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送别董大的诗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6 16:23: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适送别董大的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诗题中的“侍御”,为唐代官名“殿中侍御史”的简称。李侍御,为诗人的朋友,其生平不详。“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其治所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这首诗大约写于高适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之前,是作者与友人在京城分别时的即席之作。

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中,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行子”点明离别的现实,“金鞭指铁骢(青白色相间的战马)”则借助想象,写李侍御即将跨上战马,挥舞马鞭,踏上征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飞蓬”的含义。古诗中的蓬草,因其干枯后易被风折、随风飘飞的特点,故这一意象常来借指漂泊不定的人们。如:李白《送友人》颔联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是指行迹不定的游子;王维《使至塞上》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的“征蓬”则指“单车欲边”、独身出使的诗人自己。首句中“行子”即李侍御,而联系高适的早年经历,“飞蓬”当指诗人自己。高适为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自二十岁到长安求仕,后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又在梁、宋一带过了十几年“浪迹渔樵”的生活,自言“飞蓬”是极其恰当的。这样诗歌在一开始表现出一种离别的愁绪和身世飘零之感,似乎要落入一般送别诗的凄清哀怨、低回留连的窠臼之中。

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别开天地,显现出一种豪放、进取的情怀。李侍御即将奔赴的远隔万里的安西都护府,是唐代抵御外族入侵的重要军政机构,分管唐代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功名万里外”揭示李侍御的“心事”为投身报国,建功立业,而这何尝不是高适本人的夙愿。《旧唐书·高适传》记载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他在《塞下曲》中也曾发出这样豪迈的誓言:“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二十岁在北地的漫游生涯,就是想要在边塞实现自己立功报国的理想。颔联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畅谈壮志,互诉衷肠,举酒祝福的热烈场面,两人情绪之高昂、立功之迫切可想而知。

篇(2)

1 送别诗产生的原因

杜甫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反映出古代交通不便,音信难通的客观实际。唐代,这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疆域辽阔,国内外交流频繁,流动人口多,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自己的家,有时便终生无法相见。因此,“离别”成为了人生中最令人心碎伤感之事,送别诗成为了唐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花烂漫时节,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他目送载着孟浩然的孤帆远去,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留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表达出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夜雨迷蒙的吴地,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和离别的愁绪。诗人王昌龄在清晨送别朋友辛渐北归,只有自己还要孤寂地留在楚山之中。但是,辛渐啊,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的情况时,你只要回答“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行了。表达了诗人晶亮纯洁、清澈无瑕、澄空见底高尚品格和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2 送别诗的种类

2.1 亲人离别

如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春,柳宗元的堂弟柳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柳宗元因十余年来生活充满坎坷,历尽艰辛和磨难,而成“零落残魂”,此时,与自己再贬柳州时一同前往的从弟柳宗直病逝,柳宗一也即将离开柳州,怎不令人黯然神伤。在送兄弟柳宗一到越江边时,二人纷纷落泪,依依不舍。感情深沉浓烈,感人至深。

2.2 赴任迁谪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的朋友杜少府要从长安远赴四川上任。人在长安,举目千里外的四川,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为求官漂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但真正的知己,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因此,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儿女情长般挥泪告别啊!表达出王勃面对离别,胸襟豁达;面对朋友,情真意挚。

2.3 落第归隐

如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人扉。”孟浩然40岁进京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时写给王维的。诗人孟浩然向王维吐露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在怨怼的基调中,折射着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2.4 志同为友

如李白和杜甫,他们是唐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生活在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时期,人生坎坷,生活颠沛流离,在追寻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二人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四月于洛阳相遇,并同往开封、商丘游历,次年他们又同游山东,结下真厚友谊。但此后他们再也没有相见。杜甫留下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诗,表达了他对李白的挂念和对李白遭诬受害的同情。李白写有《沙丘城下寄杜甫》,写出由于杜甫不在身边同游,自己歌兴不起、酒兴不再,表达出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像永不停息的汶河水。

