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11:22: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动画设计制作探讨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的加速前进,“新工科”教育孕育而生,它体现了教育要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内在教育变革需求,也是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求。2017年,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标志着我国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拉开序幕,“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和迫切之需。[1]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2]结合新工科教育的理念,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学生成长为既具专业知识又具良好品德的人才。伴随多元化价值观相互交错发展时代的到来,思政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高校通过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在人才培养上输出大量专业能力和思想认知都处于上乘的优势资源,为社会提供能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1《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概况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的工学类本科专业,现属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重点培养熟练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及相关软、硬件工具研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具备较强数字媒体作品创作能力,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数字媒体作品设计与开发创新型应用人才。依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属于应用创新课程,共64学时、3.5学分。该课程是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二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涵盖关于三维动画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介绍三维动画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以3dsMax软件为例,讲解模型创建、材质贴图编辑、灯光摄影机设置、动画制作、环境特效处理以及后期编辑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动画的制作技术,具备三维动画设计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诚信、刻苦、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素质,为学生以后在建筑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影视制作、动画、游戏、广告等方向领域的继续学习、发展打好扎实基础。
2《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在多媒体机房通过大屏幕投影和红蜘蛛软件进行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授课方式。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动画设计与制作的理论知识,以及实例的具体制作思路与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学习笔记;然后,教师在软件中对实例的具体制作过程进行示范演示,学生通过模仿操作练习完成实例;最后,教师将出现的错误及代表性的操作问题讲解总结,并提供丰富的文件传输协议(FTP)资源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进行自主拓展学习。由于该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点多而琐碎,各知识点间的难易程度差别大。同时,面临课程学分、课时缩减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满堂灌的现象,导致学生没有跟上教师思路、笔记记录不全、没有听懂等情况;课堂教学实践性不足,导致学生无法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只会做教过的例子,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更谈不上综合化的知识运用与创新等情况。通过分析现在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在《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基本或者完全依赖教材来施教,而该课程的教材未涉及到课程思政,与目前的“新工科”教育严重脱节,与新工科思维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不符。专业教师仅重视专业领域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忽视对专业领域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等的培养与塑造,忽视专业课程本身所蕴含的育人功能。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更不能忽略学生的思政教育,通过促进彼此间的融合、互动,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层面的“协同育人”目标。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3]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要求和首要条件,而课程思政正是一种提升大学生思政水平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青年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职业技能水平将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专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结合课程育人目标,研究教学内容,深挖思政元素,思考将思政元素以如盐化水、润物无声方式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中、融入专业教学的课堂内、外,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浑然一体,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思政要求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学目的。