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02:14: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爱的诗歌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3、笋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4、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元稹《莺莺诗》
5、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经》
美意的心坡遍地开花
当温柔的风轻抚你的心坎
生活的天空流欢溢乐
生命因你而精彩
世界因你而美丽
你知道吗
你是天之宠儿
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你
你知道吗
世界、时空不能阻挡爱的光
你的心自始被标注
生命的爱永远脉动
拥有爱
就好像小溪融入了大海
就好似白云依偎着蓝天
还有什么可以阻挡的呢
你不必忧伤
因为爱为你分担
你不必害怕
因为爱为你保护
敞开你的心
接受爱的洗礼
舒展你的心
让心一起走
与爱一起飞!
亲爱的 来吧
让我们用爱划出同心圆
亲爱的 去吧
让我们在爱的天空飞翔!
在爱的道路、真理、生命里头
随心儿乘起翅膀
爱心能使沙漠变成绿洲,
《叩门的手,停在夏夜的门外(组诗)》是一组情感真挚、意象纷呈、叙事节俭、充满忧伤和疼痛的爱情诗。这组诗清纯、率真、澄明、宁静。诗人以清新、幽深的笔触探向灵魂的疼痛,以坚守和守望的姿态抵达内心的隐密。
在这组诗中,诗人不时将一个个充满阳光、青春亮丽“伊人”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想起,那个夜晚/一碗浓浓的姜汤,甜蜜的感觉盛满了/你美丽的酒窝” (节选自《雨中》);“你的眼晴,清澈”,“站在夏秋之交荷塘/我看见,那一汪/湿漉的春天” (节选自《溢出的,是春天的泪花》);“每一根头发,一丝不苟/每一根睫毛,昂首挺胸/灿烂,从里到外缩放” (节选自《初恋》)……在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浓墨重彩地将一个个“伊人”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欲生,跃然纸上。
诗人阿莱德雷说过,诗歌的作用“不仅是奉献美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达到人类灵魂的传播和深刻的交流”。在这组诗中,诗人以灵动的意象塑造风花雪月般的情感生活,揭示爱的神密性。通过“弦月”、“知了羽翼”、“伞”、“酒窝”、“湿漉的春天”、“梦想的翅膀”、“电扇”、“青松”等意象,以爱的名义在自己的诗意空间架起了一条条通往灵魂纵深的诗意通道。
深读这些诗歌,我们不难感知诗作意蕴丰沛,诗人的情感丰富多采、细腻真挚。“无数绽放的白色花朵/被过往的车轮无情地轧过/包括我眺望的目光/碎了的往事,从眼角滑落。”淡淡的忧伤背后站着一个芙蓉出水的姑娘。“你”是那样的楚楚动人,离“我”若即若离,仿佛徘徊在“过往”的时间之外,却又始终逃不出“我”的心灵空间,于是“碎了的往事”,只能“从眼角滑落”。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 白色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生前默默无闻,终老独身,死后被发现留下了近两千首诗歌和一千多封信件,后来陆续结集出版,倍受评论界好评。狄金森终身未婚,从30岁开始一直到她去世为止,她永远都身穿一袭白裙。女诗人对白色的情有独钟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白色的鲜花、白色的霜冻、白雪、一身洁白的新娘等白色意象,在其诗中比比皆是。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是究竟是为什么,狄金森却从未向世人袒露心曲,评论家们为此各执一辞,但却未能达到共识。著名评论家查尔斯・安德森在他的专著《惊奇的台阶》一书中曾说:
“白色对狄金森的重要性是难以一言蔽之的,白色渗透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具有多层含义:有时她用白色喻指死神,‘白色的掠夺者’,有时喻指上帝,‘白色的造物主’,在她写了那首‘白色拣选’的诗歌后不久,她从此直到去世的最后二十年的日子里只穿白裙,这其中的含义是耐人寻味的。”
笔者认为,狄金森的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是与死亡,爱情,自然等主题紧紧相连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来解读她的诗歌主题。
一 白色的雏菊
狄金森喜欢鲜花,也经常在自家的花园里劳作。在她的诗歌中,提到的鲜花种类不下20种,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花有5种,即玫瑰,雏菊,三叶草,水仙花,百合。而她本人又较为偏爱白色的花,如雏菊和百合。
在美国传统文化中,雏菊一直是纯洁无邪的象征。雏菊的白色花瓣使人联想到纯洁的少女。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狄西・米勒》中的女主人公狄西与雏菊同名,她天真纯洁,不谙世事,最后成为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牺牲品,长眠于开满了雏菊的墓地。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也和墓地等死亡场景同时出现,因为雏菊是狄金森家园附近最常见的野花。而每年春天,教堂的墓地周围满眼都是白色的雏菊,所以,诗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将雏菊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狄金森喜爱雏菊,在诗歌和书信中也经常提到这种花。在她1858年―1861年期间的三封写给一位她暗恋的“导师”的信中,她将自己称为“雏菊”:
“如果我一身洁白地向你走来,你该怎么对待我呢?雏菊会让你失望吗?不,不会!也许不该告诉你,你并没有来,也没有告诉我为什么不来。”
这些信似乎是失恋的诗人在诉说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在天堂里碰碰运气”,“请宽恕……在进入坟墓之前”这些字眼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爱情已经绝望,寄望在死后与心爱的人团聚。
在狄金森四首关于“雏菊与导师”的诗歌中,都隐含着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死亡之意。在这些诗中,狄金森的心中情人“导师”经常以红日形象出现,灿烂夺目,富有男子气,而她的女性叙述者雏菊则静静地绽放洁白的花蕾,表现出谦卑柔弱的女性气质,翘首等待他的垂青。“太阳――雏菊”这个比喻源自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的女仆克莱蒂出于对太阳的爱恋,变成一朵雏菊,或是一株向日葵,以便时时受到阳光的沐浴和。在第106首诗中,诗人说: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
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
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
他――醒来――发现那朵花――
为什么――掠夺者――你在那里?
