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礼仪教学探讨3篇

时间:2023-01-30 17:47: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高职礼仪教学探讨3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职礼仪教学探讨3篇

高职礼仪教学探讨篇1

一、高职旅游专业礼仪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价值溯源

(一)旅游专业礼仪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取向相契合《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旅游专业礼仪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懂得相互尊重,做真、善、美之人;通过礼仪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较好的旅游专业素养以及较强的个人综合能力。因此,高职旅游专业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价值取向上高度契合。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旅游专业礼仪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纲要》则进一步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1]。礼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仪教学注重对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过程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将良好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习惯养成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环节,以达到培育高素质旅游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学目的,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旅游专业礼仪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高职旅游专业礼仪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素质、高技能,而礼貌礼节是高素质最外在、最直观的体现。旅游专业礼仪课程面向全体旅游专业学生,是促进学生形成牢固的旅游专业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之一。高职院校应在旅游专业礼仪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系统育人,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点,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要紧密围绕国家与区域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培养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统一,深入挖掘礼仪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特别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中的重要部分———礼仪文明。

(二)教学内容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纲要》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断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1]。礼仪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学会尊重,知晓“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通过学礼、知礼,进而懂礼、用礼、守礼。礼仪课程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内容,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对社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引领,体现了礼仪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度统一。

(三)教学实施紧贴旅游专业职业素养要求礼仪课程的教学实施将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融合。充分利用礼仪课对学生言行举止、礼貌礼节等素养方面的教学要求与旅游专业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课堂内外的联结,既注重学生课堂内表现,也注重其课堂外生活、学习与实践等方面表现。对照旅游专业职业素养培育要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旅游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将课程思政内容贯穿旅游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旅游专业礼仪教学实施路径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旅游专业礼仪教学涉及教师、学生以及校内外环境等相关因素,只有将这些因素有机整合,充分调动,协调发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生态学通过研究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的本质联系维系教育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以尊重“人之为人”的全面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逻辑起点,契合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研究所需[3],为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旅游专业礼仪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运用具有整体性、平衡性、动态性、联系性与和谐统一性的生态学思维,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旅游专业礼仪教学生态化模型(见图1),促进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高度融合。将教师、学生、校内相关部门与校外相关行业企业作为主要生态影响因子,从教学环节设计、师资团队打造、考评方式创新、课堂内外联动、“五个一”礼仪培育工程实施等五个层面进行“循环”。在日常教学、校园生活与社会实践等环节充分融入思政元素,使高职旅游专业礼仪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一)礼仪教学生态因子间同向同行,协调统一构成礼仪教学生态子系统的四大主要因子为教师、学生、校内各部门、校外相关行业企业,各生态因子间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协调统一。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置于礼仪课程教学的首位,明确培育学生旅游职业礼仪养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规则与礼节礼貌规范等要求,并做到举止文明、彬彬有礼,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1.教师生态因子影响的三个维度:课堂教学、实践指导与自我提升一是规范礼仪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举止,要求言语得体,仪容、仪表、仪态端正,成为学生最直接的学习示范。二是加强课中与课后对学生的实践指导,礼仪课程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内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礼仪风范,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工作实践的各个场合都能将礼仪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展现良好的礼仪素养。三是注重自身礼仪素养的不断提升,自觉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身边的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其职业成长与发展。2.学生生态因子关联的三个维度:课堂学习、课后实践与巩固提升作为礼仪课程教学的主客体,教师与学生是最紧密关联的因子。与教师生态因子相呼应,学生通过课堂内外联动,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学习循环,不断加强自身的礼仪素养,也可以很好地促进自身成长。通过组建校园礼仪队、礼仪社团等形式,不断提升旅游专业学生对礼仪课程学习的全方位体验与全真演练,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校内各部门间形成协同育人“内循环”,促进礼仪教学质量提升校园礼仪教育环境是影响礼仪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在学生礼仪素养培育的过程中,需要来自课堂内外的共同影响,学校各部门、各岗位都是学生感知礼仪职业素养的重要节点。充分利用学校专业育人平台,各部门间相互协同,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礼仪育人环境,“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礼仪品格。4.校外相关行业企业联合育人,助推学生礼仪素养的全面养成学生进行校内专业礼仪学习,最终目的就是能熟练应用,展现礼仪风范。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充分展现在其参与行业企业的实践中,如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在礼仪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校外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礼仪课程教学与旅游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直接对应,助推学生礼仪素养的全面养成。

