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10:51: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中小企业管理论文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项目管理是一个企业立足之本,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和效益。要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从项目管理入手,做好做实项目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此,笔者就项目管理问题从投标、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多个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投标阶段
1.重要性交通建设项目按国家法律法规都要进行公开招投标,如果在项目投标阶段没有进行较好的规划,盲目地以项目为王,唯项目中标为目的,不能很好地深入了解项目,则会出现项目虽然中标了,但实施困难甚至没有利润,企业反而因履行合同过程中对项目中一些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合同外的资金补贴而得不偿失。所以在项目投标阶段应有的放矢地去进行项目规划,确保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确保企业经济效益。2.委托施工企业在项目投标时,企业法人一般不能亲自参与投标文件的编制,需委托一名管理人员来负责投标文件的编制及开标时的相关工作,通常在委托管理人员时,往往只看中其组织、协调能力,而忽视了该管理人员所学的专业,造成项目在开标时因某些专业性的问题而使本该中标的项目遗憾落选。对此,为了使企业在投标阶段能更好地规避类似问题,对委托的管理人员所学的专业应予以重视。比如在投标阶段,有些企业在上传一级建造师等相关证书时只上传了资格证书,未上传注册证书,或者上传了项目经理注册证书,但没上传继续教育证书等问题,使原本较为优秀的施工企业未能中标,导致投标被作为无效文件处理或者项目废标;还有技术负责人专业不匹配投标的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职称是市政给排水专业但参与到修建交通道路项目中,使中标候选人排名发生变化,导致较有希望的中标项目而因此未能中标。可见,对委托人员所学的专业应予以足够重视。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投标委托者可以为企业增收、止损,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力。3.现场勘验在制定项目投标规划时除了关注公开招标的信息外,对公开招标的项目一定要组织实地勘察,不要只看招标公告的工程项目和招标金额,认为工程项目企业以前也有建设经验,招标金额较大是个大项目,为了中标这个项目采取各种优惠措施保证中标,但忽视了现场勘验环节,造成了为了履行合同施工企业倒贴企业利益来完成项目。比如,以卢氏县杜关马院至县城公路项目为例,项目招标时招标金额达到了4000万元,施工企业觉得招标金额较大,工程项目中的分部、分项工程等都较为熟悉,未经详细调查就决定要中标这个项目,为了中标编制投标文件,确定了分部、分项等工程项目单价,采取各种优惠措施确保项目中标,却忽视了现场勘查环节。虽然如愿中标,但在项目实施时发现项目全长28.252公里,一半的地质为湿陷性黄土地质,因湿陷性地质的特殊性很多的路段为软基路段,需进行软基换填,但软基换填合格的透水性材料需长达20公里的运距,施工企业在投标时的分项工程项目(借土填方)单价为17元/立方米,远远不够实际20公里左右的运距,且还有管理成本、税金等间接成本,该分项工程(软基换填)在合同外变更组价时受到投标单价的制约,分项工程(软基换填)施工企业处于巨大的亏损。以上案例说明了投标时现场勘查的重要性。
二、成本控制
1.重要性成本控制是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影响到企业的盈利创收、盈亏情况等。只有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企业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存力、竞争力以及相对应的品牌效应,使企业走上盈利创收的快车道。2.施工定额一个企业成本控制的好与坏,最直接的体现是它有没有针对工程建设而编制的施工定额,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程在建设中或完成后,都有其直接成本。要利用好每个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编制属于自身的施工定额,为以后的远景规划、投标文件的编制提供最直接的成本盈利参考,可以有效地避免有些投标项目单价忽高忽低,使企业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程的盈亏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可以使企业提前规避一些建设风险。(1)对比性。对每个项目中的分部、分项工程应重视并建立施工定额,如车辆运输、架子工、模板工、机械设备、原材料、爆破作业等,这些最直接的成本建立施工定额后,可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直接的决策分析,企业盈亏一目了然。(2)定额要点。每一个分项的施工定额需要综合建立,如车辆运输这一分项定额应根据不同车辆的运输能力,起步单价包含的运输距离;不同的运输距离、不同的运输路况直接影响运输车辆的运输成本;根据不同的路况、不同的运输距离等综合情况建立合理的车辆运输分项定额,可以使车辆运输在不同的路况(上坡路段、平顺路段、下坡路段、铺装路面及非铺装路面)不同的运输距离(5公里、10公里、100公里等)形成直接的运输成本,从而可以使企业在这一分项施工定额里综合考虑,并合理使用运输力量,节约运输成本。(3)定额分析。某工程项目既有上坡路段、平顺路段、下坡路段等,综合路况比较复杂,可根据项目的特点选用施工定额,按照运距不同、路况不同、运输能力不同,分段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分段定价,从而使企业能根据施工定额合理确定运输车辆,减少这一分项工程施工成本,为下一阶段成本控制提供直接数据。3.原材料控制企业成本管理中原材料控制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原材料成本直接影响了整个项目的直接成本,项目管理中原材料控制不是简单的控制单价,还应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损耗、加工、保管等各个方面,只有综合进行原材料成本控制才能真正地对原材料进行成本控制,达到项目成本减少,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目的。(1)规范管理。对原材料的制度、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领料流程,避免人情领料,人为损耗,才能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间接造成成本增加;有些企业不从原材料损耗入手,对建设项目的原材料管理进行粗放式管理,对进场的原材料不进行登记,没有进行合理的保管措施等造成项目建设所需材料的浪费。对原材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加工、保管、领取等流程,能使项目减少损耗达到间接盈利的目的,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2)损耗分析。如被路基、路面工程广泛使用的砂石料等原材料,因为使用在不同的分项工程中,砂石料的天然密实方和压实方是不一致的,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的砂砾垫层,根据原材料来源及压实度往往需要虚铺系数在1.2~1.3之间(1.2~1.3立方米砂石料可以满足1立方米压实需要),如不注意砂砾垫层结构层下的路基整平工作,那么砂砾料的虚铺系数就有可能在1.3~1.4之间,通常砂砾垫层的平方数较大,虚铺系数上涨一个小数点造成的损耗就很大。
三、成本核算
1.必然性施工企业在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和分项工程建设中统计项目盈亏的工作重点就是成本核算,其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就无法确定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所以,成本核算是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成本核算并不只是进行简单的计算,也不是只核算直接成本,还需进行间接成本的核算,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核算是重要的工作之一。2.核算范围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往往忽视了间接成本,觉得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车辆等相关联的直接成本就是项目成本,忽略了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及缴纳的社保和为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的管理费用等,这些间接成本的费用和耗费时间都不少。3.核算内容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不注意成本核算的内容,不能进行分门别类的成本核算导致成本核算失去了它重要的作用,使其在进行成本分析时不能很好地发现不同的工种、工序所产生的问题。例如,防护工程中混凝土挡土墙模板工定价方式(按立方、按平方等),涵洞工程、排水工程等同样需要模板工,但不同部位的模板工单价并不一样,定价方式也不一样,有按立方计价的(混凝土模板工)、有按平方计价的(满堂支架)、有按米计价的(混凝土边沟)等,这些工种、工序涵盖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不同的模板工计价方式、计价部位等合理进行成本核算,可以避免成本上涨(混凝土模板工计价相对较低、涵洞工程、排水工程模板工计价较高),可以使企业在编制投标文件预算单价时可以有的放矢,使下一个项目建设规避一些风险,减少成本,间接性地为企业盈利。
