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04:31: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职工继续教育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素质,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也是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在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完善、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应采取共建校政企合作的职工继续教育长效机制,构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立体化学习体系,加强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开发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项目与课程资源等多种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学历教育
2015年7月教育部、人社部联合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意义
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广泛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了。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企业技术技能积累、服务职工职业生涯发展日益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而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培育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既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建设学习型企业。高职院校是全社会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而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职工是社会成员的生力军,是企业最根本的生产力,高职院校加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帮助企业建设学习型组织,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素质,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亦有着重要的作用。(三)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开展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为企业职工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提高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产业发展从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向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支撑转变;帮助企业提高技术、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活力,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优化升级,服务我国经济创新驱动战略。
二、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不完善,实效性不高。1.重学历继续教育,轻非学历继续教育目前,仍不少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层面,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高起专学历教育和专升本学历教育的教学服务。而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即便开展了短期培训,针对岗位技能的培训,素质提升的培训,尤其是面向前沿的高端研修培训明显缺乏。16卷总第64期JournalofAnhuiBusinessCollegeVol.16GeneralNo.642.重理论教学,轻实际操作从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情况来看,非学历教育普遍存在理论讲座多,实际操作少,短期培训活动理论培训多于技术技能培训,且在“训”字上明显欠缺;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也多讲求系统全面,甚至是全日制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简单压缩,没有按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去开发课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有些专业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际需要,甚至落后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现象,企业职工不能学以致用,继续教育的效用性比较低。[1](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胜任力不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过程需要一支既具有较强理论教学能力、又熟悉实际操作流程细则,最好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师资队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是专业教师学历高,即便是“双师型”教师,也大多缺乏行业企业背景,学校虽有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时间有限。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天数平均是27.8天,因此,很难胜任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特别是技术技能的培训工作。[2](三)教学模式与手段未与时俱进,适应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主要是面授形式,一次面授少则半天,多则连续几天。而企业完成经营目标、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是天职,企业职工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何况他们还承担生活的重任,有许多的家事要处理,能参加学习、培训的时间往往是零碎的,所能接受的总课时也不可能太多。而一旦有突发情况,往往选择放弃学习。可见,教学模式与手段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职工的实际情况,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有序开展和良性发展。[3](四)企业与政府的支持不够,保障性欠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企业。企业对这项工作较之过去有所加强,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许多企业重视新进人员的学历和素质要求,忽视既有员工的继续教育,甚至对继续教育工作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二是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停留在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层面,而员工对学历的渴求,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的提升没有引起企业重视;三是在继续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严格的教学管理和配套的鼓励、激励措施,甚至认为继续教育是职工的私事,由此职工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能够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高。各级政府对继续教育工作虽有所重视,但各地方政府对此的投入差别很大,就目前情况看,继续教育的外部氛围尚未全面形成,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办学经费投入较少,支持力不够。
三、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策略
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与同类院校、层次更高的本科院校以及专业培训机构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要使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应采取多种策略。(一)共建校政企合作的职工继续教育长效机制。高职院校的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要稳步开展、持续发展一定要取得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为此应以共赢为基础,建立“校政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1.政府对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应有所作为。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人才作为企业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和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关键要素。为此,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或人社部门、总工会等牵头,引导高职院校和企业牵手,共同打造贴近企业需求的继续教育基地,为职工搭建继续教育平台。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继续教育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氛围,同时政府对企业举办继续教育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纳入财政预算。