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4 07:02: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听课记录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听课记录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09-04

教师是实践性[1]、反思性[2]职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实践中获得,在反思中提高。“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历程。听课是教师需要反思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与培训[3]。

在顶岗支教中,实习学生听课后,对授课老师的教学特点,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听课方法的技巧。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是笔者在指导实习学生听课过程中体验出来的,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对它的运用与效果进行分析。

一、听课案例一

案例一:实习学生初一政治习题课的听课记录与听课总结

1.听课记录。见表1,示例了三个教学过程。听课记录分三部分:“老师组织”与“学生活动”栏,记录的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点评(感受)”栏,记录的是听课者的体验与感受。

2.听课总结。由表1中“点评(感受)”栏中的体验与感受归纳提炼而得。听课总结分两部分:实习学生的教学特点;教学特点的功能或意义探究。

(1)实习学生的教学特点。在本案例中,实习学生展示了6项教学特点:个别提问后集体回答;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课堂活跃气氛;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信意识。

(2)实习学生教学技能的功能或意义。

①个别提问后集体回答——内涵的功能或意义。当个别同学答题时,特别是答题时间较长时,会出现其他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现象。通过集体回答能增强学生上课注意力,较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与秩序。

②导言的功能或意义——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对,大家回答得很好”,学生情绪高昂(表1过程6);“谁来展示你得答案?”给学生一种成功的暗示,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记录略)。简单的导言运用,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导言的功能或意义——有效调动课堂活跃气氛。对同样问题,用不同方式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分组讨论,分别用“来大家再合作一下”(表1过程6)、“需要合作吗?”(记录略)等提问,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死板。

④概念的功能或意义——教学生学习方法。“原因、方法”两个词在课本中没有,学生回答出来,说明老师是这么讲的(表1过程2)。初中课程以知识点编排,构成课程主题的知识结构。但是,在思维逻辑上,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着联系,如“原因、方法”等。必要的概念运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学生学习方法。

⑤概念的功能或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组讨论是初中的课堂组织方式,用“合作”提出(表1过程6),能让学生从小形成“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⑥导言的功能或意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信意识。在表1过程9中,通过四次提问:“还有吗?”和一次引导后,学生集体回答:“没有了”,最后的鼓励“对,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信意识。

三、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构成及其要点剖析

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构成:包括听课记录与总结反思两个阶段;听课与记录、总结与反思四个过程;怎么听、听什么、怎么记、记什么,归纳提炼,深入思考六个要点,如图1所示。

1.听课法构成的要点剖析。在听课记录阶段,听课和记录是教师观察课堂活动、保留活动信息交叉进行的两个过程。原始听课记录是听课记录阶段的成果,是为总结反思阶段提供的第一手资料。

在总结反思阶段,总结和反思是对原始听课记录进行加工、再思考连续进行的两个过程。反思结果是教师听课的最终成果,是为再实践提供的源动力。

2.听课记录阶段的要点剖析。观察课堂活动、保留活动信息,要从细节做起。

(1)怎么听。听过程、听细节,听老师的一字一句,“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表1的左面两栏中,示例了三个过程;在细节上,授课者用“设问、提问、引导、鼓励、总结”等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予以互动。

“设问、提问”等是导言设计。当老师的教学风格形成后,这些导言能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就成为教学技能。因此,听课的重点之一应是过程、细节。只有在过程和细节中,才能体验讲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技能,就不会出现“总体上好而不知道怎么好”的感受现象。

(2)听什么。听教师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在课堂中,每个组织方式都有目的性,即内涵或指导思想,如表1的“点评(感受)”栏所示。

在课堂中,组织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造成差异的是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而不是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听课的重点之二应是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

(3)记录与原始听课记录。在听课中,听课者对课堂情景[4],即便是速记也记不完整;产生的随即反应通常会一闪而过。为了更多地保留课堂活动信息,只能用序号、箭头、连线、标注等形式(即怎么记),记录过程和细节中授课者的关键语句、词、概念、学生的互动情况、自身的随即反应和疑虑等(即记什么)。因此,原始听课记录,只是概要地保留了授课者教学特点的零乱信息。要想从听课中充分挖掘授课者的教学特点,还必须对原始听课记录进行加工处理。

3.总结反思阶段的要点剖析。总结是对授课者展示出来的技能特点的归纳提炼,反思是对该如何做的深入思考。

(1)总结。总结是对原始听课记录加工的过程,包括记录整理、随即情景回忆、再思考与归纳提炼等步骤。

(2)对照每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回忆课堂情景,补充必要的表述文字,如提问、设问、鼓励等,完成表1的“老师组织”栏的记录加工。

(3)对照自身的随即反应记录,再思考教师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完成表1的“点评(感受)”栏的记录加工。

(4)对加工后的的听课记录归纳提炼,将零乱的感性认识予以归类和升华,即授课者的教学特点,如案例一所示。

(5)反思。反思是对“总结”进行的再思考和顿悟过程,通过提出一系列设问、回答来完成。例如:对同一教学过程,该怎么处理?怎样处理会更好?哪些是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等等。在表1过程6中,“集体力量大”就是实习学生听课后学到的。

