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27 04:48: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反思与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程的改革,中小学音乐课程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不仅是促进改革的有利因素,也是制约改革的瓶颈之一,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社会各阶层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比较大,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我国音乐课程的改革,本文直面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与阐述,对改善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反思

前言: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现状是处于“虚位”,许多学校很少上音乐课,甚至是将其换成其他课程,这对于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制约作用,音乐教师的缺乏,社会的不重视,都让我们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思考,如何使音乐教育向其他课程一样融入教学中来,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不高,不认识简单的教材音符,音乐常识缺乏,认为音乐是副科的错误观念比较深,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高等,造成我国的音乐教育急需改革。

(一)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存在差距

家L是影响孩子的最直接的因素,农村家长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加上环境因素的制约,认为孩子学习的中心任务是学好数理化,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家长没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造成孩子对于音乐的认知存在着差距,进而忽视音乐学习;社会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也是造成目前教育现状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学校把音乐,美术列在考试范围之外,造成教师为了争夺名次,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忽视其的现象,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忽视社会大环境素质教育的号召,仍在私底下搞应试教育,让学生一味的学习考试课程,忽略美术与音乐这样的课程,音乐教师也成为被忽略的对象;师资资源的缺乏,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大多数音乐院系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前往条件差的农村,农村中小学的一名老师往往兼任多门课程,使学生从小就不能受到系统的音乐教育;因此,家长,社会的不重视,师资的缺乏,成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瓶颈。[1]

(二)音乐教材不符合农村中小学学生实际教学情况

现在的音乐教材使用的歌曲大多是三四十年以前的歌曲,面对日益更新的中华曲库,音乐教材的编制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音乐的内容大多以中外经典民歌为主要对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一些正能量,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流行歌曲选入教材是有必要的,比如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与《青花瓷》等,不仅内容积极向上,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取向。

二、改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陶冶艺术情操,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各界人士都强烈呼吁,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力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呼吁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农村音乐课程的实施,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进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张的优秀人才。重视起农村的音乐教育,建设和谐社会。

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善对策

(一)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领导与管理

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改革,学校的领导必须身体力行,做教育的领导者,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课程中音乐教学的力度,为音乐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打破对教育的偏见,身体力行,积极学习先进的理念,不安于现状,不沉迷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育改革落实到实处,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更是要大力支持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2]

(二)推进教学方法科学化,增强音乐学科的双基训练

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繁重,学习压力也比较大,每周的音乐课程成为其释放压力的重要渠道,应将现在学生喜欢的一些流行歌曲应用到课堂上来,优秀的流行歌曲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量,弘扬正能量,而且还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利方法;音乐教师应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可以开展音乐欣赏课,引导学生对民间歌曲等进行赏析,教师在一旁进行讲解,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涵养;多媒体是教学的重要工具,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网上丰富的音乐资源传达给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方面进行传导,使音乐更加的生动形象,达到最优的音乐教学。针对农村音乐教学的现状,教师应十分重视音乐教学的双基训练,即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学习基本的唱歌技巧,发音方式,同时给教师也不能忽略给学生讲述基本的音乐知识,带给其更切合实际的音乐享受,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打下基础。

(三)配备合理的音乐教育师资,提高教师素质

我国教育部门应重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缺乏这一现状,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音乐教育资源,教师的选拔也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每一个教师都对学生的未来负有责任,教师在课堂上要亲身示范,不能单纯的播放影像资料,带领全班学生互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许多学生天资聪颖,音乐素养高,加以培养,肯定会大放异彩,音乐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在祖国的每个地方都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要能吃苦,不局限于环境状况,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改变那种城市才能更好的施展自己才能的观念,更多的是从社会大局考虑,同时,不能因为对方是农村学生就不提高自己,每个音乐教师都有责任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专业素质,从而使音乐教学更加的充实生动,不刻板,定期接受培训,向别的教师学习,从而使音乐教学效果不断扩大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太乐观,社会大环境,师资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观念限制等,都是造成我国音乐教育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同时提高全社会对音乐教学的关注度。教育部门与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有力支撑,优秀的师资,使音乐教学更加的生动与形象,不断推进我国的农村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使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跟上大部队的步伐,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占全国中小学生多数的农村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教学却令人担忧。笔者所在的地区不要说山区村小的音乐教学,即使县城也只是几所中学和一两所小学配备了专职的音乐教师,其他学校则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音。了解一个问题:“音乐课你们干什么”?笔者调查了一些当地中小学生,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回答是唱歌,还有很少数的回答是做游戏 ,其余的回答都是写作业或讲题。

