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5 02:07: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技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运用
传统文化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渗透到设计工作的各个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形。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图形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将传统图形直接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重新依附在一个新的载体上,为其重新设计视觉环境,发挥原图信息。通过这种直接使用,并结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需要,对其进行设计创新,同时考虑周围环境、设计工艺、产品材质等内容。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组合,满足设计工作需要,展示其独特的设计韵味。例如,上海经贸大厦设计中,其结构独特,让人感到亲切,设计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造型受到唐代大雁塔的启发,因其独特的造型不仅使整座建筑显得美观,还为人们生活与工作设计出舒适的环境,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二)用意。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室内装潢中,人们习惯运用含蓄的手法传情表意,不仅注重外观设计工作,还注重通过外观设计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从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到室内外空间布局,都注重考虑审美和功能要求,选择恰当的文化图案和陈设,注重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让这些环境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这种方法叫做隐喻。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注重通过合理运用环境构成元素,来表达环境本体以外的内涵、意蕴和价值,从而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三)形神并举。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去审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设计过程中。同时还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感受其外形特征,并深刻领悟设计所表达的意蕴,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并推动设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线条的运用,线条具有长度、宽度、方向、厚重感,还注重通过线条表现出速度和力量。其中最为恰当的描述是形神并举,使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还能够体现出诗情画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例如,在苏州博物馆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同时也在设计中注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从外形结构来看,苏州博物馆具有现代气息,而其内部组合包含传统文化元素,富有传统文化情调。例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结构设计是利用石板做成山水组合,不仅外形漂亮,还充满人文气息,赢得人们的一致好评,也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策略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影响,设计中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应该结合设计工作的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设计工作中。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集中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内容,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特点,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从而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厚民族精神、深邃意境的作品,更好满足人们需要,提高人们审美情趣。(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推动设计创新。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设计中运用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合理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促进设计工作不断优化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既要有传统文化特点,又要充满时代气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的前提下,推动设计工作创新,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不断发展与进步。
过去,吉祥图案就是信仰的代表物,不管是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还是自然崇拜,甚至包括宗教崇拜,都属于信仰,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趋吉避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龙凤图案,不仅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赞美,更凝聚了各民族对祖先的崇拜之情。龙的文化意识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作为代表图腾和神话意象的动物,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凤也是一种神鸟,传闻中对于凤的描述是,只要凤凰出现了,世界就太平了。龙和凤的吉祥图案是自原始社会就开始沿用的,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历经上千年历史,龙凤图案一直带着吉祥色彩和政治色彩,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图案。
1.2思想的意蕴
儒、道、佛三家造就了我国的传统思想观念,社会的维护和运转主要以此为哲学思想,因此,这一思想观念也避免不了在传统吉祥图案中体现出来。儒家学派的基本观念讲究的是用伦理道德对伦理道德进行维护,讲究老幼尊卑。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五翎(燕子、鸳鸯、白头、白鹤、凤凰)就象征着儒家学派等级制度的朋友、夫妻、兄弟、父子、君臣。儒家学派比较重视修身养性,因此大多文人学士均将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三友作为高洁情操的礼赞。而道家思想倾向于追求长生,因此“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样的吉祥字眼也就衍生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盛行佛家思想,并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思想。佛教的发展和盛行直接关系到吉祥图案的形成。例如佛堂中所供奉的菩萨,不仅仅局限于供佛教所用,还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吉祥图案反映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并经久不衰,使人们更乐于接受该类艺术性的语言。
