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09:26: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文创型乡村社区发展策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文创型乡村社区的营造
现代文创产业已经成为解锁乡村振兴的“密码”之一,对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民族地区积淀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很多民族村域正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产业内生动力逐渐苏醒,正在实现文化、产业、人才、组织等多领域的振兴。在发展过程中,缺少文化的赋能,尤其是缺乏“在地化”特征。随着近年来乡村文创产业的持续升温,文创市场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很多乡村都只是将创意运用在一些产品的设计上,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因此,开发民族地区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推动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成为当下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不仅可以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幸福感,带动所在区域的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社区营造的实践中来,同时还可以带动和实现民族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区。
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第一,社区营造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社区营造”这一词汇源自日文的“町造”,直译为“城市建设”,是日本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治理模式。杨昌新和黄瑞茂(2020)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乡村社区营造内涵发展的变化,认为其内涵提升经历了乡村环境美化、社区认同、人本溯源等三个阶段[1];刘祖云和王太文(2022)基于对安徽省温泉小镇社区营造的实践观察,指出中国当下乡村社区营造的策略,即符号化与空间化,并指明乡村社会关系的再造是中国乡村社区营造的未来方向[2];徐晓鹏(2021)依据乡村工业发展的异质性特征,探寻相应的社区营造路径,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3];夏国锋和胡向慧(2021)基于社区营造理念,探究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营造的具体机制与可能路径[4]。第二,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文化创意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卫民等人(2021)通过比较两岸文创型乡村的各自特点,为大陆的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借鉴意义[5];叶红(2017)总结了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理念下文创产业发展的不同类型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在未来苏南村镇的发展展望[6];顾大治等人(2021)探究了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三维联动架构,分析了大陆乡村社区营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了大陆乡村社区营造三维框架[7];赖敬予和郑庆昌(2017)总结了台南土沟村社区营造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地区乡村建设应该从内生性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入手[8]。第三,民族地区的社区营造。罗康隆(2015)以苗族地区为例,提出苗族地区的社区营造还需要增加乡村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民间信仰体系[9];杨浏熹(2021)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活态化研究,得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发展需要大力挖掘当地文化,加强村落的社区共同体意识[10];周钰弘等人(2019)探究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营造对精准扶贫的影响[11];彭永庆(2017)通过分析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现状,提出了社区营造视野下的乡村文化建设展望[12]。综上所述,在有关社区营造的现有文献中,大部分都从协调“人、文、地、景、产”等五大要素出发,最终实现居民自主营造和社区永续发展。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在经过了点的示范、线的联结、面的扩散后,社区营造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生活、文化等各方面元素相结合,给大陆社区营造提供了一定借鉴。对于民族地区的社区营造,大多是借鉴其他地区社会营造成功案例或“复制”式开发模式,这让原本具有民族性征的村寨缺乏“在地化”特色,而将文创产业与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与优势禀赋相结合的社区营造案例则少之又少。尝试对民族地区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和谐稳定。
三、社区营造的五个视角
(一)社区营造中的“人”
“人”涵盖着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的创造,作为社区营造与建设的主体,既是社区营造的起点和前提,也是落脚点和归宿。因此,社区营造不能只强调物质因素的投入而忽视人的能动性。社区营造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营造邻里关系和睦的社区感。要达到文化产业与社区互动的目的,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各个民族都有特色的民族节日,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和仪式会让人们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以文创产业赋能,又会带动当地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又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区营造与文化创意中来,这有利于营造一个有温度的社区氛围。
(二)社区营造中的“文”
“文”涵盖着社区共同历史文化的延续。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动、人文艺术都需要借助社区这个平台加以展现,用文创产业对民族地区的古老歌曲、神话传说、传统手工艺、传统服饰等进行营造,打造主题鲜明的社区,让当地居民也参与社区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可以让当地居民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树立起文化自觉和自信,还可以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社区传统的延续。
(三)社区营造中的“地”
“地”涵盖着社区地理特色的维护与发扬以及对所在地特质的强调。基于文化创意的社区地理景观营造,地理环境作为文化加工与设计的对象,是构建文化的来源与基础。对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创意性改造,完善民族地区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将当地的自然环境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延续当地的民族特色。
(四)社区营造中“产”
“产”涵盖着在地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集体经营,通过社区营造活动展现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方式,将文化创意与民族乡村的传统产业与社区资源相结合,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民族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图腾崇拜和各不相同的民俗风情,在社区营造中创造性地对民族乡村的资源进行开发,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加深当地居民对社区的自信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社区营造中的“景”
“景”涵盖着社区的空间环境进行营造,文化创意产业本身需要空间的支持,通过保护和开发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修复传统景观、创造社区独特的景观等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民族地区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效益分析
