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

时间:2022-12-19 09:38: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

一、引言

内控管理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内部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配合所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内控制度的实施能帮助组织更好的进行内部管控,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内控管理已经在大部分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开展起来。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政府职能部门之一,与企业以实现经济利益不同,行政单位的主要工作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监督,具有比较强的公益性质。目前,随着新形势下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廉洁型政府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对于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内部的资产管理、风险控制以及物资采购就显得尤为重要,县级行政单位要着力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设。

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现状分析

(一)单位领导者对于内控的认识不够全面

内控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约束和规范手段实现单位内部资产的安全以及人、财、物的协调配合,从而更好的实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能,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其中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领导者对于内控的认识相对片面,内控意识不强,这主要表现在很多单位简单的把会计核算当成了内部控制,认为只要把账务理清就是实现了内控,所以只有财务部门才需要进行内部控制,但实际上内控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动态过程,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在这样的单位里,内控的范围被大大缩小,其产生的影响也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县级事业单位由于管理思想的薄弱,认为内控只是耗费人力物力的形式主义工作,相关的制度建设和人员配备都出于缺失状态。

(二)内控管理中的预算管理不到位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接受国家的财政拨款进行社会公众服务,因此单位的各项支出都要对国家和人民负责,财政资金不光要落到实处还要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所以说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对资金做好规划,内控制度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预算管理,做好预算能帮助事业单位更好的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和支出的科学规划,但是很多行政单位在预算管理上都做的很不到位。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预算制定后的执行和评价,很多单位在做完预算后就撒手不管,这造成的后果是很多业务的开展并不是完全按照预算进行的,这其中会出现超支或结余被私吞的现象,由于预算管理的不彻底,许多财务问题没有被发现,内控也背离了其初衷。

(三)单位的内部审计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审计作为内控管理的收尾工作,可以对内控的实施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与外部审计不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不仅涉及到财务,也包括了人力资源以及项目运行等方面,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控工作时,往往会忽视这一关键环节,这样一来内部审计对于提高单位资金使用和人员管理效率的职能就不能发挥出来。还有一些单位设立了专门的审计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有所欠缺,大部分缺少专业系统的审计知识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不足;另一方面,行政单位由于其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审计工作无法独立的开展,利益关系使得审计部门不能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个部门,即使出现问题也会被遮掩,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三、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控工作的重要性

(一)确保单位资金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是进行公共项目建设、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组织,其权力是国家赋予的,因此工作的开展也必须向国家汇报并对公众负责,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确保资金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因为财政资金是单位进行社会服务的基础,会计信息是反映经济活动合法性和规范性的来源,内部控制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帮助事业单位实现两者的高效管理。内控能够将组织内各部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业务执行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联系,通过开展内控工作,事业单位就能明确的知道财政拨款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财务部门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核算;另外,内控机制要求对收支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并及时上报给高层管理者,而且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管,因此会计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就得到了保障。

(二)帮助提高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

虽然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也涉及到资金的使用和投资,因此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财务风险,而且一旦行政单位遭遇了财务危机,所损害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所以说进行风险防范是非常必要也很关键的。内控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单位业务活动中资金使用和流向的监管,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账款无法回收等现象,使企业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除此之外,内控也能对事业单位的非财务性风险进行防范,非财务风险包括了组织结构以及人员配备等等,内控通过对组织内部活动效率的分析可以判断组织结构是否合理,通过对计划实施过程中人员的行为界定可以降低腐败风险。

(三)有利于实现权力监督和廉政建设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是由上级行政部门授权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国家赋予了其使用财政资金的权力,这种权力必须要受到有力的监督,国家和社会公众会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外部监督,而内控制度的建设就是单位自发开展的内部监督,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政府的廉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外部监督固然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办事透明化的实现,但由于其只是在事件发生后进行评价,难以起到控制业务在正轨上运行的作用,内部控制就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单位内部会存在一些素质不高的行政人员,他们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会严重损害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内控通过对人员和事项全方位的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从根本上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权力 管理论坛的使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加快实现廉洁型政府的建设。

四、完善县级行政单位内控工作的措施

(一)从提高员工意识入手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内控对当前处于新形势下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至关重要,内控的开展与完善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才能孕育出科学的组织规范为组织发展服务,目前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大多面临着员工内控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应从提高员工意识入手去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促进内控管理的完善。行政单位的层级结构相对明确,高层领导者有着较强的权威,所以说内控意识的增强要自上而下的进行,管理者首先要全面认识内控的重要性,进而带动下属思想的转变的进步。具体来说,行政单位的领导者应与时俱进的学习先进的内控管理思想和方法,必要时可以考察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再结合组织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利用;而对于普通员工应着重于使其感受到内控对组织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主动的参与到内控中去,创造出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的建设

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靠的,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帮助提高组织的风险防范能力,而内控管理的优化也离不开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风险无处不在,看似难以预防,但只要用对了方法就不难做到,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对过去发生的业务进行及时的总结,尤其是那些由于突发情况而对组织造成了不良影响的事件,并观察在意外发生前有哪些指标发生了变动,以此作为风险预警的信号,比如资金周转率到达哪个范围可能出现现金流的断裂,在此之前做好准备措施。另一方面,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善于用于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一个以组织领导者或内控部门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其他部门的系统也都与此平台相连接,这样一来组织的运行情况就一目了然,一旦有风险发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快速调动各类资源进行处理。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与监督的作用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控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实现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因此必须要对内部人员行为和财务动向进行审计和监督,这是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公平公正,因此在选拔部门员工时要确保其态度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在具体操作中,内部审计应加强对事前和事中的审计与监督,在计划制定后首先要判断其是否与组织的发展方向相符合,是否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审计人员也要时时监督资金的收支和流动情况以及相关人员的行为是否合理合法,防止出现贪污公款和徇私舞弊等事件的发生,以此促进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语

在我国政府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内部外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内控管理对于组织高效平稳运行的必要性和关键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事业单位应坚持整体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着力完善内控工作,并以此为抓手实现内部的优化管理,更好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程立臣.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22):241.

[2]张莉莉.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17(22):242-243.

作者简介:刘耀芳,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会计管理局。

上一篇: 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状况探... 下一篇: 纳税筹划在内部控制中的运用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