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0:12: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大学生就业探讨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1.1茶文化思想中的“和”与“静”
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综合性较强,其融入了很多古代优良的传统思想,凝聚了儒家、道家等众多思想派系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情操文化。茶文化思想的核心就是“以和为贵”,“和”有融合、和谐等多层意思。同时,茶文化思想中又非常地讲究“静”,即“安静、静心”,学习茶文化必须得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去体会茶文化思想。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品性脾气,培养他们冷静处事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自身修养。
1.2茶文化精神中的“慢”与“稳”
茶文化体现的是慢生活的思想理念,一杯香茶是要经过多个复杂的步骤而成的,而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谨到位,最终才能品到茶的香气,我们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理解茶文化思想的真谛。茶文化是非常讲究茶道的,对制茶、泡茶的工序要求严格,而茶道中礼仪是必不可缺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社会上做事都讲究速度,这就难免会急功近利,为了能够更快地实现目的,迫切寻找捷径,导致最终结果出现问题。假如都懂得茶文化中的“慢”思想,稳中求进,事态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1.3茶文化礼仪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开设了茶文化礼仪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受到茶文化思想的熏陶,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并且在深入理解茶文化思想精髓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去适应就业环境。茶文化历史发展已有数千年,其中融合了众多的文化思想,包括儒家、道家思想等,具有丰富的智慧和精神,“以和为贵、静心处世”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以平静的内心去感触匆忙的社会,并且能够做到坦然处世,从而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能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学习茶文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个人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当代社会的浮夸宣传造就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这是个共性问题。近年来,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的成功来的比较容易,而且社会媒体、网络平台都对这些人进行大力宣传,传递他们的“成功观”把这些人的成功经历进行总结和分享。但是,一些大学生只是看到了成功的表面,并不知道成功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单纯地认为自己如果处在相同的环境下也能轻易成功。在这样的就业社会环境下,有些大学生对于就业选择方向就很盲目,没有明确长远的规划,眼高手低,盲目地认为自己会很快地容易地成功,从而导致这些学生就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就业态度不脚踏实地,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有很多普通大学、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对于就业缺乏信心,甚至对于适应社会表现出抵触害怕的情绪。现在的高校教育发展较为迅猛,专业分类也极其丰富,大学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像211、985、双一流这些高校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了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于毕业院校、专业都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将很多普通大学生拒之门外,在此背景下,那些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甚至自我能力怀疑,这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面试和就业。另外,有些大学生在经历过几次失败的就业面试后,这种挫败感会加剧他们的就业焦虑,导致他们的就业思维和选择失去理性,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
2.2高校方面的问题
高校是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阶段。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但忽略了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长远的就业规划,面对就业手无足措。有些高校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只是针对就业形势、就业前景、就业政策进行简单的解读,而对学生个人的能力特点、就业竞争力、就业观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缺少系统的指导,严重影响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设置节数非常少,通常由班级辅导员负责讲授,教学内容多为理论性知识普及,缺少实践内容,形式上流于表面,只限于教材内容的了解,大学生对于这样的课程教学早已经麻木,就业指导课无法发挥其实在的作用。
2.3社会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就业环境的大幅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同时企业的招聘观念也在与时俱进。现在很多的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设置的第一个门槛就是学历和高校的层次,他们认为能力是短时间看不到的,但高校学历已经替他们进行了初次筛选;达到了学历要求,然后再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能力比拼,这就导致很多能力突出而学历一般的学生失去了应聘资格,也就是所谓的“学历歧视”。例如,一些国企、央企、上市企业的校园招聘会只在211、985这些名牌大学内设置,普通大学的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名企的招聘机会。这种情况很容易打击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加剧他们的就业焦虑。还有一些企业在招聘时只注重学历,忽视专业匹配,对于新进的大学生员工没有做到专业和岗位相匹配,并没有设置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也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3茶文化礼仪教学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规范的礼仪
