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20:24: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影梅兰芳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电影美术的舞台设计
电影的舞台设计能真实形象地将电影的信息表达给观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导演的创作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电影舞台设计的色彩体系了剧本中情节的环境特点、时代特征,将流行和传统结合起来,使观众在视觉上感受电影的艺术魅力。电影《梅兰芳》为了真实还原梅兰芳所生活的环境,将电影的拍摄地点设在上海,还专门借来梅兰芳的真实收藏品作道具,充分表现了当时恢弘和动荡的时代背景。为了突出孟小冬这个人物的生活,仿照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在怀柔专门建立了四合院、同仁堂药店等建筑,电影建筑耗资过亿。影片中几场梅兰芳表演京剧时的舞台布景也十分讲究,舞台设计精致大气,舞台上运用蜡烛和灯笼等进行烘托,突出了梅兰芳京剧表演的气氛。电影美术的舞台设计是人物表现的基础,真实的场景设置为人物一生的表现奠定了重要基础。电影《梅兰芳》将明清风格建筑的室内场景进行最大化的还原,主要表现在实木折扇门、檀木落地化妆镜、黄铜洗手盆、高背洗脸架、漆艺折扇隔断、旧式挂钟、木雕地灯、太师椅、大小木雕腿桌、雕花落地大衣柜、檀木雕长案头、金字木雕牌匾等等,形成以了棕色调为主的、旧的实木装饰质感的、沉稳私密的室内空间。这些具有时代感的旧明清家具在色彩、质感和时代性上,将生活在当时年代的任务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电影美术的人物塑造
电影《梅兰芳》中许多人物的塑造体现了电影美学艺术,人物造型设计需要符合原著的人物特点。扮演梅兰芳的演员是黎明,首先他的外形比较符合梅兰芳原型,是属于长相斯文类型的,上妆以后就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电影角色的还原只有外在相似是不够的,还需要内在的锻炼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为了还原真实的梅兰芳,黎明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和练习京剧艺术。影片中的依个桥段是梅兰芳表演剧目《三堂会审》,梅兰芳为了使自己跪着的身形更加笔挺,用钉子固定自己下跪的位置,到表演结束膝盖上已经很被钉子扎伤,演员为了还原真实的场景,也用真实的钉子,使观众感受到最真实的视觉效果,使观众为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无悔追求所感动。扮演青年梅兰芳的演员是余少群,余少群是学越剧出身,气质上跟梅兰芳很相似,更还的塑造了人物特点。王学圻扮演的“十三燕”更是出彩,派头和强调都十分到位。电影开头少年梅兰芳和“十三燕”的斗戏是影片最经典的桥段之一,充分体现了人物塑造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三)电影美术的色彩设计
电影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影响着电影内涵的表达,色彩包括舞台颜色、人物妆容、服饰色彩等。电影中的色彩象征不同的意义,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情感,如在电影中阴云密布的天气里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表现了恐惧、悲伤等情绪;浓烈的颜色表现出温暖的情景。电影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出刺激的视觉效果,彰显出电影人物的情感,使观众印象深刻。在电影《梅兰芳》的开头部分,舞台色彩运用了黑白色,这两种颜色和京剧表演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形成鲜明地对比,表现出了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简单、深刻的追求。梅兰芳和“十三燕”斗戏的场景中,梅兰芳穿的红色戏服表现出了他的年轻活力;“十三燕”脸上没有洗干净的油彩表现了他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要带着面具面对现实的窘境。这场斗戏是在夜晚的室内,场景的基本色调是暖色系里的棕色,运用大块白和小的亮点来点缀画面,用土黄色配合棕色,背景中的红色隐藏在阴影部分,含蓄而有张力。影片中泛黄的木箱、照片,灰褐色的老宅院等场景表现了梅兰芳的童年记忆。影片中士兵红色的衣服,红色的墙和大伯黑色的衣服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影片中任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影片中当时上海的人民衣服普遍是灰褐色的,表现了人民处在困苦的生活中,但是京剧服装鲜艳的色彩又突出在艰苦条件下人们对京剧艺术的追求和热爱。舞台上的梅艳芳画者精致的妆容,穿着色彩艳丽的服饰,四周装饰着许多大红色蜡烛和灯笼,鲜红色的色彩基调暗示了当时梅兰芳事业处在高峰期。
(四)电影美术的摄影艺术
写实是《梅兰芳》这部电影摄影最大的特点,电影摄影没有用任何特技和航拍,而是将现实中的场景原原本本地拍摄下来,体现了这部电影的真实性。这部电影的摄影艺术相比陈凯歌导演之前的影片《无级》,整体画面虽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却更真实。《无级》中场景的色彩运用十分丰富,但是缺乏内涵,观众享受到了摄影和色彩上的视觉冲击却忽视了电影的内涵。而《梅兰芳》这部影片在写实的摄影基础上,对场景进行了高超的精简和色彩的提炼,一切场景充分表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和矛盾。这部电影使用精心的拍摄位置、拍摄距离和镜头的身份特征。整部电影主要以夜景为主,抓住梅兰芳的舞台观感。影片的场景从舞台到后台,从戏院的各个位置不断转换。当演员从舞台退场的时候,摄像就会转向舞台下方幽暗和众多的观众,这样的摄影方式使电影观众犹如置身在电影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到影片中的真实氛围。在“十三燕”和赌徒谈判的情节中,镜头在“十三燕”和赌徒之间来回转换,使电影观众仿佛置身在情节之中。在梅兰芳和孟小冬在舞台上对视的情节中,镜头在两人的眼神之间相互切换,梅兰芳俯视着比自己低的孟小冬,电影观众就仿佛置身在二人对视之间,也在注视着孟小冬。在拍摄梅兰芳登上楼梯的场景时,镜头放在他的背后,使观众仿佛站在梅兰芳背后的地面上;当梅兰芳站在高处和日本人讲话时,镜头升起运用仰视,不断穿行面部特写和眼睛特写,使观众不仅看到梅兰芳讲话的场景,还体会到梅兰芳的内心。影片运用了集中焦点的镜头,使观众看到的人物变得十分清晰,而周围的场景被柔化。比如在邱如白的反映镜头中,他的周围总是一片模糊。堂会那场戏中,在邱如白镜头中,他周围的人物都是失焦的,六爷的大胖脸就只能看清嘴脸。就是在这种情境中,观众才把注意力聚集在邱如白多变、细腻的面部表情中,使情感表达饱满又不失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42-02
