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能力探讨

时间:2022-10-12 10:00: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能力探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能力探讨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和高校资助金额也随之攀升。教育部《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表明:2016年共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281.82万人次,资助金额955.84亿元,比上年增加107.87亿元,增幅12.72%,高校资助工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在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本着“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理念,我国高校资助政策自实施以来,已初步形成“奖、助、贷、勤、减、免、补”的学生资助体系,使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得以顺利完成高等教育。作为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辅导员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对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全面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一、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他们认为国家对他们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进而产生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的消极心态,甚至对国家及社会的资助产生依赖,自己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放弃自立求学,就等着资助来维持生活;还有个别同学缺乏感恩意识,不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者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能力回馈感恩社会。这与国家资助育人政策的初衷都是相违背的。其次,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基本的诚信意识,利用信息不透明,夸大甚至伪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材料,以获取高校资助。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个别高校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高校生活,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拿到资助,回家后纷纷补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材料,在下一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申请加入贫困生库。更有个别生源地贷款学生在毕业后不积极履行还款义务,不仅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也影响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很多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因为碍于情面和自尊心强等原因,不愿意申请国家资助,过多精力用于勤工俭学,反而影响了学业,在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甚至在心理上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针对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有责任切实有效落实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目前,由于高校辅导员身兼数职,日常工作繁杂,精力有限,很难将资助工作做到面面俱到,有可能存在评定不公的情况。此外,个别高校重视经济助困,却忽略了精神扶志,而经济助困和精神扶志在横向上是资助育人系统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这可能会导致资助工作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

二、高校资助育人能力提升途径的几点建议

高校辅导员要在“育人为本、应助尽助”的工作理念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及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与学校各部门互相合作配合,科学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

1.提升个人素质修养,增强工作责任意识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这一方面需要高校辅导员提升道德修养,以优良的品质、广阔的胸襟和务实的作风影响学生,对所有学生尽心尽责,全面落实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求取得工作实效。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业务能力,在资助工作中做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学习与宣讲,以使学生对学校资助政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又能维护好学生在资助工作中的权益。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精神扶志力量

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从经济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应该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激励学生自立求学,充分发挥资助之育人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加强励志教育,通过榜样力量,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模范典型,以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不断自我超越,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人生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加强诚信教育,杜绝弄虚作假。高校诚信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始终,不断优化诚信教育的载体和不断更新诚信教育的主题,使所有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努力营造诚信守信的校园环境,确保资助育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回报社会意识。目前的资助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爱心企业及个人的捐赠,要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正是这些支持与帮助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鼓励他们树立感恩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来自经济贫困地区,或家庭遭受重大变故,更容易形成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力度,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3.科学构建资助模式,积极提倡有偿资助

我国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资助: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包括建档立卡贫困生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都属于无偿资助,而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属于有偿资助。无偿资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与帮助,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使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同学都热衷申请无偿资助。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积极倡导现有资助模式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一方面助学贷款作为有偿资助的一种,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政策更加充分了解,同时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中国个人诚信系统,加强责任意识,确保毕业后诚信还款,以促进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完全可以鼓励他们通过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来解决自己的部分生活问题。对于已具备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同学,可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引导他们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带薪实习或兼职岗位,既扩大了勤工俭学的岗位范围,又培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4.优化学工队伍建设,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与班级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一般会比辅导员更加了解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充分掌握了解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在校个人消费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配合辅导员将高校相关资助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资助育人工作顺利实施。

5.创新工作载体模式,构建资助微门户平台

高校资助“微门户”平台是指利用微博、QQ群和微信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工具进行资助育人工作。一方面通过微门户平台工具将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落实,也可以将国家、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及高校对他们的关怀与帮助传达给每一位受助学生,努力做到应助尽助。另一方面通过目前流行的微信公众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优秀代表进行推送,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模范带头作用,激励他们不断努力。最后还可以通过微门户平台工具让学生关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也可以让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的舆情走向,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结束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全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落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所以必须要正确认识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并确保自身资助育人能力不断提高,掌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袁千懿.辅导员视角下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及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

[2]谢超峰.高校辅导员改进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

[3]洪流.资助育人:高校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王会.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模式的探讨[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5]马多勇.微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

作者简介:刘仕晨(1990—),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体系研究 下一篇: 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探讨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