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探究

时间:2022-12-06 16:30: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高中地理教学探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地理教学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篇1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地理教学的灵魂所在。在地理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在学生初步感知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以活动和问题为导引,促进学生展开知识学习和开展地理观察与考察,这样方可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形成自我认知,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

一、自主学习,提前感知

合作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共同探讨与交流,是建立在对地理知识初步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学习。高中阶段是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树立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最好阶段,而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则成了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1]。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若忽视了课前学习,直接提出问题或用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和探讨,那么在活动时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主动和组内成员交流。表面上小组内成员也在积极活动,但因学生未掌握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在解决问题中自然无法主动参与。如在教学人口迁移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探究闯关东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在探究前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一)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实施探究式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但结合地理教学实践来看,探究中依然存在重教师讲解的现象。虽然探究过程中教师也采用提出问题或分析案例等方法引导学生合作,但因缺少课前学习,活动中学生还是较为被动。教师以任务形式组织学生课前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所需知识,这样才能让探究更加深入且有效。以人口迁移中的课前任务为例,为更好地促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推拉理论,教师结合案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课前安排以下活动:1.自主阅读教材,初步了解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类型、推拉理论等基本概念。2.熟悉案例。案例一是美国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的迁移及沙漠地区因缺水的迁移,案例二为我国设立特区后的人口迁移及三峡移民迁移,案例三为知青下乡及国内因战争或迁都导致的人口迁移。3.初步交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布置任务后,教师向学生发放导学案,导学案含有基本概念、案例。可通过填空、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基本概念,学案中呈现案例并设置问题。

(二)检查反馈,整理问题

为更好地保证课中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课前可向学生发放学案,学生根据任务展开自主学习活动。之后教师根据学案检查,分析学生自学中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在该环节教师需要整理学生遇到的问题,一是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通过提问、检查学案等,也可通过小组交互检查、相互提问等方式。二是要通过检查整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哪些问题学生自学中已经解决,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探究。

二、活动导入,引出主题

导入是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心,实现新旧知识的过渡和对接[2]。课前学习是准备过程,学生在任务的牵引下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形成对新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不可急于求成,直接提出问题或组织学生活动,要结合教学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以人口的合理容量为例,导入中教师要先借助世界1650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引出地球能容纳多少人的猜想,再由此引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如果缺少这个过程,学生就会对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缺乏感知,探究便成了空中楼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地理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学习效果会受情绪、态度、行为等多种因素所影响。提倡教师以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旨在通过直观的、形象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例,对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学生并不陌生,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上学途中会看到哪些单位或小区,让学生思考这些小区或单位的作用是否相同,由此引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基本概念。教师以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来导入新课,导入中借助课件呈现图片,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说,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出主题,组织活动

教师在导入时更多关注的是素材的优化,如怎样丰富图片或视频,导致引入方式流于表面,不能吸引学生。如在上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导入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图片的选择,而没有将重点放到通过学生所在城市的城市内部空间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教师不仅要以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要注重引出探究主题。在本课时教学中,结合学生上学途中的城市空间选择图片,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引出城市空间结构,从而引导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展开探究。

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实施探究教学,合作是促进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的关键所在。基于合作活动驱动下的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启发学生智慧,在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3]。提倡小组合作,目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主动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地理知识。以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中的探究活动组织为例:

(一)提出问题,明确方向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是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学及交流即可解决,重点要放在对交通运输需求、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探究上。为此,探究问题设计如下:1.交通运输网布局是极为复杂的,那么,交通运输网的布局会受哪些因素影响?以你所熟悉的小区、车站、公路等为例,讨论影响它们布局的因素。2.结合非洲的铁路格局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案例,讨论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之间有什么关系?注重从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大小、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和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3.当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区域发展所产生的运输需求时会有怎样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有何特点?交通线和站点的建设还会受哪些因素影响,请举例说一说。

(二)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构建地理知识。如在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的讨论中,教师一要引导学生归纳出运输方式有哪些,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二要结合不同运输方式,对其特点展开交流探讨。如对水路运输特点的分析,一些小组认为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对其缺点没有深入讨论。对此,教师可引导小组探究水路运输的缺点,并结合生活分析水路运输在速度、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小组讨论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结合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教师不宜过多干涉。

