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校武术项目发展现状研究

时间:2023-03-31 08:47: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传统校武术项目发展现状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校武术项目发展现状研究

1前言

2020年4月,[1]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体教融合意见》,[2]这是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体教融合意见》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教融合意见》遵循了我国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凝聚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新理念,赋予了体教融合的新内涵,对推动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武术也得到了国家大力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政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有一个或两个体育项目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且该项目已经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并形成传统的学校。[3]传统体育学校是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石,早在六十年代初,北京市的一部分学校根据本校体育发展现状,以武术项目为重点建立起武术运动队并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这些学校在每年的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甚至超越了专业体校。对传统项目武术的弘扬与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教融合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体育和教育关系的认识深化,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践行培养德﹑智﹑体﹑美﹑劳的育人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对于北京海淀区传统校武术项目开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和研究,结合体教融合背景下寻找发现问题,并针对该问题如何解决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体育训练的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校武术项目的发展以及贯彻国家体教融合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体教融合背景下以北京市海淀区体育传统校武术项目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北京市海淀区有武术项目的体育传统学校(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八一中学﹑中关村中学和双榆树小学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大量与本论文有关的学校体育﹑学校武术和中小学武术发展的书籍和学术文章,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为本论文奠定理论基础。

2.2.2访谈法

根据研究所需,对北京市海淀区武术传统学校武术队老师进行访谈,并设计有关该传统学校武术发展方面的访谈提纲,收集相关反馈与意见,为研究内容提供材料基础。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进行问卷设计,有针对性的设计关于《北京市海淀区传统武术学校项目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以便从武术特长生角度出发获取更准确的研究信息,根据各学校武术特长生人数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人大附中﹑八一中学﹑中关村中学和双榆树小学共计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为本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2.2.4逻辑分析法

根据获取的相关信息和搜集到的各个校武术活动开展现状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结合体教融合背景寻找并发现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传统校发展概况及武术队的建立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由国家体育系统和教育部共同创办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学校业余训练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北京市海淀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把武术项目设为传统项目,发展较好的学校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八一学校﹑中关村中学和双榆树小学为主。学校武术队运动能力的高低不仅仅跟武术队的训练管理体系有关,当然也会跟自身初始水平有关,不同的学校生源地也会不同,学校招生调查情况(见表1)。可见面向全国招收优秀运动员在这四所学校中仅有一所,大部分仅限于招收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招生人数也非常少。《体教融合意见》[1]指出要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联合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合理规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覆盖面。根据《体教融合意见》,海淀区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应扩大招生生源地和招生总人数。根据四所学校的武术队教师情况(见表2),可见武术队教师每所学校均只有一名教师,并且经过访谈得知这些教师平时还承担学校其他体育课教学任务,且并未配置助教,资质力量较为薄弱。《体教融合意见》[1]指出要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学校兼职﹑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制定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因此四所学校应该增加武术队教师力量。

3.2北京市海淀区体育传统校武术学校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是一个武术队训练的方向和动力,武术队的训练目标决定着训练布局的安排与实行。教练员为武术队制定的长期训练目标(见表3)。数据显示,人大附武术队的长期目标是获得北京市比赛冠军,其他武术队的长期目标是提高武术队的整体水平,每次比赛成绩都有突破以及具有完备的训练管理体制,武术队的重心是提高综合竞技水平为主,从而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体教融合意见》[1]指出,要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武术队应该增加带动本校武术体育运动开展等的长期目标,通过在班级学校集体活动﹑运动会等场合展示武术传统项目的活力和魅力,带动全校武术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促进青少年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3北京市海淀区体育传统校武术训练时长和频次分析