以课程思政牵引育人的各个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在思政精神指引下,借助新工科背景,改革教学内容可碰撞出全新的教学成果。思政教育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优秀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获得就业的敲门砖。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着力培养专业技能卓越、家国情怀深厚、自觉创新奉献的“新工科”人才,充分彰显“新工科”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使教育理念更加贴近生活,关注社会。
3《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介绍三维动画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以3dsMax软件为例,讲解建模、材质贴图、灯光摄影机、动画制作等内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通过三维动画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维动画的特点、制作思路和过程;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了解三维动画的应用领域,使学生具有较开阔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通过对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三维空间感,使学生掌握动画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与时俱进,跟上软件技术发展的脚步;
3.3通过对作品的渲染与特效、后期合成等操作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与专业知识相通的思政元素,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重在培育批判创新、团队协作、爱国主义、工匠精神等,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专业技术人才。
4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师应充分认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争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思政元素,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实现价值引领,真正将立德树人理念与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培养有思想、有文化内涵和创作深度的专业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从而使“新工科”与课程思政建设在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标上同向同行。
作者:李小美 单位:宜宾学院
动画设计制作探讨篇2
随着影视动画行业的不断革新与发展,观众的要求不仅在局限于剧情的设计,对于场景构设和视觉艺术的享受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加精美的制作和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在对动画场景设计中融入视觉艺术时,要注意在遵从原有动画风格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创新,并保证场景设计是服务于整个动画展示的,不可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视觉艺术的构建是动画场景设计中更高层级的要求,也能起到对角色衬托和氛围烘托的加成作用,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关注。
一、影视动画场景设计概述
(一)设计制作流程
首先,设计人员要根据安排好的剧本情节和导演的要求,对每一个场景进行平面规划,并以此作为基础参考设计出主要人物在该区域内的活动路线,理清动画设计的基本空间范围要求。其次,对于不同的分镜头需要提前进行细化和分析,着重关注不同分镜头下的背景和前景规划,涉及到人物运动路线的还需要明确行进的方向和位置,以便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确定场景设计当中的绘制镜头。在初次描绘时可以利用铅笔进行标注,明确光源的方向和强弱[1]。最后,在场景背景设计时要依据绘制好的镜头背景对其进行完善,严格参照提前标注等各项基础信息进行绘制,并逐步完成上色和校验,为后续与角色的合成做好准备工作。
(二)设计发展现状
影视动画设计发展年限与历程较长,主要是诞生于欧美地区并由西方进行相关的技术探究与发展,国内的动画事业发展在技术和设计方面仍然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动漫当中的场景设计是为了人物的活动和剧情发展提供一定的背景和舞台,这要求场景设计的精细度较高,能够较好地还原细节,保持画面精美和协调。我国目前已经有许多教育专业的影视动画设计院校,也为本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形成了一套较为突出的设计理论和技术手段,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动画场景的设计当中,不仅要能够和人物的风格特色形成统一,还要有一定的独立造型能力,构设出更加丰富的背景画面,使其成为剧情展开和人物性格构建的重要推手。
二、视觉艺术融合动画场景设计的意义
动画当中的场景设计虽然只是背景舞台,但对于作品风格的呈现和动画的空间规划、色调协调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影视动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场景设计当中积极融合视觉艺术更有利于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和作品的创作质量,以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动画作品,使戏剧的冲突和作品表现力得到有效提高。场景规划不能只考虑单一维度上的情节展现,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一定的延续,保证时空构造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当出现动画场景的转移变化时,还需要考虑到其延伸和拓展,使场景和人物能够形成有效融合,促进场景成为气氛烘托的一部分,更好地展现作者或导演想要传递的情感观念。
