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09:59: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公路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内容,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出行,更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但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这是最为棘手的特殊施工情况。为了最大化保证施工成效,十分有必要对该条件下适用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应用。
一、软土地基概况
软土地基主要呈现出来的外观,就是灰色,其天然孔隙要完全大于1.0。不仅如此,相比液限的细粒土,软土地基的天然含水量要高得多。软土地基中不仅有淤泥,还有泥炭。此类地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天然含水量非常高,且具备极强的压缩性,整体的承载性能相对交差。软土属于细粒土的一种,但与常规的细粒土相比,其孔隙较大,而且抗剪强度相对较低,在固结过程中强度相对较小,时间也相对较长。可以说,不仅在公路工程中,在其他工程中,也会频频遇到软土地基。软土地基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淤泥及其他具备高压缩性特点的土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施工不当的情况,就会导致严重的塌陷问题,且局部还会遭受特别大的破坏。从这一现实情况出发,施工人员必须加大对工程建设的重视力度,深入了解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举例来讲,由于大部分软土地基存在透水性较差的问题,所以要加大处理力度,在排水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从根本上杜绝软土地基带来的沉降危害。
二、公路软土地基的施工难点
(一)软土表层含水量过高在公路建设过程,路基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的路面承载力及具体的受压强度,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软土地基整体软土表层的含水量非常高,在具体夯实路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地基的承载力,路面位置还会增加塌陷的概率。所以,在开展公路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软土表层含水量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必须对其加大重视力度。
(二)渗水性弱影响固结在具体的公路建设中,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内容,那就是将路基全面夯实,以确保后续的公路运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方式就是针对路基部位,进行全面的夯实加固处理,如此,整体路基的承载力和抗压强度才能得到大幅提升。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路基的渗水性能非常差,会直接影响该环节的施工效果,不仅会减缓整体的固结速度,最后的施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软土路基对公路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
(一)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众所周知,在各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会频频遇到软土路基,根本原因在于受到不同地区的地质、水文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软土地基整体的含水量非常高,实际的孔隙较大,即便是成型的土壤,也会混合沙砾等杂质,导致该类型的土质具备较高的压缩性。所以,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若不能做到全面碾压,保证压实效果,那么整体的路基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给整体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软土地基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就要最大化地避免雨天作业,避免增加对路基安全性的影响。
(二)导致路面沉降遇到软土地基时,所有参与公路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都应时刻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路面沉降。其根本原因在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非常高,如果重要的土层过渡带长时间处于浸泡状态,就会进一步降低整个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而且,在长期碾压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大量的水土流失问题,地基受到这样的影响,就会出现下沉,整体施工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为后续的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影响公路质量众所周知,软土地基最大的问题就是稳定性差,其自身可以承受的荷载力无法满足公路路面的荷载施加,因而整体路面会基于荷载的进一步增加而不堪重负,相应的地基压力也会逐步增大,最终出现严重的变形,轻则路面开裂,重则路面坍塌。但是,无论出现哪个问题,都会影响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性,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软土地基条件下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一)强夯法在软土地基条件下,针对公路工程开展施工的过程中,最常应用的一项施工技术就是强夯法。