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竞赛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2-12 10:53: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高校竞赛人才培养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竞赛人才培养研究

一、中国高校竞赛创新育人的背景与现状

(一)中国高校竞赛创新育人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培养更高质量的高校毕业生,提高社会劳动力素质,促进就业形势向更高质量发展,鼓励高校生思想转变,提升就业观念,促进自主创业,实现多种渠道就业,实现创新创业带动社会整体发展。深化高校竞赛创新育人教育改革,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是促进高校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证。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新时期竞赛创新教育的主体,是社会整体教育质量和素质的重要力量和组成成分,对于推进社会创新,提高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既要求大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求他们积极参与竞赛创新教育和活动,积极投身实践,提升创新创造能力,走“需求拉动,创新驱动”之路,加快竞创成果的转化。因此,我们要努力加强学生的竞赛创新精神,竞赛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中国高校竞赛创新育人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国内高校竞赛创新育人方面的积极投入,高校竞赛创新育人事业取得了积极的进步和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校重视程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尽完善,与专业结合程度欠佳,竞赛创新教育理念陈旧,师资队伍薄弱,教学形式单一等,竞赛创新教育还有待加强。高校竞赛创新育人教育就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帮助和平台,引导学生提升竞赛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竞赛创新活动开拓思路和视野,使得学生们在竞赛创新教育中不断成长。

二、赛、创、研、学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关系分析

(一)以赛促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最突出的就是创新二字。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通过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要积极培养创新积极性,培养创新主体意识,激发人才的创新主动性,能动性。以赛促创,就是要以竞赛教育,竞赛机制来激发人才的创新需求,激发创新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以赛促创,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竞赛活动能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以赛促研推动研究型人才培养

竞赛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竞赛的实践过程中,能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沟通协作,对创新内容和实践问题进行充分有效的研究分析。通过竞赛方式,培养学生对问题和实践的研究兴趣和精神。对于在竞赛中发现的问题,如何认识,解决的探究,就是学生以赛促研的过程。只有实践,没有创新,对学生而言并非是学习效益最大化的结果。而只有创新,没有研究,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的消极态度和做法。利用合理的竞赛方式和奖励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研究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是竞赛实践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以赛促研,加强学生创新消化能力,求甚解知甚解,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三)以赛促学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是推进高校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和新的理念,都可以通过学科竞赛这个载体上实现。学科竞赛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多个方向,因此,在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设计创新培养出适应新时展的,具有创新型实践能力的人才。在校内外组织实践竞赛活动,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研究学习能力,和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既重视升学的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又能反映竞赛创新育人的良好教育实践本质。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以赛促学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是最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手段,也是培养适应新时代具有创新能力学生的重要途径。

(四)赛、创、研、学四位一体的育人关系研究

竞赛创新育人是为了新时代的发展建设所提出的,赛创研学四位一体的关系既是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途径,也是必要的手段。竞赛是发展创造力的基本要求,在竞赛中寻找创新思维的发展方向,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在竞赛过程中,进行团队协作,研究和学习不同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结合现有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开拓出新的适合发展的一系列创新途径,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三、赛、创、研、学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竞赛创新育人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加强创新意识,提升竞争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竞赛创新实践平台。高校应遵循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能力提升为目标,搭建竞赛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探索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内容完善,形式多样化的竞赛创新教育实践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竞赛创新能力。同时,应加强高校各部门合作,搭建竞赛创新教育的新平台,建立大学竞赛创新实践基地。采取赛创研学相结合的形式,整合竞赛创新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赛前准备——前期基础

在参加比赛的前期,会以宣讲会的形式来介绍比赛的内容和具体的注意事项。以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为例,在比赛的前期,教师会开设关于比赛的宣讲介绍,围绕比赛的组队情况、注意事项以及观看历年获奖代表作品等作为参赛的前期基础,教师通过宣讲和学生们交流比赛的经验,分析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适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让学生们充分做好赛前准备。在学生充分了解比赛的形式和内容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赛选题方向,尽最大可能在比赛中取得名次。

(二)设计创新——创作流程

不同类型的比赛有着不同的创作流程,以计算机大赛为例,组委会会根据不同的参赛类别不同的命题,参赛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意向组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大家的集体配合,分工合作,在创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参与比赛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我们从历年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出,好的作品一定是需要创新的,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三)竞赛组织——参与竞赛

在进行参与比赛的前期,会通过学校官方、宣讲会、微信平台等参赛的基本信息。以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为例,此项比赛由教育部主办,每年都会统一组织学校的师生参与,其中指导教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方向进行组队。根据组委会的命题要求,由个人或者团队进行创意设计,指导教师进行定期集中指导,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四)赛后总结——经验形成

在参赛作品提交之后会根据自己的参赛作品来总结和反思参赛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获奖作品信息出来时,及时研究获奖作品,总结自己与获奖作品之间的差异,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在下一次比赛之中拥有更多的获奖经验。在参赛之后,我们会开展一系列学术交流经验分享会,分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列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以后的竞赛提供更多的经验。总之就是总结在参赛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次参赛提供经验。

(五)竞赛成果多元转化

在参与各项比赛之中,会有很多的作品和成果,这些成果会为以后想参与比赛的同学提供经验,同时也能作为学术论文的参考依据。以廉政大赛的获奖作品为例,其中的获奖作品我们会做成展板进行展示宣传,为学校、学院的建设进行服务,同时也能作为学术研讨以及教师授课的范例。在这些应用过程中,我们把竞赛推动发展的作用利用到最大化,将这些成果进行多元转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将创新发展到极致。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赛后作品成果的多元化特点有着全面而多功能的作用。结论竞赛创新育人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提出来的,赛、创、研、学也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学生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为优秀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机会。在竞赛过程中,不断创新,积极开拓不同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最新的发展方向,钻研竞赛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积极讨论并且解决这些问题,学习最新的创新作品,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意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创研学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赛创研学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是一个新的创新的方向,需要鼓励高校生思想转变,提升就业观念,高校需要大力推动竞赛创新教育的发展模式,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带动整体社会的发展。高校竞赛创新育人教育就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帮助和平台,引导学生提升竞赛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竞赛创新活动开拓思路和视野,学生们在竞赛创新教育中不断成长。通过比赛,在短期内就能改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的方式,长期的坚持,更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更能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努力加强学生的竞赛创新精神,竞赛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作者:霍楷 刘元芳 单位:东北大学

上一篇: 大学生诚信教育探讨 下一篇: 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