其实,优美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众多的艺术教育形式中,可以说音乐教育是一种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从事音乐教育以来,深切的感觉到社会、家长、学生其实是渴望音乐的。且不说县城里大大小小好多处音乐培训班搞的红红火火,当穿过大街小巷,走进百姓人家,哪一家没有几件“欣赏”音乐的电器,大到家庭影院,小到mp3、音乐手机。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和奥尔夫都认为音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教育应是全民普及性的事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写到:“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义务教育阶段,目前这门必修课在我们农村中小学中做得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长期的副课思想严重影响了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子,所以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乃至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习惯性的用主课和副课划分学生所学的课程,所以在音乐课上学生可以写作业、讲习题、背英语单词,就是可以不听音乐。

二、没有完善的教研教学管理体系

据了解,全县所有的中小学,只有我们学校有一个艺术教研组,还有几所学校有音体美教研室,再其余的学校都是音乐教师随便分在哪个教研室坐就行了。教育行政部门平时也是很难找到音乐教研室或负责音乐艺术教育的管理人员。

三、教师本身的素质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农村在职音乐教师,只有极少数是音乐专科毕业生,另外一部分是师范音乐班的毕业生;其余大多数则是兼职音乐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多数是只要能哼几首歌就上音乐课;还有的学校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课程表上排的是音乐课,实际上的是其他课。这样的教师队伍不论是教学能力还是专业知识都远远达不到 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堂教学要求。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几乎从不组织音乐教师的培训,音乐教师缺乏了知识的补充与更新,也就谈不上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提出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更有灵性,那就让他们多接受点儿艺术的熏陶和教育。所以要想尽快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一下几点做起。

第一、音乐教师自身要更新理念,改变认识

教育的进步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更新理念是关键。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求每一位音乐教师从思想上改变对音乐课的认识。也许有人会说:谈何容易,长期的认识说改就能改吗?其实在中国古文化中对音乐人的定位是极为低下的,如今不是早已改变了吗?关键不是能不能改变,而是想不想改变。只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有一份责任心,少一点功利性,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积极做好课后反思,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对每一节音乐课抱着副课当主课上的心态,请相信学生是最具可塑性和被感染力的,你当主课上,他们就不会当副课的。举一个音乐老师最常见的问题:音乐课上学生不带课本怎么办?尤其是这些学生还会无所谓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的行为很正常。我代课的一个班,86名学生,第一天上课,36人不带书,同桌看一本,有的课桌上还摆着数学作业本。我记下没带课本的学生姓名,贴在了教案本的第一页,并且严肃的提出:“下节课你们必须要带课本,而且全班同学每人必须有一本课堂笔记本。”一周后上第二节课,只有三个人没带课本,十几个同学没带笔记本。“好,没带书的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看,老师这儿有书,没带笔记本的同学记上姓名,下次上台在老师的教案本上写。”第三节课86名学生的书带全了,问题解决了,当然以后还要继续巩固,切不可放松。我们要清楚音乐课就是音乐课,不是语文课,就像男女有别,只是分工不同,但绝对没有主次之分。只要音乐老师们把音乐可看作主课它就是主课,就是对自我工作的认可,这种肯定会激励你把音乐课的愉悦性尽情的展示给孩子们,也就是对孩子们的负责,对音乐课程标准不折不扣的实践。