2008年,陈凯歌导演在《无极》之后,再次回到他所熟悉的戏剧题材,拍摄了《梅兰芳》。不过这一翻身之作,却褒贬不一。这其中当然有《霸王别姬》的原因――《霸王别姬》既是巅峰,那后来之作,便难免高山仰止了。其实虽同是戏剧题材,同出于一个导演,拿《梅兰芳》和《霸王别姬》进行比较,是颇有不当的。《霸王别姬》改编自名著,在原著中已有感人的情节,活生生的人物及一应的悬念、冲突等等,其中的灵魂人物程蝶衣,只是个虚构的人物,可任导演发挥。
而《梅兰芳》则不同了,梅兰芳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确切说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大人物,陈凯歌不能随意的去虚构他的身世,也不能随意地去虚构冲突,所选事例,只能在真人真事上进行发挥。所以《梅兰芳》题材上的把握,难度是极大的。作为梅兰芳的传记电影,或者更适合拍的当是纪录片,而不是剧情片。
但这部投资过亿的大制作电影,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而站在剧情片的角度,这部电影的叙事,是有着重大失误的,那就是影片叙事的割裂。这里,笔者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来认识影片的叙事割裂;第二,进一步探讨这种叙事割裂,对影片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梅兰芳》的叙事割裂。
本片的故事,由三个段落组成。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在京戏方面的天赋与执着,因为这份执着,他与传统势力决裂,并取得了成功;第二部分,主讲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婚外恋情,其以悲剧结束;第三部分,讲述抗战期间,梅兰芳在日本人的之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直到抗战胜利。一个人的一生,本有许多的段落,导演选取梅兰芳一生中这三个最重要的事件,本没有什么错。可在三个段落的叙述上,彼此却严重割裂,是一种分裂的叙事。如故事的第一段,在这一段之中,导演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讲述少年时期梅兰芳在京戏方面的天赋,尤其是他结识邱如白之后,大胆突破成规,并以创新取得胜利。而到了故事第二段,奇怪的是,梅兰芳这种对京戏的痴迷,似乎一下子不见了,或者说,谈了许多。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梅兰芳出现于舞台的次数减少,是梅兰芳对于出演美国起初的犹豫,是梅兰芳在与孟小冬相恋时,对应酬的无奈。故事的第二段,京戏对梅兰芳而言,更像是个职业,职业而已。
这或者是由故事第二段决定的,因为故事第二段的核心,是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为了凸显这一份爱情的无奈,梅兰芳对应酬“座儿”的情绪抵制,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的角度来说,这种抵制,似应当更多的表现为梅兰芳自己内心的挣扎,这才是在前一段落的基础上,进行的连贯叙事。而导演选择的表现,却是邱如白的横加干涉。
更严重的割裂,是第二段到第三段。第二段的核心是恋情,虽然孟小冬到底离开,但到了故事的第三段,孟小冬最起码当还有一个身影。第二段故事中,梅兰芳为了孟小冬连“座儿”都不愿答谢,深情如斯,那么第三段之中,当梅兰芳放弃演出时,就没想起过那个曾经同台演出的红颜知己?当梅兰芳为战火逃离时,就没关怀过这个曾经的恋人是生是死?
故事第三段的核心是表现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可这和第二段的恋情,并非不能兼容。相同的情形,我们可对比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这部影片之中,华莱士初恋情人美伦的出场时间,还不如《梅兰芳》里面的孟小冬,但美伦死后,影片的安排,是华莱士并没有将美伦忘记,不时的梦里相会,在临死的最后,还“看到”了美伦在人群中的召唤。这种连贯的叙事,在影片最后使爱国之情和爱情,都达到了升华。
可知这不仅不是矛盾的,相反的还能凸显。《梅兰芳》的第三段之中,孟小冬到了哪里去?是否平安?对梅兰芳是否留恋……这些都是作为剧情片,观众对一个主要人物,所自然而然关注的。而影片中第三段我们所看到的,是孟小冬连个最基本的交代都没有,仿佛这部电影之中,从来就没有这一号人物。
由上可知,这就是影片的割裂叙事了。
那么,这种割裂的叙事方式,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笔者认为后果有二:一是破坏了影片的整体感,造成观赏的乏味;二是造成人物形象含糊朦胧,破坏人物塑造。
其一,来看对影片整体感的破坏。在常规叙事中,影片是需要一条统一的情感主线的,情感有起伏,才能避免观赏的乏味。所以成功的影片一般都在段落间设置有小点,而小的设置又不能偏离主线,顺着主线,或正或反,使观众情感逐步递进,最后达到整部影片的。仍比如《勇敢的心》,影片的点大致是――爱人的死去和英雄的觉醒,英雄举起自由大旗并取得胜利,英雄的死亡和对自由的呼唤。这三个点,前后相连,将观众情绪第次推进,在最后一幕,达到情感的最。
而回看《梅兰芳》三个段落的点,它们彼此割裂,毫无关联。第一段落,梅兰芳与十三燕的对决,投机者的加入增强了故事的冲突意味,梅兰芳的首败,使得故事也有个转折,算是精彩;第二段落,梅孟两人的恋情,温馨惬意,孟小冬的爽朗,梅兰芳的略显呆板,都让陈凯歌较好的刻画了出来,雇佣者枪逼孟小冬那一段,台词虽然“雷人”,但在气氛的营造上,也算差强人意。第三段落,梅兰芳与日寇的斗争,第一回合平淡无奇,之后邱如白代梅答应演出,一下将梅兰芳推到了风尖浪口,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将故事推向。不过这只是第三段落的,并不是整部电影的。因为整部电影的核心,并不是爱国。
那么整部电影的到底在哪里?影片的割裂叙事,使影片缺少统一的情感线索,进而缺失主线意义上的起承转合,影片三个片段的三个点,彼此分割,毫无关联,没有起到对观众情绪第次推进的作用。整部影片,有小铺垫无大铺垫,有小悬念无主悬念,有小转折无大,感觉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更像是一部《梅兰芳》的片集,这种整体感的缺失,其在观赏上的冗长乏味,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二,再来看对电影中人物塑造的破坏。看完《梅兰芳》,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大部分观众记住了邱如白,对梅兰芳反而没什么印象。这对于一部梅兰芳的传记电影来说,就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了。
一部电影,其人物塑造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演员的表演;二是电影本身的文本设定及拍摄问题。这部电影邱如白“喧宾夺主”,当然有表演方面的原因。孙红雷演技深湛,将邱如白对京戏的痴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黎明臃肿的身材并不适合表现舞台上女人的梅兰芳,比如其中黎明身穿白色西服,和章子怡即兴对戏的那一段,便看不出有任何的女人韵味。