其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可以让软土地基表层实现全面的夯实和牢固,同时保证平整性。在具体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以重锤为依据,在一定的高度进行自由降落,对土层进行全面夯实,让地基实现快速固结。首先,要在具体应用前,将水准仪深入地基中,对整体的夯沉量进行全面测量,保证测量的精准性。其次,要对整体的地面杂物进行处理,在确保平整的前提下,以实际的夯沉量为基础,明确具体下落的距离。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的主要方向,就是对地基进行全面夯实,提升地基的刚度及强度,进而消除地基的湿陷度。但是,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锤击噪音非常大,同时地面会出现非常强烈的振动。所以,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要在应用该方法前,对附近的居民进行告知及安抚,避免其受到惊吓。此外,相关人员还要注意,应用该技术必须遵循逐层夯实的原则,严禁出现以点带面、敷衍了事的情况。在全面夯实结束后,还要填平路坑,做好压实处理工作。
(二)表层排水技术在软土地基条件下,公路工程施工中最常应用的一项施工技术,就是表层排水技术。施工人员必须深入软土地基中,开展全面的排水工作,确保大幅减少其含水量,最大化地避免软土扭曲问题,提高固化强度。如果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降低了,那么其整体的渗透能力就会得到全面提升,保障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开挖沟槽或盲沟,并应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确保地表水得到彻底排除。在后续回填过程中,也要优先将透水性较强的碎石选取进来。具体的工艺步骤为:首先,针对整体地基开展测量放样工作,在确定后开挖基槽;其次,处理基底部位,将渗水料回填进来;最后,对反滤层进行回填,并全面填筑路堤。通过对该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幅降低公路工程的路基变形率,进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三)加筋技术由于软土地基的孔隙较大,且不具备较强的抗剪强度,所以,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松动,而应用加筋技术,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路基的坚实度。应用过程中,选取一些具备较强抗拉特性的柔性材料,作为整个公路路堤的加筋材料,可以起到对路基填筑的效果。不论是从纵向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强度的角度出发,加筋材料都要与整个公路的中线垂直,进而进行横向铺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路堤底部也要全面加筋,从而减少路堤填筑后的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最大化地提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此外,还要对加筋材料的上部和下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铺设砂垫层。一般情况下,该技术的应用不会受到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约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地基土愈软弱,整体的加筋效果就愈明显。在公路工程中,如果地基土层出现了不均匀的情况,那么就可以应用铺垫材料法,既可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又方便排水,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粉喷桩技术粉喷桩技术还有另一个名称,深层搅拌技术。该技术主要针对饱和的软粘土地基,是当下一项非常新颖的技术。该技术将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要成分,然后应用特制的搅拌机械,进一步深入地基底层部位,让软土和固化剂实现强制搅拌,确保彼此有机地黏合在一起,并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产生的物理反应、化学反应,让软土实现硬结。在硬结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向着稳定性和整体性发展,提高地基的质量和强度。由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过多,应用该技术时,无需再将水注入地基内部,这些粉末就可以吸收软土地基的水分,同时还可以提升地基的强度。此外,该方法还能进一步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大幅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特殊路段时,就可以应用该技术,并结合具体的地形地貌和设计要求,最大化地发挥出该技术的优势。
(五)高压喷射注浆技术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化学处理方法。该技术的应用原理如下:以指定位置为依据进行钻孔,同时,应用高压喷射设备,确保将备用的混凝土全部灌注到孔内,高压会对浆液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浆液就会成为固体,不仅结构密实,作用也非常稳定。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施工人员要对固结体的形状进行全面控制,调整整体的喷射速度,进而控制固结体的形状,确保其可以最大化地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第二,对设备的管理。由于该技术应用的设备体积较小,占地面积也相对较小,而且不同的构件之间紧密结合,不会影响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只需要在施工位置的土层部位,钻一个小孔,然后将旋喷管送到预定位置,就可以喷射出相对理想状态的固结体,保证整体的覆盖面,让软土地基达到最佳的固结效果,避免地基变形。