第二、管理者要改变观念,保障音乐教育的落实

为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应设法在农村中小学进一步配备师德修养良好,专业知识丰富,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专职或兼职音乐教师;转变观念,从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都力求保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实。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建设的大力投资,许多农村中小学都修建成了乡村的小“风景区”。走进教学楼,看看挂牌――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实验室......应有尽有,就是很难看到音乐室、绘画室、舞蹈室或艺术室。如果说是具体学校做得不好,那管理者的责任更大,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落实的不够。有些五星级学校有一架电子琴,就是全部的乐器了;有些标准化学校却没有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另外,一些学校一年到头搞上一次“庆六一文艺汇演”,孩子们表演的几乎全是大人节目的“模仿秀”除了搞笑就是严重的成人化,甚至还夹杂着低俗。校方为此活动还请来了各级领导,美其名曰“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搞笑,而是让学生具备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应以良好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校园每周一歌”、“校园红歌会”、“小小舞蹈家”、“小演奏家”等,从而长期的,可持续的推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重视了欣赏与审美,尤其把中小学生对音乐创造性的要求提升到了感知与情感体验的境界,强调了“多元化”,要求通过舞蹈、美术、文学等相关艺术形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但在实际教学中,不要说已任教十几年的音乐教师是否接受过这样“多元化”的艺术课堂教育,据了解现在的高校也没有几节这样的课,更不用说那些“做游戏”、“讲习题”、“代管”的音乐教师。因此,我们且不说他们音乐课上得怎样,其实我们先考虑的是他们怎么上音乐课,所以改进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最迫切的是要提高教师素质。

要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素质,首先应该是靠自己探索学习,不断进取,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学习与音乐相关的艺术知识,还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审美学、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修养。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组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更新教育理念,补充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强化专业教师,提高半专业教师,培养非专业教师,使农村音乐教师队伍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优质课、公开课、集体说课等教研活动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真正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困境。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普及教育,农村中小学生不应该被音乐教育所冷落。我们也许不可能使他们成为音乐尖子,但我们有责任给孩子们一个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健康、积极、乐观、愉悦的教育环境,从而使他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浅析吉林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吉林地区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c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密切联系的。相对于发达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吉林地区虽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素质教育加强的大背景下,也不断通过努力和探索,研究更好的手段和方法,由传统的教育方法向着创新和复合的方向转型升级,为我国的音乐人才的教育基地的培养和维护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本文围绕吉林地区的中小音乐教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探索适合极力地去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之路有帮助。

关键词:音乐教育;吉林地区;教学理念

吉林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吉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吉林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人员素质、课程设置、课堂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还有差距,因此在落实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上还有很多难点需要去克服。针对这一问题,经过教学工作者的不屑努力,吉林很多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开展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吉林地区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值得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针对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吉林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当前吉林农村地区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上看,目前的音乐教师的基本学历结构中,本科教育水平的占到不到三分之一,高中和专科学校学历的占70%以上,有的学校音乐教师的缺口比较大,需要采用兼职或者代课的方式进行弥补。另外在停课的现象上,由于考学的因素,一些初三和高三年纪的音乐授课已经停止,即便是正常开课的学校,也会在考试前期停止授课。

(2)在教学设施的配置上,一些音乐教学的设施还远未达到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例如在吉林市的某些小学音乐课上,钢琴的配备达到了70%,手风琴、电子琴、风琴的配备占90%,但是多媒体的音乐设备的配置还比较缺乏,甚至一些学校还无法进行多媒体教学授课。

在教学场所上,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师中,能够达到演出和合唱排练水平的只占到60%,能够进行管乐队、多媒体欣赏的场所还不具备固定地点的条件。

(3)在教学环节上,教学进度目前主要依靠教材和教师来推进,但是由于教师的数量不足,或者兼职和代课的情况,使得一些本来应该上的课被不断调整,或者由于一些教师的创新力理念的问题,使得课堂显得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一些音乐课的内容多以唱歌为主要授课内容。因此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的那点知识外,对于课堂外的音乐活动知之甚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的音乐素质。二、吉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中小学的领导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音乐教学被边缘化,甚至由于为了给考试让位而取消。一些学校的行政领导将音乐学科视为与升学率无关的事务,因此在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教学的功能、音乐教育的意义上不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从而对于中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起了不好的作用。