但抛开舞台,黎明将生活中男人的梅兰芳,还是表现得丝丝入扣的。两人在表演上并无多大差异,即使微有差异,也不至于成为把《梅兰芳》变成“邱如白传”。其中的主因,还是出在电影的割裂叙事上。
让我们来看《梅兰芳》,电影的三段故事,讲述了这位大师不同的品质,可以表述为:
1、在京戏上的天才;
2、对艺术的痴迷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对爱情的真诚与渴望;
4、身虽伟大,心是平凡;
5、对国家的忠诚;
……
一个人的品性,原本有许多不同的方面,陈凯歌这样去表现,原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问题是,电影的割裂叙事,总是使得在展现这一品性时,抹杀了另一品性,或者使两者变得矛盾。
比如在表现梅兰芳对京戏的痴迷这一品性上。我们看到,第一段之中,虽然邱如白为梅兰芳不惜辞掉工作,但是,在京戏的痴迷上,他并没有压倒梅兰芳,因为梅兰芳不惜与十三爷爷挑战,勇于唱新戏《一缕麻》。而到了故事第二段,他的这种痴迷,似已不如邱如白;到了第三段,梅兰芳拒绝出演,蓄须明智,而同时的邱如白,却是为了让梅兰芳的演出,忘却国家。导演的这样的安排,本意是反衬梅兰芳的爱国,可这样安排下来,梅兰芳的爱国形象固然是凸显了,但邱如白对京戏的痴迷形象,也通过反差,骤然提升。在接下来的第三段之中,邱如白的痴迷形象异常鲜明,而梅兰芳,却由不得散漫了。
又比如影片第二段,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是核心。所以导演费了很多的手法,去刻画他们感情真挚的一面。两人的雨中浪漫相遇,舞台上的默契配合,看到落魄伶人朱慧芳时的心心相惜……等等,甚至在人物的安排上,导演把妻子芝芳设计成一个相对强权的女人。家妻不贤,是以有了梅兰芳情感的出轨,可以说,第二段的梅兰芳,是一个重感情的梅兰芳,他对孟小冬的感情是真诚的。可这种真诚,到了第三段,瞬间就转换成梅兰芳夫妻患难与共的画面,而孟小冬无影无踪,那么回思整部影片时,梅兰芳当初对孟小冬,到底是真诚的爱,还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为了展示梅兰芳爱国的品性,便将之前其对待感情真诚的一面忘记。导演在故事的三个段落中,塑造了梅兰芳性格的各个方面,可陈凯歌似乎总是犯同一个错误:为了表现这一段落中,梅兰芳的某一品性,于是全力营造,结果忘记了上一段落中,梅兰芳原有的品性。这种割裂叙事,其结果必然是对原有形象的消解。看罢《梅兰芳》,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梅兰芳?似乎看到了他的很多方面,但事实是什么也没看到。
这就是笔者所要谈的两个问题了。概言之,就作为剧情片的角度来看,《梅兰芳》的割裂叙事,是失败的。前面说过,梅兰芳题材本身难度极大,既要作为剧情片,其虚构的空间,又是非常的小。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体谅陈凯歌的难处。
从表情的角度看,影片以梅兰芳的人生轨迹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他一生中“死别”、“生离”、“聚散”三个重要片段,分别以亲情、和爱国之情为情感内核,阶段分明、层层递进,感人至深。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形象饱满、活生生的一代京剧大师兼凡人的梅兰芳。
其次,影片中的亮点与看点足以令观众为之倾倒。
我认为,影片的前半部分是本片的亮点,是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部分,是《梅兰芳》作为传记性艺术片最为成功的部分。
说它最为成功,首先表现在剧情感人。在梅兰芳与十三燕斗戏一节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悬念层生。十三燕斗戏失败,遭辱受挫、被逼致死,让人同情、深省。少年梅兰芳时刻不忘“大伯”遗训,为伶人地位的提升做着不懈的努力,令人感动。其次是主要演员表演到位、出彩,将各色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其中最为出彩的是饰演“十三燕”的老戏骨王学圻、饰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扮演孟小冬的章子怡。再次是画面美,旧时的戏园子、四合院、音乐、舞台动作、梅派唱腔都在这一部分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我们大饱眼福。
我相信,看过《梅兰芳》的人不会忘记十三燕。这位被誉为“伶界大王”的京剧名角,与梅家有着三代情谊,梅兰芳叫他“爷爷”。在梅兰芳的大伯去世之后,实际上是他担负起了培养梅兰芳的责任。对梅兰芳来说,十三燕既是师父、前辈更是亲人,是一个影响了梅兰芳一生的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与看不起伶人的权贵矛盾,与时代矛盾,与梅兰芳矛盾,与他自己矛盾。而饰演十三燕的王学圻,不愧是老一派的实力演员,无论是作为“伶界大王”该有的扮相、身段、手势,还是略带黑色幽默让人笑中带泪的演绎,都把这个血肉丰满而复杂的十三燕给演活了。他的那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显示了一个血性爷们的豪迈之气,也成了影响梅兰芳一生的箴言。
由青年演员余少群扮演的少年梅兰芳,形象俊朗、清纯、楚楚动人,将一个初露头角、不负众望、谦虚好学、浑身充满了灵气的“名旦”演活了。
由大牌影星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的出场,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这不仅是剧中人物孟小冬以及剧情本身(红颜知己、婚外恋情)的魅力,更是演员本身的魅力。章子怡不愧为国际巨星,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给人以美感。在她身上,外在的形象美与内在的真诚、灵动与大气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由此,人们会更加理解并原谅梅兰芳的婚外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就是明星的效应。
另外,影片还有几位人物对梅兰芳的塑造也举足轻重。譬如孙红雷饰演的邱如白、英达饰演的银行经理六爷、陈红扮演的梅兰芳妻子福芝芳等都很出彩,但相对来说,这些角色的扮演着,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换了别人也可能会演出同样的效果;而上述几位却不然,剧中人物就是为他们设置的,非他们莫属,只有他们才能将人物演绎到极致。《梅兰芳》一剧若没有他们,真不知会是个什么样子。
最后说说黎明饰演的成年梅兰芳。如前所说,黎明饰演的成年梅兰芳有点不尽人意,特别是与上面提到的那几位熠熠生辉的角色相比,显得有些逊色。这或许会成为影片制作中的一个不可挽回的遗憾。
由于有了上面讲的亮点与看点,让观众在审美欲求上有了一定的满足,并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对主要演员黎明的苛求。这样,观众既可以较为全面看待《梅兰芳》的得失,又有可能以宽容、体谅的心态来看待黎明的表演。