1.3民俗的意蕴
工艺美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对生活和社会的阐述,我国传统的工艺以装饰的吉祥图案将民俗意蕴充分的表现出来了。中国是个比较重视家庭延续的国家,比较看重对子嗣的传承,为了能够将这种美好的愿望表达出来,吉祥图案中就出现了象征“望子成龙”或“榴开百子”的图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我国劳动人民比较重视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劳动人民祈祷有美好的现实生活,并期望能够延续这种美好现实,这种观念在吉祥图案中的表现形式就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了,这是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生活愿望的表达方式,将民族品德和性格直接的反映出来了,并自发的形成凝聚力。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入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入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入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入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入,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入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入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
3.色彩的植入形式
二、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融入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想法
1、以项目为导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体制
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国根基薄弱。在中国建立并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过程中,我们试图找回与传统的链接,然而设计教育———设计———生产———销售各环节是孤立和严重脱节的,在此条件下谈工艺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只能是纸上谈兵,必须寻找出一条赋予中国手工艺以现代生机的途径,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良性发展的平台。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博物院的共建项目为例,以竞赛的方式邀请海峡两岸高校学生参加其创新性纪念品设计竞赛,学生们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对文物和工艺的理解,消解文物的“高大上”,拉近文物与大众的距离,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文物创意产品。如: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翠玉白菜”伞;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许多出自在校学生之手。衍生性创意产品成了非常抢手的旅游纪念品,也成为了人们记住故宫及藏品的代表性符号。从故宫创意产品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博物馆搭起了一个优秀的创意产品资源、销售推广的平台,与此同时,需要高校参与进来,教师研究、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将设计与生产的断点连上,同样,传统工艺美术也可以借鉴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模式。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工艺课程不能够再闭门造车,当我们借助创意将传统工艺转变为实物产品了,无疑是对教学效果的最好的反馈。
2、综合性大学发挥其多专业优势
截至2014年,全国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有1400多所,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归属于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学科,我们需要所有艺术范围内各学科的融合,同样需要艺术范围外各领域的融合。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型,对艺术设计教育的侧重点也从对专业人才培养范畴扩大到对大众艺术涵养的普及和提高上,因此,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普及可以借助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在校园内部打破专业界限,向各专业的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如以开设“传统工艺美术”全校选修课的形式,将专业技法内容转变为通识性、鉴赏性内容;借助学生的多专业背景,以组织展览或竞赛的形式,使更多跨专业学生加入到推广和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队伍中来。湖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系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民间美术”公选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且学生选课率也在全校名列前茅,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组织的“民间美术”课程作业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同时还有不少学生提出借用不同专业知识和渠道推广课程内容的想法,甚至开设公众微信号传播某门类的传统工艺。这些都为我们传播传统工艺美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3“、微时代”借力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
信息时代是以高科技与现代化为先导和基础,也是打破许多时空局限和全球化的时代,“微时代”的基础是“新媒体”,新媒体是以“数字化”和“互动化”为特征的,人们获取知识与传播知识的路径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并且习惯于快速、快餐式的信息接收和文化消费形式。电子设备的便携化与平民化也使得文化产业里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界限被模糊,大众可以很容易地变为生产者,或是通过反馈及其它的形式参与生产。受众的习惯反过来又将促进以“微内容”为特征的产业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推广和传播离不开广阔的群众基础,借力新的传播手段能让原本“小众关注,精英推广”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大众关注,大众推广”。以“日本小夫妻的幸福染坊”为例,文章讲述手工印染的技艺和生活方式。该文通过微信并转发,在一个月内被转发一千多次,点击阅读人数一万多人,这样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是传统教学或传统媒介远无法达到的。因此,探索性的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辅助教学内容的传播将是艺术设计专业高等教育未来的探索方向。
4、从地域文化中吸取营养