民族地区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通过深入挖掘民族特色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以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来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乡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都得到了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效益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多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以文创赋能乡村,可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人们的增收渠道也更加多元化,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经过6年的脱贫攻坚,截至2019年,十八洞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14668元,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案例。
(二)文化效益
深入挖掘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传统手工艺、特色民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并融入文化创意,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创产业,不仅让民族文化得以广泛传播,还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基于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设计的文创产品,也能凸显民族地区特色的乡村文化,在社区营造过程中这些文化基因得到传承。如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运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就是结合现代文化创意设计的文创产品,使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理念,运用侗族织锦技艺,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创产品,并取得良好效果。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在民族地区社区营造中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业,可以增强当地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民族地区社区营造中,不仅要发掘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价值,同时也要使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以实现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传承和发展,达到有效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社会效益
民族地区可以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缓解当地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生保障问题,促进当地乡村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短板,通过乡村社区营造,不仅可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推动当地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文创产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了民族地区居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自信,解决了当地居民就业问题,减少了外出务工人员,促进了家庭和睦,实现了社会稳定和谐。
(四)生态效益
文创产业是一种低能耗的生产方式,将文创产业融入乡村规划,可以优化民族地区乡村社区的生态环境。文创产业的介入,使当地乡村发展有了低污染的新型产业,满足了乡村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进了民族地区乡村社区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提高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既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提高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能力,也提升了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如十八洞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在工作组的带领下,十八洞村的居住环境、景观风貌都发生了改变,带动了乡村生态振兴。
五、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存在的问题
(一)文创产业缺乏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社区营造缺乏体验感
民族地区的乡村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更能体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独特性。近年来,随着文创产业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乡村发展在追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逐渐丢失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图腾文化始终贯穿于我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中,是可以进行开发的优势资源。而无论是当地的传统风物特产,还是当地重要的特色农产品,都极少与乡村文创产业相结合,尚未形成主题化的深度体验链条。就目前民族地区乡村社区的开发而言,仍然停留在较为表面的阶段,地方传统特色不够突出,尤其是对于将社区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村落,还留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与乡村社区营造相结合建立特色村寨村落依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二)文化创意挖掘不够品牌效应低
社区想要吸引人,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用文创的思维赋予社区空间的构建,打造品牌文化,民族地区的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更应该利用好品牌这块“敲门砖”。而目前很多民族地区的社区营造没有充分展现当地的特色,艺术性不强,社区主题不够突出,没有形成具有可辨识度的主题村落。社区举行的一些节日无法吸引年轻一代,必须对节日形式、内容进行创新,并扩大其影响力。
(三)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有待加强
乡村社区在本质上是一个基于血缘、地缘或业缘关系而形成的共同体。民族地区的很多乡村社区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许多社区居民常年外出务工,关系也在逐渐淡化。乡村社区中剩下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他们长期以来受当地环境的限制,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参与社区文创产业发展的能力较低,导致很多社区居民对社区里的人和事缺乏认知,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社区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有待加强。
(四)社区文创产业人才缺乏
民族地区受限于开发意识不强、开发能力较弱等瓶颈因素,对当地社区的营造和开发程度较低。人才资源是民族地区进行文创产业开发的重要动力,从事社区文创产业的专业人员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当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水平。此外,由于民族地区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六、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的路径选择
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在于乡村外在的空间营造,也就是社区的文化、文创产业、环境空间;另一方面,是当地居民的参与行为,也就是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乡村社区营造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文化、生态、社会等要素齐头并进,从而实现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度的多重提升。一个成功的文创型社区应以政府为主,以多方参与合作为辅,以社区特色资源禀赋为核心,以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为目标。
(一)乡村社区的空间营造
