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本科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08 10:08: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中医本科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医本科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

传统的高等医学本科教育模式主要沿用“理论基础教学、临床课程教学、毕业实习”三段式的教育模式[1],这一模式未能有效解决前期基础课程如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临床课程与临床实践如何有效融通等问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节,没有紧扣岗位胜任力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临床课程教学改革着手,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了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中医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并称之为“床边教学模式”。

1床边教学模式的定义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单指一种临床教学方式的狭义的床边教学概念[2]而言,我校提出的床边教学模式是指一种整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实行临床课程入驻附属医院,边教学边临床,通过理论教学、床边授课、教学查房、病案讨论、门诊见习等教学手段,使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得以实施且逐步完善,将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技能培训三者有机融合,互为补充的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

2床边教学模式的路径探索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校在常州附属医院开展了两期教改班的初步探索[3],到2004年学校制定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床边教学)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床边教学教改实践,首批中医学专业学生入驻五所附属医院开展床边教学,至2010年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每班20~25人左右)[4],同时实施规模进一步扩大,涵盖专业从原来的中医学专业扩展至我校所有医学本科临床专业,包括中医学、中西医临床、针灸推拿学专业,承担床边教学的附属医院增加至15家,医学本科专业培养全面转向“3+2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我校确立了基于临床为载体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在临床学临床、知识掌握于临床、思维形成于临床、能力培养于临床,很好地体现了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

3实施床边教学模式的意义

床边教学是我校围绕“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突出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体现医教协同,遵循医学人才培养规律,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先理论后临床见习的形式,学生对所学临床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临床主要病种的掌握和思考,对临床各科主要病种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常规诊疗方法和实际治疗措施有了更加切实的把握,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初步实现了从学校医学生到医院实习医生的无障碍过渡。同时,通过教学相长,促使临床授课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梳理更新,客观上也促进了临床一线医生业务水平的提高,为各附属医院培养了一批既精通临床带教、又擅于理论教学的床边教学师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附属医院的教学职能。我们认为改革后的临床课程教学,采取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相互贯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改革;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突出医学教育实践性特点;有利于发挥附属医院临床资源优势,提高临床专业课教学质量;有利于巩固、深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教学和毕业实习奠定基础。

4开展床边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4.1优化课程设计是根本前提

实施床边教学,将临床课程入驻附属医院,由医院完成临床课程教学任务,需要对课程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校园课堂教学相比,除了基础的课堂知识讲授之外,床边教学模式还具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包括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技能操作训练、课间见习、集中见习等,如何将这些教学形式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好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将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真正融合在一起,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并努力实践探索的,这也是床边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并实现教改目标的基础所在。我校根据床边教学的特点,通过专项教学改革课题的形式,组织专家对各门临床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专项研究,形成了指导性的课程教学大纲。同时,根据教学需求,我校遴选指定了床边教学点的各课程负责人,并由课程负责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分配具体的教学任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及教案,有效保证教学任务的落实,确保教学质量。

4.2建立高水平课程师资队伍是关键

床边教学的实施意味着相关课程需要由临床师资来完成,临床师资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热心教学、善于教学的临床课程师资队伍,并持续推动师资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核心关键。

4.2.1实施严格的师资遴选制度

我校在《床边教学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承担课程教学的临床师资必须是主治以上医师,且需要通过学校的任课教师资格审核,即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过试讲考核等才具备任课资格。2012年开始要求承担课程教学的临床师资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几年来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既有医师资格证,又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比例不断提高,促进了临床师资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4.2.2在严格遴选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临床课程师资的培训指导

在改革初期,学校选派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常驻各附属医院进行全面的教学指导。同时,通过组织集中岗前培训、专家教学巡讲和示范教学等方式,建立了新教师培训、试讲制度,稳步提升临床师资教学水平。

4.2.3建立相应的教学激励与考核措施

为调动临床师资的教学积极性,更好地体现其教学工作价值,学校将临床课程师资纳入学校教师教学建设整体发展规划中,与学校专任教师一样,临床课程教师享有同样的激励政策,如参与年度“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优秀教学奖”的评选,获奖人员在教师节接受统一表彰;参加学校教师教学竞赛,与校内专任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其中获奖优胜者还作为学校代表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授课竞赛,很好地展示了我校临床课程教师的风采和教学能力。同时,各床边教学点还根据学校制定的激励政策,同步出台了具有本院特色的激励考核措施,如将教学工作与院内绩效考核相挂钩、帮助临床教师开展教改研究、探索院内教学团队建设等,引导教师不断加强教学责任心,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4.3完善教学条件建设是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校各附属医院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医院综合实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客观上为学校床边教学的大规模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校从遍布全江苏省的30余家附属医院中遴选出了15家综合实力最强,教学经验最丰富的三级中医医院承担床边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家床边教学点根据教学要求,均规划设立了相对独立的教学区,并系统加强了教室、示教室、学生宿舍等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同时在学校的帮助与指导下,全体床边教学点还建立了国家级临床实验教学示范分中心,使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层次,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课程教学;学校和医院建立了校院双方教学经费的共同投入机制,共同保障教师课时费、教学运行经费、住宿费、班主任津贴、学生活动经费等各项教学经费的投入。

4.4建立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必要保障

床边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前后期教学环节众多,为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我校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1)在管理层面建立了以教务处实践管理部门为总协调机构,其他相关部门(科室)、学院参与的校内沟通协作机制,根据床边教学不同环节的教学要求,将工作内容逐一细化分解到相关部门(科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通过学校实践管理部门———附属医院科教管理部门———教研室,建立起了稳定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了床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2)在专业层面提出建立全省大教研室的概念,即按临床课程划分,将我校所有床边教学点的教研室整合在一起,以学院相关教研室为龙头,定期组织各床边教学点的课程师资召开教学研讨活动,对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商讨教学计划,落实新学期教学任务等。我们认为全省大教研室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有利于推进各项临床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有利于推进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有利于提高学校与医院的教学协同效率、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4.5完善床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重要举措

相较于传统的学校课程教学,床边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出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对床边教学的质量监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我校在十多年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床边教学信息搜集、整理、总结及反馈评价机制,如将床边教学统一纳入学校整体的网上评教评学系统,各床边教学点的师生可以进行相互评价,相关评价数据的分析反馈很好地促进了床边教学质量的改进提高;建立了床边教学督导听课制度,不定期安排学校督导专家至各床边教学点进行随机听课,及时了解掌握临床课程的教学情况;组织开展床边教学专项检查工作,对床边教学各项环节进行全面深入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通过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的开展,我校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床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结语

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校建立的中医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医学教育教学规律,在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5]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这一模式高度契合了国家层面对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也为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6]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随着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继续深入推进,床边教学模式将更加完善,也必将在中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其舟.中医临床后期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医教育,2004,23(2):27-29.

[2]刘平安,刘慧萍.中医学专业床边教学模式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5(28):153-154.

[3]惠纪元,曾庆琪.扩大社会参与,加强合作教育———中医合作教育探索[J].中医教育,1994(1):10-11.

[4]顾媛媛.中医学床边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C].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大会论文集,2013:417-420.

[5]教育部网站.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作者:高锦飚 徐俊良 黄桂成 韩旭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上一篇: 中医诊断学舌诊实验课教学实践 下一篇: 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探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