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9:24: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皮肤科医生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萧枫是广西人,出生于1976年,1999年从武汉某重点高校毕业,在南宁一大型农药公司工作,待遇不错。萧枫认为自己更适合做科研,重回母校读研。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攻博。
根据要求,萧枫只需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就具备博士毕业条件。他给自己定了更高要求:发表高影响值的国际SCI论文。
萧枫读大三时,身上曾起红斑,治疗后缓解,但每年春季都会发作。2006年读博时,右侧腰部长出一硬币大小包块。
上年底,包块突然长大。2月底,萧枫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包块大过一拳,形如蘑菇。接诊的皮肤科医生江珊经病检,确诊为T细胞皮肤淋巴瘤,属恶性肿瘤。
江珊当即拉着萧枫到肿瘤三科,主任张一桥表明利害:立即住院,T细胞皮肤淋巴瘤,早治不仅可控制肿瘤生长,还有治愈可能。萧枫迟疑后离开了。
此后,多位医生电话、短信催促萧枫治疗。“这么年轻的博士生,耽误治疗太可惜。”萧枫回短信:论文修改最后阶段,完成后再来,谢谢。
行医济世普济苍生
出生于广西南宁的徐永智先生,从小就继承了广西人民勤劳刻苦、奋斗自强的优良传统,在上小学时就展露头角。他于广西梧州市城北小学上学时,就成为梧州市解放后的首批少先队员。
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的他顺利考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历经数年的勤学苦读,1961年他又以傲人的分数和扎实的医学功底毕业,并获得留校任皮肤性病科助教的资格,正式走向从医之路。
后来,徐永智先生快速地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其医术的高明得到了许多患者以及医院的认识,于1979年至1980年荣升主治医生兼讲师,并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皮肤科学会委员兼秘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许多皮肤顽症病例面前已能够独当一面。1981年应广西梧州市卫生局邀请,徐永智先生代表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前往梧州开设皮肤病学习班,培训梧州地区各医院及各皮肤病防治站的皮肤医生。
在行医当中,病患的各种疑难杂症鞭策着徐永智先生在医术上不停地学习、钻研、提升,赢得了业界对他的赞誉。北京医学院院长、中华皮肤科学会名誉会长胡伟揆先生曾特意为他写了一幅字――“精益求精”。
一次,一位病人慕名找到了他。之前,这位病人被别的医生诊断为皮肤癌,因此使得这位病人产生了极度的恐惧,他抱着一丝希望找到徐永智先生。当徐永智先生认真仔细地诊断过后才知道,这位病人并没有得什么皮肤癌,而只是可以治愈的一般性皮肤病,只是因个人原因而呈现与常人不同的症状。治好这位病人后,他对徐永智先生非常地感激,并称他为“神医”。而徐永智先生只是澹然而笑,但是在他的心里泛起了涟漪,更加坚定了“学贵沉潜、医术益精”的想法。
在从事皮肤科医生期间,徐永智先生为业界做出了许多贡献,并亲自参与了许多专业书籍的编写工作。如1982年,他与夫人被邀请参加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状学)编写,撰多汗、汗闭、臭汗、色汗及指(趾)甲异常等章节;1983年,编制皮肤性病教学彩色幻灯片,向全国发行;1993年,编写了由澳门出版社出版的《医生谈性》,同年编写了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皮肤病、性病识别彩图》,后因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于1995年第二次重版印刷;1994年,在众多读者的请求下,他将几年来在澳门报纸专栏上发表的有关文章整理成《皮肤性病科医生周记》一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该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一本医学科普的实用读物。1996年,与大学同学傅惠祥(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共同编写了《黑色性瘟疫――艾滋病》……此外,他还连续三届荣获“国际华夏优秀论文奖”以及“国际华夏医学奖杯”。
从最初的懵懂学生到目前的皮肤科资深专家,徐永智先生最高兴的是看到自己的所学能够传承到下一代,最希望的是中华的医术得以发扬光大。至今为止,他在行业里也带出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但想要得到他的教导的前提是,至少需要拥有硕士学位。
勤苦习医、精诚行医,徐永智先生由此取得了丰硕的行医之果,而社会也给予了他崇高的职责和荣誉。1988年,由澳门政府卫生司批准为澳门执业西医;1998年被批准为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并参加主持省、港、澳皮肤性病学界学术交流会,同年7月被聘请为国际华夏医学会副会长;1999年,鉴于他在皮肤科方面的杰出贡献,又被推选为澳门皮肤病及性病学会理事会会长……
丹青溢彩成绩斐然
在行医济世之余,徐永智先生从未割舍自己的爱好,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并曾在全国画展、广东画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以及美国国际联展、葡萄牙里斯本中国国画展中展出,并在广州、梧州、贺州开展个人画展,于2008年出版了个人画集――《徐永智画集》。