茶文化礼仪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帮助非常大,在职场环境是非常注重礼仪的,一个人留在领导、同事心中的印象往往取决于他的日常礼仪、为人处世的态度,这也是一个人的品性修养中重要的一部分。茶事活动中礼仪的基本要求和人们社交活动中的礼仪基本一致,社交活动的礼仪包括尊重他人与自己、宾主平等、和而不同、干净整洁等,这些同样可以应用于茶事活动中。茶器的干净是一种艺术形式,并且在待客时茶器应该预先完成了清洁,并在待客时再表示一些洁净的动作,比如用开水冲烫泡茶器,倒掉水以后用白色的茶巾将其擦干,有时也会将水倒入公道杯和茶盏里,再倒掉,以此提高茶器的温度,获得最佳的饮茶体验。这些清洁的动作,可以让客人和自己都有一个缓冲和进入的过程,将其理想化为“擦去心之污垢”,客人也会从认真甚至虔诚的清洁动作中,更好地进入到即将泡茶并感受到茶的氛围中。高校中通过茶文化礼仪的教学有利于对学生日常行为礼仪的培养,这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例如,向长辈、领导敬茶就是表达对其尊重,中国的人情社会非常讲究礼仪,而茶文化礼仪结合了众多方面的精华,通过茶文化礼仪教学,对于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培养十分有利。
3.2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
当前有些大学生的审美取向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变得扭曲和浮夸,盲目追求一些怪异的新潮,这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日常行为礼仪不太符合社会价值观,因此人们对其也不易于接受,更别说招聘与其一起共事了。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茶文化礼仪的美学是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和认可的,这是深邃的内在美,让人由衷地发自内心的赞美,通过茶文化礼仪教学,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茶文化的美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正常的审美环境,渐渐地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性修养,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正确的人生,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3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竞聘者中,在学历、高校、专业、能力、年龄等相差无几的条件下,往往具有更宽的知识面的优势会成为就业的主要竞争力。茶文化中不只是有茶的相关知识,还包含了民俗、哲学、品德等其他方面的思想精华,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茶文化礼仪,了解到不同的民风民俗,了解到不同流派的优质思想内容,从而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有利于日后更好地更快地融入职场环境。茶文化礼仪教学可以扩充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自信和气质,帮助大学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3.4增强大学生的个人魅力
在就业竞争中,学历是门槛、能力是关键,但个人魅力同样会为就业竞争增加分值,有时候在学历、能力同等甚至不等的条件下,如果个人魅力对面试官足够吸引,就业成功率也就增加。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茶的简约引发清廉气象,同时在品茶时调动了身体诸感如味觉、视觉、触觉、听觉,把心与身体完全捆绑,身心俱醉于物化精神之中。茶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教给学生如何融洽地接待人和事,培养大学生和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茶道精神也有利于养育学生的心智,消除学生的浮躁和焦虑,培养他们稳重、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增加个人魅力,从而帮助他们能在竞聘中良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心。
3.5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通过茶文化礼仪的教学,可以让大学生逐渐了解茶道精神,使得大学生不断从茶文化中汲取养分,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便于应对将来复杂的职场环境。随着大学生对茶道精神的认识深入,他们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更精确地判断自身处境,实现就业自我定位。茶是一种轮回,中国人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看重并珍视茶,也把茶和禅的精神结合起来。当茶是嫩叶鲜叶的时候,虽然蕴含着生命力,但却没有任何香气,缺少魂的支撑。当茶叶被采摘后,经历炒和晒、蒸和烘,这些水火的历练将其变成看似死气沉沉的干叶,但是一经冲泡,就变得轻盈舒展,叶形变成了在枝头的充满生机的状态。这种轮回出离生死,却有拯救生命疲劳和昏沉的功效,这也正是茶叶在冲泡过程中散发出无形、伟大的光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茶在冲泡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帮助大学生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和逆商,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职场中的复杂场面。
3.6提升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我国茶文化中讲究的是“和”,这间接地说明了和谐相处、融入集体。大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礼仪中的精神,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和为贵”的深意,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包括三个环节:了解情绪、选择情绪、超越情绪,即KCG模型中的自我认知、自我选择和自我超越。深入领会茶文化中的“和”,让大学生了解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良好的心态,善于自我激励,帮助他们在职场上更好地融入团队,和同事和谐相处。通过学习茶文化礼仪,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体会“和”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大学生更好地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更好地融入团队,增加就业能力。
3.7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在就业招聘中,面试官一般会提问一些专业之外的的问题,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和企业文化价值观相符合,茶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社会。通过学习茶文化礼仪,大学生可以吸取精华内化成自己的思想,灵活的思维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面试官的提问,让大学生在面试中完美表现,从而得到面试官的更多的赏识和认可,大大增加其应聘成功率。