四、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运用效果分析

结合听课案例二,分析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运用效果。

1.听课案例二。顶岗支教初期,笔者带领实习学生听课,使用“过程——反思”听课法,总结出授课老师(教学能手)的16种教学方法或技能。

(1)初二年级教学的基本方法:个别提问、共同回答法;个人默读、全体朗读法;四人小组讨论、对桌一问一答法。

(2)容易学到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后,记住的同学举手;做完题后,做对的同学举手(上述两项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活题(需要学生思考的题),让答对的学生说明理由;判断是非题,说明赞同和不赞同的理由(上述两项不仅是答题的同学知道为什么,让其他同学也知道为什么);充分利用课本素材。

(3)难以学到的教学方法:学生回答不准确,反复引导而不是教师说出答案;尊重学生(老师误解了学生,敢于向学生道歉);对学生永远是激励,不抵毁、不挖苦;鼓励学生的三个层次(学生答错问题不指责,而是鼓励“希望下次能答对”;学生答对问题时表扬;学生回答问题直接切入新知识点,先表扬,后号召全班学生向他学习);教学生学习方法。

(4)学不到的能力:导言设计;对课程知识内涵的理解深度;应急事情的处理技巧。

2.运用效果分析。通过上述听课案例,可以看到:

(1)实习学生的教学经验远不如授课老师丰富,方法运用、能力体现都有很大差距。

(2)实习学生有更多的现代教育知识和观念,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意识上具有优势。

(3)运用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听课,能充分总结出授课者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技能掌握情况。

因此,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能较好地解决听课后“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的问题。

五、结束语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5],听课也是这样。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形成的。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记录的过程和细节越具体,产生的体会和感悟越多,总结反思的越深刻,学到的经验就越多,自我提高的就越快。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苗学杰.试论教师教育的实践属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34-37.

[2]王艳玲,苟顺明.美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教学策略:评析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1,(5):71-75.

篇(2)

1.明确听课对象

听哪位教师的课?听课的内容是什么?需带那些有关材料去听课?听课者要一清二楚,尤其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做到先备后听,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听课的重难点,发现课文中的亮点,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课前与老教师进行交流

上课前,可以向老教师请教,他们是如何把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设想、重点难点,在脑海中有了大概的轮廓以后,听起课来才会清晰明了,这些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3.和同事结伴而行

根据实践,与一两位或更多同事一同听课,效果要比自己一个人去听好得多。因为在听课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听课后大家可以及时地进行交流讨论。如此,才能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领悟其中的意蕴。

以上几点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对听课是很有益的,它可以使年轻教师尽快适应、熟悉教师这一职业,从而更快地成长起来。

二、灵活多样的听课方法

如何提高听课的质量,要注意以下几个易忽视的问题:第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学习者、欣赏者的角色去听课,要“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不是以旁观者、评课者的身份去听课。第二,要有的放矢,有的教师听课时只顾埋头做笔记,课下一看密密麻麻、详尽至极的笔记,的确很认真,实际上听课恰恰要多听少记,而且还应讲求记笔记的技法。要专心听,有重点地记下讲课教师的教学过程、重难点处理,以及听者自己对课中出现的亮点的点评和感悟。第三,要在听课中提升自己,简单归结起来就是在听课时要会看、会听、会想、会记。

1.会看

听课看什么呢?看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板书是否清晰、美观,教学的方法是否灵活多样,驾驭课堂能力是否自如,组织教学的方法是否合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科学,师生感情交流是否融洽,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时间安排是否得当,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发挥……都要用心去看。不过,光看不行,更要对照和比较自己教学环节中的优缺点,力求不断提高,而不是单做“评论家”,那样就难获新知了。

2.会听

听的内容很多,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要把自己当做学生去认真听,深刻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弥补自己备课中的不足。第二,要听完整,既听教师的提问技巧,也听学生的回答内容;既听课前的预习检查、新课导入,也听课终小结、作业布置;既听基础知识的讲解,又听学习技能的培养;既听课内知识,又听课外知识的延伸;既听教师充满激情的音质,又听学生的朗朗书声。总之,要强调“完整性”,如此方能领略到老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进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吸收并予以创新,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会想

听课时及课后,要思考如下问题:授课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的?假如是自己又该如何去把握?他们是如何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的?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他们又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呢?怎样才能找到文章突破口,激活学生的思维?面对新课改,自己该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些问题都要深入思考,用心感悟。需要明确一点,看、听、想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并融会贯通,才能做到听有所得、听有所值。

4.会记

并非前面所述的少记,“会记”就是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简而言之,就是要选恰当的时机记下重要的内容,亮点一闪即逝,一定要提高记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明确:动手是建立在会听的基础之上的,记录的目的就是便于查阅、对比研究,为自己的构思提供借鉴之材。

上述几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平时只有多听、多想、多比较,方能从中把握听课的技巧,提高听课的效率。

三、善于总结

听课者大都会注重听课的过程,很少注重课后的总结,这样不仅易忘,而且易造成半途而废。因此,有必要在课后做必要、及时的总结。

1.及时交流

每听完一堂课,要立刻与老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最好先听教师讲自己的授课体会及目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疑惑。

