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4:41: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高职素质教育探讨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所赖以维系的重要精神纽带与精神力量源泉。在当代社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不止体现在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同样被高职教育事业所需要。高职学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接触与学习,可以充分提升其人文素质,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竞争,指引其努力生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帮助其获得更加良好的职业发展优势。本文介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希望能够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真正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力量源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培育的是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优质人才,其人文素养培育,根植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不同的教育内容所需要遵循的是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和源流。每一种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所遵循的教育资源源流都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承和目的相关联。文化教育信仰、人文素质教育目的需要从特定民族、社会中找到思想根源。优秀传统文化正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源头之一,也是其重要的力量来源。因为归根结底,中国职业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部分,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滋养下才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合,以此培养高职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人翁意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积极力量。高职院校不单是职业人才的培训基地,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建设载体,其对弘扬社会主义文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纠正高职院校过度重视职业技能教育的倾向,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进步。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资源宝库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国人能够在丰富的传统文化养料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内涵,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唤醒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与职业精神,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高度民族特性和传承特点的文化资源,其能够带给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充沛的文化力量,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了有关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内容,引导高职学生自主思考工作与家庭的意义,思考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对人生的影响和对社会的积极价值,引领学生正确看待多元化的社会现象,让学生在文化传统中感受传统价值的魅力,并且以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感知自我行为的社会属性,帮助高职学生以正确行为和态度面对社会现实。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修养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贡献积极力量。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指引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的有效指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等不仅仅是关乎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也关乎中国多行业价值认知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不只需要在社会劳动中予以体现,更需要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2]。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高职学生能够在高职教育中感受到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能够自觉在校园生活中应用正确的价值理念看待具体事件,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应对社会生活的挑战,从而使得其价值观念在不自觉中向良好人文理念的方向转变,在行为中真正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在人际交往中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规制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良好的人文教育内容能够在学生中间形成社会价值观念的共识,以主流社会观念引导高职学生平衡人际冲突,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人文教育也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有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以人文价值理念为参照思考专业教育内容,提高其专业认识。高职院校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规制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避免教育目标的偏离。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文化内容始终占据最核心的地位。良好的道德水平在传统文化中可以得到最高等级的社会评价。对高尚品德的看重正是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规制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凭借。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践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人类是自然界的核心之一,人类在与自然的和谐交往中实现自我的升华。不论是历史上的何种政令法规或者通行价值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人类人格尊严的维护。当然,古代社会的人与现代社会的人在内涵上可能有所区别。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对人的尊重能够充分指引高职人文教育的发展,为高职人文素养的培育奠定扎实的人文根基。中国是农业国家,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现了农业文明。区别于西方的海洋文明,中国文明对生活自给自足、安土重迁有更加积极的评价[3]。即便在封建社会,中国文化阶层也往往将耕读传家视为值得自豪之事。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指引一代代中国人生活、奋斗。早在春秋《管子》一书中,管仲就明确提出了人本主义的主张,认为国家管理要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样看重对和谐关系的追求。和谐状态成为最理想的人际关系形态,也成为最理想的社会关系模式。不同社会阶层间基于友爱彼此交往,社会的良好秩序就能得到维护。这一理念应用到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就对高职学生的友好人际交往意识形成促进作用,能够带动未来更加友善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都肯定了人类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对自然表达了尊重与敬畏。这些都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有积极意义,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在学习与未来工作中深刻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推动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社会的形成,更加有助于实现中国社会的长久、良性发展。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优秀传统文化给予高职学生以崭新的角度思考职业教育内容,能够帮助高职学生丰富其认识论体系,以更加多元的认识角度探索不同的职业教育内容,从而促进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为其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职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巧和职业工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考核职业能力的环节。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实践,高职学生才能够真正明确其自身能力的不足之处,为其实现成绩提高提供有效帮助。而优秀传统文化同样重视实践,近代的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就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培养合格人才。知行合一也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对真理的追求路径。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高职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中对实践的认知灌输给高职学生,使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到高职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联系,明确职业实践的意义,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长久有效的科学指引。