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5 09:36: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城市水体景观营造方法探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植物作为城市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供应者,维持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城市的快速发展,侵占了湿地空间,打破了湿地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硬化构筑物环境功能混乱,湿地植物资源缩减,间接影响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性,阻碍了城市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1-3]。同时,在城市水体景观植物景观营造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植物景观单一性、趋同性现象明显,缺少湿地景观特色[4]。因此,本文提出对城市水体景观植物多样性的丰富,着力营造多样化特色植物景观,为城市水体景观生态景观系统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城市水体景观植物多样性现状
植物是城市水体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城市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5]通过对城市水体景观现状的调研发现,其植物景观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水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不高,以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为主,景观较单调。当枯水季时,季节性水淹区由于植被的缺乏导致河床裸露,形成一块斑驳的景观;其次,水陆交错带常以片植的植物群落为主,缺少变化,整体景观效果较单一。在一些水体流速较大的区域,常出现土壤流失、土地裸露、边坡硬质化等现象;最后,植物群落结构缺乏空间层次感,群落间组合关系不合理,空间郁闭度不高。
二、城市水体景观植物多样性现状成因分析
经过对现状问题的调研与分析,现从植物景观营造方面分析其成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乡土水生植物及优势植物物种的选择和利用不充分,缺乏对的运用。植物群落构建手法单一,结构简单,水域和水陆交错带植物景观空间层次丰富度低。
2.水文特征与植物关系的不明确,未考虑到水体流速、水位变化、水质、水文周期等对植物的影响。
3.水体驳岸生态功能应用的不重视。有些城市水体景观是依托河流而形成,临河处水体流速较大,常造成水土流失、岸线变化、植被缺失等问题。虽然有些地方采用硬质化的驳岸进行固土护破,但这样的处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护岸,造成植物景观的破坏、水体陆地生态作用的退化。
4.城市水域环境微地形塑造的缺乏。城市水体景观内水陆交错带和陆地区域的微地形塑造量较少,不利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湿地水域生态系统有效性的保持。
三、基于植物多样性的水体景观营造方法
植物景观营造涉及植物视觉特征和湿地生态特性。一方面利用颇具特色的湿地植物实现植物景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影响湿地植物及其外部状态的生态运作,进行一定程度的生态修复。从内部因素出发,讨论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等,分析植物物种选择与群落结构组成对植物多样性高低的影响程度[6];从外部因素出发,注意地形、水体、驳岸等多样化生境的营造[7]。
(一)植物物种选择和群落结构的营造
1.丰富城市水体植物多样性:城市水体景观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基础设施,能给城市居民提供户外的休闲、娱乐空间,同时也为城市环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在城市水体景观营造中,乡土物种的运用显得尤其重要[8]。首先,注重对乡土植物的挖掘和运用,在保证特色植物对当地生态环境适应性的前提下,构建观赏性较高的地域性湿地植物景观;其次,大力开发当地的优势物种。达到向上满足湿地总体上水量相对较多,提高进行雨水收集和渗透的能力,向下提供条件,起到解内涝的作用。同时,利用不同种类植物生长之间的功能差异特性,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在对植物的生长特性有利于有对湿地植物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效果研究中表明,鸢尾、菖蒲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效能明显高于茭白、香蒲[9]。
2.完善城市水体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城市水体生物群落包括水生生物群落和陆生生物群落,它们构成了群落的交错区,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通过丰富植物群落横向空间、纵向空间结构,掌握群落的演替规律。横向空间上应满足植物之间竞争关系及其空间生态位等基础上,还应考虑横向空间中植物物种数量、配置比例、分布状况等因素;向空间结构需要注意植物群落的搭配层次,保证群落内各植物个体生长发育所需的空间,提高植物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减缓种间竞争,构建物种、群种、景观层次协调统一的结构。