正像有的网友所说的,就整体来看,黎明的表演还是极用心的,只是很难达到人们的预期值,毕竟他饰演的是一代大师梅兰芳。所有人都会给他很高的要求,所以黎明面临的压力很大。
1、梅兰芳人生的第一个竞争对手就是和梅家有三代情义的老艺人“十三燕”。梅兰芳的出现,动摇了十三燕的地位。决战不可避免,但是梅兰芳第一场就输了,他还有两天的时间可以挽回败局。不顾众人的反对,梅兰芳改演时装新戏,结果大获成功。胜负已定,梅兰芳劝说十三燕放弃第三天的演出,却遭到了十三燕的拒绝。
2、梅兰芳渐入中年,有了妻子福芝芳(陈红饰)和可爱的孩子们,他的事业如日中天。1929年,他接到了赴美国演出的邀请。在京剧舞台上专门扮演男人的女艺人孟小冬(章子怡饰)第一次见到梅兰芳就看到了他眼中的忧郁,而她开阔爽朗的性格感染了梅兰芳。他们同台演出,有了一种把自己同对方糅在一起共同分享的愿望。这时,梅兰芳的妻子福芝芳对孟小冬说,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观众)的。
3、梅兰芳因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决定不再登台演出,在梅兰芳多次拒绝日本军队对他发出的演出邀请时,却吃惊地听到了自己即将复出的消息,而向社会公布这条消息的,正是匿名的邱如白(孙红雷饰)。
(来源:文章屋网 )
北美电影票房分析 牛仔险胜蓝精灵
上周末北美票房冠军的争夺是今年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最终环球的《牛仔大战外星人》(cowboys and aliens)以不到100万美元的优势险胜索尼的3d新片《蓝精灵》(the smurfs)。前者上周末在北美3750家影院进账3643万美元,平均单厅收入9715美元;而《蓝精灵》则在3395家影院收入3561万美元,10489美元的平均单厅收入是票房10强中最高的。两片基本平分秋色。作为《钢铁侠》(iron man)导演乔·费儒(jon favreau)的大片新作,《牛仔与外星人》之前被寄予厚望。其虽然在成年观众群的争夺中占到了上风,但更多的家庭观众还是选择了主打怀旧牌的《蓝精灵》。
另一部在较大范围首映的新片是华纳的爱情喜剧《疯狂愚蠢的爱》(crazy, stupid, love),以1910万美元的数据排在票房榜第5位。华纳的另一部喜剧片《恶老板》(horrible bosses)在上映的第4周守住了票房第7的位置,凭借不错的口碑,该片上周再收719万美元,39.5%的跌幅是票本文由收集整理房10强里最低。该片在北美的累计票房已达9629万美元,破亿指日可待。
其他长线影片方面,在几部新片的联手打压下,前一周的的票房冠军《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以高达60.7%的票房跌幅退位。该片上周末进账2555万美元,累计收入1.1742亿美元。
此外,《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上周末在北美4145家影院进账2198万美元,跌幅53.7%,上映19天累计收入3.1851亿美元;该片上周也继续称霸国际市场,再收6640万美元后,海外累计票房达到6.9亿美元,全球票房正式突破10亿大关,刷新了该系列的卖座纪录。而派拉蒙的《变形金刚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则继续以微弱优势保住了北美年度票房冠军的宝座,该片上周末以609万美元的成绩排名第8,在北美累计收入3.3801亿美元,海外总票房则达到了6.45亿美元,全球票房同样即将突破10亿美元大关。
从中国有电影以来,写实主义风格始终是主流。从《春蚕》到《夜半歌声》,从《神女》到《马路天使》环管是偏于心理刻画还是现世勾勒,每一部作品都如同张爱玲在《传奇》再版里的那句话:“生命也就是这样罢――它有它的图案,我们惟有临摹”。如果仅仅是“让生命来到你这里”,做一个屈从的顺民,到底还是凄哀的。人总要有一种参与创造的精神,不管这样的创造是无功而返,还是浅尝辄止,都不能匆匆忙忙,庸庸碌碌的只做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客。为了能够给生命涂上一抹亮色,中国的电影导演们,不论是至今仍在高梁地里挥舞着大红旗帜的张艺谋,皇城脚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冯小刚,还是孤独伫立《站台》看时代风驰电掣的贾樟柯,忘情握住《紫蝴蝶》坐看云开云散的娄烨都在努力地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一张张胶片。这种努力是忘情的。但总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特例。2008年的岁末,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用他一以贯之的表现主义手法,在不经意间让我们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熟悉在梅兰芳的传奇经历似乎在《霸王别姬》中有所影射,陌生在梅兰芳孤清寂寞的眼神仿佛一直都在蔓延于剧场的每一个角落。这个眼神是虞姬的、洛神的、林黛玉的、梅兰芳的,当然也是陈凯歌的。
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中写道“创造过程是一种途径,以满足某种渴望和需求……特别是审美艺术创新中,作品常常不仅表现了新客体,而且也表现出了这种渴望。表现出了这种朦胧的追求,表现出了这种持续不断却从未完成过的努力,它具有一种可以意识到的动机和一种意识不到的动机。”陈凯歌为何如此热衷梅兰芳题材,从1993年的《霸王别姬》到2008年的《梅兰芳》,时隔十六个春秋,陈凯歌仿佛走了一个轮回。在轮回中,程蝶衣与段小楼的“镜花缘”终于落脚在梅兰芳孤清的《夜深沉》之间。“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如果说舞台上的虞姬是把她的孤清投影在举头问月之间,那么舞台后的梅兰芳则把这份情感消融在临镜贴花的低眉不语之中。虞姬是幸运的,生命中总有个霸王相伴的痕迹,自刎于乌江留给世人华美的转身:而梅兰芳却没有这般幸运,他默默地将个人的喜怒悲欢消融在浓浓的妆容之后,只有在卸去油彩,面对镜中素颜的自己之时,才懂得何为人世苍凉。真实的梅兰芳是舞台后妆镜前没有扮上戏的梅兰芳,只有与镜中之人四目相对才能从对方的影中获取生存下去的力量。或许就是这种无奈的苍凉,打动了陈凯歌,让他把剧本《梅兰芳》从一个故事幻化成一段唱腔,这唱腔中有“咿咿呀呀”的缠绵,也有欲语还羞的心曲,电影中重复出现的几个“镜子”特写幽幽地流淌出那有关于梅兰芳自己的《夜深沉》。
一、现世与舞台之镜
电影《梅兰芳》中第一个有关于“镜”的特写出现在十三燕与戏园子老板谈话的一个片断中。老板采用激将法,要挑拨十三燕与年轻的梅兰芳斗戏。通过镜头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正面的恶的表情,那种貌似恭维暗中藏刀的奸笑会让人不寒而栗。在镜头的深处,透过梳妆的镜子隐约折照出十三燕的面影。这是一个不甚清晰的面影,但洪钟一样的声音和眉宇间的英气还是隐隐透出自信满满的心性。于是在众人的怂恿下,一场师徒大战拉开了帷幕。一边是铿锵有力的沙场之战,一边是凄情缱绻的思夫之曲。当最后的一场大战在黛玉“花飞花谢花满天”的浪漫曲调中悄然落幕之时,十三燕一生的京剧演出也要华美收场。所有的观众在戏园子老板的挑唆下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投掷在十三燕视为圣洁的舞台上,即便在他的唱腔中我们听不出什么异样,但是可以想象他的内心该有多么的无奈与凄凉。此时他才不得不承认:梅兰芳的时代已经来临。电影中把他辞世前的面影留在舞台后的妆镜前,这张脸上弥漫着幽怨与苍凉,但同样镌刻着对年轻梅兰芳的期许与眷顾。梅兰芳穿着戏服匆匆赶来看“爷爷”,可是爷爷留给他最后的一个记忆是倒在坐了一辈子的太师椅上,梳妆镜前空响起老伶人一生的叹息。
