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经营管理论文3篇

时间:2022-12-20 16:38: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超市经营管理论文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超市经营管理论文3篇

超市经营管理论文篇1

连锁超市成本控制涉及的问题较多,生产经营中的任何环节都需要涉及成本管理。分析连锁超市成本管理存在高度复杂性和隐蔽性的原因在于连锁超市的流通领域较广,各个地方分店数量较多,加上超市内商品的种类多样,参与超市经营的人员较多,以上因素直接导致连锁超市成本管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这也是连锁超市成本管理不同于其他企业成本管理的地方。现阶段我国连锁超市成本管理中存在不少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连锁超市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基于此就需要强化连锁超市的成本控制,并构建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显著提升连锁超市成本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一、连锁超市成本控制中面临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者缺少对成本控制的全面性认识

关联性和复杂性是连锁超市成本管理的主要特点,现阶段不少连锁超市经营者缺少对成本控制的全面性认识,在一味强调服务水平的同时忽视了成本控制,导致连锁超市经营者普遍存在过分关注经营而忽视管理的问题。一旦成本和销售损失之间存在冲突,销售损失是绝大多数连锁超市经营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再者即便有的连锁超市经营者重视成本控制,但是经营者过分看重连锁超市经营中的某个环节,而忽视了全面化的成本控制,此种模式的成本控制也是不合理的。可见连锁超市经营者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全面核算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可帮助经营者作出正确决策。此外,理论上对连锁超市成本控制的研究还未完全统一,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撑也是导致连锁超市成本控制缺少说服力的重要原因。

(二)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

管理成本是连锁超市占据总成本最大的一项。连锁超市管理成本涉及的内容较多,如物业管理费用、人员管理费用、办公费用、超市经营需要的设备费用等,管理成本贯穿于连锁超市管理的全过程。连锁超市的办公费用中占据成本最大的一项还有单据费用,连锁超市涉及的单据费用较多。不同类型的单据也占连锁超市管理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科学合理的单据管理可指明连锁超市资金的流动方向,但是一旦单据管理不善,会给连锁超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运输产生的隐性成本较多

运输成本中若存在隐性成本将使原来的运输成本变得更高,对连锁超市的经营是不利的。有的连锁超市所需要的商品,是由配送中心供给的,期间会产生运输成本。其中对运输全过程进行分析,导致运输隐性成本增加的原因在于不健全的市场管理和运行体制以及连锁超市企业的决策机制。此外,在社会化运输体系中信息化管理技术还有待提升,这也是不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主要原因。如果连锁超市在运输管理中依靠第三方物流,在运输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规范性管理得不到保障,运输过程中会增加隐性成本。如迂回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选择的托运方式和运力不合理等。

二、强化连锁超市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连锁超市经营者成本管理意识

强化连锁超市成本控制的前提是提高经营者的成本管理意识。连锁超市经营者需要对成本指标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全局、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对成本管理有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对此连锁超市企业需要深化对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专业化培训,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关注成本管理,人人具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并积极鼓励连锁超市的员工为成本管理出谋划策,促使连锁超市职工自觉履行成本管理的行为,由此会增大连锁超市成本控制的潜力。

(二)强化连锁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连锁超市需要强化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并定期与供应商有效沟通,构建起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连锁超市在强化与供应商交流的过程中,可降低供应商与其他超市合作的机会,对促成连锁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有重要意义。商品供应上会同时和几个不同的连锁超市谈判,因此在谈判之前,连锁超市需要设计出可以吸引供应商的采购计划和商品布局方案,这样能提高双方之间协作达成的几率。此外,在商品促销方案的设计上,连锁超市可以与供应商相互探讨,这样可避免不同超市的同一个产品在一样的时间段内实施促销,这样不仅影响连锁超市的经营效益,对供应商也起不到太多好处。再者,连锁超市可联合供应商共同打造新的品牌,借助品牌的影响力,构建起两者之间的友好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

