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时间:2022-11-14 15:18: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高校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0引言

古往今来,人才皆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于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速了我国全球化进程。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国际化人才需具备的重要素质,受到国内外高校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框架

1.1文化与交际

交际活动中存在一定规律,除了固定的语言规则,如词汇、语音、语法等知识,也包括具体的文化规范和其制约下的语用规则、语篇规则等。因此,就出现了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交际相对容易,因为他们共享这些规则;反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则相对困难,因为他们之间的文化规则有所差异。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因为有了这些规则,使得跨文化交际变成可能。如果掌握了有关文化的规则,有效交际就可能实现[1]。文化同交际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作用且相互依存。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二者的关系,Halliday[2]认为文化可看作一座意义大厦,为语义建筑,那么交际是组成文化这个符号系统的一部分,而交际同时也是文化中其他很多部分的编码系统。Berger[3]则将交际的宽泛环境、直接环境及规范系统一起称作“文化代码系统”。

1.2跨文化交际

美国学者Larry等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文化知觉与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中的人们之间的交际[4]。贾玉新提出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受者)间的交际;从心理学上来看,信息的编、译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中进行的交际,即跨文化交际[1]。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总体趋向一致,只是在侧重点上稍有不同。Larry等认为跨文化交际是围绕文化维度与语言符号维度进行的交际行为,贾玉新则将侧重点放在文化维度上。

1.3跨文化交际能力

贾玉新[5]认为,在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形势之下,受益于文化交织的社会环境,美国人得到了这样的共识,即应当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很复杂的综合能力。Imahori等[6]认为足够恰当的动机、知识与技能水平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素,并且这些要素间具有有效的相互关系。LindaBeamer认为对意义编码及解码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能够通过学习获得[7]。杨洋[8]认为在特定环境中和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展开得体、有效的交际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知识、意识和技能3个方面的内容。Byram先后两次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要素,最终确定了5个要素,分别是知识、做事的能力、个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的能力、对于自己及他人文化的思辨性判断[9]。Graf[10]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3个要素,即跨文化知识、跨文化能力及跨文化敏感度。Gerstern的划分方法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他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成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及行为维度[11]。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建立在动机与态度、知识、技能上(与情感、认知、行为3个维度相互映射、相辅相成),实现得体、有效交际的能力,且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2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2.1大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大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前提。目前,很多学生没有主动与外国人交流的意向,大部分都是被动接受参加一些校内组织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更没有出国交流的意向。甚至是一些学外语的同学,都未意识到这是他们未来就业需要的一项技能。由此看出,高校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已刻不容缓。

2.2大学生跨文化知识与技能不足

跨文化知识与技能的缺乏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大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弱,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外语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实际运用技能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到实际交际中,具体表现为口语和听力能力较差。其次,文化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基础,跨文化交际要求交际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这不仅需要对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有所了解,还要对本土文化有深入了解。目前学生除了接收外语教材上少量关于跨文化交际类的知识外,高校几乎没有单独开设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大学生亟须补充文化知识,高校应予以重视。

2.3高校缺乏小语种人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7号)指出,要继续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倾斜力度,鼓励学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急需各种小语种人才,而高校主要开设的还是英语专业的课程,小语种专业开设种类较少、范围较小。现阶段我国各类小语种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成为高校普遍要应对的问题。

2.4大学生持消极跨文化交际态度

很多大学生在用外语对外交流上持消极、退却的态度,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为对自身语言能力或跨文化知识的不自信而产生的一种畏惧心理,致使对跨文化交流产生恐惧感。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帮助学生跨越心理障碍,提升跨文化交际自信。

3影响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及基于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第一,跨文化意识。具有学习文化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意识,将语言交际融入生活中,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将对避免“文化休克”现象起到帮助作用。第二,跨文化知识与技能。涵盖外语应用能力与文化知识、交际知识的掌握度。第三,跨文化态度。跨文化交际焦虑或恐惧都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影响,具备积极的跨文化态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第四,跨文化敏感度。Bennett认为,对文化差异的体验越深,就越具备处理跨文化关系问题的能力[12]。应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一定的认知,并能够不断适应,这种适应能力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五,高校、社会环境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程度。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培养环境与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社会环境的因素都会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一定的客观影响。

4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本文尝试从多个维度入手探索建构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以“内外双驱”为方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兴趣与自信,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4.1优化课程设置