(三)解决问题,整理收获

分析问题的过程是以问题为出发点,结合材料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并构建知识。在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对非洲的铁路格局的案例探究中,学生要结合交通运输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展开,通过探究,知道交通运输是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若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区域发展的运输需求,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而这也是不少处于工业化初期国家交通运输滞后的根本原因,当然,交通运输发展和资金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

四、师生互动、总结归纳

实施探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探究问题获得对新的知识的构建。因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基础有限,教师需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若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活动很容易失去方向,难以达成目标。为此,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需从以下两方面进行[4]。

(一)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教师在学生分析问题后要组织学生汇报成果,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实施点拨。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中对地域文化的探究汇报为例,学生汇报要围绕地域性、地域文化形成的物质和非物质基础、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城乡景观四个方面展开。如,如何感受地域文化?汇报中学生要抓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在学生汇报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概念。如,何为文化景观?在解释概念的基础上可用具体案例,如农田、建筑、雕塑等进行说明。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组紧扣知识点进行。

(二)教师点拨,系统归纳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自然会有缺漏,甚至不足,教师要及时给予补充。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中对地域文化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原因探究中,学生更多关注物质方面,如建筑、饮食、民族服饰等。对非物质文化了解较少,此时,教师就可引入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阐释该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同时,结合教材中的“活动”材料,从生产生活、用水用地制度、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方面阐述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整个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不断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活动后要采用精讲、点拨等方式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形成系统性认知。

五、拓展延伸,应用实践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分析并总结了知识点,初步达成目标。但此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借助练习和拓展活动进一步深化认知。在地理教学中,借助书面练习,如填空、判断等巩固基本概念是不可或缺的,但教师应更多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多采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所学知识。

(一)案例分析,应用知识

案例分析的优点是能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以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交通运输方式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更新,且交通运输方式也在科技作用下不断改进。课堂中学生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探究,为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分析,教师引入马尾藻海域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马尾藻生长的有利条件、历史上马尾藻海通行不利的原因、现如今有几条海上航线需要穿过马尾藻海及论证其可行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该案例过程中,要结合马尾藻海的特点分析其海域条件,海上航线要通过马尾藻海是因为路程短,可减少航程,且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大型船舶已经不再像传统船舶依靠风力前行,加之大型船舶的吨位大、吃水深,马尾藻对船舶的阻力减小,自然可行。

(二)迁移拓展,培养技能

学以致用应始终贯穿于地理教学。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地理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例,教师以学生所在城市规划引导学生分析,呈现下图并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位置。如B处应建电子工业基地,原因是该处接近科技文化区,技术力量雄厚。在对不同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思考城市布局的形式,考虑其优点和缺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做到以生为本,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以情境调动学生兴趣,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融入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在探究的基础上拓展运用,促进学生从知识向技能转变,这样才能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任进山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高级中学

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篇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与评价建议部分指出:“不论是演绎学习还是归纳学习,都要使学生能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结构框架,并综合地理解、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1]地理教师在帮助学生建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与方法。知识树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在表征知识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魏书生就倡导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绘制知识树,受到各个学科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2]。近年来,地理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树的研究,刘梅、李文玲、揭立群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实践领域,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普遍采用知识树辅助教学。因此,探索知识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知识树的概念

知识树是反映学科知识结构层次和隶属关系的树形示意图。实质上,知识树就是知识结构图的一种形式,是知识可视化的重要类型。与单纯的文字表述相比,知识树更加直观,能够清晰反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大的知识树能够表征一门学科、一个学段,小的知识树能够表征一本教材、一个单元、一个章节[3]。学科、学段的知识树相对宏观,主要描述学科分支,教材、单元、章节的知识树则相对具体,主要描述知识内容。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知识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是师生教学共享的好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知识树,就能提高师生间的知识传递,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具有促进作用。

