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6:22: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稳定,是党和国家改革发展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1]。为了解南京市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效果,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及专家咨询法来获得相关资料,分析了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调查
本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并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模块化的调查问卷[2],题目为:《南京市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估问卷》。调查对象是该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是关于大学生对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调查人数425人(男生258人,女生167人),有效问卷418份,有效回收率98.3%。
(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工作情况。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保障[3]。目前,该校还没有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网站,这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在现有观念影响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去心理咨询中心咨询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如果能在网络上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那么很多学生就没有了顾虑,他们就可以很放松地与老师倾诉和交流;另一方面,网站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重要基础,该校可以借鉴其他国内优秀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提高心理咨询工作的质量。
(二)师资力量情况。通过调查可知,该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较好,全部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职称在中级以上的有11人。但据相关了解,首先,这些老师中有些身兼数职,或在其它岗位上担任了领导职务,因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其次,这些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大部分并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就使得他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没有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撑,只能就事论事,不能挖掘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影响咨询和教育的效果[4]。再次,从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来看,该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大部分缺乏经验,由于该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大部分是青年教师,这一方面虽然有与学生易于沟通的好处,但太过年轻又意味着缺少阅历与经验,有时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最后,从专兼职情况来看,该校兼职老师所占的比例较大,占到了总人数的85%,虽然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但比例较为合适,因为兼职老师意味着他们还有其它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接待心理咨询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2020-2021学年度开学初,学生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数比较少,随着在学校学习时间的推移,咨询学生人数增多,从2020年下半年9月份8人次增加到12月份46人次,2021年上半年从2月份2人次逐渐增加,5月份达到最高82人次,6月份45人次。可能原因为:一是毕业生到5月份还没有落实具体单位,心里开始产生一种自卑情绪,咨询就业问题的毕业生增加;二是到6月份毕业生开始离开学校,总人数在减少,当然咨询人次相对减少;其次,从总数来看,2020—2021一学年总的咨询人次是340人次,可是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的测评结果来看,每年新生中有近260人有心理问题,经初步调查,全校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应该在1000人左右,而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次在340人次,这就意味着还有一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隐藏在学生群体中;最后,据心理咨询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学生咨询排在前几位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存在障碍63人次;就业问题39人次;人际交往36人次;情感、恋爱问题33人次;家庭问题4人次。
(四)课程开设形式情况。该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开设必修课,主要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通心理学》《大学心理学》,据咨询相关老师并结合调查问卷显示:即使是这些有限的选修课,学生上课的热情也不高,逃课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学生虽然到了教室,但是也没有认真听课。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据了解,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上选修课及咨询的教育形式外,没有其他教育形式,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几乎没有。该校有一个心理健康协会,主要的工作是承办了一份心理健康报,但是该报每学期只有两期,远远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至于其它的工作也开展得非常少。