2.要进行客观对比

听课后,可以将听课记录与自己的教案或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客观理性的思考,大胆地去粗取精,在当前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也可大胆地予以创新,重新设计教学思路。

3.时常翻阅

听课记录上留下的是听课者一步步前行的记忆之痕,得失错漏尽在其中,只有时常翻阅,才会常出新意,才能使听课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仅仅停留于听课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篇(3)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评价 反馈

一、评价反馈是常常被忽略的重要的一环

课堂教学评价的最核心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一些学校将教学评价停留在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考核兑现层面,缺乏反馈,更缺乏有效的反馈及被评价教师的自我改进验证评价工作。评价后的反馈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针对性指导,尤其针对年轻教师、新教师而言更加重要。

二、高质量评价反馈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与教师做一次简短的教学随访。了解清楚教师自己已经认识到的现阶段教学困惑是什么、最担心课堂发生何种状况、自己最不喜欢上的课程和班级,为选择听课评价做准备。

二是选择“好”“差”两种班级听课对比分析。这样做对教师相对客观、公正,也可以平息教师心中的怨气,更重要的是发现教师的优点、不足及潜质。

三是不提前通知,进班认真听课,做好详细记录。有些教师对推门课不接受,实际上推门课就是为了随机抽查教师的授课状况。若学校制度有规定,执行起来相对较好一些。

四是听课时如何记录很关键。应该反映四个方面的内容:班级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教学过程的记录;该次课的优点和精彩之处;该次课的不足及改进点。这种记录有以下几点好处:体现出了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关注点的教学过程的记录配合听课进行记录,而不是教师板书的再现;优点、不足同时发现,为反馈提供支持。

五是听课结束后,要整理笔记和思路,列出反馈提纲。

六是听课反馈要及时,不能隔日进行。原因在于教学场景不可再现,有些细节易产生双向遗忘,反馈时可能产生冲突和不以为然,这是效果最差的反馈状态。如果当天错过了,干脆等下次再反馈。相反,如果听课发现的问题较为严重,就一定要当天完成反馈。

三、基于改进的教学反馈工作要点

1.建立双方互信的共同基础

这是有效反馈的前提。对教师来说,应该理解为有一个专门的导师指导和帮助其提升教学水平。听课反馈者应该怀着关爱、期待去和教师交流,让教师感觉反馈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更多的是一起发现问题,共同寻找到现阶段可以使用的改进方法。这一点很重要,长期建立起互信关系后,教师很期待听课者去听课、评课,也乐于与听课者交流,对于听课者的指导和期望才会去真心落实。这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想要看到的结果。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评课者多是“站位太高”,让人反感;言之无物,让人厌烦;反馈笼统,让人不知所措。因此,评课反馈人员的聘用与选择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

2.谈话、反馈要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这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嘈杂的环境、大办公室不利于开展此项工作,因为教师潜意识中有自我保护意识,即通常所说的“爱面子”,听课者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反馈自己认为非常正确的观点。以前笔者犯过类似的错误,向一个年轻教师反馈了几次,改进效果极差。后来笔者发现,是因为笔者在反馈时,他没听、很紧张,只是应付性地点头、记录。

3.反馈时要把握的几个流程

第一,反馈要从聊天开始。一个真诚的微笑、几句贴心的寒暄,可拉近距离、消除紧张感,建立起融洽互信的沟通氛围。

第二,反馈从倾听开始。反馈要先让教师自己总结近一段时间或该次课的优点、不足,要让教师针对上次反馈做改进状况自评。注重收集教师的困惑和无奈。倾听时调整和修改反馈意见,提高反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反馈要先从优点开始。教师已经意识到的,或已经改进较好的地方要点到为止,一带而过。针对教师没有意识到的优点,要重点反馈。可能教师自己只是灵光一闪,没意识到,但是评课人要放大反馈,强化教师有所意识的总结和提升。把无意变成有意,把灵感变化方法,把个性提升为特色。

第四,反馈的重点从最可能实现的改进项目开始。不要提太高的要求,一定要找到教师通过努力能马上见到效果的改进点,让教师树立信心。这一点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尤为重要。当反馈提得太难、太高、无法实现时,就会止于反馈而无后续的改进,这是笔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长此下去,反馈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教师也会对反馈麻木了。

篇(4)

预习是听课的起始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节,就抓住了听课的主动权。一般在预习过程中,我们能够对新授课的知识和方法有个大致的了解,重点、难点、疑点等,都心中有数,到听课时就有张有弛。

例如,我们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时,对于方法可靠性同学们都感到困难,也表示怀疑,在听课时就应该高度注意,看老师是如何妙例辟喻的,一但突破了个难点,余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每节课的开头,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有其亮点。有的温故知新、有的开们见山、有的设置悬念、有的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有的指导自学,自主探究,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给预关注,一旦走神就会觉得一片茫然,不明老师的意图,赶不上上课的节奏,下面就会疲于应付,失去信心。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习的原始动力,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就会更主动的投入,坚持不懈的研究,而老师都会在开头来激发大家的兴趣的。