四、成本分析
1.关键性进行成本分析是一个优秀企业必修的功课,在建立了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可以很好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点充分暴露出来,在下一个项目中进行风险规避,并根据在建项目的一些优点和缺点进行综合优化,使施工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促进企业增收,促进企业发展。2.分析要点项目建设在成本分析阶段要针对不同的分项工程、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不同的分析。应结合上一个项目建设中类似的项目与本项目进行对比,只有快速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为成本管理提供解决和优化问题的方式方法,真正体现成本分析的优势。3.综合分析在项目建设中容易忽略临时道路修建与养护、安全生产等费用的投入,这两项费用应体现在成本分析中。如临时道路修建与养护项目,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地质、不同的距离可以产生不同的成本,通过分析可以根据临时道路修建距离、修建的位置、修建时的地质情况,提出成本分析,用以分析临时道路是否可以在良好的地质情况下加长距离,加大修建的空间来拉近两个单位工程的距离,对比不良地质情况下修建临时道路的直接成本,从而避免在不良地质条件下修建临时便道增加的直接成本,并在修建临时便道时通过利用废弃的土方修建围堰,一并解决临时便道的安全问题,减少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使节约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分析,做好企业腾飞的参谋长。五、成本考核1.综合性成本考核是优秀的企业成本管理的最后一环,只有根据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进行成本考核,明确项目建设的业绩和成果,对项目建设中发现的一些优点、优势进行总结,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些缺点、缺陷进行规避和改进,才能体现成本考核的综合性,是企业承前启后发扬优良传统,日新月异的必备能力。2.考核范围项目建设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应扩大考核范围。进行直接成本考核时对开源节流、创收增效的做法通过赞赏、嘉奖等方式加以推广,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之路;通过间接成本(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等进行考核时,通过精神及物质的奖励留住人才,使“人才就是资源,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竞争力”真正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助力。
作者:陈海涛 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农村公路管理所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篇2
一、江苏民营中小企业的现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拉开了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序幕。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截止2021年底,江苏省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户数1308.4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比重的96.3%。据江苏省工商联发布的信息,五年来,江苏全省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贡献了超过五成的经济总量、七成的税收收入、七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和九成的市场主体比重,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江苏民营企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江苏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集聚效应明显。一些中小企业日益壮大,成长为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激励了为数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信息,2017年江苏民营占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中18.2%的席位,在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86家江苏民营企业上榜,位居全国第二。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上榜企业92家,占全国总量的18.4%,位居全国第二位。1308.4万户的民营企业中,约98%的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成市场主体,并且随着企业改革观念转变、技术创新、集约发展、融资模式改革及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成就了江苏企业苏商精神和苏南模式。
二、江苏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特色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由此产生的财务关系而进行的,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企业财务活动和企业财务关系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企业财务活动又包括投资、筹资、资金营运和利润分配等一系列行为。企业的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企业与政府间的税收关系,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投资者、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江苏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初具特色。通过近十年对江苏省内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调研和持续关注发现,因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各异,江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采购、销售、收付款、成本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财务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各具特色,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某城区建设有限公司,因是施工企业,货币资金交易频繁且每次数额较大。该公司在预算、现金收付、授权审批、银行结算、票据与印章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严格把控岗位分工和制度执实施,避免了货币资金的风险,保证了公司资金的良好运转。某散热器公司,成立初期,正处于大市场下的应收账款管理没有成熟的体系,整体信用环境较差。1980年成立至2008年期间,忽视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较大数额的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导致发生了许多坏账,使公司的利益受损。