(三)优化组织结构的设计

连锁超市加强成本控制需要优化组织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这样可有效节约人工成本。连锁超市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岗位监督制度基础之上,依靠制度的约束避免员工出现偷懒怠工等问题。再者结合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缩减业务流程,将不必要岗位上的员工进行精简,实现一人多用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提高单个员工的自身价值,又能缩减人工成本。再者连锁超市在人员招聘环节上尽量不要招聘单一的工种,采取差异化管理的模式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比如对员工签订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对于骨干核心性员工可签订长期劳动合同,这样能提高员工对连锁超市企业的忠诚度。对于基层性的普通员工可以签订短期劳动合同,这样可避免无故辞退员工出现的连锁超市需要额外支付的经济补偿。在超市促销员的选择上可由供应商引进,也可以是驻店产品的生产厂家推荐,这样促销员的薪酬则是由供应商或者商品厂家来负责,既可以解决连锁超市人员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节约一定的人员成本。由此实现强化连锁超市管理成本控制的目的。

(四)优化运输决策促使隐性成本降低

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运输线路的选择、运输能力的配备以及运输计划的编制实施等是连锁超市运输决策的主要内容。连锁超市经营人员需要统筹好以上几方面的因素,确保各个环节的合理化,立足运输系统的总目标,在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运输线路的选择、运输能力的配备以及运输计划的编制实施等环节进行管理时,要借助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各个运输环节的合理性。比如为了将不满载行驶和车船空驶的时间减少,需要利用好运输工具额定能力,将运输工具实载率提高;为了降低连锁超市货物运输成本需要选择运输能力较强的物流企业;货物运输上优选直达运输,这样可避免货物中途转运带来的运输成本增加。此外,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积极研发新型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隐性成本。

(五)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连锁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确保经营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不同地区连锁超市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首先建立明确的岗位工作制度,明确每个员工的具体职责,严格把控授权和受控之间的关系。再者要建立连锁超市岗位监督和监控制度,确保员工工作的透明化,特别是涉及资金的环节,需要财务人员做好监督和管理。确保连锁超市的任何经营活动都在财务人员的参与下进行,避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此外,连锁超市还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找好内部控制的核心点,强化连锁超市各个环节的管理。

三、加强连锁超市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现代零售管理理念

实施连锁超市的精细化管理也是强化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大型连锁超市之所以获得成功除了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本外,在成本管理上更为严格。比如沃尔玛要求采购费用必须低于采购成本的百分之一,并要求超市员工秉持“每天低价”的理念,树立现代零售管理理念,普及超市零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供应商建立起友好合作的关系,由此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我国连锁超市需要普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掌握零售管理的思想和核心要点,由此实现连锁超市的精细化管理。

(二)构建精细化的企业文化

精细化管理带有较强的系统性,连锁超市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强化每位员工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连锁超市需要在内部构建起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文化,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渗透给连锁超市的每位员工,促使员工在思想上接受精细化管理,这样员工会更加关注自身的行为,激发自身成本管理的意识,提高连锁超市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提高连锁超市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运行管理系统是连锁超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连锁超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就依靠连锁超市精细化的运行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构建可将超市经营的各个节点有效衔接,能合理分配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对构建起连锁超市社会化协作网络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实现连锁超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落实细节管理制度