传统工艺美术从历史生成及传统结构方面看,往往存在极强的地域性,传承人与受众群体往往是相对集中地生活在某一特定地区,拥有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遵循相同或相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生存状态,在文化认同上容易形成共识。日本传统文化设计大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曾提到,“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传统工艺美术所包涵的大量原生态艺术图形和工艺技法具有人类本源的思维意象,及大量生产、生活经验累积,给当代设计者提供本源的设计思路,有助于形成出奇制胜又合情合理的创意。在教学中有针对性、探究性的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书籍、实物等,利用图形创意与符号的延展,进行整合、提升、优化和创新。针对目前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课程与其它艺术设计相对割裂的状况,笔者认为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融入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如视觉传达专业的字体设计课强调中文字的造字体系、笔画、由来,并将湖南当地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如马王堆西汉古墓中的符号、毛体字;书籍设计课可以融入不同类型中国传统书籍装订方法,由其在当地博物馆中可以近距离观察的汉代竹简;在其他专业主干课程中强调应用传统元素的内涵形态,并以内涵形态设计范例为指导,促进教师与学生对于当地传统元素形态的重新认识与设计。在设计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红色旅游”项目,提炼地域文化中的典型视觉形象,如笔者带领学生到湖南凤凰、洪江等地察期间,在民族图案考察与写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苗族、土家族图案的造型、用色差异,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而不仅是单纯的临摹或拍摄图案。带着问题思考和观察,学生明显的提高了学习兴趣,并能在考察过程中对当地少数民族特点、生活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取得了理想的考察效果。
二、现代环境艺术中传统文化的融合优势、局限性及发展思路
(一)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环境设计领域中,传统文化要素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以建筑设计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是很容易区分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更加趋向于建筑原本的形态,也就是说更加倾向于建筑的实用性。基本上当前建筑物的每一个结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作用。那么在建筑中除去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剩下的就可以认为是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因素往往是非理性的,是为了提升更深层的建筑品格和审美形象才加入进去的,这就意味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融合是有局限性的,或者说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但是这只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一种看法,单纯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对环境的塑造理念,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让环境塑造更加具有历史的沿承性,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和审美追求,这是其他任何文化理念都不能起到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要有儒、释、道三种学说,这三家在对文化的阐释上,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三种思想达到了空前的一致,都认为人和环境应该是和谐共存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息息相通的,这就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应该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沃土,将传统文化与未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向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现代环境艺术中传统文化融合的应用
(一)树立自信心,破除对西方中心论的迷信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国门的初开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得国内的环境设计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对西方思想和西方设计理念的模仿,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稳,这种思想的盲目和急躁退却以后,环境设计人员开始认识到环境设计必须根植于民族和国家的土壤,并以此为起点。我国的环境设计事业开始对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的环境设计理念进行探索,走上了一条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证的新道路。当前我国的环境设计主体,应该树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相信在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呈现出更加无可比拟的深厚底蕴和内涵。同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环境设计理念必将破除西方中心论的迷信,能够让中国的环境设计回归到传统文化延续、传承和融合创新的道路上。
(二)对世界各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切发展和创新都源自于对旧有事物、理念、思想的总结与提炼,在环境设计领域,我国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外国理念的一隅,也不能逡巡于传统文化的桎梏。而应该博采众长,既要研究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要研究一切外来文化,在了解自身的同时也了解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世界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差距,我们有什么优势,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环境设计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了我国和世界环境设计的最新发展,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环境设计的全面认识,才能清楚当前环境设计发展的方向。进而在根植于传统文化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环境设计理念。
(三)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完美融合
