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9 09:52: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武术教育时代价值探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跟随时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促进下,武术加速向现代化转型,在学校体育中加深对武术课堂的重视,对传统武术发展加以辑录,可能会发现,武术现代化促进了竞技武术的萌芽,并对历史回想的武术具有一定的差距,并在课堂中呈现不一样的行为阐释。
1《中华新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浮现
《中华新武术》是马良在民国时期编撰并且利用其地位进行宣传的具有武术改革性质的武术教材。有的学者认为是武术近现代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有学者认为《中华新武术》各科动作简单易学,为学校提供了开展武术课程的契机,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武术现代化始于马良的新武术。马良对《中华新武术》的推广不仅使传统武术朝现代化转型,而且对武术的推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竞技武术的出现。
1.1学校武术教育的武术教材
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当今时期,教育都会涉及教材的使用,教材本身就是教育传授与接收的外在体现,是教育功用化得外在表征,在社会中,教材的出现为教育的社会流动和价值体现提供了选择,也促进了教育书面化提供了选择的多元化。武术教材的出现,以《中华新武术》为例,使武术在传习与教化的过程中有了依靠,教材的流动带动着武术文化、武术技术以及武术拳种的转变,通过新旧文化的交替与融合,使武术技击技术在融合中发展,这种发展,既有继承与扬弃的异己文化,亦有在政府禁武与民间秘密结社的态势下,武术传习与教化的内涵减少,导致武术文化发生断层的武术发展界定,进而使武术技击技术发生地域转变,形成特殊的风格特色,包罗万象的武术技击内涵,在各民族交流互鉴中构筑独立的民族文化体系,从而使武术拳种在民族文化的渐入下积建形成。对武术教习内容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师承生受,为武术的文化职能提供更多的选择,相对于由于时代和教习内容带来的先赋性弱势,武术初生本色具有更强的钳制力,而且其影响可能会通过某些角度进行突破和弘扬。在武术进入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对武术文化进行现代化阐释,通过其外在器物形式对武术教育的文化纽带进行辑录,解锢社会对武术是安身立命之阐释的界定。
1.2《中华新武术》的勃兴辨析
新武术勃兴的态势或许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对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亦或是在“西学为用”的观念流行时,新武术将兵操与武术结合,其动作简化,被大众在一定程度上所认可,并且推广进学校武术,在青少年身上进行浸入对武术的首因效应,在此时使青少年建立习武的意念,在人群累加中对习武群体进行扩建。也可能是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在国家的存亡危机态势下,“谭嗣同提出中国人一定要练就‘威力、奋迅、勇猛、大无畏、大雄’的躯体,梁启超更是高声喊出‘中国之武士道恢复失落’的口号,希望了的中华尚武精神”,[1]因而传统武术需要广泛的传习与教化,此时马良标榜武术为中国国粹,未能厘清新思想的受众者在一定程度上应合了新武术推广。无论是新武术融入了国外体操的内容,还是其编者马良对新武术的游说和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均改变了大众的传统思维惯性,使民众做出某些层面的价值判断,并且可以将其视为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背景下,武术的现代化发展的转折,也可在某种意义上视为武术竞技化浮现的发端。当西方文化传人中国时,需要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在探析西方文化的同时纵观中华传统文化,对文化的继承不能仅仅依靠社会对武术的热爱之人,亦不能依靠政府对武术文化传承的强制性要求,而是需要在社会、政府以及学校教育的场景建筑下对武术传统文化进行擅扬和层次建构。
2《中华新武术》分科项目与现今竞技项目的契合
《中华新武术》以率角科、拳脚科、棍术科、剑术科进行扩步,以此对当今武术刀枪剑棍等竞技性项目相联系,武术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从传统的无形胜有形不得不转入规范的竞技化,从而在融入社会现代化的视野中透视竞技武术的发展,在新武术涉及的简单的“兵操”武术,以规则为纽带,融入舞蹈和体操的内涵和本质,由传统项目转为简易项目最后在规则的规约下,转为竞技项目,因此,中华新武术开设的科目与竞技套路是否存在契合混化还需要探骊。
2.1武术分科与武术教育的媒介
剖析当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分类,在某些方面是与新武术的分科有着细微的联系,传统武术向竞技化的转型可能正是以《中华新武术》为媒介,将复杂的动作简单化,缔造出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意蕴。马良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互鉴,构建新的武术文化链条,新武术的建构,需要以需求为基础,以推介为手段,进而使武术自然衍化,并且受众者在贯习武术的同时发扬尚武精神,亦能体现出势不可挡的时代价值。武术教育的推广,最缺乏的是武术师资,对于师资的缔造,在各种途径中寻觅武术教育者,其中包括武术专门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促进新武术的建构。通过对武术的宣传普及,使人们具有思想意识上的顿悟和身体意识上的体悟,形成武术技术的动力定型,进而浮现出新的武术内容和文化职能。通过促进武术进入校园与武术健身价值推广的契合,展现武术教育在其发展的历史辨析中所表达的强势价值。受众者在接受系统、规范的教育过程中,对武术技击技术加以提炼,并且在与时代共鸣的教育背景下,呈现出武术文化的精神禀赋,传承武术的文化底蕴,发扬武术的内蕴价值与本体价值。