3 送别诗的主题

3.1 伤离别

如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朋友要从长安道四川上任,王勃长安遥望蜀川,迷蒙的风雨遮住了视线,间接表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3.2 宽对方

如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出朋友间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近邻一样,对朋友的宽慰之意毕现。

3.3 祝前路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请朋友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碰到知己了。其中包含了诗人对友人前路珍重、平安等诸多祝愿。

3.4 忧前途

如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春江渺茫,那担心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处所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3.5 明心志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送别感伤之中,表达出自己高洁的品格,孤傲的坚强性格。

3.6 励志向

如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充满信心和力量地激励朋友去奋斗、去拼搏,终会有名满天下的那一刻。

3.7 赴天涯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君向潇湘我向秦。”诗人北向长安,朋友南向潇湘,各自行程,各向天涯。

4 送别诗的艺术特征

4.1 直抒胸臆

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描写落日时分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后两句直抒肺腑之言,诗人没有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4.2 借景抒情

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首联,郊外,青山白水,景色如画。颔联和颈联,李白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朋友,朋友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表达出对朋友深切的不舍之情。尾联,李白和朋友挥手告别,连那马匹仿佛也懂得主人心情,在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4.3 使用修辞

如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末句用一孤舟比喻身为逐臣、漂泊远去的友人。

4.4 虚实结合

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第三联,诗人由眼前的“日斜江上孤帆影”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所去之地湖南应是“草绿湖南万里情”。这是虚实结合的笔法,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

送别诗作为唐代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内容丰富,主旨鲜明、艺术表现力强,用语浅近,不事雕琢,彰显出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怡.李白送别诗的艺术特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2]费洪根.中国古代送别诗的分类[J].东疆学刊,2003(09)

[3]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自然意象[J].贵州社会科学,2009(04)

篇(3)

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题目,分值为8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类题目很不容易把握,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缺乏鉴赏的技巧,读不懂其中的意蕴,不能领悟作者的情感。

要读懂古诗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古典诗歌从题材和内容上可分为很多类型 ,我们可以借助类型知识来把握诗歌的题材,从而确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熟悉了诗歌的这些知识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的帮助。

1.咏物诗

自然界的万物大到山川河岳,小到花草虫鱼都是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诗人往往借此表达情感,抒写自己的志向。咏物诗一般有三个特点:①题目有“咏”字②意象主要有“柳”“竹”“松”“梅”等③手法多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拟人、对比。鉴赏这类诗歌应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透过所咏之物把握诗人的情感,做到“不即不离”。

2.边塞诗

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反映边疆将士奋勇杀敌,誓死报国,思念家乡等思想感情为基本内容。这类诗歌的主要意象有:边塞、大漠、长城、楼兰等。例如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的意象有:雪山、孤城、玉门关、楼兰,找出这些意象再结合最后两句话分析出该诗的思想感情为戍边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3.送别诗

这类诗歌主要抒发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坦陈心志的送告白。这类诗歌常用的意象有:柳、长短亭、南浦、灞桥等。且题目中有“送”、“赠”、“别”等字眼。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激励和劝勉。

4.思乡诗

封建社会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抱负很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这一去山高水阔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敏感的诗人身处他乡无处不起故园情。这类诗歌的标志性特征是〔1〕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念亲,日暮思归。〔2〕托物意象:明月、大雁、杨柳等。〔3〕因梦寄情:如,“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4〕触景生情:如“何事因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5.怀古诗

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感叹,揭批统治者昏庸荒,以此借古讽今。怀古诗常用意象有“六朝”“金陵”“赤壁”“秦淮”等和历史相关的名城、事件或人物。常用对比、借景抒情、渲染烘托等手法。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身临古赤壁追忆周瑜抒发自己被贬有才无处施展的感慨。姜夔的《扬州慢》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扬州今昔不同的景色,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篇(4)

