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时间:2023-03-31 15:52: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各省区市建设一批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这对新时代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场馆类国防教育基地,如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兵器馆、科技馆等建设管理较为完善规范[2],实训类国防教育基地,如民兵训练基地、学生军训基地等,总体发展呈现两极化趋势,特别是非公立基地建设由于缺乏政府有效监管,问题较多,乱象频出,严重影响了国防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积极推进实训类国防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现对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做出如下分析。

一、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国防教育基地至少有12000多个,发展过程中数量稳中有升。这与国家重视国防教育,军地各级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夯实基地基础有密切关系。从分布情况看,湖南、福建、河北、上海、辽宁、广东等地的国防教育基地不仅数量多,而且颇具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都较好,这得益于所在省市的历史传统、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从数量上看,地方各级各类国防教育基地占全国总量的90%左右,其中省级以下国防教育基地的数量较少。从建设情况看,全国各地基地投资建设步伐加快,如上海东方绿舟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占地5600亩,总投资11亿元人民币,广东惠州惠城区东江国防教育基地,占地约8000多亩,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从主管机构来看,主要有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主管、国有企业主管、军队主管和私营等不同类别,运营模式主要通过财政全额划拨或差额划拨、企业化运营自负盈亏等不同方式[3]。从目标手段看,基地可分为模拟仿真基地、军地共建基地、主题公园基地、军事训练基地等。

二、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全国国防教育基地数量庞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国防教育基地存在建设不平衡、管理不规范、资源条件不足和人员队伍不专业等问题。

(一)监管规划问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以私营或民间机构投建的基地对国防教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生训练基地、拓展训练基地,以及社会上以各种名头举办的军事夏令营、研学活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对实现国防教育的快速普及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膨胀式”发展和过度追逐“商业化”的结果导致在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问题频出、乱象频发,质量堪忧。其中,承接中小学生军训、开展主题实践和夏(冬)令营活动是基地的主要盈利项目。但大多数基地没有教育培训资质,缺乏专业教官队伍,甚至个别教官在政治思想和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难免会在军训时向学生传输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一些教、训行为不得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浙江温州一中学军训中,教官在操场上众目睽睽之下用剪刀强行给学生剪发①,以及广州黄埔军事主题园教官侮辱学生事件均在网上引爆舆情,造成恶劣影响。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在私营组织的基地活动中,学员在餐饮卫生、住宿条件、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反馈意见也不是很满意。即便是这样,基地军事活动体验的市场价格也不低,一般3天收费1000—2000元,5—7天收费3000—4000元,国防教育俨然成为“贵族式”教育,这与国防教育法鼓励普及和加强全社会开展国防教育,强调国防教育公益性的立法之本背道而驰①。基地快速膨胀发展表面上是追求经济效益、优胜劣汰的结果,实质上反映的是在市场规律中政府组织领导“缺位”问题。由于政府未能较好地承担起国防教育工作的管理、组织实施、监督监管等职能[4],无法为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国防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规则和环境,教育在“扩量”和“提质”之间很难形成和谐稳定的关系。尤其是政府对基地建设缺乏准入门槛和审核管理,“自我建设”的结果就是谁想建基地就能建基地,哪都能建基地,有的地方遍地开花,有的地方资源稀少,各个基地之间单打独斗,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形成地方国防教育的合力。

(二)资源条件问题

基地建设和发展需要较好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研资料、师资队伍等构成了基地建设“软”资源。从实际情况看,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教学组训过程简化,综合保障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以教学内容为例,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的军训内容应该包括基本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两部分。其中基本军事技能的部分内容如武器射击、投弹、战术动作、识图用图都需要专业的训练场地和设施。大多数基地由于场地设施限制,仅对军事技能中容易开展的项目施训,其他必修科目训练存在“缺项”。此外,根据《意见》要求,持续强化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分级组织对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国防教育专题培训,有序开展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各类媒体等负责人的国防教育专题培训。由于基地缺乏专业教育教师,难以完成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任务。军事训练类基地的特殊性要求场地要足够大、教官足够多,需要开展室外军训或在野战场地模拟实战环境进行射击、投弹等训练任务,同时要为学员提供吃、住等配套设施和后勤、保洁服务等。这些支撑基地发展的“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有的基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难以为继。以沈阳为例,冬季供暖30元/平,运营一个建筑面积10000平米的基地,仅供暖一项就需要30万元/年②。军事训练类科目大多在室外,受季节影响较大,每年旺季仅有6个月,淡季几乎没有收益,运营费效比很高。此外,基地教学设施落后,装备器材陈旧,培训方式单一,能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最新手段开发新课程的基地还屈指可数,很难积累起创办高质量基地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三)人才队伍问题

国防教育的内容以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为主,专业人才队伍可分为军事训练教官和理论专职教师两个部分。目前二者都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素质良莠不齐、培训经验不充分、教研能力弱等问题。军训类教官主要以聘用退役军人为主,由于基地尚未形成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上岗一条龙的管理体系,教官在开展教、训过程中缺乏教学规范,总体教学质量堪忧。在军训旺季,基地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大量招揽退伍军人临时上岗,工资实行日结,军训结束后便遣散人员。这种流动性造成教学施训无标准、无管理、无制约。军事理论专业师资严重匮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地方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专业较少,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生人才能力有限。二是国防与军事紧密联系,传统上军事教育资源全部集中在军队体系内,军地之间因为机制、保密等原因,无法建立师资互聘、人才互培、资源互享渠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地大多从社会渠道聘请非专业的教师兼职,结果人员流动性大,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或者是聘请军校和部队离退休人员来做理论教学,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专业对口,但是普遍年龄偏大,又不能纳入正式教师编制,不能解决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短缺的根本性问题。