我国文化不仅具备无所不包的广域性,同时也具备纵向千年的时域性。在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上,文化的发展进步总是先驱,是历史向前的引路者。当前我国的环境设计行业也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点上,我们的环境设计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兼顾现代元素,并结合中国环境设计的实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传统文化是基于传统社会实际创造的,在现代环境设计活动中传统文化的结合应用一定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所以在当前的环境设计领域中,设计主体一定要创造性的继承传统文化,才能将传统文化结合在现代社会的血脉中,与环境设计的现代元素一起促进我国环境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下来的历史积淀。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各种文化思想的交融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国人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越来越低,到这很多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层,民族文化与民族信仰岌岌可危。尽管现代国人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也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但是缺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继承观,就会导致精神的空虚。同样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创作来说,在动漫创作中过于追求现代化以及泛西方化,对于传统文化中艺术创作方法、技巧、形象、构造、色彩等未能有效地利用,不能够对传统文化中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元素进行传承,动漫创作中文脉缺失严重。
(二)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
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创作中,创作形式被认为是动漫创作核心,而题材内容则是次要的。这种片面的观点导致了当前动漫界认为只要与民族文化沾边的动漫就是民族动漫,用民族风的形式进行人物塑造以及动漫形式就是民族动漫的发展方向。这一错误认识就导致了中国现代动漫在形式上达到了民族化的要求,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上却远远达不到,造成大量的肤浅、片面民族化动漫作品的出现。中国传统动漫强调动漫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将中国传统绘画作为动漫“中国风”的表达形式。在造型上多讲究写意和黑白色彩的对比运用,用线条去还原人、物的本来形象。而现代动漫作品过于追求西方动漫艺术的夸张的造型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这就导致了中国现代动漫作品越来越失去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三)满足不了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动漫的要求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其审美取向逐渐从传统形式的审美风格转变为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现代作品讲究快节奏,观众能够通过欣赏现代动漫作品缓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工作压力。而中国传统动漫作品注重寓意的表达,在观众观看动漫作品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因此其创作形式过于注重说教,创作思维模式上较为固定和僵化,满足不了现代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现代动漫创作缺乏创新,多沿用传统动漫的创作形式,导致动漫作品形式上显得僵硬和呆板,内容上缺少轻松、诙谐的幽默元素。尤其是是对于现代的“90后”、“00后”,其接受的西方思想较多,他们更倾向于欣赏时尚、新鲜的现代艺术作品,而对于传统说教式的动漫作品认可度较低。
(四)缺少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开始融合与演变,文化产品的顺势倾销和价值观念不断向全球渗透。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文化发展相对强势,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冲击也较大,尤其是对于我国现代动漫作品来说,西方文化的强势渗入导致我国动漫民族化元素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现代动漫呈现出被西方动漫同化甚至被其取代的困境。例如风靡一时的《我为歌狂》动漫作品中,其整体人物造型、情节构造以及表达形式多采用西方动漫的方式,而中国元素只是其装饰的外衣,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我国很多动漫创作者过于追求西式风格,丢掉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二、促进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设计创新性融合的策略
(一)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华文化传承
不仅仅是通过口耳相传或者是文字记录来传递、传接中华传统文化的民俗内容。更重要的是传承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是一种“传递”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演变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历史积淀与文脉传递,因此对于动漫创作来说要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汲取中要注重以下特点:①多样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通过多种多样的传递方式来进行传递,其中包括诗歌唱诵以及音乐表演、戏剧、舞台剧等肢体行为表演、书籍文字记载以及观念意识传承,因此在动漫创作中要注重对于不同形式的文化作品的吸收;②发扬性。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动漫作品创作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元素,摒弃将那些消极否定的文化元素。
(二)促进神话、历史等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
动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文化艺术,因此动漫的创作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针对出特定时期观众的审美观点。面对当前中国现代动漫作品中创意不足的现象,应该从传统的题材以及内容入手,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形式结合起来,促进神话、历史等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将中华民族文化中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化载体用动漫的形式传递出来,深层挖掘传统题材,将其赋予鲜明的时代含义,将其蕴含的精神实质、思想感情、表达线索等深层次的内容用现代动漫艺术展示出来,让观众在观看动漫作品的同时,能够深受动漫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感染,从而增加动漫民族化元素。
(三)增强动漫艺术的创新意识
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发展来说,将民族传统与现代动漫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与鲜明、快节奏的现代动漫表现形式联系起来,可实现中国现代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增强民族动漫的创新意识,提升民族动漫在国际动漫市场的竞争力,在中国现代动漫作品创作中应该深层次挖掘传统元素,将《沉香救母》、《大闹天宫》、《白蛇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大批传统文化作品搬上动漫银屏,将创新性的理念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大胆创新动漫题材,将先进的动漫创作技巧、手法与作品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中国动漫产业在新时期泛发出新的活力。