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社会劳动力结构,培养技能型劳动人才,丰富劳动力供给,传承劳动技艺,促进就业市场繁荣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不能只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而应关注社会变化趋势,根据时代需要纠正教育风气和改良教育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近些年,高职院校致力于创新传统育人方法,深化教育改革,将教育的基本内核从专业知识的灌输转化为人文素养下的职业素质提升,探索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高职教育路径,从而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坚持将其教学内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领与传承的作用,强化学生的专业精神。高职学生的个人学习固然是为了得到良好的求职能力,但是其个人的人文素养也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有深远影响。同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的成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样有重大意义。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可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文素养培育。优秀传统文化更可以促进高职教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学习动力,鼓励高职学生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责任担当投身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武器,批判继承职业传统,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4]。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尊重人的自主性,以人作为文化事业的主体与中心。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本主义的精神内核上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不谋而合。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高职教育同样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将职业教育的核心定位为学生群体,从学生的利益角度看待教育活动的展开与改革,贯彻落实人文主义精神[5]。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该在形式上予以融合,以满足学生对全面素质培养空间的需求,让学生得以自由发挥,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职业素养。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能够打破传统的二元教育模式,学校内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扁平化交流,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体而言,首先,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职业教育的素材,将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融合。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形成自身的教育优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带动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性质,充分发掘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平台,建设专业化人文教育基地,在教育基地开展学生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6]。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融合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在课堂教学体系之外鼓励学生成立传统优秀文化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兴趣,加强社团活动与课堂教育的配合,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立体化人文素养培育。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享受文化节目、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推动信息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学生网络交流中心,通过校园平台为学生提供数字教学素材,在素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设个人平台中心,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诉求,推动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能够决定其在社会中的职业晋升和收入水平等。但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积累还不能够保证高职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人文素质的缺失和人文视野的缺乏会使得高职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时,缺少对正确职场发展方向和生活方向的认知,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高职院校应该以学生的职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为办学宗旨和教育改革方向,采用积极措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高职教育事业良性发展,为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应提供有效保障,推动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作者:毛维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高职素质教育探讨篇2
伴随着当代艺术的快速发展,戏剧影视表演行业呈现出了无比辉煌的景象,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然而,在多元思潮的冲击下,戏剧影视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令人担忧,有些演员为了金钱和名利不顾个人形象,对社会风气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可见,戏剧影视专业人员必须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保持较高的思想觉悟,牢记本职工作对思想素养的基本要求,不因外界诱惑而动摇个人意志,决不能陷入犯罪的泥潭。当然,培养优秀的戏剧影视专业人员,应当从学校抓起,注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内容的创新,最大限度地突出素质教育的元素。为此,本文着重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戏剧影视表演专业高职专科教学内容的创新,以便更好地优化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堂活动,确保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真谛,以较强的综合素养学习本专业课程,为今后的艺术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素质教育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要求
从我国古代开始,传统艺术文化就已经确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包含了戏剧、影视等各种表演形式,不同的表演风格,打造出了历史价值极高的表演艺术样式。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戏剧影视作品大都倾向于国际化,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难以在观众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尤其是遗漏了最为宝贵的中华民族美德,丧失了“中国特色”,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所以现代社会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不再是机械学习文化知识的“机器人”,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功底、业务技能操作、行业创新思维等能力,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现代化专业人才。对于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而言,应当尽快转变育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校实际,放眼于社会企业,注重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在此基出上发展学生对戏剧影视内容创新的思考能力[1]。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将所学的戏剧影视表演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掌握到位,从而确保整个表演创作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完成。与此同时,由于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强调的是“表演”,这是一个“动词”,就是说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这个表演也是人演人的一种艺术,需要在教学中突出“体验”和“体现”的环节。在戏剧影视专业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体验”戏剧影视作品内容创造条件,不但要将基本的理论知识、动作示范、言语表达传授给学生,还要为学生留出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表演和互评,以他人之优势弥补个人之不足,共同取得进步,才能真正满足素质教育对现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最新要求。
二、新时代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戏剧影视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休闲娱乐”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不懈追求,有的人去电影院或剧院观看,有的人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观看,受众的接收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外部行业,还是影视市场,戏剧影视人才的需求量猛增。当下,我国影视投资的来源也越来越多,推出的作品类型多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比如:影视剧、话剧、网剧、视频短剧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然而,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同质化”较为严重,“同质化”的内容自然会让演员的表演“形象”呈现出“同质化”,显得毫无特色,大大降低了戏剧影视作品的欣赏价值[2]。为了扭转这个格局,戏剧影视行业就开始重视优质人才的引进,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人的需求程度随之提升,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就业前景。