如果说前后两次镜子里反照出的十三燕隐喻着传统京剧曾经的辉煌与落寞,他所代表的逝去年代永远尘封在历史履历之上,那么随后的镜子里出现的人影则永远驻留在梅兰芳的情感日簿之间,这便是孟小冬。当年菊坛,梅兰芳和孟小冬,一个“易牟而钗”的“伶界大王”,一个“女扮男装的头号坤伶”,世称“冬皇”,二人的珠联璧台可谓梨园佳话。只可惜这段姻缘最终也落得个曲终人散。小冬的离去,自然有俗尘的羁绊,这其中包括“梅党”的阻挠和福芝芳的怨愤,用电影中的话来说,“谁打破了梅兰芳的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在“梅党”们看来,梅兰芳是要出离于现世俗尘的,正应合了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萨多夫其基的话,“演员和角色之间连一根针也放不下”。但细考究二人性情,我们还是会发现导致二人离散的是冥冥中已有的安排。
孟小冬是脂粉堆里的伟丈夫,梅兰芳是伟丈夫中的俏佳人。乾旦与坤伶的爱情往往迥异于常人的相恋。何谓常人的爱恋,电影《梅兰芳》中讲的很清楚,梅兰芳对福芝芳的爱是放不下,对孟小冬是舍不得。梅兰芳与福芝芳的结合是俗尘之恋,也是常态之恋。这样的爱情即便两个生命合为一体,但仍旧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他所放不下的是家庭的责任和事业的重担,而与孟小冬在一起他所舍不掉的是两个性灵的合二为一,终生相依相伴,不再孤独。就像镜子里出现的小冬的身影一样,梅兰芳看见的不仅仅是孟小冬在镜子里的影子,其实看见的是他自己。如果有了这个相伴,梅兰芳将不再孤独,但也正因为有了这个相伴,梅兰芳便会失去他孤高的黛玉、凄美的虞姬和惊艳的贵妃。于是为了成就舞台上的梅兰芳,孟小冬决定先行离去,因为她知道如果她不离去,他是不肯走远的。正如张爱玲所述,“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当小冬在镜子前跟梅兰芳分别的时候,我们分明看到她虽然走出了这镜子的边沿,却分明走到了梅兰芳心海的深处,而且永远都不会出来。
什么是爱,影片主题曲《你懂我的爱》中也隐隐透出,“我们的爱只有我们明白,不需要说太多,还没结过的花朵已经随风牢牢记忆在那年的春风”。这是刻骨铭心之爱的完美呈现。亦如张爱玲曾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二、隔世与人生之镜
《梅兰芳》中“镜”的意象有实像,也有虚像。十三燕和孟小冬在镜子前的投影定格在梅 兰芳记忆深处。而另一个虚像却永远锁住了梅兰芳的心门。这便是梅雨田的纸枷锁。“纸枷锁”的影子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特别是在电影后半段。当梅兰芳在悲怆的情绪下独闯纽约百老汇舞台并一炮走红之后,他已经隐隐啜啜碰到了伯父讲到的那个纸枷锁。何为纸枷锁?陈凯歌导演曾这样解释,“这是一个象征物,象征着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古往今来,任何时代只要你是知名人士,你必须有一个纸枷锁。”这是一种对“名”的负累。盛名之下,人会陷入一种禁锢,被囚禁的情感漩涡之中。就如同京剧,一个非常讲规矩的行当,它的唱念做打,一举一动都有明确的程式。这种程式化的表演离间了生活与舞台,也离间了粗俗与崇高。以京剧为代表的演艺圈中,每个在镁光灯聚焦下的人影都被禁锢在一个崇高的境地,不能有丝毫亵渎艺术、亵渎崇高的举止。便如这纸枷锁,它看不见,因为在热闹场中的人谁会扛着这个丑陋的东西,但它却如影随形,如镣铐一般规定了人的一言一行。更因为它是一撕即碎的东西,便更令人惊恐,就如同人的名誉,旦夕之间会毁于一旦。
电影《梅兰芳》中就有扛着这纸枷锁而没有很好保护它。有意或无意将它撕裂的例子,如十三燕。“伶界大王”的牌匾,压得他喘不过气,逼得他只能胜不能败,窘得他只肯守着逝去的光鲜而不肯细细品读时代的声音。当他与梅兰芳斗戏并落寞收场,我们分明听到那个纸枷锁被撕裂的声音,这声音低回却惊心动魄。无独有偶,当梅兰芳被众多“梅党”簇拥着要去接受那块“伶界大王”牌匾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隔世里伯父的声音,所以他没有去揭开那个牌匾的“红盖头”,没有重蹈覆辙。
当年伯父曾劝梅兰芳不要唱戏,就是害怕他将来会碰上这个纸枷锁。其实即便梅兰芳真如梅雨田所说,不入梨园行。也难逃一个纸枷锁。放眼红尘中人,哪一个能逃得掉这个若隐若现的羁绊。纸枷锁如同在每个人心海里的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这面镜子前“吾日三省吾身”。“胸中正,则眸子t焉。胸中不正,则眸子g焉。”(《孟子》)扛上枷锁,它是你做人做事的一个规矩,面对镜子,它使你“明心见性”。如果能将枷锁看成镜子,你便学会“镣铐下的舞蹈”,虽然时有局促,但若习惯了他的规范,你将跳出另一种激情,舞出另一种精彩。
为什么会选择一代大师梅兰芳的故事作为新片,他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梅先生是一个有一层光晕的人,大家都会谈到他的艺术成就,但是对于他是怎么样崛起的,却几乎知之不详。他是一个典型的在时生重大转换的时刻登上历史舞台的人物,中华民国如果不建立,可能京剧还是老生的天下。梅兰芳是在一个非常矛盾的环境中长大的。他的家境很普通,年轻时候甚至有过帮人陪酒这样不堪的经历。到他成长的阶段,又家道中落,他怎么能够成为中国近代的戏剧大师?在旦角这个行当独步天下?在这个行业里,他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个远涉重洋到日本、俄罗斯、前苏联和美国演出的这么一个人物?
这些情形似乎都不应该发生在梅兰芳身上。所以这是我对他发生兴趣的地方,我拍梅兰芳的诱惑,就在于你可以用比较长的时间,非常全面地看到这个人的生活、性格、经历的所有方面。你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接近一个你原来并不了解的人。而这个研究过程越深入,对梅兰芳这个人,那种敬佩之情,我越觉得油然而生,我感觉我们今天在做的好多事情,其实梅先生早都做过了,做完了。
这是一种佛家境界
你说“每个人都是梅兰芳”,这话该怎么理解?
我觉得也很有趣,通常一个历史人物能出现在今天观众的视野之内,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个就是国力的增强,一个就是举国维艰。这两个情况在2008年同时出现了,一方面是改革开放30年以后,中国在大的国力方面的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又遇到从雪灾到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我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拿梅作为一个时代坐标,去印证今天中国人应该怎么对待,这样会有说教的意味,但是实际上我觉得梅兰芳的重要性,是在于他在历史的暗涌中间,隐隐地在做着一个示范。我们其实可以从他的故事里面,得到一点我们今天需要的东西,所谓人人都可以成为梅兰芳的意思,就是说他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是这种意思。
所以你设计的故事,让梅兰芳终生为了逃离那个“纸枷锁”?