(二)多样化生境的营造
城市水体景观中地形、水体、驳岸等外在因素既是植物景观依托的平台,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子,又影响着湿地的植物多样性[10-12]。
1.结合地形设计进行植物景观营造:城市水体景观植物景观可以划分为水域、水陆交错带以及陆地空间。受生境环境的影响,水陆交错带和陆地空间的植物种类较少,植物景观结构单一可对这两部分空间进行适宜的微地形改造,满足更多植物物种的生存需求[13]。水陆交错带进行微地形改造:可在其垂直断面上适量地开挖一些凹穴,增大交错带与水域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利用交错带涵养水源。当水位上涨时能将水引入凹穴,当水位下降时又能将水体留在凹穴,形成一个个小的水环境。(如图1)通过这种水环境的营造,可为一些对水深要求不高、生命力强的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环境。结合这种特殊生境,选择合适的水生、湿生植物进行搭配,可形成结构清晰的微型植物景观。一般采用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耐水湿乔木和灌木+耐水湿灌木、草本和水生植物+耐水淹乔木和水生植物。例如香樟+水松+云南黄馨+萱草+芦竹+泽泻;杨树+落羽杉+火棘+香蒲+鸢尾+风车草+香菇草。陆地进行微地形改造:主要是对地势较低,并且有季节性水淹的陆地进行洼地的营造。通过洼地保留水淹期漫过陆地的水体,增加水陆交错带的面积,扩大湿生环境的面积,丰富湿地特有的湿生植物景观。(如图2)可采用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乔木、灌木、草本+耐水湿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例如,在不被水淹的区域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如栾树+乌桕+四季桂+杜鹃+红花继木+白车轴草+婆婆纳。在洼地区域可采用耐水湿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的模式,如榉树+楝树+落羽杉+美人蕉+纸莎草+水葱+睡莲[14,15]。
2.结合水体设计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水体的自然特征丰富,在湿地植物景观营造时可因地制宜,结合水体的类型、形态和水文特征进行适宜的植物配置。受水体流速影响,流水水域应以挺水植物为主,适当搭配沉水和浮叶植物。按照水生植物的带状分布规律,可以在水岸沿线高低错落的营造挺水植物群落,利用植物群落减缓水流对岸线的冲刷,保护岸带植物的生存空间。岸带植物可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湿生植物,通过大面积种植耐水湿草本植物的方式,达到植物固土、护岸的效果。从水域中央到水陆交错带,流水水体的植物配置模式为:沉水+挺水+耐水湿乔、灌、草植物;沉水+浮叶+挺水+耐水湿乔、灌、草植物。(如图3)具体搭配模式如:池杉+枫杨+黑藻+千屈菜+梭鱼草+菖蒲+芦苇+芒+纸莎草。静水水体适宜于各类植物的生长,植物景观营造不易受植物材料的限制。从水域中央到水陆交错带,静水水体植物配置模式为:沉水+浮叶、漂浮+挺水落+耐水湿乔、灌、草植物。(如图4)具体搭配模式如:垂柳+火棘+金鱼藻+苦草+浮萍+睡莲+水葱+泽泻+香蒲+中华结缕草+旱伞草[16]。点状水体:一般指面积较小、水体较浅的水域或由于低洼地积水而形成的季节性水域,在人工湿地中可以将陆地空间改造成点状水域空间,结合植物的配置形成季节性湿地景观。同时,应该考虑水位变化对植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注重对耐水湿植物的广泛应用,以挺水植物为主,避免因浮叶或漂浮植物大面积生长造成水面拥堵[17,18]。从水域中央到水陆交错带,点状水体的植物配置模式为:浮叶、漂浮+挺水+耐水湿乔、灌、草植物群落。(如图5)具体配置如湿地松+落羽杉+睡莲+水葱+香蒲+花叶芦竹+荻+芒。线状水体:一般水域空间较窄,平面呈带状。在植物景观营造时应着重对水陆交错带植物景观进行构建,形成优美的岸线景观,同时也应注意区域内水位变化、水流速度对植物景观的影响。水域空间以挺水植物为主,局部点缀少量浮叶或漂浮植物;水陆交错带空间以耐水湿乔木、草本植物为主,沿水岸点缀少量挺水植物[19]。从水域中央到水陆交错带,线状水体的植物配置模式为:浮叶、漂浮+挺水+耐水湿乔、灌、草植物群落。(如图6)具体配置如:枫杨+黑藻+浮萍+菱+千屈菜+再力花+黄菖蒲+芦苇+美人蕉+纸莎草。面状水体:一般水域面积较大,应着重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景观。植物配置采用片植和丛植的手法,形成整体和连续的效果。例如,可在水岸沿线成片种植芦苇,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形成特色的大尺度植物景观;在水面种植大面积的荷花,形成区域内的优势物种。从水域中央到水陆交错带,面状水体的植物配置模式为:沉水+浮叶、漂浮+挺水+耐水湿乔、灌、草植物群落。(如图7)具体配置如:水杉+狐尾藻+荷花+香蒲+花叶芦苇+旱伞草+芒。在水体较深的水域,可着重构建沉水植物群落,营造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水下植物景观。沉水植物能够运输氧气,与水中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能吸收、转换污染物;能抑制水藻生长。具体配置如:苦草+黑藻;狐尾藻+菹草。在水体较浅的水域,主要构建浮水、挺水植物群落。具体配置如:浮萍+芡实+千屈菜+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荇菜+槐叶萍+慈姑+泽泻+芦苇。季节性水域空间影响湿地内受水位变化,在丰水季时是水域空间,在枯水季时伴随着水分的蒸发,该区域常变成浅水洼地或湿生环境。因此植物物种选择一般以湿生植物为主,在常水域空间适当搭配一些水生植物。可采用的配置模式为:挺水+耐水湿乔、灌、草植物群落。具体搭配如:池杉+木芙蓉+慈姑+梭鱼草+美人蕉+荻+芒。