事实上,徐永智先生从小热爱画画,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专门学习漫画,并师从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作品曾参加省展及全国漫画及亚、非、拉漫画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他开始学习中国画,与关山月、黎雄才、林墉、陈永锵及阳太阳老师相熟,互相交流和磋商技艺,慢慢地在学习和勤练当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80年,他的画技得到了相关组织的培养和爱护,被批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1997年,其作品参加了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这一年,徐永智先生参与了为庆祝盛事而绘制的大型油画――《普天同庆》;1998年,其作品入选并刻于宜昌市长江三峡“世界华人摩岩石刻第一观”,于同年聘为“中国王连宝艺术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其后,徐永智先生还荣获了由世界现代美术家大辞典编委会、世界艺术名人评审委员会、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国际书画协会等多家权威单位所授予的“优秀书画家”、“世界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
在出版《徐永智画集》时,徐永智先生获得了许多书画界朋友的鼎力支持,有朋友这样评价他的画集:“题材多样,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多方涉猎,信手拈来,自得其乐。如细观其作品,平实自然,绝无狂野怪诞造作之态,于逸笔草草中透出一股散淡平和之气。”另一方面,徐永智先生的画集中的一些妙句也使人回味无穷,如“最好胸中无岁月,优闲逸雅即神仙。”“悠然不觉红日降,闲坐笑看白云忙。”话语中,一段悠然之情,一股闲暇之气,漫于画中,浮在心头。
画集中,一只只由水墨画的虾和蟹憨态可爱,散发着生机和野性,似乎一些声响,它们即会立马弓着腰、卯足劲,从书中弹出来,或者从书中横闯出来……这其中,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他对书画的满腔热情,更是他童心未泯,细心观察世界中可爱多彩的一面。
至今,73岁高龄的徐永智先生一提起画画来便兴奋不已,“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画画!”他的话语铿锵有力,那高昂的情绪使人不得不信服――书画是他的爱好,更是他人生中所追求的目标和生活状态。在贺州画展上,一名观众观看了徐永智先生的画作后,深有感触,当场题观后感:“幽默度时势,画喻迪后人。为医双责任,医身又医魂。”
2.刮痧前先涂专用的美容刮痧乳,并令肌肤始终保持足够的度,顺应肌肉纹理走向和骨髂形态单方向刮拭,刮到肌肤微微发热或微微发红即可。用刮痧板的圆钝处来刮,刮完脸上不应出现淤青。
3.刮完后,边擦拭脸部残留油渍,边进行按揉,有利于毛孔收缩复原。
刮到皱纹处,用手撑开再刮。如图,刮到抬头纹和法令纹处时,用另只手把皱纹撑开再刮,才能有淡化纹路的效果,否则的话,纹路会越刮越深。
刮痧好处
疏通脸部经络,促进肌肤代谢和循环,滋润细腻肌肤,畅通和收缩毛孔,收紧肌肉,预防下垂,并达到瘦脸效果。
敏感肌肤的舒缓之源
很久很久以前,一匹深受皮肤疾病困扰的白马受着直觉的指引,找到了一眼活泉,在泉水中浸浴过数次之后,它的皮肤不再瘙痒,其他病症也神奇地消失了――这眼活泉就是雅漾活泉水。
百年历史见证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091
因为教学的需要,笔者一直参与医院临床工作,经常接触到非皮肤科医生书写的会诊单和病历,甚至专科年轻医师书写的病历及其撰写的论文,发现皮肤病描述错误、缺漏和杂乱的现象一直广泛存在于上述医学实践中。不管是书面描述,还是口头描述,这种情况都非常多见[1]。皮损描述错误,描述程序混乱,临床表现各特征项目缺漏等杂乱现象,无论是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还是对于实习生、进修生的临床学习,乃至于皮肤病回顾性研究,都带来相当大的困扰,从而对皮肤病学本身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妨碍。
皮肤病临床描述存在的突出问题
错误使用各种皮疹概念:掌握皮肤病基本皮疹的概念,是开展临床诊疗工作的前提条件。然而我们发现,临床实践中很多医师(尤其年轻医师)并没能完全准确地使用各种皮疹的名称,以至于无法准确地描述皮肤病的病情,对皮疹进行判定和描述的错误,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①用统称性名词“皮疹”代替具称性名词(各种基本皮疹),也就是用一个笼统而抽象的概念代替具体而明确的概念,例如,当某医生对一个皮疹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丘疹”还是“结节”时,通常会描述成“某部位有一皮疹”,令人不知其具体所指。②具称性名词混淆不清,导致错用,例如,将皮肤萎缩误作萎缩性瘢痕;将斑块误作斑片;将浸渍误作糜烂等等。③简化基本皮疹的衍生概念(二级皮疹概念),例如,将“丘疱疹”简单描述为“水疱”;将“丘脓疱疹”描述为“脓疱”;将“斑丘疹”描述为“丘疹”等。