三、对动画场景设计的视觉艺术改造
(一)切分镜头视角
在不同的镜头切换过程当中,会导致背景创作产生差异化的特征,通过对动画场景设计的工作流程来看,分镜头的规划合理性是影响后续设计的重要前提,设计人员在突出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同时可以有意识地采用一些不同的镜头切分视角进行创作的艺术视觉对比,从中选择艺术特征更加突出的方式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这种分镜头视角的转换能够更好地打开设计人员的创作思路,规避了一些定式思维设计带来的局限,也是提升创作艺术性能的主要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镜头切分时必须要遵从一定等视觉理论基础,而不能随意进行分割,容易产生一些切分错误问题,导致剧情交代不完善或引起观看歧义[2]。
(二)突出色彩氛围
在场景设计当中合理地运用不同的色彩,能够在心理情绪上给予观众一定的引导,也是构建动画场景氛围的重要过程。不同场景的色彩应用在渲染和制作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设计人员要提前根据特征的要求对色彩的应用进行有机转化,使其在明度、融合等方面更加和谐。色彩氛围的运用是视觉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在场景设计当中需要提前考虑的一种色彩心理感受,对于设计人员整体氛围的把握和细节性的运用有较高的考验。在整体氛围保持统一的同时,运用一些细节性的亮色点缀,能够更好地突出动画场景的灵动之感,但这个运用比例的把握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否则可能会产生一些喧宾夺主的问题[3]。动画场景背景色彩的运用必须要和人物形象形成一定的整体,不能降低角色风采,而要形成一种有机的烘托和映衬。
(三)应用科技手段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影视动画设计可以更好地利用建模的方式来提升设计的高效性和视觉美感,这也是目前动画场景设计当中经常应用的方式之一。对于一些在现实过程当中无法实现的场景建立必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形成更刺激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一些模型建设和氛围渲染的过程当中,计算机技术能够更好地展现不同的影视艺术表达。二维和三维的动画设计当中都可以运用计算机的方式进行制作,一些多媒体的感官效果能够赋予场景以更加真实的特效,一些模拟化的展示技术可以更好地调整在三维空间当中背景展示中的色彩变化、光照阴影等,在赋予动画场景设计更多样化功能的同时,更好地提升了设计创作的工作效率,发挥了现代化创作技术的应用优势。
(四)促进多元融合
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视觉艺术理论在融合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碰撞和火花,这也是突出设计作品个性的重要环节,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广泛学习不同的设计知识和作品,通过多元融合的方式使自身的创作作品更加立体。中外的传统文化影响带来的动画场景设计会产生很大差异,通过学习他人优秀的创作风格,能够在设计思路和细节完善方面产生极大的优势,设计人员要对这些艺术手段进行吸收和内化[4]。不同的场景设计对于人物内心情绪的展现会产生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如在日本的动画作品当中,会通过自然景观来展示人物性格,如经典的《千与千寻》当中就广泛运用了这一手法,通过融合吸收能够更好地发挥设计人员的创作意识。
(五)把控剧情走向
所有的动画场景设计都必须要和故事的剧情走向形成风格上的统一,如在一些较为悲情的故事当中,背景设计的颜色不能使用得过于跳脱,会导致观众出现一种反差和不适。设计人员要提前对故事的情节走向形成全面把握,构建一定的空间框架和规划,所有的剧情发展都应该在已有的空间范围之内完成。尽管在演出过程当中,这些故事情节和动画场景都是一步步展现给观众的,但做好前期的规划是保证场景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设计人员必须要明确这一工作流程。当剧情的情绪氛围出现转折时,可以提前对其进行场景上的铺垫,保证观众在观看时能够被色彩和视觉逐步吸引,形成情感上的变化。动画场景设计对于剧情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是进行视觉艺术改造时的重点内容。
(六)重视风格优化
根据不同的作品风格进行动画场景创作时也需要吸收和融合,通过风格上的优化使作品的个性特点能够更加强烈地反映给观众,以便留下更加深刻的观看印象。无论写实或夸张的场景设计,都是一种服务于情节展开和人物构建的重要背景,要求在创作过程当中能够注重视觉艺术的融合,关注场景当中的细节装饰部分和整体设计风格的统一性,以场景和背景创作突出作者和导演想要表示的主观意图。在我国传统动画当中有水墨元素、剪纸绘画等融入背景创作当中,在国外的一些动画作品中也采用了油画等设计风格。创作人员要能够切合作品的主要氛围和特征展开艺术创作,吸收不同风格下的视觉展现特点,促进设计作品水准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当中有机融合视觉艺术的要点,赋予画面更多的视觉美感与艺术享受,使动画设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场景和人物。在进行场景分镜头的切换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创作的人物性格和时代特点,特别是在一些具有爆点的场景当中,要着重突出视觉冲击力。场景构设应融入一定的主观色彩,明确且富有变化,但要注意不可和主要人物之间形成冲突,防止出现重点模糊的问题。设计人员要灵活运用一些计算机技术和动画合成软件,通过科技的手段促进设计的多元融合。
作者:王晓惠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动画设计制作探讨篇3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动画产业在数字媒体时代也迎来了变革契机,需要在把握技术变革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策略与措施,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进步、健康发展、持续繁荣。要重点关注先进信息技术、数字媒体传播渠道等给产业带来的影响,积极推动动画制作与传播模式的变革,构建更加契合数字媒体时代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
1国内动画产业概述