(二)礼仪教学五个层面“循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学校应根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进行“三结合三融入”课程设计。“三结合”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将教学任务与党团活动相结合;“三融入”就是将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充分融入礼仪课程教学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将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入礼仪职业素养培育的全过程。2.悉心打造教学团队,使教师成为课程思政建设主力军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担任礼仪课程教学的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学校要根据旅游专业教学特点,组建礼仪教学专业讲师团队,悉心打造高水平校企联合育人师资团队。如聘请接待过各级贵宾的高星级酒店与旅游行业企业高管,组建礼仪教学兼职专家团队,为高质量礼仪课程教学提供师资保障。3.创新课程考评方式,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礼仪课程教学重视过程化考核与管理,学校设置课程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占比时可以打破常规的3∶7或2∶8模式,设置为5∶5或6∶4,更注重过程性培育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通过日常管理与考核,使学生自觉地将职业礼仪养成与自身学习、生活与实践结合起来,使显性的礼仪课程教学与隐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促进其旅游职业礼仪养成。4.注重课堂内外联动,营造礼仪课程思政建设生态环境仪式礼仪具有非凡的叙事能力、独特的凝聚功能和鲜明的教化价值,日益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4]。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因此,学校在礼仪课程教学实施中,应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礼仪文化周、年度颁奖典礼、毕业典礼等充满仪式感的活动,组织校园礼仪队、礼仪社团开展校内外礼仪志愿服务活动等,将礼仪专业教学与党团建设、校园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熟悉仪式礼仪,感受礼仪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达到礼仪课程教学的思政育人目的。5.实施“五个一”礼仪培育工程,全面提升协同育人能力“五个一”礼仪培育工程是指在日常管理与专业教学中系统培育学生的礼仪素养,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即展现一个文明仪态,每天微笑问好,衣着得体,言行文明,展现仪态美;打造一个文明宿舍,环境整洁,布置精心,展现生活美;明确一个学习目标,制定学业生涯规划,勤奋钻研,展现学习美;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或社会实践,具备专业特长,展现职业美;帮扶一批身边同学,在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给予关心与帮助,展现心灵美。通过日常的浸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展现良好礼仪风范。

作者:陈霞 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礼仪教学探讨篇2

1高职院校开展商务礼仪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商务礼仪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很多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只针对部分班级开设,如经营管理类专业,并且多定位为选修课,导致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而很多工科类专业如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都是关于物流装卸设备操作、生产与运作管理、货物学基础等专业课程,而没有安排商务礼仪课程。对9所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课程体系中有商务礼仪课程的学校仅有2所,商务礼仪课程开设率仅达到22%。针对技能型人才,学校没有重视“专业技能”和“职场技能”的平衡发展。而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工科类学生大都不注意仪容仪表仪态,不懂沟通礼仪、电话礼仪等。这类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即使有着较强的职业技能,若没有良好的修养和礼仪,想晋升和进入大企业也会困难重重。

1.2传统授课模式,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不当由于很多教师对商务礼仪课程了解不够透彻,没有深度研讨课程内容,自身还处于“半桶水”状态,仅仅根据自己“半路出家”式理解进行授课,所以课程设计和授课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商务礼仪这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授课中,由于教师能力的欠缺,商务礼仪实训开展如宴会礼仪、餐桌礼仪、会议礼仪等教学资源和教学场地不够,所以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坐着听”的灌输性教学模式,跟着书本走,重理论,轻实践。即使课程标准规定的实践课时,也有部分教师当理论课来进行教学。导致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大,学生对商务礼仪的技能也没有掌握,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时,无法在商务交往中真正做到“知礼、守礼、用礼”。

1.3课程教学模块缺乏系统性,学生学习效果差当前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模块,缺乏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尽管书本和课程针对不同板块都进行了合理安排,但由于知识点的过于分散,学生无法完全通过情景式理解进行记忆,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理解,而这只是流于表面的知识学习方式。因为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学习效果不升反降。

1.4评价模式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商务礼仪的课程学习效果考核,多采取考核而非考试的形式。但是,在考核过程中,教师们多是采取期末阶段“一刀切”的诊断性评价方式,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平时的学习过程效果没有形成性评价,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学生在平时学习时不认真,临近期末为了获得较好考试成绩,而临时抱佛脚,学习效果更为令人担忧。

2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研究

通过已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其他教师的经验指导,线上资源的分析和了解,针对商务礼仪课程的改革与设计,有如下建议和看法:

2.1强化课程地位,提升商务礼仪师资及教学资源配备水平商务礼仪与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同等重要。首先,学校应重视学生礼仪知识的培养,专业负责人应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专业性质、岗位人才需求特点制定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对承担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师的选择培养,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学习提升教学方法;安排教师参加商务礼仪的专门培训课程,提升教师个人礼仪素养;以学校自身的影响力,不断吸纳外界的优秀人才,如选聘礼仪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授课,以“双师”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打造“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学校应加强学校商务礼仪实训室的建设,实训物资的购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情景中学。

2.2改革教学方法,整合资源开辟课堂新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如案例分析法:以案例为载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商务活动中实际事例来贯穿所授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沟通模块采用“不会说话的商人”案例,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以赛促学法:通过筹划组织比赛,在实操当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高学生对仪容仪表仪态及面试过程中礼仪的重视。影片教学法:截取影片有关礼仪的片段,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如在讲述见面礼仪时,让学生观看《茜茜公主》片段。也可以穿插礼仪权威专家视频教学,如金正昆教授、周思敏教师的培训视频等。角色扮演法:设置场景,将学生分团队扮演角色,模拟商务场合情境。如在介绍礼仪的局中人介绍环节,可以让学生扮演客户方、接待方和局中介绍人,更加深刻理解介绍原则。

