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10:34: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中职舞蹈教学思考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舞蹈,是一门主要由舞蹈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共同组成的独立艺术学科,其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一,长期以来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着人类的艺术情感以及审美体验,在娱悦社会大众身心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舞蹈教学在中职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课程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深受中职学生喜爱,它的开设对于普及舞蹈文化以及提高国民艺术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舞蹈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以及课程设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当前中职舞蹈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及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寻求教学优化策略,帮助中职舞蹈课程不断成长与发展完善,从而使其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中职舞蹈课程的定位及其重要意义
受限于当时现实因素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舞蹈艺术教育深受前苏联舞蹈教育专业教育理念的影响,主要以培养舞蹈表演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中职舞蹈课程不同于艺术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及艺木团体的舞蹈教育,也区别于业余舞蹈爱好者的舞蹈学习。从教育对象而言,中职舞蹈课程面对的大多数是缺乏专业舞蹈训练的初中毕业生,而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则是具有较高舞蹈基础的学生,由于学生在舞蹈技能方面较为欠缺,使得中职舞蹈课程在教学理念、内容以及方法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从教学内容而言,中职舞蹈课程主要对学生开展基础舞蹈技能训练、舞蹈理论知识。从培养目标而言,中职舞蹈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艺术素养,而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则主要培养专业的舞蹈表演人才,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性质上的不同,又存在着要求方面的差别。伴随着我国进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时代,舞蹈艺术教育事业日益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而事实也已经证明舞蹈艺术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密切关系,以其广博的功效性进一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舞蹈艺术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等专业学校的主力,所以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对中职学生的美育教育,激发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潜能,从多个层面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审美观念,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必须重视中职舞蹈教育,努力提升中职舞蹈教学质量,这已经成为当下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真正提升中职舞蹈教育质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任务,这就需要中职舞蹈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发挥出舞蹈教育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当前中职舞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职舞蹈教学缺乏应有重视目前,中职学校受限于培养目的的影响,很多专业教师和大部分学生都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学习和掌握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中职舞蹈教学的重视,错误地认为学生学习舞蹈是在浪费时间精力,没有多大意义。这种片面的观点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全身心投入,失去对教学的积极性,只是传授学生一些相对简单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应付课堂即可,这就难以真正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由于舞蹈学习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一学即会,它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需要学生付出很大的努力,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大多数中职学生并不喜欢舞蹈这门课程而更愿意学习专业知识。
(二)中职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短缺舞蹈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艺术学科,其对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是通过专业院校严格训练,完成舞蹈学科的各项知识后才能胜任这一课程。然而由于我国舞蹈教育开展时间较晚,很多高等院校都不具备培养高层次舞蹈师资的条件,加上社会需求量的增加,使得舞蹈专业根本无法完全满足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对舞蹈教育师资力量的需求,导致当前一部分从事中职舞蹈教育的专业教师没有经过舞蹈知识的系统学习,在舞蹈表演实践和教育知识方面达不到开展舞蹈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舞蹈高学历人才的不足导致中职舞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甚至很多中职学校的舞蹈课程都是业余的舞蹈教师在担任,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职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中职舞蹈教学内容存在欠缺中职舞蹈教学实践中,课程的教学对象并非具有扎实舞蹈基础的专业舞蹈学生,甚至有些学生在进校前基本没有接受过舞蹈的专业训练。同时由于受舞蹈表演专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及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当前中职舞蹈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欠缺。中职舞蹈教学内容更多的关注于舞蹈训练和表演技巧,而忽略了如何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舞蹈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实践方面的机会很少,缺少教育实践的锻炼,也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实践经验,这一方面来说也不利于提高中职学校的舞蹈教育水平。