例如由无锡市滨湖区总工会牵头,各街道分工会配合,联合区内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无锡市滨湖区职工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高端讲座、比赛展示等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4]又如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人社局联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方高校在园区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对高校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直接买单,这一工程的实施必将为园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职工个人素质的提升乃至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2.企业应建立健全职工继续教育工作体制与机制。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工继续教育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明确构建企业继续教育体系的总体思路,科学预测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职工素质,储备人才;建立健全职工继续教育制度,特别是要完善职工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鼓励职工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将职工参加继续教育以及取得的成果与福利待遇、岗位聘用、职务晋升等直接挂钩,使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彰显,从而确保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全员性、持续性;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运行机制,通过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政府补贴、社会捐资等多渠道来源的资金设立企业继续教育基金;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保证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落实到位,并适时检查审核继续教育的质量状况。[5]3.高职院校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加强合作。与政府和企业合作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形成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应在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和高端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服务,积极参与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同时,高职院校应增强自身继续教育的服务能力,要在构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立体化学习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打造能充分体现自身核心价值的继续教育品牌。(二)构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立体化学习体系。高职院校应直面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需要,努力构建集在职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知识技能竞赛、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立体化学习体系。1.构建起专科—本科学历继续教育的链条。目前大多数企业一线职工来自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农民工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有学历提升的渴求,高职院校的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应将传统的学历教育工作做好,通过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学历提升途径,为企业职工队伍整体学历与素质的提升做好服务。2.要开发立足企业职工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项目。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以及企业的工作场所和情境,提供类型多样的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既立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又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3.继续教育各种形式之间的互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互通,实施学历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同类课程的学分互认;企业职工继续教育与科研成果的互通,实施继续教育与相关的专利发明和技术革新项目的学分认定。4.参与学习型企业建设。高职院校除继续教育部门之外,还应鼓励相关院系与企业的部门、车间、班组等结对子,建立校企合作的学习团队,帮助企业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要让企业看到继续教育在增强企业凝聚力、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转型升级等方面真真切切的效果。(三)加强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良好的师资队伍是确保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实效性的关键。高职院校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是:1.加强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结合学校实际,安排继续教育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研讨、观摩,提升其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实施能力和技巧。二是确保继续教育教师每年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并制度化,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水平的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企业和职工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同时获取更多更新的课程资源。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面对的企业所属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岗位技能要求等各不相同,完全依靠自身的教师资源很难满足需要。应采取多元化的策略补充师资,可以从其他高校或培训机构聘请有经验的继续教育专家,可以从相关企业聘请能工巧匠为学校所用,从而开拓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广度。(四)开发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项目与课程资源。高职院校本身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面对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更要最大限度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贴近企业和职工的需求,提高课程资源的吸引力,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并学以致用。一是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特点,开发适应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需要的继续教育项目,力争形成突出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群。二是职工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非学历培训项目方案的制定,应与行业企业共谋共商,开发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助企业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使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同时要适时更新,确保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性和新颖性。(五)选择适合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手段。那些务实的企业职工,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对象,他们参加学习一般不脱离工作岗位,不减轻工作任务,更不想降低自己的实际收入。因此,高职院校在建立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应送教进企上门服务,同时教学形式要更加灵活,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教学形式上能够适应企业职工碎片化的求学时间,教学地点可以在工作场所、家庭。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快构建继续教育网络平台,提高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互联网平台,让企业职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减少时间和空间对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限制。使企业职工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形成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现场培训与视频观摩相结合、网上相互讨论和教师答疑相结,同时实行网上考试、实践考试、面试、设计方案、工作规划、工作总结等多种考试方式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评价职工继续教育效果的教学模式。
作者:翟建华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1在职继续教育的基本意义
