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9:32: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几点:
1.更重视应试教育,忽略实践
语文学科教学需要教师明确根本问题。但是近年来语文学科教学需要教什么外界并无统一认识,且各执一词。然而语文学科教学在于学以致用,也就是发挥语文教育的社会功能,凸显语言的运用。自从语文学科成立就已经存在“讲语文”与“用语文”的说法,然而语文学科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单纯听教师讲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突出,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如此,教师培养学生时从社会的意愿出发,并未考虑学生自我发展需要,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因而教学的内容更多的是按照学校的规定,且教师教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什么。这就意味着学生不懂学习什么,也不能对学习的内容提出要求。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围绕着教师,很少有自主思考的空间,缺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机会,更不可能在生活中汲取语文学科的精华,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此外,通过分析传统的课堂可知,教师更多的是给学生讲解文本的重点段落、写作手法与中心思想,学生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无法和教师同步。然而语文教育中这种现象仍未得到明显的改变,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都处于不够同步的状态。由此可见,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传统教材实践性与趣味性不足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按照语文知识体系组织,并不注重和学生生活联系,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同时,课后练习更多的是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同时,课程的设置更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学科之间的划分比较详细。从本质上来说,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强化学生对学生生活的理解,主动向生活世界扩展。但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时教材是接触的最直观的东西,只有推动教材生活化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教材和生活的联系相当密切,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这也是编写教材最基本的原则。然而,语文教材缺乏趣味性,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不够贴近。最后,教材的编写并不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可能无法获取相应的知识,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
3.过于注重传输语文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调动学生对语言文字思想感情的热爱,让学生丰富所学的知识,不断发散自身思维,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与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强化学生对语文学科中人文精神的理解,深刻体会人类的生命历程,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然而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可知,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对小学生来说,其本身就已经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因此教师不可盲目地给学生灌输语法知识,而是要强化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态度、情感与意志。可见,也正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语文知识的细节问题,不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自身的逻辑语法消遣词句,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自然无法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通过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可知,其意义比较突出,具体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今天,无论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式,都必须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当做重点内容,加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激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一般情况下,语文学科教学需要学生全面了解与思考。比如说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贴近生活的问题,比如“春天到了,为什么小草变得更绿?”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始终保持天真的热情,这个过程中就算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也不可盲目地批评学生,应给予学生更多尊重。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改善这一问题,强化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确保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生活相贴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拓宽学生知识面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教学,除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之外,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注重给学生讲授课文内容,很少注重指导学生,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不强。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进生活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乐观地面对学习与生活。比如,教师给学生介绍和生活有关的文章时合理利用生活实例强化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思考能力,这对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乃至未来的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意识到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强化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技巧,不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如此,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有利于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心,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语文教材内容相当丰富,为学生写作训练提供优良的材料。因此,学生可以在续写与仿写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课文和生活有机结合,推动语文教学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让学生更好地观察与体会,从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此,除了可以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课程改革需要,对语文学科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
通过分析传统的课堂教学可知,教师更注重给学生强调学习功能,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给学生灌输所学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无法突出语文学科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转变自身落后的教学理念,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结合生活化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充满生活情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语文学科。比如教学《画杨桃》这篇文章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文章中作者的老师教导作者实事求是这一道理,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的理念给学生教学本节课的知识,将杨桃这一实物带到课堂,并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水果?这种水果有什么特点?”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杨桃》。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画出自己看到的杨桃,并从学生的角度观察学生画出的杨桃是否正确,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杨桃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画出不一样的杨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相关道理,而是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说出道理:看待问题时不可凭空想象,还需要以科学思想为引导,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不可轻易下结论。上述环节中教师结合生活化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生活问题发表自身的意见,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发散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最大限度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是语文学科的来源。结合以往的教学可知,学生很难理解和运用复杂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分析,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可以通过看得见与摸得着的实例体会语文学科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促进语文学科和生活融合。比如教学《端午粽》这篇文章时,为了强化学生对端午粽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给学生展示端午节时多姿多彩的习俗生活。紧接着,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有没有包过粽子、如何挑选粽子叶?通过这些问题顺利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情境中,强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
3.构建生活化课堂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后确定的,但是部分文章距学生当今的生活比较久远,并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归类教材内容,选择贴近生活的文章,让学生将教材与生活有效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将文章归结为生活类文章,结合生活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在某一次野外旅行中学生走散无法找到集合地点的情况,比如:中午时树的影子在左边;晚上北极星高高挂在天空;松树的一边很稀疏,另一边很茂盛。紧接着,教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如此,通过构建生活化课堂,拓展语文知识,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4.开展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且活泼好动,探索意识很强。教师要意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缺乏新意,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无法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产生较高的兴趣,对语文学科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比如教学《找春天》时,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到校园中观察小草、野花、嫩芽等,在看、闻、触摸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对文章的理解,深刻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感悟生活与观察生活的优良习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此,学生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为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之,教师要意识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从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构建生活化课堂、开展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史艳.让语文走向生活——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J].名师在线,2021(1):37-38.
[2]赵晓霞.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浅谈和教学价值取向研究[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3):77-78.
[3]卢向让.小规模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12):105-106.
[4]严丽云.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思考[J].少年写作,2021(36):73-75.
[5]时庆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6):54-55.
[6]卢伟.让语文贴近生活——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周刊,2020(10):125-126.
[7]郎连霞.让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比翼齐飞——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品位·经典,2020(10):159-160.
[8]邹振红.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J].贵州教育,2019(8):35-36.
[9]王彩霞.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思考[J].小学时代,2019(22):64-65.
[10]王瑞卿.让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比翼齐飞——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9(7):55-57.
[11]安家成.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8(5):31-32.
作者:齐梦鸽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