(四)中职舞蹈教育教学方式落后在学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决定该课程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且没有得到较好的创新改革,而且舞蹈教学手段也都是使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强制灌输方法,使得学生在长期的舞蹈学习过程中形成惰性思维,导致他们对舞蹈课程学习无法产生较高的兴趣,以一种应付的方式去对待课堂,这在无形之中会挫伤中职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这就不利于提高中职舞蹈课堂教学质量。
(五)中职舞蹈教育教材较为单一当前,并没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适合开展中职舞蹈教学的专业舞蹈教材,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北京师范大学或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院自行编写的舞蹈专业教材,从学生本身的基础来看这并不十分适合非专业的中职舞蹈教学。其次,大多数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仍然沿用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表演专业教材经过稍微修改就直接使用,没有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完全脱离了中职教育的初衷。最后,教材的选择没有固定计划和培养目标,主要依靠中职学校领导或任课教师,这种教材选择和使用的随意性容易导致教学不够规范等相关问题而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可见,很多中职舞蹈教材较为单一且无法和实际需要接轨,没有真正体现出中职舞蹈教学的现实作用和学习目标。
三、新形势下中职舞蹈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高度重视中职学校舞蹈教学是关键新形势下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对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严格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更好地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中职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以及中职舞蹈教师应该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设置必要的舞蹈课程,防止被其他专业课程侵占。其次,中职舞蹈教师应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严格按照要求授课,不能任意串课、占课、停课,为中职学生提供充足的舞蹈学习时间,以便保证舞蹈教学的质量。再次,中职学校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中职舞蹈课程教学的监督力度,要求中职舞蹈教师必须做好备课及授课工作,不断创新舞蹈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提高中职舞蹈课程教学质量。最后,广大中职学生应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参与到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中,不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中职舞蹈师资队伍建设舞蹈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艺术学科,因此对对舞蹈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非常扎实且精湛的舞蹈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好的情操以及忠诚于舞蹈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充分尊重舞蹈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在当前高层次舞蹈师资力量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学校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互结合的发展理念,将一些在舞蹈教育界具有权威性的专家请进来,给学校舞蹈教师进行主题报告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利用短期培训和进修的方式帮助舞蹈教师不断吸取先进教育理念,在广泛参加各种舞蹈文化交流活动中提高自身理论基础水平,不断丰富自身综合素质,并将理论应用于舞蹈实践教学中,从而有效满足当前中职舞蹈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最终提高中职舞蹈教学质量水平。同时,还可以积极组织中职舞蹈教师进行采风活动,比如由福建省宣传部、福建省文联联合主办,福建省舞蹈家协会承办福建省中青年舞蹈编创人才高级研修班采风团走进福州、宁德等地观摩考察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自全省各地的舞蹈编导们旨在通过实地采风、现场观摩,深入了解泉州地方传统舞蹈戏曲的艺术,收集舞蹈素材,拓宽创作思路,激发创作灵感,以此提升自己在教学中的课程质量和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传统舞蹈艺术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发展。
(三)注重开展中职舞蹈艺术实践舞蹈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学科,如果基础技能无法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即使技能掌握得再好也只会是纸上谈兵。中职学校在进行舞蹈素质教育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多组织中职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去,从而让中职学生从艺术实践中加强技能锻炼和情感体验。一方面,可以多组织中职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艺术演出活动,将课堂上学习到的节目搬到不同的表演舞台上,通过增加实践机会进而丰富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提升舞蹈表演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多组织中职学生深入群众中去,多出去进行社会采风采集民间优秀舞蹈素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最后,还可以组织舞蹈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舞蹈比赛,在不同专业比赛中进行相互交流,不仅有利于深化舞蹈专业基础,而且可以收获相应艺术实践成果。