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8 05:51: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如何开展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是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差别很大。这就明显地加大了教学难度,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内容已掌握,对上课毫无兴趣,觉得在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内容不仅是新知识,而且要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这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形式多样,方法呆板目前,在许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大都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手段,既有黑板、投影仪,又可以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但是教学方法仍显呆板。首先,教学方法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缺少交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显示在屏幕上的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实验效果差《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性质决定它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基础课程。现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普遍将课堂讲授与机房实验分开。一般上完一次或数次理论课后才上一次实验课,理论课时比实验课时多,比例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实验时,一个实验指导教师有时要同时指导一两个班,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考试形式单一,成绩评定方法不科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全校统考的考核方式,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对于开卷笔试、实践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较少采用。总评成绩主要以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但从卷面成绩上不能反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理论成绩比例过重,因此总评成绩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建议

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分级教学针对新入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议进行分级教学,即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分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如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级,甚至部分学生可免修。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使免修学生能多学一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分级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使学生共同达到一定的要求,还可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的更多、更深。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虽已采用了多媒体电子教学方式,但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受到束缚。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从“教”转向“学”,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全部在机房授课。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边讲授、边练习、边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都学会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所以《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最佳考试方式就是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不仅能够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学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考试过程就是计算机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无纸化考试,做到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能够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效地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会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绩评定除了百分制外,可以采用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避免学生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实际操作的现象。

利用网络设施,补充教学资源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补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

通过分级教学、新的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的试验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更明确了,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当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只有通过积极地研究、实践探索与完善,总结出一套适应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体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今计算机已深入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各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教学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和探索方法。学好这门课,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提高。

1.讲好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是展示课程内容的最重要的一节课,我认为第一堂课不宜讲太多内容,而且最好不要讲解概念。我的观点是第一节课多和学生聊一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是计算机发展史,不要阐述概念,简单说一下计算机的出现过程,重点是现在生活中出现的计算机方面的新闻,尤其是有娱乐性的新闻和学生一起聊一聊,当然,聊的内容要提前准备好,最好是结合课本内容,把要聊的内容按章节部分串联起来,现在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很多,本身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只要你精心准备,相信你聊的内容很多学生接触过或听说过,具体的原理不要着急解释,可以留下一句话:“具体原理我们具体讲,到时再给大家具体解释。”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后讲解埋下伏笔,让学生想去上下面的课。另外就是计算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现在具体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办公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以后工作中可能用到的计算机工具,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渴望。

2.整合教学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应用软件及网络基础与应用等几大部分内容。其中教学内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分散,但是往往每学期总课时并不多,比如我们学校一学期为72学时左右,其中还要有一半为实验课,完整的讲解理论知识是不可能的,而且理论课多为概念术语,直接讲解就会枯燥乏味,学生难免会对这部分知识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我们应该对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和调整。首先,在不影响理解和操作的情况下,一些内容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另外在授课顺序上作调整,把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内容提前,而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放在最后,学生在前面上机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对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或产生疑问,比如文件属性和磁盘管理部分遇到的“字节”的概念等,带着问题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样能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同时又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变教学方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两部分内容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首先是理论课,理论课的教学最忌“照本宣科”,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的教学一定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和实际生活结合。比如讲到软硬件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平时接触过的各种软硬件,由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讲到软件分类时也由学生提出,教师讲解,这样既能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常用电脑的学生有答对问题的满足感,让接触电脑较少的学生有发现不足而渴望知识的急促感。实验课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所以更加重要,但是也更难掌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层次不一样,而且往往差距很大,有的学生本身感兴趣而且接触计算机机会多,所以很多知识他们已经大致掌握,但是这部分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师讲课时就不容易集中精神听讲,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很少,对计算机有一种特别神秘的感觉,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不敢动手操作。这样就需要我们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这里我的经验是对学生进行分组。我通过与学生交流和出几道测试题测试了解学生的水平档次,然后进行分组,根据水平较高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平均,每组有至少1个水平较高的,最多有2―3个水平很差的,这样以后上机实验课就分组进行。课程内容设置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也就是根据考试和实用需要,每次课布置相应题目,由学生先做,在第一次做之前,我先告诉大家:“计算机的各种设计都是人性化的,大家要敢于去猜操作,猜每一个操作会出现在什么菜单,什么位置。”具体开始以后,水平较高的要去使用多种办法实现,水平较差的则尽量先自己摸索着实现,实在不会则先在组内讨论,仍不能解决则向老师提问,在此期间教师应多转转,了解所有学生的处理情况。等所有学生基本实现所有操作在进行综合讲解,这时就不需要具体每一步都讲了,只需把学生感觉较难和没用到但很实用的操作讲解一下即可。这样,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观念,又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而且有助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其独立求知与思维的习惯与能力。