1.关于店面装修费用的管控在装修过程中,首先对装修费用进行充分的预算和比价,引入招投标机制,加强工程的监督和管理,缩短工期,提高工作绩效。这是降低装修费用的主要手段。其次是注重装修风格的审视,装修风格是决定装修费用的主要因素,简约的风格促使各种功能空间和造型尽可能地减少,以设计图纸为基础,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使主材和辅材的数量相对减少,这是促使装修造价降低的另一途径;再次以消防安全和质量为前提,采用相对低价的可替代材料,从而也可实现降低装修费用的目的。2.关于经营管理费用的管控以财政部内部控制指引为纲领,以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为导向,结合全面预算的整体要求,注重效率、坚持分工与授权的有机组合机制,做到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化以及处理重大事项的程序化,规范财务行为,对不合法及多报、假报的费用,财务人员有权没收单据,并上报公司领导,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对不完整的单据,财务有权退回,请报销单位补充资料;对不合理的开支,坚决杜绝,并查明原因,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深化财务内控“检查—自查—评价—整改—提升”的推进机制,逐步完善了成本费用核算与控制体系。积极推行绩效考核机制,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将内控与内审相结合,细化各项指标及相关流程,责任到岗,从审核原始票据的基础工作抓起,做到事前有准备、事中有协调、事后有分析,逐步健全和完善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风险预防体系。3.建立安全库存量机制,严格控制库存成本严格根据相应分类方法提高仓储管理效率,比如可根据ABC分类方法(其中A类商品可占物资总金额的60%,B类商品可占物资总金额的30%,C类商品可占物资总金额的10%),部分产品甚至可采用零库存策略,分清商品主次,实施对重点商品的管理,避免了商品占用资金较多和仓储空间较大的问题,降低流通成本,增强产品竞争优势,盘活资金流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注重资金的时间价值,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应用金融工具和财务杠杆,强化货币资金的使用价值和时间价值管理,完善操作方式,消除宏观经济对公司资金链的影响,与供应商签订供需合同时,在交易条款中加入支付货款的时间(如:月结、45天结、60天结……),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降低财务成本,为公司发展战略提供资金保障。5.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的管控连锁超市公司的物流成本通常占销售额的4%-6%;冷链配送(包括冷冻、冷藏)的物流成本是常温配送的2.5倍,因此,节约物流的总成本,是连锁超市“利润”增长点的主要来源,以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获取物流利润,将是增强超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超市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他们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公司通过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从优化采购管理的角度优化供应链配置,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互惠合作关系,秉持先进的采购理念,优化采购组织设置,科学管理供应商。此外还要优化库存管理和配送系统管理,实施自动建议补货制度和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选择作业成本法对配送系统进行分析等,由此实现优化供应链配置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五)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参与连锁超市精细化管理连锁超市精细化管理在商品零售上需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零售信息技术,扩大连锁超市网络覆盖范围,实施数据信息化的精细管理。现阶段我国大型连锁超市普遍使用了ERP、SCM、CRM、银联卡、无线POS等高端产品和工具,但是在DM技术的使用上还能力不足,不能依靠该技术分析消费者的消费数据,这也是今后连锁超市关注的重点。基于此,现阶段我国的连锁超市可以依靠科学技术积极推广自助结算系统或人脸识别系统。其中自助结算系统主要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理念的支持下,借助RFID射频扫读识别、Android收银主机、中心服务器、电子称重篓等设备完成无人自助消费结算的工作,该模式的结算服务可以完成快速支付,提高通行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因此此种结算方法也是今后连锁超市精细化管理研究的重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连锁超市成本控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以上是对连锁超市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为连锁超市的经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黄其才

超市经营管理论文篇2

1引言

目前连锁超市已经普遍存在,是由一个总部和多个门店形成的连锁经营形式,通常由总部进行统一管理,多个门店实现销售盈利,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对外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连锁超市一般具有营业面积比较大、商品上架陈列、品类多样、自行选购、一次结算等特点,主要销售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连锁超市首先出现在美国纽约,其后又陆续在许多发达国家产生,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敞开国门走向世界,在我国不断完善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各种商品也在增加,从而刺激了我国出现连锁超市这个业态,并继而发展出现我国第一个连锁超市———上海市的“联华超市”,1995年以后,我国的连锁超市也逐渐大量产生。

2我国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3S原则

①简单化(Simplification)原则,即要尽可能多地将作业的流程分成“化繁为简”步骤,创造一种任何人都能很轻松完成且可快速地熟悉该作业程序的环境条件。②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原则,连锁超市为了适应现代化市场的竞争形势的特定需要而特别采取来的操作形式,是企业为能够持续性稳定地经营生产、销售超过预期的品质目标的标准化商品货物和标准服务货物而事先设定出的各种既相对合理却又具备较高理想效率的运行状态、条件,并且能正常反复进行运作管理的综合经营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化的制定应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进步要求和市场条件要求的迅速变化而不断更新。通过总部系统的持续研究及开发,以其不懈持续的工作努力来逐步改善连锁超市的各项营运服务标准,标准化才更不会变得僵化。③专业化(Specialization)原则,连锁超市是在经营管理和分工上相互统一协调的基础上才可能实施的集中化经营运作管理,从而又可以把管理技术特定化及经营技术方法进一步地专家化,追求效益的卓越,创造发展出的一种独具行业特色和新的技术模式。