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有利于增进中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并且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理论知识,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以福建以例,可以积极组织中职学生参加福建省原创少儿舞蹈大赛、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中国舞蹈“荷花奖”、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夏令营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有利于增进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并且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理论知识,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四)不断更新中职舞蹈教学方法传统舞蹈教学主要模式是口传身教,然而舞蹈是一门视听相互结合的综合艺术学科,其风格韵律、情感表达以及文化内涵单纯依靠以前“教师一人讲课,学生被动听课”传统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这一传统方式难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形势下中职舞蹈教师应该针对中职学生的特征,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出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而充分提高中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中职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自主学习和指导学习的有机结合,将发展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在重要位置。例如在进行民间舞蹈学习的时侯,教师可以将相关音乐播放给学生听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舞蹈创编,从而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自身实践锻炼。其次,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单纯依靠中职舞蹈教师的示范讲学难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因此中职舞蹈教师必须借助于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向中职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现舞蹈教学内容,让中职学生在欣赏国内外优秀舞蹈作品时激发学习兴趣。最后,由于舞蹈表演形象需要利用人体运动而进行塑造,而中职学生却无法看法自己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情感,教师可以利用摄像设备的摄录功能,将学生表演的作品拍摄下来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演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帮助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五)构建科学中职舞蹈课程体系由于受舞蹈表演专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中职舞蹈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欠缺。目前,中职舞蹈课程从总体上看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不对口以及内容不适当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选择了一些和中职学生不相适应的舞蹈教材,失去对中职学生舞蹈教育的意义,甚至有的由于没有教师,该用的教材缺乏专业指导,导致本应有的课程无法安排。因此,我们必须从中职舞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中职舞蹈课程体系。一方面,要选用规范化、合理化、系统化的中职舞蹈教材,要改变以往套用专业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材的做法,强调中职舞蹈课程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系统的中职舞蹈课程。一是要改变相关课程的不合理比例,增加舞蹈教育相关课程,强化舞蹈课程的训练力度;二是改革舞蹈技巧课多于理论课程的不合理现象;三是必须扩大舞蹈创作与艺术实践课程比例,强化对中职学生创作和表演实践能力的培养。(六)营造良好中职舞蹈学习氛围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教师在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参与兴趣,进而深刻感受来自舞蹈的艺术魅力,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艺术审美。具体而言,中职舞蹈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首先,教师在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辅助舞蹈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通过音乐感受各种音乐相应要展现出的舞蹈形象。也就是说教师应该紧密围绕舞蹈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音乐,如果课堂上学习的是古典舞蹈则可以选择偏古风的轻音乐;如果课堂上学习的是街舞则可以选择快节奏的hiphop音乐;如果课堂上学习的是民族舞蹈则可以选择慢节奏的民族音乐,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舞蹈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放松肢体,提高中职舞蹈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应做好舞蹈练习教室的装饰工作,可以将舞蹈动作示意图贴在墙上,通过对舞蹈训练环境的设置,营造良好的舞蹈授课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随时主动纠正自身的错误动作。同时,还可以在墙上张贴伊莎多拉·邓肯、黄豆豆、杨丽萍等舞蹈艺术家的宣传海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舞蹈训练热情,通过榜样的力量,督促学生加强训练。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训练“孔雀舞”时,可以为学生讲述“孔雀舞”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引导学生带入情感训练,从而提升中职舞蹈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之,加强中职舞蹈的教育质量,不仅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中职教育事业的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要求。但是,目前中职舞蹈教学仍然存在缺乏应有重视、师资队伍短缺、内容存在欠缺、教学方式落后、教材较为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广大中职舞蹈教师应该重视中职学校舞蹈教学、加强中职舞蹈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开展中职舞蹈艺术实践、主动更新中职舞蹈教学方法、构建科学中职舞蹈课程体系、营造良好中职舞蹈学习氛围,不断激发中职学生舞蹈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林霞 单位: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思考篇2