二、知识树的结构

知识树一般为树形结构,有主干、主枝、侧枝、枝组、树叶等,并可以依据知识的复杂程度而有所增减。知识树的树形结构直观、形象、趣味性强,能够清晰反映知识的隶属关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不具有树形结构,仅用简单线条绘制而成的、知识具有隶属关系的示意图,也可以看成是知识树。图1为地理学科知识树,是地理知识树中最大的一棵,它囊括了地理学科的所有分支学科及相应的知识内容。当然,地理学科知识树主要反映地理学科体系,而地理学科体系在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因此,地理学科知识树也并不唯一。图1是根据郭跃、李孝坤编著的《地理科学专业导论》一书对传统地理学科体系的划分绘制而成的。

三、知识树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地理知识树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结构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地理教师采用知识树辅助教学,能够让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显现出来,为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知识体系提供依托。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起来的,最终形成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但无论是同化过程,还是顺应过程,知识建构必然要经历知识间的逻辑分析过程,而如果地理新知识已经有了明确逻辑关系的知识树,或者依附于知识树,那么学生建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就会更加容易。而且知识树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对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理解偏差。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树是对某一尺度范围内地理学科知识的高度概括,因此师生共同绘制知识树的过程或是教师用已有知识树进行教学的过程,从学生的视角看,都是对学科知识的概括过程,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概括思维能力。此外,地理知识树是一系列地理统领性概念的集合,树形结构能够清晰反映概念间的层次和隶属关系,学生在审视知识树的过程中,要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其中涉及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观点,因此,地理知识树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传递的速度和质量

地理知识树作为一种有效的可视化认知工具,压缩了大量的知识信息,避免了信息过载,客观上有助于提高知识传递的速度。此外,知识树能够反映地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及学科能力,从而提高地理知识传递的质量。

四、知识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知识树是一种辅助地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实用工具,在复习、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拓展学习等环节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1.在复习中师生共绘总结概括知识树

知识树是一种辅助地理复习的有效手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地理复习,可以是某节课的结课,也可以是章复习、单元复习,还可以是某本教材的复习,甚至是某个学段的复习。在地理复习中,师生共同绘制总结概括知识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习效率。师生绘制知识树按照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师生共同复习,教师绘制知识树。这个阶段具体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绘制知识树。教师是整个过程的主导者和操作者。学生则刚刚接触知识树,头脑中还没有知识树的概念,也不了解知识树的作用,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复习,看着教师将复习提问内容转化为地理知识树。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复习,学生绘制知识树。这个阶段教师仍然是主导者,学生则转变为操作者,负责知识树的绘制。第三阶段:学生自主绘制知识树,教师评价。这个阶段学生参与程度最高,具体表现为学生自主复习,并且自主绘制知识树,而教师则转变为帮助者,通过事后评价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复习任务。师生绘制知识树的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步深入的递进过程,第一阶段学生观摩学习绘制知识树,第二阶段学生尝试绘制知识树,第三阶段学生独立完成知识树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树已经由教师的教学手段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手段。三个阶段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完全不同,第一阶段教师注重发挥示范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容转化为知识树。因此,教师采用一边提问、一边绘制、一边说明的教学策略,要求学生同步临摹教师绘制的知识树,体味知识树的绘制过程。第二阶段教师注重发挥启发作用,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树表征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采用从宏观到具体的策略进行复习提问,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第三阶段教师注重发挥评价作用,逐步引导学生提高知识树绘制的质量和速度。

2.在教材分析中绘制学科体系及知识结构知识树

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而教材分析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5]。外部分析的首要内容就是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分析,而知识树在表征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知识树在不同的学科体系尺度下都可以绘制,既包括地理学科知识树(图1),也包括地理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等的知识树。内部分析的重要内容是知识结构分析,而知识树能够清晰反映整本教材、单元、章节的知识内容及知识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帮助地理师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图2为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树,是根据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绘制而成的,可以清楚地概括出这节课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3.在板书设计中绘制知识提纲知识树

板书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主要教学媒体,板书设计则是地理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板书内容指的是用板书媒体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某节课的知识内容,知识树就可以作为一种板书呈现方式。实际上,地理教师用于教材分析的知识树,只要稍加改造,细化知识内容,就形成了知识提纲知识树,可以直接应用于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地理教师可以将板书的全部内容设计为一棵或者几棵知识树,也可以将知识树与其他信息相结合,共同组合为板书内容。

