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9:44: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小学语文课后学习新模式探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努力打造开放且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基于此,教师在基础的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整合课内外资源,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情展开必要的拓展延伸,由此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依据不同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类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教师通过设计和丰富课后学习模式,能促使学生积极整合知识、查阅资料,从而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最终实现对课内知识的拓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
(二)强化理论知识联系实践
课后学习模式是对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一般情况下,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和教案设计等展开集体教学,个别学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无法完全吸收知识。同时,课堂教学的学生较多,较难达到人人动手的效果。所以,开展课后学习模式,能够让每个学生边做边记、发散思维、迁移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辅助实践,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还进一步弥补了课堂教学抽象单一的缺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课后学习模式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技能,还要具备成熟的活动设计能力。教师在课后学习模式的组织中,应兼顾到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彼此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后学习模式和内容。如果教师盲目的设计课后活动,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容易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成效。所以,教师需要将课后学习模式看成一种科学辅助方式,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着手,不断优化探索,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二、小学语文课后学习新模式的实施策略
语文学习方法是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从整体上看,语文学习包含了具体的活动方式,也包含了基本的思想方式。从细节上来看,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心理、技能、习惯。小学语文课后学习模式的开展就必须要从整体和细节层面着手,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指向阅读拓展的课后学习新模式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情感,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通过阅读开阔视野,获得知识的完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文本,让学生通过阅读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能正确解答课后的习题,还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为学生推荐多样化的课外书籍,由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自觉运用相关方法,感受阅读的快乐。例如,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张秋生先生的其他作品,像是《躲在树上的雨》《锯成两半儿的月亮》《太阳落在身边了》等。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小鼹鼠在洞里睡着温暖的觉,等待着第一场夏天的雨的到来;小青蛙从瞌睡里醒来,发现月亮变成了两半;两只小蛤蟆在荷叶下美美地睡午觉,醒来之后有一个圆圆的、红红的东西跑到它们旁边来……如此,在充满趣味的故事中阅读,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故事的乐趣和魅力,还能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对比相似的文章,通过人物、情节的比较,说一说不同文本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拓展中步步深入,延伸思维。
(二)指向表达拓展的课后学习新模式
阅读是学生接收文本、吸收知识的过程,而写作则是一种信息输出、情感倾吐的过程。叶圣陶曾经说过:“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明显和其前期的吸收有关,学生只有通过阅读,不断积累,才能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常常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板块,教师只有将二者充分联系起来,才能帮助学生增加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在课后学习模式中,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写作,通过丰富多样的写作形式,让学生在口语表述及在书面表达方面拥有更为出色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猫》《母鸡》《白鹅》后,教师就可以抛出练习:“请你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并抓住它的特点展开描写。”四年级的学生会怎样描写动物呢,怎样表达情感呢,这都是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难点。基于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其他经典文章,例如《记鸟语》《老银斑》,要求学生在课后展开阅读,初步了解到不同描写文本表达方式的差异,《记鸟语》给人以乐曲的美感,整篇文字具有跳跃性,十分生动形象;《老银斑》则是用感人的故事表述作者的情感。不管是哪种表述方式,都源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和对动物的喜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动物,给写作提供更多的可能。
(三)指向思维拓展的课后学习新模式
郅庭瑾曾说:“教会学生思维应当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普遍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思维,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成为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对于学生来说,其正是处于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要求学生掌握牢固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阅读、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通过思维的强化,让学生在思考每一个问题、每一件事的时候更加具有条理性和严密性,最终面对同一个问题时能获得不同的感受,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养成。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这是许地山先生的经典作品,在课堂学习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自主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梳理并提取关键信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搜索老舍先生的《落花生》,和课文进行对比,说一说两篇文章分别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教师可以设置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一一思考并解答,例如“同学们已经知道不同的作者通过花生、桃子、石榴等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那么你们长大之后,是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呢?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那样的人呢?为什么?”如此,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从“落花生”到“做人的道理”,展开多角度的对比思考,从而逐步学会让学生透过语言的表象追根溯源,并让学生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提高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让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厚度。
(四)指向文化拓展的课后学习新模式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承载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获得文化的过程,教师应有意识的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底蕴,积极地传承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人生信念,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态度。指向文化拓展的课后学习模式,旨在补充课堂上学习的经典诗文、名家名篇等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展开阅读和思考,并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文化元素,感受经典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后,学生了解到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搜集相关资料,说一说东北、西北、豫南一带、上海、四川等地有着怎样的春节习俗,而后形成总结,还可以用绘画等形式呈现出来。有学生了解到,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在初一的早上吃汤圆,寓意为团团圆圆。还有学生了解到,豫南一带的除夕年夜饭一般会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后,还会再上一道菜——鱼,寓意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会将饺子和面条一起煮着吃,寓意发财。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自己写一写,你印象中的春节是怎样的,如此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指向审美拓展的课后学习新模式
小学语文本来就是一门蕴含了结构美、意蕴美的学科,不同的文本内容能给读者带去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陶冶学生情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课后学习模式指向审美能力的拓展,就是要激励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学会用美的眼睛来看待事物,用美的语言来表述一切事物。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暑假的时候阅读作品《城南旧事》,这篇文章的作者以质朴纯真的笔调和梦境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情境,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教师抛出问题:“小说中描绘了北京城南的哪些景物?哪些人物?作者是怎样描述的?”而后,借助关维兴先生绘制的插画《城南旧事》,让学生结合图片再一次阅读文中对应的精彩段落,感受文字与图画带来的美。教师还可以让家长为学生播放林海创作的钢琴组曲《城南旧事》,出示林海音听到这段钢琴曲后创作的小诗《静静地听》。如此,通过优美的文字、悠扬的旋律、生动的插画以及诗歌,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次发现美的旅程,让学生深刻地明白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也在学生心中种下审美的种子。
(六)指向生活实际的课后学习新模式
艺术来源于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这一优势,将课后学习模式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调动其已有的认知和经验,这不仅能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还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生活资源,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赋予教材课文现实活力。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结尾都留下了一定的“空白”,这也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和创作空间。再加上学生的想象本来就天马行空,所以教师还要把握住这一教学契机,将文章的终点转变为课后学习的起点,如此让学生联系实际,发挥创作力,为课文巧妙的补白。例如,在教学了《姓氏歌》后,这篇文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较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姓,除了文中的姓氏,中国的姓氏还有很多很多。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姓什么呢?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请大家回家可以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询问其他人,形成自己的答案,在下节课上我们互相分享。”这样联系生活补白,学生思考的成果就不仅是语言文字,而是精彩广阔的生活世界。又例如,在学习完《繁星》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联系生活中的“繁星”,对诗歌进行补白。“繁星是十分常见的,它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同学们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们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如果是你,你会将繁星比作什么?你会采用哪些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感情?”通过揣摩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结语
拓展延伸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还要关注课后的学习模式创新,发挥课后学习模式的价值,并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综上所述,教师可以从多个层面切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阅读、写作等方面选取可行的拓展角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傅小殷.以课后习题的教学化助力小学语文“提质减负”[J].中国教育学刊,2022(2):107.
[2]任劲涛.基于课后练习题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59.
[3]刘岱雯.如何用好课后练习题,落实语文要素[J].华夏教师,2020(7):89—90.
作者:王占敬 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广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