(2)在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本应是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的身心教育和发展,尤其是音乐教育,本是全民素养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教育部门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停留在是否能保持升学率,是否能够获得好的考试学科的分数上,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音乐教学,却没有被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中小学的办学宗旨方向与全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偏差。

(3)在音乐教师的素质方面,现有的教学专业音乐素养不能达到音乐教育活动的要求。很多教师身兼数职,在音乐教学上不专业,综合音乐教学素质不高,有的教师对乐理知识一窍不通,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三、解决吉林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1)首先,作为学校管理方,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新理念,摒除依靠文化课成绩来判断学校或者教师业绩的位移标准的做法。

(2)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有受过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背景,然后要懂得音乐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能够不断通过创新,研究学科的技能传授与教学实践的单调等问题,利用自己所学专场,将新的理念融入到基层音乐教学工作中去。

(3)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正确定位,将素质教育,陶冶情操作为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的支点,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沟通,形成浓厚的音乐教学氛围,营造吉林地区良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环境。

四、结语

吉林地区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在师资力量、教学投入、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等很多方面,遵循音乐文化多样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进行突破和创新,改变当前的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教学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力争开拓出吉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崭新未来。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淮安市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多年以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教育管理部门的短视、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堪忧、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给农村中小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我国教育家贺绿汀曾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可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新课改实施以来,中小学的音乐有了长足发展,接受音乐教育的人急剧上升,为社会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只局限于大中型城市。而农村地区仍是音乐的荒漠。改变思想,加强对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加大设施投入势在必行。

关键词:淮安;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淮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1.师资情况:淮安市政管辖四县四区(青浦区、清河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金湖县、洪泽县、盱眙县),全市各类农村中小学共659所,其中农村小学455所,在校学生约30.6万人,专职音乐教师24人,各类普通中学204所,在校学生约32.1万人,专职音乐教师58人。笔者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咨询和调查问卷中了解,在这些所有的农村中小学中,专职音乐教师约80人,兼职音乐教师约260人左右,其中这些兼职音乐教师大部分集中在相对偏远和一些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中,全市教研室有专职音乐教研员2名,兼职1名。

2.教学设备:所有的农村各类中小学只有十几所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但是很少能在音乐教学中应用,而且教室的音乐设备简陋。多数为风琴、电子琴,音响质量较差,个别有钢琴的学校,由于校领导对音乐学科的不重视,缺少调律费用,钢琴已经变得“五音不全”。90%的学校没有其他乐器,少数拥有少量乐器并想利用到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学校,都因长时间不当存放不使用,年久失修而严重损坏。个别拥有一定数量乐器并配制相对齐全的学校,也只是在屈指可数的节日使用,其它时间均存放库房。

3.教学模式:现有的少数年轻教师为音乐专业毕业,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教学责任、职业修养和责任心。这些教师教学有特色,容易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受学生欢迎。部分老教师通过在音乐学院的转岗培训,考试考查合格后重新上岗,业务能力不断增长,再加上多年的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也努力在音乐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但是由于教学条件和学校重视程度的限制,大部分教师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以来也被这种滞后的音乐教学环境同化了。音乐教学其实基本上是在课改口号下继续着传统应试教育模式。

4.新课改情况:2001年建国以来的规模和力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阶段新课程在本地实施以来,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展现了21世纪课程的美好前景,不可否认,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和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推动了市区各类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绝大数学校的音乐教育的条件与设备并无大的更新与改进。音乐课业只是象征性地保证小学阶段班级每周两节课,而中学阶段均为每周一节课时。学校临近考试时可以根据所谓的“重点课程”的需要随时调整和取消音乐课,初三年级则因中考原因,音乐课基本停上。高三年级则在高二下学期就基本把音乐课时间分配给其它学科。因此,在农村,学生并无明显感觉到实施新课改后音乐学科给他们带来的变化。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条件落后,学校重视不够,评估制度不完善的影响,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明显的质的变化,无法将新课程理念完全落实到教学中,以至于使课改仅仅是教材变化后的表面现象。