随着新时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成效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中,将改变以往“课上学习、课下练习”的教学模式,让舞蹈教学延伸到课内外,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主化,同时还能实现舞蹈教室的网络化,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在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也不是越多越好,要始终以提升舞蹈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适度运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在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中的作用[1]。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意义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将信息技术融入不同学科教学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当前更多只是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形式,还未实现不同学科教学工作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这也是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难点。虽然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家认识到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价值,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受到课程教学内容、形式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和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之间的整合存在着相应的难度,还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这是当前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2]。与别的学科一样,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还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如果缺乏理论指导,就不能很好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也难以实现预期的整合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这样不仅能丰富中职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在舞蹈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3]。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将有助于提升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舞蹈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是大势所趋。将信息技术和中职学校传统的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相融合,让舞蹈课程教学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时空条件限制,把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有机衔接在一体,推动舞蹈课程教学方式变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推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舞蹈思维,提升舞蹈课程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中,将有助于弥补实践教学不足、课程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将有助于强化课程教学目标,更好推动课堂教学活动,促进课程教学角色的转变,将更好完成中职舞蹈课程教学目标。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具体运用的举措
将信息技术作为中职舞蹈课程教学活动信息传递的载体,拓展了教学方法,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地讲解舞蹈动作,将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课程教学评价等实现有效整合,让传统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以更加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舞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发挥信息化教学多样化和新颖化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多元化和新颖化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舞蹈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在当前的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要注意使用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式,要对信息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予以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中职舞蹈课程教学的多元化不仅在其表现形式上进行体现,还在舞蹈的创新手法以及舞蹈文化上进行体现。这种多元化的舞蹈艺术,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有更多了解,改变以往了解的方式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拓宽了学生的求知渠道。老师的专业方向是固定的,远不如互联网上的舞蹈教学资源丰富,所以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让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可以通过观摩国内外的舞蹈作品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增强舞蹈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摆脱以往舞蹈课程教学老师课堂讲解的单一模式,将构建舞蹈课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互融合的模式。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而每个民族舞蹈都有自己的舞蹈风俗、语言和服装,通过信息化技术将这些元素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民族舞蹈表演方法,还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实现舞蹈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相互融合。每个舞蹈都展示不同的服装、动作风格,将给美术艺术也提供相应的素材。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整合多方面的知识来让学生学习。舞蹈是动态的,舞蹈课程的学习特点就需要学生借助于肢体动作来表现相应的人与事。因此,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体态训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舞蹈综合素养的提升。再比如,中职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芭蕾舞等的时候,要将学生的身体本能从以往的一种无意识状态变为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中职学生通过舞蹈训练使自身的肢体动作变得更加协调,使学生身上彰显优雅气质。对中职学生气质的培养,将是舞蹈训练给学生带来最大的好处。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让学生感受优美音乐的熏陶,将学生通过舞蹈学习感受更多美的享受[4]。
