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4 21:04: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环境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馆员的隐性知识存在于馆员自身,涵盖技术、认知、经验、情感等要素。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掌握关键性的隐、诀窍和经验能获取个人某种特殊权益,这就造成有的馆员不会随意主动转移隐性知识。馆员能力是指馆员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表达、存储和运用方而的能力以及对知识处理、反应与应变能力。同性质同内容的知识,馆员应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知识传递方式。馆员的理解吸收能力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层次与水平。馆员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越强,知识转移的效果就越好;否则将对隐性知识转移产生影响,甚至产生阻碍。馆员的知识储备在知识转移中占据主导地位。馆员隐性知识存量越多,则馆员之间所拥有的知识相关度就越高。馆员要具有深厚的学科背景知识、较强的职业素养、丰富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这就要求馆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学历、进行继续教育,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极易造成馆员对读者咨询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解答,从而影响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
2来自隐性知识自身的隐晦
馆员隐性知识具有独占性、内隐性,常常是馆员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拥有隐性知识,拥有什么样的隐性知识,他们只是觉得这些知识能力是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个人化的,却不知这种个人化、经验化的知识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转移,以帮助那些将来可能会处理相似任务的人。隐性知识在认知上的这一特征,使隐性知识的转移难度加大。同时隐性知识是很难用语言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的,如果非要表达出来,则需要馆员拥有大量的信息和显性知识,即便这样馆员也很难把自己的隐性知识恰如其分、完整地表达出来。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转移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这些都是馆员隐性知识有效转移的障碍。
3来自隐性知识转移的自身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馆员隐性知识进行转移的网络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早在20多年前就指出:在信息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传统的网络工具及软件工具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对深层次信息的需要。如何让信息和知识通过互联网将零散、隐形的知识快速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显性知识,这是当今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目前,Blog、Podcast、Moblogy、RSS、TAG、SNS等交流工具的出现,为馆员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方便,读者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均能够通过这些交流工具得到解决,同时读者也可以根据馆员的解答内容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馆员利用这些网络技术将自身的隐性知识与读者所咨询问题相结合,形成一个明确的知识映射图展现给读者并进行分享,使读者对其学科背景及思维方式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可以随时随地互动。反之,如果馆员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不能建设好这样的网络平台,馆员隐性知识转移将难以实现。
4来自图书馆制度方面的障碍
图书馆制度的科学制定对知识转移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图书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从馆员的利益出发,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和施行有利于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机制和体制,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氛围,使知识在馆内自由传播和交流,形成良性共享局面。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中,馆员之间、馆员与领导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由于工作被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馆员无法突破岗位对个人的约束,而且图书馆制度条条框框多,馆员的工作往往比较机械。长此以往,馆员的工作能力和思维方式被禁锢在一个小圈子里,严重阻碍了隐性知识转移。图书馆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环境,制订和落实激励知识转移和共享的政策措施,大力鼓励馆员进行创新,提倡建立科学的创新激励机制。近年来,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深化改革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知识转移激励措施,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馆员隐性知识的转移。因此,图书馆应建立与完善馆员激励机制,如知识晋升制度、知识薪酬制度、知识培训制度以及绩效评估制度等,开发馆员的潜藏价值,激发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促进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对策
要克服高校图书馆馆员在隐性知识转移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就要从组织环境、网络技术利用、馆员职业道德树立和内部知识库建立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建立和谐的图书馆组织环境隐性知识转移
无论是知识传递者还是知识接收者,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因此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的图书馆组织环境,使组织环境达到以下要求:
(1)实现人性化管理和建立人性化的制度
图书馆的管理和制度应处处体现维护读者和馆员的权益,只有馆员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馆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潜能就会被发掘出来。领导决策应科学化、民主化,采用非强制的方式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馆员参与管理与决策,这实际上是体现了领导者对馆员的信任、尊重与期望,这样的信任与期望,能激发馆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能以积极的态度为图书馆发展建言献策,加快隐性知识的转移。图书馆可建立员工奖励制度,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办法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馆员隐性知识的转移。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读者与馆员的关系、馆员与馆员的关系、馆员与领导的关系都应建立在平等、信任、尊重的基础上,使关系和谐融洽。
(3)与外部组织建立和谐的关系
处理好图书馆与外部组织的关系,使馆员在为外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能够得到尊重、肯定、理解和支持。当馆员工作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组织氛围中,自然会心情舒畅、个性彰显,乐于奉献自己的隐性知识。
2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知识交流平台