古诗是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诵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含的人文性与艺术价值,并能从中获得启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因为动情了才能被其所感,才能去领悟这些诗句的文化内涵,才能贴近诗人内心,让古人的高尚情操引领我们前行。

一、背景讲述中积淀情感

“诗”是诗人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的产物。每首诗都是作者对当时所处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色彩。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对诗作产生的政治背景,作者的性格,作者的遭遇等完全没有认识和了解,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古诗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了解古诗产生的背景及其诗人的生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堂中,教师再以补充背景做“引子”,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诗词意思,而且能深刻地感悟到诗人想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教学《别董大》一诗时,我介绍了诗作的背景:高适,字达夫,唐朝渤海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人。他半生流浪,了解百姓疾苦,同情劳动人民。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董大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琴师董兰庭,是诗人的朋友。写这首诗时,高适正处于郁郁不得志时期,在北方的初冬季节,诗人与朋友置身于风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顾茫茫,怎能不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呢?这荒凉、冷漠的景象,为送别创造了环境气氛,高适随雪而作,吟诵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名句。从而达到劝慰友人,激励着自己的目的。通过以上介绍,学生不仅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而且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唱”“画”中激感

古人吟诵诗词往往摇头,字音间隔有序,实则情感投入很大,听着自然韵味无比。而今,再加入古曲,注重古诗节奏划分后,变更吟诵而唱,这样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积淀的情感,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凉州词》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古曲《苏武思乡》,让学生轻声地读,而后我又根据七言绝句节奏划分的规律由慢读到摇头轻吟,再到和歌而唱,学生这时也自然会效仿老师而唱。在这种氛围烘托中学生投入到诗人情感中去,而此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情感便由此而激发了。

此外,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简笔画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深入领会诗中意境,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鉴赏力。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短短两句话,就写出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夕阳落照江水和残阳铺在水面的美丽景象。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景色的优美和诗人轻松愉快心情呢?我先用线条画出一条江水,然后再根据诗意用“绿、红”两色渲染,很快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江景图。看着图,再体会“铺”字的含义。同学们一下子就迸发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到了诗人谙尽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贴近生活体会情感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没有现实的生活作为源泉,它会失去感情,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我们以现实作为参照,把最朴实的生活细节与诗中所呈现的情境相结合,这时,再让学生去体会作品中所反映的诗人情感,就会更有立体感。诗人鲜明的情感特征,不去讲解,学生也能体会得到。例如,教学《锄禾》一课时,我针对有的学生随意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首先播放了一组反映非洲儿童悲惨生活的照片:照片上的儿童瘦骨嶙峋,双手无力地耷拉着,一双失神的大眼睛盯着镜头,好像在诉说着饥饿带给他们的无尽痛苦。震撼人心的照片,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介绍,同学们一下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紧接着,我又播放了一段农民在地里劳作的视频画面:头上骄阳似火,脚下土地滚烫,偌大的田地里,一个弓着腰,赤着脚的老爷爷正挥汗如雨地劳动着……一行大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屏幕上。如此生动形象的画面,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便会深深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劳动的艰辛,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最后,教师穿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让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四、演绎诗作碰撞情感

篇(5)

一、浓重的环境渲染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即情语。”(《人间词话》)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在诗歌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尽管范仲淹说过人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诗人往往是唯心的、主观的,他们认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们认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他们认为“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他们认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等,情感是他们看待事物的主体,一切客观的存在是服务于情感的,所以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是作者感情的先行者,是抒发感情的载体。古道边的依依杨柳,吹拂着不忍离去的戍子之心;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是汪伦对李白的友谊;客舍外青青的柳色,是王维对朋友的依依惜别;长亭外一声声凄切鸣叫的寒蝉,让柳永的心更添几分惆怅……

