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27 05:07: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应用

【摘要】关注生命教育又是我们学校的主打课题,我们在这一课题主导下,对教学内容加以改进,努力做到利用电子教档来创设绿色课堂。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对他们采取适时、准确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评价,往往可以起到诱导、强化、甚至定向的作用,有时甚至可能成为他们立志、成才的重要契机。

【关键词】引导学生 关注 营造绿色课堂

将《小学生生命活力教育研究》作为学校科研主导课题,使全校的教师都投入了研究之中,从而加大了课题研究的力度。也给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搭建了平台。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努力为教育好学生而研究,力争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真正做到研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一、围绕教学内容,努力利用电子教档创设绿色课堂

人是需要激励和关爱的。关注生命教育又是我们学校的主打课题,我们在这一课题主导下,对教学内容加以改进,努力做到利用电子教档来创设绿色课堂。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对他们采取适时、准确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评价,往往可以起到诱导、强化、甚至定向的作用,有时甚至可能成为他们立志、成才的重要契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电教手段对诱发学生的情趣、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优势。通过电教媒体的使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营造绿色课堂,从而顺利地进入新课,能取得简明高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美术创作课程中,我们安排了全国书画大赛的创作课题;在课堂中培养孩子的创作意识并真正做到将生命溶入到绘画之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安排了上网大量查询资料,观看名家作品,提高其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中,给看到的作品赋予其生命活力的有关策略等。例如,欣赏一生致力于俄国历史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在1870-1873 年创作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以高度的技巧、精确的观察,刻画了11个纤夫的不同特征,深刻地揭示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极端痛苦。但这一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现在的生活很远,他们没有那种生活的体验。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很难接受,因此,我和学生共同去网上查找资料,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相应的了解。创作者为创作此画曾两度到伏尔加河去观察纤夫生活。画面上的纤夫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又是具有坚强毅力的生活强者。此画作者表现了人民的强大力量和精神美。其二,在课上我让学生主动去讨论,投入情感体验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极端痛苦。多看和思考画作,注意观察物体与景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觉,逐步体验绘画艺术语言的感受力。其三,欣赏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地观看。我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在画作面前驰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且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尊重学生对画作的直觉,达到心旷神怡的最佳审美境界,获得一些赏析绘画的标尺。使欣赏枯燥的名画变成了有意义的活动,不仅改变了老师讲学生一味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使师生互动起来。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共同探讨,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消化理解了这幅名画的历史背景,画面内容及作者的相关介绍。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及参与意识。

总之,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及时深刻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启蒙每个人的真善美,使美术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

二、开展电化教学,激扬生命,注重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我们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生命,让他们在美术教学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三方面能力中的前两者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形象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存储,但平时的训练和开发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每一个环节上重视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在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只是纸上谈兵。小学生的天性是无拘无束的想像与创造的表达,这是儿童画中的精髓。正如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德所言:“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只是被用来作为达到目的的一个工具,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程度来使人们更富有创造性,而不问此创造性会使用在何处”。所以,小学生学画的过程要比完成作品的意义重要得多。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给学生一片空间,在绘画欣赏中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个机会,在绘画实践中体会生命的意义;给学生一种条件,在绘画创造中体验生命的真谛。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是以7-12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审美能力探讨的活动。其以小学学生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对美的发现能力,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想象力。文章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开发。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育 想象力 培养

小学的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是怎样的呢?众所周知:老师首先给学生阐述理论性的东西,然后学生临摹,最后是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创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时候是在追求创作技法。试想一下,给小学的学生讲美术术语,轮廓、构图、色彩、色调、明暗、透视,空间感……他们中的多数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就算有些孩子天资聪慧,但是他们毕竟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理解也很有限。因此,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首先解放自己的头脑,把自己从僵化的思维圈子里解放出来,采取创新别致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眼球,重拾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打开他们自由的心灵,在美的世界里翱翔。