因为,先生,爱情是甜蜜的!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女性温柔的品性和对于甜蜜爱情的渴盼。而在诗人另一首“雏菊与导师”的诗中,已经去世的“导师”被埋葬在墓地,当冬日的大雪覆盖了墓地,诗人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好让白色的雏菊来陪伴逝者。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静静绽放着白色的花蕾,它既是生者的好友,也是逝者的伴侣。它既象征了狄金森心中理想的爱情,也和死亡的脚步一起来到人间。白色的雏菊消减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人们能平静地接受死亡。
二 白色的霜冻
比起白色的雏菊,在自然界中,霜冻是最不受欢迎的。秋日里,每当霜冻来临,花草便枯萎凋零,失去了生机。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就是死神的使者,它将冷漠,恐惧和灾难带给人间。在写于1884年的一首诗中,诗人将霜冻拟人化地形容为“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
显然毫不意外
对于任何无忧的花朵
正嬉戏时被霜冻砍了头
偶然的力量
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经过
太阳无动于衷地前行
又过了一天
上帝同意了
在这首诗中,“无忧的花朵”和“无动于衷的太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界中残酷的杀戮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是太阳却极其冷漠,颇具反讽意味的是,就连上帝都默许这样残忍的事件发生。
霜冻不仅给自然界中的花草带来了死亡,在狄金森的一些诗歌和书信中,霜冻也和人间的死亡息息相关。在第509首诗歌中,狄金森回忆一位去世的好朋友,她的音容笑貌宛然眼前,她清楚地记得朋友走路的姿势,周日去教堂做礼拜时她穿的衣服,她们一起说过的悄悄话。但是她伸出手时,摸到的却是朋友那冰冷的尸体,和被冰霜冻住的永恒的笑脸。无论亲人怎样呼唤,逝者却再也不会醒过来。
1861年底,狄金森的家乡阿默斯特镇上的许多年轻人都去了前线。1861年12月,狄金森听说邻居亚当夫人的两个儿子在安那波里战争中受伤相继死亡的消息,她非常震惊和难过。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流露出她的担忧,“仁慈的耶稣啊,请不要带回一具冰冷霜冻的尸体”,她担心哥哥的好友弗雷泽的安危。结果一语成谶。三个月后,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提到了弗雷泽的死讯。另一首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歌“胜利来的太晚”也提到了冰霜覆盖的嘴唇的意象,诗人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年轻的生命感到痛惜,他们未曾品尝过胜利的喜悦就阵亡了。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是死神的使者,是死亡的冰冷的外衣。白色的霜冻的意象出现,总会直接或间接和死亡有关。
三 白雪
冬日的白雪也是狄金森的家乡最寻常的风景之一。在她的笔下,白雪也和死亡紧紧相连。1882年,当狄金森的母亲去世,她写信给表姐:
“她从我的手指尖滑落,就像一片雪花被风带走了,她去了那个永恒的地方。”
在这封信里,狄金森用飘落的雪花形容母亲的离世,她的悲伤溢于言表。在她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中,她也用雪花形容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们,“他们像雪片般纷纷飘落”。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有时白雪只是像一块毯子,静静地覆盖在大地上;而有时,巨大的雪毯却带给人们一丝恐惧,因为它带给人的感觉是生死永隔。如第411首诗:
坟墓的颜色是白色――
我是说――外面的坟墓――
从飘扬的雪花中你无法知晓――
在冬日里――直到日出――
融化了狭长的墓穴――
高出地面――
每个突起的小房子里――
留下了一位朋友
坟墓里的颜色――
我想――完全一样
不是所有的雪都把它变成白色
不是所有的夏天――绿色
在这首诗中,白雪覆盖了墓地,乍看和落在每个地方的雪是一样的。但是,太阳很快会融化墓穴上的雪花,裸露的墓碑会提醒人们,墓穴里长眠着一位诗人深爱的朋友。死亡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无论是冬日的白雪还是夏季的绿茵都无法换回逝去的友人。在这些诗歌中,白雪的意象即象征着死亡。
四 一身洁白的新娘
说到白色意象,不能不提到狄金森诗歌中出现的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狄金森的诗歌中有12首直接出现了“新娘”的字眼。这些有关新娘的诗歌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求婚,尘世的婚姻;第二类是关于死神在寻求自己的新娘;第三类是和宗教有关,神圣的婚姻,关于天堂里的结合。如在第1496首诗中,关于尘世的婚姻,新娘表现出了复杂的心态:
我所做的一切
是回顾
他迷人的心灵
我熟悉他的眼睛
我曾探索过的地方
已紧紧地推向身后
没有港湾
没有飞翔
而他主宰那里
无所不在,躺在那里等待,
她变成新娘
在这首诗的开头,叙事者以“我”的身份讲述她即将跨入婚姻殿堂时的心情,然而到了结尾部分,自信的“我”却变成了被动的“她”,人称代词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新娘的心理变化,最初的自信渐渐消失,因为她知道,在婚姻生活中,他将“主宰”一切,而她则将失去熟悉的“港湾”和“飞翔”的翅膀,除了无望的等待,她别无选择。这首诗也反映了狄金森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向往爱情,渴望有一天能身穿洁白的婚纱,成为新娘;另一方面,她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又心生恐惧,生怕婚姻是一副枷锁,从此失去自由。在她另一首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诗歌中,新娘在等待新郎的同时,也在等待死神的降临。
黎明时分我将成为――妻子――
日出――你能否给我一面旗子?
午夜――我还是少女――
刹那间便成为新娘――
于是――午夜――我从你那里
走向东方,胜利――
午夜――晚安!我听见她们在呼喊,
天使们在大厅喧闹――
我的未来轻轻拾级而上
我搜索儿时的祈祷
转瞬已不再是孩童――
永恒,我来了――先生,
救世主――我见过那面容――以前!
在这首诗中,年轻的女孩在等待“未来”,她的内心既充满了担忧,又带着胜利的期待。诗歌表达出新娘渴望在午夜时分完成人生的神圣转折,经历从少女变为妻子的过程。但是和一般诗歌不同的是,新娘听到一群天使的呼唤。她们似乎在为新娘指引方向,护送她进入永恒的天堂。一身洁白的新娘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新娘,而且是神圣的新娘,将和耶稣结合,是天国的新娘。这其中的宗教含义不言而喻。
五 结语
狄金森其人其诗都是一个谜,吸引了无数的评论家和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她的作品。她的诗歌中大量白色的意象出现,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当她失去了爱情并从此隐居后,她以只穿白色衣服隐含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但是白色也是死亡的颜色,无论是白色的雏菊,还是白雪和霜冻总是与死神一起来到人间。因此,在狄金森的诗歌中,白色既象征了爱情,也象征了死亡。
注:本文系宁夏大学2006年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为SK06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Anderson,Charles.Emily Dickinson’s poetry:Stairway of Surprise.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82.
[2] Dickinson,Emily.Emily Dickinson Selected Letters.Ed.Thomas H.Johnson. Cambridge:Harvard UP,2002.
[3] Dickinson,Emily.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Ed.Thomas H.Johnson.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0.
[4] Wolosky,Shira.“Public and Private in Dickinson’s War Poetry.”A historical guide to Emily Dickinson.Ed.Vivian Polla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Dandrand, Karen,“New Dickinson Civil War Publications.”American Literature 56 (1984):18-27.