皮肤病临床表现描述项缺漏:描述项缺漏或描述错误主要有以下常见现象:①皮肤病整体描述不全面:比如,注意到“主要皮疹”却忽视了“次要皮疹”;观察到皮疹“发生部位”却忽略了“分布特点”;描述到皮疹的“好发部位”却忘记了“非病部位”;描述了皮肤的损害却漏掉了黏膜和附属器的改变;关注了病程长短却忽视了疾病的发展变化;描述皮肤损害时却忽略了全身症状和其他系统损害等。②皮损特征描述项目不全:最常见的缺漏是,注意到皮疹的“视诊”特点,而漏掉了皮疹的“触诊”特点;视诊特征里的色调、顶部、基底、边缘、界限、内容物等项目经常被遗漏;触诊特征里的形状、深度、皮温、湿度、油润度、粘连、触觉等也是经常被忽略的项目。③描述比拟词不准确:例如,将“环形”误作“圆形”;将“链状”误作“线状”;将“多角形”误作“不规则形”等等。因为认识的模糊,实习生、进修生书写的病历描述中甚至出现套用教科书典型皮疹的现象,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描述程序杂乱而无规律:病历书写杂乱的情况表现为对临床表现描述的无序性:比如,视诊的特征还没有描述完全,忽然插入触诊的特征;部位及分布的特征没交代清楚,就转入排列情况的叙述,甚至将“分布”特征完全等同于“排列”特征,其实“分布”指的是皮疹相对于身体的空间位置,而“排列”指的是皮疹与皮疹之间的相对秩序位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特征项;皮疹部位的描述没有一定的上下、前后、伸屈顺序,伸侧的皮疹未描写完就开始描写屈侧;描述皮疹形态时,还没描述完颜色就谈形状,然后又是色调等。
上述错误、缺漏和杂乱的描述危害不小,轻则使人不知所云或无法提示诊断,重则误导治疗方案的确定,甚至让年轻医生,尤其是实习生、进修生,无法全面、准确地把握疾病特征。
问题的成因
皮肤病教学被长期忽视:皮肤病描述的错漏杂乱现象广泛存在于临床实践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病历书写者对皮疹概念的模糊,根本原因则是皮肤病教学在我们医学教育体系中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皮肤病皮疹观察描述内容的学习,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点甚至可以从诊断学基础教材编写中反映出来,它同样存在皮疹概念不明,叙述条理不清的缺陷,这种缺陷甚至蔓延到当前国家级资格考试的辅导教材,看似无伤大雅,实则透视出皮肤病教学被长期忽视的深层原因。
教学技术手段的局限:90年代末以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没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因受社会发展水平及印刷技术的局限,绝大部分教材采用黑白印刷,展示皮疹模型或示意图的教学,始终与皮疹的真实面貌有很大差距,造成初学者极大程度的学习障碍,是导致他们认识模糊和临床描述错误的最初原因,这种障碍造成的不良后果,一直延续到现在。
教材及参考书编写缺乏规范:不同编者编写的教材及参考书对疾病临床表现的描述顺序经常很不一致,如某些大型的皮肤科参考书,就缺乏描述的规范意识,不同编者的描述顺序习惯截然不同。因为缺少相对统一的范本,致使年轻医师学习之初无所适从,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随意性也自然产生,这是导致临床描写程序混乱的内在原因。
临床实践教学缺乏专门训练:临床实践教学一直来都没有强化皮肤病观察描述训练的专项要求,门诊或住院部的临床见习,其目的也主要是让学生以认识典型皮肤病为主,达不到训练描述能力的目的,他们往往缺少实际动手书写病历的机会,又因条件所限,有的甚至干脆取消了皮肤科实习。缺少观察描述的专门训练,则是皮肤病描述缺漏、杂乱现象广泛存在的直接原因。
由上述原因所产生的3种突出问题,一直广泛存在于临床实践中,甚至可以从一些资深医师身上看到此迹象,这不能不提醒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
解决临床描述错漏杂乱问题的教学对策
既然问题始源于教学,要改变上述现象的产生,除了首先要从宏观上反思我们的医学教育体系之外,具体对策还得从微观的教学入手,笔者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法。
重视并强化皮肤病基础理论的学习:扎实掌握基本皮疹的概念,皮肤病症状中皮肤损害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现行各级教材大多采用黑白印刷,示意图的视觉效果普遍不好,即使本科教材也存在图片数量不足和印刷失真的问题,虽然每种基本皮疹都有相应的文字表述,但认识和理解的障碍还是无法避免。因此,教学中应当尽量多的收集基本皮疹的典型临床照片,并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首先给学生鲜明的皮疹视觉印象。除了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展示皮疹形态外,还要多用对比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吃透概念的含义,基本皮疹的概念吃不透,往往就导致错误使用皮疹名称。 梳理各种皮疹概念的关系:皮疹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再加上多数教材编写中也没有特别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致使初次学习者难免会有繁杂迷茫之感,因而一定要先从理论上理清各皮疹概念的关系,笔者将所有皮疹概念划分为4个范畴:①母概念:即原发和继发皮损里的基本皮疹,这是一种理论概念,并不是指某种具体形态,例如“丘疹”;②子概念:即基本皮疹概念的各种具体临床表现形态,例如“扁平丘疹”、“半球形丘疹”、“多角形丘疹”等;③叠加概念:即由两种以上的基本皮疹组合而成的衍生概念(二级概念),例如“斑丘疹”、“丘疱疹”、“丘脓疱疹”等;④特异概念:即某种疾病的特征性皮疹,例如“隧道”(疥疮)、“脐窝状丘疹”(传染性软疣)。