二、细腻的情感刻画

浓重的环境描写只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而这类诗歌的主题在于抒发“离别”的情感,离别的情感又体现在不同的细节中。慈母把对爱子的“意恐迟迟归”寄托在“临行密密缝”(贾岛《游子吟》)中,李白用“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维则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无限关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永与恋人别离时的缠绵悱恻、欲说不能,而高适则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的豪迈,掩盖了许多离别的忧伤,给远行的朋友以极大的鼓舞与勉励。

三、典型的意象选取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设,选取典型的意象来抒情,这样不仅显得意境优美,感情含蓄,而且情景交融、心物合一,境界自出。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清王夫之《萱斋诗话》中曰:“情景名曰二,而实不可离。”就“离别”这一主题的诗歌中,大致会用以下的意象。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有此种含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憩或饯别送行。北周文学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作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而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片段则将这一意象的内涵推至一个高峰。

3.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诗法家数》)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尽管他们“都门帐饮无绪”,但送别的酒是少不了的。在中国历史上,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更为突出的则是李白,他说:“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酒肆留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而在《客中行》中则更为洒脱:“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酒成了离别的佐料。

四、鲜明的衬托对比

篇(6)

1.促进学生感悟自然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诗人在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感时较为隐晦,往往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个人思想。很多爱国主义诗人在抒发自身的爱国情怀时,往往会添加对美丽自然景观的描述。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达到诗人那样的丰富,便会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来勾勒出诗中的自然情景,通过自然情景的想象使学生对自然感悟的能力得到培养。

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古诗词人文教育中所展现出的思想文化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与诗人自身心理的反映,其中蕴含着诗人写作时的心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领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让学生在空间想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诗人所宣扬的情感中被感化,逐渐形成古诗词中诗人的良好修养,对一些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进行创造性的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小学诗词课程资源涉及历史、科技和文化,这些课程资源中也包含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强化小学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将古诗词中人文素养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渗透,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使自身的思想观念得到矫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形成全新的经验与理念,做到有所思、有所感和有所悟。

二、新课标下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径

1.融入古诗词的背景文化,强化学生人文情怀的感受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材都是经典古诗文化,每一首诗词的发生背景都有极大的差异性。古诗词的表面文字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在古诗词中要尽量将每首诗词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诗词讲述的故事中进行深入学习。当学生对每首诗词的背景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便能更加准确地体会当时诗人作诗时的心情,进而透彻地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好相关的语言,确定科?W的教学目标,并强化学生对人文情怀的感受。

教师在对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古诗《别董大》进行教学时,学生只能对其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进行字面理解,而不明确高适对景物的描写是出于什么原因。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此诗的深层内涵,教师便可以将《别董大》的故事发生背景进行简单陈述,使古诗词的背景文化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按照 由大到小的方向进行介绍。例如,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之后再详细地介绍。如此一来,学生在详细的文化背景下便明确了古诗的产生背景,使学生的人文情感得以强化。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能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古代诗人在进行作诗作词时,往往会融入个人的生活感受,然而其所描述的生活又高于其生活。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第一,导入情境,教师在对《商山早行》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将创设出的情境定位在烟雾蒙蒙的早晨,通过各种动物的叫声打破宁静,这种画面感十足的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之前情境的创设,学生便会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早行?要去哪里?这种求知欲望便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创设的情境进行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著,虽然唐代离我们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通过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

3.对古诗词的诗句细化解析,提高学生文化情感

对于学生而言,古诗词中的诗句十分抽象,但从字面的理解很难明确诗词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涵。这是因为古诗词是诗人通过文字的浓缩形成的,在诗词的制作中,很多诗句还采用倒装的方式进行组合,并对一些潜在的含义进行省略。这正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的障碍。为此,教师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时要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对古诗词形成正确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对李白的《赠汪伦》进行讲解时,要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让学生体会到诗句中抒发的友情。同时,教师也要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自然景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深入感悟李白内心情感世界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国诗词文化中那种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还要对诗词中的特殊表达形式进行解释,例如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教师便需要对“踏歌”进行单独的解释,即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

