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究

时间:2022-12-25 09:43: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究

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1]。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高校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校园及周边环境不安全因素逐年增加,加之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尤为重要。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如何不断更新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2]。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调查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采用定量调查方式。问卷由基本情况、人身、财产、消防、食品、交通、信息、网贷、传销以及安全知识来源等方面构成,共40个主观选择题。问卷随机选择了一至四年级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8份,有效率96.4%,其中男生占77%,女生23%。

2.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生防范意识不强。13.3%的同学离开宿舍时,没有锁门意识;55.2%的同学离开教室或图书馆时会把手机等贵重物品留在桌子上;高达16.8%的同学在一个人外出时不会将自己的行踪告知家人或同学;15.2%的同学会和不熟悉的异性单独见面;7.8%的同学有过被骗3次以上经历。学生消防意识淡薄。47.2%的同学不知道公寓和教学楼安全出口通道;在消防技能上,对是否会正确使用消防栓或灭火器的问题,高达72.5%的同学表示没有接触过,不会使用;2.7%的同学知道在宿舍内使用加热棒的危害,但还违规使用。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现在的大学大都是寄宿制,在相对封闭且安全的校园中,学生们忽视了对安全知识的学习;而家长又鞭长莫及,单纯的说教收效甚微;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认识滞后、片面,工作重心放在了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重管理轻教育,重宣传轻防范技能培养现象普遍。

2.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

一是没有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大多只是辅导员在开学入学大会、节假日前的班会、年级大会上宣讲一下,没有主渠道;二是没有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也没有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教育的教材、教学内容、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三是存在临时应付思想,上级安排了,就抓一抓,不强调了,就放一放;学生出现安全问题了,就抓一抓,学生平安无事了,就放一放,教育工作多流于形式。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思考

1.构建系统化安全教育体系

走安全教育的实效化、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落实安全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措施,才能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统一领导。要建立由校级领导、保卫部门、教务部门和全体学生工作者组成的安全教育教研室,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集中组织授课。统一内容。安全教育计划不仅要考虑学生大学期间应掌握的安全知识,还要有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期所涉及的安全内容;既要安排正规系统的理论教学,还要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既增长知识,又锻炼能力。统一考评。安全教育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有别于其他课程,可以采用实践、论文、报告、技能操作,甚至是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综合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使安全教育达到新水平。

2.构建网络化安全教育体系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上网方式也逐渐延伸到了手机上,上网时间也越来越长,网络应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账号等相关安全知识及案例,如遇到诈骗如何应对、陷入传销如何自救、网络贷款逾期如何处理、收到反动信息如何上报等。另外还要设置网络信息员,在师生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关注学生在网络中反映的问题,做到随时接收随时处理。安全教育要抓住重点人、重点场所、重点时期。要对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做好易发生火灾、爆炸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工作,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做好新生入学、节假日、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的安全教育,防止学生因思想放松、脱离管理、遇事考虑不周、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发生安全事故。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方针,形成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模式,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彭竞梨,钟琳琳.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的探讨及改进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113

[2]姜芬芬.对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分析,时代教育,2013,7:95

[3]林明慧.大学生网贷消费行为调查分析及引导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7,05:79-83

作者:马喜龙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上一篇: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资源交互性研... 下一篇: 岩土工程物探技术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