[6] Leyda,Jay.The Years and Hours of Emily Dickinson.United States:Archon Books, 1970.
引言
普希金的爱情诗歌优美动人,让人不自觉地落入进去,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背后的故事。普希金的爱情诗表现的不仅仅是爱情的感人肺腑,还有诗人笔下动人的故事,曲折的生活经历,这些和诗人自身的生活和个性是相辅相成的。普希金所展现给世人的热情和温柔,让人如沐春风,让我们去感受内心世界的那份美好和安宁,同时普希金的爱情诗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体现出诗人对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普希金整体的诗歌特色和风格都充满了生机和乐观,让生活在困苦之中的人们感受到美好和希望。
一、普希金爱情诗歌艺术欣赏
普希金的爱情诗成功打动人心的地方有很多,无论是他优美的语言,还是丰富的内在美,亦或是充满人情味,都为诗歌增添了神韵,让人在激动之余还能沉下心来进行思考:爱情无疑是美丽的,懂得爱一个人,人生才是完整的。
(一)向往纯洁的爱情
在普希金的诗歌之中、言语之中都充斥着对于纯洁爱情的向往和赞美,对我们而言,普希金的诗歌是具有感情的,能够轻易地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正是由于普希金本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爱情的执着,才成就了他爱情诗歌的美好。例如普希金在1816年所创造的《月亮》中这样描述到:“的欢快啊,你算什么?怎能比我真正的爱情和幸福,那种内在的美的欢乐?”在诗人看来纯洁的爱情并不是单纯的的欢快,而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带来的心领神会的快乐,那种充斥在两人心中的淡淡的交融感是所不能比拟和亵渎的。正是由于对于纯洁事物的追求也体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不喜欢虚假,不追求名利,他的要求是这样的简单,只要一个相爱的人一起到老就好。这些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在诗歌《欢乐》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什么时候朦胧的青春之灯才能燃烧起来,放出光明?什么时候我的人生道路上的女伴才能以微笑照亮我阴暗的路程?”
(二)赞美的精神力
在诗人描绘美好爱情的同时,他的诗歌里面也处处描绘着美所产生的精神力,无论是美好的事物还是美好的心灵都能够带给世人巨大的鼓舞和美好的希望。例如诗人在1825年所创作的《致凯恩》的诗中这样描绘凯恩的倩影:“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他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如同执笔之人将凯恩的美好表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仿佛具体地感受到这位女郎曼妙的身姿以及纯真的心灵。当时的诗人被幽禁在米海罗夫斯克村,让他饱受孤独和苦闷的折磨,在这种背景之下他创作了《致凯恩》。在诗人的词语中我们丝毫没有看到描绘女友面容的词汇,但是却能感受到她的美好,这种美不是外貌的美,而是内心深处的甘泉,瞬间滋润了诗人浮躁而干枯的心灵。爱情不仅能够使人快乐,它就像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支撑着黑暗中的人们去相信希望、相信美好。
(三)充满着人情味
普希金的爱情诗中处处洋溢着人情味,诗歌是诗人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的结晶,自然离不开对于生活的反应和解读。普希金的爱情诗并不是单一的描绘,通过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爱情有着不同的感受,细致地表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爱情的表现和感受。在诗人的前期描绘中充满着对于爱情的激情狂热,将青年人对爱情的追逐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自身爱情表现的真实写照。例如在《给娜塔莉亚》中这样写到“娜塔莉亚,我承认,你已俘虏了我的心,我还是第一次感到羞涩,我爱上了美丽的女性。一整天,无论我怎样折腾,只有你萦绕着我的灵魂。”在这些诗歌里,将青年人初尝恋爱的忐忑、羞涩和激动表现得这样清晰而直白,让人感动。而在诗人后期的作品里面逐渐地显示出成熟男子所具备的心态,不再是那种裸的爱念,而是一种内心的思考和回忆的甜蜜。有的时候是发了狂似的思念,有的时候是嫉妒时候的折磨,有的时候是离别的悲伤,将爱情更深层次的感动表现出来。无论是在诗人的《告别》还是《焚烧的信》中都能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念,不因为时间的改变而忘却,而显得愈发珍贵。
二、普希金爱情诗歌风格赏析
每个诗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普希金在其爱情诗中所蕴含的浓厚的忧郁情感也是触动人心房的重要因素。这种忧郁风格的形成和诗人自身的个性和气质有着莫大的联系,同时诗人所经历的坎坷生活对这种忧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性气质的影响
普希金就像是一颗忧郁的种子,一旦开花结果,就让这种忧郁弥漫在它的诗中和天地间,让所有的人去感受他内心深处的忧思。这种忧郁从普希金最开始创作诗歌的时候就已经诞生,早期普希金的爱情诗主要描绘的是主人公们对于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例如在诗《别离》中就将这种忧郁表现得尤为深刻,那种对于恋人之间离别的愁思,那种对于爱情的渴望,都透露着淡淡的忧愁,并且随着诗人生活阅历的增加,对于爱情的看法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对于爱情内在的思考逐步取代了早期的狂热和冲动。在诗人的诗中更多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和关切,他的爱情诗中的忧郁色彩变得也愈加浓厚,这些情感和普希金自身爱情的经历和感受也有着重要的联系。例如诗人曾经流放于南俄的时候迷恋过沃伦佐娃夫人,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迫与她分离,使得诗人遭受巨大的离别和相思之苦,由此创作了《焚信》以及《护身符》等等著作。
(二)坎坷生活的影响
不可否认,普希金拥有一个多愁善感、悲天悯人的心,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有着浓浓的同情之心,而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他坎坷的命运和生活经历,铸造了他诗中的忧郁。普希金的诗歌往往不是凭空想象或者臆断的,而是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诗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还重点刻画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那种多情的、细腻的、敏感的赤子之心。当然那种现实生活的孤苦也时时刻刻摧残着这个多情的诗人,他是温柔的、他是敏感的,就是那种一颗美好的心,带给了我们五彩的世界。例如在诗人的《预感》之中他这样写道:“我的头上又有乌云,在悄悄地聚集;那嫉妒的命运,又以灾祸将我威胁。”表达出诗人经历现实世界的悲苦,在这种痛苦经历下的忧伤和无奈,但是诗人绝没有沉迷于这种悲苦中而不拔,无疑诗人是乐观的,无论现实世界有多苦闷,诗人仍然对生活有着激情和希望,依然相信未来的美好,带着勇气和信念坚定生活下去。
三、普希金爱情诗歌语言赏析