篇(7)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积累一定量的古典诗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因此,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一般都是以《诗词五首》的课文形式出现的,并且这五首诗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一般教学都是利用两到三个课时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好像并不十分感兴趣,毕竟单纯的对一首诗的学习实在过于单调乏味,学生只是见一首学一首,学一首背一首,背一首忘一首。怎样让学生想学、乐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古典诗词效果显著。所谓点,指对课文中某一首诗或词的学习,面则是对这首诗词的作者和作品方面知识的了解,点面结合就是指在教学中以这首诗为点引出一系列的与之相关的知识来。那么,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教学呢?实践中,我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知人论世

古典诗词产生的年代已经久远,如果当时的背景知识不了解,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可能似是而非,可能牵强附会,可能断章取义,因此,了解古典诗词的作者和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去理解、欣赏诗歌。当然,很多语文教师也经常这样做,但大部分情况下只是简单的介绍作者及作品。我觉得,了解作者作品不能只是浮光掠影、蜻蜒点水式的介绍,而应该是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去了解背景、认识作者、探究作品及创作思想。例如,学习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中的一首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首先应认识李清照,我们不仅仅要了解她的姓名字号,还要了解她的生平事迹,了解她与丈夫赵明诚的夫妻恩爱、兴趣爱好,了解她一生的两个时期,了解她南渡以后的不幸遭遇,甚至了解她的奇闻异事,否则,就无法赏析这首词。众所周知,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为什么这首词却又如此豪放呢?应该明白: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在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消沉愁苦之作,唯独这一首却是例外。近代梁启超评价:“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而这些则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

我们不能为学习某首诗词而去学习它,课本选取的诗词只是一个窗口,应该透过这个窗口去察看更大、更美的古典诗词的世界。因此,我在教学这首《渔家傲》时,先指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预习了解李清照人生经历,而在备课时则查看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如《宋词鉴赏》、百度百科上李清照简介、百家讲坛康震副教授讲李清照等资料,经过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整合出李清照人生经历的两个阶段:幸福的青少年时期和凄惨的中老年阶段。前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幸福的少女生活和甜蜜的婚后生活。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期便能工善词。这一阶段她的词有:《点绛唇》(蹴罢秋千)《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多写少女情态和女儿情怀,词风清新自然。后来,她与太学生赵明诚两情相悦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二人志趣相同且能诗善词,共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这一阶段她的词有:《减字木兰花》《醉花阴》《一剪梅》等,多写二人快乐生活、在丈夫面前撒娇情态和别后的相思。南渡以后,二人漂泊江南,情况逆转。尤其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以后,李清照更是无倚无靠,孤苦伶仃。这一时期的词作有:《武陵春》《声声慢》等,多抒写背井离乡之愁,寂寞孤苦之状,词风哀婉沉痛。另外,南渡初期,她写过《夏日绝句》,在诗中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生要轰轰烈烈,死也壮怀激烈,以此讽刺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了解了作者的这些人生经历,不仅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李清照,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的这首《渔家傲》词。当然,我们介绍作者不同时期的诗词最好是学生学过的或者是学生熟悉的,这样更易于唤醒沉睡在学生脑海里的知识,引起他们的关注,更能调动他们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否则,可能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渔家傲》这首词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图。通过梦境设想与天帝问答,寄托自己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据《金石录后序》载,南渡时,她曾经在海上航行,历尽海上风涛之险,词中写到的景象应该是这一段生活的外化。她从闺阁中走出来,视野逐渐开阔起来,写出这样的词也易于理解了。如果不了解李清照的这些经历,或者说是简单介绍,学生如何能够理解?当然,要把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搞清楚,可能需要半节课或者一节课甚至更多的课堂时间,有的老师不愿意“牺牲”这个时间,但我觉得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是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而这种诗词教学方法正好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也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人的发展”。