4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整个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检验高校对学生培养质量最直接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将就业指导和茶文化礼仪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学习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去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性修养以及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大学生养成礼仪习惯,扩充知识体系,学习为人处世的本领。通过茶文化礼仪学习到的这些思想精神,慢慢内化成自身见解,使得学生更快地度过刚入职场的不适应阶段,同时,茶文化的涉猎较广,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工作中及时找到融入团队的机会以及和同事和谐相处的共同兴趣点。茶文化礼仪的悠久历史沉淀,使得它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大高校应当充分结合茶文化礼仪教学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段文花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大学生就业探讨篇2
就业问题是学生、学校与地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准确、理智而乐观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期望对于学生良好融入校企合作机制、顺利就业至关重要。就业期望是指个人对就业的态度倾向,包括个人对能否就业、就业的职业类型以及工作发展成就的自我希望与期待,是个人对自己职业的基本规划与态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对职业成就的追求[1-2]。目前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对所学专业有负面情绪、转专业频繁、就业期望不现实的现象。那么想要帮助高职大学生建立客观合理的就业期望,提高其就业质量,应从哪方面入手?学生在校期间对本专业的喜欢、投入与认可程度是否对学生的就业期望有影响?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态度应是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专业认同指的是学习者在认知、了解所学习的学科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3]。本研究立足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调查现阶段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就业期望的现状,探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讨论背后的原因,进而扩大大学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理论范围,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发展成熟的就业期望提供建议,为地区人才高质量就业添砖加瓦。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根据不同年级、院系随机选取洛阳市某高职院校900余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星线上发放问卷,实时回收,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97份。其中男生373名(41.58%),女生524名(58.42%);大一505名(56.30%),大二258名(28.76%),大三134名(14.94%);生源地为城镇的193名(21.52%),农村704名(78.48%);学生干部281名(31.33%),非学生干部616名(68.67%);校企合作班级学生173名(19.29%),非校企合作班级学生724名(80.71%);文科专业学生174名(19.40%),理学工学专业学生397名(44.26%),医学专业学生326名(36.34%)。
1.2研究内容
一是对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解目前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二是对高职大学生就业期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其就业期望现状;三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是否影响其就业期望;四是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以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为因变量,从专业认同角度给出合理设置就业期望的建议,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思路与对策。本次研究调查的人口学变量为以下6项:性别、专业类型、是否校企合作班级、年级、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
1.3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测量采用2009年秦攀博[3]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包含情感因子、行为因子、适切因子、认知因子4个维度,情感因子反映对专业的喜好程度、行为因子反映对专业的行为表现、适切因子反映专业与自身的匹配程度、认知因子反映对专业本身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共计23道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9,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高职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测量采用姜荧荧[4]2011年修订的《大学生就业期望问卷》,包含待遇性、匹配性、声誉性、规范性4个维度,共计18道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1,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信度和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本研究中统计检验均采用的是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差异
由表1可知,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水平整体较高(满分115分,平均得分约90分)。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年级和专业类型上差异显著(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大一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医学类专业学生显著高于文科类、理学工学类学生。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