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的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对心理咨询室地点和开放时间了解情况、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意向程度、对心理咨询教师的信任度、对心理咨询效果的满意度、对自我和他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希望通过何种途径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体工作成效评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等问题[5],学生可以自由作答。通过该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价发现:77.9%的学生信任教师和机构,24.6%的同学明确表示遇到心理困惑时愿意求助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有34.1%的学生希望通过选修课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即对现行的选修课制度表示认同。70%以上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常和健康,8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周围的人的心理是正常和健康的。综上所述,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宣传工作不到位,65.8%的学生不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地点和开放时间,76.8%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没有正确的认识,30.2%的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不愿意去寻求校心理教育机构的帮助,原因是怕别人认为他们有心理疾病,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其次,师资力量薄弱,仅有35.8%的学生对咨询过程比较满意,22.0%的学生不信任老师。最后,关于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效果,仅有14.6%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对于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有60.2%的学生认为教育对象范围太狭窄,26.7%的学生认为宣传力度不够,10.2%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中心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既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着力解决问题的需要。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宣传工作不到位。在教师层面上,缺乏和学生的有效宣传和沟通,心理咨询老师的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6]。在学生层面上,大部分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科学认识到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性,遇到“心理问题”只是简单当作“心情不顺”“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等,而没有追求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背后的存在的复杂化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地积累,严重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危及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7]。在家长层面上,表现为部分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以及生活情况等,很少过问他们的心理状态的发展和变化。进入大学,家长和子女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和时间有限,据调查显示:13.8%的学生从来不跟家长交流,47.9%的学生偶尔与家长交流,只有34.6%的学生经常和家长交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学生包括社会的一起努力才会做好,而家庭作为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应该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师资力量不够。该校有学生2万余人,而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只有不到5人,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也只有11人,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额专职教师存在很大的短板,急需加强这方面的专职师资培养,努力提高专职心理咨询老师与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目前,在该校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知识的专业教师,其余大部分都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人员、思想政治教师或校医院的医生兼任的,该校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的教师只有30.8%,师资力量较为缺乏。
(三)专项经费不足。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等多个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场地建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必要的经费支持。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硬件设施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目前只有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和资料档案室,且办公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该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加强相关经费的投入。
(四)教育对象面窄。目前,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狭窄,仅仅面对上了选修课的学生和上门咨询的学生,而有心理问题主动上门寻求帮助的只占到了极少部分,效果还不尽人意。据问卷调查显示:只有42.1%的学生对咨询结果满意,31%的人认为一般,另有26.%的学生对咨询结果不满意。作为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各层次人员应该要有全局观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但是依据所在年级、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可以把大学生分为不同群体,如:新生群体、贫困生群体、网络群体、毕业生群体等,针对他们各自面临的不同问题,老师可以做一些团体辅导或专题讲座,使每一类学生都能接受到心理辅导带来的好处,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四、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相对应,这被很多大学生所误解,存在片面化的认识,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体现。大学管理层、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们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其认识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大学生们的成长和成才提供科学保障[8]。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大学校园中,除了专业性的心理咨询老师以外,也需要很多有意愿、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加入到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通过相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建议在3-5年内完成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人员的结构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想取得实效性,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特别是要利用现有的新媒体平台,建立起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体系,实现在线咨询和心理辅导,充分保障大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作者:肖芳 朱志超 刘媛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篇2