2.3优化课程内容设计教师要由过去的“知识传授式”向“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转变,真正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因此,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学习领域和情景模块,设计如表1所示。

2.4改变单一评价模式,全面系统评价为了全面考核学生对商务礼仪技能的掌握情况,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为主的做法。采用平时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种方式。其分值分别占总分的70%和30%。首先,平时考核。在学习每个项目的过程中,根据项目内容选择案例讨论发言、角色扮演模拟、现场演练、PPT汇报等形式,适时对学生进行考核。接待客户、参观访问、磋商谈判、商务宴请四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分数为10分,总分为40分。每个项目学习结束后,再通过闭卷笔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总分为30分。其次,总结性考核。通过分组拍摄视频的形式,视频中各组可以选择不同商务情境,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视频不得少于5分钟,里面体现的商务礼仪种类不得少于10种,总分为30分。

作者:谢重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礼仪教学探讨篇3

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职业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融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思路创设全新的教学空间和教学维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与保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为将来的职业道路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设计,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对学习方法的高效掌握、对学习模式的正确应用。对此,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礼仪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方法进行深度分析,并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挖掘,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设计礼仪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突出礼仪课程的着装教学措施,推动礼仪课程满足职业发展需求。

一、礼仪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技术分析

混合教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这种教学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是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展教学;二是“线上”的教学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或者锦上添花,而是教学的必备活动;三是“线下”的教学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照搬,而是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四是混合教学改革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是有统一的追求,那就是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改造传统教学,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等问题;五是混合教学改革一定会重构传统课堂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把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进行了扩展,“教”和“学”不一定都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在线教学平台的核心价值就是拓展了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而如何将高职礼仪课程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效融合在一起,是当前教师在开展教学中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育教学现实状况,教师在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以下几种方法去执行。第一,要通过礼仪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突出对计算机的应用,并通过云平台教学体系的构建,实现资源的互通与共享。也可以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客户端以及各类通信设备实现对基础教学知识的有效互联与架构,进而实现对学生的深度引导与培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要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突出创意性与创新性的教学思路,通过营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礼仪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这样,必然能够带动混合教学方法的高效应用,促进全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有序发展。第三,要融合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激光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VR技术的应用、虚拟仿真实训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他各类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等,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情境中,借此明确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的方向与目标。

二、基于信息技术设计礼仪课程核心教学内容

在当前追求全面发展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境中,礼仪课程的开展相对而言较为普遍。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课程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个人的形体、表达、认知、感悟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提升与发展,这对于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在基于信息技术设计礼仪课程核心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结合社交礼仪、求职礼仪以及着装礼仪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借此帮助他们打好礼仪学习的基础,进而实现对礼仪学习的深度认知,提高对礼仪学习的感悟能力。教师应通过分析着装的要素,探索着装的类型,对学生进行日常着装礼仪教学、居家着装礼仪教学、求知着装礼仪教学以及通勤着装礼仪教学等。通过学习,学生对于个人着装的审美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会在正确的着装基础上给他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提升他人对自己的信赖度,使自己在将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教师还可以基于混合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并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一起分析各类电影、电视剧、短视频中的各种人的着装风格,然后对其进行职业的猜测与分析,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行业范围内应该怎样去着装。

三、基于信息技术突出礼仪课程着装教学措施

结合商务场合的着装要求,教师在基于混合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礼仪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课前准备、课中讲解以及课后辅导三个板块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教学理念的应用中,教师可以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推行的“云班课”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第一,教师可以基于课前准备工作的开展,利用云班课教学课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做好备课工作,进而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第二,教师可以融合课堂知识,借助云班课教学课件对学生提出全新的学习问题,并融合商务着装的要求以及相关条件多角度提问学生,借此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第三,教师可以在课后辅导的过程中,应用VR教学技术或者三维成像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将学生带入“实验室”之后,教师可通过“一秒换装”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挑选自己的职业服装与商务服装。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礼仪课程高效融合。

四、基于信息技术推动礼仪课程满足职业需求

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礼仪课程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道路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进而突出礼仪课程教学的目的性与方向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教学的方法,通过“学中做”与“做中学”的模式对学生开展礼仪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结合3D试衣间的软件应用,为学生提供类似于游戏类型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外形打理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品质与素养得到由外而内的提升。教师还可以基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着装礼仪教学,借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后续学习礼仪课程的综合素养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师应用的混合教学方法也会得到创新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技术、大数据教育教学技术、物联网教育教学技术以及虚拟仿真教育教学技术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广泛青睐与认可,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途径。由此可见,当前的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应采用“互联网+课程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设计礼仪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突出礼仪课程的着装教学措施,推动礼仪课程满足职业发展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谭新兰 单位:保险职业学院

上一篇: 路面排水技术论文3篇 下一篇: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探讨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