4.合理使用教学设备

现在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了,由最早的黑板写板书到使用幻灯片,现在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教师机”类型软件,这样教师就可以使用教师机进行幻灯片讲解理论知识,牵涉到具体操作可以直接演示,进行试验时,可以设计好题目,直接通过教师机发送到每台学生机上,这样既方便操作,又能让学生有最直观的感觉,可以把感性和理性理想的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我个人通过实际教学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错,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高。不当之处希望各位同仁指正,有更好的办法也希望各位指出,一起讨论进步,让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得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一)根据测试水平,自选修读方式

在计算机基础能力上,往往是参差不齐。这无疑添加了教学难度。若教师采取同一教学模式,则难以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因此,这对这一问题,高等院校可创设计算机基础水平的测试题库,让学生于开课之前向院校提出申请,以测试自己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测试合格的学生,可依据实际情况来选修读方式:测试后,已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会基本操作的学生,可免修理计算机论课与上机课;测试后,对基础知识较为了解,而不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学生,可免修计算机理论课;对那些测试不合格的学生,则需详细地学习整门课程。

(二)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

在有些软件的基本操作上,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因而,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对知识逐项讲解,而应突破书本。由于计算机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因而计算机文化基础也应不断更新,让学生通过对某一软件的学习,而繁衍至有关软件与流行软件的把握上,以培养学生的新技术思想,提高学生对新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如Windows操作系统讲解时,教师不但要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与基本操作,还可添加其他操作系统知识,如Unix、Linux操作系统等。又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时,教师可基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把握上,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可以把握多个版本的Word处理软件、WPS文字处理软件以及Office系列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与操作。另外,教师还可联系书本知识,添设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如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使用;计算机病毒的最新防治与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多种应用等等。

(三)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较强应用性的课程,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习活动与相关问题或任务有机结合,以问题或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学习求知欲,让学生在任务实现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如学习Office系列软件后,老师可事先编拟题目,有目的、有针对地设计教学内容,设置格式要求以及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过有关软件,根据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通过具有综合性知识与设计性的任务,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积极思考,同时通过网上资料查阅、相互交流等方式,设计出独具个性的作品。同时,在知识总结与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动手操作以及自学能力。

(四)强化实践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学生只有通过上机操作练习,才可发现问题,才可巩固所学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却不重视上机课,在上机课上一般玩游戏、看网页、聊QQ,亦或简单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采取一堂一练的方法,提出学习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每一堂理论课之后,教师可精设有关的计算机实验内容。同时,没实验均有其对应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操作提示以及实验步骤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进度来完成任务,然后以邮箱形式提交实验成果以及实验小结。此外,老师还可将全部的实验内容整理其上机指导手册,以便教学需要。这样通过实践训练,不但将学生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相衔接,还提高教学效率。

(五)多样化考核形式,重视能力检测

以往考核方式通常是以理论为主,导致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不高。学生往往是对理论知识加以死记硬背理,单凭学习成绩难以反映他们的真实应用水平。所以,为了增强与考核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院校可采取如下方式。第一、构建考试试题库。其内容覆盖书本内容,题型除了填空题、选择题之外,更应包含实际操作题。同时,这一试题库为同学全开放,让他们可在网上操作练习。第二、通过网络考试系统加以考核,随机生成试卷。第三、总评成绩考核可以将平时实验成绩(占总值的20%)、网络系统测试成绩(占总值的60%)、综合性的设计实验成绩(占总值的20%)相结合。这样,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成绩,有利于学生加深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实际操作中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篇(4)

1.1 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将大量的课堂时间都用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之中,留给学生??验的机会和实践都非常少[1]。同时一些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比较浅显,导致课程内容的难度较低,很多内容学生在其他阶段就已经学习过了,因此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实验课上往往敷衍了事。教师面对没有积极性的学生也不愿意去努力备课,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1.2 实验内容单一

现阶段大多数计算机实验课中都是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就是将教材上的一些理论知识或一些题目通过实验去证明。这种实验模式导致试验内容非常单一,也会让课堂变得非常的枯燥乏味。并且在这样的论证实验中学生只能按照教材的步骤和教师的讲解进行实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十分不利。

1.3 实验顺序完全依照教材

很多高校的实验课程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安排的,但实际上教材为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会将知识进行归类并放置在相同的章节。而实验课则是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一些相关的实验。有些实验内容难度较大,但是可能被安排在知识点比较简单的章节让学生完成,这样一来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知识点就要进行实验,会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有些实验需要反复操作才能让学生对操作更熟练,进而真正掌握这项技能。但由于实验要按照教材内容的系统性来分类,限定了实验的顺序,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1.4 实验室软硬件环境有待改善