学习古人的诗词,要了解古人的志向抱负和人生经历。诗言志,他们的诗词都是在他们远大的志向抱负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中创作的,同时又以此来表明他们的志向和情感。如学白,我们应了解他“济天下”的抱负和高傲的个性,了解他漫游的经历和长安的阅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才能理解他“行路难,行路难”的慨叹,才能理解他“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学习苏轼,我们应了解他早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思想性格的影响,了解他宽大如海的胸怀和济世报国的人世精神,了解他人生经历的两个阶段尤其是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乌台诗案”对他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鬓微霜,又何妨”的执著,才能理解他“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伤感,才能理解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

这样,学习了一首词,学生不仅仅对这首词有所认识,还对词的作者和当时的社会也有了较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了。这个过程,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的知识,培养了探究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有形和无形中熏陶感染了学生的情操,有的学生甚至还有更大的启发,他佩服教师的学识水平,羡慕教师的知识储备,也要去主动追求,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则又是自觉的、主动的和有序的,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弄清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和现象时,当他们把新知与旧识融

会贯通时,他们又为自己的所得而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比较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典诗词,如果中学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教学还是单纯的就诗讲诗、就词论词的话,恐怕这种教学方法太过于呆板单调了。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某一首诗词,而应该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联系已经学过的同一类型的尤其是同一题材的诗词,对于巩固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而运用比较阅读教学古典诗词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拓宽学习的领域,构建知识的体系。

例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可以联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陆游和文天祥都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人士,都历经“山河破碎”的沉痛和“身世浮沉”的坎坷,都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愤懑和老骥伏枥的志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表现了陆游年龄虽老、不忘报国的豪情壮志。这两者都有英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奈,便只有在梦中去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爱国热情如此执著!《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表现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与辛词“赢得生前身后名”异曲同工。三位诗人的诗词见证了南宋王朝的穷途末路、苟延残喘,比较阅读了这三首诗词,我们不仅对辛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而且更加为他们坚定地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之感,而南宋末年的那一段屈辱历史更加让人刻骨铭心!三首诗词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如一剂强效针注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为他们点亮了爱国的心灯,而单纯的学习其中的任何一首也达不到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这是爱国题材诗词的比较阅读。

篇(8)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既独立于天地,又彼此间千丝万缕,浑然一体。新课标主张各学科间整合、兼容,教师应当深入浅出地对语文课文进行挖掘,发挥同类课文的集体优势和整体功能,尤其是选作教材里的同一诗人、作家的几篇作品更应该加强内在联系,只要教师多指导、点拨,能够与学生一起搜集、整理、感悟,搞优质教育教学,就能拓宽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培养其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我们教师爱生活,爱诗,课堂才会有生活,有诗,我们的学生才能体会到语文的美,学习的美,生活的美。

诗词文中深层次的问题学生一时理解不了,我认为不必太在意,不必花更多的时间。因为有些诗句、文章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阅读。只要学生能够朗读、背诵下来,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算成功了。教育专家袁行霈说:“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不重细密的分析,而重整体品鉴;把握的方式是直观的、印象的、顿悟的。”

学过同一个诗人、作家的诗句、文章可以客串起来,做一个整体了解。譬如,谈到陶渊明,他是对情有独钟,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晋陶源明独爱菊”一句作证,更有他自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生动真切地写照。陶渊明偏爱与他的性格有关;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到他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有二大爱好: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独不喜欢做官,并不是他对官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他辞官回家,过着隐士的生活。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只要“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违”就算真正生活过一回了。他这样享受田园生活,其实日子过得相当凄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虽然读书常使他“欣然忘食”,写诗让他“颇示己志,忘怀得失”,然而没有酒喝,对于一个酷爱酒的诗人来说,就意味着没有灵感,就等于被判了生活徒刑。他只好把自己请进一个人间天堂――“世外桃源”了,这恐怕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同社会。让我们循着那个渔人的足迹去探望一下那个人间天堂吧:“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且还特别想要去品尝―下那些热情好客的村中人准备好的美酒。