4.在拓展学习中绘制学科知识延伸知识树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地理拓展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地理学科的专深领域或者相关的学科知识内容,知识树在拓展学习中仍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众所周知,初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并不是严格遵循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相应的知识树也有所缺失,地理教师在利用知识树进行教学后,还要对照地理学科知识体系补齐知识内容,形成学科知识延伸知识树,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地理专深知识。同理,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地理学科相关知识时,也可以将知识树作为支点,让学生通过绘制学科知识延伸知识树的方式进行学习。绘制知识树是中学地理教师的一项基础教学技能,兼具了动作技能与智力活动的特点。地理教师在绘制知识树时除了要进行理性分析,还要熟练掌握绘制技巧,考虑图形的艺术美感。同时,知识树的绘制也是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之一。

作者:卢万合 闫佳玉 张明秋 曹璐 刘锐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白城市通榆县实验中学校 长春市双阳区第一五三中学

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篇3

地理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学生能够通过地理课程了解世界运转原理、环境与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文化对环境和社会形态发展的影响等多种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懂得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各种方式和行为,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课程相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各个地区的人文、水文以及地质等相关文化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古人在面临这些地理现象时的反应和应对方式,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学识、人文以及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资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流传下来的,是能够表现出民族特色且具有浓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智慧凝聚体。从文化结构上看,中华传统文化可分为民族精神、民族风俗、典籍珍藏、民族艺术以及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形式。传统文化的内容则最能直观体现出中华民族在文化传承上的多元化[1],其中囊括了语言文学、艺术珍藏、哲学论述以及志怪异论等多种内容表现形式。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也是民族智慧、精神和意志的浓缩体,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也符合民族传承与艺术发展的基本形式。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在传统文化中被筛选出来的,而是在一次次的发展历程中,被历史和社会所公认的优秀文化。在新媒体时代,我国青少年受不良思想和外来思想侵害严重,因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青少年的德行教育,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与家国自信,具有极为深远的发展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在弘扬传统文化之际提出的能够有效减缓部分传统文化消失和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策略。

(二)地理教学资源

地理教学资源指的是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知识教学的一切资源,其中包括物质性实体资源和文化性虚拟资源。物质性实体教学资源常见的有黑板、教科书、地图以及如地理学科论文这样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文化性虚拟资源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地区性传统文化以及科学化教学方法等。高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利用科学而有效的手段将这些地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用于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合下的地理教学目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输送地理知识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要想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就必须在日常教学和课堂备案过程中挖掘潜藏于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找到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点,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消除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内容的违和感。例如,在进行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教学时,以《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主题,讲述古人对宇宙的认知,又可引申《易经》中介绍的“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和《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三》中讲述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前者是天地形成的物质表象,而后者则代表着空间和时间,这刚好符合现代科学对宇宙的定义,由古至今,引经据典,地理教材内容在使人信服程度提升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体现传统文化[2]。又如,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时,有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示地势高低导致大气温度不同,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表示对流雨产生的天气差异,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示因地形影响,气候季风很难通过玉门关地区。可见,高中地理科目中的任何一项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向学生同步传输传统文化知识与地理学科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多的认同感,也能实现多学科联动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乡土传统文化为媒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文化传自民间,同样也归于民间。大多数优秀传统文化都源自乡土之间,以当地的地理文化为载体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凭借自己对乡土地理的熟悉感来增强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家乡地理文化,使其家国情怀得到有效增强。学习知识是为了提升自己或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地理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家乡地理条件的同时,为学生发掘现实中的各种生活问题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教师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乡土文化存在地域性差别,不同地势、气候、温带的地区在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上必然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差异,以此加深学生对地理学识的认知和理解[3]。例如,在讲解乡村与城镇、人口、地貌等章节时,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移动智能设备或信息技术搜集与当地有关的地理知识,如人口增长变化、人口分布、地貌特征以及城镇化发展速度或布局等相关信息,再使课堂教学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因素对生活环境产生的影响。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调查乡镇文化与乡镇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乡镇发展建议,以此强化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的反哺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其他区域的地理文化,然后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强调全国性文化融合与创新,增强学生的国家发展意识。