二、紧跟进度、有条不紊,把握关键、提高效率

有个笑话,老师讲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看到一位学生走神,就问他:“圆明圆是谁烧的?”这位同学大吃一惊,忙答道:“不是我烧的。”虽是笑话,却反映出不与老师同步,会发生误解,当然就谈不上什么效果了。

对于难点内容,老师都会层层突破;对于疑点的地方,老师也会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进行解释;对于重点的内容,老师会选用经典的例题进行巩固和提高。如果不与老师同步,当想听的时候,就会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可以听到老师对知识的精辟讲解,还可以学到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得到巩固与深化。但是,由于人的毅力难以从头到尾的全神贯注,需要亦张亦弛,所以上课抓住关键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预习来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在上课时给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又用彩色笔进行勾画的,必是关键地方,理应关注。还有一些典型例题和定理的求解与证明思路的探索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弄清楚。还有因人而异的关键,就是对你进一步学习有关键影响的知识与方法,也应全力以赴听个明白。

三、积极思考、掌握主动,适当记录、有备无患

一个思考被动的同学,在上课时总是赶不上节拍,想了来不及听,听了来不及记,记了来不及想,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会信心不足,觉得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所以,听课时要有超前的意识,积极思考,上课时不仅紧跟老师地思路,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应主动构建思路,探讨解法,寻求答案,然后与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若殊途同归,则加深印象。若思路不同,则对问题的理解就更深刻,即使想不出来,再听老师的分析,就可以茅塞顿开。长期坚持积极思考,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增长学习的兴趣,并使思维的灵性、深刻性得到发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留下永恒的记录,提高学习效果。记笔记要详略得当,重点记录教师在课上的补充内容、经典的思路分析、疑难点的实破方法、问题的新颖解题途经等,以便课后整理与钻研,消化吸收。记笔记时要详略得当,有所选择。对于教材中现成的内容,不必重抄一遍,而教师在课上的补充内容、经典的思路分析、疑难点的实破方法、问题的新颖解题途经等都应该作好记录,以便课后整理与钻研,消化吸收。记笔记时要注意条理,并适当留有空隙,引入适当的符号(或编号),这样既提高速度,又方面整理,对于容易的章节或学科可以简记,对难度大的内容可以适当详细些。

四、及时交流、消除隐患,重视总结,画龙点睛

篇(5)

当然,教学常规的管理还应该再上台阶,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服务。

篇(6)

3、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做好适当的记录。课上认真听讲,要做到明白教师讲课的重点,听课也要有节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积极思维。做好适当的记录是指记下关键的地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典型的例子及解答的关键。一般内容用本子记录,对一些概念的补充说明可以直接记在书本上。

4、必须全面记录好笔记。笔记上要把所有知识全面记录下来,课堂上记录重点,课下加以补充。由于高中物理需要补充的知识太多,把笔记记录在课本上的做法非常不可取,一个原因是需要记录知识太多而课本空白区域面积太小,再一个原因是如果记录在课本上会导致课本乱七八糟,既影响记忆效果,又影响心情。

篇(7)

【陕西西安·周国平】:为了使听(看)课更有针对性,我们在听(看)课之前应做好:(1)思想上:如何能顺利成功地听(看)好本次课,思想是至关重要的;(2)课题上:提前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听(看)课之前必备;(3)教学设计及教案上:初步了解教学流程是听(看)课的前提,这样在大脑里有本次课的概念。为了使听(看)课更有针对性,我们在听(看)课之前应携带一些必备的材料:记录本(表)及笔,带录像功能的相机、录音笔等。

【江苏徐州·卢永华】: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曾指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思是说: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向同行学习,是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听课是教师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听课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上课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要对开课教师有一定的了解,其教学风格是什么,平时上课是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其教学的优势在什么地方等等。由于班级学生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遵守纪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听出教师是否因材施教。(2)知识准备。听课人在听课之前也要备课,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想或写出几套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方案。如何规划整个教学的过程,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听课时才会心中有数,自觉把自己同执教人相比较,看到执教人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做到有的放矢。(3)物质上的准备。听课人要选择恰当的位置,既能看到执教人的全部活动,又能看到学生的反应。要准备专用的听课笔记本,写清所听科目、听课时间、执教人、听课人、班级、课题等,以便事后查阅。必要时,还可以准备录音笔,录下整个教学过程。(4)心理上的准备。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管是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还是听初出茅庐的新教师的课,都要有谦虚的态度。在听课时,要以学习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不要感觉这课没有亮点,没什么用。在听课过程中,要精力充沛,姿态安然,认真做笔记。要摒弃那种坐立不安、东张西望、低声私语的不良行为。听课还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动作。同时要在听课过程中做好课中观察,课中观察应包括对教师的观察和对学生的观察两个方面。

【山东临沂·于松峰】:听(看)课主要是为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1)提前了解上课的内容:自己先对教材进行分析、熟透,设计一下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思考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这样在听(看)课的时候可以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发现他人处理教材的亮点。(2)梳理自己希望借助听(看)课解决的课堂教学中的困惑:怎样更好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构、针对主教材应设计怎样的准备活动、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场地布置与练习队形的安排、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竞赛等。(3)了解执教教师的一些信息:主要了解该教师的专长和课堂教学特点,便于更好地观察教师个人魅力在课堂教学的融入。(4)设计适合自己的听(看)课记录表: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其中一定要有本阶段课堂教学的亮点记录处、突破重难点的核心教学手段详细记录处、困惑处或者不同看法处、处理不同需求与个体差异记录处、教学目标达成对比记录处。【江苏无锡·倪晓辉】:听课记录不能全盘接入,应该看闪光之处、灵动之处;简略记录上课内容,详细分析上课教师如何抓住教材,体味课的灵魂。