2.影视行业要求高素质表演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欣赏戏剧影视剧已经成了人们选择精神享受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说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走向了更高的台阶。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需求,戏剧影视表演行业也开始注重表演人员形象的打造,不再以单调的“模仿他人”为主,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人文气息,注重素质教育对表演人才的要求,尤其是高素质表演人才倍受欢迎。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内戏剧影视表演行业也提出了人才录用的门槛,不但要求表演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表演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行业发展形势下,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自然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旦不够优秀,就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即便找到,也很可能会因综合素养欠缺而迟早被淘汰。
3.戏剧影视演员的换代速度提升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源动力,多媒体软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应用价值,甚至不可替代。例如在戏剧影视表演行业,多媒体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多媒体通信网络和多媒体的共同发展,构建出了全球范围内的戏剧影视网络,实现了自由、交互的格局,可以让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获取到自己期望的戏剧影视作品。随着行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公众的审美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演员的换代速度。例如很多演员一夜爆红,被追捧一段时间后,又很快被新生代的演员所代替,经不得岁月的考验。这也是当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必须重视的问题,应当尽可能地提升个人的表演魅力和综合素养,才有希望获得长久发展[3]。
三、当前高职专科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较滞后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高职专科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也在寻求着改变,但是其教学理念依然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其一,绝大多数高职专科院校中设立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无论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还是教学手段、实训方式都是照搬表演本科的培养模式,无非是将表演本科教学的四年压缩成了高职教学的三年学制。这显然是不适合的,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何在?其二,因为许多高职专科院校的戏剧影视专业教师只具备专业知识,缺乏历史、政治、文学、美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课堂上很难将表演的规定情境扩展开讲授给学生,缺失了应有的文学底蕴,自然就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便适应现代戏剧影视行业的创新性发展,但是一部分高职专科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基本上没有将创造力培养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之中。大家都知道,艺术需要创造力,缺失创造力的学生几乎创作不出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因为他们只会墨守成规,不懂得思考问题,难以发自内心地演绎戏剧生活。
2.教学方法不科学对于戏剧影视文化而言,它主要是从某一地区的实际出发,以本地自然环境为依据,注重人类活动及人的生活状况,并且以社会发展为基础而拍摄的视觉艺术所能带来文化历史意义的精神资源。为此,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尽可能地采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段,以此展现具有艺术韵味的戏剧影视表演内容[4]。不过,许多高职专科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方法并不科学,处于十分单调的状态,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越来越感觉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没意思,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现在的年轻人都被体验式、沉浸式的商业模式所吸引,却很难在表演这一门本身体验感和沉浸感都很强的艺术门类课堂上找到兴趣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一定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高职专科院校的表演课堂,不能再套用表演本科的教学方法了,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重新建立表演课堂机制,否则学生将很难被激发表演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实训机会少与名校相比,高职专科院校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尚显不足,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高,其师资力量也暂时无法与名校相比,直接导致高职专科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实训机会非常有限。一方面,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高职专科戏剧影视表演的学生要想参与的实训项目很少,他们实训中获得的角色都是一些配角,甚至是群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想取得进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既不利于获得完整的角色体验,又不利于锻炼戏剧影视表演技能,其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在我国,绝大部分影视行业都集中于经济实力雄厚的一线城市,而一线城市也都是名校和211、985等重点大学的聚集地,如此一来,高职专科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竞争压力就非常大,他们很难触及影视制作公司,更多的都是在短视频平台或娱乐场所等地寻求实训机会,这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困扰。
4.学生基本功偏弱对于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之所以未能进入名校或重点大学,就是因为他们在高中阶段的文化课基础不牢固,学习成绩偏低。高职专科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是偏弱的,其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都与名校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这一点会使其在艺术领域的发展举步维艰。从表面上看,戏剧影视表演只是一种娱乐活动,似乎不需要较高的文化知识,殊不知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因为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一个人要是缺乏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事物,也不会养成一种共情能力,其在戏剧影视表演中的角色表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然,这些能力的提升都需要文化课知识的支撑,而一位文化课较差的学生是很难增强自身的这些能力,其人文素养的缺失也是其文化课知识积累不足的结果。尽管有的人说外表漂亮就能当演员,但是漂亮的外表只是一瞬间,当一个人没有扎实的人文素养,就很难持久地吸引观众。
四、高职专科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内容的创新策略
1.转变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理念为了提升高职专科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教学内容是关键,而一切需要从转变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理念入手。首先,改革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性,同时,大力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剧本,感受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并且要能让自己创作的角色形象更加符合社会环境,展示出戏剧影视作品中人物角色的灵魂。其次,高职专科院校还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一名艺术从业人员立足的关键,具有个人的独特见解,才有可能创作出更具有特色和价值的艺术作品。当然,作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处处留心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不断体验生活,以此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要经常写日记,表达个人的感受,既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5]。
2.加强戏剧影视表演实践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戏剧影视表演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要求,而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工具的戏剧影视表演越来越受欢迎。如今,人类社会因网络而变得多姿多彩,戏剧影视表演的实践样式也在不断更新,并使网络信息传播下的艺术活动增添了更多趣味。当然,在这种形势下,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必须突出,才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否则很难脱颖而出。为此,高职专科院校必须加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好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熟练,才有足够的能力演绎好戏剧影视作品,从而塑造出鲜活的角色形象。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模拟实践教学,借助校外实践基地和与影视创作实体开展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不断地在“实战”中取得进步。