一、听故事学美术,将故事带到小学美术的学习中去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无意识注意占主体地位。一节课有意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几分钟,最多保持15分钟,而且也不稳定,受温度,周围环境,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有趣的东西时常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由此可知,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在一种事情上。同时他们又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他们对一切新的事物感到好奇,他们对一件事物的厌倦速度也是我们成年人所不及的。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路线。在小学美术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只有充分掌握了小学生成长中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拿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来说,老师拿出一只小鸡放在桌子上,让学生比着画,学生可能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的去观察,去构思,然而时间稍微一长,恐怕他们就会烦躁不安,天马行空地去胡思乱想,做小动作等。美术老师就是要根据孩子爱玩,爱做梦的天性,去有意识的引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挖掘他们的潜力,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把他们的思路带到正确的学习美术课的轨道上来,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画的不仅仅是一只普通的小鸡模型,而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小生命的模型。没错,将故事穿插到我们小学生的美术课堂中去,孩子们在开始下笔之前,老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给学生讲这个小鸡的一生,可以说它生下来之后就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被送到一个养鸡场孵化成一只可爱小鸡。它本来可以就这样平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它终究是一只不同寻常的小鸡,它希望看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它想知道自己和外面的小鸡有什么不同,于是,它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活,它在旅途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又是怎样一次次逃脱的……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设想这只勇敢的小鸡的未来了。相信学生心中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那只小鸡的样子了吧。故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好习惯,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在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的故事将孩子引入一个轻松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思考,快乐成长,是我们每一名优秀的,有责任心的美术老师的当务之急。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更广泛应用。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等多种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小学生由于阅历少,理解力不足,想象力丰富,把他们的思维局限在课堂上实在残忍。众所周知,美术课堂需要许多感性的素材来支撑,看得见的图像、颜色、物体、形状,听得见的声音可以帮助他们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传统小学美术教育单纯依靠老师讲解,每个孩子的理解力不同,注意力不同,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无法满足大多数孩子的需求。有人说多媒体教学就像是一扇窗,让井里的孩子看到了井外独特广阔的风景,许许多多的感性素材铺天盖地的袭来,老师有选择性的给他们演示,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呼吸到教室外的花香,听到山里杜鹃的歌声,最大化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老师在教学生画大海的时候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海底世界的动画,通过海底美丽的动物和温柔的水草,让他们感受到海洋是活的、是充满生命的。看完视频之后,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打开多媒体播放描写大海的诗词朗诵《天和海》、《海上的风》、《大海睡了》,再配上大海的音效,借助音像资料让学生对大海的特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朗诵播放完之后,老师让学生睁开眼睛,再以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安静的海,忧郁的海,激动的海,愤怒的海,南方的海,北方的海,亚洲的海,欧洲的海……播放完之后,问孩子们最喜欢什么样的海,问他们看到的海和他们想象中的海有什么不同,引导他们他们画出自己最想看到的海,学生一定都在美的感受中不自觉地陷入思考。

三、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感受身边的生活

现在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给孩子减负,但是学校不得不考虑升学率的问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很迫切 ,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孩子们很早就开始被教识字,画画,弹琴,他们爱玩的天性被忽略了,因此,现在的孩子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他们有大量的家庭作业要做,有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要上,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让他们几乎没有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间,更别说走入大自然,聆听自然了。孩子的天性就是游戏,玩耍让他们在游戏中释放自己,捕捉生活的美。因此,老师要适时带孩子们出去郊游,给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美的机会。岭南的雨水充沛,河流很多,大多孩子都很喜欢嬉水,可以适时的带他们出去玩水,不过要注意安全;带孩子们果去农场采摘果实,感受丰收的喜悦;带他们在校园的草地上做游戏,让他们想象关于大自然的歌,然后大家一起放声歌唱; 大家一起做给树叶找妈妈的游戏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美的根源,一朵花,一片树叶,一只蝴蝶,潺潺的溪水,放声歌唱的麻雀都美得让人心醉。