范畴划分的目的是给医学生提供一个明晰的思路,有助于他们面对临床复杂多样的皮疹形态,能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鉴别几组容易混淆的皮疹:皮肤病皮疹的临床表现,是千差万别的,模棱两可的皮疹尤为多见,这是导致描述中错误使用皮疹概念的客观原因。因而,鉴别好易混淆的皮疹,对提高观察描述能力,以及疾病鉴别诊断能力都非常有帮助。丘疹-结节、糜烂-溃疡、皮肤萎缩-萎缩性瘢痕、鳞屑-痂、斑片-斑块等都是视觉上容易混淆的,要注意鉴别,展示皮疹照片的同时,还应当列表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完善皮疹观察描述的特征项: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视诊,二是触诊。在这一点上,有些教材(特别是大中专教材)编写比较简略,教学中应对其进行加工和完善。视疹的内容应该包括皮疹的部位、分布、性质、大小、数目、排列、颜色、形状、边界、表面、基底,以及有关水疱内容物性状等特征项;触诊要包括大小、数目、形状、质地、深浅、浸润、粘连、皮温、湿度、触觉等特征项[2]。
皮疹临床表现出来的各特征项,在病历记录中都应有所反映,不可或缺。教学过程中应予特别强调,否则,往往就会导致描述特征缺漏的发生,最终又会导致描述的混乱。
专门组织观察描述实践课:临床实践教学应专门组织观察描述的训练课目,此训练不是见习通常所要求的“认证”典型疾病,而是以训练观察和描述能力为目的。带教老师应提前选好比如银屑病、药疹、湿疹等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学生按要求完成之后,教师进行即时的对照检查,这样可以及时指出学生观察描述中存在的错误、缺漏和程序规范问题,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并有助于实事求是精神的形成。实践课形式简单易行、直接有效,笔者经过对学生临床实习的对比研究发现,经专门训练后的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有明显提高[3]。
准确、全面并有序记录病情是医生临床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在皮肤科学则集中表现为对皮疹的观察和描述。当前,皮肤病种类繁多,在命名、分类、分型以及临床症状的表述方面,仍然存在某些混乱现象,因而临床中要求准确、全面并有序记录病情,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这也是皮肤科学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之一,据我国1984年大规模流行调查,其患病率为1.23‰,发病率为0.1‰,患病率虽然较西方国家低,但我国人口众多,则并不意味患者数目少,如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同时考虑到城市化的进展,患病率增加,采用递推的方法计算,目前患者至少有400~500万,银屑病仍然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皮肤病之一,尽管多年的研究进展,此病的防治至今尚未突破,仍然是皮肤科研究工作者的难题。
纵观银屑病药物治疗的历史,我国从20 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的芥子气软膏、普鲁卡因封闭、自血疗法;60 年代的白血宁到70 年代的乙亚胺、80 年代的乙双吗啉,大多数药物或因其疗效不明显,或因其不良反应大而被淘汰,这和国际上的情况类似。
英国学者Fry (1988)在回顾银屑病治疗史时提到,近百年来不断有抗银屑病的药物问世,但多数是风靡一时,许多药物或是疗效不显著,或是有严重副作用而被淘汰(如重金属和抗肿瘤药物),真正安全有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却为数不多,而且银屑病不能根治,迟早要复发,他在结论中希望再有100 年银屑病能够治愈。回顾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银屑病的治疗情况也的确如此,至今,银屑病仍是一种终身的皮肤病,不能治愈。
据国外历史中的记载,早年治疗银屑病最为有效的口服药为砷剂(如Fowler氏液—— 亚砷酸钾溶液),其次还有松节油、锑剂、斑蝥和磷;外用有肥皂、水杨酸酊和碱水浴去除鳞屑,以及焦油制剂、萘酚、麝香草酚、白降汞、焦性没食子酸、松节油和柯桠素(chrysarobin,过去称驱虫豆素)等。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除用煤焦油外,在中医文献中有黑豆馏油治疗皮肤病的记载,该制剂用于银屑病比其他焦油制剂刺激性小。
柯桠素来自巴西的柯桠树,是柯桠树中的柯桠粉(Goa powder),从巴西由葡萄牙人进口到印度,用来治疗癣菌病,由于误诊,发现治疗银屑病有效,首先由Balmanno Squire (1876) 报告用大黄酸软膏治疗银屑病,而大黄酸是来自柯桠粉,以后证实柯桠粉中有效成分是柯桠素。柯桠素是3-甲基地蒽酚(蒽林),即地蒽酚的前身。1916年Galewsky等合成了地蒽酚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地蒽酚疗效肯定,长期应用无系统毒副作用,一直是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之一。后来又有该药的结构和剂型、用法的改进(如十一酰地蒽酚,硬膏的短暂疗法),主要是减少其对皮肤的染色和刺激性。
1900年开始用X-ray 治疗银屑病,大约有50年的历史。Behcet(1936)认为虽然该方法暂时有效,但不能治愈银屑病,到20世纪40~50年代由于已知X-ray的致癌和其他副作用,该方法逐渐被淘汰。Finsen (1903)首先用紫外线 (UVR) 来治疗寻常性狼疮;Alderson (1923)报告其对银屑病有好的作用。为了增加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Goeckerman研究光敏剂,并在1925年报告,在照光前外用粗制煤焦油能增加紫外线的效果。此法一直应用至今。