影响成绩好坏的因素有很多,如,赛前的训练﹑赛中的发挥﹑赛后的总结反思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竞赛成绩,当然,最关键因素就是赛前的训练,良好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赛能力。四所学校的周训练次数及单次训练时长(见表4和表5)。根据调查显示,参赛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绝大部分都在4-5次占比80%,每次训练时长大部分集中在2小时之内。在与四所学校领队教师交谈后了解到,四位领队教师都提到竞赛训练的训练规律,每周训练一次以内水平是逐渐下降,每周训练次数在两次以内为保持,每周训练次数达到三次以上才会有提高的可能。但是年级越高的学生对其训练次数及时长要求相对宽松,主要以个人自觉性为主。每个学校的训练时间集中在校内课程结束之后的下午5点-晚8点,根据实际需求适当的调整训练时长。《体教融合意见》[1]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而目前学校学业过重,学校基本以学习成绩为唯一重点考核指标,武术队每周训练次数和时长都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随着中考和高考加大体育成绩分数比例,学校未来将会减轻学业负担,重视体育锻炼,加大体育课和武术队训练的课时。

3.4武术队竞赛分析

3.4.1武术队参赛级别分析

武术队参赛人员参加过最高级别竞赛及人数(见表6)。调查的四所学校均有参加国家级别比赛的资格,参与过国家级比赛人数比例占总人数的77.5%。根据与领队老师的交谈,国家级比赛主要以全国中小学生锦标赛为主。经调查的四所学校除了参加国家级比赛的同时,在一年之中还会参加省级和市级比赛,运动员可以通过不同级别的比赛积累大量比赛经验,同时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开阔眼界了解到更多更先进的训练热身方法。一次高级别的比赛对于一个武术队来说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技术水平都是一个全面的提高,因此队员多经历大赛,对于运动员来说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3.4.2武术队员参赛频数及成绩分析

参赛机会可以为队员提供开阔眼界和吸收新理念的平台,但是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多次竞赛的磨练,才可以达到场上冷静沉着。平均每个运动员每年参赛次数及最好名次(见表7和表8)。据数据显示,经调查的40位武术运动员参赛平台众多的前提下参赛机会相对较多,平均每年参赛次数达到2-3次有15人,占37.5%,参赛次数达到4-5次有17人,占42.5%,相对少部分运动员每年参赛次数在5次以上有7人,所占比重为17.5%,由此可以看出,在较多的竞赛平台中,每个队伍的队员每年都有2-4次的比赛机会用来展现提高自己,通过比赛名次对自己起到一个督促作用。根据对40名运动员最好竞赛名次的统计显示,获得过国家级前三名的运动员有26人,占65%,国家级前八名的运动员有4人,占10%,北京市级比赛前三名有7人,占17.5%,北京市级前八名有3人,占7.5%。全国级别的竞赛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武术赛”,北京市级别的竞赛为“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武术比赛”。由此可见,大部分运动员在竞赛的大平台上都或多或少的崭露头角,占据国家级﹑市级竞赛的一席之地。《体教融合意见》[1]指出要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统一注册资格。整合学校比赛和U系列比赛,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教育﹑体育部门为在校学生的运动水平等级认证制定统一标准并共同评定。目前武术队参加各项比赛情况较好,但是与教练和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对于取得较好比赛成绩的学生未给予充分的奖励,学校应该在入学和奖金等方面给予竞赛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定的奖励政策。

3.5毕业后的去向

大多数武术队员毕业后的去向调查情况(见表9)。从统计结果来看,四所学校的武术运动员毕业后都有相应的去向,根据武术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去向也不同,主要去向是高水平运动队(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体育类院校(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少数运动员的去向是专业队(北京武术队),并不存在无去向的队员,说明每个武术运动员在三年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体教融合意见》[1]要强化政策保障,研究制定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评价和升学保障等政策,鼓励各地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加强场地设施共享利用,加大对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转播力度。

4结论

传统校武术队招生人数较少;传统校武术队多年训练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武术队的整体水平;传统校武术队有广阔的展示自我水平﹑提升自身能力和学习了解先进训练的竞赛平台,武术队员大部分都有较好的竞赛成绩;传统校武术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频次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传统校武术队发展过程中,领队教练人员缺少;传统校武术队毕业后均有较好的去向。

参考文献:

[2]林剑,顾宁.深化体育改革促进体教融合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

[3]杨铁黎.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立与发展[J].全球学术快报,2014(5):1-6.

作者:李艳荣 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上一篇: 城燃企业增值服务与新零售转型 下一篇: 高新技术在会计核算的问题及策...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