普希金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人,能够优美决然,与其诗歌的语言有着莫大的联系,无论是那一个个简单的词汇,还是那样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将事物描绘得直白而深刻,往往最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普希金的爱情诗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正是这样的风格铸就了普希金的成就。
(一)语言质朴、简洁
普希金的诗中没有华美的辞藻,没有夸张的语言,有的只是诗,一种最真挚的情感的表达。对于文学作品,普希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普通老百姓的语言才是最动人的,才是最真实的,比起那些矫揉造作的语言来得更加美好。正是普希金对于民间语言的重视和运用,才逐步形成了普希金诗歌中语言的生动和朴素,让人读之感觉到一种自然流露的美。诗人善于从自然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诗歌创作,领会到其中深层次的美,质朴的语言所反映的往往是最真实的事物,所表达的也是最质朴的情感,使得诗歌在情感和语言上达到高度的一致。而普希金的爱情艺术也是匀称和完整的,没有过多的奇幻色彩,没有怪诞的理想主义,有的只是真挚的情感表达。例如在《焚烧的信》一诗中,诗人仅仅是描绘了焚烧的细节,袅袅的轻烟,嘶嘶作响的封口漆,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沉感受。
(二)诗歌短小精炼
诗人的爱情诗都比较短小,内容也都是描绘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赞美,但是诗人对于诗歌的结构和角度颇为用心,善于从不同的爱情角度去描绘爱情,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爱情经历和体验,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爱情诗的短小造就了语言独特的韵律美,精巧的形式以及完整的结构,让整个诗读来意蕴十足,同时诗人还善于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大自然的优美风光融入到诗词之中,整个诗歌有一种水融、清新脱俗的感觉。
结语
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文坛的重要成员,他的文学创作对于世界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细腻、丰富的情感以及热情的生活理念,为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情感体验,在他的爱情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人生阶段对于爱情的看法和解读,让我们了解到普希金的坎坷生活。质朴的语言是他的本色,生活的热情是他的信念,纯真的爱情是他的追求,正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带给了我们一份精神世界的瑰宝。文章从普希金爱情诗歌艺术欣赏、普希金爱情诗歌风格赏析以及普希金爱情诗歌语言赏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细致地分析了普希金爱情诗的特色,结合普希金的创作理念,不断地促进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语
参考文献
[1]陈建.情感与创作――普希金爱情诗《我爱国您》赏析[J].名作欣赏,2007(07).
(一)
家洋有一本诗集,名为《到乡下去》,从中可见家洋对乡土的依恋,这已为一些论者所首肯。陈金平在《解读王家洋及其诗歌》一文中说:“诗人们常把乡土作为精神的家园或灵魂的辟难所,使心灵在乡土之中得到暂时的安顿和宁静。”但乡土之中是什么吸引了诗人,让诗人会得以“安顿和宁静”呢?这是论者还没有充分顾及到的,也正是本文所力求探寻的一个问题。
家洋在《秋天》这首诗里写道:“揭开来路的石板 / 我先是看到:星辰和父老乡亲 / 然后才看到:阳光和爱情”。父辈辛勤的耕作赋予我们身体和精神,我们得以成人;女人温馨的爱情滋润我们的骨骼和心灵,我们得以幸福一生。诗人在这里揭示了一个朴素却让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人是怎样长大的和人该怎样度过一生。这两者令我们的诗人感动,而且在都市里难以寻觅。所以,我们的诗人要“到乡下去”。“乡下”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从家洋的诗中体现出来的,就是讴歌乡土上的父老乡亲和纯真的爱情。如果说父辈的劳作教诲生养了我们每个人,那么纯真的爱情则催生了我们的诗人,并将永远培育着诗人得以成为诗人的气质和激情。
父辈的乡土是诗人生长的端点,爱情的乡土是诗人成熟的延长线,它一直会延续到诗人生命的终点。所以,解读王家洋及其诗歌,只把用语停留在笼统的“乡土诗”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须将触角伸长,以便更深入地探寻诗人内心的生命体验,才能更准确地解读诗人及其诗歌。
家洋这次所选的诗中,有一半的诗直接写到了爱情,其他的也触及了爱情或可以提供解读其爱情诗的信息。这让我们得以从爱情诗这个角度来解读王家洋和一窥他爱情诗的魅力。
(二)
作为一个男性诗人,对爱情的萌芽最初产生于对女性的关注、尊重和理解。
家洋在直接以家乡纳雍命名的诗中写道:“鸡鸣、犬吠、水流向东 / 荞花们手挽着手,在夜里赶路 / 纳雍,我瘦形的弟兄啊”。纳雍的弟兄和诗歌一起受苦,忍受着清贫的生活和生活上的歧视。但是,他们自得其乐。诗人在这里化用了陶渊明“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两句诗,化用了李商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旨在揭示弟兄们在别人眼中是受苦的,但他们身处一片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还有如荞花们一样善良的女人慰藉他们,给他们以生活的温存和战胜苦难的勇气。正是这样一些夜里仍在“赶路”的女人滋润他们,他们才在穷荒的土地上,一代代生存繁衍,与贫穷的环境和多舛的命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人类也正因为有这群忍辱负重而又自得其乐的人,人类的生活才变得这样厚重、丰满。
家洋正是充分注意到女性带给男人的信心、力量、做人的尊严感,才有了对女性的充分肯定,才对爱情倾注了那样强烈真挚的感情。
首先是一种憧憬朦胧的爱。《一只苹果》写出了诗人对爱焦灼和向往的心情。“我渴望已久的苹果……在我的手心里 / 它滚来滚去 / 自然、流畅,震撼人心 / 吞吃了无数果子的英雄 / 胆小如鼠。”这苹果是爱的金苹果。家洋认识到这枚苹果或许与自己无关,或许想永远保持那份因距离产生的美感,而比较理智地“没有把它切开。”完满的人生需要通过不完满来体认,爱情也一样。对方是一脉丰富的金矿,而挖掘与提炼是一段漫长的艰辛的历程。不断地淘沙与沥金的劳动,需要耐力与勇气来支持。这时候的诗人对爱还怀有一种神圣呵护的感情。
其次是激越之爱。爱情本身很奇妙,当你真正步入她的殿堂时,往往就不由自主,情难自禁,令人完全无法抗拒。《春天的故事》写道:“我们只能在纸上握别”。这是种无奈:“我走了,不敢言语”。这是对爱的痛怜。即便这样,诗人仍“睡不着”,仍思念怀想“小屋里的这盏灯,会不会是你”。这就是种激越之爱了。《有一些东西让我想起莲》:“为了她,我喝完她喝不完的酒 / 为了她,我流出她流不出的血,”这种爱就来得深挚猛烈,颇类郁达夫。郁达夫青衫红粉,走马江湖,蓦然回首见到了王映霞,中年的颓唐顿时化作少年的激越。“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贴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发出来的同情。”达夫还说:“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这正如陈凯歌执导的一部影片中的台词所言:“爱情的激烈程度是可以向你拔枪的。”法国行呤诗人夏特利亚尔对恋人说:“如果被死神摄走 / 罪魁一定是你 / 你用你的美丽杀死了我!”这就是激越之爱,它不计较得失利弊。正是在这伟大、忘我的爱情中,我们发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自私、软弱、虚伪、卑劣……全都得给激越的爱情让路。家洋以他激越的爱之诗句,申明了人类的尊严和信念,捍卫着人类的理想和梦。