从人的社会化和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在职继续教育是一个关系个人职业发展和前途的重要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讲,西藏长期以来实行的特殊教育政策,在理工类毕业生的培养方面不具备很大的竞争力,毕业生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方面都有一定不足,需要继续提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中国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社会中,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处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更加是自己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需要个人实现终身学习。从接受继续教育者自身来讲,在职继续教育,是促进其尽快适应岗位要求的重要途径,学习作为一种贯穿人一生的过程,能够帮助从事专业技术类岗位工作的人员了解本行业、专业的前沿发展趋势,积累能力和才干,为个人职业前景奠定前提和基础。
2西藏气象部门在职继续教育基本状况
2.1西藏气象部门在职教育的基本情况
30多年来,针对西藏气象基础业务人员紧缺的突出问题,组织在内地培养了多批测报业务人员;针对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陆续培养一批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送培了多批人员在国内外攻读博士研究生。这些人员已经成为西藏气象工作的生力军、业务骨干,部分人员已经成为各业务岗位的带头人,在西藏科技界享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1993年以来,西藏区局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要求,结合西藏实际,把在职教育作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使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2.2西藏气象部门在职教育的基本经验
我们一直坚持从西藏实际出发,培养一支藏汉结合,民族比例适中的高原气象队伍,是西藏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事业发展为牵引,制定科学可行,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训教育计划,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坚持人才强局战略,面向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前沿,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西藏气象部门人才培养坚持的原则;注重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作用,为气象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是保持西藏气象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
2.3西藏气象在职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由于以前通讯技术的局限性和培训教育基础的薄弱,面向全区范围的知识更新和系统化的专业技术培训一直都举步维艰,特别是面向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基本处于自学自足的状态,基层干部职工对在职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气象现代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气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气象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要求不断增强,而管理人员和基础业务人员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更加系统、完善的教育培训迫在眉睫。对于教育,其本身并不能提供适应本地、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但是可以通过教育,能够为受教育人员提供更加宽阔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视角,能够使管理者更加理解职工的需求、诉求,能够在工作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达成协调一致,更好地促进事业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具体的业务培训,可以通过实践来对它们进行检验校正,能够为业务发展带来正的附加值。
3西藏气象部门在职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对人才培养和在职教育现状的宏观分析,笔者认为,未来一段发展时期,西藏气象部门在职继续教育的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方式和途径实现:
3.1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系统专业知识轮训
以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对涉及气象社会管理、防灾减灾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结合气象基础知识、防雷工程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自动站运行及维护技术和天气学原理等内容,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知识更新轮训。通过轮训,促进基层气象人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促进其具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社会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3.2对管理人员的系统远程培训
设计适合基层管理人员使用的管理专业课程,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学习、管理相关专题讲座,结合行业管理特点,为基层管理人员提供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通过对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能够为其提供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为实现行业目标管理目标,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路,提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沟通能力等方面,都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3对新入职人员的职业规划培训
对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可以分为新进毕业生入职职业规划培训和新晋升职务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新进毕业生,因为刚刚离开学校,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基本处于茫然状态。这时给予他们工作方面及时的辅导,帮助他们转换角色,培养职业责任感、内化组织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尽快对单位这个群体形成归属感。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讲,被培训人员的年龄与投资收益率之间成反比。也就是说,接受培训的人年龄越小,其培训的收益率越高。这与人的职业生命长短有关,也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有关。因此,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必要的入职培训,对个人和组织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晋升上一级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人员,给予必要的综合素质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责任、权力意识,符合上一级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专业能力要求,提升为组织决策、行为负责的使命感。通过培训,对自己的职业角色有一个新的定位和认识,适应工作角色变化对个人的带来的新挑战,帮助他们尽快投入到新的岗位角色中。
3.4对行业发展关键技术的重点培训
结合气象部门的特点,中国气象局干部教育学院年度重点培训中,对预报员、观测员分别有新任岗位人员培训和地市级预报、观测人员轮训等基础专项业务培训。组织基础业务人员及时参加国家局各类重点培训,并使培训效果及时推广,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分享培训内容,能够使培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结合西藏和部门特点,对参加各类新技术、新思路的学习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对本地本部门确有培训必要性的重点培训,加强与上级培训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通过远程视频或文字或PPT课件下发给此类专业技术人员,同步提高他们的岗位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新业务在本地的应用和传播,有助于提高本地本部门业务实力和业务竞争力。
3.5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训
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点行业,气象部门要保持其公益性基本特点,保持事业单位的基本功能,其领导干部对待权力、责任的基本态度对改革成败至关重要。尽管我们要加强社会管理职能,但是气象行业的科研业务的基本功能不能丢,这些都是其他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提高预报预警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基础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逐步实现气象现代化,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和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对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培训,能够促进其认清所处的位置,明白前进的动力所在、目标所在,能够达到统一思想和认识,更加结合实际,做好本职工作,带领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众志成城,用对气象事业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执着,推动西藏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气象强国的梦想,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结束语