大多数的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的时间,很多计算机都存在系统老旧、版本太低、零件破损的现象,甚至有些计算机经常死机或者根本无法使用[2]。这使得计算机课上经常出现很多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的现象,再加上高校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学生能够上机实践的机会很少。同时计算机课程安排的时间很满,平时机房又不对外开放,导致很多学生想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验都没有相应的机会。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要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首先学校可以在计算机教研会上讨论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普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让教师了解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等,让教师充分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并组织教师们探讨实验教学的方法,共同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也可以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计算机实习课程,给学生专门的时间探究计算机实验。同时也可以设置专门的计算机实验考试,充分增加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丰富实验内容和形式

丰富实验内容能够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实验的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计算机系统的不断更新,很多新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方法不断产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也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学习方法对实验的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改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材上对一些实验的主题没有规定,教师也完全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验往往就显得比较枯燥,比如说生成一份目录、在Word文档中插入一个图表,或制作一份幻灯片等,这种题目过于空泛,看起来给学生很大的选择范围,但实际上却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升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比如说让学生调查班级内同学的生活花费情况,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制成Word文档报告,要求文章有目录、并插入统计表和统计图、注意排版。在实验之前先给学生一段时间分析作业要求,再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调查方向进行调查,生成调查报告。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和Word相关的知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计算机教学任务分成不同的小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在组内承担不同的工作,共同分析任务、探讨任务,最终通过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任务[3]。利用这种形式学生往往会被集体的氛围带动,组内学生的集思广益也能让学生在计算机方面学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除了任务驱动法,还可以利用建构主义,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在实验开始之前先让学生掌握操作技巧,形成对于实验的基本知识架构,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将学到的知识搭建学习支架,再用搭建的学习支架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

2.3 合理安排实验顺序

实验的顺序对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将实验按照合适的顺序进行排列,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接受实验步骤,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例如PPT制作中涉及很多的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也是计算机基础中的重要内容,PPT制作涉及动画、文字、图片、链接等等很多内容,尤其是和Word中的很多内容结合得非常紧密。在讲解Word的时候就可以把一些重难点的知识,先简单提一下,再在PPT知识之中用实验进行练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实验的效果。例如Word中的排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在学习和工作中也都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但是排版所涉及的并不是一个知识点,需要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掌握其中的一些技巧。如果单单通过一些枯燥的实验去训练排版中的某个具体知识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将这一知识点的实验放在PPT中,就能获得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PPT实验,在实验成果评比的时候教师让大家以小组的形式,看哪一组的学生PPT上的文字更加美观,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考虑字体大小、颜色、段落间距、首字下沉、艺术字和项目符号等,让自己的文字排版更加优美,从而实现训练学生排版相关技能的目的。

2.4 积极改善实验教学环境

要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增加机房的数量,缓解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对机房需求更加迫切的压力。其次是要更新机房设备,淘汰完全不能使用的设备,购置新的仪器设备,对一些有损害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整修。同时完善修缮制度,定期对机房的计算机进行整修和保养,并定期更新计算机系统,对相关的软件进行更新和升级。

2.5 构建机房使用平台

篇(5)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但学生因各种因素对此门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搞好《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是摆在我们任课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人根据近6年来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从“教”转向“学”,也就是改变“教师授课为主,学生上机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采用“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新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学习计算机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全部在机房授课。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边讲授、边练习、边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要进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更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提倡差异。培养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和会提问题的能力。

二、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是搞好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备课就是要备内容、备方法。

1.备内容就是“教什么”,教师首先应明确本次课所要教的内容是什么,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查阅大量的资料,明确本次课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学生学习完本次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备方法就是“怎么教”,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差别很大。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内容已掌握,对上课毫无兴趣,觉得在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内容不仅是新知识,而且要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明显地加大了教学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结合新的发展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地备好课,与此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困惑疑点、思想品德和性格特征。只有做到教材熟悉、领会深刻,课件精致、美观大方,因人施教,使学生处于教师的关爱之中,学生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积极主动地和教师沟通,搞好学习。

