,易种植,易维护的树种。而忽略对大气,大空气温度,对空气污染有利的树种植被。这样的思想在现代低碳生活的社会早已成为害群之马。选择合适的植被对整个城市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若选择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可使整个城市的碳含量成倍降低。尾松的森林年均碳汇量只有3.8MtC左右,木荷的森林年均碳汇量可以达到15.73MtC。不仅如此,这样的植被可以大大后期园林维护的成本。
3实现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途径
近年来城市园林重建项目屡见不鲜。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单个项目中植被面积比以往有了大幅提高。这是低碳理念渗透其中的成效。现如今的园林景观不仅要求设计整体简洁、安静、具有很强的休憩氛围,也必须具备吸纳垃圾废气、氧气排放的功能。由于国内各个城市的土地资源匮乏,其价格一直高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出新的低碳绿化空间是现在园林设计发展的新方向。3.1低碳理念空间中的应用。随着城市资源逐渐趋向白热化,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将绿化空间放眼到屋顶、天台。在以往的人们眼中这是天方夜谭。这些地方属于绿化死角。若要达到绿化的目的,必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方才能完成。而死角绿化对建筑物有着不可忽视的细小维护。比如,他们可以提供冬暖夏凉的效果。3.2低碳理念的纵向应用。现在城市绿化概念覆盖率直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不少酒店,旅馆都将绿色带到了墙体。将绿色的横向发展扩展到纵向发展。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间接的降低了建筑养护所产生的资金浪费。墙面绿化一般采用爬行类植物居多。比如,爬山虎,紫藤等。他们大面积的攀爬覆盖在墙面上,墙面利用植物枝径的覆盖,有效减少太阳光的直晒和灼伤,起到降温养护的作用,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达到美观、实用、有效的目的。低碳理念在本质上得到了践行。3.3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需要注意的问题。将低碳理念很好的与园林景观设计契合在一起是必然可行,而且需要长期贯彻下去的方针策略。但是尽量多的种植低碳植物,需要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抗性。不同的植物,其生存条件和养护条件都很苛刻。而且在不同地区,因为土壤成分的不同,加之气候的影响,在选择植物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一个不慎,便会导致植物大量死亡,这便违背了低碳的理念。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各项气候、土壤层结合植物本身的生存条件,做到因地制宜。
4结束语
城市景观设计关乎着整个城市的外表形象。它的建设管理从表象上标示着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大致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绿色建设本着美观实用经济的原则,本着低碳化、长久性的发展思路,保证人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呼吸着轻松愉悦的空气。低碳植物必是发展低碳套路上的长期工作。培养越来越多的植物栽培专业人员,促进此工作精确,完美的顺利进展下去。
作者:周学虎 单位:杭州中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我国的园林艺术历史十分悠久,虽然在理论上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审美意境与规律都掌握得比较成熟,根据植物的特征与习性汇集地域文化构成独特的空间结构,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注重植物文化表达
每一种植物都有自身的特点与习性,由于植物生长的形态不同,表现出来的植物文化也就有所区别,因此,在园林植物影响设计上,要注重植物文化表达,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植物的特点,并且与景观更好的融合为一体。比如,牡丹给人一种富贵大气的感觉,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上,通常会用于皇家园林,显示出皇家庄重华贵的气派;用并蒂莲、百合可表现出喜庆、幸福的氛围,通常用于表达爱情的景观设计之中。注重植物文化表达可以直接烘托出景观设计所要表达出的内涵。
(二)、重视功能与实用价值
园林植物景观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重视植物的功能与实用价值是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同的生活环境所需要的植物也有所不同,比如街道绿化要选择树冠较大、阔叶类的树种,有效的减少大气污染与噪音污染;选择造型可爱的绿篱树种适用于儿童娱乐场所;在郊区种植果树,美观、绿化的同时,还可以为游人提供采摘的休闲活动。根据不同的绿化需求,选择相应的植物进行种植,重视功能与实用价值,体现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际意义[1]。
(三)、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审美体现。科学性是重视植物的生长习惯,艺术性是指利用植物的生长特点而产生的美观设计。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形态、色彩、香味与季节变化都要考虑周全,使植物间的层次与色彩都有一定的秩序与美感。同时还要注意与景观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使植物之间错落有致、结构合理、空间设计和谐,形成协调、统一,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四)、认知植物科学绿化
每种植物对生长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要认知植物的特征与习性才能因地制宜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设计前要先掌握景观场地的气候条件与土质条件,经过详细分析后选用适合的植物种植于景观场地,实现科学绿化,尽可能利用每种植物的特征与习性,充分发挥出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
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造景理论基础
(一)、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理论
园林植物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是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植物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设计要素完美的结合,按照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景观中按照空间设计需求对植物进行相应的组合。园林植物作为一种景观设计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的组合,赋予空间结构生命力,按照植物的高低进行层次组合,使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结构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同时,通过园林植物组合造景,能形成不同形式的空间,或开放、或封闭、或包容、或渗透,每种植物对空间结构能够产生不同的对应形式。另外,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理论也可以说是组织植物配植与造景的过程,根据植物的空间结构特征采用向心式或者离心式的组织形式而进行空间景观排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空间过渡,比如,相邻式空间过渡、共享式空间过渡等等[2]。
(二)、植物配植与设计的心理理论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审美要求已经不是以往单一山水石木的欣赏,更期望追求自然之美,在生理与心理上都能满足优美的空间环境体验。精神层次上的需求是对原生态的向往,在园林造景中除了提供可欣赏性之外,还要重视观赏者的心理,人们的心理需求直接反映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与需求。人的情感变化是多样化的,在当前生活紧凑、压力较大的环境下,人们更需要一种舒适宁静的生态环境,轻风明月、垂柳塘荷、青山翠柏,都可以舒缓人们紧张、压抑的心理。造景的心理理论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需求出发,为人们提供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的立体造景,满足人们心理上的不同需求。可以看出,植物景观造景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而提供的审美活动,在人们欣赏的过程中而产生的心理共鸣,体现出园林造景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三)、植物造景的群落理论
植物大多是以群落的形态存在的,并且具有明显的自身结构特征与外表特征,按照自然生长规律而进行发展的。园林中的植物群落可以称为栽培群落,是以提高欣赏性的前提下而栽培的植物群落,形成了具有园林特色的景观之美。植物群落的生长密度、季节变化、层次等级以及植物的优势种都会影响到植物群落的外部形貌。随着园林设计水平的提高,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提出了复层混交群落与顶极群落的概念,进一步加深了群落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复层混交群落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现出植物的多层次垂直结构,在一个群落内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在维护动态平衡的同时,产生一种层次感之美,每种植物之间的层次变化非常明显;顶极群落是根据植物的优势种更新变化,形成群落景观的整体变化,因此,这种群落的变化比较有规律性和稳定性,在进行园林设计中可以多创造这样的顶级群落景观,以维持动态平衡的持久性。
三、结语
现代人们更加追求领略自然风光,净化心灵的同时,感受到自然植物带来的愉悦与放松。园林植物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合理利用造景理论,挖掘植物的自然之美,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园林景观。
作者:路文龙 单位:聊城市城市园林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