在职教育培训的发端在于各个单位,而内在动力在职工本人。气象部门在职继续教育,需要外加压力,内增动力,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培训部门及时了解职工培训需求,在培训需求较强的领域能够有求必应,这样一来,培训部门与被培训人员之间方能得到良好互动,培训工作的基本目的才能够实现,培训活动结束后,通过合理方式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促进培训工作达到期望目标。作为各级管理部门,对待培训工作,要放眼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通过一个较长的培训周期,我们可以从业务、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看到在职教育培训带来的益处,西藏气象部门跨越式发展将从根本上得到体现,西藏气象部门的科研业务水平、社会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都将得到显著增强。
本文作者:拉卓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摘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正式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在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方面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但此项工作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改进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改进
我国现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在提高会计人员道德水平、业务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以对改进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1教学内容应突出重点
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知识;其他相关法规制度。笔者认为,作为正式教育的补充形式,继续教育应该分阶段突出重点,在各阶段重点安排讲授会计人员当前最迫切需要的知识。继续教育属于在职培训,会计人员不可能抽出大量时间参加培训,所以培训时间一般只有3~5天甚至更短。要想在短短几天之内面面俱到,要求他们掌握各方面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人们对强制性学习往往带有抵触情绪,特别是对那些不能立即见成效的知识。所以,在规划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时,应重点安排某一方面知识的专题培训。
在现阶段,应重点安排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培训。我国自1992年实行“两则”、“两制”改革以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这些准则和制度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关键在于它们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关键在于会计人员能否扎实地掌握它们。据统计,我国只有47%左右的会计人员接受过中专以上的教育,很多人是“半路出家”或跟着师傅学的。很多人不了解准则和制度到底为何物,或者不知道有无新准则和制度颁布。而且,囿于自身的能力,他们很难通过自学真正理解准则和制度,特别是带有原则导向性质的会计准则。这无疑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应该专门安排系统的准则和制度的培训。这是会计人员目前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完善会计准则制度体系、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迫切需要。
2教学形式应多样化、现代化
根据《规定》的要求,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由各地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由其指定的培训机构负责具体的培训工作。目前,各培训机构普遍还是采取传统的单向面授的教学形式(教师讲,学员听),这种教学形式往往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培训效率,因为培训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和浓厚兴趣。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改进。作为实务工作者,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中必定会遇到诸多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采取互动的教学形式,由学员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授课教师,教师整理后分成数个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在课堂上,应鼓励学员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探讨。这种教学形式能开拓学员思维空间,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引进案例教学。针对某些方面的知识,教师搜集相关的真实案例,以这些案例为主线,启发和引导学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譬如,我国和美国近年来发生了众多的财务舞弊案。这些案例有许多共同点,如舞弊手法主要是钻准则或制度的漏洞,或是直接违反相关准则或制度。教师可以结合准则或制度进行讲解分析,从而使学员更好的理解准则或制度出台的原因、背景、意义等。
此外,传统的集中面授的教学形式往往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培训时间的紧迫性和培训地点的紧缺性,培训工作往往进行得很仓促,难以进行系统、深入地教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的面授形式受到的制约,能够随时随地的组织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一般有:函授学习;电话会议形式学习;有线电视形式的学习;电教录像形式学习;卫星传授电视接收形式的学习;计算机为主的学习;网络为中心的网上教育。其中网络教育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远程教育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模拟传统教学,而且能弥补后者的缺陷。比如,网络教学的信息含量和信息的及时性是传统教学所不能企及的。另外,网络能搭建一个很好的互动教学平台,而且这种互动具有高效性和及时性的优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教学形式,使之成为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的引擎。
3应强化企、事业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
前已述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属于在职培训。培训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日常工作。因此,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管理当局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态度往往关系到此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因为担心本单位正常经营管理工作受到影响,管理当局往往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持消极态度。他们往往把会计人员接受培训的支出当成一种额外费用,并错误地认为多参加或少参加一次培训,对本企业无多大利害,没有把培训工作提高到应有的认识高度。据统计,有些地方的会计人员培训面仅有50%左右。因此,有必要强化管理当局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力度。
3.1可以考虑通过立法或颁布行政规定,强制性要求各单位的管理当局支持正常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这一点在我国各类会计法规中鲜有提及,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规定》的落实,进而影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在强制要求管理当局给予支持的同时,应区别其支持的程度而分别给予相应的惩罚或奖励。譬如,可以将管理当局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及取得的绩效作为进行发票管理评级、营业执照年检、贷款证年检时的一项考核指标。
3.2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
会计工作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绩效的优劣,而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从短期来看,继续教育工作可能会暂时影响一些工作,但从长期来看,训练有素的会计人员将会给单位带来更大的管理效益。因为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一种资本化投入,而不是费用支出。我们应该通过宣传,让管理当局树立起这种思想。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很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工作,他们的一些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
4应采用层次化教学模式