三、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

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要注意内容上的要点提示,还要注意声音、图片、动画之间的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和计算机系统组成时,若教师直接把这一部分所要讲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呈现在课件上,那这次课的教学质量肯定是大打折扣,因为这样的课太枯燥乏味了,但若把这一部分的内容以图片形式呈现在课件上,学生可以通过屏幕看到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图片以及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图片,比单纯抽象讲授理论知识要形象直观得多,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享受,这样学生爱看又爱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感染力和观察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醒一下,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千万不要一直坐在电脑面前看着幻灯片讲,而要根据情况教学,如有的内容需写在黑板上才能讲清楚的就要写在黑板上,也可不时的提些问题与学生互动,同时也应该时而走下讲台去讲,我想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采用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繁多的教学内容中“抽丝剥茧”形成精彩的案例,引起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都非常强。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设计出科学、切实可行的“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多,要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我们教师不但每次上完课后要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而且还应该在每一章学习完后,针对本章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个综合性任务,让学生清楚这章学了什么,自己又学会了什么。例如,在学完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这章时,要求学生根据现在市场行情,配置一台价值4000元的电脑,并把配置表写出来;又如,在学生学完Word这章时,要求学生自己编辑排版一份自荐书;再如,在学完PowerPoint这章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景观、自然景观等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为一体,做一个能连续播放的精致美观幻灯片;或者根据学生自己实际需要,做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任务,这样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课教学进度相一致。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志。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学会了使用网络、计算机等各种技术和设备,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五、要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

现在高校教师由于科研任务重,事情多,所以很多教师都是上课时来,下课时走,一学期下来有的教师甚至连是不是自己这学期所教的学生都不知道,更别说与学生交流、沟通了。倘若教师与学生没有交流、沟通,那教师必定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全然不顾学生到底学得怎样,这样一来,就不会达到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那教师怎样与学生交流、沟通呢?

1.利用上课前、后的时间

我们教师在每次上课时都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或者下课后在教室多呆一会儿,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与学生多多交流,问问学生上次讲课的内容有没有理解、这次讲课的内容有没有听懂,值得注意的是若教师每次都问这些效果肯定不佳,我们还可以与学生多聊一些其他的话题等。

2.利用每周晚辅导时间

若学校学生要上晚自习,那教师可以利用晚辅导的时间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为这个时间多,在辅导学生的同时,顺便就可问一下上课的快慢、内容的难易度对他们适不适合,学校生活习不习惯,等等,这样又增加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教师也不可能随时随地地在学生身边,那学生有问题问怎么办,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1)通过聊QQ,我们教师可以把自己的QQ号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告诉学生,告诉他们若学习上或者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的,又或者是只是想跟老师聊聊的都可以通过QQ聊天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利用QQ这个工具。

(2)通过E-mail,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不但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各方面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更熟练的收发邮件,特别是以附件的形式。

(3)通过教师博客,我们教师可以把一些学习资料放在博客里,叫学生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有什么问题或者其它的事都可在老师的博客里留言,老师会及时回复的。

4.利用手机短信

现在手机是越来越普遍了,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手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电脑,所以学生不可能为了一点事情去上网的,那正好可以通过手机发信息与老师交流、沟通。

以上说了这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但要想真正听到学生的心声,只单纯的问及回答是不行的,我们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诚恳对待,使学生觉得你可亲、可敬、可信赖,具有安全感、亲近感和信赖感,这样学生就会把你当朋友,并把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苦恼、生活中的挫折、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上这门课的感受随时和你进行交流。我们教师就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

六、《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自我提高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紧迫感,教师若缺乏必要的培养和进修学习,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积极自我学习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并且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这门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多给学生讲些小知识、小技巧

倘若教师一直按照《计算机文化基础》书本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课的话,很多同学听了一会儿就不想听了,为什么,因为吸引力不够,所以我们教师在讲本次课内容的同时,可适当给学生讲一些与这次课内容有关,但又不是书本上的一些小知识或者小技巧。例如,在讲完如何给Windows系统设置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后,反问学生,如果密码忘记了怎么办?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教师趁机给学生讲解忘记密码如何进系统。又如,在Word中讲解公式编辑器时,教师又可以给学生讲如何把公式编辑器添加到快捷菜单中,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3.多让学生自己总结

在每章讲完后,教师最好让学生自己总结本章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在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我们所学知识,以此来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88-03

1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大学本科的必修课,它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和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体系中既包括理论课程也包括实践课程,而且实践课程占相当大的比例。这门课程的教材内容包括:1)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机所使用的数制等;2)Windows操作系统和Internet的基础知识;3)以Office为平台,培养学生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能力。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为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由于其实践性较强,所以要求学生多上机操作、多实践。传统的授课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没有兴趣。再加上这门课程的内容有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学过了,所以更没什么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可以改善上面的情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同伴协作学习的能力。

上海杉达学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跟上信息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上能适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不断线”的要求,并为后继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奠定较好的基础。以全国考纲为线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每年有两次机会)。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计算机基础教育可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Internet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第二层次是要求学生掌握技术性的计算机知识,如多媒体技术、语言编程技术等;第三个层次则是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专业的需要,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这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是后两个层次的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属于第一个层次,在计算机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增强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对培养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笔者通过总结得出任务驱动法具有下面一些优势。

2.1 采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驱动法中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围绕如何完成具体的任务而进行。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带动学生分析任务,理清思路;然后学生就可以明确任务的目的,自我构思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最后完成任务,同时掌握学习内容。