【山东泰安·董富秋】:记录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对内容要有选择,文字要精炼。对课中能突出教学艺术的关键点有一个好的“切入”、一个突发事件的巧妙处理、一个场地器材的巧妙摆放、一个巧妙的课中过渡、一个优美的示范、一个好的教法,只要是有创新、有特色就详记;同时还包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以免遗忘。

【浙江台州·cyc2226@126】:听课记录,最好先熟悉上课老师的教案,有教案的人一般只记录大框架,如教学组织、教学流程、练习次数等。没有教案的调研课则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在认真看课的同时进行的,关键要把一些有创新、值得探讨的内容在听课记录的流水账上加星突出,把自己听课时对上课内容的想法(反思)在旁边简单的写上几句,方便在评课或课后交流发言。

【山东·王振强】:听课记录要做到“六有”:(1)“有点”,即体育课的听课记录要有观察主题,最好根据教材内容、授课教师的特色、学生特点以及观察者所需,确定一个“主题点”,并围绕着这个“点”进行采集、分析与提升。譬如实验小学确立“400米跑”这个教材的听课记录要观察的主题是“学生参与学习情况”:一是基于400米跑这个内容的挑战性,学生会怎样参与学习中;二是基于同事曾上过优质课,取得不俗成绩,正是逐步走向成熟、形成自我特色的阶段,我们想通过学生参与学习情况的观察,来反馈这个层次教师的教学特色;三是基于学生是否肯吃苦以及这个年龄段学生好胜心与耐挫力的减弱等特点,我们希望通过课堂观察及其分析,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教法、学法等。(2)“有人”,涉及授课教师的特色、上课班级学生的情况等。(3)“有我”,在课堂观察中,要有一个“我的存在”,是“我”的理解,是“我”的分析,是“我”的改进,“无我”的听课记录会缺少鲜明的个性。(4)“有得”,这个“得”通常是一点感悟,一点认识,一点教训。(5)“有境”,即“情境”,情境中的现象与细节描述十分重要。在体育课堂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有这样的细节,这就是具体的情境。有了这个情境,分析和建议才有了方向。(6)“有理”,听课记录是需要瞬时或事后分析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理性表述,否则会流于肤浅。

【浙江宁波·卢广义】:首先,听课者在听课时不能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听,对课的设计应该理性对待。因为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都会有所不同,此时若只根据自己的思路听课,似乎缺少了客观、理性的成分。因此,我认为:听课者在听课时应紧密联系本次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分析、对照各个教学环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后再深入地理解、体会教学设计的用意,对照自己的模拟施教,取长补短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记录过程中为了不耽误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一般用简单字来记录,课后再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其次,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1)对照课时教学目标,分析、记录本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2)记录上课时组织队形的变化,根据教师的施教情况,分析、记录操作时的优缺点。(3)记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与示范是否得当,从讲解与示范有效性的角度出发,观察、分析课堂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是课堂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4)记录每个教学环节需用的时间。(5)记录课堂中的一些教学亮点:如教学策略针对性较强,教师语言组织、衔接过渡自然、上课环节系统性强、新颖的教学用具的运用等。(6)记录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的仪表不端庄、教师组织和队伍的调动、教师的讲解形式(繁琐、模棱两可、过于书面化)、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7)教学策略的得当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策略,与其比较,记录施教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不当之处提出自己的措施。(8)记录教学过程中器材的使用(种类、用途、新意、一物多用等)。

【重庆·陈岳祥】:我认为,看课应该从五种视角出发,对作课教师把握“课堂”做剖析,把课评“实”和“适”,从而推动体育课堂教学。(1)教师的视角,是教师与教材交流的过程。(2)学生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3)学校的视角,是教师与学校文化交流的过程。(4)学科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科性质交流的过程。(5)功能实用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科功能交流的过程。

【浙江温州·陈宗珊】: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所以首先看课的人要内行才行。对本科生而言,身处学生位,未体教师法。所以学生对教学实践还不够,在课堂中学习的东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教学技能。一个毕业生对技能的掌握应该还较为表面、不深刻、缺乏体验。所以,对于本科生的看课行为,多半是在看热闹而已。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不好的,如何去评价对方的好坏。所以实践可以让本科生建立一个课堂的标准,有了标准去看课,才能有自己的评价。

个人认为,本科生的看课水平培养,可以从小到大,从细节入手,比如,在课堂中,只让学生看某一个教学手段是不适合本次课堂的教学,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有,你觉得效果会如何,甚至可以让该生去尝试下。