三、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动政府牵头基地建设,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国防教育是一项群众性、基础性教育,其本身属于公民教育范畴。单就这些特征而言,基地必然要面向社会公众,汇聚多方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国防教育的目标和价值。针对基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根据《意见》指出的“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把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国防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政府部门应增强忧患意识,立足本职工作,承担起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责任,从源头上严把基地建设质量关。一是各地省委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尽快研究、规划,牵头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公立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基地建设要强化政府主导,领导小组各单位要在政策、规划、土地、资源、财政、人力、装备等方面大力支持、通力合作,以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尽快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建设。二是基地建设要做好统筹规划。要统筹全省、全市资源条件,综合设计,通盘考虑,结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军事资源、人才资源、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国防教育基地。三是要立足长远,瞄准前沿,建设有前瞻性、长远性、创新性的功能完备、门类齐全、设施一流,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为一体的国防教育基地。四是突破传统建设思路,创新更多载体的基地发展新模式,构建从实体到网络、现实到虚拟、平面到立体、城镇到乡村的新型国防教育基地网,不断拓展国防教育覆盖面。

(二)尽快出台基地准入条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关于国防教育基地的准入条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在探讨。可以从五个层面进一步明晰准入条件:一要有足够规模和数量的场地、建筑和环境布置,有设施和功能完善的基地场所,兼有生活、理论教学及其教学野外训练等各种设施,配套符合要求的安全保障设施。二要有稳定的资金基础和经费投入,要着重加强军事训练设施、理论教育设施、融合高新技术的模拟训练装备,足够且充分的教、训生活保障条件。三要有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基地需配备专职军训教官、理论授课人员和教研教学团队,既要有学历或专业培训经历,又要有一定的军事工作背景或经验,爱国防、懂军事、知理论,综合素质高。四要承担国防教育的社会责任,通过拓展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培训方式方法、增加宣传推广力度,真正做到普及于民、惠及于众。五要严格基地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训练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学生军训教学主体责任制,健全学生军训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办法,做好应急处置预案,统一收费标准,让国防教育真正成为惠及全民的基础性教育。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国防教育专家学者形成专家咨询论证机构,对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对于管理使用好的要积极鼓励,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对于管理混乱教学效果差的要立行立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给予取缔摘牌。通过规范化管理,使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三)大力夯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人才智库

在队伍建设上,注重把好招聘、培养和使用关口,引入竞聘与选用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机制,重点根据基地对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组建教训、教学和教研“三支团队”,形成多方向、跨领域、成梯次、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发展趋势。一是做好军训教官的招募、选拔、培训、考核、管理等工作,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教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的培训,严格落实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规范化实施军事技能训练。二是吸收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人员,通过培训、参观等学习手段强化教师队伍的军事理论知识学习,形成稳定的高素质师资力量。重点对军事理论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内容资源的选择进行研究,形成科学的、合理的国防教育体系内容。三是建设专家人才智库。通过聘请方式引入军事人才到基地进行军事思想指导、军事地理、军事战略战术指挥等战略战术教育,加强理论教学前瞻性研究;聘请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到基地兼职任教,承担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或管理工作,提高国防教育政治站位和科研水平。尤其是针对国防教育专业教师和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迫切需要从推进国防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入手。深入研究国防教育特点规律,理清国防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整合教师资源做好国防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工作,重点从理论专家型、专业技术型、应用管理型等方面加强国防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为基地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坚持开放共享建设理念,创新基地发展模式

在全民国防教育领域中,军事类基地具有鲜明的军事化特征,实践活动丰富,组训方式灵活,相对于其他类型国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承担着全民国防教育的重担。因此,基地要坚持共建共享原则[5],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放共享,不断拓展与各类资源、各类行业的融合和创新,增加基础服务项目,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主动适应社会不同层次的国防教育需求。综观世界其他国家国防教育的经验做法,他们已经逐渐将国防教育与旅游产业、文创产业、军事仿真领域深度融合,产生新价值。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军事仿真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文旅产业也是一个过万亿级的市场,国防类教育广泛参与其中,产值前景良好,市场空间巨大、人才需求强烈。传统基地建设必然随着国防教育发展新热点、新空间、新资源的引入实现转型创新。例如,通过“用数、上云、创媒”等方式,加快教育资源展示陈列现代化建设,提升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通过研发融合各种最新技术的系统、平台和训练器材,开发模拟仿真训练课程,走科技赋能国防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提高国防教育的科技感、现代感;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或特色地质资源,发展基地化的文旅(创)产业,提升基地开发利用的综合功效;利用信息媒体优势催生更多宣传新载体,如开发小程序APP、在线军事类社团,微博、抖音等,加大对基地的宣传力度,增强基地知名度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2]高秀用.国防教育基地解读[J].国防,2016(2).

[3]叶科嘉.新时代加强国防教育基地建设路径探析———以厦门市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12).

[4]陈楚瑞,廖金宝.政府、基地与高校“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20(3).

[5]沙业青.“准军事化”高校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探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

作者:田佳 兰兰

上一篇: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文化意义 下一篇: 自然资源信息化地方标准的思考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