经过后期对应收账款管理的不断完善,制定了适用的信用政策,加强了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彻底扭转了应收账款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公司正在蓬勃发展。某钢结构生产安装公司,总经理在采购方面多人询价、报价等措施,控制和降低了采购成本。某医药公司,做好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管理,彻底改变了账面现金几乎为零的现状,并将多余的资金投资于风险小收益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保证资金正常运转的同时,又取得了稳定的收益。某电子企业预算管理做精做细,以预算为抓手,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及年度经营方针和营销计划,提高了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某纸箱生产厂在最初投产时,严格走项目投资的决策程序,安排大量资金购置配套治污设备,这些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促进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江苏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面临的问题与风险
有关数据表明,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年左右,85%的民营企业在创立后的10年内消亡(鲁攀,2017),证实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前提下,加剧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中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7-2.9年,与欧美8年至12年等发达国家相对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江苏民营中小企业兼具民营与中小企业双重性质,因财务管理问题导致的其生存时间和质量问题应引起广泛和重点关注。以苏北一县级市关于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卷调查为例,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企业负责人财务管理意识欠缺,财务人员能力不强被调查企业中,30%的企业没有单独设立会计机构。该问题在一些初创型、家庭型企业最为突出。该类企业从事工艺简单、粗糙的产品初加工,企业规模小,财力有限,不具备建立独立财务机构的条件。被调查的财务工作人员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比近一半,而大专以上学历者只占33%。具备助理会计师及以上资格占比约为46%。企业负责人(老板)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观念欠缺,基于成本考虑,要求的财务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低、专业素养不高,聘请的财务人员通常一人兼多岗,不相容职务不能进行分离,根本达不到内部控制对风险及舞弊的防范要求。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的有效机制中,不愿意出资或利用工作时间让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财务人员能力不强,加上财务管理软硬件投资极少,手段落后,企业相关财务管理信息盲区较多。这类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失去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仍是突出问题被调查企业中,银行资金和企业资金是资金的主要筹资渠道,银行借款和自有资金是是主要的筹资方式,约20%的企业只有自有资金而没有银行借款支持。从被调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来看,缺乏国家优惠政策、财务透明度低、押担保难、信用等级偏低占比分别为80%、75%、70%和55%。虽然初步建立了渠道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但由于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规模小、资金少等特点,融资难、担保难。筹资能力差、资金短缺是大多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第三,投资决策观念落后、专业化程度偏低被调查企业中只有60%的企业审批机制健全,在投资时能进行充分调查研究。30%的企业基本上没有科学的财务预测、决策及相应的预算管理。80%的企业不咨询专业的投资机构,80%财务人员根本不参与企业的重大项目决策。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对投资决策方法掌握不熟练,在决策中失去先机,靠拍脑袋定局。第四,运营资金管理科学性不够,利润分配制度约束不足现金管理随意性大,30%的被调查企业人为作用较大,领导只做到心中有数,并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35%的企业没有赊销制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75%的企业应收账款收回困难。部分企业存货收发较乱,没有科学的分类管理,账目核算上也不够清晰。个别企业利润分配时存在随意性,缺少制度约束,甚至个别报表出现数据预警。第五,组织机构简单,内控制度不健全被调查企业中,约35%左右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不大,人员不多,组织结构简单,没有一些专门的职能部门,人员职责交叉较多,没有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执行不力,这些不仅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成功的民营中小企业为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树立了标杆,但苏南、苏北、苏中的民营中小企业差异显著,城市与县镇的民营中小企业差异更显著。仍有相当多的民营中小企业筹资能力差、财务控制不规范,长期重核算,忽视后续财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动态分析,尤其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时,财务风险加剧。更受疫情影响,一招鲜吃遍天的优势时间也越来越短了。因此,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更需要财务管理实践创新。
四、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创新途径与对策
(一)提高认知,强化学习和交流观念上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开始。苏北与苏南民营中小企业的差距,如果说经济水平上相差10年,观念上应该相差20年。民营中小企业尤其是苏北地区的负责人(老板)一方面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财务相关知识,加强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招聘有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尽可能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优越的工作软环境。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有职业危机意识,树立终身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多途径多形式的专业培训交流和学习。熟悉理财环境,掌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核算、数据分析、财务预测决策、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资管理、营运管理、税务管理、绩效管理等相关财务管理工作能力。遵纪守法,并以最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为企业服务。
