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0:13: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企业内部审计探索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背景
主要有三个:第一,1994年8月31日颁布施行的《审计法》,第29条规定提出了各有关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第二,1999年7月新《会计法》的颁布,明确了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第三,这一时期国务院实施了机构改革和落实政企分开的原则,审计署在机构改革中撤销了审计管理司,决定将对内部审计的具体管理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在政府改革与内部审计现实发展的影响下,实行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管理。2000年1月协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内部审计发展新的里程碑。
2内部审计的定义
(1)内部审计恪守客观、独立的基本原则。(2)内部审计范围已扩展到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程序等多方面。(3)内部审计要着眼于服务,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要积极主动、关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关键问题。(4)内部审计应保持其职业传统,应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根据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积极实现其功能定位。
3.1内部审计的初期定位
内部审计最初是在国家进行审计工作中给予必要的监督。在早期的内部审计中,只出台了笼统的标志性文件,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初期的内部审计,是以行政手段为主,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监管和评价。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作为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通过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以辅助国家进行审计监督工作。
3.2内部审计的定位发展
2013年8月20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修订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作出了定义,该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施行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里程碑。该准则目标明确,以促进和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为主要任务,并细化了监督和评价各单位部门的经济活动。内部审计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主要在职能结构和发展方向上。
4内部审计的性质
4.1内部审计的内向性
内向性主要表现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都设在单位内部。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本企业或者本单位管理和效益的提高,也可归结为“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八字方针。服务的内向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
4.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决定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如果内审机构隶属组织内部较高层次或其本身所在领导层次越高,那么独立性和权威性越高;二是为确保内部审计意见客观、权威和有效,内部审计活动不受其他职能部门或个人的干扰,使其真正发挥为最高决策层做好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4.3内部审计范围和内容的广泛性
内部审计比较著名的有3E(经济、效率、效果)审计理论和5E(经济、效率、效果、公平性、环境性)审计理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审计的范围还是内容,都存在一个特点,就是范围和内容不断的变化和延展,同时把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纳入效益审计。
5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内部审计产生的背景、定义及性质,再根据内部审计现状来分析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目标。内部审计的产源于企业内部,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内部审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效益纳入到审计范围后,内部审计的作用增大,审计范围愈来愈广,尤其是管理会计的产生,使内部审计从审计手段到审计内容及审计方法都有了新的内涵,已经成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文件《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印发鲍国明同志在内部审计信息化优秀成果展示活动总结交流大会上讲话的通知》(中内协发[2016]47号)的会议讲话中指出:“开展内部审计,一是要围绕各部门、企业的中心工作;二是要以真实性为基础,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因此,现在的内部审计主要充当审计顾问的作用,不同于以往仅局限于事后的审计报告,能够实时地给企业进行信息反馈。所以,在未来的内部审计将会转变为以提供“实时”“跟踪”为主,充当顾问和监管者的作用。我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和管理审计转变,以改善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素质为目的,审查审计目标在计划、决策、组织、实行以及控制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被称作管理审计。以评价在计划、决策、组织、实行以及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健全性、有效性为目的。管理审计可以在管理部门制定决策和对决策的执行过程中提供合理的建议,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6怎样通过内部审计实现向管理审计并重的全面转型与发展
6.1拓宽内部审计范围,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逐渐实现管理审计的转型
内部审计对于整个组织的战略,经营的效率,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要实现全方面覆盖,逐渐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要有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建立健全组织的风险评估及预警节点、对于组织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与沟通能够做到有效的监控。
6.2明确单位内部审计目标
首先,单位的领导层应当给予自身内部审计工作定的重视度,并充分结合单位各项经济业务运营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审计工作,明确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对于各项重点项目和事项,单位应当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适当加强审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其次,单位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不应当以应付上一级的检查为基准来开展审计工作,而是应当考虑到内部审计工作对单位发展的作用,通过多样化方式加强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各部门人员充分认识和了解单位内部审计目标,进而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责、权与利的有效协调与统一,促进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6.3完善内部审计相关规章制度
单位应当在现有的内部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不仅要在程序和方法上进行优化,“量体裁衣”精简一些作用不大的审计程序,增加一些业务需要的审计程序,而且还应当对审计细则进行细化,尽可能地具体到细节中去,确保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单位还应当在相关规章制度中明确权责,一旦出现审计问题能够落实到个人。此外,单位还应当全面实现内部审计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杜绝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6.4内部审计要适应新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方法
内部审计协会的名誉会长李金华就曾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随着财务系统的网络化,云数据,“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传统手工审计已经向计算机网络审计转变,内部审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建设工程,重要的是要树立创新理念,需要全面提升信息化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需要审计人员掌握运用网络等辅助手段进行跟踪性的在线实时审计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大数据思维方式,将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内部与外部数据关联,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多维度的大数据挖掘分析,从以前的搜集信息、自己查找疑点,逐渐向建立实时预警机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反馈疑点和风险信息的方向来发展。
7结语
总之,内部审计要强调特色,内审人员要根据本行业、本单位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范风险,研究审计方法,总结审计经验,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水平。利用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立足“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要求,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责,丰富审计职能,突出重点,持续发力,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向管理审计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李钧.内部审计如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J].时代经贸,2008(4).
[2]刘远梅.论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增值[J].现代商业,2009(6).
作者:王铭 单位: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