四、把作品引入欣赏课,让孩子在美的事物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美术课是小学生很容易入门的课程之一,在美术课上,学生学到的不光是美术知识,更多的是对于美的感受当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儿童的思维是相当敏锐的,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最大限度的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审美眼光。几乎没有人会拒绝一切美的事物,儿童也不例外,所以在美术课中,老师可以将美术作品带入课堂。老师可以播放一段蓝天白云,成群结队的野鸭子在碧波荡漾的芦苇荡里捉鱼的视频。让孩子们欣赏60、70年代江南农村的画面。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如果你们现在可以去江南的芦苇荡,你们最想做什么呢?这时候,学生按耐不住了,肯定会积极发言,我要划船,我要逮野鸭子,我要拾野鸭蛋,我要游泳,我要戏水,我要用芦苇编成草帽戴在头上拍照留念等等。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就可以问他们,如果去了江南农村的芦苇荡做了刚才你们最想做的事情,会发生什么美好的故事呢?这样每个孩子心中都会有一个故事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在集中注意力感受美好的事物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老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为他们的图画配上一首动听的背景音乐或者为他们喜欢的音乐配上一副自己创作的画。或者他们会把奔跑中的马画成小汽车的形状,或许他们会把西瓜画成粉红色,毕竟孩子的思维是活跃新奇的,老师在这时候,切记不可指责孩子,要给他们及时的鼓励和夸奖,充分尊重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或许下一个齐白石就在他们中间呢。学生的创作也许会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深意可言,或许还会有许多夸张怪异的想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爱上美术课,爱上思考,养成从生活中捕捉美的习惯。当然有条件的地区老师还可以带孩子们去历史博物馆和文化馆,让他们学习历史文化、了解名师作品、感受大师风采。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敢于跳出传统思维的怪圈,运用新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积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美术的潜能。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分析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其主要目标就是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培养

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新颖、新奇的教学手法来达到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故事教学法,将故事引入小学美术的教学中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他们无法对一种事物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和兴趣。他们还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旺盛的时候,他们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也很容易厌倦一样事物。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来展开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按照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教师拿出来一个苹果放在讲台上,让学生比照苹果的样子来画画,刚开始学生可能会感兴趣,可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腻烦了这种形式。那么,美术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天真、爱幻想的心理特点,将故事穿插到美术课堂中。在开始画苹果之前,美术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用优美的语言给学生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学生肯定会被丰富的故事情节所打动,也肯定会被故事中老巫婆的毒苹果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联想,画一画自己脑海中的毒苹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时候,不仅使学生对画苹果这项学习任务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感,而且还会在学生动手创作的时候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在美术教育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和故事联想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二、作品欣赏课的引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美术课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在美术课上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到关于美学的教育,还可以在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观点。大家对美好的事物都是不会反对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还可以加入美术鉴赏的课堂。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蓝天白云、牛羊吃草的草原场景,让学生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边提醒:如果你现在可以去大草原旅游,你现在就置身于画面中的场景,你会做些什么呢?这时候很多学生就会积极发言:我要去骑马,我要去草原放风筝,我要去大草原捉蝴蝶,我要去大草原和小伙伴游泳、嬉水等等。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就可以让他们自己想象一下如果去大草原做自己刚才说的事情,会发生哪些美妙的事情呢,让每个学生都想一个小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欣赏美、感知美的过程中,不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或许他们会把太阳公公染成紫色,或许会把小汽车画成机器人的形状,毕竟孩子们的思维还是比较稚嫩和单纯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应该对他们进行批评,这样的话会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及时地鼓励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点,对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欢乐,这样会更加增强他们喜欢美术、喜欢幻想、喜欢想象的热情。

三、带领孩子们回归大自然,回归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美术

现在,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校为了升学率的要求,家长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给孩子们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孩子们都被关在学校教室和家庭的书房里。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学生就应该跟大自然接触,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培养自己的灵感和对美的感受。所以,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地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赏美丽的雪景,观察各种各样的鲜花,观察匆匆的行路人,观察潺潺的小溪,观察水中游泳的鸭子,观察地上爬行的蚂蚁,让学生在真实的大自然之中,在真实的与美丽的事物接触的过程中,放飞自己的灵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除了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利用美术课程的特点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奇的、富有时代感和创新力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几点探讨

一、在美术教学中如何传授知识

留意看看美术技法工具书,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是前面很少地一部分文字,后面很多地一大半图例。这简短的文字加大量地图例,是美术知识得以流传的习俗,而决不是因为美术家做不成大块文章,只好以美术作品充塞工具书。