(六)碎石桩处理技术碎石桩处理技术针对软土地基的表面,利用冲击和振动的方式,确保其表面形成多个细小的孔径,然后将这些已经处理过的碎石,添置到孔径中。当然,只是这样还不够,还需要将适量的黏结剂放入其中,提升碎石的黏合性能。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碎石桩,用于承受公路工程的部分压力。但是,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还要特别注意软土地基的实际面积和性质,如此才能确定桩身的密度和具体位置,进而有针对性地施工,保证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效果。
(七)复合地基技术复合地基技术主要是在软土地基的条件下,应用多种地基技术,确保地基的强度,切实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正常情况下,不可盲目应用该技术,技术人员必须深入公路路基中,结合施工需求,甄别桩子种类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地基技术进行选择和搭配。其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这三种技术:碎石桩技术、粉喷桩技术及旋喷桩技术。同时,技术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确保对任何一种地基施工技术,都能做到全面掌握。而且,在复合应用的过程中,应掌握其应用要点,避免重复应用,最大化地发挥不同地基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而提高公路地基的稳固性,满足公路建设及运行要求,促进公路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公路不仅扮演着不同地区间沟通者的角色,还担负着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所以,做好公路工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保障。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跨越的地区较多,实际的地质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而软土地基会直接影响整体公路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因此,要有效地应用施工技术,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采取有针对性且高效的施工技术,切实解决施工难题。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必须从设计要求出发,深入到具体的地区,考察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进而选取最合适的施工技术,最大化地保障施工成效,促进公路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庞启立 单位: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篇2
公路工程地基不稳定,将对后续施工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时可能引起结构失稳,造成变形或位移。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采用适宜的地基处理方式。深层搅拌桩因其施工方便、效果良好而在公路工程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1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标段起讫桩号为F0+829.391—F3+360,经地质勘察,工程所在范围内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海相沉积层、冲洪积层与残积层,下伏基岩以震旦系云开群花岗片麻岩为主。人工填土层厚度为1.0~7.2m,在整个施工段中均有分布,需做好地基处理,为拟建公路提供可靠持力层。经研究决定,通过设置深层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桩径确定为55cm,桩距为1.2m,按等边三角形布桩,要求处理深度达到持力层内至少1m。
2施工工艺流程与方法
2.1施工工艺流程
深层搅拌桩施工需按照以下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准备→成桩试验→确定工艺参数→搅拌机定位→预搅下沉→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上下搅拌→清洗→移位→质量检验→加固效果评价。
2.2施工方法
2.2.1准备工作将地表与地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在经检测确认合格的施工场地范围内,准确测出桩位。做好现场布置,安装必要的施工机具,包括水泥浆液制备系统和泵送系统,并将其调试至正常运行状态。对水泥加固土进行室内试验,以待加固土体基本性质为依据,结合单桩承载力具体要求,选定适宜的水泥掺入比[1]。按照表1配置好施工机械设备。置,安装必要的施工机具,包括水泥浆液制备系统和泵送系统,并将其调试至正常运行状态。对水泥加固土进行室内试验,以待加固土体基本性质为依据,结合单桩承载力具体要求,选定适宜的水泥掺入比[1]。按照表1配置好施工机械设备。
2.2.2成桩试验试桩数量应达到5根以上,并确定具体技术参数,包括单位桩长下沉时间、提升时间、送浆时间、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浆液喷入量。以地层和工程地质条件为依据确定喷射范围,以及下钻和提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保证搅拌均匀性,确定适宜的技术参数和措施。该工程面积相对较大,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需根据搅拌桩的桩长和面积实施分区和分段试验。试验区面积应达到2000m2,将桩长分成以下4种:5.9m,6.6m,7.0m和7.5m。区段划分需按照设计图纸与现有地勘资料进行[2]。