3我国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

3.1经营规模小

自连锁超市在我国诞生后就经历了高速发展,但是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上与外国连锁超市相比较仍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首先就表现在经营规模上,例如,我国连锁超市的前一百名的营业额加总还不到沃尔玛一家的多,而且连锁超市开设的商店总量也不多,无法充分发挥连锁店经营规模效益的优点。

3.2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差

不少连锁超市为实现迅速扩张规模,不断增开新店,从而扩大了从业人员的总量,但在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选拔人员是否合格也常常会不被重视,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服务质量,正是这样也就给行业内带来了部分业务素质较低和没有服务意识的人,虽然我国连锁超市的管理人员也不断地在提高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也会开展一些培训班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但和不少海外大型连锁超市的服务比较,我国连锁超市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远远不够。

3.3商品管理水平低

商品管理是连锁超市成功经营和管理的关键,良好的品类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建立忠诚用户和回头客的概率。但因为技术限制,目前许多连锁超市都是人工操作管理,这样的商品管理方法就很难进行真正的品类管理了,也就很难识别出连锁超市中哪些产品热销和滞销,以及产品库存量、进价和成本等。虽然现如今的国内外不少连锁超市都已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使用计算机来管理日常的经营活动,而这些信息化管理水平却很低下。

3.4盲目扩张

科学合理的选址直接关系着连锁超市开店后的经营效果,因此,在开设门店时需要兼顾交通、市场等因素,但在连锁超市这些年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常常发现有部分连锁超市在发展中存在着一种误区,只追求了连锁超市数量的扩张,却忽略了连锁超市品质的提升,将追求数量放到了第一位,不少连锁超市由于规模扩张速度过快,而资本供给不足最后破产甚至关闭。

3.5市场定位模糊

不少连锁超市在实际经营中的市场定位非常模糊不清晰,缺乏运营特色,不能给目标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市场定位模糊,所以消费者对于连锁超市品牌的信任度也就不会太高。而我国的连锁超市一般都不拿市场定位当回事,因为连锁超市之间往往只是规模大小的差异,而卖场的表现大致相同,所以无法让人准确地体会到其市场定位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如此一来,消费者也就会就近随便去一家超市购买商品,而没有专门去哪个连锁超市。

3.6物流配送管理水平较低

建立健全的现代化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是实现连锁超市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物流配送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但因为连锁超市物流运输配送工作的社会性和专业性水平程度相对低下,而且许多连锁超市都分别设有独立的供货商和物流运输配送工作渠道,导致了物流运输配送工作相对分散,而且购买批量较小,因此很难减少成本,也就无法减少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而便宜的市场销售价格是增加消费者满意度和再购物愿望的主要因素,并且如果没有市场价格竞争力,就很难和其他的连锁超市相竞争。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通讯体系,企业总部和门店间无法实现有效的经营指挥、营销管理和产品物流配送,与供货商无法及时实现数据交换,发货方与订购方根本无法了解订单情况与商品状态,存在部分产品存货积压和部分产品断货的情况。

4我国连锁超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资金短缺问题

每开设1个连锁门店,起步投入太大,资金回收缓慢,店铺房租、装潢、配套设备等都要上百万元,造成了连锁超市门店规模一直扩张受阻。据估算,开办1个500m2的连锁超市门店,通常需投入约250万元人民币。要实现盈利,则必须开办15家以上连锁超市门店,而累计投资将超过3750万元人民币。显而易见,这对我国连锁超市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融资压力,而且也形成了抑制其与大型连锁超市竞争的重要瓶颈。

4.2专业人才的匮乏

连锁经营对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要求较高,一旦连锁超市的发展速度过快,就会使连锁超市在用人方面降低人才标准,同时又缺乏充足的精力去培养每一个管理岗位所要求的人员。如此一来,就必然地导致了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降低,进而产生了一些管理混乱的状况。在当前我国连锁超市中,真正从业的经营管理者接受过系统锻炼和培养的人并没有很多,所以,真正优秀的经营管理者的缺少问题也十分明显。