1953年Ingram建议,煤焦油水浴后照射紫外线,再用地蒽酚软膏能增加治疗银屑病的效果,所谓Ingram疗法。另外,早在古代埃及人根据民间的经验,用生长在尼罗河畔的植物大阿美(Ammi majus)的种子(含补骨脂素的衍生物)来治疗白癜风,1947年埃及的化学家从这种植物中提出有效成分,主要是8-甲氧基补骨脂素( 8-MOP),是一种强光敏剂,后来结合紫外线广泛用于白癜风的治疗。1973年先是Tronnier和Schule外用补骨脂素类加UVA,继而Parish等报告口服该制剂加高强度的UVA治疗银屑病(即PUVA)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所限制的是长期应用有致皮肤癌的问题。
1950年,皮质类固醇类如ATCH、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问世,开始用于皮肤病治疗,但对银屑病没有什么效果,外用氢化可的松也是如此。在20世纪50 年代经改变此激素的分子结构,合成泼尼松和曲安西龙口服,表明对银屑病有中等的疗效,但和其他治疗相似,这些药物只是暂时抑制,停药后疾病又复发。由于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副作用和停药后的反跳,这些药不能被广泛接受。到20世纪 60年代早期,进一步改变激素的分子结构,引进了强效皮质类固醇制剂,如氟轻松和倍他米松17戊酸酯治疗银屑病有效,特别是用封包疗法能增加药物的吸收,但到了60年代末期,人们更熟知其副作用,长期应用会造成皮肤萎缩,大面积应用会抑制垂体肾上腺轴。70年代更强的外用类固醇类如丙酸氯倍他索合成,其抗银屑病的效果也更强,但副作用仍然和强效皮质类固醇一样。现在看来很明显,这类制剂不是治疗银屑病所希望的灵丹妙药,主要是副作用限制了它们的长期应用。此外,不断连续外用,效果会降低,即发生了所谓的快速免疫(tachyphylaxis),机体的应答性逐渐减低。
1951年Gubner用叶酸拮抗药氨蝶呤(白血宁,aminopterine)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其中有一患者同时有银屑病,发现银屑病皮损很快消退。接着他用其治疗银屑病得到很好的效果。在20世纪50年代包括我国用其治疗银屑病兴盛一时,但其副作用较大,特别是发生白血病,很快被其衍生物甲氨蝶呤(MTX)所替代,到20世纪60年代MTX广泛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但要注意其有肝毒性的副作用。
自从Karrer 等(1931)测出视黄醇(retinol)的结构式,获得了诺贝尔奖后,仅仅12年维生素A就合成成功。1943年Straumfjord 开始用维生素A治疗寻常性痤疮,由于其治疗指数低,开始寻找高效低毒的化合物。1946年合成了全反式维A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tretinoin),1959年开始外用,至1960年德国皮肤病学家Stuttgen 用于治疗各种角化不良以及角化过度性皮肤病,如银屑病、鱼鳞病等。1955年异维A酸(13-cis retinoic acid,isotretinoin)问世,1971年以后开始用于口服治疗痤疮,1982年美国FDA批准其治疗严重性和囊肿性痤疮。1972年Bollag 发现阿维A酯(etretinate,Tigason)和阿维A(acitretin,neotigason)对化学诱导啮齿动物的瘤有良好的治疗指数。1986年美国开始用阿维A酯治疗银屑病,其后,罗氏(Roche)药厂用阿维A替代了阿维A酯 (Kligman,1998)。维甲酸类药外用方面,为了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医药工业又研制出受体选择性的维A酸类药,1990年合成了阿达帕林(adapalene),此药得到了美国FDA批准用来治疗痤疮,显示出刺激性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1992年又合成另一个新药乙炔化维A酸(acetylenic retinoid)——他扎罗汀(tazarotene),显示出治疗银屑病的价值,而且能延长缓解期。但维A酸类药物有致畸等的副作用。
维生素D3(胆骨化醇)在体内代谢,转化为活性产物骨化三醇(calcitriol),即二羟基维生素D3,其在调节肠道钙吸收、骨钙代谢和预防佝偻病中起重要作用。1985年,Morimoto等在日本用骨化三醇前体1α(OH)维生素D3,0.75μg/d 口服治疗1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意外发现患者的严重银屑病也得到了改善。随后,笔者又给17例银屑病患者口服此剂1.0μg/d,经6周治疗,13例改善。由此人们开始研究骨化三醇治疗银屑病,由于骨化三醇有升高钙的作用,不适于治疗银屑病,人们开发了卡泊三醇(calcipotriol),1988年Kragballe等首次用其治疗银屑病,取得满意结果。我国最早试用该药(丹麦利昂公司生产,商品名大力士软膏)是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1994年用其治疗银屑病患者,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现已广泛外用治疗银屑病。
近30年研制出治疗银屑病的药物还有环孢素(cyclosporin),它有免疫抑制作用,用来增加器官移植的效果,后来发现其对自身免疫疾病也有好的作用。1979年Meuller和 Hermann,相同于氨蝶呤,用环孢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对银屑病有好的效果,但不象Gubner用氨蝶呤,他们和皮肤科学界都没有对这一效果进一步观察,如Rook等1986年的皮肤病教科书中还没有关于环孢素治疗银屑病的文献。随着Baker观察到在银屑病表皮中T辅助细胞的进入和激活,提出激活的T辅助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性,环孢素的抑制T细胞作用对银屑病清除是有效的,的确,至今该药表明治疗银屑病有高效,但应用可能受肾毒性的副作用和高血压危险的限制。