2.2 采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式的,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后学生变为主动地完成任务、探求知识。而且设计的任务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所以学生会感兴趣,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3 采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中学生的学习都是主动地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去设计,这样就有利于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新性。学习就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让他们多多动脑。

2.4 采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任务驱动法中,根据学习目标分定的任务可大可小,对于小的任务,一个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对于大的任务,教师就有必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完成。每个小组几个学生在一起分析问题,分定子任务,大家共同协作完成。这种小组方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这对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实现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设计,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实施。在任务下达之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分析任务,主要分析完成任务需要哪些方法,运用哪些知识,准备哪些素材等。如果任务比较复杂,教师还要将学生分小组,每小组确定一个组长,共同来完成任务。最后,任务完成之后,学生要展示成果,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评价和交流。在评价中不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要注重评价多元化。

3.1 任务的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好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具体的任务,从设计到评价必须经过反复推敲后才能确定。因此,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1)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是面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开设的,他们来自于全国不同的地区。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所以对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大一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分等级,可分为入门级和提高级,基础差的学生只需要完成入门级的就可以了,提高级的部分作为可选项。

2)任务的难易度。任务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进行,要难易适中。太难,学生一下子上不了手,会削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太简单,学生会轻易完成,也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3)任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任务的内容要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在文档中绘制表格,在讲解完表格的相关知识点后,提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任务:绘制这学期的课程表,要求设计美观,对于不同时间上的同一门课程可以设置相同的底纹颜色。再如在进行演示文稿制作的时候,选定主题为“我的大学生活”。

3.2 任务的实施

在设计好任务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去完成任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是主动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学生就需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行知识的建构和任务的完成。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对于简单或单一的任务,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但是对于综合的、复杂的任务就需要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制定计划,其中包括任务的步骤分解、素材资料的收集、方式方法的应用、创意的设计等。例如,在制作学生课程表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先在纸上画一个草图,把课程表的大致轮廓画出来,并把课程的上课时间标好;然后打开Word软件,根据草图上表格的行数和列数插入表格,再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接着输入课程信息,对于不同的课程用不同的底纹颜色进行区分,如“高等数学”用红色底纹显示,“大学英语”用蓝色底纹显示。经过这样一些指导,学生就可以很快地上手操作了。再如在PPT制作中,主题是“我的大学生活”,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的大学生活要分哪几个部分进行阐述?选取何种背景音乐?收集哪些图片素材?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每一张幻灯片要采取何种版式?文字图片采用哪种动画?幻灯片与幻灯片之间选择怎样的切换方式?等等。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学生的思想变清晰了,任务的制作步骤也明确了。

其次,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积极地指导和检查,以督促学生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所以在任务的实施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3 任务的评价

任务的评价是任务驱动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方式不能太单一,要注重多元化,既要教师评,还要学生评;既要注重结果评价,也要注重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主要指学生的平时表现,比如平时的考勤、上课表现、参与任务的表现等。在结果评价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形成评价委员会。评价委员会成员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每次评价前重新组成,这样的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委员会成员,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教师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先由作者讲述自己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由评委组成员进行点评打分,最后教师总结补充说明,指出该作品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对知识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对任务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反思,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各抒己见。

4 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授之以渔而非鱼。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较传统教学模式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但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适用任务驱动法,如鼠标键盘的操作、操作系统的安装等就不适用。所以要应用任务驱动法,一定要设计好任务,考虑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通过任务把新旧知识联系好。在一个章节内容学习完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笔者认为,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以任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会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184-02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Basic Computer Culture" Course of Non-computer Majors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RUAN Jian-Feng

(Technical Center for Modern Education, West Branch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zhou 32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 the basci Computer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reform,Proposed four kinds of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 case teaching, task-driven teaching.

Key words: Non-computer Majors;Basic Computer Culture;Teaching Mode;Grade teaching;Case teaching;Task-driven teaching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课程,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为学习本专业后续计算机类课程打下基础,使学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今后具有自行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能力。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原来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部分教学内容,已经向中小学转移,从而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这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界已形成共识,成为高教研究的重要议题。

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入学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距较大

由于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不平衡,造成了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因为受到的计算机教育不同,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也不同。有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非常熟练,甚至还掌握了网页制作、Photoshop 等软件的使用,有的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就已经能够通过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像以上的这种状况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情况给课程教学组织带来的极大的困难。对于这一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深有体会,授课内容过于容易,程度好的学生无心上课,觉得在浪费时间,授课内容过难,程度差的学生会跟不上进度。

1.2 课程学时缩减与授课内容增加的矛盾

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的一条措施就是大量缩减课程的学时,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课时。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都在不断增加。这样,授课内容的增加与学时的缩减造成了很多不适应的状态。教师总感觉课程上不完,很多授课内容很难完整地讲授出来;而学生方面,则又觉得老师讲课讲得太快,有些内容无法消化吸收。

