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11-10 09:52: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1北安赵光数字农场建设智慧农业的基本经验

1.1高科技装置推动农机智能化

以农机智能化驱动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也是赵光数字农场建设的关键步伐。用大数据、卫星定位、物联网、智能控制等技术装备农机,加装硬件设备使普通机车插上智慧的翅膀。机车通过高精定位出库,驾驶员通过手机App直接领取任务,通过北斗导机车电脑实时定位无人驾驶,加装传感器采集信息无人优质耕地,精确播种控制到个位数,设定机车作业速度有效消除空肥、脱肥,合理控施肥量等,操控田间管理全过程。通过高新科技装备辅助农业生产提高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安装了一台高精度土壤CT扫描仪,准确监测土壤信息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冻土深度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地表及地下3.6米的冻融状态,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墒情;AR感知摄像头、虫情监控仪器、多普勒气象雷达、自动株高监测配合田间苗带微风传感器,记录数据影像为科研提供参考。高空使用北斗卫星,低空使用无人机等遥感手段获取作物长势及土壤有机质数据,对作物成熟期进行预测,缩短秋收时间,检测仓储空气数据防止霉变。智能农机使用加快了数据平台硬件建设,向智慧农业迈出重要一步。

1.2建设数字服务平台提供支撑

赵光农场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技术,建立农业生产管控平台和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实施全景VR实时展示,为生产、决策、服务提供服务。生产管控平台由六大系统组成。大数据分析系统分四个页面,主要进行数据和资源整合,通过建模分析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决策,辅助指导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监管系统采集完整的农业、气象和土壤等信息,积累数据为绿色有机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农机可视化监管系统相当于农机档案,是农机指挥调度和质量监测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查看农场土地整体分布情况、土壤信息、地块档案,做到一张图数据库。农业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对设备情况、农情进度上报表、农资到场储备等统一管理。农业生产服务平台采集指纹、签字、影像及身份证识别等信息,审核承包权数据,做到土地承包溯源,做好互联网+金融接口。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就像一部大脑,为数字农业提供重要支撑。

1.3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和手段

农场调整思维推动营销工作,多措并举多元化营销,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大豆、玉米主要农产品发展订单种植销售,推进产销一体化,与龙头企业九三集团、象屿集团、中储粮等落实订单,实现“龙头+基地”订单式合作,促进基地规模增加,订单销售率已达90%以上。为支持签订良种订单,大豆良种耕地全部纳入平台数字化监测,繁育10余个大豆品种,种植户增收2000多万元。发展电子商务开发销售新模式。第六管理区打造“我在北大荒有亩田”的种植与销售新模式,微信群、抖音等平台“云耕种”,认购地块种植黄菇娘、黄花菜等,通过手机参与春耕秋收,从购买产品变为购买源头,体验全新的消费方式。以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建设为切入点,发展绿色、有机和特色农产品,发挥品牌优势,实现产品可视化追溯,以科技手段助力销售,构建信息化营销体系。1.4资金助力、企校联合推动发展赵光农场借助国家资金发展数字农业。2020年国家和农场筹资300万元开发和建设平台,2021年投资1240万元,国家资金支持使农场数字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科技和装备是智慧农业的重要支撑,农场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提升数字农业装置。与湖北禾大科技合作安装高精度土壤CT扫描仪首次在黑龙江省使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装冻土自动观测仪,目前全国只有两台;与国家智能研发中心多层次合作,为农场数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研院校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农场组建三个小组提供技术服务,聘请黑龙江八一农大、农垦科学院所专家及当地种植能手、“土专家”亲临农场讲座、授课,组建了专家热线及技术服务微信交流平台,通过手机App解答。赵光数字农场作为我省智慧农业的先行者,为智慧农业的县域发展初步打造出模型。

2发展途径和策略

2.1发展智慧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①县乡信息基础设施薄弱。5G网络只有哈尔滨、大庆等部分地区实现乡镇以上连续覆盖,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赵光数字农场采用的是4G网络,5G网络在农业生产运用滞后。多数县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级网站的数量及网络信号传输稳定情况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1]。②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受制因素多。现有平台数据采集和应用整合程度低,缺乏必要的数据采集,生产辅助信息化程度低。平台现有软件不符合实际需求,缺少适用软件开发。平台建设和维护的专业人员存在缺口。③智能装备使用不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农业传感器数量不到世界10%,且稳定性差,赵光农场遥感设备都是进口。国内一些智能机械作业质量差,缺乏实际应用效果。资金不足是制约智能农机使用的主要原因。④受政策和投资制约。由于国内智慧农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家整体规划和设计、政策、科技研发体系不完善,给较早起步的赵光数字农场发展造成难题。智慧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国家投入资金有限,无法支撑智慧农业发展与推广。⑤科技服务层面存在问题。科技研发与实际需求脱节,赵光农场只能按生产实际订购机械设备,市场软件不适用,省内院所研发水平不高,国家级科研单位联系不畅通,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才匮乏,职业农民培养机构短缺,智慧农业初创者和支持者少。⑥县域电商发展有待提高。黑龙江省县域范围内冷链物流、仓储设施不完善,影响电商销售。我国快递量逐年增长,农村地区快递进村仍存在难度,农民网购成本高,“互联网+”的营销模式以及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份额在农产品整体销售中所占份额偏低[2]。⑦农民参与智慧农业的意愿不强。有关智慧农业扶持补贴政策不完善,智能设备价格高造成智慧农业成本高,地方小农户和散户没有能力独立购买智慧农机,参与土地托管服务成本高。⑧对智慧农业认识不够。智慧农业科普不够,知识梳理有待完善,如智慧农业概念、与数字农业的关系问题等,需要专家给出科学回答。绝大部分农民不了解,接受意愿不强烈。操作者和领导者对智慧农业范畴认识不清,偏重于数字平台的建设。智慧农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县域范围内发展智慧农业面对更多的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推进其发展过程。