2.2高职大学生就业期望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差异
由表2可知,高职大学生整体就业期望水平中等偏上(满分90分,平均得分约68分)。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在性别、年级、专业类型上差异非常显著(P<0.01),男生的就业期望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大一学生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医学类专业学生显著高于文科类学生。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在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
2.3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就业期望的相关关系
由表3可知,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认知因子、情感因子、行为因子、适切因子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就业期望呈显著正相关(P<0.01),认知因子、情感因子、行为因子、适切因子分别与就业期望呈显著正相关(P<0.01)。
2.4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为进一步探索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与就业期望的关系,本研究以就业期望为因变量,然后以专业认同、认知因子、情感因子、行为因子、适切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据表4结果可知,高职大学生就业期望的21.7%可以被专业认同有效解释,专业认同对就业期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1),即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越高,就业期望也越高。认知因子、情感因子、行为因子、适切因子分别对就业期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1),解释力分别为15.7%、14.7%、21.8%、21.6%,即学生的认知因子、情感因子、行为因子、适切因子得分越高,就业期望也越高。
3讨论
3.1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高职大学生整体专业认同水平较高,这与高职院校专业可以直接对口就业且目前国内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师资、校舍环境、就业创业平台等软硬件条件均大幅度提升有关。
3.1.1高职大一学生的专业认同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研究显示,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年级上差异显著(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这与大一新生对所学专业还不够了解、比较迷茫有关。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有很多是在懵懂的、家长建议的情况下甚至是被调剂进入某专业开始学习的,对本专业并没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算是本人选择的,也有可能在接触后发现与自己的想象有差距而产生迷茫和质疑。而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1~2年的学习,已经对自身专业比较了解,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也逐渐清晰,部分学生甚至经历了转专业等,对目前所学专业已经较为接纳和认同。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大一新生的专业宣传与引导,增强其专业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应从大一入学时就开展有关本专业的宣传介绍和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本专业的真实内容和未来就业情况,增强大一新生的专业认同感。
3.1.2高职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显著高于文科类、理学工学类学生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专业类型上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医学类专业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类、理学工学类学生,这与医学学科本身的特性有关。医学所对接的相关职业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而医生等职业救死扶伤的工作使命也使得这一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和地位。因此,选择报考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往往比较充分地了解了相关专业信息,对所学专业也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而文科类和理学工学类专业囊括的细分专业较多,且往往不具备上述特征。这提醒高职院校在日常职业指导与学生工作中,要提高文科类、理学工学类高职大学生的专业兴趣与自豪感。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每一种职业的从业者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都在为国家的富强和个体的幸福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3.2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高职大学生整体就业期望水平中等偏上,这与国内经济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趋势相符合,也与当代高职大学生普遍独立自主、重视个人发展、经济意识较强有关。
3.2.1高职男生的就业期望显著高于女生研究显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在性别上差异非常显著(P<0.01),男生的就业期望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对男性传统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有关。传统社会观念中,男性可能从小被告知应以事业为重,经济实力被认为是一个男性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重要指标。而在传统的家庭分工中,男性也往往被赋予赚钱养家的责任。因此,他们对于自身职业的成就水平和薪资报酬期望较高,即就业期望较高。部分高职女生则同样受传统社会角色的影响,认为就业对女性而言不是最重要的,也不必有过高的就业期望。这提醒高职院校在日常职业指导与学生工作中,要鼓励高职女生适当提高就业期望。高职女生是就业劳动市场的重要组成力量,在专业认同上与男生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就业期望水平却显著低于男生。应注重鼓励女生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更加自信、坚韧,适当提高就业期望,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才能,将所学充分应用于未来职业发展并回馈社会。