动画作为集合了绘画、电影、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受众面广,市场极大。动画一般分为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两种,而在新时期背景下也出现CG动画与网络动画等更加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分类方式[1]。我国动画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建国后也出现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作品。但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动画产业重视不够,导致产业发展没有跟上世界动画发展脚步,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存在明显的技术、人才劣势。2013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下,我国动画产业才迎来春天。动画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大量优秀动画作品开始涌现,同时相关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与实施[2]。目前来看,我国动画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2数字媒体时代对动画产业造成的影响
2.1动画设计全面创新与变革
首先,动画设计模式有所变化。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意味着动画创作者能够直接电脑软件完成绘画设计工作,并且能够借助数字媒体完善设计思路,相应的设计质量与效率都会得到明显提升。其次,动画设计动感效果更为明显。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动画创作者能够将2D与3D技术进行完美结合,同时对动画本身的效果进行优化,从而营造更好的观感[3]。
2.2动画制作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
数字媒体时代下,动画制作的方式更为多样,同时动画制作门槛有所降低、制作效率有所提升。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到动画制作中来,譬如Flash技术与动画的结合,催生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Flash动画作品。而动画制作的多样化与高效化发展,意味着动画产业不再完全由动画公司所主导,个人与小型团队也能为整个市场和产业带来新的活力。比如《小小火柴人》《小破孩》《打,打个大西瓜》等,均是这一背景下出现的优秀作品[4]。
2.3动画传播路径大幅拓宽
数字媒体时代给动画的传播拓展了新的途径。长期以来,“小屏幕”电视与“大屏幕”电影都是动画传播的主要媒介。而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观看动画,如网页、计算机软件、智能手机App等。动画传播路径的拓宽,能够给观众带来更为便捷的观看体验,也能有效拓展动画用户规模。
2.4动画的艺术审美诉求有所变化
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动画的艺术审美诉求发生了一定变化。一方面,动画作品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有所增强,媒体使用更加强调综合性,作品题材与内容呈现出明显的生活化、娱乐化趋势,同时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想在各类动画作品中广泛出现。另一方面,受众希望获得直接、简略的视听享受,感受更加自由宽广的想象空间,感受多方位一体化的娱乐方式,体验丰富且具有深度的民族文化。
2.5产业模块化与技术化特征明显
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后,受众对动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全面体现在故事、画面、音乐、声效、动感、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相应的动画制作体量明显增大。这意味着动画制作人员规模十分巨大,不同人员负责不同模块已成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动画制作技术的进步将成为影响动画产业发展的关键,先进技术的应用将直接关系到动画作品的制作质量、效率等[5]。
2.6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动画产业都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甚至当前依旧有不少人对动画抱有偏见。这直接导致高等教育动画专业的建设较为滞后,育人模式并不完善,整个动画产业的人才缺口较大。而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后,动漫产业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而动画专业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相应的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3数字媒体时代动画产业发展策略
3.1全面创新动画设计与制作模式
对动画设计与制作模式进行合理创新与优化,是新时期背景下推动动画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以创新盈利模式和完善动画产业链条为基础,科学引导动画创作生产,优化动画产业布局结构,实施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对数字媒体时代的动画设计与制作模式进行合理创新。以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等作为动画作品题材来源,对数据信息的素材进行合理提取,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为动画创作提供支持,将客观数据与主观创作需求相融合,制作出符合市场预期且能表达创作者意志的优秀作品。推动动画创作的模块化发展,适当强化动画制作人与导演的重要地位,形成全模块统一管理的制作模式,明确分工并发挥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切实提高动画制作质量与效率。在动画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加大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运用,借助计算机软件优化动画制作流程,实现一边制作一边修改,大幅度提高制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作品质量[6]。推动文案脚本、美术设定、原画分镜、动画制作、配音剪辑等制作流程的适当协同,在遵循传统制作流程的同时强化制作协同性,借助云平台、专业软件等统筹进度与分享信息,在统一管理、模块化制作的基础上促进动画制作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3.2加大设备投入与技术研发应用力度
动画产业逐步朝着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相应的资金投入规模有所增加。加大资金投入并合理制订动画产业发展方案,加大设备投入与技术研发应用力度,着重从技术基础层面推动产业发展,以先进设备与技术助力动画制作水平的全方位提升。强化对动画创作生产的引导,推进动画技术创新,强化人才支撑,着力探索3D动画制作技术,并在产业模块化发展的进程中建设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推动整个行业技术水平提升。