(二)树立目标,做好风险防范企业的目标决定财务管理的目标。民营中小企业成立初期,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随着企业的发展的不同阶段,财务管理目标会随之调整。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应根据企业目标确立较适用的财务管理目标,知其结合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的投融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各项经济活动上权衡利弊,向企业建言献策。民营中小企业负责人(老板)牢固树立企业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企业风险预防机制,及时预测和防范各种风险。财务管理人员有权参与公司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财务目标,财务目标层层分解,在财务规划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等各环节做好风险把控,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协助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健全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一个企业的成长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企业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民营中小企业,找准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不断地扩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以科学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实践为指导,形成自身科学的管理体系。而科学的管理体系离不开各类制度的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制度、物资管理、生产管理、销售制度、质量管理、文件资料、财务制度管理等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的一个重要标准。基于江苏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特色,江苏民营中小企业应确立以自身发展为动力,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准绳的江苏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模式。完善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民营中小企业的实力增强,利润增加,内源资金源源不断,融资渠道拓宽,可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正向作用。
(四)集聚效应,突显区域优势基于国家混合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特别是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六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完善资源要素保障、巩固提升产业链水平等九项意见,说明了我国政府从制度上对民营企业强有力的技持。集聚区域优势,企业发力,政府引领,社会助力,进一步激发江苏民营中小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突显企业、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特色,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和民营企业等不同维度为江苏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管控建言献策,打造以内部控制制度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内控模式。
(五)数据说话,抓管理重难点为助力中小企业,2017年1月,工信部提出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八大任务,提高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创业创新发展能力。2021年12月17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促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布局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开发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等,结合行业特点对企业建云、上云、用云提供相应融资支持”。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这几年成为一个热点。除理论研究外,一些地区也付诸了实施。如杭州市创新融资服务手段,整合银企融资供需、政务数据、商业数据等多渠道信息,针对外贸等行业中小企业推出纯信用、免抵押、成本低的“杭信贷”产品。上海市创新中小企业服务模式,打造全国首创的电子政商综合平台,推动11个市级政府部门及16个区上云开设“旗舰店”,推出上万项专业服务产品。南京市打造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政府投资、国企经营、专业化服务、准市场化运营”的运营新模式,布局生命健康领域全链条服务,实现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江苏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势态整体向好。然而,与国内其他中小企业一样,更加上受疫情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存续困难,部分优质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与企业有关的各类信息相对孤立且利用率不高。金税四期税务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税务风险预警,征信平台、融资平台整合了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与融资信息,中小企业的内置或外包财务系统主要反映了相关财务信息。如何把这些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去伪存真,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企业互联网共享、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为中小企业数字化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民营中小企业数字化工程应由政府牵头,集平台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企业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财税咨询专家合力,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分行业进行,先试点后推广。民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解决财务管理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基础,财务管理工作更具有综合性和前瞻性,规避风险的同时内部控制体系也得以优化。
作者:孟娟 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篇3
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在各行业中占有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很多,虽然规模不大、名气不大,但是它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不比知名大企业小。很多企业在成立十年之内就在我国的专业市场中占有超过60%的份额,年销售额更是达到了几十亿元,这些企业把普通的商品变成了世界一流的精品,不但活跃了国内的市场,还拓展了国际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客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中小企业也担负着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职责。很多企业都有几百个雇员,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也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了贡献。因此,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发展趋势,积极地进行管理创新与变革,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现代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特点