4.3硬件设备与管理体系落后

将自我服务方式和一次性结算的营销方法建立在现代化的信息化网络系统运作上,由于监控网络系统和偷盗预警网络系统都缺少或不灵敏,所以同时要靠经营管理人员实施监督,这就势必提高了经营成本,也导致了消费者和商店之间的感情隔阂,但与此同时,商品失窃事件也是时有发生。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全国的普通的中型商店的商品失窃金额平均每月在3万元。

5我国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对策

根据上述目前我国连锁超市所面临的不足,为提升我国连锁超市的运营管理水平,让连锁超市在中国零售市场上迅速地发展壮大,现提出如下举措。

5.1连锁超市集团化发展

增大营业规模是发展连锁超市企业经营的主要之选。大型连锁超市的出现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在购物场所满足了消费者多种多样的购物需求,并使得购物变得简易便利,还能够通过扩张市场销售来降低经营成本,反映了价格优势。但是,由于市场规模限制,在特定的场所内无法无限地扩张门店面积,所以在我国目前的连锁超市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根据这个现状,可实施像上海联华等连锁超市的战略联盟策略,即在一个城市的同一区域的连锁超市之间组成大型连锁超市联盟。超市企业结盟并不涉及企业所有权的转移,只是加盟代表了各个连锁超市为达成一致的发展目标而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互帮互助,一起承担风险。

5.2优化人才发展路径,提升门店服务质量和经营规范化管理水平

我国连锁超市要学习外国连锁超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实施企业全员素养优化的人力资源计划,对各类员工实施严格管理,以提升从业者本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我国连锁超市作为一种零售产业中的特殊行业,企业组织的员工并不只是局限于高层的管理者,每个员工都要具有企业全员优化的特质。第一,加强对各类人员开展定期的专业技能训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还应进行各类专门培训,以提升从业者的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第二,连锁超市由于是自助式服务,所以企业通常只关注于购物环境的建设而忽略了劳动性服务的供给,所以,企业在业务策略上,要重视将环境性服务与劳动性服务进行有机的结合。

5.3明确目标市场定位

一旦对连锁超市市场定位不清晰,即使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是徒然。为做好目标市场定位,就需要在认真剖析企业经营环境的基础上做好市场划分,先勾勒出划分市场经济的范畴,再具体化剖析每一个分类市场经济,最后根据企业资源要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判断出目标市场。连锁超市需要事先根据不同类型的购物人群制定差别化的营销战略,以适应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差异性需要。例如,针对年纪较大的家庭主妇,通常都青睐于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连锁超市就可以定期地在一些产品上采取低价抢购的措施,以迎合这些消费群体的购物需求。由于连锁超市在某个地方可以有许多家,因此公司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优势,通过突出某类产品的特色、推出新产品的试用和体验等措施,彰显连锁超市的创新精神和特色,从而抓住消费群体的眼睛,让更多的人知道本企业。

5.4增加商品种类,采取高质量低价方针

商品种类的多样性、大众化、规格扩大化,是提升连锁超市运营效率的主要手段。但为了适应广大消费者更高的需求,必须扩大经营的商品种类。从消费者购物的频次和总量上看,新鲜产品将成为今后超市营销的主要方向,尤其是生鲜食品可成为中国大型超市企业突破其发展的新生增长点,但由于这类产品在我国大型超市中,附加值最高,仍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建议可采用供、产、销一体的大型超市企业集团形式。尽管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由于一直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对于商品价格也比较敏感。但是,只有价格较低才能留住更多的客户。要达到这种目标,首先就应该尽可能减少固定成本,降低从业人员的数量,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连锁经营或联盟后的批量进货可以减少采购价格,就可以做到薄利多销,充分体现出连锁超市的优势;最后,低价销售还需要提高商品品质,必须切实选择好供应商、把好进货关,以确保销售的所有产品都是优质产品,才能形成高质量低价的营销优势。