再次是痛苦深沉的爱。没有激越之爱,也就没有难以抗拒的敬畏;没有如临深渊的感觉,也就没有持续的痛苦。我们的存在是脆弱的,美丽的事物与情感也一样,这就让激越之爱进入到痛苦深沉的爱。《给阿丽》一诗,写出了诗人心中美丽、高尚的爱人(“一支我小屋里尚未着火的蜡烛 / 洁白、高尚,而又楚楚动人”),以及自己脆弱美丽的情感(“我不想回去 / 我不想让火焰重新回到 / 平静的内心”)。诗人并非不喜欢阿丽,面对现实,诗人已经成熟地意识到真正的爱情要以丰硕的果实作为保证。这是一个成熟男人应有的品格。这不追求奢华或肤浅,每个人向往过一种充裕的生活,是人性温饱之欲的正常需求。尤其是想为自己的爱人去挣取这种利益,而不顾短暂的温存和朝暮之欢时,这种爱情显得更实在。当诗人说:“我不想回去 / 我不想在还没有看到秋天的模样 / 的时候,就这样,回去”,我们会忍不住为诗人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爱情甘受苦难,不断奋进的精神鼓掌喝彩。
(三)
在选诗中,其他没有直接涉及爱情的诗,可以作为家洋为何写出以上爱情诗的注脚来解读。
一个对爱情怀抱圣洁、热烈、深挚感情的诗人,他肯定有一种确定不移的内心体验,以及这种体验的来源。《悲哀》、《鸟儿》写出了诗人对丑恶现象的诅咒、蔑视;《一滴露珠》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才让诗人那样坚强决绝地说:“将自己的骨头一根一根抽出,然后 / 安装在诗歌的窗户?!”(《诗人,诗人!》)当人们越来越重视物欲享受,越来越关心口袋和存折里有多少钞票时,诗人独立寒秋作“不合时宜”的痛呼。只有如诗人这样的人,在这种时候才注意精神的丰盈,才会去呼唤构筑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人品即诗品,能写出如此掷地有声的诗句的人,骨子里不会有媚俗的市侩气;也只有这样的诗人,才会写出那些深情而纯洁的爱情诗句。
家洋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根源于那块贫瘠而又纯净的土地。《献给父亲》道出了家洋之所以成为家洋的原因。“在远方的城市,我们常常怀想粮食经历的风风雨雨 / 不亚于一场殊死的战争”。既然是严酷的战争,我们就得永远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否则,很容易丧失自我;“理解一口沉默不语的深井,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一种很自觉的担当道义的深悟;“无论我们怎样挺直腰杆,伸出双手 / 也改变不了家乡的天气!父亲”。这是一份多么沉甸甸的责任!正是诗人自觉地担负起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重任,才让诗人活得如此认真,爱得如此深切真挚。
(四)
家洋的爱情诗写得如此动人,除了他纯正的情感因素外,还得力于他朴素的诗风。
朴素,看去似“土”,实则高妙。朴素就是不华丽,就是不假雕饰。艾青说:“朴素是对于辞藻的奢侈的摈弃,脱却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摆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技巧的宽阔笑容。”(《诗论》,下同)因此,我们常常说,炉火纯青方不见火焰,白炽的火是最高温的。因此罗丹也说:“艺术上最大的最难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然的朴素的描绘和写作。”我国优秀的白描绘画,不假丹青而能传神达意,声情毕肖;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看似淡泊平易,实际上创造了清纯高妙的境界。不少人学诗,都先崇尚雕章琢句,堆砌辞藻,而后才有省悟。所以,诗人臧克家把“雕琢了十五年,才悟出了朴素的美”作为自己的经验之谈;而诗人艾青也认为“把你所理解,所感觉的,用朴素的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写诗的‘秘诀’”。
可见朴素的风格是作为不少诗人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规律而存在着,它是应该受到推崇的。但是现在许多诗作者,尤其如家洋这样年轻的诗人们,更喜欢肢解语言的连贯性和语言内在的依存性,进行语言艺术上的探险,追求新奇、险僻的用词和语句。家洋自觉或者说本能的形成了朴素的风格是难能可贵的。
家洋朴素的诗风体现在他的诗的单纯和简洁。
单纯,并不是单调或单薄,简洁非简单或简陋。艾青说:“单纯是诗人对于事物的态度的肯定、观察的正确,与事象全体能取得统一的表现,它能引起读者对于诗得到饱满的感受的集中的理解”。家洋的绝大部分选诗,从主题思想到诗的构思,甚至表现手法都是单纯而统一的。如《诗人,诗人!》一诗,始终扣住“诗人”的诗性和献祭精神,从而深刻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忍受苦难,呼唤生命的崇高灵魂。
家洋诗的单纯还表现在诗的形象的选择和开掘方面。诗是靠形象说话的,但每个人捕捉形式的方式各有不同。家洋感受形象大多从众人熟悉的、足富表现力的表象为出发点。比如《一滴露珠》中的“露珠”就是诗人常常选用的形象,还有如酒、苹果、花朵也是家洋惯常捕捉的形象。因为有这样一些确定的鲜明形象,使我们得以在短小的篇幅中,始终有一个饱满而集中的感受。
单纯更不是浅薄,它可以是一种厚重甚至复杂的集中表现。生活往往是复杂的,也是单纯的。真正的诗人便能从纷繁中提取纯醇。所以雨果说:“在诗歌中,泊淡就是贫乏,而单纯则是伟大。”又说,“只要维持某一内部的平衡,保持某一奥妙的比例”,“就连最不可想象的复杂性也能成为单纯的”(《莎士比亚的天才》)。家洋的《献给父亲》,内容相对繁复。诗中品感现实,俯仰人生,咀嚼痛苦与燃起希望,看去似有芜杂之嫌,但诗始终围绕“父亲”来写,因而能变分散为集中,化复杂为单纯。由此,我们不能不佩服雨果先生论述的精辟:“丰富、充实、光芒四射都可能属于单纯。太阳就是单纯的”。
家洋朴素的诗风,还体现在他的语言自然、明朗以及韵律节奏的自然和谐方面,这已有论者涉及,此不赘述。
总之,家洋的诗不以华丽、诡秘和繁芜取胜,而是以单纯和简洁见长,并由此构成他朴素诗歌风格的基础。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是夏洛帝·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姐,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写诗,姐妹三人于18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以艾米莉为主。她的诗在内容题旨和 艺术 手法上都有着创新和超前,但她的小说《呼啸山庄》掩盖了她诗歌的光芒。这些诗歌集中体现了艾米莉对压迫和禁锢的叛逆精神,反映了她渴望自由、平等和爱情的理想。这些诗歌语言精练简洁,节奏韵律 自然 明快,堪称为“诗作的精英”。下面就从她诗歌主要的四个主题:荒原、自由、爱情和死亡来赏析这位杰出女诗人的杰出诗才。
一、自由的向往
与其说艾米莉挚爱、迷恋荒原,还不如说她是迷恋和向往那种无拘无束与自由自在。“她在荒凉寂寥的处所找到了许多开怀的乐趣,而她胜过一切,最最热爱的是——自由。自由是艾米莉鼻息;没有自由,她就毁灭”,“当她从她自己那寂静无声、与世隔绝,然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换到一种纪律严格、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是她无法忍受的……”就连喜欢那些小动物,也是冲着它们那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和从不拘束,活得自然,甚至狂野的本性来的。在她的好些诗歌里都充满了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她说:“我们并没有别的要求,我们只要自己的心和自由。”