【山东·王振强】:听课技能的锤炼途径主要有:(1)着力于“问题的诊断”。课堂诊断是听课的目的之一,通过听课记录,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明确问题的实质,继而研究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2)注重“经验的提炼”。听课记录,不仅记教学过程,更要进行专题式的长期观察。如,通过分析某位同事课堂教学的特点,总结其成功的原理,便于自己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智慧,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教学技能。(3)持续于“研究的深化”。听课记录可以对课堂教学中某一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比如教师的示范,可以从时机、形式、位置与实效性等切入,经过一个学期的持续研究,挖掘其中的真正内涵,以便改进自己课堂中的示范;还可以研究“人”,比如对某一名师的课堂进行专题的研究,明晰他人,更好地惠顾自我。(4)沉淀于“理念的形成”。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带领他的老师们就“为什么孩子在课堂上的语言如此贫乏”进行课堂观察的听课记录,积累了300多节课堂的观察资料,逐步发现了丰富学生语言的途径,形成了“到思维的源头去”“到大自然中去”等等重要的教育理念。

【陕西西安·周国平】:从点滴做起、细节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听(看)课应从上课者的课前、课中、课后等任何一环节的教学技能技术都得听(看)着,从中不断地学习,找出这样上的理由,并加以总结,提炼其精华。观察上课的细节,特别是技能教学中的一些细节。

【重庆·陈岳祥】:我认为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与观者来区别对待:作为本科生,首先,听课是持有学习的心态。其次,要明白组织者的目的。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达到组织者意图,就需要作课教师对课进行权衡取舍。经过作课教师权衡取舍后,课的连贯性、延伸性就会受到限制。听课者必须努力在教学细节上体会作课教师的意图,否则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其实不了解他的心”,泛泛而论,甚至曲解活动目的。第三,了解各种作课的意义。作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围绕某项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课,二是围绕某一活动开展的展示课,三是提高教师基本功的随堂练兵课(包括新教师入行课),四是为参赛竞技的选拔课。这些课教学侧重点都不同。切忌用运动员的心态,用书本上学到的技术动作要求来听课,课堂教学无疑是“教学”优先,但是运动员往往会把技术排在第一位。

而作为研究者,重点是对问题的探讨,针对性特别强,讲究突破性、研究性,我们听课时就直奔主题——研究的是什么,效果如何,这种思想是否可以“拿来”,如果换作我会怎样做。其他方面则次之。

如果是展示课,重点是展示教师对任务(教材)的把握,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来说,展示课是比较成熟的课,听这些课,我们还是直奔主题——展示的什么,学生对这个活动产生的兴趣如何,效果如何。其他次之。

如果是练兵课,重点在教师基本功,例如讲解、示范是否简明、清楚、协调,能否提高学生练习的质量。

如果是选拔课,综合性就较强,往往是为研究课、展示课做准备,故而对教师自身素养、与学生交流能力、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篇(8)

一、当前教师听课存在的问题

1.敷衍了事,三心二意

听课过程中,不少教师人在心不在,出人不动脑,敷衍了事,三心二意。听课时,有的在下面开小会、有的神游天外、有的批改作业和写教案、有的干脆打瞌睡甚至中途离开。在听课中,只带了人来,但没把头脑带来,只是一个看客与听众,对所听之课没有更多的思考。

2.没有准备,盲目听课

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印象:马上要上课了,很多教师才急急忙忙地拿个听课本直奔教室,课前没有任何的准备工作,有些可能会赶着课前两分钟拿起学生的书本浏览一下教学内容,有些甚至根本都不知上课要讲什么内容。这当然也和听课活动的安排有关系,因为很多时候听课的教师只知道在哪听课而不清楚听谁的课,听什么内容,所以也不会提前分析教材、教参,研读课标,研究学生,想想如果自己来上课的话,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怎么突破难点等。

3.为听课而听课

每所学校通常都将教师每学期的听课任务与教师考评结合。因此,许多听课教师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只要听够节数就万事大吉,至于听课作用无从谈起,导致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到了最后听课节数是完成了,可质量却上不去,无助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有一位教师在被问到近期忙什么,她说在忙听课,也忙“被听课”。当谈到累不累时,她说“被听课”多少有点累,但听别人的课,更累。原来,学校规定每人每周要听4~6节课,原因是“校领导看到老师在忙,就放心了”。

更何况有的教师是跨学科听课,若抱着学习的心态当然无可厚非,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凑听课节数。听课的教师对这门课程根本不了解,听课带着强烈的盲目性,完全处于被动,也就不能参与到课堂中去,这样的听课其实可以说完全无效,纯粹浪费时间。

4.听完就结束,没有后续跟进

每次听课结束后,教师一哄而出,各奔东西。但事实是如果听完课以后没有评课,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可能因为工作安排的原因,听完课后让教师立刻聚在一起评课比较困难。但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进行听课的后续跟进。如,可以要求每位教师写听课反思,等到每周备课组活动时,安排出固定的时间,进行反馈交流,评议得失。大家共同总结经验修正不足,这样的听课活动才可以说对于执教者和听课者均有帮助。

二、重视听课方法,引领教师有效听课

听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听课才能发挥听课的作用,让听课更有效呢?