3.实现课程内容的新颖特色化在新的时代下,促进高职专科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内容的创新,必须突出“新颖”“特色化”等特征。也就是说,在原有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内容上添加一些“亮点”,充实教材内容,让戏剧影视表演的课程内容富有特色,耐人寻味。一方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安排合理的内容,并创设最佳的情境化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剧本内容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了应对现代表演专业学习就业难的问题,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素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提升其实操能力的活动,比如:进行课堂表演实景拍摄,引导他们不仅演,还要导,从特色化的课程内容中体会戏剧影视作品的实操过程,让学生表演和导演的综合能力。
4.提高戏剧影视表演师资力量只有优质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优质的学生,学生的成功与教师的辛勤耕作息息相关。所以,高职专科院校领导要注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师资力量的提高,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以优秀的教师队伍来促进本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其一,学校要定期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采用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新知识,强化表演知识储备,包括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前沿专业知识、实战演练等,以过硬的业务技能胜任教学工作。其二,高职专业学校要纵观整个表演行业,不断地为学校引入优质的戏剧影视表演专家前来指导,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戏剧影视表演知识讲座,并让教师在现场提出问题,以“专家答疑”的形式提升本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播放类的设备为戏剧影视效果的增强提供了便利,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基本上都以某种带有冲击力的符号来传递信息,以至于戏剧影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兴旺。立足于现代,展望于未来,基于素质教育的戏剧影视表演业教学内容的创新已是形势之所需,采用科学的教学内容充实高职专业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必将成为提升戏剧影视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让现代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充分体验素质教育所带来的艺术气息。作为培养艺术从业者的重要基础,高职专业院校必须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制定高层次表演专业人才的教学计划,同时要合理地定位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的方向,确保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服务于地方、国家、社会等各个层次的优质艺术人才。
作者:高万雄 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高职素质教育探讨篇3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
(一)院校的重视程度不足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办学之初,其办学理念就以实用主义为主,多年来一直以培养高职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主,忽视了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1]。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认为,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可有可无,并未将其列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重视,是导致高职思政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思政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公共课程之一,是对高职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虽然,部分高职思政教师意识到了在思政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加之教师长期深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部分高职思政教师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落后,填鸭式的灌输方式,不仅会影响到高职生的学习兴趣,更会影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人文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其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内化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而没有内化的人文教育也只能停留在人文知识的表面层次上,也就无法发挥出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更要求其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道德品质[2]。新课改背景下,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应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地提升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高职生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艺双馨的优质人才。经调查发现,新形势下,人文素质的欠缺,已经成为高职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阻碍。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因此,很容易忽视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职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欠缺,而出现不良的行为或者道德失范的现象。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在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曾明确强调了要在职业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因此,高职的思政课程中应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落实人文素质教育。从而,让高职生能够成为一名具备专业技能,同时也具备较高的品质和涵养的优秀人才,更好地促进高职生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在高职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一致思政课程是对高职生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思政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一致[3]。虽然,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促进高职生更好地发展。新形势下,培养高职生优秀的思想政治素养,让高职生成为一名具有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格以及健全的人格的优质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人文素质教育都是为了将相应的知识内化成高职生的品质和修养,让高职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具备优秀的美德。
(二)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强高职生对思政课程理论的认同人文素质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资源,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高职的思政课程之中,能够增强高职生对思政课程理论的认同。丰富的人文知识的融入,给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堂增添了几分趣味和生机,有效地激发了高职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为思政知识赋予了人文内涵。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课堂中的融入,有利于增强高职生对思政课程理论的认同。
四、新形势下高职思政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职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培养高职生做人的高度以及做人的厚度,让高职生未来能够成为德艺双馨的优质人才。为此,高职的思政课堂应积极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加快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4]。高职院校多为理工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生人文知识的匮乏。因此,高职的思政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教材中涉及的人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发掘和扩展,以帮助高职生了解和学习到更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学习到优秀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让高职生能够对世界、对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其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更好地促进高职生的发展。此外,高职的思政教师还应加强对高职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让高职生能够学习和了解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高职生的文化自信。