(二)重复舞蹈动作训练,提升舞蹈训练效果虽然在舞蹈课程教学中,老师投入了足够的精力,但是如果中职学校舞蹈课程老师仅仅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向学生讲解和展示舞蹈动作,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很多舞蹈动作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稍纵即逝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的舞蹈动作对他们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学生难以掌握这些舞蹈动作,也难以将这些舞蹈动作要领及时储存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中职学校舞蹈课程要想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既要注重对动作的反复训练,同时要将舞蹈动作进行分解,对每个舞蹈动作开展强化练习。但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能够掌握全部的舞蹈动作,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舞蹈动作进行回放或者定格,对舞蹈动作可以反复观看复习,揣摩舞蹈动作要领,提升自己的舞蹈学习能力。中职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从一定意义来说,不仅是脑力劳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体力劳动,既辛苦又枯燥,运用信息技术使舞蹈学习变得生动,学生将舞蹈动作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反复练习各种舞蹈动作,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反复揣摩调整,实现对舞蹈动作的学习和巩固。运用信息技术既可以确保舞蹈动作训练的准确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中职学生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实践来对舞蹈训练时间进行灵活安排,最终推动舞蹈训练效果持续提升[5]。
(三)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库来开展舞蹈动作练习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注意将信息资源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舞蹈教学资源的共享,来实现提升舞蹈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当前的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欣赏的视频都是一些陈旧的资源,不能将最新的舞蹈内容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就造成舞蹈课程教学成效比较低。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中,通过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将会让舞蹈教学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将会把最先进的舞蹈理念和动作要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动作,提升舞蹈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中职学校舞蹈教学通过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提升舞蹈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通过利用信息资源库开展舞蹈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各种舞蹈类型知识,拓展了学生舞蹈课程的学习视野。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舞蹈视频的观摩学习,掌握更多舞蹈动作要领,提升对舞蹈知识的理解,推动自身舞蹈学习能力的增强[6]。将信息技术资源库运用到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各种教学资源的价值作用发挥出来,将为学生讲解和传递更多的舞蹈知识信息,将会刺激学生各种器官,推动学生的舞蹈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切实提升舞蹈课程教学效果。借助于信息资源库开展舞蹈教学,将会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触到各种最新的舞蹈动作,实现信息技术和舞蹈课程教学的高度融合,将信息技术在舞蹈课程教学中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推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成效持续提升。
三、结语
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将会让当前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推动舞蹈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多元化舞蹈课程教学不仅在舞蹈的表现形式上体现,还在舞蹈的创新手法以及文化背景上体现。在中职学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将会让舞蹈课程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从整体上提升了舞蹈教学的成效。
作者:杨喆 单位:济宁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思考篇3
舞感即学生在跳舞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此展示自身的艺术素养。同时,也能在舞感的带动下,提高表演者的感染力,与更多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在新时代下,对于该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老师重视学生舞感的培养,进而满足社会有关艺术的发展需求。
一、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舞感”培养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彰显舞蹈表演者的舞蹈表演力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肢体语言,富有情感的舞蹈动作能够感染观众,并在展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使舞者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者并不是简单地完成舞蹈的肢体动作,而是在表达其背后的深层意义,为观众创设情境,并在合适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促使观众了解舞蹈的内涵,还能为观众带去惊艳的视觉享受。此外,在舞者充满情感的表演中,可以引起观众的感悟,并跟着舞者的舞步一起,体会舞蹈作品中蕴含的精髓,但观众所有的感悟、共鸣甚至是其他情感,都需建立在舞蹈表演者“舞感”的基础上。而中职的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舞感,并将舞蹈中蕴含的表现力呈现给观众,进而增强舞蹈作品的效果,使其更具感染力。
