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15:25: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讨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风险辅助管理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解分析,通过可靠准确的数据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明确掌握,进而及时采取相应的管控方法,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同时针对现金流管控,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掌握资金流情况,对优化制定风险管控方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风险警示作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会受多方因素影响干预,必然会遇到相应的风险问题。如基于资金筹集背景,若企业经营发展中资金难以满足运营要求,企业就需要通过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在此过程中容易发生偿还利息、债务违约等财务风险。针对此类风险,有效的内部审计可获取更为全面可靠的财务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范风险控制措施,以发挥对财务风险的警示作用。
(三)风险评估作用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能够对企业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首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数据对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等级划分。其次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其是否满足企业长期发展[2]。另外,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阶段还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量化分析,明确找出财务管理环节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以制定完善改进对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风险咨询作用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较大,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且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也较强,专业类型相对多样,企业在筹集、投资、成本分析、利润分配、财务管理、发展战略制定等环节中,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以降低财务风险,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加强内部审计的策略
(一)重视内部审计,健全审计质量管控体系首先企业管理者应意识到内部审计有效开展对管控财务风险、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其次为确保审计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提高审计工作的落实效果,企业应根据内部审计内容、审计要求等相关条件制定对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审计人员能够按制度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定期审计、定期编写审计报告的方式更好地帮助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掌握,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同时为健全审计质量管控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制度的落实力度,还应制定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各部门及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增强财务管控意识,降低财务风险,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完善法规制度,搭建规范的内部审计环境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易出现信息不实、核算不到位等问题,不仅加大风险,还会影响内部审计效果。针对内部审计工作来说,政府及各部门也应发挥指导作用,根据内部审计的要求制定下发相应的法规制度,以约束企业各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这些法规制度的有效落实还能搭建规范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三)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提高人员能力水平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根据内部审计专业要求及企业自身运营发展情况,制定专业人才招聘计划,调整薪资待遇,引进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推力。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还需对在职审计工作人员持续加强专业培训:一是专题讲座,根据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等选择相应的专题内容,邀请业务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帮助审计人员拓展知识、掌握更多审计经验与方法;二是专项培训,基于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结合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制定培训计划,规划培训内容及设计培训方案[4]。通过培训学习,促进审计人员掌握更多的审计知识及方法,能够对财务风险类型、财务风险等级等进行了解认知,强化自身的风险管控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三是交流活动。企业还应多针对内部审计工作及财务风险开展相应的交流活动,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及各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学习,提升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量大幅度增加,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提高信息数据的传递共享性,还应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管理系统和共享平台[5]。首先结合企业财务、内部审计、其他经营项目等条件建立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并根据不同部门及具体工作内容设置相应的功能板块。如财务部门包括财务报表模块、财务数据处理模块、财务数据采集模块等。利用管理系统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共享效果。其次还可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手段对各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搭建对应的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实时对财务风险进行筛选、甄别、防范和管控。同时,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也应做好对系统软件的检查维护工作,避免系统漏洞等情况的发生而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稳定性,同时还应做好系统软件的升级研发工作,提高系统软件与企业自身发展的适配度,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管控企业财务风险。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阶段受多方因素影响易出现财务风险问题,而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可在极大程度上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良性发展。企业应进一步重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完善优化对策,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从而不断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凤珍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健康教育所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讨篇2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风险现阶段,企业主要采用两个途径筹集资金。第一种是股票融资,是指企业利用直接吸引外来资本或发行新股票,来提高投资人的权益来筹集资金;第二种是债务融资,是指通过对外借款和发行债券增加债务的融资方式。两种融资方式都有一定的风险,但债务融资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债务融资中,随着生产经营条件的不断变化,债务利率可能大于或小于等于资产收益率,企业难以及时还本付息,导致更大的债务风险。这也是产生融资风险的一个基本原因。此外,融资规模和结构不当、融资成本高、汇率波动等也会造成一定的融资风险。投资规模较小时,企业可能无法正常运营,或增加投资规模;但如果企业规模过大,特别是当债务融资比率较高时,企业在未来还本付息的压力就会增大,容易导致企业资不抵债的结果。汇率的意外波动也可以对企业造成相应的损失。我们可通过在远期外汇市场与人民币市场实现投资保值,在正确预测汇率变化的基础上,采取提前或延迟付款的方式规避外汇风险。2.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风险因投资项目未来的运行存在风险,企业的利润也将发生一定范围的变化,甚至带来一定的损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投资风险。当外部市场环境越复杂时,市场中不确定因素就越多,而且企业的投资风险更大。与此同时,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投资决策也会造成投资风险。因此,企业在投资时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做好科学的运营规划,才能在投资市场中占得先机。