高职生喜欢新鲜的事物,也追捧外来的文化,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此,教师应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之中,也应着重突出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以及传统美德,让高职生能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内化成自身的品质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促进高职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思路攻坚人文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因此,高职的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响应人文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重视高职生的内在需求,尊重高职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高职生的主观能动性。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生都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个性鲜明。因此,高职的思政课堂也应紧紧围绕高职生的需求而展开,重视高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立足于高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5]。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高职生个体特征相结合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打破理论知识与现实之间的隔阂,让思政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满足高职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高职思政教师也应注重对高职生的人文关怀,关心学生,关爱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高职的思政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平等地对待高职生,与高职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和互动,尊重高职生的个性以及高职生之间的差异,并为高职生营造相应的人文素质环境,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调动高职生的学习热情,让高职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人文知识的学习,以帮助高职生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形成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
(三)注重人文方法的传授高职的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人文方法的传授。人文方法在思政教育中也有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方法。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人文方法的传授,让高职生能够运用人文方法正确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大量的理论知识中提炼问题,帮助高中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职生通过网络就能轻松地搜集到海量的学习资源。但是,高职生因其自身薄弱的基础,很难对相应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思政教师通过运用系统化以及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够对相应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无形之中传授了高职生人文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生的思想。此外,高职的思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地调动高职生的学习热情,改变课堂沉闷的氛围,让课堂更具人文气息,教师可以带领高职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等。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丰富高职生的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润泽高职生的心灵,并内化为高职生的修养和品质,让高职生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富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四)提升思政教师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对于高职的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职的思政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高职思政教师的人文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课堂中的融入效果。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充分地发挥为人师表的引领作用,才能在一言一行之间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生的思想,这样的方式,远比直接对高职生进行人文知识的灌输来得更为有效。通过思政教师浓厚的人文情怀以及清新脱俗的人文魅力,能够激发高职生的钦佩之情,让高职生也想要成为和教师一样富有魅力的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思政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应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平台,让教师能够有机会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同时,作为高校的思政教师,也应积极地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学习相应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从而,更好地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之中,在教学中不断丰富高职生的人文知识,培养高职生的人文情怀,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高职生成为德艺双馨的优质人才。
(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优化我国的高职院校众多,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的特色也有主攻的方向,有的高职院校主攻师范,有的主攻理工等。经过相关的调查发现,我国有较多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基于其自身的办学特色,此类高职院校在人文方面的教育较为薄弱。为此,高职院校应意识到自身的问题,积极地与教育部门展开合作,优化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加强渗透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方面优化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首先,高职院校应增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这样,高职生能够接触和学习到更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如高职院校可以适度增加文、史、哲以及音乐艺术学科,并适当增加其课时。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主方向是实践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实训,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有所忽视。为优化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可以把人文素质教育列为必修课程,同时,增设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课和讲座,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参加选修课和讲座,以帮助高职生获得更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对于必修课,教师则要注重教学创新,用辩论、合作讨论以及问答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从高职生的生活出发,引入与之相关的案例,并辅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兴趣,让高中生能够喜欢人文课堂,喜欢人文学科。其次,高职院校则要改变考核评价方式,应积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及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合理的评价与考核。为使其评价与考核更加合理,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共同评价的机制。如让高职生参与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家长评价以及校领导评价等,综合多方的意见和评价结果,以保障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关于对教师的考核可以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相对优秀、一般以及差三个不同的等级,其等级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评职称以及晋升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以此方式,能够让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更加重视,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同时,也能对教师形成一定的约束与督促,让教师能够有为之努力的动力和方向,以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堂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公众课程之一。在高职的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生的学习和发展,让高职生未来能够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优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的思政教师能够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给予人文素质教育足够的重视,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和落实到思政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有效地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更好地促进高职生的学习和发展。
作者:高宏涛 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