(二)保证舞蹈作品精神内涵的传达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含义,具有较强的“灵气”,而舞感正是突出这一特点的关键,如果表演者不能掌握舞感,将会严重影响舞蹈情感的表达。舞者在进行表演时,其对于作品的诠释可以让观众感受舞蹈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并在舞感以及肢体语言的作用下,向观众展现作品的核心内涵。对于舞蹈作品来说,它从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行为,而是作者的情感寄托,更是通过肢体表达作者精神情感的载体。为了从真正意义上诠释舞蹈的内在含义,需掌握与舞蹈有关的专业素养,而舞感也是作品内涵衍生出的舞蹈素养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也是中职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一素养,在进行舞蹈表演时,会失去舞蹈作品本身的色彩,进而影响观众的感官享受,大大削弱表演效果,更不能实现精神内涵的传达。由此可见,舞感不仅是提高学生舞蹈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更是传达舞蹈作品精神内涵的关键。
(三)中职学生舞感培养现状舞蹈可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舞者的思想感情、神态、动作韵律以及作品意图,在婉转的音乐中将舞蹈内涵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再加以手部、腿部动作的引导,使观众深切感知舞者的内心世界,使双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近年来,中职舞蹈教学备受社会关注,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表达方法,在艺术追求、情感宣泄等方面均能够发挥出特有效能。但当前部分中职院校在进行舞蹈授课时,仅重视与就业的相关舞蹈元素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的“舞感”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无法利用舞蹈实现自我情感的有效表达,而这类没有情感的舞蹈会严重影响学生最终成绩。这就需要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教师始终将“舞感”培养作为核心内容,以此凸显出舞蹈教学的价值。而舞感的形成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舞蹈,并生成新的感悟,为学生高难度系数舞蹈技艺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二、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舞感”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舞蹈悟性学生想要在舞蹈中向观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体现其中的内涵,就需具有超高的舞蹈悟性,进而将舞蹈内涵准确地传达给观众。而实现这一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表演舞蹈时的动作、神态等,只有做到动作优雅、眉目传神,才能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准确地接收舞者想要传达的内在情感。为了使学生能通过舞感实现情感的传递,就需舞蹈悟性作为依托。因此,中职舞蹈教师在教学时,应明确学生“悟性”培养的重要性。在训练时,老师可以为其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意义的舞蹈作品,并让学生反复观看,首先简要地学习其中的舞蹈动作,使学生大概了解舞蹈内容。其次,老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作品赏析,并向其讲述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中心思想。在讲解后,再一次播放舞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演者的“情感”变化,如眼神、动作形态等,深层次地了解其中的内涵。最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感悟下,将自己的理解加入舞蹈动作中,完成最终的学习。例如在教授《荞麦花开》时,该舞蹈讲述的是一位彝族姑娘的成长经历,其中包括其幼年、儿童以及少女时期的故事。因此,在了解其舞蹈内容后,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掌握彝族姑娘每一成长阶段的特点,并搭配背景音乐进一步开展舞蹈教学。在练习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以此感受舞蹈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进而提高舞蹈学习的效果。此外还需引导学生用眼睛向观众表达情感,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经历,传达不同情绪下的眼神,此外,也可以为学生留一项课后任务,即让其自由制定舞蹈主题,并收集相关的舞蹈素材、音乐以及创作背景,独自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并锻炼其创造意识,还能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长,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舞感。
(二)培养学生舞蹈乐感想要体现出舞蹈的艺术美感,就需依托背景音乐的使用,这也间接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为了实现学生关于舞感的培养,就需重视音乐的使用。通常来说,学生的舞蹈乐感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感知音乐旋律的能力、感知音乐变化的能力等,老师在培养学生舞感时,可以从以上乐感方面着手。首先,音乐在使用时,由于其特殊性,使其可以不到限制,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感受音乐,并应用自己的想象力,创设音乐中的情境。例如,在感知音乐前,让学生充分了解其创作背景,可以通过讲述,也可以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素材,进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层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并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了解舞蹈乐感的重要作用。其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老师应重视音乐的不同选择,不要局限于舞蹈音乐,而要尽可能渗透不同种类的音乐风格,促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音乐形成自己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在音乐中联想其创作背景,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乐感。最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先听音乐再展开舞蹈练习的习惯,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在舞蹈乐感的基础上完成舞感的学习[1]。
