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教学探讨

时间:2022-11-22 10:02: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中国古典舞教学探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国古典舞教学探讨

一、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创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舞蹈界没有自己的舞蹈,舞蹈要么是来自俄罗斯的芭蕾,要么是中国传统戏曲舞步,为了解决专业舞蹈演员训练的困境,舞蹈专家们进行多次尝试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舞蹈,舞蹈前辈们在寻找中国历史渊源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同时,借鉴芭蕾舞蹈的艺术特点以及其先进教学和合理科学的训练方式,建立了中国早期的相对科学、合理、规范的教材和教学。《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的,这个教材对中国的古典舞专业训练起到助推剂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古典舞教学模式发展过程中里程碑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教学模式继承和发扬了戏曲,它脱离了传统戏曲伴奏形式,将戏曲、武术、杂技等动作素材,通过音乐的伴奏,转化为情感抒发的舞蹈艺术语言。同时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训练模式,借鉴芭蕾训练中的韧性、拉伸、重心等动作训练。另外加上身体的感觉以及对呼吸的处理,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创建出一种不同于其他舞蹈的舞蹈—中国古典舞。它是从戏曲、武术的身段向舞蹈组合方向变革,取材于中国传统戏曲题材和内容,并将舞蹈训练的技巧、动作风格和作品内容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对中国舞蹈开辟了新的天地,例如根据传统戏曲《牡丹亭》中《惊梦》片段改编的舞蹈,实现了从戏曲到古典舞的第一步,而后出现的《春江花月夜》、《牧笛》、《刘胡兰》、《少年爱国者》等一系列优秀古典舞,揭开了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的帷幕。但是《中国古典舞教学法》这部教材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课程主要针对大学水平以下的教学,其过多地强调对功能和技巧的训练,以及对微观、细节方面的重视,这样不可避免的疏忽对中国古典舞的整体艺术形态、风格走向的研究。这样微观方面的古典舞教学形式只是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基本要素,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古典舞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性,这样教学内容便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第二阶段中国古典舞教学主体课程的建立—身韵与基训

进入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兴起,中国古典舞教学也在尝试探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既吸收传统舞蹈、戏曲的优良基因,又和当今时代紧紧相结合,确定了中国古典舞的主体教学特征以及主体风格—身韵与基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古典舞身韵》出版了,它是由李正一、唐满城、黄嘉敏对先前教学经验、教学理论的实践、研究以及总结,中国古典舞身韵是提炼出“倾、拧、曲、圆”的动作形态特征,“起于心,发于腰,行于身”的运动准则,“抑、扬、顿、挫”的节奏处理形式,“平圆、立圆、八字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发展研究圆”的舞蹈路线,欲前先后,欲左先右,逢冲必合,遇开必合等一切从相反面做起的运动规律,“轻重、强弱、松紧、刚柔、急缓”等力量表现形式,引导舞者和观众形成“形、神、劲、律”的审美情趣。故此,身韵成为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这样说身韵带给中国古典舞一个新的转折,身韵使中国古典舞在舞蹈本体化的道路越走越好。《中国古典舞基训》基于对中国古典舞基训宝贵教学经验的总结,这部教材跨越了《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教材的局限性,同时对中国古典舞大学教学体系中出现的新理论以及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总结,并对建国初期古典舞突出的民族性问题进行改善。这一阶段的教学模式在舞蹈技法和组合方面也摆脱了建国初期不成熟的借鉴戏曲和芭蕾的技巧,比如在女班仰身转、旁提转、荷叶转,男班拧、圆、倾、曲以及在旋转、翻腾、跳跃中的各种技巧复合,这种教学模式遵循了古典舞的形态特征和舞蹈动作特有的内在规律,并且整合了古典舞自己的技术语言。《中国古典舞基训》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古典舞基训的诞生,同时也代表着古典舞教学模式转向基训方向。身韵与基训的提出与完善使得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更具有系统性与科学性。

(三)第三阶段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与补充—课群建设

在“以人为本”开展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挑战与机遇,这就要求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以及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包容开放、创新发展。中国古典舞也出现了几枝新的古典舞流派,比如“敦煌舞”、“汉唐舞”、“昆舞”,这些流派的出现更加印证了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向着多元化发展,教学课程也得到不断完善。

二、古典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从单一的解决舞蹈演员的技能和训练方法,到20世纪80年代古典舞大学教程的建立,再到古典舞艺术风格的探讨,身韵与基训的构建,到如今如何将多种传统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焕的艺术形态融入到古典舞的建设中,如何在此背景下发展古典舞教学模式,本位有以下三种建议:

(一)发展主次分明、包容并蓄的古典舞教学模式

“主”是指古典舞教学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科学的教学主体,它必须遵循基本技术问题和基本身体语言法则,在主的基础之上古典舞可以在多方进行多元化创新发展,但是发展和创新必须在中国传统美学的框架进行,不能和中国身体语言法则相违背。具有典范意义的中国舞蹈艺术,不论舞台上表现形式多么丰富多彩,其训练和表演内核均遵循共性特征—中国传统美的内涵和法则。世界是一个包容并蓄的世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古典舞也不例外,古典舞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包容并蓄,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这是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二)重视基础训练的古典舞教学模式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事情要想向高处、好处发展必须打下坚实基础,任何工作的开展必须打牢基础,古典舞也不例外。古典舞源于中国传统戏曲,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戏曲文化作为基础训练科目,同时古典舞也吸收了芭蕾这种艺术形式,也应该理解芭蕾艺术形式的内涵,在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古典舞身法和技法的训练,在进行古典舞身法训练时要将学生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调动起来,然后和古典舞技法相结合彰显出古典舞的内涵。

(三)发展舞蹈示范的古典舞教学模式

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重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客观能动性,但是并没有摒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通过自己对古典舞蹈正确客观的认识以及对古典舞蹈技艺的娴熟掌握,教师在古典舞教学时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舞蹈表演来展示古典舞的魅力,既能激发学生对古典舞的学习兴趣,还能调节课堂气氛。通过这种舞蹈示范的教学拉近了教师和学员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鼓励与学习。

三、结语

中国古典舞经历了一系列阶段,其教学模式也日渐完善。在中国古典舞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有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审美观,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理念,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古典舞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舞者,才能将古典舞推向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潘东升,赵晓晶.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发展探究[J].知音励志,2016,21:208.

[2]尹霜菊.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元素[J].戏剧之家,2018,02:85.

[3]刘杨,王艺桥.古典舞教学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研究[J].黄河之声,2017,19:57.

作者:张颖 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 中学生长跑训练教学研究 下一篇: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