(四)注重传统文化美德与动漫艺术设计
融合动漫作品的创作目的不仅仅是让观众欣赏到精彩纷呈的动漫作品本身,而是让观众在欣赏动漫作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真善美等积极向上的思想传递给观众。因此对于动漫作品的创作来说,要注重对于传统道德的弘扬,通过塑造的具有优良品格的人物,能够向观众传递正能量。例如以中国二十四孝故事改变的动漫作品《中华德育故事》,其通过动漫的方式将郭巨、董永、黄香等孝子的感人事迹呈现出来,从而对于年轻的观众心理产生较大的触动,从而对于父母更加孝顺。因此动漫作品在创作中一定要注重与传统文化美德的创新性融合,将传统文化中孝顺、忠诚、诚实、守信等美德元素用动漫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心灵上与观众产生真善美的共鸣。
二、CG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异
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形式所结合的产物称为“数字艺术”,这一新生事物目前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数码艺术带来兴奋和新奇的同时,却也不难发现其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巨大差异与疏离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文化传统渊源不同
传统艺术创作,包涵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文化积淀,如:民族心理情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等。这些都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容易产生心灵的共鸣。而新生的数码艺术则在美学情感上缺乏历史积淀,容易使人产生陌生感、疏远感。
2、成像方式有巨大差异
传统艺术形式在若干世纪以来,除了在技法和材料上的创新外,还没有受到过像现代数字化所带来的这样的巨大冲击。在以往艺术形式中,“成像”是一个门槛颇高的技术指标,往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与积累,而很多风格化特征也是由成像的艰难所铸就,如今凭借数字化手段,“成像”过程所蕴含的深意飞快的扁平化,而眼花缭乱的图像效果可以随手拈来,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跨入艺术领域。在数字化手段所创造的种种奇观中,很容易形成“技术至上”趋势,至少在数字艺术初期阶段呈现出来的就是这种状况。
3、CG的可复制性与传统艺术的唯一性区别
和传统艺术作品的惟一性相比,数码作品批量生产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对数码作品的心理感受的不同和价值认可的降低。
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1)思想元素
古代老子提出了动静观,认为万物以静为根本,进而生成主静为无,宁静致远的思想。随着动静观念在哲学上不断发展,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动静关系。正是这些“主静”“动静合一”等学说,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和审美主导,进而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动静相生”。在我国园林的整体布局,间架结构、景物分布、空间陈设等,“动静相生”观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2)书法元素
传统的书法作品直接应用于室内装饰中,能引申哲理,突破室内的有限空间,它能指引鉴赏者从心里的角度产生人生的,历史的,宇宙的哲学感悟。“屏刻”和“夹沙字画”在室内空间的应用,是文字融入室内环境的一种很高雅的方式。
不同的线条组合成的字体就不一样。字体与环境相配合是慎重考虑的问题,不同的字体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字体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呈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古典的亭台楼阁壮观雄伟,那里的店家、柱廊、所有的牌匾,都有书写苍劲秀美的书法。古老的建筑群,配着端庄神逸的书法,多么地协调、相得益彰。书法在这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试设想,如果这里写的都是歪七竖八,不成体统的字,再加上错别字,那会是一种什么后果?又如北京的故宫,象征着皇权、雄伟、庄严、肃穆。那里面的字都是规规矩矩的,从没有随意性的字出现。那些规范严整的书体正好村托着周围的一群宫殿式古建筑,有机地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假设其中夹杂着飞龙走凤或鸡飞蛋打式的字,再掺以错别字比比皆是,那将是多么地一塌糊涂,像在漂亮的脸蛋上抹上黑墨一样难看。
2、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儒、释、道相补充的文化特征。中国人一直把自己视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息息相通,这种自然观构成了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基本思想,如中国园林就是一种把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高度结合起来的环境空间,人工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正确处理技术与传统文化、技术与环境等各种矛盾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设计道路,因地制宜地确立技术和生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并适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发展趋势。人们应正确对待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悉心爱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用艺术设计的方式,走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这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这种自然景观构成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中国园林就是一种使人工美与自然之美高度结合起来的环境空间,人工环境与自然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处于不同的层面上。人们潜意识被动地改造了自然生存的环境。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存的物质财富。人与环境要有良好的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被人们普遍认同,“把自然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这成为当代的主题。
3、加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入进室内设计当中去是一门必修的课题。将现代元素导入其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
(1)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发扬和转化
将传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上升为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的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形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距离,表现出创造性。吸收传统建筑的就地取材的特点,尽量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更容易让人接受,产生共鸣。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与之对应的设计元素,是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时尚感的情况下追溯记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