5.5建立健全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使用POS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缩短人工信息管理时限,从而全面了解超市内产品的销售、库存、供货成本管理、物流配送时限等有关信息,从而提高产品的周转速度。在做好信息化工作的同时,建立健全的物流配送中心管理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工作是连锁超市在商业运营中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由于采用统一的方式大批次进行物流配送,也就尽可能地减少了进货成本管理,并且还能够使用高效的程序统一地对产品实行编码记录入库管理,减少了检查进入商品的费用。在发达国家的连锁经营大型超市一般都是依靠一个完整的物流配送服务管理体系,而这种庞大的物流配送服务管理体系也使连锁服务经营企业能够更迅速灵活地解决市场需求问题。但在我国,这种规模庞大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管理体系却少之又少,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就需要制定一项长期的发展规划,以支持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克服连锁超市在物流配送服务管理体系方面的缺陷。

6结语

连锁超市在我国兴起得相对较晚,运营方法与管理方式也必然和海外的典型成功连锁超市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国连锁超市在运营管理中也的确面临着一定问题,只有通过上述方法明确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实现自我完善,把公司的运营管理理念完全落实下去,在这竞争激烈的国际零售市场上,我国连锁超市一定能够扬长避短,迈着更加稳健的脚步,生机勃勃地发展壮大。

作者:蒋彦青 李颖 单位: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超市经营管理论文篇3

一、高校校园服务超市现状分析

(一)背景

本次针对三线城市中型传统校办校园超市进行探讨,校园内超市由学校后勤服务机构组织设立,多以自营或私人承包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校办校园超市位于高校校园内学生后勤生活区域人口密集,形成相对封闭的消费商圈。在校大学生1.2万人仅按70%到店消费人数即8400人,月均消费50元计,超市月销售收入可达42万元,毛利按15%计算每月毛利约6.3万元,因超市自身管理水平、营销方式等多种原因决定实际销量。

(二)消费结构分析

学生为主要目标人群,其中新生由于刚进校,通常要构建自己的物资体系,有较大的购物需求且消费具有冲动性,大二大三大四则相对稳定,从整体看学生消费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网络达人,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大多易于接受新事物,消费刺激点为价格、品牌、文化、潮流、购买便利性,消费具有随大流的特点,大学生很容易接受新东西。(2)消费群体性:以集体生活为主,注重情感沟通与交流,具有许多共同的消费点。(3)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家庭供给,拥有一定的定期购买力,学生的消费量呈稳健增长趋势。(4)根据一些相关城市对154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学生每周消费情况如下:0-10元为24人,占比16%;20-40元为48人,占比31%;40-60元为46人,占比30%;60元以上为36人,占比23%。

二、传统高校校园超市面临的问题

(一)目标消费人群分流严重,销售模式陈旧

1.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年全国网络零售额71751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39.17%。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到了9006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3.9%。预测全国网络零售额2019年将突破10万亿元。”零售市场大革命时代到来“电商”平台成长迅猛,给所有实体店经济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其消费特点“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易接受新事物”便注定多元化的电商平台对其有较强的吸引力,并迅速成为电商平台一股新生消费群体。2.整个中国的零售市场一直呈良性增长势态,据中国经济日报统计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9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9.0%,2013-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自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后近20年间市场投资活跃,大大小小的便民店、专营店等私人个体经济,因投资成本低、受限条件少等原因,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大街小巷,校园商圈自然也成为众矢之的,除此之外,国际大卖场进入当地成熟商圈抢占市场份额,无疑这些都对校园超市的销售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

(二)经营管理组织及营销方式落后

许多高校校园超市以转私人承包的形转交由第三方管理多为私人经营,缺乏全面系统标准化的超市管理方法和先进的营销模式,以下几点表现较为突出:(1)价格因素:价格与市场不接轨,普遍存在偏高于市场价格的情况,据调查大部分商品零售价比市面价格高出5-10%甚至更高。(2)营销策略:没有针对学生人群的需求制造购物氛围刺激其消费,形成销量爆发点的同时增强超市的品牌影响力。特别是新生进校、各种学生们关注的大小节日等重点营销时间点。(3)商品管理:商品无制度化管理超市现状较混乱;商品品类配置的除基础品类外,未与大学生不断变化的文化、潮流相匹配;未周期性的对商品品类进行更新与淘汰。(4)购物环境及服务有待提高:商品的陈列不规范化,随意性强;端架、堆头商品陈列杂乱未突出卖场重点商品而不能引导消费,且缺乏舒适的购物环境。