知识转移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渠道,这种渠道在转移双方之间架构了可以交流的路径。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馆内建立知识交流和共享平台,如利用博客、维基、网摘、RSS、TAG、SNS等交流工具,为馆员和读者之间架设沟通交流的平台,为隐性知识的转移提供便利。馆员可建立自己的博客,把工作体会与见解写在个人空间中,让访问者对其内容进行学习或评论;馆员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将自己工作的见解、经验、心得等隐性知识到平台上,供其他访问者学习,这为隐性知识的转移及传播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馆员通过交流平台相互了解和吸收对方的新知识,有利于图书馆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加快知识共享网络平台建设步伐,使馆员能自由地利用网络技术,更好地进行隐性知识的转移。
3提高馆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一支富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娴熟业务技能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隐性知识不断生发更新的前提条件。如果馆员的素质提高了,其就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从新的视角来看待隐性知识转移问题,从而摒弃自私保守的观念,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创造,愿意把根植于自己内部、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转移给他人。为此,图书馆可以给馆员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如学习现代图书管理知识、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利用网络工具的技术等,让馆员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外出参观学习、以老带新、馆内轮岗等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如网络自助预约借还、新书推荐、好书导读、随书光盘下载、数据库使用服务等,以满足信息时代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促使其能更好地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移给读者。
4建立隐性知识库隐性
知识库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信息库,它将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创新性想法加以汇总,转化为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显性知识,将内隐知识显性化后,储存于特殊的信息库中,供业内人士需要时查询。图书馆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馆员奉献白己的隐性知识,从而建立图书馆自己的隐性知识库。比如可不定期地举办诸如“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我为图书馆建言献策”等活动,鼓励馆员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交流,进而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汇集成册;广泛查阅Internet网络资源,了解国内外图书馆概况、特色资源以及知名专家情况等,进行下载、编辑、组合,使分散于多个图书馆的智力资源集中起来;针对本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咨询同类图书馆,或外出调研学习,进而及时总结,形成调研报告;这些均可以构建隐性知识库以备馆员工作需要时查询,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工作效率,亦可避免因人员退休或工作变动而造成隐性知识的流失。
(二)促进新市场的开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名牌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能快人一步地掌握信息,从而进行新市场谋划已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而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的发散性特点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多路径收集,如直接在网上设置调查表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通过网页统计软件的方式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通过建立互动平台来搜集消费者购后评价,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确立新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帮助企业成功定位新市场。接下来的新市场开发推广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微博宣传和介绍名牌产品信息;二是通过网上商城提供商品信息,开展产品样品提供及试用活动,以各大网上商城原本强大的信誉为支撑打开新市场的大门。
二、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名牌策略
(一)网上名牌并购策略。互联网所特有的全球性和快速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减少市场进入成本。这种并购实际就是品牌的并购,网络名牌并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网上名牌之间的并购,即直接并购其他网上企业从而把对方的市场份额收入自己的囊中;二是网上名牌对现实名牌的并购,由此实现传统业务和网络业务的互补和融合以及网上名牌向传统市场的延伸。如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使得原公司的业务范围从电子商务拓展到媒体和娱乐,并试图向传媒巨头转型。在运用并购策略时,企业首先要明确并购目的,制定出潜在的和必须达到的并购目标,然后再制定并购战术并选择合适的时机采取并购行动,同时还应当根据实际反应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并购完成后对并购目标进行合理的整合。
(二)网上名牌上市策略。上市策略是指网上名牌通过自身良好信誉和发展前景作为支撑争取到股票上市的机会,从而获得企业后续发展的大量资金。例如,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嘉诚借不断兴起的网潮之势和他个人的名人效应,策划创建公司上市,上市当天认购股额超出预想四倍以上。这种策略可以为网上名牌的长期发展打好坚实的资金基础,更能使网上名牌的知名度再上一层台阶,同时分散经营风险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要想正确有效地开展上市策略,有几点需要企业注意:一是经营者必须最大限度利用各项信息,让投资者对购买发行公司的股票感兴趣从而进行购买决定;二是对股票进行一定的让利,使购买者有利可图,同时让证券商也能获得一定的利益;三是借助社会媒体对发行公司进行宣传报道,让更多的公众了解网上名牌。
(三)网上名牌授权策略。名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花费很长时间,耗费人力物力进而积累形成的,自然希望从中获取大量的利益回报,名牌的重复利用不仅不会使其价值降低,反而会因为提升了名牌的曝光率而使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名牌授权策略可追溯到美国迪士尼的创立之初,它曾以300美元的价格把米老鼠形象授权给一家家具制造商,而时至今日迪士尼在全球已经拥有4,000多家品牌授权企业,其授权产品范围从几块钱的文具到2万美元一块的手表,可谓应有尽有。使用这种策略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企业选择授权对象的时候,必须要非常详尽的了解准备授权的对方企业的声誉、生产能力、服务品质、员工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务必在候选企业中优中择优,并在授权后对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服务活动等进行适当的监管,避免由于授权企业的不当行为损害原有品牌的声誉和名牌效应。
(四)网上名牌延伸策略。在网上成功地创建了一个名牌之后,将名牌效应渗透到相关的产品、服务中去,也就是所谓的网上名牌延伸。该策略可以让消费者快速识别新的延伸产品和服务,产生认同和忠诚,降低促销和广告费用,更加有效地打入市场。例如,Yahoo成名后速把Yahoo这一品牌应用到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上面,如日本雅虎、中国雅虎、雅虎杂志等。网上品牌延伸策略的不足之处是,它可能会使该企业原有品牌个性淡化,甚至损害原本品牌的声誉和名牌效应。因此,企业在运用该策略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网上平台和其要延伸的品牌应该有一定的匹配;二是延伸的品牌质量一定要得到保证,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把握进入市场的时机。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名牌的维护