1.听课前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地听课,效果大不一样。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第一,要了解授课教师,了解其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等;第二,要熟悉教材,熟知教学内容与重难点,对要听的课程内容有个清晰的了解与把握;第三,事先了解要听课的班级的班风和学生的日常表现,了解学情;第四,带好听课必需的物品,如听课本等,并且要注意听课时的纪律,不要开小会,保证听课时注意力集中。

只有在听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听课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关注到自己要关注的重点。做到有“备”而听,课堂中的一切就会尽在掌握之中。

2.听课时有针对性地听看记,善听巧记

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要认真听的就是听上课教师是怎样导入新课、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指导学生学习的,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是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是怎样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要看上课教师的板书、表情、体态、看上课教师使用的教具与运用的教学手段;不仅如此,更要看学生的反应,看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表现等。

听完课后并不断地加以揣摩和回味,才能真正地消化和吸收听课的精华。而要能够在课后揣摩和回味,就必须善于记录,为课后“反思”提供依据。那么,听课时应该记些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按听课顺序以课堂实录或提纲挈领的形式记录下课堂时间分配,即教学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的时间和学生学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教师处理偶发事件的情况;记录练习内容、形式和效果等。记录中,要重点关注教学目标落实、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等。具体而言,重点记录以下几点:

(1)记讲授环节。讲授环节体现着授课教师授课的方法性、艺术性、灵活性等特性化内容。所以,要注重对讲授环节的记录,这对听课人更有启迪性。

(2)记录闪光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节课也总会发现一两个闪光点。把这些记录下来,课后可以仔细揣摩,再将这些精妙之处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

(3)记录不足点。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理想与现实还是会有距离的。事先做好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很可能出现不尽如人意之处。听课记录时把这些也要特别记录下来,帮助我们吸取教训,以便自己在教学中得以改进和提高。

(4)记录疑问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人对于教学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听课时,我们对别人的教学,可能会持不同看法。在听课时,也应把这些地方重点记录、标记出来。用以反思、商榷和询问。尤其是自己与执教者有不同的思考、不一样的环节设计时,更应该记录下来。教学水平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得以提升。

(5)记录灵感点。听课者在听课的过程中要随时记下当时的感想、感悟和收获,并进行归类、整理、总结。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3.听课要有自己的思考,学会举一反三

教师不要为了听课而听课,教师听课要有自己的思考。听课只是在模仿,模仿得再好也是别人的。亦步亦趋的结果是失去了自己,画虎不成反类犬。听得多不一定就能提高教学水平,即教学水平能否提高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听课的数量,不在于教师听了多少节课,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会不会听、能否在听课中举一反三。能否在听课时通过思考,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模仿。

三、教师听课时应注意的细节

1.教师听课前要把需要处理的事务处理完以后再去听课,听课时要做到专心、心无旁骛。听课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教师在听课时手机要关机,不要发出影响上课的声音。在听课时不要私下交谈,更不要谈论与上课内容不相关的事情。不要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

篇(9)

(一)做好每周教研活动安排。

⑴制定《教研周历活动安排》。确保每周教研活动内容,并根据各组实际临时再做补充调整。

⑵各开课教师自行调课,所听课班级准备好听课椅子。

⑶每次活动,要求组长登记好组员出勤情况,教导处次次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处理好相应的事情,督促所有组员参加活动。教导处将每次教研活动情况拍照记录留底,并选取一部分照片以宣传报道,报道生动的课堂﹑优秀的老师和教研组,积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⑷议课时,老师们能够先写好《课堂评析》,然后有准备的认真发言,探讨研究课堂教学,并有执课教师填写《授课评议表》,教研组长签字。教务处积极参与各学科的开课议课活动,深入了解教研组,活动的具体情况,也积极发言,努力推动课堂的质量,以防议课流于形式。

(二)组织多个重要的教研活动。

⑴组织教研共同体交流活动。本学期先后五次与临淇一中进行教研活动,分别是小课题研究“如何培养优生,分组学习,以优帮弱”、两次九年级联考、一次听课交流、一次教研组长交流。

⑵课题研究继续高效推进。初中英语组《中小学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的研究》九月份被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评为优秀教研成果二等奖。初中语文组《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德育研究》、初中数学组《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材使用与管理研究》、小学语文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正在研究之中。

⑶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12月4日学校38人并邀教体局教研室7人一行到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中学进行考察。附:考察报告一份。

⑷组织多校联考,交流中发展。初中与十三中、临淇一中联考,小学与七小、九小、十小联考,结合我校实际寻差距,找办法,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⑸组织初中部分年级进行了多次学科学习方法指导会。期中考试后各年级都进行了试卷评析和总结,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个科任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本年级学生做了详细指导。

(6)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听课活动。本学期组织了公开课、示范课、多媒体展示课等多种类型的听课活动,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磨练了教师技能,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做好教研活动登记及汇报工作。

做好《教研活动记录》、《听课记录》、《常规检查记录》、《集体备课记录》等登记及汇报工作。及时汇报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推动教研工作。

(四)做好外出教研活动的安排工作。

10月22——25日安排安排初中部侯晓云、胡伟两位教师到郑州听了河南省语文优质课,10月30——31日历史老师李海英到郑州学习了有关历史中考的信息,11月小学部在林州听了安阳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初中部到安阳市听了安阳市语文优质课,11月21——22日初中部班主任郝梅青老师到濮阳市淇滨中学学习“分层递进走班制”教学法,尽可能安排更多的年轻教师出去开阔眼界,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以促进自己业务素质的提高.