3.3发展独具民族特色审美价值的动画作品
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了新的土壤,动漫作品也要围绕民族特色文化、价值,践行文化传承,积极挖掘动画中的民族特色审美价值。应当寻找民族化的精神根源,将先进制作技术与传统优秀文化在动画中进行深度融合,在动画中渗透民族文化元素,结合传统创作体现当代特征,以动画载体表达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对数字媒体语境下中国民族动画审美的变化趋势进行正确把握,通过造型与场景的隐喻、解构传统文化、表达东方审美文化内核,积极推动现代技术和传统文阿虎的结合,促进视觉惊艳的传承与创新,凸显动画创作中的文化寻根。
3.4完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数字媒体时代保障动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后,动画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大。而在整个产业模块化和技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培养专业对口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成为了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需要积极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高校等的育人阵地作用,加强动画专业建设,积极推动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市场发展的有效对接,培养出大量能够完全满足动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政府需要发挥导向作用,推动高校与动画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明确育人目标并构建相应的育人方案。规范基础的专业建设,形成特色化的专业培养方向,加强对创意设计人才、动漫文学人才、影视动画人才、动画设计与制作人才、三维动画与特效人才等不同领域人才的培养。加强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包括《构成设计》《透视学》《动画技法》《动画视听语言》《动画影视后期制作》《动画造型设计》等在内的专业课程。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动画企业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对育人目标进行合理调整,兼顾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包括项目式教学、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线上互动教学等在内的各种方式优化专业教学和育人,促进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共同对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训就业等进行编制、实施与管理,探索提高育人质量的可行途径。由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设备支持、场地支持、人才支持、资源支持、实践支持等,全面强化动画专业教育的实践性,有效规避专业教育过于理论化的问题。学校与企业可以尝试构建定向育人模式,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建设相应的动画专业班级,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对企业所需人才的有效培养,解决动画企业所面临的人才缺乏问题。
3.5规范媒介版权管理与品牌经营模式
数字媒体时代给动画产业发展注入了大量活力,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版权问题正是重中之重。数字媒体渠道意味着动画传播渠道拓展,传播范围扩大且传播效率提升,但是也出现了大量侵权现象和不规范的动画流通现象。整个行业需要在政府的引领下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动画作品的版权管理,同时规范动画作品的流通管理。在保障法律保护的同时加强行政保护,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度等作为保障动画产业健康发展的强有力后盾。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商标法》《专利法》《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均是能为动画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强对动画作品产权的技术保护,积极推动“云版权”体系的建设,构建新型数字版权流通环境,完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重点打击恶意抢注行为、盗版现象、非演绎行为。
4结语
综上可知,动画产业在迈入数字媒体时代后迎来了诸多利好条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政府牵头支持动画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企业要积极联合起来,共同探究数字媒体背景下的动画产业发展路径,将数字媒体与动画设计、制作、发行、传播、宣传等相结合,全面推动传统动画产业在新时期的有效创新与变革,优化产业结构并增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为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岳鑫.数字媒体技术下中国动画发展方向初探[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3):75-76.
[2]马文霆.数字媒体时代动画表现形式探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40(3):42-44.
[3]赵润泽.数字动画在手机交互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6):211-212.
[4]张放.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民族特色实验动画[J].电影文学,2021(20):74-76.
[5]张康.复杂适应系统视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大学,2019.
[6]胡良杰.中国动画电影成人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卢思华 单位: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