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素养分析

时间:2022-12-24 10:13: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大学生阅读素养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阅读素养分析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

1.1有明确的阅读态度,但缺少主动性,使阅读很难付诸行动。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阅读对提升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有明确的阅读态度,对阅读的重要性也非常认可,但在实际学习中,由于缺少主动性,阅读计划很难实施。据调查,中国大学生在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明显不足于外国大学生,他们大部分的阅读只停留在表面,以娱乐性、消遣性的碎片化阅读为主,阅读缺乏主动性,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1.2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经典阅读、研究性阅读渐行渐远,“碎片化”浅阅读是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常态。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时间和空间得以延伸,只要在移动互联网络覆盖的地方,借助于移动终端,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各种信息。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呈现,使读者习惯于肤浅的信息接受和浅层的表象观察,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和交流,数字化的思维和阅读习惯限制了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动力驱使。据调查,大学生大部分上网时间用来浏览和网络游戏,经典性、研究性阅读少之又少,久而久之,限制了大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容易养成不爱独立思考的惰性。

1.3阅读目的趋于功利化,改变着素质教育的初衷。与传统的素质阅读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消遣娱乐性、猎奇性等个性化阅读,在网络阅读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强烈的猎奇心理,很容易被超链接中不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所吸引,以致偏离了原先的阅读轨道,最终悖离了最开始的阅读初衷[1]。笔者长期在图书馆一线工作,据观察和调查发现,大学生利用图书馆以自习为主,阅读目的较为单一,主要选择与升学考试、获取技能以及职业升迁有关的知识阅读,比如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等或者各种资格证书、职业认证、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和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对以提升自身素质为目的的经典阅读和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专业性阅读少之又少,这种浮躁的阅读心态严重影响了阅读素养的培养。

1.4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大学阶段应该是培养独立思考和思辨性思维的主要阶段,通过强化经典阅读和专业阅读,可以获得专业知识的成就感,而新媒体环境下的浮光掠影式的碎片化阅读,使人们的思维趋于惰性,在阅读体验上更追求猎奇阅读,沉迷于网络阅读等的刺激和新奇,更倾向于反主流文化的逆反阅读[2]。此外,阅读的肤浅性和跳跃性,很容易使读者产生烦躁情绪,失去阅读耐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分散、想象力降低、思辩力减弱,使阅读获得的满足感大大降低。

2强化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素养教育

2.1端正阅读态度,明确阅读目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的发展,导致大学校园的“低头族”随处可见,不少大学生的阅读态度和阅读目的令人担忧。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专业文献的检索中也主要依靠百度等搜索,真正利用图书馆购买的各类专业数据库的很少,只有在毕业论文的撰写时才会利用图书馆的专业数据库,但由于缺乏专业引导,在专业数据库的利用上,大部分学生只限于关键词等模糊检索,而不会对文献进行精确查询。这造成了大学生的思维惰性,弱化了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首先要端正阅读态度,明确阅读目的,对自己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做合理安排,而不要随心所欲,被大量的无用信息所左右,以至悖离了当时的阅读初衷,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建立阅读激励机制,使阅读内化为增强自身素质的自然要求。依靠制度的强制约束和动态的评价监督机制,还不足以解决大学生阅读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正常的课堂专业教学之外,将阅读激励融合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价体系之中,使大学生将阅读内化为增强自身素质的自然要求,促进学校阅读教育评价与学生阅读实践有效统一。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齐鲁工业大学的成功经验,他们提出了“双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专业学分之外,设立一个课外综合素质拓展学分体系,这个学分体系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七个模块,成为与专业学分体系相并列的第二学分体系,激励大学生在阅读中相互交流、相互分享,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通过外部激励,使阅读内化为增强自身的自然要求。

2.3深化阅读推广,引导学生向研究性经典型阅读转变。阅读推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深度阅读推广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校图书馆可以派专科馆员与院系老师合作,结合教师课堂教学任务,为学生制定阅读书目,并及时的对阅读任务进行抽查和交流,积极营造大家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氛围。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信息专业检索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意识,阅读推广既要注重活动的体系化、广泛化,又要注重打造亮点,积极引入社会优质文化和教育资源,建设文化品牌项目,从而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品味和层次。

2.4借助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多渠道开展阅读素养教育。阅读素养与信息素养互有交叉融合,可以借鉴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新媒体终端为依托,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阅读素养教育,教育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一些简便快捷、实用的、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宣传,使阅读素养教育嵌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使大学生在不经意间完成阅读素养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网络信息的海量覆盖,及其复杂性和无序性等特征,在满足人们浏览阅读的享受同时,也造成大学生阅读素养低下等问题。但不论信息呈现形式如何改变,阅读实践仍是维系大学生群体文化精神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方式,针对当前大学生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高校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多渠道开展阅读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阅读技能,帮助他们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波,林菲.大学生网络阅读问题与对策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56~158

[2]谢丽娜.新媒介时代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J].内江科技,2018(05):107~109.

作者:魏红菊 单位:衡水学院图书馆

上一篇: 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下一篇: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