1.3 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未与学生专业结合

由于信息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但在目前,许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旧都把侧重点放在对计算机知识本身的学习和掌握上,未能做到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制定,这样做的结果必将使毕业生难以与行业需求相适应,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

1.4 课程教学中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

随着就业市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许多用人单位都在通过看等级考试证书的办法来衡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此部分学校或教师为追求过级率而采用了应试教育的办法,忽略或削弱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师在授课时始终围绕着等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学校统一命题的期末考试也是靠近等级考试的题型。这样,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就不惜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强行记忆各种题型,明显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2.1 因材施教――实行分级教学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组织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促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达到分级教学的目的。实行分级教学,需要学校先制定相关规定。在新生入学后,根据自愿的原则进行计算机基础水平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 ,可以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选择。初级班的学生可以继续按照原来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可以达到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水平。中级班则可以开设一些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比如VB、C、VFP等。

2.2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解决课时少,内容多、实效差、与应用脱离等问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对实证的描述引入情境,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除基础知识外,其余章节的内容操作性都很强,对这部分内容,选用适当的案例,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PowerPoint时,教师可不按照课本安排的教学内容和顺序讲授,而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用PowerPoint制作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通过分析作品的组成和实现方法,进而引出该案例中用到的知识点,再举一反三,进一步讨论、归纳。引出幻灯片背景、动画效果、动作按钮、放映操作等知识点,并对作品进行完善和扩展,最后达到知识的快速掌握和培养。

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是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讲授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教科书上某个表在数据库设计一个表并且在表中添加新的数据,通过整个过程使得学生掌握数据库建表、添加数据的步骤。并且通过任务驱动引出建表字段类型选择、字段大小选择、主键的设置等知识点。

2.3 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目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大多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但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还处在“演示”的初级阶段,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听、看,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两极分化,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在高校已经普遍建立了校园网的今天,网络为高校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环境,作为计算机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完全可以走在网络化教学的前列。应当充分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研究开发《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教学系统,由诸如课程指南、学习园地、教学指导、实验指导、要点解析和测评系统等模块,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利用类似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使得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知识点进行答疑,也能通过在线的测试系统测试自己的是否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2.4 加强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内容都需通过实践来掌握和巩固,而现在的教学方式都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这样产生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上课时知道怎么做,但等到上机时又忘记了,因此在机房做实践操作时,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机房电脑网络的资源,对学生容易出错或者犯难的操作在进行演示。在机房的机器上可以安装极域电子教室之类的管理软件,这样在演示的时候可以控制学生机的界面,以免部分学生做其它事情。另外,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和业务素质,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责任心。加强培训,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实行集体备课,公开教学,加大听课力度,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进而可为教学实践带来丰富的案例。

3 总结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材、考试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 它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 也是各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们每一位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都应该不断实践, 总结教学经验, 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这场教学改革中来, 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渝,黄贤英.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新探[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

[2] 王洁. “任务驱动” 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教材与教法研究,2004.

[3] 李冬娥.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电脑,2004.

[4] 赖炼. 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5] 杜萍.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07/02.

篇(8)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85%,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面对的主体就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使其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等相关知识,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自己生活、学习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不仅耍培养理论性人才,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出既有理论有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适应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应该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在教学上要体现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适应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善于钻研枯燥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差。要服务、应用于社会,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不断积累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学校和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素质等特点使得独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

(1)学生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整体水平相对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学能力差,缺少明确个人目标等特点,学习热情相对不高,面对复杂的科目会消极对待,甚至自暴自弃,生活重心放在课外活动中。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初始热情很高,但慢慢认为计算机知识太繁琐、枯燥,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更乐于练习打字、游戏等简单的娱乐活动中。此外,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许多有过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同学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过于简单,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至于不求甚解,导致基础不牢。于此对应,部分完全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学因为自卑、害羞的不敢积极提问,加上练习机会不多,以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程度不大,赶不上课程进度。

(2)教师方面。计算机文化基础讲解的是最基础和最常用的计算机概念和操作,教师可以会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知道了,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没有督促检查学生练习,可能有相当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在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照本宣科,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就成了单方面的讲述,学生参与不到课程中,自然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理论课实际意义也就失去了。

(3)教材方面。目前还没有使用与独立院校的统编教材,所用教材都是由教师挑选,选教材时教师习惯挑选更高层次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导致独立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出现听不懂课,教师上课吃力的情况,影响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三、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理论教学改革。目前教学中普遍采用将课堂教授和上机操作分开,一般是上完一次理论才上一次实验课,对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课时过少,比例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学环境允许的话,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讲述理论之后,给学生演示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针对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讲课之前把需要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先演示。在讲课前示例几个有趣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如此基础好的学生注意到以前未留意的细节,没有基础的学生能够在明确课程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学习,从而达到兼顾两面的学生。