5.教育主管部门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

个别学校虽然有简单的音乐兴趣小组,但由于现状的制约和影响,并没有长期系统活动过程,看到的只是一些节日和主题活动中,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文件要求下的临时的排演;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上级教学检查和评估时只流于舞台上的几个节目,而很少涉及音乐课堂质量和学生的艺术要求以及对艺术教学的常跟踪与评估。

在绝大多数没有音乐教室的学校,教师上课都是手提录音机或者是怀抱电子琴去各班级上课,此起彼伏的歌声和琴声严重影响到隔壁教室其它学科的正常教学,并因此常常激化教学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大多数的教师勤奋好学,并渴望外出培训,以开阔眼界,提高业务水平和更新理念,但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专项培训资金,从而无法为农村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更因,教师外出不但各种支出费用高,而且培训内容与基层的农村教学现状差距较大,所以教师和学校的参与热情都不太高。大多数学校在教师外出培训上不但侧重文理科,而且肆意把音乐课给其它学科占用。相同工作量下,音乐教师工资奖金少于其他学科;相同学历、相同工作年限下,其文理科教师评定职称优先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

6.学生本身因素

学生对音乐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是为了松弛一下被众多作业压迫的紧张神经,有些是想利用音乐课发泄一下情绪。因此,音乐教师常为课堂纪律发愁,课堂气氛太活,有些学生趁机捣乱,而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若教师过分严肃,音乐课又被搞得死气沉沉。学生不配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7.社会家庭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人口居住在农村。但是在农村,人们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高。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考高中、考大学,他们关心的是统考的分数,音乐课教的歌曲会不会唱无所谓。正是这些认为音乐课无关紧要的认识偏差,给课堂教学带来相当大的负面效应。

长期以来,普通学校教育在观念上是“升学第一”,这种观念在整体上限制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对音乐教育造成深重的影响,极大的束缚了音乐课的健康发展。在调查中我们有的学校课程表上的音乐课名存实亡。一直以来,各乡镇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方面的投入甚少。很多学校在资金投入优先考虑的是课桌椅的更换、实验室建设、运动设备的购置,很少考虑音乐设施的建设,这是不可忽视的现实。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需要教师参与,教师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本地区的很多音乐教师是通过匆忙的转岗培训,经过简单的考试考查结业后来担任音乐教学工作的。音乐素质相对较弱,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不容乐观。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反映出专业技能不够全面的事实。另外音乐教师的职业品质和文化素养也需加强和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教”与“学”脱节,音乐课堂缺乏活力、缺乏感染力学生的音乐感受了,表现的欲望也未被挖掘出来。这样的音乐教学是与教育目的相违背的。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应对措施及对策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的确,音乐对一个人的熏陶与感染,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代替的作用。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培养孩子的时间感、节奏感、平衡感、对比感和统一感,能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一些合奏、合唱的训练,让孩子更懂得协调的重要性,更明白自己在合作中的作用,知道怎样约束自己、发挥自己,更知道和谐的美及自己在这和谐中的位置。这些对孩子们造就完美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农村学生的音乐素养,大力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此,对淮安市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1.各级领导思想观念要更新,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制定音乐教师考核目标,建立综合评定体系。按照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开设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增加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音乐教师能享有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的外出交流学习机会,真正做到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关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

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不足问题,首先要动员广大的音乐院校毕业生毕业后不要贪图留在条件优越的城市或县城,让他们能转变思想深入广大的农村地区,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们农村学校也可以在社会上招聘一些音乐专长人才,经过教师上岗培训,充实到中小学兼职任教。也可以让一些专职音乐教师以“走教”形式开展工作,一般专职音乐老师工作量不足,这样可以让他们到附近学校兼带音乐。既解决了音乐学科教学问题,又解决了教师的工作量不足问题。对一些有音乐爱好,能基本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其它科目教师进行转岗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采取多种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