这些诗都是她痛苦心迹的真切流露,是她深感生活重压而不自由时灵魂的和呐喊。在她与姐姐外出求学和做家庭教师的时间里,经历了受人役使、压迫和偏见的种种磨难,她强烈地感受到了心灵自由的丧失,甚至感觉到整个秩序化的社会都是充满压迫与偏见的束缚她心灵自由的“敌人”,这一切几乎已成为她的精神牢狱和枷锁,在她幻想的贡达尔王国里,她要“砸碎痛苦的锁链/使他的臣民重获自由解放”。
二、爱情的迷惘
艾米莉是一个出世者,一个超凡脱俗的奇女子。在她短短的一生中没有尝试过爱情的滋味,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恋爱经历的少女来说,能在她唯一的一部旷世之作《呼啸山庄》里,把一个看似平常的爱情写得如此刻骨铭心,惊心动魄,成为“人间最宏伟的史诗”,真可谓是 现代 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怪不得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在介绍《呼啸山庄》时曾这样感叹道:“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虽然她没有经历过爱情,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她的内心曾有过对爱情的炽热向往和想象。其实,在她的脑海中构筑的爱情比任何世俗的爱来得更精彩,在她的爱情诗中她的爱亦然真挚、炽烈、深沉。在创作《呼啸山庄》之前,艾米莉已在她想象的贡达尔王国里描写了许多关于男女主人公至情至真并具有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呼啸山庄》只是她的诗化了的小说,是她爱情诗的继续和 发展 。在这些爱情诗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精神不灭”的力量,虽然这诗里多了一份伤感、凄婉和幽怨。
在艾米莉三岁时便失去了母亲,在她成长的沉闷岁月里可以说是没有一丝快乐,也没有一丝温暖。从诗中可以看出,在这人海茫茫的大千世界,她尝到了人世间的冷漠无情,母亲和两个姐姐的去世,留给她的只是孤苦凄凉,虽然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她也“渴望着有人能来爱”,然而这念头“烟消云散”了,像雨后彩虹般瞬间便消失了。她的爱情诗由于感情真挚、凄苦,常常撼动人心、催人泪下。
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代才子,被茅盾称作“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年仅三十五岁就遭遇空难去世。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1931),却一直是现代文坛一个众说纷纭的热点,作为其代表作的爱情诗也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有独特的魅力。
徐志摩虽然生命短暂,他的一生却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徐志摩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一种“爱、自由、美”的理想。
谈到徐志摩,不得不谈他的爱情诗。有人说他的爱情诗正是他的诗歌里最有特色的部分;事实上,徐志摩的爱情诗也正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体现,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
(一)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
和张幼仪的爱情终结,对于徐志摩而言“共解烦恼结”,督促张幼仪“快努力”,解散后“容颜喜小,握手相劳”“一片声欢”,由此可见封建包办婚姻给诗人带来的痛苦,以至于诗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解除婚约。徐志摩借此诗痛斥封建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二)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满了期待。这一时期的徐志摩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诗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可见一斑。比如诗人该时期的作品《情死》: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发出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纯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几滴白露在你额上,在晨光中吐艳。
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给他们常住的机会。
你的美是你的命运!
我走进来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我是你的俘虏!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这里发抖,
你已经登上了生命的峰极。你向你足下望――一个无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虏。
我在这里微笑!你在那里发抖。
丽质是命运的命运。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我爱你!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我――多么痛快啊!――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此诗作于1922年,时诗人年二十五六。1922年6月在英时作《情死》,是年8月离英回国。据邵华强徐氏年谱:“(1922)三月,在柏林提出与张幼仪离婚,遭家人和老师梁启超的反对。”因此,《情死》与《再别康桥》,决不是凌虚之笔,都是寄爱之诗。诗人年少血气方刚,对爱的遐想和热烈追求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尽管徐林二人相知很深,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姻缘也是一段佳话。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从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
诗中“云”是林徽因,“水”是徐志摩。云自在轻盈在空际上随风飘移,偶尔与地面上的一流涧水相遇,于是便产生了投影关系。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同哲学研究是同时进行、密切相关的。他是诗人,又是哲学家、评论家。笔者认为客观性、实用性和宗教思想是他诗论和创作的突出特点,本文将就此进行评析。