(2)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制定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和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对他们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察来让学生切实感知到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和学习过程中具体的目标,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性教学将学生置身于贴近实战的环境中,面对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迫使学生综合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自己学会探求和摸索新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习质量达到新的高度,有利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现教学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组中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加深课程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又能很快入门,同时也减轻了任课老师的辅导压力。实基础好的因为上机操作起来的速度比较快,所以会把需要问的难点都提前一步问到,教师可以统一解答,然后让其充当“小老师”,去帮助其他同学,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又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能够尽量多加辅导。针对计算机文化中OFFICE软件操作部分(如WORD等)准备综合案例,如毕业论文的格式调整等,让学生脱离课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对未来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了基础。同时进行班级内部的竞赛,在相互竞争中提高学生学习和操作的热情。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软件对学生进行局部或统一解答。上机课的时候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抽查,一则督促组长,二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对重复的错误或难点统一讲解。

(3)网上教学。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建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应的网站,有详尽的学习资料,包括视频演示、课后习题解答、以及模拟试题等,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水平,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4)科学考评改革。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考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单一的理论考核形式,相当不合适。考试分数由平时考勤成绩+上机操作成绩+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组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的比重。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认证考试,并作为考试成绩的衡量标准。认证考试可以为就业添加砝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认可,使自身能力供给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师应向学生讲解认证考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兼顾考试大纲的要求,学生应该学好计算机知识并接受社会的检验。如果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成功过级的话,算通过期末考试。对于学校的实验环境,希望开发对应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强调该课程的实践性。

(5)教材改革。编写出适合独立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高校相同专业使用一样的教材,谈不上是因材施教了。教材的趋同化对各自的教学都有不利的一面。明确了教学目的,组织编委会,让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到编写教材中来,让老师与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密切配合,就能编写出适合各自学校学生的教材。

参考文献

篇(9)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85%,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面对的主体就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使其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等相关知识,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自己生活、学习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不仅耍培养理论性人才,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出既有理论有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适应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应该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在教学上要体现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适应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善于钻研枯燥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差。要服务、应用于社会,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不断积累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学校和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素质等特点使得独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

(1)学生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整体水平相对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学能力差,缺少明确个人目标等特点,学习热情相对不高,面对复杂的科目会消极对待,甚至自暴自弃,生活重心放在课外活动中。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初始热情很高,但慢慢认为计算机知识太繁琐、枯燥,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更乐于练习打字、游戏等简单的娱乐活动中。此外,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许多有过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同学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过于简单,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至于不求甚解,导致基础不牢。于此对应,部分完全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学因为自卑、害羞的不敢积极提问,加上练习机会不多,以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程度不大,赶不上课程进度。

(2)教师方面。计算机文化基础讲解的是最基础和最常用的计算机概念和操作,教师可以会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知道了,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没有督促检查学生练习,可能有相当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在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照本宣科,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就成了单方面的讲述,学生参与不到课程中,自然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理论课实际意义也就失去了。

(3)教材方面。目前还没有使用与独立院校的统编教材,所用教材都是由教师挑选,选教材时教师习惯挑选更高层次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导致独立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出现听不懂课,教师上课吃力的情况,影响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三、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理论教学改革。目前教学中普遍采用将课堂教授和上机操作分开,一般是上完一次理论才上一次实验课,对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课时过少,比例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学环境允许的话,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讲述理论之后,给学生演示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针对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讲课之前把需要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先演示。在讲课前示例几个有趣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如此基础好的学生注意到以前未留意的细节,没有基础的学生能够在明确课程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学习,从而达到兼顾两面的学生。

(2)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制定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和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对他们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察来让学生切实感知到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和学习过程中具体的目标,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性教学将学生置身于贴近实战的环境中,面对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迫使学生综合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自己学会探求和摸索新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习质量达到新的高度,有利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现教学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组中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加深课程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又能很快入门,同时也减轻了任课老师的辅导压力。实基础好的因为上机操作起来的速度比较快,所以会把需要问的难点都提前一步问到,教师可以统一解答,然后让其充当“小老师”,去帮助其他同学,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又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能够尽量多加辅导。针对计算机文化中OFFICE软件操作部分(如WORD等)准备综合案例,如毕业论文的格式调整等,让学生脱离课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对未来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了基础。同时进行班级内部的竞赛,在相互竞争中提高学生学习和操作的热情。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软件对学生进行局部或统一解答。上机课的时候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抽查,一则督促组长,二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对重复的错误或难点统一讲解。