此外,经营性资本持有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周转,而企业的经营资金往往与其财务预测密切相关。财务预测是以市场需求和未来预测为基础的,面对经济市场庞大的信息量,企业对投资预测做出的判断和决定极容易被冗杂的虚假性信息干扰,给企业的经营投资带来难以控制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追求自己的最大投资收益时,也应该格外重视企业无风险回报率、通货膨胀率、风险价格比率等要素,这样才能有效地衡量投资风险,促使企业做出最佳选择。3.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本运作风险资本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价值和利润损失。一般来说,资本运营风险包括资金占用风险、资金周转风险和经营结果风险。首先,由于企业并不是将所有的资金都用于生产经营,而是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收益,随着资产的积压和流失,流动资金周转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滞后性,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其次,在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过程中,如果企业对市场情况的估计错误,如供应不足、采购过多或赊销,可能会导致企业坏账损失的增加。当企业的坏账达到一定数额,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时,企业就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导致破产的风险。因此,在衡量资本运营状况时,也可以借助库存周转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来评估风险流动比率。4.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收益分配风险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股利分配环节其实可以看作是新一轮的筹资活动。但与融资风险相比,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来自内部融资。企业收益分配的主要来源为企业留存利润。当企业发展规模增加,所需要的资本总量也扩大时,部分的税后收益就会被留存,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用于分配的利润会减少。但是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利润率作为保证。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就会影响企业股票的价值,并产生收益分配的风险。因此,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保持两者平衡,降低企业风险的重要措施。企业可以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制定对双方都有利的股利分配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让股东获得更好的回报,也可以满足企业持续经营或扩张的需要。稳定企业股价,保持企业市值,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二、当前中国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债务结构与资产负债率不合理目前许多企业通过债权方式实现投融资,如采用借款、增发证券、从企业或他人机构借贷的方法促进企业获取的投融资业务,导致企业债权资金占比较高,股权资金占比相对较小。虽然外债管理能够短期产生一定的效益,改善企业的财政问题,但是过高的利息以及不断扩大的外债规模也增加了企业的财政风险。首先,债务过多可能造成企业无法支付到期欠款,会影响企业信誉,使再融资甚至破产的风险大大增加;其次,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大大削弱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不管哪一种情形,都可能减少企业资本的流动性,或者发生资不抵债的情形,使企业陷入重大的财政问题。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亟需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是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各部门在发生财务风险时无法相互作用,发挥“1+1>2”的作用。相反,他们面临着大量的非系统的、单独的风险,将他们的弱点暴露在市场环境中。其次,财务预警机制落后,如财务预警模型不足、指标不足,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准确地评估财务风险,造成误判和遗漏,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另外,也有些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较为陈旧,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财务要求。现阶段企业采用的集中式ERP系统虽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本节约和大量财务数据的准确记录,但仍有很多任务需要依靠财务人员的传统人工操作,大量的机械重复操作,不仅使财务人员的工作单一机械化,无法充分掌握财务管理的全过程,难以培养出具有较高财务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而且集中化的财务系统缺乏实时性监测,这是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威胁之一。同时,缺乏规范、精准的财务风险管控策略,导致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难以落实,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管控效果不理想。3.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由于传统经济制度的影响,很多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会认为企业处于低风险时期,忽视了投资决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首先体现在认为只要合理使用资金就可以避免风险,其次体现在决策的缺乏量化科学性。导致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预案。一旦企业决策失误,如摩托罗拉盲目乐观工业利润区域和客户需求等情况,如果事先没有针对性、实用性、合理性的解决方案,对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减少债务经营的不利影响,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适当调整债务规模,使债务资金与股权资金的比例达到均衡状态,稳定资产与负债的动态平衡。企业在投资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项目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调查,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企业应科学判断自身债务能力,安排债券融资期限结构,合理避免短期债务过度集中,或大量发行同期限债券或借入同期限外债。他们应该防止债务偿还的过度集中,并减少自己投资决策中的错误。其次,建立有效的资本积累机制,通过多部门协作,对企业资本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判断。选择最好的资本积累方式,这样可以减少企业对外借款的可能性,降低债务与资金的比率。第三,企业要紧跟市场的节奏和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资管环境,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国商业银行接受中央银行监管,贷款利率逐步市场化。国家对中小企业等特殊企业有相应的贷款优惠政策。与民间借贷比较,其较低的投资成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的偿债风险。2.建立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建立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必须遵循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并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首先要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共享。企业可以设立相关的机构或组织,对企业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共享和分析,使各部门及时看到企业最新的财务状况。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并落实到个人身上,在金融风险面前共同发挥作用。二是完善风险预警指标,建立科学的财务预警模型。企业应结合自身和行业特点,通过设置不同级别的风险预警指标和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风险出现时及时有效地应对。第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更新企业风险管控策略。企业可以通过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风险控制,并采用精确、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制定目标,从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并合理避免因过分支出而造成的财务风险。为此,企业在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中,积极利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爬虫技术,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因素的变化过程,通过对各种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状态设置预警线来评估风险水平,实时向企业管理者发送预警信息,并提出相关风险预警措施建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首先构建了以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为标杆预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经营质量、债务风险四个方面,比较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从而对指标类别进行分析,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总体评价与有效监测。3.加强财务人员风险管理认识专业培训增强企业财务状况风险管理能力,首先要从财务人员做起。企业通过采用现场学习、实地考察等手段,增强财务的风险管理能力,改变过时的风险规避理念,丰富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等,使财务人员向更专业的领域迈进。其次,做好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教育,企业可以引进专业人才,引导财务人员探索企业的基本财务风险,引导财务人员思考如何面对更深层次的财务风险。因此,如果企业存在汇率变动的经营风险,在预期本币汇价上升时,企业应当及时归还外币债权及其他应收款项,或推迟偿付外币债务及其他应收款项;否则,做相反的事情。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财务人员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超出法律的范围。财务人员也要主动学习新的风险管理策略,提高专业能力,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如提前设定风险管理计划,做好收支计划。在记账过程中,对于应收账款,企业要及时催收,降低企业坏账风险;对于应付账款,财务人员在与供应商协商保证供货的同时,应尽量分期付款,以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风险。
