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网络教育分析

时间:2022-11-16 15:28: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网络教育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网络教育分析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时代发展中不断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饱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其教育价值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而在新媒体时代的浪潮下,网络作为近些年新兴的教育载体,其育人作用逐步凸显。在泛娱乐化时代,用红色主基调主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个及其重要的补充。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代表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三种文化形式的统一体[1]。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是红色文化的灵魂。红色文化发源于中国革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而生成的文化产物,在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的不断实践和创造中,遗留下了革命遗迹、遗址等物质文化;也创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精神文化瑰宝;更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之基。继承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红色文化继承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具有着生生不息的优秀品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固化情况严重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仍以传统教学为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设置,依旧局限于理论性课程,缺乏灵活性与吸引力,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现有新兴的翻转课堂等模式虽然对提升学生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仍然不能打破课堂教学的桎梏,教育模式单一枯燥。对于积极探知求索甚解的当代大学生,刻板的课堂讲授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同时容易产生厌烦等逆反心理。作为大学必修课程,仅以期末成绩作为学习成果的判定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停留于表面,教学内容停留于教材,固化的教育模式给学生刻板冰冷的印象,不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内涵与根本价值,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误解,导致了当下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兴趣的普遍降低。

(三)泛娱乐化时代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不足

泛娱乐化是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一种思潮[2]。泛娱乐化时代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极大的反向渗透作用。尚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甄别能力与阅历经验不足,文化的多元化更增加了其接触和了解红色文化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着解构与边缘化的危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与引领作用不断降低。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不足、渗透力缺失阻碍了红色文化传播,进而影响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导致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严重不足,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受到挑战。(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度融合红色文化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产物,其内涵与外延丰富多样。许多高校虽然注意到并积极开拓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但是缺乏提升教育亲和力的有效方法。红色文化的教育方式依旧是传统的故事讲述、图片分享、遗迹游览等,只注重教育的形式,而忽视了将红色文化精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学习生活之中,没有做到教育的时刻渗透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仅仅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与体悟。由于缺乏对红色文化资源系统连贯的整合,导致学生对其中的精神内核理解片面化、间断化,而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又导致红色文化教育的表面化、局限化,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是指广大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觉认同感和认同力,既包含对红色文化价值的充分认识和积极传播,也包括对红色文化生命力的传承和发展[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作为肩负时代使命的大学生群体,应当毫不动摇地坚守文化自信,立足优秀文化之根。红色文化的生命力根植于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继承,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港湾的传承和坚守。文化是国家的命脉、民族的基石、人民的精神家园,将红色文化根植于大学生的心中,有助于其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筑基精神力量,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学生的精神支撑力量。

(二)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建设与引领作用不容小觑。在娱乐化时代,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许多短视频平台刻意营造娱乐热点爆点,其娱乐性和快餐化的内容,将大学生引入“物质至上”“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念误区及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陷阱当中。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塑造的雏形阶段,一旦受到错误价值观的误导,其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利于主流思想抢占网络制高点,消减不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的网络红色教育资源,将个人的思政学习小课堂与群体的社会教育大课堂融合,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良好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自发形成红色文化自信及思想上的高度自觉,汲取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力量,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丰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融,不但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载体,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与接受度,从而充分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提升红色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用生动鲜活的红色短视频和红色文艺作品记录红色革命历史、宣传红色革命事迹、弘扬红色革命精神,通过网络载体,充分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补充。高亲和力、优质的红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自觉了解历史,将先进文化内化于心,在耳濡目染中传承先烈遗志,发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坚守红色主阵地,打造独具魅力的网络新课堂

传统的思政课程多形式刻板,以理论教学为主,内容抽象枯燥,学生无法很好地接受知识传输。创设别具一格的网络新媒体课堂,凸显出此课堂无须定时定点、点名签到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大学生受众的兴趣及求知欲。将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新课堂,打造“内容为王”的系列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微课、网络短视频等红色“燃”资源,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此外,教师还需要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心得,使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化、多样化。要使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紧跟时事热点,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从而吸引大学生主动观看学习,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多样化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要培养一批既对红色文化有深入研究,又对网络技术掌握娴熟的教学队伍,在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能打破固化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创设红色文化学习链,使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将红色文化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从网络平台汲取精神力量,形成独具魅力的网络新课堂。

(二)传播红色正能量,开辟别具一格的校园网络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高校建立红色校园网络平台可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主动占据网络思想的主流话语权,拓宽红色文化教育的新路径,依托网络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高校可以围绕官微、官方公众号、校园网创设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文化校园网络体系。例如结合自身校史沿革等开辟网上红色文化长廊、网上红色校史馆等特色鲜明的红色板块;开展发扬红色传统、继承先烈遗志、讲述红色故事的线上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就红色文化进行讨论,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通过将红色基因有效嵌入校园网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正确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成为网络空间主流。但由于目前网络环境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网络舆情复杂,高校在大力开拓网络思政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筛选和监管。

(三)突出红色主旋律,充分发掘利用和打造红色自媒体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是新闻的接受者、制造者、传播者。高校可以有意识地在师生中培养自媒体“意见领袖”,让他们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在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弘扬传承蔚然成风,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合力作用,提升学生的自主传承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也可培植红色文化网络主播,打造红色文化语境下的新“网红”,用直播这种传播方式引领讨论热点、学习思潮,为红色文化资源的网络传播拓宽空间,从而牢牢掌握自媒体环境下传播红色文化的主动权。还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自媒体平台建设,打造特色主题栏目,在润物无声中沉淀红色精神。如“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官方应用都通过学生讲述党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树立了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自主建设的网络学习新风向。通过学生参与的网络微论坛、网络微视频等接地气的“网言网语”进行传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营造师生共建思想政治课程,传播红色主旋律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继承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时代的到来严重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与话语权,但也提供了新兴的教育载体。红色文化作为不竭的精神源泉与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代表,具有巨大的教育挖掘潜力,将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发扬红色文化精神,引领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环相扣、深度融合,深挖优秀红色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拓有温度、有新意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全方位发展,持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输入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全方位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辛锐.浅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开发[J].人民论坛,2013(11):206-207.

[2]胡永祺.加强媒体社会责任感,对泛娱乐化之风有效治理[J].传播与版权,2019(11):170-171.

[3]张福有.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培育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01):89-93.

作者:单宋鹤 章颖逸 钟凤宏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上一篇: 企业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 公路工程物资采购管理研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