传统美术教学已把精讲多练列为重要特点,对精讲和多练引起重视,这对发挥美术作品的直接传授知识作用尚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课堂教学中老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然后学生照课本依样画葫芦画上半小时了事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的知识,学生就难以得到了,至于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谈不上。美术教师的注意力应保持在直接的视觉观察,对美术作品的目力接触,学生自己对美术实践的体验,直接的美术体验才是美术教学值得讨论之处。我之所以坚持这一点,就是因为将注意力转移到美术作品其它方面的诱惑力既强大又普遍。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引导学生从具体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也就是从作品所传达的表现内容的特定感觉出发,充分地感知对象,同时以作品讲评,启发谈话的简炼语言讲解知识要点,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好教法,这种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理应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授美术"双基",提高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提高美术素质,具有一举多能的功能。演示对于传授美术基础技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演示能使技法操作过程一一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作品效果等等基础技法知识,这是看作品、听讲解所得不到的,是美术教学中又一特别需要的教法。

二、在美术教学中如何练习辅导

学习美术知识技法,除了接受老师讲授的那一部分,还有一大半靠练习中去体验,去领悟。如五年级安排了一个学习水墨画的单元。学生对于用墨有焦、浓、重、淡、轻之分、用笔有中锋和侧锋之分,用水有干湿之分的浅显知识都能对答如流,取出一张练习过的示范画让学生指出哪里是中锋用笔哪是侧锋用笔,则正确者较少,命学生画一只练过的小鸡,则效果更差。剖析美术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内幕,我们可以发现美术教学内容中认知的那一部分和技能的那一部分相比,其难度和所花时间差距较大。尽管美术课以练习为主,但由于练习质量问题和练习时间还是不足,难以使认知和技能平衡发展,于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拉开了距离,这是技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我们老是埋怨学生年级长高了,可美术作业仍然很幼稚,《中国美术教育》载文称此为"低幼化现象",形成此问题固然有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从课堂教学研究来分析,没有把好练习辅导关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我们应正视这一教学上的失误,重视练习时间的个别辅导,尽可能使每一次作业达到练习要求,以提高技能辅导的效率来推动作业质量的提高,这也是教学上所能做到的改变"低幼化现象"的切入口。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三、在美术教学中如何作业讲评

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但由于学生的水平,表扬抑或批评的总是那么几位同学。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面对全班"不一样"的作业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何设计讲评一环呢?我认为讲评的话题首先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因每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讲评也有不同的话可讲;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据素质教育的需要,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的质量外,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信心。

四、小学美术教育的未来展望

小学美术教育中强调“表现”内容的教学和“表现”技能的培养就具有明显的意义。作为艺术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一般说将培养学生一种与科学的或逻辑的思维所不同的直觉思维(指对情境或事物结局的综合推断)能力,培养学生对形式以及形式、内容间适度关系的敏锐感受力和判断力。但注重“写实”的美术与注重“表现”的美术还是有些差别。

现行教育在强调“双基”(或“三基”)教育的同时总是把小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把“知识”当成是纯客观的规律等;而相应的美术教育也只是强调对外在的、“美的事物”的观察和描绘(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贯穿整个近现代绘画的透视观念等也就暗含其中),强调“写生”;即使逐渐增加了“绘画形式要素”的内容,也是强调它服务于外在事物描绘的功能。应该说,“客观的”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同理,客观描绘外部事物的能力(“写实”)对于学生、甚至是将来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尊重学生在全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经验、形成的交往与表达模式;尊重他们幼小、但已经形成的基本人格和人生态度。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是高效而有乐趣的。

教学过程是一个积极地引导和教化过程,是使孩子们的情感逐渐升华,逐渐社会化并形成亲社会倾向的过程。孩子要表达自己并不错,但他们不仅应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同时也应知道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同时也是自尊的表现。因此,注重表现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艺术批评的内容,学生的作品不仅是画出来的,也应是在相互间“说”出来的。我们注重的是,通过基础美术教育和美术兴趣教育,不仅给孩子基本的美术熏陶,也应达到对学生完整、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它同时是一种道德教育或品德教育。

上一篇: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 下一篇: 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