2.2.3施工操作(1)按照试桩得出的配合比进行水泥浆生产制备,浆液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5~0.55。(2)吊机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悬吊使桩机就位并对正,确保起吊架始终保持垂直。设备就位后应保持平稳,防止施工中发生倾斜或移位,机架与钻杆的实际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0%以下,桩位的对中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下。施工中可借助吊锤随时观测钻杆垂直度,一旦发现偏差超限,应立即进行调整。(3)在桩机水循环系统正常运转后,开启搅拌机,先缓慢放松吊绳,确保搅拌机在导向架上进行搅拌和切土下沉。(4)实际下沉速度由现场操作人员根据电流表显示结果控制。在预搅下沉过程中,电机电流控制在60A以内,若受到很大阻力使得下沉速度过慢,可采用输浆管输送清水以稀疏土体,减小阻力,确保钻进顺利完成[3]。(5)下沉至一定深度后,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浆液拌制,将拌制完成的浆液临时存储在集料斗中。搅拌机下沉至设计深度后,使用灰浆泵向待加固部位压入浆液,并在压浆的同时进行旋转,以要求的速度不断向上提升搅拌机。施工中需借助流量泵对实际喷浆速度进行控制,泵机出口处的压力应控制在0.4~0.6MPa。(6)施工中要对搅拌机上升及下沉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不能超过1m/min。在提升至地面下方1m左右位置后,减小提升及旋转的速度,从地面提出后结束提升,但仍要持续搅拌30s左右,以确保桩头处达到密实状态。若因故停浆,需将搅拌头适当下沉,在供浆恢复正常后继续喷浆搅拌。若停浆时间超过40min,则要对整条管路进行冲洗,以免浆液凝固影响后续施工。(7)为保证软土与水泥浆搅拌均匀,需在旋喷结束后关闭灰浆泵,再次下沉搅拌桩至设计深度,然后在搅拌的同时向上提升至地面。(8)施工中如果由于地下存在障碍物导致钻杆不能钻进,应立即通知现场监理人员与工程设计人员采取合理有效的补桩措施[4]。(9)第二次提升完成后,需要向集料内加注清水,并开启灰浆泵进行搅拌,以便将管道内残留的浆液洗净,之后将桩机移动到下一个桩位准备开始施工。(10)搅拌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处理,待桩身强度达到要求后,在桩顶标高上方借助机械设备进行土方开挖,注意预留30cm左右的厚度采用人工清理,以免机械开挖对桩体造成扰动或破坏。(11)将土方开挖至设计桩顶标高后,人工凿除多余桩头,注意使用适宜的工具施工,不可直接使用大型机械开挖[5]。(12)桩头处理结束后,在桩顶上部填筑碎石垫层。分两层填筑,每层厚度为30cm。碎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粒径不超过30mm,且不含任何杂质。垫层填筑后,根据要求的密实度选择碾压方法,如果设计文件中没有明确要求,则按照设计单位的要求施工,防止振动过大导致桩体破坏。
2.3施工常见问题、原因及处理方法
2.3.1喷浆阻塞(1)产生原因:①水泥受潮结块;②制浆池中的滤网受损无法及时清渣。(2)处理方法:①为存放水泥的仓库设置防雨防潮设施;②做好施工设备检查与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易损件。
2.3.2速度失稳(1)产生原因:①设备的速度控制系统失效;②机组人员未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2)处理方法:①不满足技术要求的机械设备一律不允许进场,老旧设备及时更换;②监督施工单位开展人员岗前培训,并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
2.3.3喷浆不足(1)产生原因:①输浆管存在弯折与漏浆问题;②输浆管长度过大,导致压力损失。(2)处理方法:①及时检查并理顺输浆管道,及时发现并修补漏浆点,当漏浆较为严重时,应进行停机更换;②尽可能缩短制浆池与桩位之间的距离,以缩短输浆管的长度,如果现场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则应适当增大浆液的泵送压力[6]。
2.3.4进尺受阻(1)产生原因:地下存在障碍物,如大块孤石、树根等。(2)处理方法:①停机移位,将地下障碍排除后继续施工;②如果地下障碍物位置较深,难以清理,应立即与设计单位沟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其他参建方协商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
2.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测放复核,尤其是控制线复查与桩位复查,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开机。开机之前应检查导向架的实际垂直度,开机后随时检查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桩机垂直度偏差应始终在1.5%以下,桩位偏差应在4%以下。(2)必须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浆液拌制,保证浆液搅拌均匀且连续输送,防止离析。应严格控制浆液的水灰比,借助比重计对每个台班施工的浆液进行抽样检测。在喷浆过程中主要借助电流表控制喷浆量,确保桩体均匀。(3)搅拌桩施工开始前,现场必须储备数量充足的水泥,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补充水泥储备量,以保证施工的连续进行。(4)桩体开钻前,应先用清水冲洗管路,判断管路是否堵塞,将管道中的水完全排除后,即可开始下钻[7]。(5)为了使桩体的实际垂直度达到规范要求,需悬挂一个吊锤,根据吊锤与钻杆之间的距离判断桩体是否保持垂直。(6)在第一次下钻与提钻过程中都要使用低挡位,以使桩体保持垂直,并为钻头提供良好保护,在复搅过程中可适当提高挡位。一般情况下,每根桩的成桩时间应控制在40min以上,且喷浆压力应按照不小于0.4MPa控制。(7)为保证桩体质量,第一次提升喷浆过程中需在桩底暂时停留30s左右,此时搅拌头继续进行旋转和喷浆,使余浆在上提时全部进入桩体内,停留时间一般要达到30s以上。(8)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喷浆与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以后必须保持连续,不可无故停浆。禁止在没有喷浆的情况下直接提升钻杆。储浆罐中浆液储存数量应满足至少1根桩的施工用量,如果现场检查发现喷浆量较小,应通过整桩复搅解决,确保复喷浆液达到设计值。(9)当因停电或机械故障导致喷浆中断时,应立即记录中断时的深度,并在12h之内进行补喷,做好相关记录。补喷时要有100cm以上的重叠,当中断时间超过12h时,应进行补桩。(10)为了使桩头质量达到要求,喷浆搅拌高度应达到设计桩顶以上500mm,同时将浆液提升至设计桩顶后,还应有适当的停滞。(11)制桩结束且龄期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开始开挖施工。在清理桩头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以免桩头被破坏。
2.5施工质量检验
