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时间:2022-12-27 09:17: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探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之间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历来是育德育人的重要工具,可是近年来却逐渐被边缘化。

(一)高校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传统文化在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糟粕而被摒弃,直到近年来国家鼓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统文化类的课程才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而且许多高校更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传统文化类的相关课程有限,且形式简单、陈旧,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

(二)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消费主义、自由主义、非理性主义、、娱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也涌入我国,对传统文化造成强烈冲击,而传统文化的传播又没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此消彼长的结果是传统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阵地失守。

(三)社会上的庸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滋生了物质至上的庸俗文化。商家为了促销,几乎将每一个节日都打造成了购物节。大学生为了追求美丽、时髦,热衷于网络购物,在自身经济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惜旷课去做兼职来满足自身的物欲。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的有益影响

(一)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所有公民提出的基本道德准则,这种准则也适用于所有大学生。这些准则事实上都深蕴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是古人对诚信的重视。《礼记》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国社会重人伦,讲友爱。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养料,可以成为滋养大学生才智和心灵的重要食粮。

(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完善

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大浪淘沙,已经形成了一套修身的标准。比如古人在对待物质与利益时所形成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古人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当下,有些大学生过度看中物质利益,甚至出现了大学生深陷网贷泥潭不能自拔而不得不退学甚至自杀的现象。因此,应该让我们的大学生知道什么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让他们树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信念。《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鼓励大学生树立拼搏精神。“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鼓舞大学生成长为光明正大的君子。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大学生的品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且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溺爱,缺乏面对困难的抗挫折能力,在与人相处时也难免过度自我,缺乏奉献精神。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看到古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兴亡挺身而出,勇敢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温席,让我们的大学生看到自身在对待父母时的差距,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头悬梁,锥刺股”,让大学生明白自身重享受,轻学习的不足,“见贤思齐”。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去抵制利己主义、物质至上等错误的价值观。

三、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中,应该立足于时展的需要,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一)提高政府和高校对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认识,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政府和高校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树立传统文化中值得学习的榜样和典型,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强师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推动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教师存在重科研、重专业教学,轻道德教育的普遍现象,因此当前的高校师资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高校应重视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鼓励教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相关课程中采用多种形式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教学中自觉担负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的责任。

(三)开拓网络阵地,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学生群体喜欢新鲜事物,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可以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之外,积极应用“互联网+”模式开拓教育教学模式。可通过开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网络游戏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大学生喜欢的媒介和方式让大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吸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高校的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对促进大学生成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学生将习得的道德观内化于心,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不断践行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申申.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2]方年根,戴黎桐.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7(03).

作者:王玲玲 卢海英 李洪义 单位:衡水学院

上一篇: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探究 下一篇: 供应链物流企业管理探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