四、总结
新时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创新业态,实现产业结构与企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的驱动力。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撑,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市场竞合关系的日益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遭受了企业内外部多种多样的风险威胁。因此,结合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筹资模式、投资结构、资本运作方式等主要的模块,进行风险量化剖析,并结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量化评价标准,逐步拆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规律和关系。为此,要求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着重构建集成财务风险项、财务风险量化标准、评估以及数字化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要主动学习和运用数字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知识技能,运用更深入的财务风险量化与管理模型,实现更准确的风险指标度量。内外部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由此,企业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与市场发展状态,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控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黄松峰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讨篇3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财务管理的内容方面还没有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还较为浅显。首先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来看,在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依然将企业财务管理定位于简单的会计核算,而忽视了大数据实施以来企业财务向管理会计、财会融合发展的现状,导致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较为浅显,无法将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企业决策等联系在一起,由此导致企业财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其次在财务管理中,大数据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已经从简单的会计核算拓展到了商誉、商标等内容上,但部分企业的财务风险方案还停留在现金流、业务等简单指标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上存在不足[2]。最后企业在编制预算、考核等指标时,只注重财务指标是否达标,而忽视了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等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的作用,使企业管理层制定的战略目标出现短视的现象。总之,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出现了新的内容,这些都需要纳入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当中,但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导致企业管理层对大数据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隐患。
2.大数据下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不到位数据共享是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企业财务管理中基于大数据的优势实现了在内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并初步建立起了信息化的共享平台,企业各项数据均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查询,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来看,大数据下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并不到位,主要是在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内部还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即信息没有共享到财务平台甚至是故意隐瞒某些数据,如个别的企业生产车间的生产数据未能实现共享,难以实现财务会计信息的有效对接,很容易出现战略决策问题,还有些企业在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上受阻,无论是财务信息的获取,还是处理方面都存在落后性,这都需要实施有效的措施,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共享[3]。大数据下财务信息无法共享很容易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包括生产信息无法共享就会对生产原料、加工甚至是后续的销售等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产生财务风险,因此财务共享信息与风险管理应作为企业财务内控的主要方案,避免出现隐患的发生。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企业管理中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企业管理层对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已经逐渐提升但结合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以及数据应用的新情况,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防范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首先企业管理层要真正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发展性内容,了解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发展的新趋势新内容,包括管理会计、业财融合等理念,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积极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优化和改造,利用大数据持续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模式调整,从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能力,防范风险能力;其次要积极建立基于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企业财务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企业各项财务信息、部门财务信息等进行搜集和整理,通过大数据对财务情况进行统一的汇总、研究,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大数据完成对相关平台的分析工作,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决策的依据[4];最后基于大数据应积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优化工作,企业管理层应督促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地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收集影响企业经营的各项风险点,便于及时做好相关监控与防控工作,具体可以建立健全相关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健全财务数据标准,全面的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加强风险管理,实现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思想水平的提高,进而有效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总之利用大数据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积极的优化、调整并建立健全监控防范措施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对企业的财务指标等进行风险管理并建立起符合企业经营实际的风险防范方案,通过大数据的优势实现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提升并从公司内部提升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