成桩龄期达到28d后,通过钻孔取芯确定桩体的完整性、桩体搅拌均匀性和桩体施工长度。若某段取芯实测结果合格率达到90%以上,则认为该段桩体施工质量满足要求;若合格率为80%~90%,则需要在该段进行补桩;若合格率不足70%,则说明质量不合格,需进行返工处理。深层搅拌桩质量检查项目、方法和允许偏差或允许值如表2所示[8]。
2.6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深层搅拌施工中,冷却水循环系统不能发生中断,要经常对进水和回水温度进行测定,尤其是回水温度不能过高。(2)采用搅拌机进行入土切削与提升搅拌过程中,注意负荷不可过大,如果电机的实际工作电流超出额定范围,应适当减小提升和下沉速度,也可通过补充清水润滑。(3)当施工时发生卡钻与停钻时,应立即断电,提起搅拌机后重新启动,若电压在360V以内,应暂停施工。在水泥浆液泵送之前,管道应保持湿润,完工后及时对管道进行冲洗,并定期清洗和检查灰浆泵。(4)其他安全注意事项参考安全文明施工相关规定执行。
3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深层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能有效提高公路地基承载能力,为之后的结构层施工奠定良好基础,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整体稳定性。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公路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施工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作者:熊锡厂 单位:江西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篇3
1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1.1对施工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沥青路面建设必须使用许多原材料,如混凝土、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检查的目的就是判断原材料质量是否满足规划和标准的要求,特别是骨料的试验检查,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对其质量的检测可以达到提高整个道路质量的效果。而采样在骨料试验检测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实际的采样质量也会对试验检验的结论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骨料采样过程中,要选择有良好代表性的试模,并保持取样准确性,注意不要与一般骨料产生太大的差异或偏离,以获取这批骨料实际的性能数据。在对骨料完成基本机械性能试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实验测量可以确定的主要特性有密度、针对片粒度含量和热力学性能等,对于不同主要性能指标的试验测量都必须选用不同的方式。在对集料粒度的针片粒径浓度进行实验测量时,则主要使用游标表尺方法,而在对集料粒度的试样进行热力学性能试验测量时,则主要利用冲压生产模确定试模极限硬度,并使用米光机测量确定了试模时间表面的磨光值。但由此可见,由于任何一项试验检测都需要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来完成,故必须认真做好仪器装置的标定、检查等日常工作,使之始终保持状态,保证试验检测完成,以便于得出真实准确的试验结果。
1.2配合比试验检测在对路面展开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实验室结合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做出合理科学的配合比设计,设计可以将以往的检测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仿真实验的方式,利用仿真实验对混合料配制比进行不断调节,直到获得最优化配制比。而通过实验确定的配制比,也可以用作对施工过程中各种原料掺配的监控指标。道路建筑施工中,应首先完成垂直变形的设计,并对其进行具体的道路设计,判断垂直变形各项特性是否满足规定。在对化学稳定性的试验计算过程中,温度一般需要在60℃以上,然后再由压路机加以碾压,并对碾压后的所有数值进行计算与记忆,以便于明确其在达到平衡时的实际数值。当对低温抗裂力进行试验计算时,尽管理论上和高温的稳定性很相似,但必须使温度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进而通过对试块的温度弯曲蠕变能力进行测试,在得出测试结论之后,再将其绘成曲线,并由此分析判断温度变化可能对道路所产生的不良作用等。在对水稳定性方面,则主要通过冻融劈裂的方式来判断路面强度,从而准确的探析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1.3沥青混合料级配检测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有关配比需要高度的准确性,倘若配比无法满足对应的要求,将会对整个公路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工程人员需要及时展开检测,结合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应的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障混合料的质量可以满足标准。除此之外,因检测通常在室外进行开展,想要提升混合料级配检测的正确性,工作人员需要反复进行试验,同时检测不同配比情况下的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性能,运用所得出来的检测数据择优选取最佳值,从而推动路面工程的良好建设。
1.4压实度试验检测在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完毕后,需要及时检测其压实度,压实度也是影响路面平整度以及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压实度进行测量主要运用钻芯取样分析方式。在对路面进行摊铺以及碾压施工后,需要在路面温度自动降低后,运用钻芯获取芯样,然后将其递交到实验室对其密实度展开检测,同时需要详细的积累碾压之前,以及碾压之后密实度的变化情况。该种方式操作起来极其复杂,同时对路面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如果采样过程中技术不规范,将会影响检测结构的真实性,也因此没办法给碾压工艺的优化提出依据。但是,目前能够测试和判断沥青路面压实程度的方式还有不少,比如核密度计法,该方式直接通过核密度计来测试和判断现场道路的压实程度。由于运用起来比较简便,并且测试速度也比较快,而且精确度也极高,因此能够防止了中间操作失误对测试检测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应该优先考虑采用的压实度检测方法。
