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地理》杂志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
以下是查询杂志审稿周期的方法:
1、查看期刊官网:许多杂志会在其官方网站的 “作者须知”“投稿指南” 或 “常见问题” 等板块中,明确给出大致的审稿周期。
2、参考作者投稿经验分享:可以在一些相关的学术交流平台上,搜索杂志的名称,其中通常会提到从投稿到收到审稿意见的时间,从而了解其大致的审稿周期。
3、分析期刊过往发表文章:随机选取该杂志最近几期发表的文章,查看每篇文章的投稿日期、接收日期和发表日期,通过计算时间间隔,能对该杂志的审稿及发表速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咨询期刊编辑:如果在官网上未找到明确的审稿周期信息,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作者投稿经验分享,可以直接通过期刊官网提供的联系方式咨询。
《干旱区地理》杂志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学术理论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为CN 65-1103/X,国际刊号为ISSN 1000-6060,杂志社位于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生地所45号楼。
该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探索地质规律,为深化地质改革、繁荣地质科学服务。其内容突出理论性、学术性、实用性和探索性等特点,主要栏目包括气候与水文、地表过程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土壤资源、区域发展等。
《干旱区地理》(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获奖情况:1994-1996、1997-1999年度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期刊三等奖;2000~2001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期刊《干旱区地理》汉文版荣获优秀期刊二等奖。、2002~2003年: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中 ,《干旱区地理》汉文版荣获“新疆科技期刊奖”,也被评为科技期刊“一级期刊”。2004年: 在第三届新疆期刊评选奖评选活动中,《干旱区地理》荣获第三届“新疆期刊奖”。 被评为科技期刊“一级期刊”。
《干旱区地理》刊载范围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全球变化、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土壤学、水文与水资源,环境变化、气候、气象、植物生态与植物地理以及植被恢复、动物生态学与动物地理学、干旱区生态与及其生态系统建设、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干旱区资源环境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即干旱区生态系统与演化机制、干旱区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并反映干旱区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干旱区研究报道、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干旱区地理学提供论坛,同时还欢迎对《干旱区地理》发表的文章进行讨论和评论。
干旱区地理杂志发文分析
干旱区地理主要机构发文分析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 | 830 | 生态;土壤;干旱;干旱区;塔里木河 |
中国科学院 | 790 | 干旱;气候;土壤;流域;干旱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33 | 土壤;植被;气候;干旱;干旱区 |
兰州大学 | 204 | 气候;气候变化;干旱;流域;盆地 |
新疆大学 | 204 | 土壤;生态;绿洲;干旱;干旱区 |
西北师范大学 | 183 | 城市;流域;冰川;河流域;气候 |
陕西师范大学 | 143 | 黄土高原;土壤;生态;全新世;气候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128 | 干旱;干旱区;遥感;土壤;古尔班通古特 |
新疆农业大学 | 125 | 土壤;生态;塔里木河;植物;流域 |
北京师范大学 | 114 | 土壤;生态;降水;干旱;植被 |
干旱区地理主要资助项目分析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6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302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14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4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08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 8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 73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 57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5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