2.实现内部财务数据共享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数据平台建设可以进一步实现内部财务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提升内部财务管理的质量并实现数据的有效支持,推动内部数据共享的实效性,发展财务管理的能力。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进一步结合企业情况建立统一的内部财务数据共享平台,确保企业各项经济运行数据纳入到平台当中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并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基于大数据实现内部财务数据共享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内部财务共享首先要坚持企业各部门数据都要纳入到企业财务管理平台[5]。企业财务平台的建设中应坚持财务与业务相结合的融合模式,切实推动财务平台推广到各个系统当中,帮助企业财务平台实现对各项业务的支持和对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数据要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平台进行建设,包括实现与生产部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进行信息化的构建,切实将企业中的各项数据与财务对接,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奠定必要基础;其次要加强平台监管,打破内部存在的信息化孤岛现象。企业财务数据共享过程中部分部门、单位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包括财务数据反馈不正确,部分数据隐瞒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度,明确企业财务平台化建设与共享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各部门都需要严格落实相关的内容和要求,坚持一把手责任制推进各项业务顺利进行,打破信息孤岛的情况为财务信息共享奠定基础;最后要加强财务分析工作,对企业内部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并寻找风险点,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企业财务信息共享完成以后企业财务部门要及时对财务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分析其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并从中找到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对这些风险点逐一排查,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基础上给出专业意见,从而提升企业财务健康状况。
3.加强企业财务数据安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平台建立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数据安全性,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财务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企业整个运行情况、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部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要进一步保证企业数据安全并实现有效的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财务状况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大数据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财务数据之间的搜集和整理成为了企业分析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包括业务投放的资金、生产资金等情况而且通过计算可以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企业竞争策略。因此企业财务部门在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对会计数据的安全性防范,避免企业会计数据受到外部黑客、病毒的攻击,使企业承受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建立起财务信息的内控系统,涉及到企业核心的财务数据包括投资数据等应坚持管理制度建设,减少财务数据外泄的风险[6];此外企业管理层可指派信息化中心工作人员在内部建立安全登录账号,为每个系统登录账号配备加密狗,提高信息化系统防范风险的能力。同时,在每个服务器、电脑机上安装防火墙、病毒软件,避免企业信息化数据受到攻击。总之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加强财务数据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结合大数据的特点要做好财务数据的保存、储存以及管理工作,通过财务数据管理的方式确保大数据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避免企业财务出现外泄露情况,减少企业财务风险。
4.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除了要建立起统一的财务平台以外还应积极配置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以企业自研或采用第三方系统为主的方式对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降低企业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应从人力管理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入手,从人力管理来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下财务管理推行电算化已经成为了趋势和主流,部分企业成立了自己的财务管理中心,在招聘财务人员时需要对其信息化的处理能力进行审核,同时人员入职以后要做好财务信息化的培训工作,帮助财务人员快速熟悉企业财务系统并了解企业财务系统运行的状况。此外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度,应对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单独设置密钥且明确财务人员的不同权限,确保财务人员可以在自身范围内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又减少了财务数据泄露的可能性风险[7];另一方面是加强企业信息化财务建设工作,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能力的企业应以自主建设为主,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团队并自主开发信息化的平台,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此外企业还可以与第三方的信息技术提供方进行合作,共同开放企业财务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部门等单独设置企业财务的数据体系,从而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供必要的支持。总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推动信息化建设是大数据财务管理的重要思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定制财务管理系统并加强主要财务系统、模块的分析和应用,加强人员管理工作,确保企业财务各项数据的真实性且准确反映企业运行情况,以信息化助力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5.加强企业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大数据对企业预算管理进行全面评估并对预算管理的具体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企业预算的内容并通过大数据的优势完成预算管理,提升企业财务预算的准确性、有效性。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预算管理要发挥大数据的优势,积极推动大数据技术融入预算管理的内容:首先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编制内容分析,从中寻找财务风险点。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中各部门都需要提交自身的预算编制而大数据可以对比企业各部门的数据,通过数据纵向对比的方式分析预算是否合理并从中找到一些风险项目及时进行财务预警,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数据对比结果进行分析并开展财务审核工作;其次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大数据分析工作,预算管理中资金的使用情况等都需要纳入到统一的平台化管理中,通过大数据完成主要数据分析、资金使用情况分析等,通过大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和对比;最后企业管理层在设计预算指标时,应广泛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不断地对预算指标进行修订,确保企业制定的预算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科学、可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对企业竞争水平、企业隐性资产、产品价值、自身财务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此提供更加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战略性规划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使得企业经营更加科学。总之大数据在预算方面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做好预算管理与编制工作,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出现了新情况、新内容。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积极发挥大数据的优势,通过大数据的管理推动数据分析与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对现有的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及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项目并加强管理工作,利用大数据完成企业风险管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真正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作者: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