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其对继续教育的要求也不相同。在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针对不同层次水平会计人员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行分层次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把会计人员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或已取得会计证但尚未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人员。初级会计人员主要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和处理,因此其教学目标应设定为:掌握一般的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能规范的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报会计报表和处理其他具体业务。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以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中级会计人员一般是会计部门的骨干或主管,负责会计系统的组织管理和和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因此其教学目标应设定为: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会计法规制度,熟练的进行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分析解决重要的财务问题。
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以及具备相当水准的会计人员。他们一般处于较高的管理层次,参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经营管理决策。因此其教学目标应设定为:较为系统地掌握财政税收、金融证券、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和金融财经法规有着深刻的理解。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文化的一部分,是长期会计工作实践中凝聚的道德观念、道德心理、道德准则,人生理想等的总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而职业道德的丧失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丧失,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之事时有发生。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和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原则,甚至共同作弊,为违法乱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还有的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追求私利、监守自盗。有些单位的诚心道德完全丧失,肆无忌惮地编造虚假会计报表,欺骗社会公众。近几年的会计造假案屡屡发生,以致出现会计诚信危机。这些问题都表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塑会计诚信,已是当务之急。
现阶段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可初步归纳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八个方面的内容。
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应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灌输其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会计职业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摘要: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本文通过对如何提高我站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探讨,并科学合理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我站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我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此推动我站工作快速发展。
关键词:职工 继续教育 探讨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站作为医疗卫生单位,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血站工作人员更应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适应医学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采供血事业服务。
一、继续教育的含义
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
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又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着重点是开发人才的潜在能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近些年来继续教育的时间来看,继续教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与参与,继续教育的概念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它与当前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形式相比,继续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逐渐凸现出来,影响了继续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继续教育的形式
继续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目前我们血站比较常见的教育形式有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学历教育(包括成人高考、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电视大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包括国家、省、市级继教培训班和学术会议、自学、高等学历医学教育、在刊物上、科研课题、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等)。
三、目前继续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1.观念陈旧,认识缺位。继续教育作为一个概念传入中国到获得初步发展,整个历史较短。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普通教育轻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重理论教育轻技能教育。社会上的用人单位看中的是人的文凭和学历,忽视人的能力和内在素质,重物轻人,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舍得花钱建设,不舍得出钱培训人,对继续教育抱着应付差事,或者不屑一顾、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2.机制不活,激励不足。继续教育机制缺乏活力,缺乏有机组合和高效运行,主要表现在:(1)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各项政策不配套,学习与个人利益尚未挂钩,学与不学区别不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求学的自觉性。(2)继续教育的培训实体习惯于按指令、等政策、要经费,缺乏压力和动力,自主办学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学校办学的自主性不强。(3)单位领导对市场的紧迫感不强,对人才需求的压力不大,表现为单位对继续教育态度冷漠,开展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
3.质量不高,流于形式。一是目前还没有完全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的课程大纲和教材,因此有些培训往往部分行业、专业和对象用同样的教材,考同样的内容,缺乏个性。二是“教”与“需”的脱节。从事继续教育的专职教师缺乏对生产、技术等实际情况地了解,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习惯于以教材为本,教学很难结合实际,无法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三是专业技术人员几乎都工作在生产科研一线,工作任务繁重,且岗位分布不均,工作矛盾一直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请人代学、请人代考、公差学员现象应运而生。把本该严肃认真的继续教育活动演变成了形式主义。四是继续教育和市场脱节,缺乏市场急需的继续教育内容,也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更没有前瞻性的继续教育内容。
人类已进入了由开发自然资源到开发智力资源的时代,如果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就不可能在时代的潮流中有所发展和建树。继续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进行规范创新。规范使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创新使继续教育更具有生命力。规范和创新是继续教育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四、我站提高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积极性的政策措施
1.外出培训和参加学术会议。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会议,按照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濮阳市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濮财行[2013]2号)文件要求报销路费、住宿费、培训费等费用。
2.职工参加与所从事工作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参加自学考试,学费先由个人垫支,毕业后持毕业证及交款票据报销报名费、学费及考务费、书费。单位选送离职上学者,学费同自学考试的规定,并报每年往返两趟路费;本人要求离职上学经批准的,毕业后报销学费书费,并报往返两趟路费。离职学习期间,单位保留其档案工资。在职研究生学习,经站领导同意后,与站内签订合同,毕业后报销学费、资料费用的80%,最高不超过15000元。根据校方授课安排报销往返路费,同时报销按有关规定的住宿标准费用的80%。除接受研究生教育之外,进站后在第一学历的基础上取得第二学历者,报销全额学习费用,在第二学历基础上取得更高层次学历的,报销70%的学习费用,最高不超过15000元。
3.和科研项目。为提高我站职工和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我站设有科研专项资金,对和取得科研项目的同志进行奖励。我站职工在国家认可的期刊上和取得科研项目的费用全额报销,每年最多报销三篇,并在年底给予500元奖励。