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环境。民族地区在促进文创型社区营造的进程中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利用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山河水灵等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将社区居民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展现出来,传播民族文化、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创型乡村。比如在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赶秋节等一些重要节日,开展演出、介绍民族的文化;举办民族特色餐饮品鉴等系列活动,打造社区民俗文化特色街区,加强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各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归属感、幸福感。深入开发和打造特色IP形象,营造良好的社区自然环境。民族地区文创型社区营造可以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出发,使社区的景观更具有识别性,社区的环境更具有归属感,在社区VI上下功夫,增强独特性和可识别性。要充分挖掘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将民族地区乡村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创造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创产业。带动社区居民参与文创产业的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邀请当地居民与艺术家共同参与设计具有民族图腾文化符号的作品,将其展示在社区的窗口位置,打造民族气息浓厚的社区环境。同时建设一系列展现乡土风情、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与项目,展现独具特色的民族IP形象,可利用当地特色农事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特色美食以及传统的民俗和节庆,将文创衍生品与民族乡村社区的形象紧密结合,坚持以原创的理念,拓展文化产品,延长产业的价值链。扩展乡村文创产业新业态,营造和谐的社区空间。民族地区的乡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应结合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吃、住、行、游、购、娱各种要素有机融合,给旅游产业赋予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基因,实现农文旅融合。如在侗族自治县给游客讲侗族文化、唱侗族民歌,品尝侗族美食、参与侗族节日等,通过组织艺术节、建设特色手工艺品专卖区、手工艺品工作坊、主题民宿、主题餐厅、主题图书馆等一系列展示“民族文化”的空间,延长产业链和价值拓展空间,建设文创亲子乐园,打造研学活动中心,构建起一个供亲子家庭游乐、体验的文创社区。通过让游客参与并体验当地的生产、生活,感受民族地区的文化美感。与此同时,乡村社区居民应致力于实现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社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抓住高新技术的发展机遇,提高文创社区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智能化、深度体验化的乡村文创产业,以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文化为主题开发互动游戏、影视作品等,加强社区居民和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用数字化的方法保存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手工艺人可以用三维模式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以此来传承和保护民族地区文化。依靠大数据平台,与社区周边的区域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文创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乡村社区的智能化管理,加快智慧乡村、数字乡村社区的建设,推进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乡村社区的人才培养和公众参与
发挥当地居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文创型人才。首先,民族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诞生出一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强对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年轻一代的传承教育与培训,提高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认知与理解,注重民族地区乡村社区人才的培育;其次,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以及传承人的培养,为民族地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中高端人才保障,构建人才引进、培训、管理和合作平台,对人才引进给予充分的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与各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邀请从事文创方面的学者、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讲座,如开设培训班、研讨会等,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储备人才;通过组建社区团队,提供创业平台,吸引青年回流,培养新一代年轻的艺术家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为助力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作出积极贡献。提升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能力,把民族地区乡村社区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民族地区乡村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区中的人作为社区营造主体,要尽可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构建社区居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社区。要提高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的民族意识和社群意识,加强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使社区居民以社区权益出发,发挥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民族地区进行乡村社区文创产业设计时,可邀请乡村居民共同参与和优秀的文创设计师依据其民族图腾,共同设计村碑,向居民征集社区LOGO的设计理念,充分尊重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的诉求与愿望,提升他们的社区归属感;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节日,参与社区文化节、清洁日、公益日等活动,逐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的链接,使得文创产业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民族地区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的高质量发展。
七、结语
民族地区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较强的现实意义,得到了政府、专家和群众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效可行的发展模式。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作为一种产业规划与设计方法,在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区转型升级、提高乡村社区居民收入、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以及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社区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民族地区文创型乡村社区营造,不仅可以使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也能够通过产业升级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使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从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社区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新,黄瑞茂.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内涵变迁与高校课程建设的关联性———以淡江大学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20(6).
[2]刘祖云,王太文.乡村社区营造的基本方略:符号化与空间化———基于安徽省香泉-温泉小镇社区营造的观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3]徐晓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异质性分化及社区营造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1(11).
[4]夏国锋,胡向慧.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营造的现实困境、潜在优势与可能路径———基于对中部S村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6).
[5]文卫民,肖志高,张玉山.构建文创型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于两岸乡村建设的比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6]叶红.台湾文创型社区营造对苏南村镇建设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7(3).
[7]顾大治,杨震雯,洪百舸.三维联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营造与发展———桃米社区营造经验解读及思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6).
[8]赖敬予,郑庆昌.台南土沟村社区营造对大陆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基于内生发展理论的视角[J].台湾农业探索,2017(3).
作者:周鹏飞 谭璐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