2.2竞技武术比赛对武术教育的推介
武术现代化不是仅仅依靠大众习练,而是要启迪他们习练武术的社会情绪,解锢世风时俗对受众者思想判断的软件性控制,从而在某些层面上实行新武术,例如武术比赛的出现,是推动武术竞技化得又一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始于人类需要的驱动”,[2]在西方文化浸入中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武术竞赛开始推广,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从而发挥自身价值。1966年之后对武术竞赛规则进行了修订,以运动训练为纽带对竞赛规则的层次建构纵观阐释,以运动竞赛为媒介对竞赛圭臬加以辑录,以运动成绩为外在物形式对竞赛职能进行顿悟,并且对竞技武术训练内容、方法、风格等进行了规约,进而促使运动员对韵律相辉的武术文化有更高的价值追求,从而对武术的文化张力进行现代化展示。但是竞赛规则的要求揉和了舞蹈和戏剧的难美空间结构,武术的初生本色是以攻防格斗为内涵和外延,而舞蹈和戏曲更加注重舞台表演,在实用性方面可能还欠缺格斗价值,在一定层面上淡化了武术实际攻防技击的应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武术高难动作的研究更加深入,竞技化的翘楚否定了武术文化的传统性和发展规律,否定了武术的技击性和沿袭价值,否定了武术的实用性和膨胀态势,竞技项目的出现或许正是传统武术规范化的原因。
3竞赛规则对武术竞技化的规约
“为了增强套路竞赛的可比性和利于裁判评分的可操作性,在动作设计方面提出了两条改革思路:一是指定难度的提出;二是难度动作的分组。通过指定难度动作的设定,让所有运动员都必须做规定的难度动作。”[3]竞赛规则对武术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对武术的重视亦表现着势不可挡的积极作用,教育部指出,学校体育在体育教育方面,也应该进入主课,在课余时间应留有适当的家庭作业,在专项技能中更应该如此,如对武术的习练,必须循环往复、吐故纳新才能掌握其本根与内蕴,才能在了解其本体价值的基础上对武术以规范和竞赛等模式进行推广,这样才能有可借鉴的时代价值。3.1竞赛规则对套路编排的麟选套路竞赛规则难度动作评分标准的出现,俨然成了武术竞技化的又一标志,并且传统武术本身就具有技击性,竞技武术是对传统武术的选择性继承,如长拳出现的时空界定是以竞赛为功用化表征,以查、华、炮、红等传统拳术为其内涵和本质,以传统文化内质为核心理念,以难美身体行为为视觉符号,对武术的传统时尚化加以提炼,从而在竞赛中呈现出来。通过对规则的解读,在专业代表队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训练,对训练内容、方法以及选材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规约。武术竞赛是以运动成绩为训练和竞赛的目标,竞赛规则为运动训练提供了依靠,以及为运动训练提供了参考标准,在动作难度和难度质量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中,促进了武术竞技化和现代化发展。3.2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固守在竞技武术的动作规格方面,其高难但不具实际攻防价值的动作占据主导地位,原本在社会进行推广的竞技武术,在与时代共鸣方面或许还缺少一些对传统文化的固守。这种固守是传统武术的文化职能,亦是传统武术的文化自觉,更是传统武术的文化内质。随着社会的变革,习武思想内涵越来越推崇,武术现代化逐渐深化,催生了蕴含于传统武术中的竞技价值,体现出传统武术在传统因子和时尚元素的竞争中黯然流传。传统武术是在战争技击中所产生的,技击或许正是武术产生的本原价值,对武术原点的寻觅可以阐释为战争社会的内涵和本质,技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战争身体行为的概括性总结,树立技击意识是战争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在现今和谐社会,武术的意义不存于“四击八法”,也不在于“英勇抗敌”,而在于对武术传统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正如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介寄予体。”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拼搏,不仅为自身荣誉,亦是为其所在集体的荣誉而战,并且在规则规范中活动尊重和友谊,完成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4竞技与格斗的视觉符号
“武术产生于实践,它的原始力量来源于技击,离开技击武术将成为浮萍”。[4]正如夏柏华教授所说:竞技武术就是应该以演练为准,其编的教材基本都是从传统中取材。这个时期我国的武术是以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方针,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武术活动的开展、对竞技武术难度的规约以及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创新,以此来寻觅和筑造武术现代化发展。无论是竞赛规则制定者的话语责任,还是竞技套路编排者的思想精华,始终渗透着对身法的演练、难度的完成质量的辨析。
4.1规则制定的视觉意蕴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分化主要表现在对高难美新的追求上,难度动作是套路中的亮点,也是套路中的高潮,也是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发展追求的方向”。[5]对竞技武术的推崇,亦是将武术推向国际化的顿悟,在西方竞技的交流融合中,展现传统武术的精神禀赋,使传统武术文化成为中华武术的视觉符号。进而展现传统时尚化的构筑,静悟传统武术底蕴的文化张力,焕发传统思辨的独特魅力,从而使武术技击与劲力依靠竞技武术走向世界,汇入传统文化之流,减少对中华传统技术的漠视和淡化。武术发展的生命历程以朝代为单位,在朝代的更替中经历各种事件,以特定的顺序在不同的阶段扮演各自的社会角色,并且历史时间、社会事件、社会角色等都是武术发展时期的文化产物,对中国当下武术文化产物的生命历程范式具有潜在层面的了解和探骊。结构主义取向的武术文化研究认为武术文化产生的原因在于武术的社会结构,与其余社会符号相比,武术所处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交换的边缘位置决定了其人文化更容易产生传统思想惯性。中华新武术的创编,使武术技击技术单一化、技术动作规范化,技术演练戏曲化。在此基础之上,创造新的武术项目,在对传统武术延续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武术的技击性。