纸枷锁是一个象征之物,象征着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古往今来,任何时代,只要你是知名的人士,你必须有一个纸枷锁。梅兰芳也不例外,甚至在今天的演艺界里头,还能看到听到很多对纸枷锁的抱怨,很多人选择撕碎纸枷锁,离开梨园行,离开这个演艺圈。山口百惠是最好的例子,那就彻底干脆不做这一行,纸枷锁也自然就不在了。
我们看到韩国的一些演员,就去自杀,那就是承受不了这个其实看上去没什么份量的枷锁给予他们的压力。但是我觉得。梅兰芳之所以会被看成是一个温柔的抵抗者,是指他在面对社会、梅党、家庭甚至他的情人时,他能够自由自在地与他的纸枷锁共存,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佛家境界,这不是一个常人,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
梅兰芳如何面对自己的恐惧
“死别”、“生离”、“聚散”是《梅兰芳》的三段故事,为什么在一个贺岁档期里用这么悲情的主题结构电影?
其实我觉得死别、生离和聚散,都是人世的常态。佛家老是在讲“无常”。也讲“无挂碍故无有恐惧”。我觉得《梅兰芳》没有太多的悲情,而是说了人活着的常态而已。譬如讲梅兰芳和孟小冬之间的,我觉得这个段落挺有意思的。分别,可能是爱情经典的永恒主题,能成就了的爱情,不足珍贵。不能成功的,比比皆是。罗米欧和朱丽叶,杨玉环和唐明皇,范蠡和西施,董永和七仙女。所以我觉得梅、孟的故事可能在很多年以后会成为民间故事,然后就变成了董永七仙女那样的故事,都说不定。所以故事的力量就在于他们最终是一个离别的结局。
在《梅兰芳》中。你虚构了梅兰芳和爷爷十三燕打擂,然后老生时代结束旦角时代来临。历史上梅兰芳没有和谭金鑫培打擂之说,你这么处理是怎么考虑的?
首先我自己觉得十三燕不是谭鑫培,不能够把他说成是谭鑫培,十三燕这个人物也还是老前辈的一个综合体。历史上存在着梅兰芳和其他人打擂的事情,在京剧界打擂是经常见的事,我在吉祥,你在广和楼,这就是打对台。我之所以写这一段,有一个叙事上的考虑,就是梅是怎么登上所谓时代潮头,出现在京剧舞台上的,如邱如白所说,你的时代到了。时代真的是非常有力量的,它有摧枯拉朽之功,而且时代的改变是不预先通知的,一个晚上可能一座泰山北斗就崩溃了。
当十三燕的艺术生涯结束之后,恐惧就在梅的心中产生,他担心他也会遇到相同的情况,他也会被时代甩掉。我觉得这中间,实际上有一个大家都能够理解的东西,就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的嘈杂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和担心,那么且看梅兰芳这个人是怎么面对他自己的恐惧。
为什么在影片中,福芝芳、孟小冬等人是真实的,梅党成员却又采用艺术加工方式,而且将历史上众多梅党成员化身为邱如白一人?
因为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是不允许你虚构的,比如说假如我们把孟小东的名字改成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这就会引起误会,因为在梅先生、孟小东,梅孟之间的恋情之外还有别的,这个就不对了。另外福芝芳的名字肯定是不能够用虚构的名字。
可是像邱如白这样一个人物。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就是在所谓轻重虚实的比例关系中间,他在这部电影中应该占什么样的位置?如果我倾尽全力仅仅去塑造梅兰芳的形象了,最后就会出现失重的状况,让大家觉得没有太大的意思。
所以我们才会想到这个戏基本上是一个群像式的戏,我们更多地希望通过剧中人的眼界,其他人物的眼界来看。通过写别人来写梅兰芳,把梅兰芳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的描写能够合在一起来做,特别是在戏中,所有的人都是爱梅兰芳的,都是尊重梅兰芳的,同时也对梅兰芳有索取。
虽然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但是你还是用虚构的方式来表达?
我希望做得不生硬,也不说教。因为我觉得电影它是这样的一件事,是一个写实的东西,电影离开写实恐怕很难生存。写实有两个重要的标准,我这次在演员工作的状态中就老提,我说我们的表演也好,故事也好,都要合事理,事理是第一步的,合了事理以后我们要合情理,你如果用蛮力,不顾事理和情理,只一味地追求所谓好看,可能南辕北辙的局面就会出现了,但是在合事理合情理之后,是不是我们又可以让这个电影有一点点烟水苍茫的感觉。
邱如白是电影中最为复杂的人物
在电影里,实际上是以梅兰芳和邱如白的故事贯穿全片,为什么你花这么大的篇幅在他们身上?
他们是这部电影中间最有价值的一对人物关系。邱如白这样一个由梅党中间的众多人物集合起来的这么一个形象,他曾经是梅的引路人,对梅有过非常大的帮助,但同时梅党和梅之间也不是没有矛盾。梅党有世俗心态,有虚
荣心。他们希望他们捧的这位名角能够成为伶界大王,而梅兰芳是最怕做大王的,他认为一旦成了大王,他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做了。邱如白是整个电影中在内心世界的角度讲,最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对梅无疑有极深的感情,但他的第一个身份并不是导师,而是超级粉丝。但是邱如白并没有断臂之情,他说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这句话对邱如白而言并不完全是借口,并不完全因为他是出于妒嫉,不允许另外一个人过度接近梅兰芳,在某种程度上他说的是真理,他是对的。
在整个故事中间,邱如白往往是对的,比如在开始的时候,梅兰芳告别舞台,邱如白认为你的时间是不能那么计算的,你不是完全为一个寻常世界而生的,他举例说难道德国占了英国。英国就永远不演莎士比亚了?
我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最深刻地反映人性之间的角力,是反映他们对整个世界,对京剧看法上的冲突,邱如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站在他(梅兰芳)的床前说,我现在懂了,你不过就是想做个凡人,也许你一直都是个凡人。
我看报纸上有说,他们最后是恩断义决的局面,我一直都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他们是把过去了结,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这个电影最后是结束在邱如白买了站票,站在那儿看梅兰芳复出的演出,他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超级粉丝,他真正做到了。
梅孟恋是高山流水
编剧严歌苓认为,梅兰芳一生从没伤害任何人,除了孟小冬。你如何看待梅孟恋?
其实史实和电影表达一定会有区分的,也可以说这是拍这样一种类型影片的天然限制,当我提到梅葆玖先生的时候,我非常钦佩。他虽然年过70,但他是一个新时代的人,我觉得他对梅氏家族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让时间的光线照亮这个曾经隐藏着一段隐秘爱情的角落,让大家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情,其实是对他父亲最大的尊重。
但是我要适度谨慎,不能够让人感觉我以梅孟恋作为电影的卖点,那样的话我对不起葆玖先生。梅孟恋只不过是电影中间结构的一部分,如果把梅孟恋作为整个电影的内容来加以铺张,那我们拍的不是梅兰芳。
人生的缺失就在于不完美,可是在不完美中间我们更能看到这个情感存在的价值,他们两个是高山流水的关系。不管结局怎样,不管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什么,我觉得两个人都彼此留恋,恐怕一直延续到他们生命结束时,这对一个电影来说已经够了。
你和梅家的合作如何?