(五)组织了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结合市教体局提出的“研读新课标,创建高效课堂”的岗位大练兵主题,我校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分阶段进行了活动,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六)借督导、调研促工作。11月16日苗局长带基础教育科、督导室一行四人到我校视察工作,11月24日市教研室王林生主任带队一行六人对我校小学部工作全面督导调研,12月16日市教师进修学校牛校长带队一行二十人对我校初中部进行调研听课,我校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听取指导、交流询问、总结反思,所有领导和教师都从思想、理念、技巧等方面受益匪浅。

(七)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篇(10)

1.集体备课(7分)

A-7B-5C-4D-2

备课组集体备课得分等于备课组内所有教师个人集体备课得分的平均分。

教师个人集体备课得分=教师个人教、学案得分(3分)+教师个人参与研讨过程得分(1分)+主备案研究记录得分(1分)+教学案共识得分(1分)+听课得分(1分)

“教师个人教、学案”评价:检查教师个人的主备案、个性教学案、小单元清的编写数量和质量:依次为3分,2分,1分,0分。

“教师个人参与研讨过程”评价:及时组织、按时出勤、积极参与。每少一次扣0.2分。

“主备案研究记录”评价:有调整的内容,有对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有对重难点、易混易错点的预测和解决对策,有学法指导,有学情反馈的途径和形式,有习题的再设计。依次为1分,0、5分,0.2分,0分。

“教、学案共识”评价:备课组教师每人的教学案中有共同的“共识”记载。依次为1分,0.5分,0.2分,0分。

“听课”评价:学期听课达到16节,有记录,有点评。按听、评课评价标准评价。

2.个人教案(3分)

A-3B-2C-1D-0

个人主备案,个性教、学案,书写工整、节数够、环节全、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对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有对重难点、易混易错点的预测和解决对策,有学法指导,有学情反馈的途径和形式,有习题的再设计。个性教、学案能根据班情设计。有“小单元清”设计。

二、讲课(10分)

1.平时巡课(2分)

按课堂学习秩序打分

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教师能及时制止并解决。

2.课堂听课(8分)

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打分

教师教学内容与集体备课不符按30%扣分。备课不充分,课上出现知识性错误按40%扣分,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效果较差按50%扣分。

三、作业(5分)

1.作业布置(2分)

A-2B-1.5C-1D-0

作业格式、书写1分,注重基础、体现分层1分。

2.作业批改(2分)

A-2B-1.5C-1D-0

批改及时、认真,有等级评价和批改日期,有适当的批语可评为A级。作业每少批一次扣0.2分,有布置没批改不得分。

3.作业改错(1分)

A-1B-0.5C-0.2D-0

学生有纠错本1分,标明错误,注明错因,有改正意见,教师定期检查1分。

四、辅导(3分)

1.辅导效果(2分)

提高者得2分,没有提高者0分。每学期计算三次成绩的平均分。

辅导周期为一个月,评价辅导效果。以上一次月考成绩为基础,计算单科成绩提高幅度。

提高幅度=个人本次月考成绩---本次月考学科小组平均成绩-(个人上次月考成绩---上次月考学科小组平均成绩)

2.平时辅导(1分)

A-1B-0.3C-0.1D-0

教师平时课间辅导学生情况由学生按《教师辅导评价表》打分决定。

五、考核(2分)

1.监考阅卷(1分)

每发现一次(一张试卷)扣0.1分

a、监考过程中睡觉、脱堂,有玩手机、看书等与监考无关活动。

b、监考中对违纪学生不制止。

c、收卷出现错收、漏收。4、阅卷中错判、漏判。5、核分时错核、漏核。6、登统时错登、漏登。

2.试卷分析(1分)

每出现一次扣备课组每个成员0.2分。

试卷不能按时完成批阅任务或试卷分析不能按时上交。

六、教学研究(10分)

1.计划及总结(0.5分)

按要求制定并按时上交的各得0.25分。

不按要求或不符合实际(下载)不得分。

2.业务学习及反思(2.5分)

学期学习笔记1万字得1分,5000字以上0.5分;教学反思按要求完成1.5分,每少一次扣0.3分。(每学期8次)

教学反思每双周一次,每学期8次。

3.听课评课(2分)

每学期校内同学科听课16节,每少一节扣0.4分。每节课后必须有包年级主任签字。

记录内容与教案不符或只用教案抄听课笔记,一经发现,此项不得分,无点评和总评不得分。

4.教研活动(2分)

教研组计划、总结各0.1分,教研活动开展1分,材料0.8分。

5.信息技术(3分)

1.电脑作品制作(1分)。完成电脑作品一件,推荐到县里参赛,每位教师得1分,完成成型作品得0.5分。未完成者,该项不得分。信息技术教师每学期完成电脑精品作品各2件,辅导学生完成电脑作品各40件。完成得1分,未完成得0分。

上一篇: 村干部入党申请书 下一篇: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