在日常教育中,大学生幸福感教育并未得到充分重视,这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水平日趋降低。对此,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需有效发挥积极心理学知识对于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与培养作用,以保障学生可在积极心理学影响下强化自身认知,确定幸福感获取方式与渠道,从而自我提高幸福感,强化自身建设力度,提升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与质量。
一、积极心理学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分析
积极心理学始源于1998年,由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而言,所谓幸福,实际上就是人类的自觉性行为与目的性行为之间的密切衔接,展现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是有关于人生现实意义与现实生活理想所需要的情绪情感感受。幸福是主客观之间的有机统一,以个体为载体却又依赖于社会,而幸福是同时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时候产生的心理感受,也是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与人格富足状态。同时,幸福也象征着快乐与意义、创造与享受、个体与社会幸福、物质与精神生活幸福的有机统一。幸福不仅是人类积极体验的关键所在,也是人类生活的最高追求。积极心理学始终基于理解与解释幸福、主观幸福感,致力研究人类又是与美德等健康品质,引导并深层发掘人类积极性,以助于人类获取更多幸福感[1]。
二、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目前,幸福感缺失现象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生活学习目标与方向的匮乏,从而对于自身未来感到迷茫与困惑。而大学生幸福观念象征着当代年轻人的主流与方向,关系着国家发展进步和前途命运。所以,培养大学生幸福感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是推动大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
高校教育不仅要确保大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还要确保学生具备健康的研究态度、良好的精神品质与社会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身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其既要面对知识与技能日新月异的变化,又要处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只有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具创造性,正确了解幸福深层内涵,积极追求幸福感,才能够顺利迎接大学生活挑战与人生挑战,从而实现综合稳定发展。
(二)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是教育机制创新改革目标实现的需求
为培养可以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多样化且灵活多变的办学机制,实施创新培养观念,优化培养模式,改进教育质量评估与人才评价机制,构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有些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偏低,主要是由于不理解幸福的含义,甚至漠视周围的幸福。大学生幸福感高低与就业择业、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等息息相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适度融入幸福感教育,促使学生在无形中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充分掌握获取幸福的能力,以实现心理素质提升,抗挫折能力强化[2]。
三、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一)幸福感教育不到位
人们对于幸福的感受不同、期望不同,且对于幸福获得的途径设想不同,所以大学生的幸福观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当前竞争社会局势下,一些大学生无法摆脱拜金主义与个人主义观念的腐蚀,树立了错误的幸福观念。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其对于幸福的理解是歪曲的,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追求权势地位,崇尚享乐,认为及时行乐才是幸福的。鉴此,高校应开设幸福教育课程,强化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给予全新而积极的认识与体验,以确保其始终关注激情与活力,促使大学生时时关注自身潜质与幸福感提升,从而满足求知欲与全面发展需求。
(二)功利性观念过于严重
欲望越多则心灵承载的负累就越重,贪念越多则人便会在无意识下迷失方向,从而产生不幸福感。带着功利性与目的性学习生活,心会变得很累,最终导致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一些大学生由于功利性观念严重,具体表现在将拥有金钱与财富的数量作为衡量幸福不幸福、成功不成功的标准,并将金钱视为唯一且最高追求,有钱才会感受到幸福。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切实意识到依靠双手与智慧创造财富才是获得幸福的有效方式,这使得其压力较大且生活苦闷,从而幸福感下降。
(三)抗挫折能力相对偏低
抗挫折能力的大小与人经历过挫折的磨炼程度及心智成熟程度息息相关。不同人在相同情境下经受相同强度挫折会产生不同反应。有些人遇到小挫折便会导致主观世界混乱,沮丧且颓废。而有些人即使是遇到重大挫折,依旧意志坚定,积极进取。目前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家深受呵护,机会很少经历不幸遭遇,也很少经历挫折磨炼,致使其应对挫折的勇气与毅力匮乏,挫折成熟能力较差,所以很容易遭受挫折与不幸的心理伤害,无法体会到周围的幸福。在进入社会之后,激烈且复杂的竞争和温室效应发生严重冲突的时候,其常常会表现出消极且悲观的态度,导致幸福感直接丧失。
(四)幸福获取能力严重匮乏
幸福主要来源于我们自己,而获取幸福也需要具备一定能力。幸福是一种人生态度与心态,需要自我找寻与发现。身处物质生活充裕与精神生活丰富的时代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不缺少可以获取幸福感的物质与精神条件。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本没有用心发现幸福,创造幸福,更没有切实把握幸福,他们缺少幸福感知能力与掌握能力。很少有大学生会明白这一道理,幸福和烦恼多数情况下是由人心决定的,在你以积极乐观心态看待事物时,就会很容易获得幸福和快乐,而当你以消极悲观心态看待事物时,反而会获得烦恼和悲伤。多数大学生缺少善于发现事物健康面与积极面的眼光,导致难以体会并珍惜生活给予的幸福感。
(五)积极人格养成明显不足