二、借助网络实现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模式强调同学间的激励以及评价学习,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并且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讨论中。同时,借助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进行经验的分享交流,激发学生争论的本能,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获得自身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在分析《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时,可以事先找有关太阳能、台风、龙卷风的图片以及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这些资料,感受各自威力,在看完视频后,询问学生哪个本领更大。这样,学生之间就会产生不同意见,进行激烈争辩。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课文学习,课文讲解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同情景下太阳和风的各自的优势。采用这种方式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太阳和风的各自的“本领”,在争论环节中实现同学间互动,促进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2加强学习,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就是为广大师生、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服务意识应该渗透到每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中。但在外部压力不大和内部相对平静的环境下,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精,不思进取,缺乏工作热情,服务意识淡薄,容易流于上下班,借借还还的工作状态,图书馆员应深刻意识到现在是知识经济、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织部分的图书馆也面临着空前激烈的改革竞争,高层次,复合型,多学科知识并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的专业型和技术型人才正是现代图书馆急需的人才。
3加强管理,提高馆员服务
意识图书馆服务意识是指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在与一切读者的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服务的欲望和意识。高校图书馆服务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的价值理念。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读者,也不过是一个储藏文献的场所,因此,读者的存在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原因,读者的需求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源动力。图书馆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馆内各部门工作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读者服务,外借服务则是直接处理文献与读者供需的业务。馆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对师生的心理,对图书馆整体形象都有很大影响,因此,馆员在工作中要注重自身仪表仪容,做到言谈文明、举止大方。要做好导读、整架、巡库工作,变“为人找书”为“为书找人”,创建一个整洁、卫生、安静、舒适的借阅环境,为读者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馆内加强人才管理,强化竞争知识和危机意识,制定馆员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管理制度,竞争激励制度,读者借阅制度,读者文明公约等既具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让馆员与读者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激发馆员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强化自身发展需求。馆员在做好流通服务的同时,要密切与有关部门配合,通过读者借阅情况,将热门书目、馆内缺藏书目等情况及时反映,以补馆藏。流通部的工作做得再具体,再细致,仅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和达到完美效果的,各馆员只有在工作中互相协作,发挥团结力量,树立全馆一盘棋思想,才能把工作做好。
4做好图书馆宣传、导读、推介工作
高校图书馆每年都有许多新生读者,新生教育工作是图书馆最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新生对高校图书馆缺乏足够了解,不懂得如何利用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为此,高校图书馆新学期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新生进行图书馆基础知识的教育,讲授查找和索取文献信息的方法,介绍图书馆的性质、功能、作用、任务、特点、馆藏分布、服务项目、规章制度等,初步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使他们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理解图书馆员的服务工作,并逐步懂得利用图书馆。在电子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网页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页可设有读者指南,书目查询,相关下载,馆内公告等板块,用户一打开,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一目了然,便于他们快速浏览、检索。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进校后放松了学习,在大学期间从没到图书馆借过一本书的大有人在,有的大学生所借图书都是一些消遣类的作品,高雅的文学作品,有价值的学术专著很少涉及,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图书馆要走出被动服务模式,要以师道为已任,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主动参与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教育,如向新生推荐一些与课程内容相近的基础理论方面的指导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消化、吸收课堂内容,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举办各种读书活动,读书讲座,开展优秀图书推介,新书展览,邀请爱看书,又有思想,又具有鉴赏能力的读者撰写读后感,图书评价,图书推荐。图书馆应将每批到馆的新书通过不同形式及时介绍给读者,使读者能够了解图书馆入藏动态,寻找自己所需图书,使新书的信息资源最快产生效益。
5爱护书籍,遏制不良行为
目前,我馆已实行全开架借阅模式,并且采用藏、借、阅一体的管理方式,大大方便读者选书借阅,广受好评。图书的流通量大大增加,借阅率也有很大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图书破损,尤其是文学、外语、计算机等热门图书,新上架不久的图书就出现撕毁、散页、勾画圈点,裁剪,甚至是偷窃的现象,对图书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图书的正常流通,也对读者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些现象,首先要对新生进行爱馆教育,加大宣传图书馆相关规章制度的力度,加强对读者爱护图书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图书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形成爱惜图书的良好风气。再次,流通部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在书库内巡查,掌握库存图书的破损情况,以便在读者还书时分清是自然磨损还是人为损坏,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工作人员要对那些借阅率高,损毁严重的图书,在采购部还没有补充进来时进行修善维护,保证图书馆的正常循环运行。
6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外借活力