1.5平整度试验检测平整度检测形式在以往通常运用3m直尺法,这种方式利用对尺底与道路中距离的测定来判断道路平整度情况。尽管操作简单,但易产生偏差。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们现在也提出了许多创新办法,其中最具优势的方法便是利用连续平整性仪实现测试。对于连续平整性仪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路面平顺度测试仪表,可以进行连续性测试,有很大的测试准确度,现在已在许多工地中进行使用。但是,由于该仪表结构复杂,易于破损,对搬运和储存材料都有着很大的需求,应用应用领域也没有很大。因此,它提供了一个基于汽车颠簸的道路平整度测试。该技术是指在汽车上放置感应器,然后根据汽车行驶来路面凸点数据,以判断道路平顺性。该技术以感应器为核心,有很大的准确度,并且可以在所有状况下应用。
1.6强度试验检测对于沥青路面,其强度试验检测方法大多使用贝克曼柱法,具体的测试流程是:在首先测试的轮胎内部安装贝克曼柱,在此时注意贝克曼柱不要与车轮碰撞,而后再将贝克曼柱的一头放置在百分表。完成上述过程后,起动汽车,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会使道路状况发生细微变化,当百分表值上升至规定范围时,可以自动记录数值。通过百分表所记载的数据,经过合理的分析可以判断道路变化状况。在汽车自身载重和行车车速都已知时,可以通过估算确定道路强度,从而确定实际的道路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和标准的需要。
1.7渗水性检测随着碾压施工的完成,路面需要满足防水性的具体要求,渗水检测是极为重要的性能检测环境。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如实确保路面的抗滑性,从而有效的降低噪音污染。
1.8抗滑性检测在对公路展开检测的时,针对抗滑性展开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倘若未及时展开检测,将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无法进行紧急刹车,将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在对沥青路面进行施工时,有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抗滑性检测的开展。影响抗滑性的因素非常多,其中主要包括了路面结构等特定因素,在实际建设时,有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标准进行,从而保障公路的施工质量。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不足
2.1准备工作不足比如,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之前,为及时落实施工准备工作。最经常出现的问题时,未对沥青、水泥等原材料进行验收,以及质量检查,部分施工人员在对机器调试时,经常敷衍了事,为正确掌握施工技术的要点,无法保障整体施工质量。此外,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从而造成施工人员责任意识有待增强,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没有真实落实施工技术,对沥青路面施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2公路施工工期短、难度大由于中国公路的施工任务量较大,不少公路建设项目也处在紧急施工阶段,有不少项目正在等候上级部门批准后投产。但由于中标的工程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管理控制不严或关注力不足,往往造成项目后期出现了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对建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不严格,以增加时间牺牲建筑工程质量,在提高生产速度的同时,也不注意建筑产品质量问题,更有些建筑部门以次充好,谋取私利。同时,还出现了监管不力、质量责任履行不严格的问题。
2.3摊铺和碾压不足摊铺和碾压都是沥青路面维护和质量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不过,因为部分施工单位在对沥青路面耐久性铺设过程中,并没有很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对沥青路面耐久的铺设,因此忽视了对每一层填充物的质量管理工作。此外,也因为在碾压作业中所使用的碾压装备设计不合理,碾压效果不能被正确确定,对碾压过程的质量效率管理工作也被忽视,结果无法确保碾压工作的品质。
2.4接缝处理不到位在处理接缝时,为贯彻落实规范化的施工技术,不能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从而对施工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些施工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到接缝处理的重要性,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要求对施工设备进行安排,无法有效处理接缝问题。同时质量检测以及验收工作未做到位,对现存的质量问题没有进行修复,导致接缝处理效果不佳。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对策
3.1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实施沥青路面施工的前,需要及时做好整体的准备工作,以免阻碍施工整体的进程,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比如,需要提前准备好沥青、粗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按照相对应的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准确把握原材料的使用情况,保障所使用的原材料可以符合规范。对于运输中的原材料,需要做好防潮工作,保障其在使用时可以发挥作用。同时需要做好机械的调试工作,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检查,保障搅拌设备,以及碾压设备可以有效的使用。有效的规避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进程。