祖国医药治疗银屑病也有多年的历史,中医对银屑病的辨证多采用赵炳南老中医的血热与血燥两大型类,也有的加上了血淤型。辨证施治对该病有良效。但仍以回顾性的个案报道居多,而按照合理性、代表性、随机化和可重复设计的临床试验较少,特别是缺乏辨证分型的客观实验室指标,缺乏通过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客观为依据的统一证型筛选出确切的方药,难以按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要求,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而且阐明其疗效机制也是今后研究银屑病治疗的方向。
我国开发的抗银屑病药物是雷公藤多甙,该药是卫茅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去皮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雷公藤在民间用来治疗关节炎有效,20世纪试用其治疗麻风反应,效果显著,不但能使神经痛、关节痛减轻,而且发现能使结节性红斑消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用其开发出雷公藤多甙,并发现其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皮肤病,其中包括关节病型银屑病,后来又发现对红皮病型和脓疱型银屑病及点滴状银屑病和急性进行期银屑病也有好的效果,但对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效果不佳。总之,要分型论治,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注意用药过程的不良反应。
正如Fry(1988)所提出,现今可用的治疗药物是根据经验,经过很多淘汰,逐步开发出来的,所以并不奇怪其发展很慢。以后的开发新药,或者是遇到机会有幸发现,或更可能是由于对银屑病发病机理的认识,从而研制出新的疗法。正是后者,由于近年来,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开发和正在研制多种生物制剂,包括与银屑病有关的抗细胞因子制剂,为中等到严重银屑病患者带来安全、有效和长期治疗的希望。生物制剂,特别是TNF-α封闭剂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是在银屑病治疗史上一大进展。虽然达不到根治本病的目的,一些制剂在近期疗效上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然而,这一类制剂价格非常昂贵,在美国患者如没有保险或其他支付途径,大多数人通常难以应用。因此,目前应用此制剂尚不符合我国国情。另外还存在不良反应等问题。据Scheinfeld (2004) 查阅大量文献认为,TNF-α封闭剂并发的副作用通常很轻、耐受好、自限和少有理由停药,但确偶有副作用;该剂与发生淋巴瘤只有微弱的联系,可能在严重充血性心衰患者中避免使用和在轻度心衰患者中慎重使用。如果预先监测有结核,要避免促进结核活动发生。这些制剂,特别是英利昔单抗是致免疫性的,能导致发生中和抗体,其作用必须评估和再评估。少见的系统和皮肤副作用的发生、危险和好处必须与患者讨论。总之,在银屑病的发病机理上,针对一种细胞因子,设法改变其活性,但也难免影响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不平衡状况,其后果尚难预料。总之,生物制剂在临床观察中,值得慎重选择适应证,权衡其利弊。
近期国外学者在银屑病处理中认为,影响选择的治疗因素包括:年龄、银屑病的类型、皮损波及的部位及程度、过去的治疗和合并的疾病;其所用的药物和方法为数并不多,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地蒽酚、维生素D类似物、他扎罗汀、窄波紫外线或PUVA光化学疗法;系统治疗:口服维甲酸、甲氨蝶呤(MTX)、环孢素及生物制剂。但特别是泛发银屑病及特殊型的患者应得到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处理,如采用联合或轮换等方法治疗。
值得注意,发达国家的卫生世纪从20世纪开始到中叶医药时代以后,卫生世纪已进入生活方式时代,人民健康状况的根本改善在于环境条件的改善,而不是医疗照顾。实际上影响健康的原因是慢性病,如脑血管病、心脏病、肿瘤、糖尿病、意外、自杀等成为主要死因。而这些死因主要是行为因素造成的,如吸烟、饮食、酗酒和缺少体育锻炼等,还有环境污染等导致的现代的环境灾害。
同样,银屑病是有遗传背景、受环境影响的慢性皮肤病,在国外300年前已知阳光对其有好的作用,100年前已知其在夏季有好转。人们熟知,海滨疗养院是银屑病患者的天堂。1991年美国出版了John Pegano《治愈银屑病——自然疗法》(Healing Psoriasis:The Natural Alternative)一书,2001年在旧金山世界银屑病大会上,作者介绍该书中用养生法治疗银屑病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的假说符合对一些疾病“药疗不如食疗”的概念,强调患者自我照顾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不吸烟饮酒、坚持锻炼、坚定信心、重视友谊、小心用药等养生之道。像银屑病这种不能根治的心身疾病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研究适合我国银屑病患者的自然(绿色)疗法。
虽然银屑病不能根治,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学者对占有绝大多数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大规模长期随访,结果发现,患者病情的轻重可分为6型,初发病例有1/5患者疾病只发作一次便可长期(15年以上)处于临床痊愈状态,也只有不多的患者才可以称为“顽症”,而且相当一部分和治疗不当,没有注意适当处理有关。据我国1984年对银屑病的流行调查,北方患者多于南方,城市患者多于农村,缺医少药的农村银屑病患者病情并不比城市患者的病情严重,说明当时城市的药物治疗总体上并没有改善患者疾病。