第一,科学化。科学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点,现代中小型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优化产品结构,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中小型企业要重视品牌策略的建设,品牌既能反映企业的活力,又能反映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必须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以保证管理方式的科学化与合理化。第二,差异化。差异化是现代中小型企业管理最突出的特点。不同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不同的,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而同一部门的不同雇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会有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在企业的管理目标中,必须强化对管理目标的全面认识,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将灵活管理和刚性管理有机结合,为企业提供转型和优化的机遇。
二、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外部条件所提供的机遇在竞争中,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拥有绝对资源优势,劳动力数量多、地域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进而使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更加容易。第二,体制上的优势,规模上的优势。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第三,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中小型企业可有多种管理场所和项目,有利于企业生产和运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市场需求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中小企业的进入机制日趋公正,在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上,外资银行获得了人民币的代理权,扩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小型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税收也会相应地降低,这对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了其创业环境、融资环境。针对此现象,一方面,国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方面加大了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争取在重大技术、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另一方面,依托国内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高铁、电力装备、5G、原料药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强化创新引领,实现关键技术和标准主导,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企业。
(二)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第一,政府的支持政策没有切实实施。我国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发展计划、技术上滞后,部分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未能及时出台,使其丧失了成长和发展的机遇。第二,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彻底废除歧视政策,在土地使用、资产调整、税收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公正问题。第三,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仍然存在。目前,我国银行业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注程度较低,部分地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对其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第四,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面临来自全球的各种竞争压力,中小企业管理、资金等面临新的技术挑战。从竞争的根本上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短期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如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的限制而产生不持续竞争力。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竞争。在竞争空间上,由于全球化的加速,关税、配额、投资上限、经营限制等因素逐渐减少或消除,使得更多高质量、价格低廉的国外商品进入中国,与中小型企业争夺国内市场。第四,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由于疫情的原因,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这就意味着企业收入受到影响,企业要承担工资、保险、房租、房贷,这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更不用说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外部资源来解决运营问题,而小型企业则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来减少支出。即使有政府、社会团体的协助,也难以将社会资源平均分配到每个中小企业。
三、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企业管理作用的路径分析
(一)树立管理创新理念中小企业管理者要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就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是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要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主动拓展新的市场,主动与同行交流,借鉴他人的经验,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一个开放型的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技术的革新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张新的蓝图,让企业拥有更为灵活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比如,网络可以帮助企业突破传统的管理信息孤岛、创新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以利益为导向的管理思想、重视员工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比如,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客户体验的理解,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强与客户的交流与交互,提高服务的全面性;品牌形象对企业的发展、提升品牌知名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企业的创新发展中,要提高顾客满意和员工满意度,并通过创新管理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1.数字化的企业活动管理企业推行数字化管理,其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理解顾客的购物需要,并保持员工的良好价值观。企业要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要求,必须对企业的内部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设计,发挥员工的专业特长,并将数字连接业务进行整合。