4.继续医学教育。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其中Ⅰ类学分为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考虑到我站普通职工很少有参加此类继续教育项目的机会,我站每两年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购买一次“好医生”学习卡,使我站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教育的形式获得Ⅰ类学分。
5.将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我站在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活动中,把职工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加分项,并不断提高其在各类指标中的分值,以此来提高职工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我站职工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类继续教育活动。
总之,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从教育体系的边缘进入到教育的核心,在国家人才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从宏观的角度看,继续教育是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不可缺少的主角,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战略方面作用更加明显。对于个人而言,继续教育是个人进行知识更新、素质提升、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也将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因此,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强盛、社会兴旺、个人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站将把继续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探索鼓励措施,激发我站干部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摘 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前提下得以生存必须重视继续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其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各个企业已经把学习型企业的创建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对建立企业的继续教育长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起到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职工;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当代,新时期的企业继续教育工作有如下的发展形势:第一,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在企业各方面工作开展中的地位,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现代化教育制度。企业领导人员将企业发展的策略与员工继续教育状况相结合。树立起继续教育的理念,同时加大继续教育方面的投资。第二,不断创新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任何事物唯有不断创新它的结构体系,才会真正具备一定的生命力。企业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等各方面工作有效结合,保证其科学统一性。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人员传播出高新技能的知识,进一步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和需求。第四,建立科学系统的教育效果评价管理机制。对领导责任、活动过程、学习效果等等进行实时评估和管理。在这样的基础形式上,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第五,积极建立起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是当代新形势下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体系。通过开展组织和学习,培养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理念,所有工作人员不但要接受继续教育,而且还需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表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知识与管理规则是重要的竞争力元素。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代表着给与服务者的服务质量,代表着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从核心竞争力比较强的企业分析来看,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说至关重要。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包括多个因素,其中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我国也以法律的形式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于企业来说拥有绝对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有力竞争武器,对其生存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知识产权的获得靠的是拥有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企业团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占据绝对的影响地位,因此想要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设学习型的企业,不断提高企业团队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贴近企业实际的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既有贴近企业的研发人员,又有主动与企业合作的意识和愿望。因此,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在具体合作方面,一是要成立组织机构,由校企双方高层任机构领导,由双方负责培训或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职工需要和企业发展,结合人、财、物、时间等条件制定具体继续教育内容。二是制定相关制度,并得以实施,保障教育的进行和效果。要尝试探索培训与学分转换,职业资格与学历互通的渠道,通过继续教育不仅提升职工的技术技能,还能提升职工的学历层次,并且企业在兑现职工待遇时参考技术技能和学历层次,唯有此,才会更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继续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在校企合作完成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同时,给高校任课教师以各种参与企业生产研发的机会,更多接触一线实际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知识能力不断与时俱进,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有效的保障教育效果。
三、创建以长效组织管理机制为保障的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的构建必须重视学习的组织结构,要围绕知识和信息来构建企业的学习体系,把传统企业多层次的系统格局打破,重视信息的传递以及知识的创新,减小企业的层次格局也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思考平台,让知识与信息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平等的工作平台可以让企业的团队之间加强交流,让员工进行一些系统的学习,这样就可以把全公司的智慧集合起来为公司的发展凝聚力量。所以,在学习型企业的构建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为员工的学习提供支持:一是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员工的学习行为;二是建立一种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学习体系;三是对员工提出的创新建议给与物质奖励;四是为知识的传播提供渠道,加快知识信息的传递;五是把企业丰富的资源向学习型员工开放,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专业资源。
在学习型企业创建的案例中,摩托罗拉公司无疑是众多成功企业中的一个。摩托罗拉公司在1980年的时候进入了发展的低谷,连续两年公司的营业利润都出现了下滑的现象,此时摩托罗拉的首席执行官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大胆的计划,那就是拿出公司一个月的销售额建立了员工的学习与培训中心,并且把员工的培训与学习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重视企业员工的学习与培训对于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创建以长效文化机制为支撑的学习型企业
对于企业发展来讲,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企业需要从各方面重视企业学习文化的塑造和发展,创造企业的学习气氛和培养企业的学习习惯。要展开经常性的学习会议,这样可以从各方面上提升企业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来讲,支持并且鼓励创新和学习,提高员工积极研究和探索的能力。可以允许员工犯错误,并且能够将错误看成是学习的机会,关心员工的福利待遇,应该鼓励员工将对公司当前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和改进的意见。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立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需要从改善传统的组织管理、文化机制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进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只有勇于开创有效的继续教育机制才能保证企业的学习能力,才能推进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