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15 09:52: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小学教师胜任力探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而高需求高质量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对于教育朝哪个走向发展、怎样发展,国家也对其有了相应的具体规划。人口的不断增加,义务教育的普及等原因都使得受教育的人数不断增长,以往的大班制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在近几年,国家对班级重新做出了规划,将大班制改为小班制,每班班额在30人左右,班级数量的不断增加,致使近几年对教师的需求不断增长,很多应届毕业生面对就业带来的压力,即使不是师范专业,对教师职业没有很强烈的兴趣,依旧选择走上讲台,成为一名老师,这无疑,致使教师质量严重下降,进而导致学生成绩的不乐观。而作为一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想再一次把教师胜任力这一概念拿出来进一步讨论,希望能够引起重视,为教育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教师胜任力的定义
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业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但是目前为止,教育界有关教师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构建模型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师胜任力的理论内涵,为研究教师胜任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1.国外关于教师胜任力的概念的研究现状。最早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主张管理层通过动作和时间分析员工之间业绩差异的原因,这一研究被称为“时间-动作研究”;20世纪50年代,约翰弗拉纳根提出了关键事件技术;20世纪70年代,戴维麦克利兰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书,明确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2.国内关于胜任力概念的研究现状。邢强与孟卫青(2003)年在《未来教师胜任力测评:原理和技术》中指出:教师胜任力是指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隶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曾晓东(2004)在《对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过程中的梳理》也同样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指直接影响教师成绩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徐建平(2004)在《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一文中谈及教师胜任力是指能够将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特征,主要包括能力、自我认识、动机等个人特性。国内外教师对教师胜任力这一概念都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诠释,但都没有对这一概念做出统一的定义。结合上述教育家对教师胜任力的解释,在本文中最终想把把教师胜任力定义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能够成功实施教学工作而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成就动机和个人特征等的一种能力。
二.教师胜任力的标准
1.国外标准:各个国家对教师胜任力的标准也有不同的诠释。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价和支持联盟对教师能力标准的评价主要有十条,分别是:教师应能理解所教科目的核心概念、结构及调查研究的工具,并能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对这些学科知识有直观的感受;应能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和发展的,并能为他们提供支持其智力、社交能力及个人发展的机会;应能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与不同,并知道如何创造学习者的教学机会;教师应能理解并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能运用个体与群体动机、行为的认识,创设出有利于积极的社会互动、主动学习以及自我激发的行为动机等机制形成的学习环境;应能运用有效的口头、非口头或大众媒介等形式的沟通技术或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探寻、合作与互动;应能对学科知识、学生、社会及课程目标等知识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规划;理解并运用正规或非正规的评价策略来评估并确保学习者智力、社交能力以及身体的持续发展;教师应是一个能不断对他人所做的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估的反思性实践者,应是一个积极专业发展机构的主观能动者;应能与学校同事、家长及社会更多部门建立联系,以及支持学生的学习和良好发展。而法国对教师能力标准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教师体制中的责任、课堂教学中的责任以及学校教育中的责任。分开阐述来看,教师体制中的责任包含教师知道如何让不同学生懂得学生的意义;教师应能评测教育和教学行为具体的社会作用;教师应晓得教育行为对学生的持续影响,并能促进学生学级过渡;教师应接受合作精神的培训,并能与社会各界进行伙伴合作;课堂教学中的责任有教师应该了解其所教学科;教师应学会构建教与学的情境;教师会对课堂进行引导;最后学校教育中的责任要相对多一点,共有九条,分别是教师应能了解学校与学生的特征与结构、资源与限制;教师能与同事一起制定和实施由学校行政委员会确定的学校计划;教师能与共同成员一起探究教学问题,以期达到某种和谐;教师要清楚学校里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教师要了解自己在不同的决策和协调机构中的责任;教师应该认识到学校内部规则的重要性,并能与学生理解其中意义;教师能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并能与他们协作教育孩子;教师能与其他教育人员一起参与对学生的学业跟踪与指导;教师能与校外伙伴建立联系,从他们身上找到教学的资源和支持。2.国内标准:当然,针对教师胜任力,我国也做出了相应的标准,出台的中学、小学、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共同部分有十二点,第一点是能理解学科概念、方法及结构,创设学科环境使学科对学生有意义;二是能依据对学生发展的理解,为学生认知、社会及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三是能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创造适合学生不同需要的教学机会;四是能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动手能力;五是能依据对学生动机与行为的理解激发学生社会互动与学习;六是能运用多种技巧促进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探究、创作与支持互动;七是能根据学科知识、学生及课程目标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八是能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九是能经常对专业实践进行系统反思与研究;能与同事、家长及同行进行有效专业互动,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十是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十一是教师能理解并模范遵守法律及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职业承诺度。
三.提高教师胜任力措施
1.教师视角:A.教师要提高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和自我学习。学习的途径有很多,但主要是自我分析和反复的阅读专业资料,在指导别人中学习和参加培训等。我所理解的自我分析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你所教科目的课堂反应,分析解剖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在不断地调整与改进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自我学习就是指多看一些最新的国内外教育书籍期刊等,学习先进的教育指导思想,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积累相应教育理论经验,最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B.以团队或项目组织的方式工作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教师之间应该建立相应科目的教研室,这样,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同一个问题,不同教师之间就会碰撞出多种火花,在这种交流中,教师就会学到不同的解决措施,既能巩固自己的优势因素,也能填补自己的劣势环节,从而使教师的胜任力得到提高;参加学术会议也是自我学习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充实自己的教育思想,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教师胜任水平。C.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坚定职业信念。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才会积极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中,热爱它并且愿意为之付出自己大部分的经历,而这,正是职业价值观所带给教师的,所以,所以教师要立足专业发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想提高教师的胜任力,需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定作为教师的职业信念。2.学校视角:A.建议学校提供适应的产生学习需要的外部刺激。创新制度环境,重构评价理念,采用激励的措施,例如增加教师奖金,在教师之间创建一种良性的竞争,从而使教师的学习需求变成现实的学习行为,创造条件协助教师采用有效的学习途径,多多开展教师互进课堂,积累教学经验,并且还要提供有效的引导及培训。B.培养青年教师反思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应该组织教师适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汇报总结,在总结中找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之处,长期实施下去,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3.国家视角:A.增加资源投入,改善培育模式。国家要对教育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增加财政支持,给予学校跟教师更多的权限,让他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更多尝试,使每个教师都能找到最适合最适合的方法,从而使教师的胜任能力得到提高。B.国家在教师招聘方面严格把关。教师胜任力薄弱之处主要还是在一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身上,对教育实践缺乏经验,教育的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等都会造成教师胜任力的下降,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招聘的资格跟流程,严选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业,从源头上把握,从根基做起。
参考文献
[1]马红宇,唐汉瑛,刘腾飞.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研究及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王强.教师胜任力发展模式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严慧.胜任力理论视野下的中小学教师招聘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6.
[5]李敏.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D].聊城大学硕士论文,2017.
作者:韩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