2.2探索县域智慧农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①深化垦地合作,发展县域智慧农业。农垦改制以来实行属地化管理,更加密切了与地方的联系、合作。北安管局经过多年探索形成“北安模式”,全面推进农业综合社会化服务,辐射带动地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与黑河市、齐齐哈尔市的5个市县、16个乡镇、33个村屯对接,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赵光农场通过北安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周边东胜乡、杨家乡、海星镇和石泉镇农户提供服务,为每个托管地块量身打造生产方案,农业发展部、科技服务中心及托管管理区全程跟踪服务,按农时和需求配备农资和机车,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开通技术热线传授知识解答疑难;将托管协议的土地及符合作业要求的农用机车等信息录入数字平台;做好田间监测记录,在气象、病虫害预警、施肥等方面提供数字服务。以土地托管的形式将智慧农业延伸到地方,实现农场成功经验的平移复制,拉动地方农业生产水平和科技进步,提升当地农民标准化生产和科学种田的意识,推动了县域智慧农业更大范围的推广开展。北大荒集团是黑龙江农业的领航者,要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智慧化全国领先这个“十四五”目标,发挥北大荒集团主力军作用,以数字农场带动周边市县发展。集团现有七星、红星、大兴、赵光四家数字农场,与地方市县建立农业联盟,以点带片场县共建发展智慧农业是推动黑龙江省县域智慧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②发挥政府职能,强化顶层设计。发挥政府宏观指导职能,以政策杠杆撬动其智慧农业发展。制定落实推动其发展政策,在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方面政策性补贴,将国家公益性补贴和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统筹各类政府资源,制定配套政策鼓励支持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智慧农业模式;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将信息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专项资金支持,提高支出力度;加大对智慧农业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形成政府引导、科研单位支持、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方式。③加快信息设施资源建设,构建数字生态。智慧农业需要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技术手段支撑[3],加快黑龙江省5G网络和基站设施建设普及县乡,解决网络覆盖和信息畅通问题,为智慧农业提供网络支持。物联网是智慧农业核心,建立国家和地方农业物联网综合平台,实现县级农业数据中心信息交流共享;建立涵盖农村生产生活、产业经营、农村管理的平台,为智慧农业发展服务。通过平台建立有效的联通机制,成为企业、科研、农民、政府间沟通的桥梁。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生产、服务、金融、信贷等相应的农业数字生态[4],形成围绕数据流动循环、相互作用的良好的数字生态系统,指引农业和其他行业高质量发展。④推动技术研发,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加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关,重点在农机自动导航、智能监测、精准控制作业方面装备研发;突破农业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制约;健全产品和技术推广机制,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农机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智能农机核心零部件研发创新;支持生产企业研究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投入量,推进科技成果快速应用于智慧农业。各级政府建立专项资金鼓励农民积极使用现代化农机,推广农业自动监测、智能控制、自主作业等适用智能装备[5],加快县域农械换档升级,更广泛地普及先进的装置,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⑤拓展营销模式,带动特色产品营销。发挥黑龙江省农产品优势,运用新模式、新平台推动营销工作。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以本地特色产品为主线,形成“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依靠产业链终端品牌产品价格增值实现效益,拉动整个链条的价值提升;推动黑龙江省特色农产品、绿色产品形成品牌,建立品牌产业集群,壮大品牌优势。完善县域仓储及冷链物流建设,畅通物流配送体系,降低成本,整合电商资源,加强自建电商和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运营服务,降低电子商务资费,规范涉农电商的诚信状况,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⑥扩大参与面,完善智慧农业布局。完善多元投融资渠道,培育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农业布局,共同承担风险。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贯通服务体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的介入十分重要,它对市场感知敏锐,能构建较好的市场模式,让智慧农业产业活起来。国内龙头企业、高精尖企业纷纷布局智慧农业,目前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等巨头发挥自身在技术、品牌、大数据等优势助力智慧农业,再提供技术输出、解决方案、销售分成方面商业模式的开发。多元化的布局将带动中国智慧农业加速发展。

⑦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扩大规模经营。大规模和高品质的农业模式适合智慧农业发展。加大培育家庭农场和生产合作社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土地流转,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能力,扩大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支持有规模合作社加入智慧农场示范建设。引导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合作社提供生产全程托管的社会化服务。农场与地方土地托管合作,以现代化、专业化社会服务模式取代原来小农耕作方式规模化经营,使传统农业方式向依靠现代农业科技转变[6],这也是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形式。⑧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为加大智慧农业的人才培养,在相关高校优化学科设置,将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农技人员培训,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技员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组织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人员现场培训,参观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拓展农民视野。将物联网操作、电商知识、直播带货技巧等内容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把手机变为转化生产力的新农具,提高农民和基层干部信息化应用能力。加大媒体宣传,提高从业者对智慧农业的认识。

3结论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不仅是短板,还有短桶问题,推进智慧农业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就要夯实县域智慧农业基础,解决县域智慧农业面临的复杂问题,突破发展困境,把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参考网.智慧农业发展探析[EB/OL].[2019-07-01].

[2]潘胤州.试析黑龙江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优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12).

[3]李建军.智慧农业是颠覆性的现代农业创新[J].国家治理,2020(19):12-14.

[4]中国新闻网.《数字生态指数2020》发布京沪浙粤全面领先[EB/OL].[2020-10-10].

[5]伊妮.智慧农业:国外经验与国内发展对策[N].农业行业观察,2019-04-29.

[6]个人图书馆.赵春江:加快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农村[J/OL].[2021-01-04].

作者:李冬辉 单位:中共北安市委党校

上一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研究 下一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研究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