梅葆玖先生在很多具体事情上给了我帮助,他指派老师教演员们学戏,电影里梅兰芳的唱段都由他亲自来录制。当我们有一次吊车倒塌,引起一场虚惊之后,他第二天发一个短信说昨天的事我听说了,我很担心,同时我希望大家都能保重。我觉得他真的是关切我。
希望对这部电影不要过高的期待
这次拍摄很容易让人把《梅兰芳》和《霸王别姬》相提并论,你是否感到有压力?
其实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压力,我完全是把它当做另外一部戏来看,我觉得这样想是比较妥当的。我们虽然说梅先生是时尚风向标,他有那样传奇般的经历,但是对于今天年轻的观众而言,梅兰芳毕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使这部电影变成一个今天的电影,这个反而是我们比较关切的一个事情。我们的压力来自于制作,就是我们怎么去有一个合适的景,能够拍这样一个戏,那些具体的事物占了好多时间,电影必须要具有那样的气氛,我们差不多所有的大景都是自己搭建,那个规模的确非常大。这景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让人物能够有一个真实的存在的生活这样一个场所,所以这方面我们是花了挺大的劲来完成的。
开机之初,你对这个电影有什么期待?或者说你给自己定下了怎样的目标?
至于说到我想把这个电影拍成什么样的面目,我觉得还是延续着过去的说法,我就希望它不是浮光掠影。我也没有太大的报负,我希望大家对这部电影不要过高地期待,这是说的真心话,对这部影片,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能做的,只是在整个电影的一个创作完成的流程中间担任一个环节,其他的工作要靠别人来做,我相信他们也会做得比较好。
严歌苓是一个善于刻画女性心理的作家,《梅兰芳》多数的戏是男人戏,为什么选择她作编剧?
我认识严歌苓主要还是通过她的小说,我看过她好多小说。她也有别的作品的版权在我手里,只是现在不能拍,像《白蛇》这样的,特别好。我觉得严歌苓老师的小说比较对我胃口的地方,就在于她的人物都是在一个比较严峻的生存状态中间出现的,这种非常尖锐严峻的生活状态。开始和她描写人物的性格,发生特别剧烈的冲撞。所以我觉得她的小说是含情脉脉的,但又是笔墨很张扬的,她的小说中间潜在的,或者是隐形的一个关于自由的概念特别的引人注目,我觉得,就是个人自由。其实写男写女这事,倒不是特别重要的。
我没有纸枷锁,我没那么重要
看过点映的观众觉得《梅兰芳》还是文艺大过商业,你怎么看?
其实我觉得中国的电影,国产电影在自己的市场上面还在走一条摸索的路,现在所有的结论都还为时过早,也许在商业这两个字里头,反映着观众的一个很大的对电影的愿望。也许在艺术这两个字里头,也包括着一些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东西。所以我自己的看法,还是念经的人常说的是一不是二,不要把这两件事情真的看成是分开的。
因为我觉得所谓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这样一个概念,是从西方电影市场来的,它不是我们自己的特产。我的意思是说,其实很多的过去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包括京剧的作品,都是在艺术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但是也并没有影响它的市场,比如说梅兰芳一场戏,那是场场满座,你到底说是梅的商业号召力呢?还是梅的艺术实在是太好了呢?
你如何看待《无极》上映前后的那些风波?
我是经历过的人,所以我记起李碧华说过的一句话,说一个电影一个戏能有这么多人来看,那你真是应该觉得高兴的事,我的电影能够引起这么多的议论,我还来不及感恩呢。是吧?可能大家想象中我一定不高兴,不愉快,其实是让我品尝了一个滋味,这个滋味就是原来我拍的电影是受到那么多人关注的。
你说每一个成名的人都有一幅“纸枷锁”,你怎样面对你的“纸枷锁”?
在沉寂三年以后,陈凯歌的新片《梅兰芳》仅2008年12月4日上映首日便拿下一千五百万的票房收入,位列2008年国产片单日票房第四名,首个周末票房已经达到四千二百一十八万元人民币,在2008年打着贺岁旗号的多部影片中,成为一部周末票房目前最高的影片。一般而言,贺岁市场是以大投资、大制作、全明星阵容、狂轰滥炸立体式的宣传推介为集体特点的纯商业片为主的,而2008年,作为人物传记类型的艺术片《梅兰芳》却在一片厮杀中取得不错的战果,这为国产艺术电影实现商业诉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也为陈凯歌的导演生涯画上了绚丽的一笔。
按照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的统计,2007年中国内地电影的票房总收入达到了三十三点二七亿元。其中,国产电影占到了十八点零一亿元,但是文艺片一直都是令电影制作方和院线发行方比较为难的选择,中国文艺电影往往“市场感觉”不到位,多数的文艺片常常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在贺岁档推出一部以艺术人物传记为主要题材的年度贺岁巨片,无论是对于中影集团这只电影市场的“大鳄”还是陈凯歌本人而言,这张“文艺牌”打得都有些冒险。但是,正是这种冒险,让陈凯歌获得了“商业诉求”与“艺术诉求”的双赢。陈凯歌一直强调,《梅兰芳》拍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希望《梅兰芳》能为中国文化留下点东西,为中国人留下点东西。他在不同场合还表示,大家辛苦工作三年,如果只为票房这一个期待,那这三年是不值得的。有些电影不是拍给自己的,不是自娱自乐的,不能只关注票房得失。而这一点同样也获得国际影星章子怡的认同:“我觉得《梅兰芳》是可以让全世界人们了解他的最好方式。”
其实,作为一代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中国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的艺术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并不新鲜,稍不留心就会拍成了“英雄”式、“德艺双馨”式的主旋律艺术人物片,在这个没有多少文化耐心的时代拍摄这样的电影的确是一件令人为难的事情。正是通过《梅兰芳》,陈凯歌再次彰显了他的深厚传统文化烙印和贵族气质,在商业片的外壳里我们可以嗅到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感觉到他扑面而来的书卷气后的深邃的思想,欣赏到他内敛而不张扬,传统而又不失现代的风格。对于陈凯歌而言,《霸王别姬》是成功的文艺片的典范,而《无极》则是失败的商业片的教材,电影《梅兰芳》正是继承了《霸王别姬》的厚重,而避免了《无极》的肤浅。
在《梅兰芳》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陈凯歌的真诚,如他自己所说:“这部影片我不是为了拿奖而拍的,我是为了向全世界介绍梅兰芳这位京剧艺术大师的一生。” 陈凯歌体现了自己的大家风范,不得不让人对其肃然起敬,这让拍摄和制作影片的商业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调查显示,观看带有中国元素的电影,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最有效途径,让文化薪火相传,让电影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艺术家,这就赋予了这部商业电影更加深远的时代责任,成为该部电影的最大的价值所在。《梅兰芳》在商业电影市场中探索出了一条实现艺术片价值最大化的道路。
《梅兰芳》是在提醒陈凯歌,也同样是在提醒中国的电影市场。
拍照时陈凯歌不笑
――仔细看他的专访照片,几乎都没有笑容。但是夫人陈红说,
“拍《梅兰芳》这三年,
凯歌最大的变化就是比以前更快乐了。”
这三年里,他喜欢上了研究佛经。
根据您过往的拍片经验,剧本的好坏对电影成功的影响有多大?
