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绿色转型的路径

时间:2023-03-31 08:50: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农村经济绿色转型的路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经济绿色转型的路径

笔者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全面了解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并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有效结合,正确引导农村经济向着绿色经济方向发展。通过深入分析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质意义及其与我国农村经济绿色变革的内在联系,以期更好地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中国农村经济绿色变革的伟大实践中。

1农村经济绿色转型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在关联

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仍有待完善[1]。一些地方注重农业经济管理形式,忽视农民的实际经济效益,盲目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不探索便捷高效的销售模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管理更要注重与时俱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生产水平。尤其是在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若不能满足农民经济增长的需要,甚至会加速矛盾,这就需要科学的经济管理体制来化解矛盾。绿色经济是一种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生态保护和市场开发为出发点的经济形态,其根本目的是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绿色变革是逐步放弃以牺牲资源换取经济利益的传统发展理念,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践行了一种新的可持续的、大自然所能承受的、健康的社会发展模式,需要用正确的发展理念引领农村经济的变革[2]。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道,该理念认为发展的实质不以破坏当前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而应通过和谐的生产方式创造生产价值,最终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客观上迎合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3]。以“绿色”促生产,以“绿色”促进步,通过绿色发展,去引领农村经济向生态环保、低碳生产、机械化同步、智能化引入等方向发展。过去一段时间,农村经济由于过分追求“数量”,而放弃了对“质量”的要求,对农村整体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的破坏[4]。所以说,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农村经济不能只注重经济GDP指标,更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地域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注重和谐引领、农村产业协调、经济发展等要素,以实现主客体协调统一,避免出现以牺牲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利益的局面。

2农村经济在绿色发展理念下转型的现状

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目的在于强调人与自然是运动的统一体,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两者的统一必须实现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因此,根据这一理念的本质要求,农村经济建设活动应按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以简约、高效、绿色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经济体系呈现“去农业化”的大趋势[5]。“去农业化”是指农村非农产业越来越多,而农业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减弱。以农为主的农村经济要更好地发展,必须深入地融入农村经济结构。但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城乡分工的差异拉大了两者的收入差距。为了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许多年轻的农民工离开了农业,积极投身于物联网等新兴行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微商等新兴产业的兴起,青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的地位进一步弱化,农业生产呈现边缘化趋势。实施农村经济绿色发展,既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要求。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乡村振兴是一项针对农村当下乃至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的引入无疑是“锦上添花”。将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真正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当中需稳步推进,需要满足老百姓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体而言,绿色发展理念需要融入到农村生产生活当中去,农林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基础产业应该坚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农村土地规划使用问题、资源整合开发问题。构建新型的生产模式,坚持走农村绿色发展之道[7]。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5G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时代蓬勃发展,文明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在此基础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科技的力量引导我国农村经济向绿色发展方向发展[8]。

3绿色发展理念下农村经济绿色转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偏离、生态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农村绿色转型面临的现实困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以来,虽然新发展理念在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忽视了融入农民日常生活,导致绿色生产理念在农民种植速度上跟不上生产实践。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加强生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但很少通过法律手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民日常生活。因此,我国农民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发展绿色环保生产方式的意识还很薄弱[9]。此外,在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起点低、保护晚、法规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环保和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我国普遍缺乏绿色环保意识,绿色发展理念没有深入人心。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农村生产不再像过去那样依靠完全的人力化生产,另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了农村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群体,这就导致了农村闲置土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农业资源浪费的情况。土地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口众多,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是很稀缺的,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地区出现了老龄化严重、青壮年人力不足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荒废的程度,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绿色发展的步伐[10]。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但是过度追求GDP增长,反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农村经济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伴随我国政策的倾斜,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须得到解决,为此科技的投入成为不可忽视的解决办法,加强科技创新、智慧引领、绿色生产等环节,解决了影响农村经济绿色技术转化的问题。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农村资源环境管理体系。过去一段时间可以说,农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不重视、不关注的,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块是严重滞后的,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污水乱排放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问题、土地资源得不到正确利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没有有效的制度对其约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缺乏系统性的管理体系,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体系制度是保障具体实施的关键所在;其次是农村环境的因素,村民缺乏认识,特别是对绿色生产、绿色保护的文明公约缺乏足够的知识普及;最后是农村经济发展与市场发展实际不协调、不充分。

4我国农村经济在绿色发展理念下转型的有效路径

在当下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提高对农村经济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特别是依旧存在着绿色转型的问题。比如说,在农村推广绿色发展理念,老百姓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具体实施细则更是不甚了解,那么就面临实施难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社会面临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老人接触新事物的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针对一些实施细则实行难度加大。所以说,面对上述这些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农村绿色发展理念,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就实现农村经济转型提出几点建议,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村普及相关的绿色环保知识,从青少年做起,可以结合中小学校宣传相关的绿色环保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青少年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在农村地区开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工作,需要发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并且结合各个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构建以学校为教育基地,以农村社会层面为普及面的方案。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但是效果是最理想的,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家园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从娃娃抓起,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青少年的绿色环保意识,建设农村教育基地,深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村农业改革,发展地域特色重点产业。

2)需要充分考虑农民在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农民是生产生活的主人,需要保障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利益,不可“一刀切”。坚持节约优先,充分利用现有未利用资源,在日常经济生产活动中真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3)针对农村科技创新存在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现实目标,落实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生产、绿色化产业模式。组织有关科研机构攻关突破,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大力推进“三节”等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使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实用设备,农村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科研实力,积极开展校农合作,组织高校师生下乡活动,了解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以及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实施的具体方案。促进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开发适宜、低碳、高效的农业装备,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绿色转型。

4)绿色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和代表性,而且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利用,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农业发展的角度看,绿色循环农业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农业的大环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只有更加专业、多才多艺的人才,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和“青年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地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让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农村建设中,为农民推广精品工程,让农民在项目建设中应用科学的方法,适时提高人才薪酬,确保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农村建设。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匠等,予以征集或以经济补偿作为奖励,让他们参与农村建设。

5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结构中,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其核心是对农村经济的管理,结合我国现行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有效运行对保障农村经济起到关键作用。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强调整个过程中的发展质量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问题。

参考文献:

[1]铁建设.绿色经济背景下青海枸杞产业转型探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6):229-230.

[2]张彩玲,王鸿.“美丽中国”建设视域下绿色发展理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6):72-78.

[3]方世南.绿色发展: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社会[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1):15-22.

[4]姚登宝,张玉玲.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动态分布演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9-18.

[5]高守葆.试析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7(5):201.

[6]吴伟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山西农经,2019(22):66-67.

[7]梁继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167.

[8]赵娜.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0):101-103.

[9]谢良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山西农经,2021(23):77-78.

[10]朱小乐.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南方农机,2022,53(4):62-65.

作者:杨青英 单位:山东省冠县兰沃乡财政经济服务中心

上一篇: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研究现状 下一篇: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