3.结合驳岸设计进行植物景观营造:驳岸作为水、陆间的过渡带,包容性强,适宜于多种植物的生长。但常因水体冲刷、植被退化等原因造成驳岸严重侵蚀、土壤流失。因此,可以通过人工驳岸的建造,采用新型材料如PC仿石、透水砖等[20],恢复驳岸的生态功能,结合植物的搭配丰富驳岸景观。自然式驳岸一般用于水体流速较小的水岸,利用草坡入水,增大驳岸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两者间的水分、物质和能力交换,为驳岸植物生长提供物质基础。植物景观可构建为近自然的植物群落,从水域中央到驳岸边缘,自然式驳岸可采用的配置模式为:沉水+浮叶、漂浮+挺水+耐水湿乔、灌、草植物群落。(如图8)具体配置模式如:垂柳+云南黄馨+纸莎草+芒+香蒲+再力花+慈姑+芡实+浮萍+金鱼藻。在驳岸侵蚀严重的区域,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手段,利用装满土壤的可降解植物纤维袋稳固环境,防止岸边水土流水。结合这类驳岸的生态特性,可在纤维袋的间隙中种植植物完成景观营造,植物应选用根系较发达,生长迅速,生态适应性强的物种,并且以湿生植物为主。(如图9)例如:枫杨、垂柳、湿地松、芦苇等。植物配置模式与自然式驳岸一样。生态台阶式驳岸用于水位季节性落差较大、水体冲刷较严重的区域。利用生态石笼或混凝土等材料的分割,形成不同层级的生境环境。,靠近水体的低层驳岸是常年被水淹的区域,切水体较浅,可以选择种植一些挺水、浮叶和漂浮植物,具体搭配如:黄花鸢尾+再力花+旱伞草+浮萍。处于中层的驳岸是季节性水淹区域,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耐水湿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具体搭配如:木芙蓉+长芒稗+狼尾草。位于上层的驳岸是陆地区域,可种植一些耐水湿的乔木或陆生乔、灌、草植物,具体搭配如:垂柳+枫杨+夹竹桃+萱草+千鸟花。结语城市水体景观能否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服务功能,会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交通、游憩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它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城市水体景观的营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牵涉到景观需求、污染防治、环境生态和水利水文等众多学科。基于植物多样性的城市水体营造目前还处于基础理论探索阶段,本研究在实际调查及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比较研究,初步梳理了影响城市水体景观植物多样性的相关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造方法,但未涉及生态服务功能、景观效果评价体系建立等内容,未来可以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相关控制加以检验。如何将生态服务功能运用到景观规划中,使水体生态服务功能持久、长效的发挥作用,将是风景园林学长期探索的目标,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邦杰,等.中国湿地保护的现状、问题和策略—湿地保护调查报告[J].中国发展,2011(1):1-6.
[2]程志,郭亮华,王东清,等.我国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6(2):53-56.
[3]彭羽,刘雪华.城市化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物多样性,2007,15(5):558-562.
[4]陈克林.城市水体景观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湿地科学,2005,03(4):299-301.
[5]杨小波.城市植物多样性[M].农业初步社,2009.
[6]钱兴华.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7]孙贝贝.基于生境的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8]赵梦思,付晨,祝遵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以双江县南勐河为例[J].生态经济,2015,31(05):191-195.
[9]崔丽娟,李伟,张曼胤,赵玉辉,王义飞,赵欣胜,商晓静.不同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J].湖泊科学,2011,23(02):203-208.
[10]王凌,罗述金.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4,1:39-41.
[11]金莹莹.基于生态保护的东湖国家城市水体景观景观营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12]杨艺红,王浩.湿地的生境修复与水体景观规划设计[J].生态经济,2016,32(5):223-227.
作者:王立亚 赵彩 曹加杰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