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桂林博物馆
主办单位:桂林博物馆
国际刊号:--
复合影响因子:--
--国内刊号:--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创刊年份:2014年
综合影响因子:--
《桂林博物馆文集》创刊于2014年,公开发行的年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份专注于文博研究与交流的学术性出版物,该杂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连接学者与大众、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桥梁。内容主要涵盖博物馆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物研究与保护、考古学研究、文化遗产论坛五个板块。杂志依托桂林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学术背景,汇聚了文博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旨在推动文博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料与参考。
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文物研究与保护:深入探讨文物的保护技术、修复方法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文化遗产论坛: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博物馆学研究:关注博物馆的建设、管理与发展,分享博物馆运营中的经验与创新。历史学研究:发表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及文化现象的研究成果,促进历史学的深入探讨。考古学研究:展示最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推动考古学的发展。每一期都精心挑选并收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博专家关于桂林及广西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度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不仅涵盖了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民俗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桂林及广西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呈现得淋漓尽致。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论文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译文、正文、符号说明和参考文献等。
(2)编号应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字再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无标题时,编号后空一字写具体内容。
(3)“一”后加“、”号,“l”后加“.”,(一)、(l)不加任何标点,‘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号。
(4)来稿请注明所投栏目,文章的著录格式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5)获基金资助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基金项目编号,且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 如获多项基金资助,应依次列出。
(6)来稿请在正文前写150字左右的摘要和3至6个关键词,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称写成文章结构介绍,并且不得含自我评价。
(7)作者单位加圆括号排在作者署名下方,单位应写全称、所在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外国作者单位应注明国名。不同单位的作者应标注清楚。
(8)数字用法: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9)同一注释里如需罗列多条同类文献的,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用分号隔开(但依论证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献次序除外)。同一注释里中外文文献混合排列的,结尾所使用的句号以最后文献的语种所对应的格式为准。
(10)本刊对拟用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来稿时声明。来稿一概不退,请作者自行保留原件。本刊审稿周期为三个月,如三个月内未收到回复,作者即可自行处理稿件。
桂林博物馆文集是一本由桂林博物馆主办的年刊,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西桂林市五里店路9号,邮编: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