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用于本馆读者的最佳藏书结构是藏书建设的中心内容和基本任务。藏书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馆藏图书文献的结构、布局,更重要的是要从使用角度来建设馆藏图书文献并形成自身的特色。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服务中心,藏书结构和水平必须适应高校的发展,必须加大重点学科专业文献的收藏,以重点学科专业为馆藏核心,以突出重点专业配合为辅,以现有馆藏为支撑,建立具有自己学科特色和个性化的馆藏资源体系,使其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特色馆藏是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收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献信息建设,反映了馆藏个性,代表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衡量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特色馆藏,就难以吸引本馆读者利用现实馆藏,难以提高文献利用率。经过多年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均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图书馆在进行特色馆藏建设中,要重点组织和采购与本院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对这些学科的专业文献的合理收集形成本院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藏书优势。文献剔旧是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馆藏,加强藏书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剔旧可以检验现有馆藏的质量和利用率,也可加快馆藏的流通。要剔除那些不能为学校教学、科研发挥作用的文献,剔除使用率低的文献,剔除破损,无法修复使用的文献,剔除复本量过多的文献,以保证新书有充分利用空间,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
1.1手工AIS的内部控制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阶段是指财会人员以纸、笔、算盘等为工具,实现对会计系统的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并编制财务报表。在此阶段,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组织和账簿控制上,组织控制方面,企业的会计部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牵制,使会计工作正常运行;账簿控制则体现在会计数据由不同的人按照一定的程序填写和编制,主管人员通过审查和分析凭证、账簿、报表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整个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从而进行有效地内部控制,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1.2电算化环境下AIS的内部控制
在信息社会,会计工作中常规的可以程序化的任务将由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还将辅助会计人员完成其他管理和决策任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构成:一般控制即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开发控制、硬件及系统软件控制和安全控制。应用控制指会计应用方面的具体控制,即对具体功能模块及业务数据处理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包括数据文件控制、输出控制、输入控制等内容。在此阶段,内部控制的重心发生了质的迁移,由原先的会计人员转移至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
1.3网络环境下电算化AIS的内部控制
网络环境下,会计工作解决了信息流通不流畅的“信息孤岛”问题,工作时间和空间的差异都不会给各部门实行会计工作带来影响。在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和机构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项指令可以快速、准确而详尽地从管理层传达给下属执行部门;同样的,管理层也能从网络上及时有效地了解决策执行的过程和结果,避免人为造成的信息传递滞后。企业外部相关人员也能通过网络获取企业的经营信息,及时进行沟通。在此阶段,内部控制被选择性地嵌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假设程序化的内部控制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那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重度依赖和麻痹大意将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加大了错误或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注意对AIS内部控制的监督,对控制的力度和进度执行有效地评估。
2网络环境对AIS内部控制的不利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所有的交易数据都由业务人员输入计算机,而后人员控制计算机完成核算、审核等工作,数据也会被上传至网络。文章针对网络环境对AIS内部控制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如下。
2.1网络开放数据易失,严重危及信息安全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可访问性,若非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断开连接,信息将一直暴露在黑客与不法分子眼底,存在着被窃取和肆意篡改的危险。其次,磁性存储介质成为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载体,它阅读直观性差、它涂改数据不留痕、它忌受潮、忌磁化、忌受热……假设不幸遭遇火灾、水灾等意外事件,保存在磁性介质中的信息将不复存在。
2.2数据集成化程序化,内部控制难度加剧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均集中于计算机中,多项业务处理均由同一套电算化软件集中处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所导致的计算机数据资料高度共享的条件下,内部控制措施的不完善将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另外,多个业务岗位极大可能地集中至某个责任人,分工不明确,操作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障。这种特点将会加大系统数据和信息处理资料被不留痕迹非法浏览、修改、拷贝乃至毁损的系统问题风险,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2.3信息管理成本加倍,工作失误蔓延加速
开放的网络环境带来了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计线索的紊乱。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中,数据实现共享,高度集中的数据带来了高速的处理速度,一个小失误会很容易蔓延到很多其他的部门及其后的处理程序。可以看出,信息化系统管理不再满足于原有手工会计环境下的管理制度,信息管理的成本已然加倍,倘若不及时加强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控制,酿就的工作失误将造成严重的态势。
3网络环境下优化AIS内部控制的对策
网络环境下AIS的内部控制如何才能克服短板,实现全面优化,作者将针对上面对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3.1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加强网络防范控制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硬件的防火防水防磁等安全性;建立健全数据备份制度,将信息不慎受损或丢失时的损失最小化;建立健全权限设定制度,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非法操作系统。在网络环境下,要有意识地防范网络黑客和病毒攻击,严格执行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2全面分析自然因素,控制系统物理风险
自然因素例如水灾、火灾、地质灾害等所导致的风险系系统物理风险,可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1)存储介质尽量选择湿度、温度适宜的环境存放;(2)系统软件实现定期检测和维修,并优化应急处理机制。
3.3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高组织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系统拥有的自处理功能精简了会计机构的人员配备,手续也相应简化,随之而来很多授权被合并到某个人身上,此时需要加大对现有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确保系统内每个人明确权责,提高综合素质,并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硬化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评判标准,利用严格的培训机制,使审计人员对网络系统、电算化信息系统知识得到更为系统的了解,足以达到适应网络环境下AIS内部控制的需要。
3.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内部审计机制