上述的6种分型是基于长期随访的结果,推测决定银屑病的病情轻重除环境因素外遗传背景可能起决定作用,只是目前尚无客观指标(如实验室的方法测定出的指标)能够预知患者属于哪一型,需要进一步来研究。
目前对银屑病患者病情的轻重分型,以及判断治愈标准,多不包括缓解和随访的复况,这是由于观察患者病情只能是根据患者的近期的临床表现,并不能了解患者的远期的转归。不过人们开始从患者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评价银屑病的严重程度,重视机体整体性的测量(holistic measure),包括患者的心理缺陷和接受治疗的程度,看来,这样的评价更趋向合理。
现今在没有找到银屑病的致病基因和有可靠的基因疗法,使该病根治之前,要注意改善患者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及合理用药,尽可能地延长疾病的缓解期,使患者生活得更美好。
(作者简介:邵长庚,1932年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56~1960年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获候补医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皮肤病、性病研究室、科研办公室主任,全国性病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顾问,《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等多部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主持科研项目“全国银屑病流行及自然病程调查”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国家科委科技成果证书。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有关银屑病论文30余篇。最近主编《银屑病防治研究及合理治疗》一书,年内即将出版,曾到美国、日本参加过国际银屑病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1 全国银屑病流行调查组.全国1984年银屑病流行调查报告.中华皮肤科杂志,1986,19(5):253-261.
2 邵长庚.我国银屑病的流行和防治现状.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2):75-76.
3 Fry L.Psoriasis.Br J Dermatol,1988,119(4):445-461.
4 谭立恒,邵长庚,杨雪琴.中西结合治疗银屑病.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3):178-180.
5 福建省古田县麻风病防治院草药雷公藤治疗麻风反应的观察报告.皮肤病防治研究通讯,1972,(4):351-352.
6 Wolff K,Johnson RA,Suurmond D.Fizpatrick’s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5th ed.New York:McGrow-Hill Med Public Division,2005,68-71.
7 王刚,李春英.银屑病的抗体治疗概况.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6):339-341.
8 楚瑞琪,刘平,谭升顺,等.银屑病的免疫生物学治疗进展.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3):174-176.
9 周乃慧,范卫新.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30(3):149-151.
10 孙建方.银屑病治疗进展.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6):601-603.
11 陈洪铎主编.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皮肤性病学新进展.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77-78,107-108.
12 邵长庚,李新宇.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1-2.
13 朱可建,Ulrich,郑敏.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银屑病的初步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2):125.
14 林麟,陈祥生,王家璧,等.抗人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5):405-406.
15 王美娜,高玉雪,赵晔,等.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9):530.
16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6-7.
最靠谱的保养观念,不是死死抱住时间的大腿不放,而是让与时间同行的那个自己,永远看起来很美好。
谁是影响你10年后
面容的美丽推手
不少女性年过40却依旧青春美丽,其实她们身上印证的,都是一样的美丽法则――爱笑、好心态、爱运动再加上有效正确的护肤习惯。当我们老了之后,不可逆转的皱纹看起来也没那么可怕,更何况这些习惯会让你比同龄人看起来年轻5岁甚至10岁!相反,易怒、爱生气、不注意防晒……长此以往,会在你的面庞上烙下印记,川字纹、鼻梁纹以及斑点等问题,想躲也躲不了!