3.音乐设施的投入亟待完善

音乐教学实施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证。各类政府、相关部门、各类学校要加大对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音乐教育正常进行。一台手风琴仅几百元,一台电子琴价格更低,一个五线谱教板也很便宜。所以要建一间音乐教室并不难,只需备有这些简单的音乐设备,处理好教室的隔音效果。而舞蹈房的建设更容易,稍大点的房子,加上环绕墙壁四周的镜子和一些练功用的栏杆。有了这些,加上学校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磁带、音乐,舞蹈课就可以正常进行了。

4.因地制宜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要切实结合“农村”这个大的环境。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固然不能忘记长久流传的乡土艺术,利用音乐教育这个大课堂,对农村的特色文化进行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认真保护,通过授课来发扬光大。

5.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转变音乐教学模式,与艺术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音乐新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现有学科基础上构建的最具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它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把音乐美的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将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作为重要价值观。所以,新课程在对传统音乐教育实现了重要的转变,有待我们将其落到实处。首先,教学目标上,由偏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由专注传授单一音乐技能转向向学生提供基础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和信息,拓宽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第三,在教学形式上,转向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以及音乐与其它学科的沟通,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第四,在评价方式上由强调甄别优劣、比赛选拔、确定等级转向促进每个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程度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第五,在师生关系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平等对话。第六,由单纯的音乐课堂教育转向学生们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和自然文化上来,延伸音乐课堂。

6.学生是核心,以学生为本,联系家庭,充分挖掘学生最大潜力:

对学生不了解、不关心、不贴近、不懂得和学生沟通交流,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音乐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课堂纪律和活跃课堂气氛应有度。把握好这个度和做到以学生为核心是经常困惑音乐教师的一大难题。

与学生交流。农村中小学,自然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生活的环境自然纯朴,简单却不单调。还有一些较为偏远学校,大部分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心理发育有偏差。这就需要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明白他们怎样想的,才能真正给予他们想要的。

2)与家长交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品的提高,影视、广播、网络已逐步走进农民家庭,这本身就藏着巨大的音乐教育潜力。虽然家庭经济情况不同,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一些家庭负担得起的简单乐器来作为音乐学习的工具,如竖笛、电子琴。

结语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中小学课程标准任重道远。作为音乐整体的一部分,每一个成员都要关心、支持音乐教育,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活在广阔农村的学生,时时沐浴在鸟语花香、民歌民瑶间,和大自然的接触更亲密,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城市学生遥不可及的。所以,我们要对农村的音乐教育充满信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音乐教育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使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在音乐知识的影响下蒸蒸日上,与城市音乐教育齐头并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一番贡献。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又起着德育、智育、体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是广大青少年最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是开发青少年身心潜能的最好途径,音乐教育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素质的作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那么现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状况如何呢?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和反思,对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作以下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禁锢、管理者意识的阻碍、音乐师资队伍的缺乏、音乐教师素养水平的低下、音乐教学仪器与设施的简陋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1.音乐课程得不到落实。传统教育把过多的视角和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学校教学往往围绕着升学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来安排。非升学考试学科的教学,特别是音乐学科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没有真正按教学计划要求得到落实,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开设这类学科。

2.音乐师资十分短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短缺现象十分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事实上,农村中小学专业化音乐教师缺口非常大,大批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专业音乐教师。

3.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低。为了能够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正常开设,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改教或兼教音乐课。这些教师有的在音乐方面有些特长,有的根本就没有受过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他们中的大部人音乐理论素养较低,音乐艺术技能比较差。正是由于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限制,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教学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4.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优美,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现实中,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的地位在学校也得不到保障,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升学学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5.音乐教学设备简陋。在对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器材配备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器材配备能够达到国家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标准要求,大部分学校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率只能达到20%-30%水平。音乐教学所需的音像资料、图书资料和专用教室等设施更是匮乏,与建设标准要求相差甚远。

二、改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措施及对策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学,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美育素养,是增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必须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要按照音乐课程标准要求规范开设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政策上强有力的保障,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短缺,教学设施简陋的诸多问题,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音乐教师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3.增加投入,改善条件。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要加大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的投入力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标准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满足音乐教学的正常需要。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音乐系

上一篇: 房地产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探讨 下一篇: 幼儿音乐教育探讨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