文学艺术历来受哲学思想的影响。20世纪的西方哲学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两种思潮平行而又交错。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说:“要作到消灭个性这一点,艺术才可以说达到了科学的地步。”他所谓的消灭个性,并不是否定个性而是强调共性、强调客观性。他的文艺的科学性这一观点显然受哲学思潮的影响。理查德·舒斯特曼说艾略特受到20世纪初英美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客观主义的影响,受哲学家布雷德利和罗素等人的影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便是《弗·赫·布雷德利哲学中的认识与经验》。罗素在他的《逻辑原子论》中说:“科学比任何哲学有更大的达到真实的可能性”,“把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明智的”,“哲学必须建立在经验主义科学事实的基础上”。理查德·舒斯特曼还认为艾略特的批评历程与他潜心研究布雷德利的哲学紧密相随,其散文与诗歌风格都受布的影响,因此认为布雷德利的哲学是理解艾略特批评理论与创作实践的钥匙,而“布雷德利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达到实在”。罗素强调科学与事实的科学现实主义和布雷德利的《现象与真实》、《伦理研究》、《逻辑学原理》等著作对艾略特早期客观主义批评理论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艾略特在1951年于伦敦出版的《论文集》中说:“批评家必须有高度的事实感……任何书本、文章、任何注释即令只涉及最低层面的关于艺术作品的事实,比起九成是夸夸其谈的文章要好得多。艾略特认为批评家的主要任务是“呈现读者可能不知道的事实”。他不主张阐释,但在《批评的功能》一文中却说:“只有使读者掌握他们在其他情况下容易忽视的事实时,这种阐释才是唯一合理的阐释。”艾略特在文中强调“批评要以事实为基础”,批评家“和他们所掌握的事实打交道,而且他还能够帮助我们这样做”,就是强调诗歌批评和写作的客观性。盛宁在《二十世纪美国文论》中说:“艾略特反复强调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应着眼于诗人,而应着眼于诗’—把注意力从诗人转向诗歌本身的观点,为新批评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艾略特批评的客观性的观点是极具理论价值的。
在《汉姆雷特与他的问题》一文中,艾略特提出了关于“客观对应物”的理论。艾略特的这一重要理论和创作方法指出作品的感情要通过客观对应物即通过直接经验来表达,也就是要通过意象、隐喻、对比、引语、神话、典故等象征、间接而非直接、直露的方式表达。这与19世纪末浪漫主义诗歌滥用情感,把诗歌当作个人情感发泄的工具是截然不同的,是对它的反拨与批判。“客观对应物”理论与“意象主义”、“象征主义”在强调创作的客观性、表现主观与客观及情感和理智的结合等方面有相似之处。意象派的创始人庞德在1913年说过:“艺术、文学、诗歌像化学一样是科学。庞德在随后给哈莉特的信中又说:“客观—毫不滑来滑去……”,“诗必须和散文写得一般好……客观性,再一次还是客观性…他所说的客观性就是诗要通过意象唤起感情。法国诗人让·莫雷亚斯首先在《费加罗报》上提出象征主义的概念。似兑:“象征主义是说教、夸张、虚假感情和客观摹写的敌人,它要使观念具有触摸得到的形貌;不过,创造这种形貌并非写诗之目的,其目的在于表达观念,而形貌则处于从属地位。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得莱尔在十四行诗《应和》(或译《交感》)中首先提出了象征主义的“应和”论。他认为人与自然、与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相通的、对应的,整个世界在对应中形成“象征的森林”。他们所说的“触摸得到的外貌”和“对应”也是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客观对应物的方法是表现主观精神的客观化原则。
艾略特同时强调客观对应物通过感觉经验起作用,产生新的、更为复杂、深刻的情感。他在强调客观的同时,也强调了主观的作用。艾略特推崇17世纪多恩等玄学派诗人,认为这一时期所以是英诗发展的高峰,就因为诗人们“有一种对于思想通过感觉直接理解,或者说,把思想重新创作为感情的本领”。他还说:“一个思想对于多恩来说就是一种感受”,“像感觉一朵玫瑰花的香味那样”。艾略特认为玄学派诗人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总是致力于寻找各种心态和情感的文字对应物”。有评论家认为:“情感通过感觉经验来表达是艾略特批评的一个原则。艾略特的诗是智性的,着重在表现某种精神、某种思想观念,这一点,他受到布雷德利哲学的影响。布雷德利认为:“实在是精神的,事物越具有精神,它也就越实在。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说:“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这表明他不赞成浪漫主义主张的诗歌应主要表现主观感情和心灵世界,否定了华兹华斯“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漫溢;它的来源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感情”的诗歌理论。艾略特认为诗歌要表现的不是诗人的个人感情,也不是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感情,诗是“许多经验的集中,集中后所发生的新东西,而诗人的心灵只是这种新的、复杂的东西的媒介和催化剂,在新产生的东西中诗人是逃避和看不见的。艾略特认为个人的感情、“内心的声音”是多样的,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要服从于“外部权威”,服从于比自己更有价值的东西。在艾略特看来传统是历史的一部分,是一段历史时期的某种潮流、思想,历史是由许多这样的此起彼伏的潮流所组成。诗人要明智地利用传统,表达比个人感情更为重要的东西。艾略特的“传统”、“非个人化”与“客观对应物”理论是一致的,它们都建立在诗歌客观性这一基础之上。他的《普鲁弗洛克情歌》、《小老头》和《荒原》等诗作都充分体现了这些创作理论和方法。
应该指出,艾略特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其理论和创作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强调诗歌的客观性之后,也提出人因感情、兴趣包括文化修养及个性的不同,对诗的理解、欣赏也会大相径庭。他在1933年发表的《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中说:“人对诗歌的鉴赏与他的其他兴趣和情感是不能脱离的;前者影响后者,也受到后者的影响。人对诗的鉴赏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人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在该书中他还说:“如果太过于紧扣‘诗文’,对诗人所要说的采取置之不顾的态度,你很可能把它全部的意义排除。可以看出,艾略特开始强调诗人、读者的兴趣、感情、态度在诗歌创作及欣赏中的重要作用,他已不再坚持诗歌是“逃避情感”、“逃避个性”的了。在该书1964年再版序言中,艾略特说《传统与个人才能》是他年轻时第一次印行的文章,他希望以后的文集编纂者能收人该书的篇章以取代《传统与个人才能》。这表明他认识到过分强调“逃避感情”、“逃避个性”等说法有片面性。所以理查德·舒斯特曼说艾略特从早年的科学客观主义转向承认个人处境、理解力的不可避免性和价值,代表他从基础的科学主义向解释学的历史主义和多元论的升华。
艾略特的博士论文是在哈佛大学唯心主义哲学家乔赛亚·罗伊斯的指导下撰写的。罗伊斯称自己的哲学是“绝对的实用主义”,加上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威廉·詹姆士其时在哈佛任教的影响,实用主义在艾略特的博士论文中成了一个重要的方面。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强调“有用即真理”,概念的全部意义都在实际效果中表现出来。实用主义认为命题 的真实性是由相关的实验结果来判断的,而且认为它与时间、地点和探究的目的有关。