3.2.2高职大一学生的就业期望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在年级上差异非常显著(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这与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就业的思考和规划有关。大一新生往往还沉醉于新鲜有趣的大学生活,觉得就业离自己很远,不会认真思考更不会有过多的期望。而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毕业的临近,大二、大三学生会主动思考与就业相关的问题,独立意识、经济意识也更强,对未来工作的方方面面期望也会更高。
3.2.3高职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显著高于文科类学生在专业类型上,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医学类专业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类学生,这同样与医学学科本身的特性有关。医学所对接的相关职业如医生,往往工资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发展前景好,本身的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也更强。因此,选择报考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一般较其他专业学生有更强的就业期望。文科生往往面临专业对接市场较模糊、就业面窄、竞争大、工资较低等困境,仿佛选择了文科就等于“就业难”,因此整体就业期望偏低。值得一提的是,本调查中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就业期望在生源地上差异并不显著(P>0.05)。这与我国城乡差异逐步缩小、乡村经济大幅振兴、教育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大环境相符合。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就业期望在是否校企合作班级上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可能与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还在探索中,未发展成熟有关,应进一步大力发展与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在高职院校的落地,完善相关措施,体现其效果与优越性。此外,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就业期望在是否学生干部上差异也不显著(P>0.05),说明高职大学生对本专业认同与否、对未来的就业期望高低可能与是否担任班干部无关。
3.3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及各维度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对就业期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1),即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越高,就业期望也越高;认知因子、情感因子、行为因子、适切因子均对就业期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1),其中行为因子影响最大(21.8%)。这说明高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就业期望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对专业认同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期望水平。高职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了解得越深入、对本专业的喜欢和自豪感越强、参与本专业的学习与实践越多,越感觉本专业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性格,自然对未来进入该领域职场后的薪酬收入、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有较高的希望和憧憬,并努力达成。因此,高职院校在日常职业指导与学生工作中应着重引导学生提升对本专业的认同感,特别是科学安排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这对高职大学生树立准确、理智而乐观的就业期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4展望
之前的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多限于人格、学历、地域、家庭条件及专业选择等,本研究将高职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引入个体对未来就业的期望之中,扩大了大学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理论范围。本研究着重探索了高职大学生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对就业期望的整体影响,学生专业认同对就业期望各维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在对专业认同和就业期望影响的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变量?是否存在调节变量?可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此外,样本分布在个别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是很均匀,但由于整体样本量较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如下:一是重视高职大一新生的专业宣传与实践,增强其专业认同;二是鼓励高职女生适当提高就业期望;三是提高文科类、理学工学类高职大学生的专业兴趣与自豪感。
作者:张雪晨 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就业探讨篇3
当今,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重重压力,通过梳理当前0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出高校就业工作存在就业信息的个性化有待提高、就业工作缺乏前置思维、大学生对基层岗位认识不够且就业路径单一、大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针对就业问题和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树立就业工作的前置思维、增强就业工作的个性化管理、多管齐下引导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途径的变化
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直接影响体现在求职渠道上,线上招聘更多地取代了线下招聘,成为大学生求职的重要依托。同时,疫情也导致大多数用人单位将笔试、面试等招考环节从传统的线下转移到线上进行。疫情防控形势下,线上招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求职者带来了便利,但实际操作中也出现或多或少的困难。
(二)岗位需求的变化