孟子说得好:“知人论世”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课本涉及到的重要诗人、词人、作家均可以如法炮制。

二、按古诗文所歌咏的事物、描写的对象,文章题材、表现主题等进行归纳教学和复习

教材中有许多表达深厚友情的送别名句和积极向上、蕴含深刻哲理的佳句。我们若能像串联珍珠一样把它们辑录在一起,细细地加以咀嚼、玩味,一定会是妙趣横生、美不胜收,让人胸宽气爽、精神倍增的。表达友情的古诗词名句就可以信手拈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等等。

三、采用比较、对照阅读,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文的品味

我们可以根据王国维谈“意境”的有关论述: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据此设计训练题目,自我检验我们的理解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等应算是无我之境;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是有我之境也。

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古诗中写“愁”的绝唱。而古人写“愁”的名句真可谓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例如,同样是说“愁”,岑参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就有些壮观、美丽的意味;白居易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让多少悲剧人生同命相怜,潸然泪下;而辛弃疾有时的感觉很勉强:“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同样是抒情的圣手,言“愁”的巨匠,李白、李煜、李清照的风格就迥然不同。

诗仙李白愁苦中不失浪漫、豪放,“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苦中找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足见人生道路之艰难,然徘徊之中不坠志,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谢眺楼上,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仍是烦忧不断,却想的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即便是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时候也不忘记“呼儿将出换美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煜是南唐的帝王,后来沦为宋朝的阶下囚,巨大的失落感无以复加,简直愁魔缠身,奈何不得,怪不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那种“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日子是永远不会而来了。

篇(9)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篇(10)

中国的“诗教”传统古已有之,孔子曰:“不学诗,无以立。”(《论语·季氏》)而诗教的目标何在呢?《礼记·经解》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对人的道德要求,由此可见,诗担负着教化的重要责任,不仅以个体的“立人”为目标,更意在培养个人平和温厚的德性,从而塑造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诗教首先是一种境界教育,培养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主线,也是衡量个人德性的重要标准,因而一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变迁,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渐趋多元化,而以审美、情感和心灵教育为指向的“诗教”,无疑是进行责任感、使命感教育最细腻也最直接的切入点。因为诗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诗经、汉乐府到鼎盛的唐诗甚至现代诗歌,无不充满了可读可颂、可学可书的经典,题材也广泛多元,无疑是开展诗教的丰富资源。

南宋陆游的《示儿》一诗满含悲怆情绪,抒发了面对故国沦丧却无力改变的赤子之心:“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一生写作的九千多首诗作中,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至深,传颂千古。许多边塞诗也洋溢着同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对边地生活和自然风物的描写中传达出思念故国的强烈情感,王昌龄的《出塞》即是一例。其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更是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保家卫国。此诗气势流畅,雄浑豁达,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再如曹植的《白马篇》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热情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光辉,诗的末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集中展示了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这样的诗作,对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是容易引起共鸣的。此外,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不展示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使命感,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对诗人生平经历和诗歌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为学生解读诗歌提供充分的语境;讲授时要从诗句字面含义进行延伸和深入,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古典诗词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文学形式展现的民族历史,也包括民族的文化记忆、人格记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人无不将自身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的关注与思索融入篇章,“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理想使他们的诗作呈现出磅礴的气魄、深邃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使命感,能给今天的青年人以震撼心灵、启迪智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二、诗教是人格教育,培养高尚情操

林语堂谈到中国诗歌时,认为它“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它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的心灵”。中国诗歌中对理想世界的歌颂、对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使得身处纷扰世事中的人们内心葆有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崇高精神的向往。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其中别有真意,借写朋友间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自身的执着信念。首两句中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落寞心情;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以及坚持操守的信念。早在六朝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人格。在此诗中,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口信,借以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阐释作品的背景,使学生领会诗中深意,从而激发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进取精神。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高尚情操的诗篇比比皆是,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中的坚贞;“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中的执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中的高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悲悯,以及“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的淡泊等等。