(2)推陈出新
设计应具有强烈时代感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旨在提供生存场所的合理创意和环境的适性整合,创造出一个即合乎自然发展规律,又合乎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生存空间。
在现阶段创新的前提应当是:我们设计的东西,首先是现代的,同时是中国的,如果是在某一个地区,还应体现那里的地区特点,这才是扎根于时代和充满乡土气息的有血有肉的好作品。对人的人文关怀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点,这促使环境艺术的审美重心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人),同时也促使研究审美的注意力从“美”转到“美感”上,在以人为主体的当代环境观下,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满足构成了环境艺术审美的美感。相对于其它类别的艺术,生理上的舒适是环境艺术审美美感的一大特点。这是其它艺术所难以比拟的,因而生理需求的满足在环境艺术审美中具有远远超出其它艺术审美中重要价值。任何艺术总是满足心理、精神的需求为最高目的,人们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环境艺术中的生理舒适。而将审美热情更多地倾注于在环境艺术中获得心理上的“幸福感”,更看重环境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意韵,情感深度等等,从中获得更感慰人心的精神享受。
4、结语
在众多设计元素中,中式风格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设计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式元素和符号的使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更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设计体系中展示出民族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创作适合和展现中国本土的民族性的作品。在传统元素使用和结合的过程中要通过结合其精髓进行相应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措施。所以设计的传统文化灵感更主要的是契合居住者内心深处的深层次心理需求,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感情流露方式表现其内心活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平面设计是时尚的代言词,通常代表着时展的需求和方向,但是这种流行、时尚的元素很难真正经得住来自时间的考验。因此,有大多数的流行艺术通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另外一种流行艺术所取代。现代性是平面设计发展的要求,而流行性则是平面设计本身具有现代性的短暂体现。所以,平面设计要想稳定持久的发展,重点在于保持其现代性的内在潜质,这就必须要和我国传统的艺术元素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留传统艺术长盛不衰的形意,同时也能表达出设计者的神意,从而成为一部优秀的设计作品。
1.2艺术竞争性的要求
竞争性是平面设计和其他艺术类别不同的地方,传统艺术和时尚艺术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恶化矛盾,而且这其中也始终掺杂着市场的竞争性,而这种竞争性就直接影响了平面设计的发展。但是通过借鉴传统艺术就能够有效烦人提升平面设计所具有的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借鉴和改良方面。所以,在多个方面,如产品包装、品牌标志以及广告等都属于其设计的范围,竞争性非常浓厚。所以设计者通常都会依据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来加以设计,而传统艺术无疑就非常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1.3艺术民族性的需要
传统艺术包含着民族性的元素在其中,所以平面设计要想真正发展,就必须要在思想和风格上形成一种传统艺术的文脉和延续,通过这种民族性的平面设计理念来实现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艺术理念的有效融合。[2]平面设计在和传统艺术真正融合之后,其所具有的民族特性也将越来越突出,这不仅仅是怀旧或者仿古,而是一种跨时代的设计理念,不但实现了平面设计现代化的要求,同时也继承和延续了传统艺术文化的风格。
2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2.1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独特的创作传统和艺术风格,随着多个时代的发展和交替,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如水彩绘和水墨画、写意与工笔以及文人画等多种迥异风格的交错发展。这些都为平面设计的理念和方向敞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其中水墨画的风格通常比较随意和洒脱,只求“通意”二字,主要是针对虚与实之间的交替和考量以及对画中的空间和阴阳变化的关系,底蕴非常的深厚。而工笔画则主要需要通过一些精致的作画风格和形式,如以笔触的方式来充分地表现出作画对象的结构,非常考究画者的笔力。很多现代平面设计都开始借鉴中国绘画艺术的元素,特别是水墨画的效果,更是起到了强烈的反响,不但有效地开拓了平面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同时极大地扩大了其设计作品的张力,有效地和传统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
2.2借鉴中国汉字书法艺术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其主要涵盖了多种方式在其中,所以,汉字艺术的造字方式在平面设计当中借鉴得最为广泛。同时,书法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书法的类别有很多,不论哪一种类别都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当中,直接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大多数的包装设计使用的都是文字艺术设计风格。所以,汉字和书法这两者独特的艺术,有效地将中华民族的个性以及艺术的特性凸显而出,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赋予了现代平面设计深刻的内涵,为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2.3借鉴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艺术
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丰富多样、品种繁多,大多数都是由象征吉祥的图案发展和演化而来,因而也被统称为“华纹图案”。这种华纹图案深受广大民众们的喜爱,非的符合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设计理念,同时也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品位。目前在平面设计领域当中所采用最多的图案样式为云纹、方胜、水纹、回纹以及太极、中国结等,这些都直接反映出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因此,现代平面设计要想成功地借鉴其中的深厚内涵,就必须要实现传统图案和现代视觉形态当中的完美对接,并在其中发现并培育出能够真正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艺术元素,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艺术的魅力。
二、艺术设计形式与传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