剧本是一剧之本,非常重要。拍电影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我在拍电影时,很少改动剧本,即使改动,也仅是局部细节调整。这次《梅兰芳》的剧本,我和编剧严歌苓花了7个月的时间来完善、调整。
严歌苓的哪些特质使得你给予她信任?
我很信任严歌苓。我们认识很多年,也是多年的好朋友。这次找她帮我写剧本,也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她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女性作家,擅长刻画人物在尖锐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她有一本小说《白蛇》,我非常喜欢。可惜不能拍,否则我早拍了。
《白蛇》不能拍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不好说。你看了小说自然会明白。
塑造梅兰芳这个人物时,你着力刻画的是他的哪方面特质?
我曾答应梅葆玖先生,我不卖梅兰芳先生的感情戏。
大家都觉得梅兰芳在台上了不起。其实他在台下更了不起,他的人格力量丝毫不逊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
比如他拒绝为占领军演戏,占领军就封杀他。要知道,在娱乐圈,你一段时间不演,是会被淡忘的,地位会被其他大牌取代。他能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除此之外,还有生命危险。
有这么个事:梅兰芳曾被日本人抓去,关押在香港。有天,一发炮弹直接落在他床上,只是没有爆炸。他见了日本人就说:你们就是这么请我的?
电影发行公司的人告诉我,这部戏,80后、90后的孩子们看得最过瘾的是第三段,就是梅兰芳拒绝占领军的这段。
和梅葆玖最初见面时,你用了“上善若水”形容梅兰芳,打动了他,这是你早已想到的吗?
我在看梅兰芳先生的资料时,就觉得他是一个以温柔、柔软来抗争强硬的人。梅先生一辈子都给人一个印象,就是他是很谦逊的、很客气的,不管是批评还是赞扬,他都是沉静面对,总是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
另外,梅先生还让我想到《老子》中的一句是,“能如婴儿乎”,他是可以像婴儿一样柔软的人,却因此获得了不同寻常的力量。
我们看到网上已经有些对电影台词的评论,尤其是孙红雷的角色台词,这是一种刻意雕琢吗?
台词首先是一个口语化的东西,先得有利于演员的表达。当然许多电影都有一些台词成为经典,但你不能指望每句话都充满了哲理。如果我那样做的话,大家也许会说我神经病。
这部电影花费了你三年的精力,你对它有什么样的期待?会忐忑吗?
忐忑不会有,一部电影出来后,它自己本身就有力量。我最喜欢在电影院现场看观众的反应、感觉。《梅兰芳》在北京刚上映时,有天晚上,我看到卖票的地方排着长队,当时还下着雪,我心里很欣慰。
《梅兰芳》电影里大量的北京方言,会影响南方和港台等地的观众吗?
这是京剧的地域特点,梅兰芳作为中国人的形象,早已跨越了地域。电影在香港上映时,观众的反应也很热烈。观众看了梅兰芳的风骨,再看一下……(笑)
许多人在看这部戏时,都会拿《霸王别姬》或者《无极》做比较,你如何看待这种比较?
我从不介意别人批评我的作品,但在谈到《无极》的时候,就不能不谈到它的背景,这是一部诞生在中国电影转型期的作品,它的出现自有其逻辑。有些电影不是当时所能理解的,也许多年以后我们再来看这部电影,也许会有别的感受。
真实的福芝芳和孟小冬我不了解,我这里说的福芝芳和孟小冬是陈凯歌电影《梅兰芳》里的福芝芳和孟小冬。福芝芳是梅兰芳的原配,不止给梅兰芳生儿育女,而且也算并肩作战休戚与共的战友。除能在一切场合一切时间地点自觉主动地维护梅兰芳外,还能做到为了梅兰芳的事业,做出很多女人都做不出的牺牲。像抵押房产啊,家里常年开着流水席啊,跟自己不喜欢但梅兰芳喜欢的哥们儿相处啊等等。一言以蔽之,她生命的意义就是梅兰芳。只要梅兰芳好,梅兰芳高兴,她怎么着都成。
孟小冬是另一种女人。一见梅兰芳,本来人家要她喝“失街亭”,她却非要当众改成跟梅兰芳“游龙戏凤”。她喜欢梅兰芳,就简简单单喜欢了,喜欢了就眉来眼去,就塞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自己家的地址。她和福芝芳不同,用现代汉语说,她有自己的事业,而且还应该算比较成功的事业。“第一须生”嘛!梅兰芳是给她生活添彩儿的。离开梅兰芳,她虽然也痛苦也落泪,但那些痛苦都将成为日后的回忆,而那些泪水,也都衬着难以忘怀的笑容。从暗送秋波到两情相悦到情至深处全身而退,她每一步骤都无懈可击,包括留下一封信,在她离开后,由梅兰芳最好的朋友交给梅兰芳。
这是两种女人,男人最想拥有的两种女人。很多人说福芝芳是个聪明的女人,你看人家多大度啊,明明知道老公喜欢孟小冬,不吵不闹不挑破,旁人议论梅兰芳和孟小冬,“游龙戏凤”越演越真假戏真做,她丢过去一句:“你们真有意思,他们不往真里演难道还往假里演啊?”及至再也躲不过去,路人皆知梅兰芳和孟小冬不是一般的工作关系,她呵呵一乐,说:“梅兰芳这样的男人要是没个红颜知己,连我都替他委屈。”
男人说要是老婆都能这样,我们干什么要离婚?我们也就是跟孟小冬激情燃烧一回,就像漫天烟花一样,美丽缤纷五颜六色,但完事就完事了,我们还是需要福芝芳,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什么时候回到家来,她都是体贴温暖的。虽然她也发脾气,但她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你。
真实的福芝芳到底是跟梅兰芳如何,我不得而知。但电影中的福芝芳,她的幸福其实是要仰仗梅兰芳的人品的――如果梅兰芳就是一个混蛋,他就不回家了,也不给家用了,你做老婆的再大度又能怎么样々只不过,在电影里,三个人都是讲“游戏规则”的,发乎情止乎礼,谁都没有太过分,所以,才能各自珍藏一段美好――福芝芳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丈夫毕竟回到自己身边,还是自己最亲最近的人:孟小冬也会认为这一生很值。她碰到了自己所爱的男人,而且这个男人也爱上了她,不管结果如何,但彼此真心拥有过。而且没有陷入到柴米油盐妻离子散的纷争之中,所有的回忆都是美好的,连分手都是;至于梅兰芳,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本来就不是女人,当然,也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分得清楚谁是他的福芝芳,谁是他的孟小冬,而他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随心欲而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