(三)以资源传统文化为载体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我国自古以来的有学之士都有所抱负、有所作为,这也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但在社会偏娱乐化的今天,各种诈骗、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事件屡见不鲜,使得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淡化,尤其是当代年轻人,从出生起就不断接受外界思想的侵扰,导致其道德修养与上一辈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教师应当在地理教学中加入资源变动相关信息,如十九世纪的闯关东,黄河流域的地理灾害导致黄河下游的大量人口迁往东北,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运动。而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必然会引发自然植被破坏、地区人口容纳量变化、地域文化产生冲突、地区交通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又如我国一直致力于调配南北粮食平衡,在二十一世纪之前,我国一直保持着南粮北运的粮食调配状态,但在二十一世纪之后,南方的粮食产量降低,而北方的粮食产量增加,于是粮食状态局倒转为北粮南运。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应当履行的各种义务。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之后,便能够将后续的地理知识自动与国家相关资源变动进行联想,此时,传统文化就充当了学生联想资源信息和强化责任意识的重要媒介。例如,教师在讲述环境与发展这一章节时,可以反复强调我国自古以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多项优良品质,并引经据典向学生讲述古代有学之士在面对资源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反应,如“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就讲述了勤俭的重要性。

(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一套完善而严谨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素材、技巧、主体、工具以及环境等各项因素缺一不可,而教学设计就是将这些教学资源结合起来,组成一套科学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明确课堂教学的关键节点和重点难点所在,而在关键节点处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润色可以让地理知识更加深入人心,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尤其是与自身生活相关的文化,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地貌》章节时,以黄土高原为例,引入“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横纵风雨狂”诗句,讲述黄土高原地貌形成的原因是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夏季多雨且多为暴雨,加上高原地区植被稀少,抗水涵养水源能力较弱,在雨水的冲刷下,便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4]。不仅如此,其他章节的内容也应当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既需要体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又需要体现教师持续性的教学创新设计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性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五)用地理事件强调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古人用大量的诗句描述了我国古时的优美环境,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而现如今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大量的资源开采破坏了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环保是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传统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为现目前唯一留存、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核心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有效解决了岷江山洪暴发导致岷江流域洪灾频发,以及因岷江东岸地势高绝,阻止岷江水东流所形成的东旱西涝的地理灾害问题。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并结合江河出口处的地形、水脉以及水势等各种地理条件,修筑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以及宝瓶口引水口等三大主体工程,达到无坝引水和自流灌溉的效果。这是古时人们的智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见,天然的地理形式在经过人工改造之后就能够达到宜居的条件。而在近现代,资源开采和工业发展是温室效应加重、冰山融化加快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源头所在。对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会尊重自然,除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多元化教学之外,还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5]。如孙国友耗资千万自费治沙的故事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沙漠治沙成本高且持续时间长,可以说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但事实上,我国不仅有这样舍身忘己的个人大义,也有国家层面上的集体大义。我国在沙漠治沙上前后总共花费了三百多亿,耗费三十多年,整改了沙漠面积数十亿亩,但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西北沙漠地区旅游开发加大了沙漠治沙难度。一方面,游客的数量增多会让沙漠中平添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对植被种植和存活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游客素质偏低的问题较为严重,许多植被出现被踩踏、被折断或被拔出的现象,甚至许多游客会在游玩之后将大量的垃圾留在沙漠中,这让治沙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直线上升。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充当环境保护志愿者,让学生亲身经历治沙、植树造林、绿化铺设等多种环境改造工程,继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并从心底里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地洗刷与筛选,具有极为丰富的底蕴,地理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条件限制都会影响到自身对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与创新。就目前而言,虽然教育领域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高中地理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上还存在较多不足和不确定性,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能让高中地理教学在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思想层面上的研究能够强化传统文化与地理课堂融合的深度,另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与地理课堂的融合来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文化融合能够提升二者的融合广度。换言之,只有教师不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不断进行传统文化与地理课堂的融合实践,才能有效凸显优秀传统文化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党彩霞.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教书育人,2022(1):24-25.

[2]黄惇烽.地理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17):23-24.

[3]林婷.我国高中地理教科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应与体现[J].地理教学,2022(13):14-18.

[4]魏春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家长,2022(18):75-77.

[5]白仓金.中华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J].甘肃教育,2021(15):113-115.

作者:冯丽晶 单位: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

上一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下一篇: 赞美母亲的诗歌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