在幸福感影响要素中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最为稳定且有效的因素。积极人格因素主要由希望、乐观、快乐、勇敢、善良、幸福、感恩等特性构成,当代大学生在上述人格特征方面多少都有一定欠缺,这将会直接影响其有序的生活节奏,甚至会导致其生活态度发生扭曲,造成幸福感下降。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都主张应试教育为主,注重升学率,以目的性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很多学生盯着功利性明确的个人目标,受竞争压力盲目追求,极易导致心理失常与人格缺失,很容易缺少乐观与快乐等积极人格因素。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重保护与溺爱,忽略学生积极人格培养,致使很多学生难以切身意识到自身优势,无法客观看待自身不足,对于生活不够满意,很少产生幸福体验[3-4]。
四、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感动教育树立幸福观
通过确定积极心理学对于高校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作用与影响要素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高校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强化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正向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基于学校所给予的正向影响作用,逐步提高自身幸福感,以发展眼光对学生一生形成积极性影响。基于幸福感相关研究的情感快乐理论标准,在幸福感培养时添加一定的感动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幸福。高校需积极采取多样化形式活动,以学生自我思考与探索正向影响学生思想,促使学生始终怀有感恩之心,避免学生在情绪情感内产生失落感,从而提高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进而形成健康且正确的幸福观念。同时,应把幸福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合,而在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应帮助学生确定就业目标与方向,并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优势与兴趣爱好,从而准确且扎实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素质,以此在就业择业的时候可以有效提高自信心,进而提高幸福感。
(二)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教师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过程中,需全方位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促使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实现有效提升。就关注社会与自然发展等层面,侧重于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生活状态进行全过程观察,促使学生适度转变不科学与不健康信念,引导学生逐步健全自身人格,拥有积极且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从而使得学生幸福感得以提升。教师需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过程中融入历史、哲学与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以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此外还需就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开展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学生可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切实丰富人生经验与情绪情感等等,从而提升幸福感,进而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三)全方位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面向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过程中缺乏幸福感认知能力与获取能力等问题,高校应致力于推广心理健康相关教育,以此为高效开展幸福感教育相关工作提供有力依据,进而推动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在全面宣传心理学相关知识时,可基于实际需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方式,促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辨别心理健康与异常状态,避免在无形中出现心理问题,并且还需在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引导学生自我有效调节。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并接受自己,准确且客观分析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在学习生活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避免学生由于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产生心理落差,以获取健康和谐的幸福感[5]。
(四)构建完善的积极人格培养机制
积极心理学主张具备积极人格的人会更加易于获得帮助,得到他人接受,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充分发挥自身潜质与建设性力量,以此深层体验自身幸福感。高校应侧重于培养并完善大学生乐观、诚实、真诚、勇敢等积极人格品质。就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认为最为关键的积极人格是自信,强化自信情感体验,提高自我感知意识,是切实有效获得幸福感的基础条件。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匮乏现象,所以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过程中应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以自身努力获得成功与自信。
(五)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的第二课堂。构建健全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不仅需优化活动设施设备,又要创新活动软件条件。校园文化活动硬件条件主要为符合学生幸福感提高的活动需求的设施设备、场地、指导教师,高校就实际需求与申请适度完善活动硬件,提高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校园文化活动软件条件主要为参与积极氛围、展示平台等等,高校可基于大力发展活动软件,创新活动文化内涵。同时高校应构建健康且合理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全方位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人文情怀,以开放性与鉴赏性眼光对待自己或者他人的优势、潜质、能力。基于实时参与丰富且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拓展大学生视野,充实日常学习生活,强化生活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此获得更充足的幸福感[6]。总之,在大学生教育中,需适度强化幸福感教育,发挥政府责任与学校责任,促使大学生学会提高自身幸福感。通过促使幸福感教育进入课堂,实现在我国普遍范围之内的幸福感教育,使得大学生充分深入了解并掌握幸福的方式,避免产生不良消极情绪。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和谐目标,还要督促学生学会快乐学习,辅助学生自主战胜消极,体会真正的幸福感,感悟周围的幸福感,唤醒自身发现和追求幸福的能力。