诗歌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人格修养具有天然联系,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优秀诗作得以传颂千古,其魅力来自于诗人的高洁情操、奇伟风骨,而诗歌的“性情”反过来也会对读者的人生施以影响,参与其人格的打造、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构筑,使读者的生活不断被美和道德的光辉所照亮。诗歌一旦进入人心,将会以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构筑一个人的思维路径与情感体验,以这种方式建构的价值观,一定会比枯燥的说教更富心灵养料,给人以持续的道德教化。

三、诗教是情感教育,养育健全心灵

中国古典诗词是情感教育的绝佳教材,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的诗歌创作理论,意在强调情感于诗歌的基石作用;《毛诗序》亦有云:“诗者,志之所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同样指出了情感表达为诗的本质属性。诗说出诗人的情怀、胸襟和旨趣,能够唤醒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的目标。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基石,也是古典诗歌着力表达和颂扬的情感。孟郊在《游子吟》中以白描行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依依惜别、深沉的爱与敬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简洁的语句中所传达出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此外诸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中的游子望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手足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中的落叶归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中的静夜思乡等等,也都是吟诵亲情、乡情的名句。教师应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使他们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古诗,充分体味亲情的真挚与和谐。

友情也是常常入诗的题材。举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无一不是歌颂友情的千古名句,其中不单凝结着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感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写照。教师在教学时应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情感,并教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珍视友情,待人以诚。

以诗为材料对人进行情感教育,将为德育提供一种新的理念,即去除现行德育中的材料理性化、方式工具化、目的功利化的弊端,提升德育的温度和魅力,贴近生活,关怀生命,以诗意的语言、丰沛的情感充溢受教育者的心灵,让他们在充实、温暖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辨明意义、建构精神体系、形成价值观念,促进其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立、自由与完善,养育他们健全的心灵世界、丰富的情感结构,同时推进道德教育的开展。

四、诗教是人性教育,传达普世价值

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诗语言优美、辞采斐然,更在于其中所蕴涵的优秀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诗是感性的,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诗是优美的,容易激发人的想象。以诗育德,正是从学生的体悟和感受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精髓的教化和滋养,以培养健全人性,体会普世价值。

美学家李泽厚这样解释诗歌对于人性的教育功能:“诗启迪性情,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上人性之道。可见‘成己’、‘成人’、‘为己之学’等等都远非知性理解,而是情意培育即情感性、意向性的塑造成长,此非理性分析或概念认识可以达到,而必直接诉诸体会、体认、体验;溶理于情,情中有理,才能有此人性情感及人生境界。”可见,人性作为一个宏大的概念,其建构在人的情感属性之上,也是构成高尚人生境界的重要基石。李泽厚的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不谋而合,就是强调诗歌背后的人情和人心,力求物与人的合一,融汇诗人的人生心得和人生旨趣,如此才堪称诗歌的至高境界,并正确传达人性价值。

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界的认知、感受、体会,自然之物通过情感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参与对人之性情的建构。六朝乐府民歌《江南》描绘了一副清新动人的图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人身处美好的自然环境时,会由内而外生发出一种欢欣与喜悦,这是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它不需要过多思考、辨析,是人性中真与美的自然流露。除了和悦之喜,人性中也包括由景物生发,对痛苦的感知和倾诉。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通过乍暖还寒天气、三杯两盏淡酒、满地黄花堆积、梧桐细雨的描绘,抒发了“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绪,表现了作家在饱尝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颠沛流离等一连串打击之后凝集心头的内心苦痛。对词中无限痛楚抑郁之情的感受和理解,自然也是培养健全的情感结构之必须。人性不仅应该包括对自身感情的体验,也应包括更大意义上的理解和同情。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塑造了这样一位老翁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这首历历如绘的诗作,培养学生的同情之心、惜弱之情,是再好不过的人性教育。

上一篇: 教育性论文 下一篇: 幼儿小班教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