3.2完善当前质量管理机制在针对施工现场展开详细的调研论证时,项目经理部门需要本着,完善设计,制定合理的使用放哪,减少施工成本投入,确保施工进程的原则,及时的设计图纸进行调整,保障施工作用可以顺利开展。目前公路工程实施是政府监管、社会监管、企业自查三级保障体系,要求各级质检部门各司其职,需要按照质量第一要求和全面质量控制要求,制定和应用有效、科学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开展质量自查,加强相关控制和监督水平,逐步形成较为完善可行的质量保障机制。此外,需要提高建设部门质量观念,分工协作,细化责任,落实责任到人。这使得所谓的质量岗位责任制成为现实。同时,在开展材料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规定的具体流程进行开展,当材料满足相关标准时,才可以投入施工场地进行使用。在施工材料入场时,供应单位需要及时出具相对用的质量合格检验证明,同时结合材料的具体性能以及参数展开二次专业检测。除此之外,一些新型的工艺以及材料是最需要重视的对象,需要全方位进行检测,从而有效辨别出其是否可以运用到施工作业中来,预防对后续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3.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技术在正是进行生产沥青混合料时,需要首先确定好沥青混合材料的配比,对其进行详细的试验,制定出科学的搅拌时间,以及实际的用水量。完善沥青混合搅拌技术,从而可以保障混合搅拌的最佳混合配比时间,提升混合材料的使用效果。在进行搅拌时,需要科学的管控不同材料的使用数量,提前制定出科学的试验,确保沥青混合材料的使用密度。同时,还需要对温度进行实施的检测,第一时间调整温度,第一实际的情况,以便改善混合材料的性能。当进行搅拌时,也必须在第一时间,将物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并且还必须使用遮篷将运送车辆加以覆盖,预防温度下降,所导致的离析情况,确保混合料的综合性能,防治质量问题的发生。
3.4摊铺技术对策在对沥青路面进行摊铺时,需要确保可以将混合料均匀的摊铺开,制定出合理的摊铺计划,对摊铺的层数以及厚度进行详细的计算,保障每层摊铺的厚度为30cm左右。摊铺工作需要一次性完成,中间不能产生停顿。根据工作人员的施工经验,摊铺的速度可以在2~6m/min。在施工时,需要有效保障交叉部位混合料的摊铺工作,可以安排专业的人员监督施工,需要及时更换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重新展开摊铺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5碾压技术对策沥青在摊铺完工后,必须及时做好碾压工序。碾压可以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环节,在各种环节中都必须做好质量管理,以便增加混合料的压实量,并保证浇筑质量。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碾压,以防止重叠。碾压的速率,最后限制为1.5~3.5km/h之间。由外缘逐步向中央部分的碾压。一般使用以大吨位计算的压路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进行工作,在施工之后需要展开技术检测,保障沥青道路的碾压可以符合规定。
3.6接缝处理技术对策沥青路面施工中易产生纵焊缝和横接缝,一旦处理不到位将会影响整体施工效果。所以,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对焊缝进行有效处理,以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的整体施工效益。横向焊缝也可采用拼装方法处理,在端部尺则呈悬臂状,而后再切断尺则脱落的部位。而纵向焊缝通常采取梯队联合法解决,在施工中保留约2cm空间不碾压,并重叠约5~10cm,然后用热接缝法进行碾压施工,完成了纵向焊缝的解决任务。另外,在正式解决焊缝问题之前,还必须及时清除干净的污物和杂质,并保持与机械结合表面干净平整,并用压路机进行压实,有效提升接缝处理的整体效果。
3.7加强现场管理伴随这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可以更好的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施工安全隐患,给公路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将无法确保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有关部门需要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着重考虑环境因素给施工安全带来的影响,提前制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并主动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将其落实到管理工作中来。
4结论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路面形式,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和耐疲劳性。为检验沥青路面的性能是否可以满足使用需求,需要通过科学的检测进行验证。所以,试验检测无论是对沥青路面的取材、施工还是质量控制与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相关人员需要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罗军.现场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大科技,2020(28):97-98.
[2]周波,黄彬.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现场技术管理[J].交通世界(下旬刊),2020(10):131-132.
[3]申铁军.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比较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40):277.
[4]袁艺哲.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6):2419.
作者:朱文辉 单位:张家界公路试验检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