4.2竞技套路的文化构建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但在知识中心教育范式裹挟下出现了严重的中国化‘水土流失’现象。”[6]武术文化在传承中创新,需要对传统武术发展进行固化和规范,对武术文化进行深入思考。“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改变时而变得“树欲静而风不止”,[7]通常来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指的是蕴含深刻性的内在动力机制的思想内涵,具体包括构成武术文化核心理念的传统因子,彰显着传统文化竞争力的生机与活力,亦表现出包罗万象的传统武术文化本质的应然,是武术现代化转变与时代共鸣的主题,但是武术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为适应时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其本体价值亦跟随发展逐渐弱化。因而需要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所谓文化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8]发展传统武术要厘清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相似性与兼容性,构筑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所蕴含的思想精华。构成这种内隐思想,不仅有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而且有传统文化和记忆文化的传习,都是对武术文化现代化传承的精细化阐释。但要使传统武术创造性地向现代化转化不仅要促进武术创新性发展,还要保留武术传统文化的本质,传播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武术的转化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过程,还是其文化生产的过程,在历史的演进中促进传统文化的自觉出现,文化主动性不仅是在主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体化记忆,而且是在主体思维寻觅的内隐中形成的思想内涵。在与西方竞技的交流融合中,展现传统武术的精神禀赋,使传统武术文化成为中华武术的视觉符号,进而展现传统时尚化的构筑,静悟传统武术底蕴的文化张力,焕发传统思辨的独特魅力,从而使武术承担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使其汇入传统文化之流。
5结语
时尚是流行于大众但不会持久的文化消耗体,《中华新武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竞技武术的发展,通过竞赛树立对竞技项目的规范化,以达到传统武术向竞技武术的现代化转型的目的。“中国早期的现代化,一开始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民族独立,在性质上属于防卫性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9]在社会乃至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新武术应合时展的需要,为武术实现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竞技武术作为传统武术的时尚元素,通过大众的竞相传颂促进竞技武术在竞赛场上彰显文化自信,但却淡化了武术在实际的攻防格斗价值,其深邃的传统内质似乎变得有些削足适履。武术发展似乎有些盲目跟随现代化,却禁锢了其原生的本质和内涵,当时尚成为历史,竞技武术的发展也许会在一定层面上受到局限,传统武术的层次建构亦会表现的跌宕激烈,在被现代化潮流弱化后保留的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屈指可数,武术整体发展也可能会受到社会禁囿,亦会遏制受众者对其的价值判断。武术现代化或许需要朝竞技方向发展,然而现代化发展应该是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廉祯.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J].体育学刊,2012(3):114-120.
[2]李小进,赵光圣.中国竞技武术本源问题的再认识——兼论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8(01):11-17.
[3]陈新萌.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2):166-169.
[4]马学友,邱丕相.和谐:当代武术发展的核心理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2):48-51.
[5]朱东,邱丕相.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体系的划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49-52.
[6]段丽梅.学校武术的传承异化与教育人类学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10):139-145.
[7]彭鹏,李勇.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8):36-38.
[8]陈振勇.回族武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兰州回族武术为个案[J].体育科学,2012(9):52.
[9]方涛,罗平汉.“现代化”:历史演进、概念体系与语义用法—以党的文献为中心的文体分析[J],党的文献,2016(1):88-92.
作者:朱丽霞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