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冲击直接导致招聘需求的锐减,部分小微企业甚至濒临倒闭,而中小微企业作为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主要贡献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之大是毋庸置疑的。就业市场景气指数,简称CIER指数,是根据就业市场中招聘需求人数与求职申请人数的比重计算所得,反映的是就业市场景气状况。根据智联招聘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申请人数增幅大于招聘需求人数增幅,CIER指数下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00后对新兴职业有兴趣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催生了新行业,今年6月人社部向社会公布了“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18个新职业。00后毕业生对新兴职业有兴趣,也更看重薪酬水平和行业前景。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数据调查表明,九成以上的受访00后毕业生对新职业有兴趣,三成以上的受访00后毕业生表示相当有兴趣,求职选择也更具多元化。新职业的出现,既是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充分体现。0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敢突破勇创新,将兴趣爱好职业化,注重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和幸福感,同时在求职中比较看重薪资水平、行业前景和自身发展空间。
(四)“考研热”“考研难”成为常态
考研越来越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增幅达21%,而录取人数较去年有所下降,仅为110.7万,录取率只有24.22%。一方面,疫情环境下出国留学人数骤减,考生大量回流,从而国内考研人数激增。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市场不景气,毕业生选择用考研规避就业难的严峻事实。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更好地获得社会承认,大学生多数会选择考研来提升学历。当然,还有部分学生抱着盲目从众的心态选择了考研。基于以上原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而不到四分之一的录取率也注定了多数考研人的失败,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考研热情。
(五)“懒就业”“慢就业”现象凸显
“慢就业”是指毕业后不急于找工作,也没有继续深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拒绝“毕业即就业”方式,出现“慢就业”的心态。疫情之下,就业压力陡增,“慢就业”“懒就业”现象就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其中有的大学生由于毕业后未明确职业方向,又不愿盲目就业,从而选择在“慢就业”中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以便找准属于自己的职业路径。也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再无学习或工作压力,将毕业后的阶段看成是放长假,将“慢就业”演变成“懒就业”,成为虚度光阴的“啃老族”。
二、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一)就业信息的个性化有待提高
当前高校拥有丰富的就业信息渠道,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较为完备的就业信息平台。学校就业相关部门持续发布招聘信息;辅导员老师会根据招聘需求将各类信息转发到相应的专业群,并给到针对性的建议;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会面向特定高校开展招聘工作,学校也会不定期地组织线上或线下招聘会,方便学生更集中更具体地了解用人单位和岗位需求;毕业生还可以借助各类招聘网站获取岗位信息。尽管就业信息量充足、信息渠道多样,依然有很多毕业生表示信息不够用,究其原因,是有效信息和个性化信息较为匮乏。高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数量在各专业、各地区以及校际之间极为不平衡,比如理工类院校针对文科类专业或艺术类专业的招聘信息相对较少,某省高校所发布的就业信息更多倾向本省用人单位,不同学校之间的招聘信息相差较大,而校际间共享就业信息模式还未成熟。
(二)缺乏就业工作的前置思维
高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片面认为“就业是大四年级的事情”这类观点,缺乏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置思维,未能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渗透进学涯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当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迷茫和困惑的状态,常常是海投简历却石沉大海,对目标行业和岗位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发展规划,毕业时也没有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员的角色转换,从根本上看是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清晰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各个高校基本都会开设的课程,但更多还只停留在理论上,实际作用和效果甚微,对就业工作的影响力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在落实就业方面的三全教育发力不足,容易将专业和学科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学风建设、专业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与就业工作割裂开来,而这本身就是一体化的管理工作,应当贯穿大学育人的全过程。
(三)大学生对基层岗位认识不够且就业路径单一
当前大学生对基层岗位缺乏充分认识、基层就业路径单一等原因制约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步伐。基层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和选调生等政策对大学生吸引力较大,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去基层就业的途径比较单一,目前通过考试选拔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主要方式,一些同学因考试失利导致失去了去基层工作的机会。另外,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基本都是95后和00后,大多来自城市,家境相对优渥,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对基层岗位缺乏亲身实践和正确认识,而网络媒介所报道的基层干部更侧重于“克勤克俭”“甘于奉献”等品质,部分大学生因此片面认为基层条件艰苦、生活穷困,产生怕苦畏难情绪,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