4.1.1开设文化知识选修课和语言选修课

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首先,了解文化是基础,高校可开设外国文化知识选修课,了解对方文化知识,解决由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文化冲击,拓宽文化知识构架。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知识,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家文化传播的使者,因此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程也十分必要。其次,高校可开设外语课程的选修课。为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的语种,构建适应新形势的语言体系,开设外语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助力。最后,将文化与语言融合,开设文化类双语选修课,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拓宽自身文化知识库,将是未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方面的新方向。

4.1.2教师定量输出文化知识与交际知识

教师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应具备文化传播意识。可在课堂上融入一些文化知识与交际知识,进行合理的文化教育规划。例如,将中外文化以对比的形式为学生拓展呈现,或创设真实文化语境开展外语情景教学,让学生模拟交际情景,切身体验语言情境,学习其中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定量输出,将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技能。

4.2教学方式与课程考核体系多样化

4.2.1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应倡导开放的教学方式,外语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型交际。例如,教师定好主题,学生围绕该主题用外语发表观点,通过探讨增强学生的实践沟通能力。此外,提倡融入多元化教学方式。例如,利用专家讲座、第二课堂、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等方式提升语言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丰富培养方式。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例如,运用慕课、微课等资源拓展知识储备,借助外语影视、外文网站锻炼听说、丰富词汇量、涉猎更多领域的知识面,以此增强学生的兴趣及跨文化敏感度。

4.2.2优化课程考核体系

高校应在课程考核体系方面优化测评方式和考试结构。第一,测评方式上,从传统的笔试变成口试、笔试相结合;从原来期中、期末阶段单一测评变成学期内随时测评与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第二,考试结构上,口试可结合文化类主题,通过让学生讲述或对话形式考试检验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试可适当融入跨文化交际类考题如文化类翻译、小作文、阅读,国情知识和交际策略知识等。课堂上以小型主题竞赛、时事热点小考卷等形式积累测评分。教师做好正确的学习引导,让学生从多种形式中感受学习语言文化的乐趣。

4.3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培养的指导者、文化的直接传递者,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息息相关。第一,教师应始终保持文化知识积累与专业技能提升的意识,自主学习国内外文化、历史等,更新知识体系,通过多与外国人交朋友、浏览外文网站提升口语和听力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第二,教师积极争取出国留学和进修、参加国际会议、短期交流访问的机会,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更快地提升能力。第三,高校可根据条件定期举办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跨文化外语教学研修班、学术座谈会等,从自身提升到反哺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

4.4高校及社会的多途径支持

4.4.1高校为学生营造跨文化交际环境、创造交流机会

高校应尽量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跨文化交际接触环境,例如,定期举办中外文化主题知识竞赛、外语演讲、外语辩论赛、跨文化讲座或沙龙、外语角、外语戏剧表演、歌曲、朗诵、配音大赛等,图书馆设置“中外文化角”阅读区。提倡播放校园外语电台,感受生活中语言的魅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语言和思维的碰撞不断习惯跨文化交际,既有助于提升跨文化意识及敏感度,又能扩充知识面,提升有效交际的能力。高校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践交流的机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培养人才,交流方式有互换留学生、对外友好交流、短期游学等。此外,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现状,线上与国外专家学者开展交流活动,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同时充分利用本校留学生和外教资源,组织文化节等活动增加与外籍人员交流的机会,提升辨识多元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4.4.2社会环境提供的积极支持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正向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学习先进文化,引进优质语言文化等课程,优化培养内容,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政府可以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这都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建构有利环境。

5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校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是打造复合型人才的关键。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课程考核、教师素养、高校及社会的多途径支持等多方面优化培养模式。同时需要教师、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旨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氛围,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在不同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在对外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HALLIDAYMAK.Languageassocialsemiotic:thesocialinterpretationoflanguageandmeaning[M].London:EdwardArnold,1978.

[3]BERGERAA.Signsincontemporaryculture[M].NewYork:Longman,1984.

[4]杨东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应用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1):34-36.

[5]贾玉新.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J].外语学刊,1992(3):50-53.

[6]IMAHORIT,LANIGANM.Relationalmodel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1989,13(3):269-286.

[7]屈妮妮,窦琴.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研究[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4,30(6):167-170.

[8]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9]COPERIASMJ.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inthecontextoftheEuropeanhighereducationarea[J].Language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2009,9(4):242-255.

[10]GRAFA.Expatriateselection:anempiricalstudyidentifyingsignificantskillprofiles[J].Thunderbird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04,46(6):667-685.

作者:郭琳 郑慧文 刘信仁 刘伟荣 单位:牡丹江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牡丹江医学院外语教研部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上一篇: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研究 下一篇: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