作者:田倩倩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篇3
一、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
沙盘游戏是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这种心理治疗方法中,来访者将沙具摆放在沙箱中,并且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独属于自己的创造,从而表达自身的内心想法。对于来访者来说,创造沙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治疗自身的过程。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能够自发思考内心的想法,摆脱内心的困惑,并且可以进行自我治疗,以便更好地缓解苦闷。作为荣格分析学派的卡尔夫,她的沙盘游戏创作便是以分析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由此可以看出,沙盘游戏起源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涉猎广泛,包含人格层次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以及治疗心理健康的规则和技巧等内容。[1]其中荣格学派的重点在于“集体无意识”。沙盘游戏经常被看作是非言语的一种治愈方法,但根本上来说沙盘游戏的专业解释可被理解为在集体无意识下工作的治疗手段。我们可以理解为沙盘治疗是避免人为的指导,更强调去发挥沙盘里沙具的代表性作用。荣格的积极想象技术也是至今为止大家最认可的理论,积极想象技术是把荣格分析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联想相联结的技术。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在心情平静的情况下客观地观察周围事物的细节,使得内心的情感得以展开,然后利用文字、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来展现这些情感,最后达到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个体会完全由无意识控制自觉进行想象,直到这种自然发生的感觉被接受,达到自我的整合。沙盘游戏是积极想象的一种治愈形式,在独立封闭并且安静的环境中,来访者利用沙子和沙具来宣泄自身的情感,从而与无意识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自愈的一种过程。[2]由此可见,沙盘游戏是把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作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主要使人内心的表现外化,将个人与外界的环境连接,从而更好了解心灵的缺陷,达到治疗心灵的目的。
二、大学生沙盘游戏的特点
沙盘游戏既是一种心理教育方法,也是一种心理疏导手段。沙盘游戏在心理咨询中的优势是心理沙盘连接内外环境,容许大学生去创造一个“世界”,将自身的内心与外界连接起来。通过沙箱、沙子和沙具,大学生把内心的无意识行为及自身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带到外在现实,缓解自身压力。沙盘游戏可以分为个体沙盘与团体沙盘。个体沙盘的特点是通过单独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疏导,独立性强,私密性强,模型随心摆放。[3]这种空间可以更好地使大学生展示自己的内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自身的无意识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解决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团体沙盘游戏的特点是社会性强,可以改善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好促进团体协作能力,更好地在团体中观察个体的突出行为,增强换位思考能力。团体沙盘还可以影响大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即大学生在进行团体沙盘辅导后,更加了解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总的来说,沙盘游戏治疗与其他咨询方法相比,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能够看见大学生内心真实变化。大学生有时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时,可以运用沙盘游戏去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沙盘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自身内心情感的方法。大学生既可以通过沙盘游戏降低自身的焦虑,也可通过沙盘模型的摆放表达情感,进而刺激自身的治愈与康复因素,促进心灵的痊愈与人格的完善。
三、大学生沙盘游戏的过程
沙盘游戏的基本操作是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逐步构建内心世界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大学生摆放的沙具所构成的世界对其进行理解。
(一)创建沙盘
首先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进行沙盘游戏的介绍,包括组成部分以及使用方法,并且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让大学生自由摆放沙具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体验与重置沙盘
在体验沙盘游戏的过程中,让大学生用一些时间畅游其中,用所有的感官来经验它,探索它,了解它。大学生可以保持沉默或者分享涌现在其身上的任何状况。心理咨询师的任务是无条件接纳其作品。在大学生体验沙盘后,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改变或者保持沙具的摆放。大学生进行调整后,要让他重新进行体验。
(三)沙盘治疗
沙盘游戏的中心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引导大学生详细介绍他所创造的沙盘世界,此时心理咨询师不要用任何方式评论大学生所创造的世界。心理咨询师询问大学生沙盘世界的有关问题,而且只反映大学生叙述过的事情,并将焦点放在沙盘世界的物件上。在治疗阶段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长选择不同的技术。
(四)记录
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的沙盘游戏过程(放玩具的顺序,大学生进行的解释等)进行记录。完成作品后,可以将大学生制作的沙盘作品拍摄后赠送给他们作留念,以备将来参考。
(五)连接现实世界
当完成意识性的工作后,要帮助大学生回到现实中,帮助他们把沙盘的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连接。并鼓励大学生留意沙盘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六)作品拆除
大学生在离开之前会让其选择拆除或者保留沙盘作品,拆除沙盘作品也是一种治疗。如果大学生不愿意动手拆除,那么心理咨询师要让他知道,当他离开后心理咨询师会将其拆除。[4]
四、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性研究