(3)网上教学。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建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应的网站,有详尽的学习资料,包括视频演示、课后习题解答、以及模拟试题等,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水平,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4)科学考评改革。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考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单一的理论考核形式,相当不合适。考试分数由平时考勤成绩+上机操作成绩+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组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的比重。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认证考试,并作为考试成绩的衡量标准。认证考试可以为就业添加砝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认可,使自身能力供给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师应向学生讲解认证考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兼顾考试大纲的要求,学生应该学好计算机知识并接受社会的检验。如果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成功过级的话,算通过期末考试。对于学校的实验环境,希望开发对应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强调该课程的实践性。

(5)教材改革。编写出适合独立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高校相同专业使用一样的教材,谈不上是因材施教了。教材的趋同化对各自的教学都有不利的一面。明确了教学目的,组织编委会,让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到编写教材中来,让老师与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密切配合,就能编写出适合各自学校学生的教材。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867-02

The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Computer Culture Basis

WEI Qing

(Heze University, Heze 274000, China)

Abstract: College computer culture basis as a computer, facing a new situation and task,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lass teaching,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word:C language teaching; Comparative teaching; gradual.

Key words: computer culture; basis teaching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等学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该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笔者一直从事这门课的教学,认为这门课的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点

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为各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设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教师应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基本概念,能够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的基础。

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括2部分内容,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这部分包括计算机文化概念、系统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汉字输入法以及介绍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病毒等相关知识,

(2)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这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安装和基本操作以及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软件的使用。

2)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

(1) 掌握计算机及其相关基本概念。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 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

(4) 了解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软件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和应用。

(5)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落后,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现在计算机及文化基础的教材很多,但是内容都相对落后。比如windows xp操作系统都推广使用了几年了,现在windows 7都推出了,我们使用的教材还在介绍windows 2000;Office的组件我们都已经用了2007版了,我们使用的可闷还在介绍2000版的。这门课的内容远远落后于计算机的发展,当然对学生来来说缺乏了吸引力,这就导致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听课甚至翘课。

2) 教学内容不切合学生层次

由于地域或教学水平的差异,有些地方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在中学就已经开设了,学生已经能熟练使用它,但有些地方的学生对他还很陌生,也就是说,高校新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一样,甚至可能差别很大。但是现在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班级或以系为单位组织的,没有分开层次,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对所有的学生采用讲述相同的教学内容,这样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采用板书教学法,比较枯燥,不适合这门课的教学,多媒体的出现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课件图形并茂,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容易出现问题,教师用幻灯片给同学演示,讲课的速度会很快,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是上课看老师演示,可课后就忘了讲了什麽。这样学生对重点把握不清,听课效果不好。

4) 考核方式不符合课程特点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由学校计算机公共教研室统一命题,以笔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本人认为这不太符合这门课的特点,大学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而笔试则侧重于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所以考核方式有待改善。

3 改进方法

1) 及时更新教材

针对本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教师应及时了解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动向,及时补充新知识,挑选最新的教材。

2) 建议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层次不一的现象,计算机公共课教研组可以划分为几个小组,一部分是针对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主要讲解基础知识。一部分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注重深入的讲解,教学中也可加入一些当前实用的软件,如Photoshop、Flash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3) 实施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针对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可以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一些图片和概念性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同学演示,而重点内容用板书,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讲课的重点,又不觉得枯燥。

4) 采用实物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第一章,向学生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等。学生对显示器、鼠标、键盘都很熟悉,但是对主机及其内部的构件并不了解。教师可在实验课上用一台主机讲解,这样学生才能确确实实的认识到各部件。

在讲解计算机是如何组装时,教师既可以拿实物做演示计算机组装的过程,为了节约资源,也可以把组装的过程录下来,以视频的方式放到课件或网络中,供学生学习。

5) 激发学习兴趣,增开兴趣小组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2008级新生中,开展必修课的同时,我们成立了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维护兴趣小组。对计算机组装小组,我们曾经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对当前流行的机器的配置和配件的价格做市场调查,学生的热情高涨,有的同学在网上查资料甚至到科技市场上做调查。对于计算机维护小组,我们采取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拆分一些淘汰的机器,并让学生认识主板,教学生动手制作水晶头等实践活动,学生对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都能解决。一些同学成了坐在系的小计算机专家,忙于用所学的知识为同学服务,得到了同学的认可,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改革考核方式,实现无纸化考试

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特点,本人建议这门课的考核应当以上机操作为主。可以把理论性、概念性的问题整合到上级题中,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反映出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我们可以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和兄弟院校合作建立考试题库,实现无纸化考试,自动阅卷。这样既全面考察了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情况,又节约了考试资源。

4 结论

总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看似简单,但是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积极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以后各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老师助理心得体会 下一篇: 汽修培训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