三、改进管理策略、创新营销模式

(一)确定校园超市成立的目的

以物美、价廉的商品,优质的服务为在校师生提供便捷的购物窗口,并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勤工助学的基地,同时为学校的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带来效益。

(二)引进优秀的管理团队及加大资金投入

根据校园超市的规模,组建有超市管理经验的管理团队或“公开招标”引进先进的管理公司对校园超市进行管理。而经济基础决定其上层建筑,校园超市要改变现状,必须加大人员、设施、技术、管理地投入,这无一不需资金的支持。

(三)引进规范化的超市管理方法

1.商品采购管理制度化。第一,建立商品采购管理制度对供货商资质、商品价格和商品质量等进行查验和评价。采购货物是商品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为避免误采滞销品造成商品积压而减少资金的滚动次数,需设制专门的采购小组实行统一采购。第二,商品动态管理:建立商品淘汰制度,通过数据分析定期对超市滞销品进行淘汰,为引进采购新的商品提供展示及销售的机会,促进商品良性循环以带动超市销售;对已采购回商品建立动态的商品质量信息监控制度,保障超市商品质量安全。第三,商品验收及存储管理:专人专区标准化管理。第四,商品采购价及价格体系建立:在优势采购价的基础上,做好市场调查建立基本与市场同步的商品价格体系,不同时期部分敏感商品可适当降低毛低销售。2.商品的陈列统一化。第一,常规商品:展示面统一、整齐的分类清晰陈列,价格从高至低顺序排列,高价商品放在主通道附近,体重和易碎商品应尽量放置在下层。第二,特推商品:新品、季节商品推广、特价促销及量大商品可一个周期整个货架或几个卡板布置同一特推商品,也可在端架或堆箱单一化突出重点商品即20%原则商品的集中陈列并辅以现场海报卡牌等生动化宣传。

(四)超市人员结构

首先,校园超市为店长负责制,全面负责超市的经营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管理资金账务,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和管理目标,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工作,接受监督。其下设长助理、组长、店员、库管员、外派促销等人员。其次,以上组成人员应保留部分流动性强岗位由大学生兼职,让学生既是消费者又是超市经营的参与者,不仅能发挥学生人群的群体性传递优点带动销售,而且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五)创新营销模式

首先,结合电商网络平台开发新的销售模式,利用好学生群体优势加大学生的参与度。由学生代表参与组建校区网上推广群,推广新、奇、特商品以点带面的不定期推出低价商品培养学生对校园超市的关注度和消费习惯。其次,向大超市、网络平台吸取经验,将所有学生关注的节日、开校季等定为销量爆发日,与厂家联办组织相对应的主题活动;结合高校校园特殊的文化的氛围,多开展与文化类相关的活动以增加学生与超市间的互动参与及相融性。然后,超市向多元化发展,除基本标准商品外,应增加成品熟食、果饮,以及大学生喜爱的具有时尚性的小百货等商品,超市内还应提供类似读书角等文化区域和开发鲜食商品及时配送入室服务等。最后,稳定消费人群进行会员制的开发,免费建立会员身份档案,提供部分会员价商品,将会员消费积分兑换成实际的小礼品或有偿服务,并收集会员相应的销售数据档案以备后期销售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校园超市是高校校园生活的组成,是校园展示的另一个窗口。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推动,现面临着业绩下滑的低谷期,需要在不断革新下走出困境。校园超市除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社会效益,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了劳动成果,培养了创业精神,养成了劳动习惯,这对建立和谐校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静.浅析大学城校园超市经营策略[J].商情,2013(33).

[2]肖怡.企业连锁经营与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李亚茜 单位:自贡路缘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一篇: 高校财务管理探讨3篇 下一篇: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