行为的约束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加快健全网络环境下相应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法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强内部审计也是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涉及领域较窄,能力有限,针对一些特殊领域的业务可以考虑公开聘请外部审计专家协助进行相关审计工作的运作;其次,从国内的形式可以看出各企业执行力不够,内部制度失效案例时有发生,在制定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也有关注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一、运用网络资源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文字和插图已经无法很好的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文字和插图相对比较抽象,不太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无法有效的激励小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图片、声音、视频甚至是影视等资源能够将课文上的一个个文字转变为一幅幅的影像,图文兼备,声情并茂,将抽象的课文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用直观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导入法、案例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教学,例如在学习《赤壁之战》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运用音乐对课文学习进行导入。先用多媒体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随着音乐的播放,通过课件播放赤壁之战的相关画面,江面上波浪滔天,连锁船的浩瀚气势……当音乐结束后,老师应当实时的提问:“谁知道赤壁之战的经过?”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响应,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一步地开展课文的相关学习,让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引导学生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
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既是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扩展语文课堂教学范围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将网络教学观念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在预习、作业、复习、课外阅读环节引导和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打破过去语文教学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框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内涵。首先,教师要在教学环节———预习、课后作业等环节加入网络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平台的网络资源共享,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开展自主预习,布置一些需要网络资源辅助才能够完成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网站,或者是在教学平台上传递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理解,不断的促使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扩展阅读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的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运用网络资源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引导和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崔桂玲单位:喀左县羊角沟中心校
二、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种模式
1.经济事项报告模式它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财务状况报告,而是通过详实的数据,对企业的预测形式和综合经济状况重点进行关注。而该模式的信息来源,通过加入网络技术而被拓宽,在统一的一个数据库中,加入了销售和生产等一系列的经济信息,并在公开网站上传。对于决策而言,这种信息模式的效用是非常高的,但其网络安全隐患也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并且对使用者有极高的专业要求。在此报告模式下的数据库,通过不同的形式,来维护和存储原始数据,这样因为有愈加严格的专业性,也更加降低了其安全性,无法有效保护原始数据不被泄露。
2.实时报告模式传统信息的披露手段,是固定期限的财务报告,但它却无法满足信息爆炸的需求。所以财务信息的实时显示,就是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经典模式。企业可对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在数据库内,随时随地的输入交易事件和生产经营活动,便于使用者及时查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同步报告可促进决策者的地位和信息准确度的提高,规避信息的滞后。其缺点是监管不力、突出了风险并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3.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此种模式需要数据库对原始的信息披露进行保存,主要是对那种组织生产系统中大规模的财务报告比较适合。它将会计系统分为三个模块,利用报告生成器,报告单位向使用者提供服务。同时,它还对反馈和改进报告的的渠道进行了设置。这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和实时性的模式,利用市场的平衡和交流,使会计处理效率提升,而它所面临的问题,同样包括监管和审计。总之,企业应立足于自身的质量要求和特点,量身定做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将各自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改善网络环境下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所制定的分析模式要切实可行。
三、网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财务信息在网上流通,安全问题是其最大的隐患。和传统的财务数据相比,网络会计信息报告的审查和监管还不完备和正规。一些企业还不加区别的在网络上置放各种财务报告,其严密性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计。而使用者对其所获得的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并不确信,这样会无形中降低会计信息的实用性。而从者的角度而言,网络信息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冲击,如竞争对手、网络黑客等,造成了信息的失窃和非法篡改数据库等问题的出现,严重的会使企业面临瘫痪的危机。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信息质量,还会对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无法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技术性。
四、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改进
为了正常维持企业的设备维护和网络运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来更新软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会计系统的配套设施。首先,对会计信息管理进行强化,对会计信息的录入过程严格进行检验和控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对技术安全进行强化,加强网上防护,实现一种动态的安全和数据安全。其次,利用授权式和分散式两种方法,对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作出保障;最后,对内部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进行强化,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防止会计信息的披露。
1.以学科知识为核心。CBI理念的根本原则是围绕学科知识来进行,而不是围绕语言的形式、功能、情景或语言技能;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学习一些具体的学科知识过程中获得的。
2.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课程学习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应选自本族人所用的材料。教学活动主要注重理解和传递有意义的信息,用真实的目标语言完成现实的任务。