美丽绝对是一项长期功课,而且,本着“相由心生”的原则,你今天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终将成为你的美丽影响力。
被科学证实的美丽声音
好的先天条件善加利用,你可能看上去更年轻
科学家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亚洲女性出现法令纹的时间比欧洲女性要迟得多;不止如此,欧洲女性眼角鱼尾纹的发生率是中国女性的两倍。这告诉我们,如果保养得当,我们会比同龄的欧洲人看起来更加年轻。
心中有数,后天加强,防晒就是防衰老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黑色素以6倍的速度生成,而亚洲地区的紫外线的照射量是欧洲地区的2.5倍。亚洲人的皮肤角质层剥落的速度却比欧洲人更缓慢,使黑色素退化的速度也缓慢。此外,亚洲人的皮肤对紫外线照射不敏感,很容易产生即时性的黑化,所以不要和欧洲人比着晒太阳,除非你涂了足够的防晒霜。
4大预警信号
1. 表情纹真的会演变成永久皱纹,“相由心生”是可能的
根据科学家Greg Hillebrand博士发表在《英国皮肤学》杂志上的论文,皮肤学界首次证实了,不断重复的暂时性表情纹真的能演变成永久皱纹。这一为期8年的临床学调查显示,在跟踪调查的122名女性中,我们都看到了明显的演变趋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相由心生”――心平气和决定了你未来是否外表优雅。
2. 保湿有多重要?能让你皱纹出现得更慢更少
皮肤专家根据长期调查发现,保湿做得好的肌肤,皱纹的形成速度和数量都会减半。干燥肌肤会导致你形成永久性皱纹的速度加倍。比如一个28岁的女性如果保湿做不好的话,8年后,也就是当她36岁的时候,皱纹会增加52%。而保湿做得好的女性,则只会增加25%。
3. 小斑点要大重视
肌肤初出现的斑点通常是肌肤底层斑点群的前兆,每个外显的斑点底层拥有多达5倍的“隐形”斑点,潜藏在肌肤下的斑点也可能会变成显性斑点呈现出来。如果你不加以重视和控制,这5倍的斑点马上给你颜色看看!
4. 紧张和压力会增加衰老的过程,积极乐观战胜的不仅是困难,还包括岁月
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皱纹加速衰老,吸烟及二手烟同样对肌肤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另外,压力和紧张会使我们在皱眉的同时产生表情纹,这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皱纹。
・产品推荐・
① AUPRES欧珀莱柔润美白防护乳 200元/40ml
② Dior 迪奥活肤驻颜修复精华露 1200元/50ml
③ SK-Ⅱ 环采臻皙精华露 930元/30ml
④ Elizabeth Arden 雅顿舒缓滋润乳液 350元/50ml
⑤ ZMC植美村水木睛华极润焦点皙白日霜 188元/50ml
谁是毁掉你
美丽前程的慢性杀手
女人的美丽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地雷是一早就埋下的,有些结果要花开好多年才能见分晓。而这些你不太在意的习惯动作、习惯表情、习惯生活方式,可能正默默地预支着你5年、10年、15年后的美丽资本。
睡前不洗脸
让皮肤带着厚厚的妆睡觉非常恐怖,更别提白天皮肤分泌的油脂和外界的粉尘污染……一切脏东西都会堵塞毛孔,滋生青春痘。
“睡觉的时候你的身体温度会比醒着的时候略高,所以皮肤会加速吸收外界成分,不管你脸上有什么。”这是资深皮肤科医生告诉你的话。所以,当你睡觉的时候,要保证只让最有效的成分停留在脸上。
How to do
1. 就算回家时再累,也一定要卸了妆洗了脸再睡觉!
2. 实在嫌麻烦的话,免洗式的卸妆水可以省不少事。
3. 很疲倦的时候,肌肤其实吸收不了太多复杂的保养成分,简单有效的保湿就足够了,而且很重要。
・产品推荐・
① 洛华侬水凝萃清肌润白洁面泡泡 63元/150g
② Clinique 倩碧柔性卸妆乳 295元/200ml
③ Biotherm 碧欧泉橄榄青春2次源晚霜 650元/50mL
滥用护肤品
很多人挑选护肤品时从来不去检查那些产品的配方是否重复,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因为有些护肤成分根本不能共存,有些时候,一些活性成分遇到一起会互相抵消功效,甚至会刺激伤害肌肤。
How to do
1. 你需要记住:维生素A、乙醇酸、维生素C,还有过氧化苯,这些成分尽量不要叠加使用。
2. 如果需要使用含上述成分的不同产品,也请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使用,尽量减少反作用的可能。
过度去角质
角质沉积会令肤色灰暗,保养品无法吸收,但过度去角质也会让肌肤屏障功能变差、肌肤变薄,易晒伤、老化。
How to do
1. 安全的居家焕肤。一周一两次在家享受居家的专业护理疗程。温和地去角质,有效去除肌肤深层污垢,柔润舒缓肌肤。
2. 敏感性肌肤或较薄的肌肤两周或者更长时间去一次角质为宜,甚至只在明显感觉有角质沉淀时再去角质也不迟。
・产品推荐・
④ Herborist佰草集脸部去角质磨砂喱 75元/80ml
忽略了脖子、胸口和手脚
看看女明星们出席活动时的特写吧!泄露年龄的那些碍眼的衰老痕迹,大都是出现在脖子的松弛颈纹、胸口的粗糙肤质、手脚的干瘪晦暗……你是否也对脖子、胸口和手脚视而不见?
How to do
1. 为脸部保养时,别忘了脖子:颈纹不可忽视,早一天保养颈部就早一天遏制衰老,但手法要轻,过度拉扯会加速颈部松弛。
2. 将胸口列为防晒重地:胸口很容易被晒伤,所以无论是防晒或晒后修复,都别忘了胸口。
3. 定期给手部脚部做保养:可在家每天勤涂护手霜、护足霜,若能在涂完后再戴上棉手套、棉袜子睡觉就更完美了。
・产品推荐・
⑤ Neutrogena 露得清护手霜 49元/56g
⑥ H2O水芝澳润手护甲霜 160元/18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