随着沙盘游戏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沙盘游戏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已有研究来看,有些研究者进行了个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有些研究者进行了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性研究,现列举相关研究成果如下:刘杰瑞(2016)进行了整合性箱庭(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发现沙盘游戏使大学生以一种更加美好的心态来面对自身内心不易察觉的想法,从而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获得更高的成就感。[5]赵向锐等人(2016)运用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进行个案研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疗法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6]李秀等人(2017)探讨了沙盘游戏在大学生人格成长中的应用机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7]林少武(2019)对有攻击倾向大学生的初始沙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能够有效干预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8]厉月等人(2020)将沙盘游戏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治疗中,结果表明沙盘游戏可以放松大学生的内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9]薛曼曼(2020)探讨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分析,进而得出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促进作用。[10]颜刚威(2021)探究高校沙盘心理辅导室的研究表明,沙盘游戏能够将大学生的内心意识与现实世界连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11]高雪桐(2021)对三个个案开展沙盘游戏干预研究,发现沙盘游戏疗法对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积极作用。[12]上述个体沙盘游戏研究成果表明:1.个体沙盘游戏能够通过促进心理资本的提升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2.个体沙盘游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让大学生更好地提高自我意识;3.个体沙盘游戏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完善人格;4.个体沙盘游戏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减弱攻击性行为,促进其心理健康。姚康(2014)进行了限制性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接纳自我的研究,研究发现限制性团体沙盘游戏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容纳自我。[13]吕冬娜等人(2018)进行了团体沙盘游戏对减少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研究发现团体沙盘游戏有利于减少大学生的孤独感受。[14]丁玮(2019)进行了团体沙盘游戏对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探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能够调整并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治愈角度来看团体沙盘游戏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15]李蔓诗等人(2020)进行了沙盘游戏对有过创伤的事件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团体沙盘游戏可治愈有过创伤经历的大学生,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16]杨捷(2020)通过团体沙盘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干预分析表明沙盘游戏对于人际关系改善有明显作用并且促进心理健康。[17]王文茜(2021)对大学生前后三次进行团体沙盘游戏,结果表明沙盘游戏进行干预后,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度显著下降。[18]陈军等人(2022)通过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团体沙盘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好效果。[19]金叶等人(2022)进行了大学生团体初始沙盘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团体初始沙盘的诊断价值,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20]上述团体沙盘游戏研究结果表明:1.团体沙盘游戏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接纳能力,更好地容纳自我;2.团体沙盘游戏可以减少大学生的孤独感;3.团体沙盘游戏能够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减弱创伤性行为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4.团体沙盘游戏能够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综上所述,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成果表明:沙盘游戏能够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提升其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其自我接纳能力;沙盘游戏能够减弱大学生孤独感、减少其攻击行为、减弱其创伤性行为;沙盘游戏可以完善大学生人格,净化心灵、促进其心理健康。由此可见,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应用广泛并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广东.沙盘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健康教育,2013(14):29-31.
[2]许翠.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大学生孤独人群的干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剧晨.沙盘游戏疗法简介[J].校园心理,2011,9(05):340-341.
[4]张日昇.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刘杰瑞.整合性箱庭(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6.
[6]赵向锐,黄雪花,李冬梅.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研究的个案研究[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859-860.
[7]李秀,韦永明,柳海.探讨初始沙盘游戏在大学生人格成长中的应用机制[J].科技视界,2017(15):25-26.
[8]林少武.北京市有攻击倾向大学生的初始沙盘特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9]厉月,周惠玉,张宇廷,关雪.沙盘游戏治疗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2020(04):206-207.
[10]薛曼曼.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以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智库时代,2020(12):66.
作者:李香峄 张娜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