(三)培养学生美感意识舞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美感意识的提升,进而为学生舞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将有关“美感”的内容作为教学的核心,不仅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舞蹈的魅力,还能间接培养学生的舞蹈专业素养。感性认知是舞蹈有效表达的基础,对于这一能力的学习与掌握,需要学生应用自己的舞蹈基础加以创造,开阔自己的理性思维,进而加深对感性认知的理解,在练习和表演中,提升中职学生“舞美”的意识,也会间接培养学生体会美的能力。因此,中职舞蹈专业的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舞感”的理解与学习,就需重视学生美感方面的教学培养,而在此期间,老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其一,需明确舞蹈教学作品的风格,在练习时,老师应深入研究作品的内涵,并在示范动作的举手投足间,理解动作的技巧,并在教学时向学生们讲述,以此促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精准掌握动作语言,进行舞蹈练习时,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感情注入到舞蹈中,并在动作中向观众传达情感。其二,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老师需对每一名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自由练习,尽可能将舞蹈熟练掌握,同时在舞蹈练习过程中,能将其完整且流畅的跳出来。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述舞蹈的创作背景,使其在意境中感受舞蹈每一个动作中所蕴含的魅力。例如,在学习蒙古族舞蹈时,老师应让学生感受背景音乐中的豪迈,并根据其停顿、重音以及呈现出来的舞蹈动作,使学生明确在练习该舞蹈时,应将豪迈的气势展现出来,进而在学习中感受舞蹈的豪放之美。而在教授朝鲜族舞蹈时,老师应重点突出其刚柔之美,以此使学生了解朝鲜族委婉、含蓄的性格。其三,在教学过程中,中职老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让其自己去深入挖掘舞蹈中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动作。比如蒙古族舞蹈需尽可能地舒展自己的动作,具有力度雄浑的特点,而朝鲜族舞蹈则在柔婉中蕴含了刚劲如磐石的特性[2]。
(四)培养学生灵活协调很多老师在对学生舞蹈进行评价时,其衡量标准是舞蹈动作的规范性,但过于规范的动作会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且不具备舞蹈应有的“灵气”,无法体现舞蹈教学的意义。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舞蹈老师就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并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体会舞蹈的魅力,明确舞感教学的核心,进而实现学生舞感的培养。而在舞蹈中,想要将其中的韵味以及内涵诠释给观众,是需要舞感进行烘托,同时还需搭配表演者的肢体语言,以此实现舞蹈的内在表达。因此,中职老师在训练学生舞感之前,需重视学生肢体动作的修正。在训练时,要不断地纠正学生的动作,以此锻炼学生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此外,舞蹈老师还需注重学生动作敏锐力的培养,三者结合,增强舞蹈动作的观赏性。在强化训练中,完成形体练习,进而增加学生形体的可塑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训练时感受舞感,还能使其形体线条更加匀称,为学生美感的提升打下基础,以此增强学生表演舞蹈时的表现力。对此,中职老师应先转变自己对学生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再拘泥于学生动作的规范性,而是帮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其深层内涵,并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灌输舞感相关的知识,进而有助于对学生舞感的培养。同时也需重视学生舞蹈灵活性、协调性的提高。首先,在教学时,需明确学生感官准确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进而保障学生可以在不利于舞蹈的环境下,也能理性地去思考,并完整地将舞蹈呈现给观众。其次,老师要重视学生感官协调性的培养,进而有效降低外在因素对于学生的干扰。例如,很多学生在跳舞时,会因观众反馈回来的不利信息如眼神、评价等,造成严重的舞台事故,不仅会使动作僵硬,甚至还会在舞台上忘记动作,不知所措。最后,加强学生敏锐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可以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尽快调整与改正。
(五)加强学生舞蹈训练舞者可以通过肢体实现无声语言的表达,并在表演过程中,欣赏其中蕴含的“美”,因此,学生在练习舞蹈时,需积极利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去表达情感,并在呈现舞蹈的过程中,体会舞蹈蕴含的魅力。而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表演舞蹈时,需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才能将舞蹈完整地诠释出来。同时还需掌握高超的舞蹈技术,进而保证舞蹈表达的有效性,学生不仅需要在课上完成相关的舞蹈练习内容,课下也需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增加练习时长,在此期间,掌握每一种情感的表达,以此为基础,跳出能够打动观众的舞蹈。此外,中职舞蹈老师在教学时,也需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同时加强学生舞蹈技能的训练,并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舞蹈,搭配合适的音乐,掌握舞感的精髓,将舞蹈中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增强观众的观感效果。中职老师在训练学生基本功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新物种的学习与接受能力,以及舞蹈的表现能力,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适合其练习的内容,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舞蹈老师应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与教学,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制定评价标准。例如,在对舞蹈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制定教学考核标准时,可以为其安排一支精练版的舞蹈,让其反复练习,对学生进行过程化考核,在考核结束后,老师需规范学生的动作,并培养其眼神交流的能力,在考试的过程中,了解学生舞蹈动作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增加强度。此外,老师还应重视学生肢体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其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形体训练。很多学生具备优秀的舞蹈能力,并掌握多种舞蹈技巧,但在跳舞时,并不能很好地将舞蹈的魅力展现出来,在跳较为豪放的舞蹈时,不够有张力,这也间接说明了舞蹈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在教授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时,老师需设计科学的教学安排,并合理规划练习时间,在学生热情不高时,适当地进行休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表演舞蹈时的灵活性以及协调性,美化舞蹈呈现出来的效果,并在培养其舞蹈乐感以及舞蹈悟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关于舞蹈方面的美感意识,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整体舞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舒甜甜.论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感”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2019(12):209.
[2]杨晓茹.中职舞蹈教学中“舞感”的培养策略分析[J].才智,2019(15):137.
作者:刘怡青 单位: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