3.课程设置符合不同群体学生的需要。教学中的话题、学科知识、语言材料及所组织的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和情感需要,并适合他们将来的职业需要和个人兴趣。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CBI教学理念下药学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
(一)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
专业英语既不同于公共英语课程,又有别于纯粹的专业课程。药学类专业英语课程目标应是全面提升学生对药学专业资源的看、听、译、说、搜等综合能力。其具体目标是:通过药学类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药学类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专业词汇;能够合理地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并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查阅本专业最前沿的学术资料,把握药学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能正确阅读简明药品英语说明书、USP和BP药典、FDA法规;熟悉药学专业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掌握药学专业应具备的专业英语知识和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该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药学领域英语的具体应用上,着眼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阅读、写作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二)课程内容的设置及教学实践
我院的专业英语课程一般是安排在大三或大四授课。由于目前缺乏既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又适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教材,我们在教学中结合药学类专业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自编了一套授课讲义。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专业英语词汇。旨在增加学生的药学相关专业词汇,为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2.专业英语文章的阅读、翻译与写作技巧。本部分内容的专业英语文章选材方面,除保留参考教材中最经典的英文文章作为教学内容之外,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网络上筛选最新发表的反映国际专业领域发展的相关专业文献和最新出版的药学类相关英文书籍,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专业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药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专业相关英文资料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3.药品英文说明书的阅读和翻译。旨在增强学生将来从事药剂方面工作的能力。本部分教学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品说明书范本进行阅读和翻译外,还借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网站,在线查找一些药品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4.各国药典的阅读与翻译。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各国最新版药典电子版作为教学内容,以使学生在正确阅读药典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了解各国药典的最新构成内容,熟悉各国药典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各国对药品质量标准研究的最新要求和研究方法。
5.美国FDA和联邦法规的介绍。本部分教学除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外,还应用美国FDA网站,进行FDA组织结构和联邦法规的在线讲解,以使学生对美国FDA和联邦法规有实际的了解,并了解FDA最新法规文件的查找途径。为补充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资源,每一部分还为学生准备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和课外习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三)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药学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教师通过平时提问、作业、讨论等方式对学生学习做出动态的评价,占总成绩的30%。期末的终结性评价采用笔试,内容包括专业词汇、英汉互译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占总成绩的70%。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以护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自我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WPBL是一种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PBL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把课程和复杂的临床实例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弥补基于课堂PBL教学模式的不足。
1.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PBL的教学理念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被视为是最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精神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建构主义理论在网络教学中也获得普遍认同,即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为学生模拟一个真实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PBL教学情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等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了PBL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因其效果理想,很快推广到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领域,也在护理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71年,瑞典、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先后开始PBL教学的尝试。1997年,Dearing等指出应强调采用PBL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该提议得到了英国护理和助产士教育委员会(UKCC)的响应。2000年,美国126所护理学院中,已有100所院校在不同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应用了PBL,占统计院校的79.37%。20世纪80年代,PBL教学理念被引入我国医学院校,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率先开展PBL教学,之后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采用PBL,并将其理念作为我国医学护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PBL教学模式虽然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但已在各层次护生中开展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提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PBL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逐步转向网络环境与PBL教学模式的整合,如网络环境下的PBL模式的实施、设计与开发等。WPBL教学模式已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尚处于实验阶段。医学教育中以基础医学开展居多,护理教育中应用较少。虽然文献检索发现,张立力等在护理学生中运用《健康教育评估网站》进行PBL教学的初步研究,黄俭强等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WPBL应用研究,廖晓春等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建立基于网络的“问题探究”模式的应用;但对WPBL模式的具体实施现状和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却很少。