企业应建立数据分析部门,聘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并加大对数字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对传统工作环境的创新、企业文化的贯彻、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制订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管理战略、实现跨国合作、改变企业之间原有的竞争关系,交换消费者需求信息。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减少网络平台的运行费用,实现高效的数字信息传送。员工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推广,提供投资建议、数据交易等服务,以提升其参与度。2.数字化的企业营销管理在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的市场定位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不再依赖广告来获取商品信息,他们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主动参与管理活动,深刻理解产品的设计思想,进行产品的性能比较,从而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完善企业管理,提升顾客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在数字化营销管理的发展中,通过拓展商品消费渠道、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构建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方案,使消费者在进行商品采购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在营销策划中,运用网络广告的方式,为企业的线下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好售后服务,提升了顾客对品牌的认同感,为企业的市场推广建立良好的口碑。
(三)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训现代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推动现代中小型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但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使得管理制度不能真正落实,相关的管理方法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所以,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具有鲜明特点的管理体制,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比如,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员工学习各种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对市场信息、数据的敏感性,为企业创新和战略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传统的考评体系,对创造型的员工进行激励,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模式被员工接受。在加强对人才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比如,企业可以适当地引进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与之交流、互动,不仅能创新管理思想,也能在企业创新阶段认识改革的价值与意义,积极为企业管理策略创新提供相应财力和物力。
(四)加强柔性管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以硬性管理为主,新时期中小型企业必须强化柔性管理,不断改进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以人为中心,强化对个人的全面尊重,以“仁”为理念,加强管理,有效地化解经理与雇员之间的冲突,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在企业治理的进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人性的本质,不断地强化企业的目标、方向和实际需要。建立灵活的管理体系,将其与硬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认识到柔性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比如,企业管理者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识,把儒家管理理念引入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之中,使企业的员工在信息时代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近几年,随着绿色发展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各大企业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比如,企业应该合理使用能源,更多地尊重和爱护自然。在“双碳”战略指导下,企业要团结一致,树立绿色理念,开创新的发展之路。
(五)强化内部和外部的管理资源整合中小型企业在创新管理时,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整合将会使中小型企业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因此,企业要进行创新管理,必须全面地研究与其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掌握自己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形态,从而实现内部和外部管理资源的协调。首先,要从内部树立起管理创新的理念,促进管理方式的转变。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和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其次,要主动地将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新整合外部资源是指在与合作伙伴合作中,要充分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并根据合作的密切程度,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企业主动引入新的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要把管理创新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建立专门的创新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创新,使企业能够吸收多种隐性管理和显性管理知识,实现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有机结合,以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激励措施,鼓励员工主动提出新的管理理念,为在这一领域做出作出贡献的人员开辟一条上升通道,从而提高员工的管理创造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者应与员工共同努力,要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必须通过强化人才培训、建立长效的培训制度、健全的考核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迅,郑阳,冯钰淇,朱馨雨,孙崇光.论茑屋经营哲学在中小型企业管理当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2(19):124-126.
[2]李静静.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中的驱动性示范效应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2(17):19-21.
[3]丁杰.中小型纺织企业管理云平台构建模式探索[J].纺织报告,2021,40(11):22-23.
[4]万里.加强中小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2):169-170.
[5]严芙蓉,郑理惠.关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20(03):25-26.
作者:高霞 单位:淄博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