艾略特的博士论文在涉及理论与经验世界时表明了相似的观点,他说:“我们关心的全部是理论如何发挥作用”,我们应该“让理论经受实用的考验”,“理论观点是实践不可避免的产物……我们的理论将会被发现充满实际的动机和结果,艾略特关于理论来源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又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认识无疑是正确的,这也是他诗歌创作和理论遵循的原则。早一在1920年发表的《小论诗的批评》中艾略特就说过:“诗是一种社会的记录,而且能够让历史家、道德家、社会哲学家或精神分析家加以利用……而诗应该引起的第一个问题是艺术问题,然后,诗是社会的记录。艾略特一直坚持诗的艺术性和诗应反映社会及其变化、为社会服务的观点。他在《叶芝》一文中高度赞扬叶芝的诗不仅“传达经验和愉快,但具有更大的历史意义……这历史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是时代意识的一部分。艾略特认为诗歌传达经验和使人愉快是重要的,但还不够,只有反映时代的意识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艾略特的诗是“社会的记录”,也像他评价叶芝的那样“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是时代意识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即1915年,他发表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写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想去看所爱的女子。会见情人本应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但普鲁弗洛克却缺乏勇气与自信,心情沉重得“像手术台上一个麻醉过去的病人”。他的独白表现了战后迷惘的一代人的苦闷。一战是一场残酷、血腥的战争,世界有巧亿人口卷人战争,6500万人当兵打仗,2000万人受伤,1001万人死亡。其中英国死亡75万人,英国商船损失70,财产损失1 /3,并向美国借款10亿美元。战后英国社会混乱,经济趋于崩溃,人们感到空虚、迷惘,看不到前途和光明。艾略特的《小老黔(1920)》,《荒原》(1922),《空心人》(1925)等作品集中反映了战后英国及整个欧洲的状况。艾略特如实地反映,是为了警觉世人,促进人们振奋精神,寻找治愈创伤的途径,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复兴,是有其实用目的的。
艾略特虽然受科学思潮的影响重视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他又是一个有神论者,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他相信宇宙“有一个超自然的秩序”即上帝的存在。他出身于美国一个新英格兰清教徒家庭,家庭影响以及他本人对欧洲基督教文化传统和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邓恩等人的仰慕,逐步加深了他对宗教的信仰。不过截止1927年阪依英国国教—天主教之前,艾略特经历过一个探索过程,对现代宗教有过怀疑与矛盾。在谈及家庭宗教信仰时,他说过:他“是在基督徒圈子之外长大的”。他的家庭属基督教中的唯一神教派,该教派信奉上帝,但否认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天主教教义,对教会也多有异议。这对艾略特无疑是有影响的。罗伯特·克劳福特就曾指出过:“像《艾略特先生的星期天早礼拜》、《河马》、《不朽的低语》,甚至《小老头》都表达了他对现代宗教的极端不信任。 艾略特由怀疑到信奉天主教,最后成为天主教徒,与他所处的时代,与战后一代人的失落及他个人的经历是有关系的。但有评论家也认为:“无疑是但丁诗歌的影响。”艾略特本人也说:“这种感觉是一时的,也是终生的。但丁的影响不仅在诗歌的语言及喻象诸方面,还在于艾略特认为“但丁是伟大的基督教诗人”。这与他自称的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主义者和宗教上的天主教徒是吻合的,与他认为一个好的社会应建立在基督教原则、建立在等级社会和严厉的社会机构基础之上的主张是一致的。
艾略特的宗教思想表现在作品中对古代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和《圣经》的大量引用。在神话引用中可以看到魔术信仰、灵物崇拜、灵魂信仰和宗教仪式等方面的反映。古希腊神话是关于神灵和英雄的故事,希腊文明也是构成基督教思想传统的一大组成部分。采用神话架构组合现代零碎、复杂的经验,表达对现代世界的看法是艾略特诗歌的一大特点。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艾略特引用了希腊神话。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开头,艾略特引用了《神曲》中的一段话,后来又引出《圣经》中耶稣使之死后四天从坟墓里复活的人物拉撒路,给作品涂上了一层宗教神秘色彩。艾略特参照人类学家杰西·魏士登的《从祭仪到神话》和詹姆士的《金枝》,在《荒原》中套用了亚瑟王寻求“圣杯”的神话结构和有关繁殖的礼节,表明只有信奉上帝才能拯救衰落的西方文明的思想。
艾略特早期的至少是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诗大部分与《荒原》的内容有关,表现西方文明的腐朽与衰败,当然也包含了他想从宗教找出路的思想。在正式接受英国国教后,他的诗更充满了赎罪和寻求精神平和与灵魂超脱的调子。他的《爱丽尔豁》( Ariel Poems 1927 --1930 ) ,《灰星期三节》(1930)和《四个四重奏》(1943)即是这样的被称为宗教诗的诗篇。艾略特诗中包含的宗教思想主要有下面几点:
1.上帝是道,信仰上帝就是信仰真理,也才能获得救赎。
《四个四重奏》开篇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逻各斯对每个人都是普遍的法则……”逻各斯,从哲学上讲,就是理性,是宇宙构成或宇宙秩序的根本原因的意思;按神学的解释,它则为神道。这句引语表明人人必须服从理性或遵守神道,信奉上帝这一普遍法则。
《灰星期三节》中说:“光照耀在黑暗中/这不平静的世界仍围绕着这寂静的中心旋转广。诗的结尾处说“我们的安宁有赖于上帝的意愿”。《四个四重奏》中说:“在旋转的世界的静点……在静点上,那是舞蹈,不停止也不移动”。寂静的中心、静点指的就是上帝。世间变化着的万物围绕着上帝旋转,只有上帝是永存的、不受时空限制的。
2.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成全上帝救世旨意。
《三贤哲的旅程》重复“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基督在犹太的伯利恒降生的故事,表明上帝通过基督道成肉身,也表明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
《荒原》《雷霆的话》中“谁是那个总是走在你身旁的第三人?”这第三人便是耶稣。
《四个四重奏》中也写到耶稣诞生、受难和圣灵化身的出现。《东科尔村》中“受伤的大夫拿起了/探查病体的探针厂,指耶稣为病人治病;“我们所饮是那流淌的鲜血,/我们所食是那血淋林的肉”,指圣餐及耶稣遇难。
3.原罪,赎罪,天堂地狱之说。
在《东科克尔村》中圣母玛利亚“她时刻的关心不是为了我们的高兴/而是提醒我们和亚当所受的惩罚尸。人们死后要接受上帝的审判,所以作者在该诗中说“乞求上帝给我们仁慈”,“为我们罪人祈祷吧”,“愿审判我们不要过重”。《燃烧了的诺顿》第一节中的《进人玫瑰园》有指伊甸园的意思。第二节有“免使人类进人天堂和地狱,/天堂和地狱人类肉体都不堪忍受厂的句子。《小吉丁》中有“灵魂从错误走向错误门涂非在炼火中得到新生”,表现了人类只有相信基督救世、能为人类赎罪、一切听从上帝安排,才能摆脱罪恶与痛苦、进人天堂、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