3WPBL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国内很多高校的本科护理教育已由五年制逐渐转为四年制,使护理课程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掌握难度大。而网络教学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极大地拓展了护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另外,通过典型病例的讲述,PBL教学模式不仅能将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还有可能打破以往的学科界限,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自学能力。
4教学组织过程
①建立网络资源平台:建立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教学平台。②编制案例:教师通过咨询专家、反复查阅、反复论证编制案例,设计的案例必须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迷惑性,并设置多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③分组:通常按每5人或6人一组,随机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④分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并交换意见,将问题的答案形成学习报告或PPT形式,用于课堂讨论或汇报。⑤教学效果评价:多采用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WPBL本身的教学效果。
5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实施PBL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制约了它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首先,学生已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大多缺乏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导致PBL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其次,WPBL教学方案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备课,还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归纳总结,如此便增加了师生双方的负担;再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是WPBL教学实施的基础,所以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予以维护,而教研室却缺乏相关的人才和设备支撑,这也是制约WPBL教学的问题。最后,并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开展WPBL教学,对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更适合传统讲授教学。W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及学习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进行PBL教学的应用效果也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二、自主学习及在多媒体网络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主性学习下了定义,也从建构主义、情景教学理论、元认知策略等方面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自主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的状态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主流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将多媒体网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即积极主动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将多媒体网络引入课堂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活力,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弥补了传统外语教学的缺陷和不足。那么如何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造者,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有责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挖掘他们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把呆板的信息以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这同时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写等英语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要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查找搜索资料,了解相关单元的backgroundinformation,在课堂上展开presentation、debate、groupdiscussion等,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消极被动趋于积极主动,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应事先对课程进行统筹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策略的指导。鼓励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强调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
(2)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除了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培养学生在课外养成独立自主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鼓励学生课后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就是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课后坚持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VOANews、恒星英语学习网、ChinaDaily、可可英语等网站查信息资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习俗,下载英文歌曲、英语名人演讲、英文电影,加入远程课程学习等,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自主地探索、发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梳理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且整个过程均是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从而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例如建立英语学习BBS、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英语学习资源,分享自己的看法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和支持,它在教与学之间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立体、互动的教学环境,更为大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活跃的自主学习环境。学校应投入足够的经费建立一个大学英语校园网和语言学习中心,及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原版电影厅等等,以营造全英语环境,为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提供基本的保证。教学主管部门还应改变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方式,建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让教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还可采用阶段性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相结的考核成绩,形成一个综合参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判。