(四)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一方面,部分高校存在招生和就业“两张皮”现象,在招生过程中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造成某些“冷门”专业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大学生在毕业时陷入“就业难”的困境。另一方面,高校通常会在每学期初确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一经确定很难进行更改,而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对于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常常出现教学内容无法紧跟时代前沿知识和技能的现象。这就导致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虽然符合行业发展总体趋势,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就业能力薄弱。
三、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一)树立就业工作的前置思维,三全育人协同发力
招生和就业作为高校的入口和出口,绝不能割裂来看。高校招生部门可根据各专业历年就业情况,并结合市场调研状况,统计出就业市场更景气的专业和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针对就业市场更景气的专业,高校可结合专业招生指标和师资力量,在原有的招生规模基础上进行适当扩招。针对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可申请适当减少招生规模或进行专业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以适应市场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用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学,课堂中引入生动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初步确定职业目标。毕业是就业的前提,只有顺利完成学业才能谈就业,辅导员要立足平时,加强班级党团建设和学风建设,为学生顺利毕业、考研升学、出国或考公打下基础。任课教师在平时授课中要做好课程思政,帮助学生理解个人的成才对于国家、家庭和自身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前沿知识,培养过硬素质技能。
(二)增强就业工作的个性化管理,精准帮扶就业
高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仅要注重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更不能忽视毕业生的求职意向。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模式,详细统计学生的求职需求,根据意向地区、专业类别、就业类型等信息对学生进行精准细分,实行小班制就业管理,在推送招聘信息、举办校园招聘会和宣讲会时做到精准发力。在发布就业信息时要进行点对点发布,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就业信息的有效性。精准帮扶就业要采取“一生一策”就业管理模式,针对考研学生,要掌握每位学生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备考情况、心理状况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适当进行考研干预和指导。在考研复试阶段,高校可组织经验交流大会,邀请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和往届考研成功的学生讲授复试注意事项、分享上岸经验。针对求职的学生,要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上持续发力。借助学生组织,开展简历制作比赛和模拟面试比赛,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或往届高质量就业学生分享求职干货。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要给予更多心理指导和就业帮扶,确保顺利就业。
(三)多管齐下引导支持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
高校要加强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思想引领,辅导员、班主任应开展基层就业相关主题班会,借助优秀的基层工作者典型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家国情怀,培养艰难险阻、玉汝于成的奋斗意识,鼓励敢闯敢干、干事创业的创新精神。要做好基层就业政策的宣讲,有吸引力的基层就业政策是实现人才从“引进来”到“留下来”的服务保障。可邀请基层工作人员到高校进行宣讲,详细介绍基层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发展空间和待遇保障,解答学生对基层岗位的困惑。要组织搭建基层实习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到基层实习实践,体验基层生活、体察基层工作、体会基层民风,以实习实践带动就业。当前,考试依然是基层岗位选拔的主要方式,政府、社会和高校可共同发力,创新和丰富基层岗位选拔机制,让有志在基层建功立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能绽放青春的色彩,实现个人的梦想和价值。
(四)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开展就业相关品牌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各行业、企业、园区等,并借助校友资源,为毕业生进一步拓宽就业领域、拓展岗位数量。帮助学生发掘自身兴趣特长,将兴趣职业化,勇于尝试新职业,如民宿管家、主播、微商、旅行导师等,在新领域和新产业发光发热。做好创业指导和政策宣讲,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政府和高校应共同打造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培训、咨询服务、实践活动、跟踪帮扶等系列措施。针对“懒就业”学生,要家校合力,唤起学生的求职需求,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就业的意义在于国家富强、社会稳定、家庭富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要进行劳动教育,鼓励学生成为光荣而伟大的劳动者。针对“慢就业”学生,要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尽早就业的观念,对于目前没有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学生,可建议先找一份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待能力提升后再寻求进一步发展。要教育学生树立竞争意识,编制不等于一劳永逸,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持续提升个人价值才能永葆竞争力。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基石。高校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足教育的本质,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抓好。总之,做好高校就业工作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确保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作者:严棉 刘峰成 余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